三年级美术上册《黑与白》微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6《黑与白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6《黑与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黑与白》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与白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黑白色块组合,引导学生发现黑与白之间的对比和调和,进而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对于黑与白的对比关系和运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黑与白的关系,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与白的对比关系。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黑与白的对比关系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突破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黑与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黑与白的关系。
2.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如水彩笔、彩铅等)。
3.范例作品。
4.白色和黑色纸张、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黑白对比强烈的图片,如斑马、熊猫等,引导学生关注黑与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黑与白的对比关系,展示一些黑白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黑与白在绘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黑白纸张和绘画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黑与白的关系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总结黑与白的对比关系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任务,如运用黑与白的关系设计一幅图案、创作一幅黑白色块画等。
第六课《黑与白》(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六课《黑与白》一、教材分析《黑与白》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黑与白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创作出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与白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识别和创作出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黑与白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识别和创作出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黑与白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黑与白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了解黑与白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黑与白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让学生尝试创作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创作一幅黑与白的美术作品。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4. 评价与展示(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黑与白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学生也能够识别和创作出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加富有创意的作品。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黑与白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板书设计《黑与白》1. 黑与白的概念2. 黑与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3. 黑与白的美术作品欣赏4. 黑与白的美术作品创作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的黑与白的美术作品。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 《第6课 黑与白》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黑与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黑与白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
2.掌握简单的黑与白绘画技法。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黑与白》。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黑铅笔、白纸、彩色纸等材料。
2.教师将黑与白的图片和艺术品复制到PPT或打印出来准备展示给学生。
2. 导入新课1.以美术作品为例,向学生展示黑与白的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观察黑与白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名称、作者和背景。
2.引出教学目标。
3. 创意启发1.引导学生以“黑”和“白”为主题,自由发挥想象力,写下心中自由联想出来的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同学听取后再做进一步发挥。
4. 练习技法1.制作黑与白的色彩对比画。
–学生使用黑与白的铅笔,或黑笔和白纸,尝试表现两种颜色之间的层次和对比。
2.制作黑与白的影子画。
–学生可以在白纸上铅笔简单的画出一张人物或物件的形状,再在烟灰纸上画出其黑白影子。
–教师让学生注意人物或物品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影子的明暗变化。
3.给黑与白的图像加上诗句或歌词。
5. 课堂展示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到课堂墙上展示。
2.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作品简短的表述,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以提高学生的表述和理解能力。
6. 课后作业制作黑与白对比画、影子画、诗句翻译等作品。
可以自愿提交作品进行评选。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绘画中的技法和表现能力,及时给予指导。
2.对于“想象力”的部分,教师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美表达,只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即可。
3.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针对具体细节给予鼓励与教育。
人教版美术三上第6课《黑与白》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上第6课《黑与白》教案一、教材分析黑与白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艺术家们把这种对比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在各类作品中。
教材从生活入手,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斑马图片,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
让学生欣赏艺术家取材于生活的黑白画创作作品,了解黑白画的概念和黑白画独特的美感。
通过解析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创作灵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在教学中分析黑白版画作品,通过探究绘制方法,让学生掌握黑白画的绘制原理。
创作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纸或即时贴等)和表现方法(画、剪贴或刻纸等)。
二、教学思路本课采用 3 课时教学设计:先从观察生活中熟悉的黑白两色景物入手,带领学生欣赏黑白作品。
对比彩色与黑白画作品,感受并领会黑白画的独特美感。
在欣赏时,可以针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在创作中简化结构、夸张造型的表现能力。
然后解析教材版画作品,探究即时贴材料的特点和黑白画中的分割绘制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为后面完成风景画作品做好准备。
最后,欣赏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继续添画,巧妙构思,完成风景画作品。
如果学生对视错觉画感兴趣,可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了解视错觉画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描述出黑白画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掌握黑白画中画面分割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难点:创作黑白画。
作品表现是否大胆,有创意。
三、教学过程【教案:(3 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教师出示熟悉的黑白画图片(斑马图片、太极图等),学生回忆生活中具有黑白现象的事物(如围棋、服装、斑马线、书法等),初步感知黑白画面。
(二)发展阶段1. 学生观察、对比黑白图片与彩色图片,交流对它们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黑白对比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2. 欣赏多种类型的优秀黑白艺术作品,教师简要介绍作品的媒材与创作方法。
学生畅谈欣赏感受,加深对黑白画美感的理解,了解黑白对比形式在不同类型作品中的运用。
第6课 黑与白(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6课黑与白(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三年级上册第6课《黑与白》。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黑与白的基本概念、特点、运用以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黑与白的基本概念,掌握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黑与白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黑与白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黑与白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黑与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 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黑与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黑与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黑与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黑与白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黑与白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黑与白2. 课题:第6课3. 教学目标:了解黑与白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黑与白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 教学难点: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黑与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实践环节、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与拓展。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黑与白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 黑与白》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黑与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白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他们对黑白色调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黑白色调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黑白色调,培养他们对生活美学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黑白艺术的特点和魅力2. 黑白色调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3. 生活中美学元素的黑白色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黑白色调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图片等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黑白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黑白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黑白色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黑白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了解黑白色调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3. 示范:演示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4. 练习:学生进行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与白》2. 主题: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3. 重点:黑白色调的绘画方法和技巧4. 难点:运用黑白色调表达情感和意境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2.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黑白色调,进行绘画创作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一、黑白色调的特点和魅力黑白色调的绘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黑色和白色是两种极端的颜色,它们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黑色代表深邃、神秘和稳重,而白色则代表纯洁、明亮和轻盈。
黑白色调的绘画作品通过对比和调和,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二、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方法和技巧1. 观察和分析在进行黑白色调的绘画创作之前,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绘画对象。
小学美术《黑与白详细》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黑白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黑白艺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黑白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黑白艺术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处理细节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出发,确定画面的主要部分,再逐步细化到局部,确保细节处理既生动又不破坏整体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黑与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黑白色彩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黑色可能让我们感到神秘或庄重,而白色则给人一种纯洁或宁静的感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黑与白色彩的奥秘。
小学美术《黑与白详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色彩的世界》章节中的《黑与白》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6 黑与白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6 黑与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与白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黑与白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黑与白的定义和特点2. 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3. 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黑与白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黑与白的定义和特点,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黑与白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黑与白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黑与白的定义,讲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如对比鲜明、简洁大方等。
3. 讲解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黑与白在绘画、设计、摄影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手法。
4. 讲解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介绍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如线条、形状、明暗、质感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作品欣赏与评价展示黑与白作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黑与白创作实践。
五、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黑与白作品。
2. 搜集黑与白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黑与白的定义、特点、应用、创作方法和技巧,以及作品欣赏与评价,让学生对黑与白有了深入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这个部分是学生在理解和应用黑与白进行美术创作时的关键,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实践中运用。
黑与白的创作方法和技巧:1. 线条运用:线条是黑与白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6课 黑与白》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6课黑与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黑与白》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黑与白两种基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黑白图案和画作,引导学生感知黑白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但对黑与白的搭配和运用还较为陌生。
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提高,但部分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与白两种基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黑白色彩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黑与白两种基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2.难点:对黑白色彩的创新发展和对抽象艺术的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黑与白的搭配技巧。
2.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对黑白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3.创作法: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新能力,完成黑白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相关黑白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黑白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黑与白两种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黑白图案和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了解黑白色彩的对比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黑与白的搭配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简单的黑白图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和学习,提高对黑白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创作更具个性化的黑白作品。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审美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黑与白两种基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幅黑白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个性。
小学三年级美术《黑与白》一课教案

(6)图像/翻转旋转/水平翻转,移动到合适位置。
作业和评价要求:
1、设计构思巧妙
2、黑白搭配均衡
3、注重画面效果
即时打印学生黑白作品。
8、互相交流。
9、完成的作品上交教师机。
评价:
1、“黑白魅力”学生作品画展。
2、学生选出黑白效果较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品。
学生认真赏析,说出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黑底/白像;白底/黑像。
学生讲述
7、学生创作对称黑白画。
制作小技巧:
(1)构思;
(2)设置画布大小;
(3)涂黑一半画面;
(4)任意形状裁剪工具画形状;使用透明选项
备注
1、欣赏黑白画。
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来制作一件黑白美术作品。
揭示课题:黑与白
3、什么是黑白画?
4、如何利用画图软件来制作黑白作品?(对称式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
5、能够根据素材文件夹内的图片来创作,也能够自由创作。
6、出示作业要求。
7、指导学生创作黑白画。
教学内容
课题
黑与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态度:理解黑白剪贴画的特有装饰效果,感受黑白画的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水平。
知识与技能:能掌握使用画图软件来制作黑白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一幅对比鲜明的黑白画作品。
教具
教具:多媒体投影、范例、计算机等。
学具:计算机画图软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第6课 黑与白(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6课黑与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白画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黑白色调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黑白元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黑白画的特点,掌握黑白画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黑白色调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黑白色调的图片,如水墨画、版画、装饰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画有什么共同特点?”(黑白色调)进而引出课题——《黑与白》。
2. 新课讲授(1)介绍黑白画的定义和特点黑白画是一种运用黑白色调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它具有简约、明快、富有变化的特点。
黑白色调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醒目、有趣。
(2)分析黑白画的表现方法①利用黑白对比表现光影效果②运用线条、形状、纹理等元素丰富画面③注重画面的构图和节奏感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示范一幅黑白画作品,边示范边讲解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黑白灰的层次变化和画面整体效果。
4. 学生练习(1)布置作业要求:运用黑白色调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题材自选。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示与评价(1)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黑白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通过实践发现黑白色调也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黑白画的表现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黑白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培养了他们运用黑白色调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黑白灰的层次变化和画面整体效果,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个性的黑白画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过于依赖临摹,缺乏创新意识。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6 《 黑与白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6 《黑与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黑与白》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与白两种基本颜色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教材通过简单的黑白图案和实例,使学生感受到黑白对比的鲜明和简洁,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黑白两色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颜色、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黑与白两种颜色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与白两种基本颜色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黑白对比的运用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黑与白的局限,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黑白对比的运用方法。
2.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相互交流、讨论,提高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黑白图案样本、图片等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黑白图案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黑白对比的鲜明和简洁。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黑与白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如:黑白对比、阴阳交错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突破黑与白的局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黑与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黑与白》教案2.doc

《黑与白》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黑色与白色独特的美。
2、能够运用黑色和白色材料制作一件有特色的手工作品。
3、增强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感性、直观的角度在生活中寻找、发现黑色与白色的运用,初步感受黑与白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
感受《黑与白》的独特之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欣赏P20-21页作品
2、说说你看到这些作品之后的感受。
所有的色彩都是美的,每一种色彩都有着独特的美感,黑、白两色亦是如此。
黑色和白色是很美的颜色。
黑色沉稳、厚重;的打的色纯洁、轻盈。
用黑色和白色的材料制作出的物品耐人寻味,富有特色。
二、讨论:
1、人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更多地运用到了黑色和白色,为什么?
2、为什么人们选购服装时说黑色和白色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色彩。
三、学习活动:
用身边容易找到的黑色或白色材料设计一件有特色的作品。
四、辅导学生完成学习活动
1、选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黑色或白色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2、构思要巧妙,创意要新颖。
3、可参考书上范图和自己寻找的黑白作品进行设计。
4、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制作。
5、要充分挖掘材料的特点进行创意。
6、内容形式不限。
五、欣赏评价
欣赏学生的黑白作品,说明制作方法、过程。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黑与白-人教新课标秋

季三年级上美术教案-黑与白-人教新课标秋季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涉及到三年级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主题为“黑与白”,属于人教新课标的秋季内容。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黑与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黑白对比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掌握描绘黑白对比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黑与白在美术中的基本概念;2.理解黑白对比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3.掌握描绘黑白对比的技巧。
(二)能力目标1.发掘孩子对黑白世界的感受和想象能力;2.能用黑白线条和形象刻画出形象的对比。
(三)情感态度目标1.学生思维开阔,感悟丰富;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得表达能力。
三、课前准备1.根据教材,备好PPT和黑白画画材料;2.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黑白照片,黑白图案和绘画作品等,为学生感受黑白世界提供素材。
(一)导入(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黑白照片和黑白图案,让学生感受黑白世界;2.教师询问学生们对黑与白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20分钟)1.对黑与白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黑与白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介绍黑白对比在美术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中黑白对比的基本原理;3.讲解描绘黑白对比的描绘技巧,如怎样掌握对比的强弱、大小等要素。
(三)示范(30分钟)1.通过实操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描绘黑白对比的技巧;2.通过案例演示,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中黑白对比表现的形式和效果;3.通过让学生模仿示范描绘,让他们自己体验画画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领悟描绘黑白对比的技巧。
(四)练习(30分钟)1.单独或分组练习。
2.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黑白对比的练习,融入所学技巧。
3.通过互相欣赏展示黑白对比的作品,让学生学会彼此鼓励、评价和表述其成果的习惯和技巧。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概述;2.对整个课堂的收获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技巧运用在美术创作上。
本节课通过对黑与白的基本概念、黑白对比的表现形式以及描绘技巧的讲解,引导学生领悟到黑白对比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且从技巧层面深入让学生学会如何描绘黑白对比。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6课 黑与白》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6课黑与白》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黑与白的基本色彩概念2.能够辨认常见的黑与白色物品3.学会用黑白两种颜色进行画画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手工能力二、教学内容1.学生对黑、白这两种颜色的认识。
2.意大利画家Piero Manzoni的创作:《俯卧在净白的桌子上》。
3.画家笔下黑与白的艺术表现。
4.学生在黑、白两种颜色中用手工创造艺术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黑色和白色,询问学生对此两种颜色的认识,提问黑色和白色对应的事物、食物等等。
2. 渐进式教学(30分钟)(1)引入作品老师分享一张由意大利画家Piero Manzoni的一幅创作,名叫《俯卧在净白的桌子上》。
在介绍作品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发现:这幅画是由白色布和黑色柿子画出来的,其中白色所占的比例大于黑色。
老师强调,此时黑与白两种颜色交错出现,仿佛舞台上的黑白对比版。
(2)艺术探究老师让学生看一看手中的黑白纸张,让学生思考黑与白色在画面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黑和白在绘画中的不同状态。
黑色为阴影,代表深度,使画面有层次感;白色代表亮度,传达光亮的信息。
黑白交错的对比色是最基本、最有力的构成模式。
3. 看图用手到实践(30分钟)(1)看图老师让学生在找到周围的黑与白色物品后,找两张相互翻转的图画(其中一张只有黑色,另一张只有白色,两幅图画要颜色分明),让学生静静地看一观察。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
(2)用手到实践老师让学生在黑白两张纸张之间进行选择,然后在纸张上画画。
要求学生要注意两种颜色的搭配、比例,要求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
4. 总结(10分钟)老师让学生回顾今天的课程,了解到不仅存在着简单的黑白对比色,还可以学会用黑白色画出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寻找到黑白之间的和谐之美。
同时让他们意识到,黑白两个颜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用他们的方式关注到保持生活的品质和美。
三年级美术上册《黑与白》微课教案

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文件范本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及相关法规要求,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特制定本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设计、采购、生产、检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
三、术语和定义1. 质量管理:组织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
2. 质量计划:为实现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目标,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策划、安排和控制的活动。
3. 质量控制:通过监测、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手段,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过程。
4. 质量保证: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政策和目标、提供充分资源、监控过程和持续改进等手段,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过程。
5. 质量改进:通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
四、职责1. 总经理:负责公司质量管理的总体领导,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负责。
2.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组织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监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组织质量改进活动。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实施质量计划,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五、程序1. 质量计划编制:各部门根据产品特点和过程要求,编制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控制措施和责任分配。
2. 质量控制:各部门按照质量计划实施产品质量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成品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3. 质量保证:各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政策,提供充分资源,监控过程,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 质量改进: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过程监控、顾客反馈等手段,识别质量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5. 质量记录:各部门记录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便于追溯、分析和改进。
六、检验和试验1. 检验和试验: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 检验方法:采用国家、行业标准或公司内部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也可根据产品特点和过程要求制定专用的检验方法。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黑与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黑与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欣赏黑白的实物和图片,感受黑与白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和特殊的艺术美感,通过欣赏分析半成品的装饰画,感受点线面及黑白颜色在装饰画上的运用。
2.通过对黑与白装饰画的欣赏及添加创作,研究点线面和黑白两色的运用,并研究装饰画的基本装饰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想象,提高对画面的理解感受的能力及大胆构思设计的创造力。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点线面等绘画的基本元素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生活经验。
黑与白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很常见,从生活用品入手,利用身边常见的玩具和体育用品,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且乐于自己尝试,选择“给小物件穿上衣服”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最后导出装饰画的概念,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
3重点难点讲授重点:感受黑与白图形排列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研究创作装饰画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构成元素。
讲授难点:学会使用黑与白两种颜色,综合点线面创作一幅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
学会有创意地运用装饰画中的重复和添加的方法。
4讲授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实物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礼物,大家请看——(展示熊猫,足球,魔尺)请同学们看一看,告诉老师,这些小物件,在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同学们回答的真清脆——他们都是黑白两色的。
跟彩色的事物相比,可能没有那么丰富多彩,可是他们的颜色对比特别激烈,特别显眼,也有着本人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黑与白”的世界。
2.出示课题《黑与白》2【讲授】讲授新课1.抽出点线面。
生活中关于黑白两色的事物还有很多,你来举个例子,还有哪些?(生答:斑马,斑马线,奶牛,斑点狗,黑白猫,企鹅,丹顶鹤,钢琴键盘,围棋,太极图------)同学们的思维十分开阔,十分好。
可是,那么多黑白的事物中,老师找到了三个特别感兴趣的动物,大家来看一下:出示——斑点狗,斑马,奶牛图片老师觉得这三种动物特别漂亮,你来告诉我,他们分别穿着什么样的衣服?(生:狗——黑白点,斑马——黑白条纹,奶牛——一块一块的黑白面)(生说一个,师板书一个)点线面点?线?面?这不正是我们绘画中的基本元素吗?3【活动】点线面的扩展2.点线面的扩展和延伸。
《黑与白》教案精选四篇

《黑与白》教案《黑与白》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课件展示)(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视觉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博采众长,从作品表现产生的效果将它们进行归类,进一步体验到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设计意图:通过二次欣赏,让学生加深理解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黑白图形在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美感。
]三、欣赏评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设计意图:在欣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现不同的黑白图形。
]四、创作表现:1、用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黑与白的正负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前置性学习,明确黑白装饰的基本方法。
2•通过微课教学示范,学生初步掌握黑白画中的分割绘
制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黑白画的分割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成一张有创意的黑白画作业。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视频时间
一、前置性学习视频
(30秒以内)
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个简单图案, 并对图案进行垂直和水平分割讲解:(同学们,今天老师带 领大家来尝试用黑与白装饰任意一个图案,请大家看大屏 幕。)大屏幕上显示课件中对图案进行水平分割和垂直分割 后的作品,配合教师的讲解,学会对分割后的图案有一个大 致的认识。(教师小画框头像讲解配合录屏课件)
三年级美术上册《黑与白》微课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黑与白》微课教案
微课名称
视频长度
12.8
录制时间
知识来源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知识点 描述 利用黑与白两种基础颜色来装饰任意一个图案,对图案
进行垂直和水平分割后黑白间割的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演示型
美
学生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
前置性学习,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对视频中不理解和 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记录,用于课上的研讨和提问。(学生课 上会提出对于任何图案都进行分割的话,有交叉的部分,和 图案本身有线条的如何处理等问丿
适用对象
小学一至三年级 设计思路
课件录屏与画中画教师讲授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前置性
教学,解决本课的重点,然后用主摄像头对准画面操作,清 晰明了的演示绘画的完整过程及注意事项,解决本课的难 点,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内化。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图案的分析能力很有限,对黑白颜色的
认识也很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图案和有 代表性的黑白装饰作品,教师针对有代表性的图案进行讲 解,针对有代表性的黑白作品给予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 解判断出自己的创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