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

、八

前言

书院兴起于唐,盛于宋,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为我国古代

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岳麓书院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宝九年

976 年)创办以来,文脉不绝,办学成绩卓著,闻名天下。10

月24 日,旅游局局长张莉带领政协副主席张继华、文史员李涛对岳麓书院进行专项考察,收获甚丰,特此报告,以资参考。

、岳麓书院概况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

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 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湖湘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自上世纪八十年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

千年学府”。

二、岳麓书院历史沿革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 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 。由此奠定了书院讲学部分的基础。咸平二年(公元999 年)州守李允则扩建,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 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并颁书赐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 。

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 年)安抚使刘珙因旧址复建,保持了

原有规制。刘珙延请张栻主持教事。随后朱熹自闽专程来访,与张栻论学,首开书院会讲先河。至绍兴五年朱熹出任湖南安抚使,

书院“更建于爽垲之地,规制一新” 。其时,“学徒千余人,食田

五十顷”。谚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 ”,书院规模有了

很大发展。

元明一代屡有兴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发扬于书院。

据志载元明大小修建活动达廿多次。明廷几次令毁书院,尚未受直接影响。其中修建规模较大而有所发展的:正德年间守道吴世忠重新规划,“以风水未美,迁正学基” ,更书院向,迁大成殿于书院左,并形庙制,拆毁道林寺,以其材修建书院。”因此形成了现存书院前部的基本布局。

清代两百多年间,修建更密,志载大小修建活动达数十次之多,且多有朴学大师掌院,传书院经世致用之风。其中较为突出或有所创建的:康熙

七年(公元1668 年)巡抚周召南倡修,基本承明遗制。康熙廿三年(公元1684年)巡抚丁思孔再修,次年得康熙

御书“学达性天”额及十三经等赐书十六种,便成现存书院中轴后部规制。乾隆年间对环境风景建设又多有所创。院长罗典辟院旁隙地为园池,栽花

木,标以“八景” 。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 年),巡抚刘昆重振书院,留下书院的最后形制规模,现存书院古建亦多经此次重修或重建。

清光绪廿八年(公元1902 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学制,诏谕各省“于省城市改设大学堂” ,因此次年废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学堂仍以此为校舍,仅将“东西斋舍悉改新式” ,而自大门以上,讲堂,文昌阁、藏书楼及周程朱张等祠堂,保留不变。

民国元年(公元1912 年)废学堂,乃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民国六年(公元1917 年)高师停办,又迁

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仍就书院基址扩建,并创辟实习工厂(今址),从此麓山开始了工科教育建设。1926年2月1日省立湖南

大学(1937年改国立)在书院正式成立。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委托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

湖南大学于1979 年开始着手岳麓书院的修复工作,并于1984 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设理学、书院、文物和古建筑四个研

究室,组成了一支由历史学家、建筑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相结合对外开放,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2005 年湖南大学改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为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2009 年岳麓书院批准招收历史学本科生。至此,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基本完备。

的教学科研与文物保护队伍。1986 年修复工作陆续完成,正式

三、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千年建设历史中,历代文化人士倾

注了多少劳动血汗和聪明才智,演现了各种不同时代的文化学术思想和复杂斗争,反映了我国文教事业的历史进程,它所遗留的文物史迹,都是生动的历史见证,是书院文化精神的见证。书院

神是在书院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精神。

岳麓书院千年以来,都是新兴思潮的重地。两宋时期,朱熹两次到书院讲学,湖湘学派也于此时形成。明中叶,王阳明的心学思潮在书院大盛,倡导“知行合一” 。近代以来,书院学生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则一生都在实践着“师夷长技” 。新文化运动以后,湖南更涌现出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成都商报记者查阅文献资料,为您梳理出岳麓书院千年以来,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出现的圣贤豪杰和他们对中国的思考。

四、岳麓书院碑匾文物

岳麓书院碑匾文物闻名于世,数量众多。如唐刻“麓山寺碑”,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

“三绝”之称。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五、岳麓书院考察结论

经考察组成员讨论,一致认为岳麓书院在湖南教育史上,乃

至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传播儒家学说和理学以

及湖湘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是研究古

代教育史、书院史的活化石。弦歌书院原本是我县最具有国学文化内涵的一个景点,开发潜力很大,理应成为国学源地亮点,但是与岳麓书院相比,其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开发出来,需要从大视野角度进行文化档次升级。

六、弦歌书院历史地位及现状

弦歌书院是孔子绝粮时讲学之所,系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有“书声朗朗月溶溶,似谱弦歌解素衷”之美称。据记载,儒学先师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并首开私人讲学之风, 亲自整理古代典籍,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孔子在陈国四年,在弦歌台上讲学时,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的有就四个,即子禽、子张、子期、公良孺。在整理《诗经》时,孔子还选入了“陈风”十首。可见当时陈地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也

足以说明当时的弦歌台已经初具了书院的雏形。弦歌书院的原建筑因年代久远,建国后已经坍塌。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