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课件PPT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3.收集有关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 的突出成就,如:指南针、造纸、火 药、印刷、万里长城、大运河等有关 资料,开展览会或介绍会,从而感受 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发奋学习, 振兴中华。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
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 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 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 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 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 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 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 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 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 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 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 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 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 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
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 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 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 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 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 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 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 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 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 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 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 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 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 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8 分) 1《醉 翁 亭 记》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的句 子是:
,
。
2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 子是:
,
。
3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雄心壮志 的句子
是:
,
。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 仍关心国
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你肯定会盛情地感激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培养:
。 (2) 接着,你要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其他同学作临别赠言:
。 8.综合性学习(7 分)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3 分) 下面表格是某权威机构针对高中择校现象进行研究后的数据。(择校 现 象指中考成绩没有达到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非正式录取一部分 学生。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 中 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_ _
八、综合练习。
语文
试
卷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裨.益(bì) 酝酿.(niàng) 广袤.(mào) 称.职(chèng) B.镌.刻(jùn) 褒.贬(bāo) 殉.职(xùn) 聘.请(pìn) C.归省.(shěng) 汲.取(jí) 裸.露(luǒ) 澄.清(chéng)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11课-郑和远航【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哥伦布航海的故事 在意大利热那亚,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少 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于是 他就大胆地设想,一直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24岁时,他移居到西班牙,随后向国王建议探索西行通往 东方的海上航路。经过艰苦的游说,最终这个年轻人得到了国 王的帮助。一天清晨,他带领着87名水手,驾驶着3艘破旧的帆 船,向蔚蓝色的大西洋进发。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 一个扁平的大盘子,谁也不知道在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一直向 西航行,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本课指郑和的船队声势浩大。 人山人海: 形容汇聚的人极多。本课指苏州府刘家港码
头的人极多。 镇定自若: 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不慌不忙,不改变常态。
本课形容郑和面对险境很镇定,不慌张。
化险为夷: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本课指 郑和率领船队一次又一次战胜险境。
严阵以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本 课指郑和和军士们做好准备来应付海盗 的袭击。
郑和 原姓马,出生于云南
昆阳州(今昆阳市晋宁县), 我国明初航海家。 10岁时,
郑和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 善变。他曾经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遍访三十多个国家, 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为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 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的传奇 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明朝时中国也有 一位这样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 时间比哥伦布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他是谁呢?他远航时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随他一起扬帆远航,去
看看沿途的风景吧!
11 郑 和 远 航
课题解读: 郑和:原姓马,出生于云南昆阳州( 今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年级下语文课件-11.郑和远航公开课课件课件
同学们,让我 们来一起分分 段吧!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 • • • • • • 探索 开阔 配备 仪器 威胁 珊瑚 健步上船 友好亲切 浩浩荡荡 奔腾咆哮 眼界 袭击 壮观 魁梧 赠送 告别 俘虏 鬓发 流传 抱拳告别 化险为夷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破浪西行 狂风呼啸 波峰浪谷 迎风招展
一、复习旧知
• • • •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监(jiàn jiān) 魁梧(wú wŭ) 抱拳(quán juàn)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及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 • 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 过的? • (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PPT优秀课件
粮船
水船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 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 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 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 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 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 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1) 图上画了什么人? (2) 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 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 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 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 样?他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 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 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 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 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五年级下语文课件-11 郑和远航 苏教版(共26张PPT)
三、精读课 文
1.分析本文的写法?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 材料安排详略得当。一篇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 得很恰当,就叫详略得当。详写是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 是淡笔勾勒,概括精练,画龙点睛。只有做到详略得当,文章 才会眉目清楚,中心突出。
点拨:
如本文记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作者并没有泛泛地 去写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而是重点写了第一次下西洋的经 过,其他六次远航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
这段文字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宝船规模宏大、雄伟壮 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列数字能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 加准确,令人信服。列数字时要注意准确无误。
答案示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语言积累 形容人多的词语:源自济济一堂 门庭若市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项背相望 宾客如云 万人空巷 人来人往
不畏艰险七下西洋 架起亚非友好桥梁
郑和作为明朝时著名的航海家,曾七次下西洋,历 时28年,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郑和远航,开阔了中国 人的视野,架起了我国和亚非国家沟通交流的桥梁。 郑和也因此被载入史册,永远为后人铭记。
1.背景资料
初读感知
郑和(1371—1433),我国明初航 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云南昆阳 州(今昆明市晋宁县)。12岁时入宫 做太监,后被提拔为内宫监(负责宫 室营建和皇室需用物品的采办),赐 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宫 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佛”“法 ”“僧”为三宝,他也因此被封为“ 三宝(三保)太监”。
2.字词整合
笔画 8画 结构 左右 音序 M
mǎ
字义
①课文中指码头。②表示数目的符号 或用具。③堆叠。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 野外怎
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 那是因为北 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 识吗?
1.
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 体现我人民解
放军个英勇威武。
4范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陆、空、导、弹、枪。 2.学习偏旁。 3.重点指导:陆、导、枪。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瓷
器
丝绸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 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 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 要把船只撕裂。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 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 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 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 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 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年级下语文课件-郑和远航公开课课件课件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 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 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 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 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 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 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 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 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 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 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 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 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 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 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 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 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 易。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 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 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 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 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 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 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扬帆启航:
据《明史》《郑和传》记 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 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 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 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 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 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 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 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 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 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 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 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 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 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 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 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 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 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 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 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 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 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 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 易。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 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 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 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 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 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 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扬帆启航:
据《明史》《郑和传》记 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 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 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 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 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 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 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郑和远航PPT
装备精良
战船
粮船
水船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 面彩旗迎风招展。
场面壮观
1.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 的士兵,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2.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3.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规模宏大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 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 粮船和水船。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 规模之大呢? 用“~~~”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 之大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
1.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 的士兵,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2.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3.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 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明规模之大。
(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 大的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 结果:战胜了风浪。 (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包围、丢。 结果:俘虏了海盗。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 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外貌、 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 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 欢的方 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 步理解课 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 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外貌、 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 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 欢的方 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 步理解课 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威胁 珊瑚 俘虏 鬓发 流传 •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化险为夷 •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狂风呼啸 •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迎风招展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携,携带。搀扶着老人, 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 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 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 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
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 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 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 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 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 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 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 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 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 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 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身材魁梧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鬓发全白
递交信件 赠送礼品 热烈欢迎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表达友好 争相观看 纷纷换取
雄伟壮观 狂风呼啸 身材魁梧 友好亲切
浩浩荡荡 奔腾咆哮 健步上船 镇定自若
破浪西行 波峰浪谷 抱拳告别 鬓发全白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吧
• 探索 友好 开阔 眼界 袭击 壮观 配备 仪器 魁梧 赠送 告别
义) • 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经过的? •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同学们,让我们来 一起分分段吧!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 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 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 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 出发了。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 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 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 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苏教版第十册
10 郑 和 远 航
第一教时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 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 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 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 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 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 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 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 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 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 以乘1000多人;
•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 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 (3)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友 好的交往: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 (4)他们还战胜了很多的困难。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巩固生造词
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
么? 2.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
经过的?
第二教时
郑和远航
一、复习旧知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 太监(jiàn jiān) 魁梧(wú wŭ)
抱拳(quán juàn)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
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宝船的舵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
生字词学习
• 港码 桅杆 魁梧 健步 抱拳 • 瓷器 险境 沿途 满载 珊瑚 • 威胁 炫耀 俘虏 凶险 撕裂 • 鬓发 率领 浩浩荡荡 规模宏大 •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 惊叹不已 奔腾咆哮 名扬海外 • 镇定自若 狂风呼啸 波峰浪谷 • 脱缰的野马
你们做对了吗?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二、精读课文
•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 地点、人物是什么?他们在 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 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 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 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或者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 么)
2、交流
•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 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 的人员(人山人海)。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携,携带。搀扶着老人, 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 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 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 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
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 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 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 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 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 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 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 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 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 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 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身材魁梧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鬓发全白
递交信件 赠送礼品 热烈欢迎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表达友好 争相观看 纷纷换取
雄伟壮观 狂风呼啸 身材魁梧 友好亲切
浩浩荡荡 奔腾咆哮 健步上船 镇定自若
破浪西行 波峰浪谷 抱拳告别 鬓发全白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吧
• 探索 友好 开阔 眼界 袭击 壮观 配备 仪器 魁梧 赠送 告别
义) • 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经过的? •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同学们,让我们来 一起分分段吧!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 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 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 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 出发了。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 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 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 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苏教版第十册
10 郑 和 远 航
第一教时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 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 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 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 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 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 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 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 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 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 以乘1000多人;
•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 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 (3)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友 好的交往: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 (4)他们还战胜了很多的困难。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巩固生造词
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
么? 2.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
经过的?
第二教时
郑和远航
一、复习旧知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 太监(jiàn jiān) 魁梧(wú wŭ)
抱拳(quán juàn)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
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宝船的舵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
生字词学习
• 港码 桅杆 魁梧 健步 抱拳 • 瓷器 险境 沿途 满载 珊瑚 • 威胁 炫耀 俘虏 凶险 撕裂 • 鬓发 率领 浩浩荡荡 规模宏大 •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 惊叹不已 奔腾咆哮 名扬海外 • 镇定自若 狂风呼啸 波峰浪谷 • 脱缰的野马
你们做对了吗?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二、精读课文
•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 地点、人物是什么?他们在 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 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 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 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或者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 么)
2、交流
•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 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 的人员(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