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分析绪论2
法医毒物分析绪论1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毒物的体内过程
毒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和排泄通常 有其规律。对于中毒案件或事件的处 理,应正确理解中毒过程的发生、发 展和结果。 如果反复用药已形成瘾癖,物质在体 内的代谢规律已经发生改变,药毒物 被清除的速度和程度便会发生变化。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我国对毒品的管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 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戒毒药品均有 明确的法律界定和严格的法律规定。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国际管制公约
全球化的药物滥用问题 危害最大的是麻醉品滥用和精神药物滥用 1912年由中、美、日、英、法、德等国在海牙 缔结了《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1931年由54个国家在日内瓦缔结《限制麻醉药 品制造、运销公约》。 联合国于1961年制订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 公约》议定书, 1972年进行了重新修订,截止1994年已有149 个国家参加缔约;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国际管制公约
1971年制订了《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截 止1994年,有132个国家参加缔约; 1988年制订了《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物公约》。 1990年联合国特别会议又通过了《政治宣言》 和《全球行动纲领》两个文件,进一步呼吁 各国采取全面行动和更积极的国际合作手段, 严厉打击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01-法医毒理学绪论

法医毒理学- 绪论■毒理学(toxicology):一门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伤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外源性化学物质:泛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或人工合成的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生物体:包括人、动物、植物及其它各种生物。
■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主要应用毒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自杀、他杀、意外或灾害事故中有关中毒的一门学科。
也研究药物滥用、环境污染和医源性药物中毒等问题。
㈠基本作用:①揭露以毒物作为暴力手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②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③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④为有关部门对毒物管理及中毒防治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
㈡任务:①确定是否发生了中毒,②确定何种毒物中毒,③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④分析毒物进入体内时间、途径和形式,⑤推断中毒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灾害事故等)。
■毒物(poison,toxicant):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
(所有物质都是毒物,唯一区别是它们的剂量)毒素(toxin):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体内形成,可损害其它生物体的物质。
■中毒(poisoning,intoxication):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受损而出现的病理状态。
(中毒死:因中毒导致的死亡。
)■毒物分类:㈠混合分类法(最常用):①腐蚀性毒物、②金属毒物、③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④农药、⑤杀鼠剂、⑥有毒动物、⑦有毒植物、⑧细菌、真菌毒素等。
㈡化学性质分类法(毒物分析最常用):①挥发性毒物、②非挥发性毒物、③金属毒物、④阴离子毒物、⑤其他毒物。
㈢毒理作用分类法(研究常用):①腐蚀性毒物、②实质性毒物、③酶系统毒物、④血液毒物、⑤神经毒物。
㈣应用范围分类法。
◆我国毒物种类特点:农药中毒最常见(多见有机磷农药),其次为CO中毒(地区性和季节性),催眠镇静安定药,杀鼠剂、有毒动植物等也较常见。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法医毒物分析是指法医学家或专业检验官通过仔细分析毒物物质,以确定毒物的性质,找出毒物的出现来源以及它起到的作用,从而推断出其中可能的罪犯,并及早发现刑事犯罪的一项技术服务。
一、理论基础:1、历史发展:法医毒物分析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随着刑事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毒物分析能够提供关键证据确定刑事犯罪和涉案人的身份,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分析过程:法医毒物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汇总研究报道、取证提取、实验室分析、数据对比和结果验证等步骤。
3、分析目的:法医毒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毒物的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
二、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医毒物分析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鉴别分析和定性分析。
鉴别分析是通过各种复杂技术来确定毒物种类,如红外光谱、质谱和色谱等;定性分析是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毒物的数量,如氰化物、酰基化合物或微量元素等。
2、生物化学分析:通过对毒物进行发酵、酶催化及多种特殊的生物反应实验,确定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理,从而确定毒物种类和数量。
3、微生物分析:通过对毒物传染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胞孢分析,确定生物毒物及微生物血清学确定毒物污染来源。
三、分析结果1、结果确定:法医毒物分析的结果确定是通过不同的物质特征和生物特征,结合鉴别、定性试验和比对,根据实际情况,诊断判断出毒物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提出结论。
2、证据有效性:法医毒物分析所提供的证据需要遵守严格的科学规范,通过实验报告及适当的证据证明,来证实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及其有效性。
四、可靠性1、技术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技术水平上,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分析方法及实验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分析的专业作用。
2、程序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程序可靠性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合理流程,确保每一步程序都采用专业程序,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3、结果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在尽力确定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才能起作用,以避免在确定刑事犯罪和罪犯身份时出现误差。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学领域中,法医毒物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法医毒物分析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尸体或生物组织进行化验,以确定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而帮助法医人员解决案件中的毒物相关问题。
一、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在犯罪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是否是毒物中毒导致。
同时,对毒物的分析还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案件中的犯罪手段和动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二、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离和定量分析。
首先,需要对疑似受害者的尸体组织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前处理,如提取、浸提等操作,以获得毒物的纯净样品。
接下来,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确定毒物种类和浓度。
三、法医毒物分析的应用法医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类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的调查中。
例如,在涉毒案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帮助警方确定案件中使用的毒品种类和浓度,为犯罪嫌疑人的起诉提供证据。
在意外死亡事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帮助家属了解亲人的死因。
四、法医毒物分析的挑战法医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毒物的种类繁多、浓度低、样本复杂等。
因此,需要法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毒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还需要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毒理学、病理学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结语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解决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也为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愿法医毒物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进步,为法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1.如何理解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许多事物对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药物在过量的情况下也能对人体产生一定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反之有些剧毒物质在使用恰当时也可以治疗一些顽疾重症的良药,由于药物和毒物之间的辨证关系,所以常常把药物和毒物统称为“药毒物”,所以食物、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2了解事件发生前后的情况对诊断及判定中毒的意义何在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和经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毒者有无吸毒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自杀倾向等情况,从而帮助我们推断有无某些药毒物中毒的可能,如果出现典型中毒症状或尸体解剖症状也对诊断和判定中毒有重要意义3中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鉴定有何意义中毒症状能为中毒鉴定提供有用信息,同时也能给检验工作提供可能的毒物范围,使检验工作更有针对性,能节约筛查药毒物的时间、人力和物力4正确理解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规律的意义何在理解毒物再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有利于我们在采集、送检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材种类,也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同时,如果需要检测多个毒物时,我们应该先检测代谢和排泄较快的毒物,再检测代谢和排泄慢的毒物。
1简述体内检材的定义、来源、特点及其检验结果对法医学鉴定的意义。
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
体内检材中的代谢物和结合物的含量一般很低,化学成分复杂。
从体内检材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作为法医鉴定的直接证据2某案发现场桌面上发现约5ml液体,请考虑如何收集这类检材。
将检材收集到干净的玻璃器皿中,并密封好,液体上方经量不留多余的空间,避免挥发性物质。
冷藏保存,并及时送检。
3.某贩毒案件收缴了10包共计1000粒药片,请设计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3至4包并将药片倒出混匀后平铺呈正方形,画出两条对角线,随机选择两个对角,再次混匀平铺成正方形,继续取对角的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剩下10-20片作为检材使用,其余留样。
2.一氧化碳中毒分析应取何种检材?HbCO饱和度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血液是测定HbCO饱和度的首选检材,尸体一般抽取心血,中毒抢救者则抽取外周静脉血。
法医毒物分析

简答题1,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电泳+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一致,在负极最先流出;中性粒子无电泳现象,受电渗流影响,在阳离子后流出;阴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相反。
ν电渗流>ν电泳时,阴离子在负极最后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按类分离,除中性粒子外,同种类离子由于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不一样也同时被相互分离。
,2, Lambert—Beer定律A =?bc溶液厚度b,单位cm;浓度c,单位mol L-1;摩尔吸光系数? (molar absorptivi t y ) 单位:L mol -1 cm-1若用质量浓度 p代替cA ═p ab质量吸光系数(apercentange absorptivity) 单位:L g -1 cm-1a和?可通过下式相互换算? ═aM3,固定相(色谱柱填料):非极性或弱极性C8、C18流动相:极性水、甲醇、乙腈和四氢呋喃分离对象:弱极性、中等极性(离子对色谱)组分4,溶剂过滤微孔滤膜:有机膜和水膜(0.45 μm )使用时注意:不能混用,更不能用水膜过滤甲醇和乙腈等有机相5,1)速率方程(也称范第姆特方程式)H = A + B/u + C·u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度(cm/s)*减小A(涡)、B(分)、C(传)三项可提高柱效;*存在着最佳流速;A─涡流扩散项(多径扩散)A = 2λdpdp:固定相颗粒的平均直径,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n↑。
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峰较窄。
B/u —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 B = 2 γDmγ:弯曲因子,填充柱色谱,γ<1。
Dm:试样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cm2·s-1)* 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
与组分浓度有关(浓度、进样量,液相5~20uL)* 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 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C ·u —传质阻力项传质阻力包括流动相传质阻力Cm和固定相传质阻力Cs即:C =(Cm + Cs)溶解、扩散、转移流速↑ ,C ·u ↑ ,H↑ ,n↓ 柱效 ↓。
法医毒理学2

兴奋期 豪言壮语
(皮层下中枢兴奋)
共济失调期 胡言乱语 舌硬、步态不稳 易摔跌
昏睡期 低头不语 抑制状态 昏睡(迷)
出现冲动性言行
2.扩张毛细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产生温热感,麻痹体
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下降。
乙醇主要在肝脏代谢,分阶段进行:
1.乙醇在肝细胞浆中乙醇脱氢酶(ADH)和辅酶I(
NAD)作用下,脱氢氧化成乙醛及还原型辅酶I( NADH)。 2.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乙醛脱氢酶(ALDH)和NAD作 用下生成乙酸和NADH,或直接形成乙酰辅酶A。
共济失调期:皮层下中枢及小脑受到抑制,步态不稳,
易摔跌,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舌头发硬。 昏睡期:脑干受到抑制,呼吸循环受抑制。最终死于呼 吸衰竭。
(五)尸检所见
1.颜面潮红
2.内脏充血
3.体腔有酒味
4.实质脏器病变:出血、脂肪变性等
5.其它伴随病变(损伤、气道内呕吐物、肺炎)
慢性乙醇中毒可见酒精性肝病,早期肝细胞脂肪变 性、灶性坏死。胞浆内有酒精透明小体(或称 Mallory小体)形成;胞浆内出现鹿角形、花环状或 不规则形状的团块,HE染色呈紫红色。酒精性肝病 可形成脂肪肝,随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部分患者可出现酒精性心肌病,其病变与扩张型心 肌病相同。 还可发生酒精中毒性脑病(Wernicke脑病),可出现 脑损害和精神障碍。
•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 农药中毒的病例在我国比较多见,因而有关 农药中毒的案例在法医学工作中时有所遇。
一、农药的种类:
(一)按其用途分: • 杀虫剂:各种杀虫、杀鼠剂,种类多、使用广 • 除草剂:
• 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脱叶剂、辅助剂、增效 剂 (二)按来源分: • 无机农药: • 有机农药: • 生物性农药:
毒物分析

8. 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
药品。
9. 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三种中毒情况为化学性毒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
毒。
10. 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毒物中毒的区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
子间的化学键断裂,生成各种质量数低于分子离子的碎片离子,由此产生的质谱峰称为
碎片离子峰。
10. 色谱图:是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制的曲线。
11. 容量因子: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组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两相之中的绝对量
之比。
12. 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 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即
而呈激发态,这时电子所占的轨道叫π*、σ*反键轨道。
3. 发色团:生色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能在紫外-
可见光区产生吸收,这些原子团称为声色团。
4. 荧光:物质的分子在温室时基本上处于电子能级的基态,当吸收了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
之后,基态电子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激发态的分子停留较短时间后(约10-8秒,称作
电泳分离法及其它分离法
第三章 分析方法概述
1. 定性分析:目的是确定检材中所含毒物的性质,即检材是否为某种毒物或者是否含有某
种毒物。
2. 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确定检材中某种毒物的含量,通常称之为含量测定或简称测定。定
量分析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3. 纯度:是指经分离净化后所得试样中杂质含量的多少,杂质越低,纯度越高,纯度和回
剧烈呕吐与腹泻
汞、蓖麻、抗凝血杀鼠剂、百草枯、斑蝥
第二章毒物分析基础 法医毒物分析

相关数据库
1.常见毒(药)物临床治疗血液浓度、中毒例血液 浓度、中毒死亡血液浓度以及人体内半衰期
毒(药)物中毒鉴定理论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2.Drug and chemical blood-lever data 2001
(4)烷基化反应
2 高效液相中的常用衍生化方法
(1)紫外-可见衍生化
(2)荧光衍生化
衍生化试剂有丹酰氯,荧光胺, 芴代甲氧苯酰氯,吡哆醛及香豆素等。
(二)柱切换技术
۞历史:snyder,1970年提出并使用
۞适用仪器: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原理:色谱柱一般分为预处理柱(也称富集柱)
和分析柱。通过阀件实现柱的切换,使样 品先在预柱上进行痕量富集,并除去大量 杂质,然后进入分析柱进行分离分析。 ۞优点:在线处理样本、速度快、操作简单
三、体内检材与体外检材的比较
定义 类别 数量 毒物 性状
分布
毒物含量 检验结果意
义
体外检材
体内检材
体外,未经体内吸收、分布 体内,经体内吸收、分布
和代谢
和代谢
种类多而杂
种类相对固定
视情形而异
相差不大
大多具有药毒物原体 有的均匀,有的不均匀 相对较高,但不能反映总量
无原有表观性状,甚至转 化为代谢物
卤代酰基法:乙酰氯,苯甲酰氯,三 氟乙酸酐,七氟丁酸酐,三氟乙酰咪 唑,和七氟丁酰咪唑等
(3)酯化反应
适用化合物:-COOH 方法:重氮烷烃法,卤化硼催化法,氢氧化铵盐 分解法和无机酸催化法。 RCOOH+CH2N2→RCOOCH3+N2 RCOOH+CH3OH→RCOOCH3+H2O RCOOH+(CH3)4NOH→ RCOON(CH3)4+H2O RCOOH+CH3OH→RCOOCH3+H2O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19课程名称:法医毒物分析英文名称: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72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24学分:4适用对象: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法医毒物分析具有自身的特点,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根据当前我国法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法医毒物分析》总学时为7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法医毒物分析概论、毒物分析基础、常用仪器分析技术、有毒气体与挥发性毒物、合成药毒物、天然药毒物、杀虫药、杀鼠药、金属毒物与水溶性无机毒物等,其中安排48学时理论讲授和24学时实验。
《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的理论课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旨在使学生明确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内容、特点和工作程序,正确认识法医毒物分析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毒案件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毒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检材的采取和各类常见毒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分离、提取、净化方法和常用检验分析方法,掌握毒物分析所得结果的科学分析与辨证方法;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能阅读一般专业英语文献,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毒物分析鉴定的能力,并具备进行毒物分析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涉及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是《法医毒物分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进行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掌握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验课的教学结合法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需要,安排了8个实验,旨在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地掌握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毒物分析的基本技能。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探讨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探讨作者:邓文书王玲静潘怡栋汪诗莹刘臣刘福建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12期【摘要】毒物分析是利用化学、药学、医学等学科的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应用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毒物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的要求越来越快速、准确。
因此对毒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药学专业;改革探索;实验法医毒物分析是一门对涉及或怀疑涉及中毒案件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对于药学制剂方向的学生在分析药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毒物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与法医学、化学、药学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法医毒物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形态学方法、动物试验方法、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比如说毒物分类有合成药毒物、天然药毒物、杀虫剂等,其中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阿片类我们在药理学中都学过它们的性质和药理作用毒物,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课程学生对其陌生,教师研究也没有像国外那样深入,因此对毒物分析教学的探索有很大的空间。
一、毒物分析的教学现状1.没有专门面向药学专业的毒物分析课本我们目前学的是供法医学类专业用的法医毒物分析课本,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毒物基本概念、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发展简史等,后面的章节介绍了检材及检材处理;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结果意义及可靠性验证;经常遇见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毒物种类,各类毒物的来源、种类、用途、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毒性、特殊中毒表现、体内代谢过程等内容,并阐述处理检材、检验方法以及结果判断。
2.课堂常见问题依然存在法医毒物分析只是药学制剂方向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所以是小班化上课。
老师能更好的与每个学生交流授课,学生有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在课堂上提出,老师对其解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重点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毒物: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中毒: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或死亡。
作用途径快慢排名:心脏血管注射,呼吸道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毒品的特征:1,毒害性: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急慢性中毒,产生严重症状或死亡。
2,依赖性3,管制性4,非法性(是区别毒品与麻醉药品的重要因素)药物滥用: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
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的一门应用学科。
法医毒物分析:属于突发性毒物分析,主要对涉及或怀疑涉及有毒物引起的伤害或死亡事(案)件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
相比于毒物分析:1,突发性2,法律性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1,提供侦破案件的线索2,提供科学客观的法律依据。
质量控制包括的环节:人鸡胸的患侧疗法。
人,机,料,法,环,测。
1,人员2,设施与环境3,仪器与设备4,标准操作步骤5,试剂与材料6,?第二章检材及检材处理体外检材: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胃内容物属于体外检材)检材处理的必要性:1,去除内源性杂质2,减少对检测的干扰3,降低仪器损耗检材处理的大致步骤:分离,净化,富集,定容液液萃取法(LLE):利用待测物在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差异,使待测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之中。
萃取原则:少量多次分配比: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分配达到平衡时,两相中该溶质的的浓度比成为分配比。
液固提取法(固相萃取技术,SPE):利用待测毒物与杂质在柱中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吸附或分配作用或不同组分分子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包括:1,正相固相萃取2,反相固相萃取3,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反相固相萃取:原理:固定相为非极性,洗脱液为中等极性或极性;分离时,由于生物检材中的内源性物质的极性往往较大,故适用于将非极性毒物分离出来。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法医学系毒物分析教研室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法医毒物分析(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课程性质: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2学分: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熟悉教材所介绍毒物的性状、检验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明确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和特点;正确理解毒物分析对法医鉴定的作用和意义;掌握中毒案件的处理原则;能对毒物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要求:(一)对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特点、分析程序和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明确法医毒物分析所能承担的任务及其结果所能说明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法医毒物分析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掌握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各类毒物的特性及主要检测手段,了解现代分析方法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和作用;了解今后的发展趋势。
(五)熟悉各类毒物的分离、检识与测定方法;熟悉中毒案件检验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分析辨证毒物分析所得的结果。
四.基本内容本课程包括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内容。
理论课共42学时,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程序,以及各种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各论介绍各类常见毒物的性质、分离原理及检测方法。
实验课共20学时,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各类常见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加深理解认识。
五.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程序。
(二)教学要求1.掌握毒物、毒品的概念,检材的采取、送检、保存及处置原则;2.熟悉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和特点,检材的审查、案情的分析及检验方案的确立;3.掌握检验记录的内容,出具鉴定书与检验报告的要求;4.了解法医毒物分析的发展趋势;5.了解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毒物分析基础(一)教学内容检材的分类和处理;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的类别;各类分析方法的效用;毒物分析可靠性控制。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编者:张天叶谆谆一.名解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2.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3.半数致死量(LD50):能够引起群体中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
4.毒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法律规定要受严格管制的一些药毒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6.戒毒药品: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如美沙酮等。
7. 体外检材:主要是指那些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其中的药毒物在形态、气味、酸碱性、溶解度和化合状态等方面尚全部或部分地保留其原有性状,绝大多数是案件侦查中或现场收集到的各种可疑物。
8.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如尿、血、唾液和其他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9.★定性分析:目的是确定检材中所含毒物的性质,即检材是否为某种毒物或者其中是否含有某种毒物,通常又成为检识或检出。
检出的对象也包括药毒物在体内生成的代谢物。
10.★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确定检材中某毒物的含量,通常称之为含量测定或简称测定。
定量分析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11.K粉:即氯胺酮,属麻醉镇静剂,麻醉作用快、镇痛强,有致幻作用,也称“强奸粉”。
显弱碱性,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临床用制剂通常为注射液。
12.戒断综合征:①停药后数小时可出现,12~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逐渐减轻。
法医毒理学重点

法医毒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毒物: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功能和〔或〕形态构造损害的化学物质。
2.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代、功能和/或形态构造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3.我国毒物中毒特点:农药中毒最多见,其中绝大多数为有机磷农药,其次为一氧化碳,再以后依次为催眠镇静安定药、杀鼠剂、氰化物,有毒动植物,金属毒物。
美国致死毒物依次为止痛药,抗抑郁药,催眠镇静安定药,毒品,心血管药物,酒精,煤气。
4.靶器官或靶组织:毒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者组织。
5.效应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
6.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等不同,且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也不互相干扰,从而表现出各项毒物毒性的总和。
7.相加作用:两种毒物联合作用时的毒作用为各项毒物毒性的总和。
1+1=28.协调作用:当同时接触两种有类似毒性效应的毒物时,其毒作用超过两者分别作用之和。
1+1>29.增毒作用:一种化学物质本身并无某种毒性效应,但当其与另一种化学物质同时给与时,可是另一种化学物质毒性增强1+0>110.拮抗作用:两种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一种毒物干扰另一种毒物的毒性,使其毒性减弱,或者是两种毒物彼此干扰使对方的毒性作用减弱,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应低于各个毒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11.习惯性:又称耐受性,长期使用同样的毒物,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响渐渐减弱,可以习惯或者成瘾,并能够耐受常人的中毒剂量,甚至超过致死剂量的毒物。
12.中毒量或中毒浓度:凡能使机体发生中毒病症的毒物最小剂量或者最低浓度。
13.致死量或者致死浓度:凡能使机体中毒死亡的毒物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14.中毒的案情调查〔需扩展〕【重点】〔一〕一般情况〔二〕中毒发生经过〔三〕中毒者既往安康情况〔四〕中毒者近期思想情绪〔五〕群体性食物中毒,须注意化学性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六〕农村中毒案件〔七〕医源性药物中毒〔八〕环境污染和工业事故第二章腐蚀性毒物中毒1、硫酸中毒的毒理作用:硫酸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腐蚀性,氧化性和吸水性,可使蛋白质发生凝固性坏死。
法医毒理重点

缩小,静脉注射毒品常见的部位是上臂肘静脉,但其反复注射而使肘静脉发炎,硬化、血栓形
成而闭塞,局部皮肤呈条索状硬化。解剖所见:呼吸系统-肺显著淤血、水肿;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形、坏死,灶性血管周围出血;免疫系统-淋巴组织常见反应性增
其是中毒原因或者案情不明者,可能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者细菌性痢疾。慢性砷中毒者毒物检
出量可很小,不能因此而排除砷中毒,必须结合生前症状和体征。由于无机砷化合物有防腐作
用,且不易分解破坏,故从已埋葬甚至高度腐败、骨化的尸体中取材仍有必要和价值,但必须
采取尸体周围的土壤和棺木同时作砷的含量的测定以作对照。慢性砷中毒可也可以采取毛发、
8. 阿片类中毒症状:①呼吸深度抑制;②瞳孔缩小;③发绀;④心率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⑤皮肤湿冷、体温下降;⑥骨骼肌松弛无力,下颚松弛,舌后坠常阻塞呼吸道促发窒息;⑦尿
少或尿潴留。⑧量大或者静脉注射时,可迅速陷入昏迷,中毒者意识不清或者丧失,对外界刺
激无应答反应,各种反射消失,最终导致死亡。
驾驶BAC[20mg/dl-80mg/dl)醉酒驾驶BAC》80mg/dl.
尸体鉴定:判断是否乙醇中毒死亡。生前明显的饮酒史、典型的乙醇中毒症状,和醉酒过程、或在
解剖时问及乙醇的气味仅提示饮酒,重要的是血尿及其他器官中乙醇的定性、定量检测。若血中乙
醇浓度达400-500mg/dl,可单独构成死因。但在法医学鉴定时常需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判
缘系统及下丘脑。对自主神经的抑制作用也较显著,具有抗肾上腺素、抗纤颤、抗过敏、降温、
抗痉挛、镇吐等作用。对肾上腺素能a受体有阻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氯丙嗪与吗啡、
第1章-法医毒物分析-绪论

中毒症状:1-2min–瞳孔收缩;2-4min–多汗,流涎; 5-10min–抽搐,麻痹,痉挛;10-15min–死亡。
只能通过分析检测确认。
NMU
法医毒物分析
中国·南京2018
“法医毒物分析”解析
真实案件
某晚19 时50 分左右,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张X一家六 口人(三男三女)在食用张X从县城一家餐馆卖回的卤肉 和自己做的面条后约半小时,均出现头昏头晕、呕吐、神 志昏迷等症状,经送县医院抢救,五人死亡。
警方介入,是食物中毒还是另有原因? 现场堪查,毒物分析专家、痕迹专家及时对现场展开一系
• 毒性与结果的关系: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致突变性、基因突变、致畸性、 致癌性。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14
亚硝基化合物分析
1、N-亚硝基二甲基胺 2、N-亚硝基甲 基乙基胺 3、N-亚硝基二乙基胺 4、N亚硝基X丁啶 5、N-亚硝基哌啶 6、N亚硝基吗啉 7、N-亚硝基吡啶烷 8、亚 硝基己基甲叉胺
歌舞厅与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丸-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8
酒驾?毒驾?…周立波的蛇形驾驶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9
死亡原因?犯罪嫌疑人的手段?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10
典型案例:二甲基亚硝胺中毒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2010级研究生黄 洋遭他人(林某)投毒后死亡。
特点:样品纯度较低(微量或痕量分析)、要求 迅速准确、要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
法医毒物分析 教学大纲

法医毒物分析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30902Z10课程名称:法医毒物分析/ 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基础化学A、有机化学C适用专业:法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 廖林川主编.《法医毒物分析》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 贺浪冲主编.《法医毒物分析》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Frank C. Lu(鲁超)[美]编著,蒋学之等编译:基础毒理学—原理、靶器官及危险度评价.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1986年;4.李树林主编.《毒物的毒理与毒物分析》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5.Oliver JS: Forensic Toxicology-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 Croom Helm,London,1980;6.Parikh CK: Parikh’s Textbook of Medical Jurisprudence and Toxicology(3rd ed.).Medical Pub.,India,197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是以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门核心课程学习,明确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内容、特点和工作程序,正确认识法医毒物分析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毒案件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毒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检材的采取和各类常见毒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分离、提取、净化方法和常用检验分析方法,掌握毒物分析所得结果的科学分析与辨证方法,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科学、公平和公正的医学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物分析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重视运送程序中的每一环节,因为任 何疏忽都可作为法庭上的证据,特别 是有反方律师对这些环节提出异议的 时候。
LinchuanLiao For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毒物分析中样品的要求
不允许在其中添加任何防腐剂,因为这样 会妨碍很多药毒物的检测,甚至无法检测。 尸体解剖时应在用甲醛固定之前采取检材。 检验材料是证明是否含有毒物的原始证据。 真实可靠,严防混淆错乱。绝不容许更换 替代。足够的数量。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各种检材的采集
1、体外检材 2、血液 3、呕吐及胃内容物 4、尿液及粪便 5、肝和其他器官 6、毛发和指甲 7、尸体腐泥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一氧化碳中毒血液呈樱红色 氰化物中毒血液呈鲜红色 亚硝酸钠、氯酸钾中毒血液呈暗褐色
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汞蒸气 百草枯
蛛网膜下腔及脑内小血管 充血、脑水肿、中毒性脑 病
铅、汞、酒精、巴比妥类药物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心肌细胞浊肿及脂肪变性、 心肌炎
砷化物、四氯化碳等引起肝小叶中央区肝细 胞变性坏死 磷化锌引起肝小叶外围带出血坏死
汞中毒引起近端肾小管的损伤 四氯化碳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明显脂肪变性 铅中毒引起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核内嗜 酸性包涵体 砷化氢中毒引起血红蛋白尿性肾病 砷化物、磷化锌、有机汞、酒精
心腔内血液颜色 肺水肿、肺炎
Analytical Toxicology
尸体剖验
一般而言,大剂量急性中毒死者,尸检 往往仅见肝、肾、脑等器官淤血而无特征性 的病理改变;大剂量急性中毒而病程迁延或 多次小剂量服毒致死的患者尸检则可观察到 一些明显的病理改变。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法医毒物分析的一般工作程序
• 接收任务 掌握实情目的 判断所提检验要求是否合理 寻找检验线索和方向 验证结果是否与了解的实情相符
• 拟定检验方向 依据案情 中毒症状 解剖所见 检材疑 点等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尸体剖验
观察尸体的衣着情况及 尸体的外表征象,如衣着 上是否有流注痕、呕吐物 、分泌物和排泄物,口鼻 有无特殊气味,皮肤是否 有损伤、针孔或腐蚀痕迹 ,皮肤及尸斑颜色有无异 常等。注意血液颜色及局 部腐蚀等现象。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检材的采取与审查取材要求
• 采取 及时 应防被毁、分解、遗失等。 合理 相符、全面、代表、对照。 足量 胃内容物原则上全取。
• 包装 玻璃、塑料、清洁、分装、大 小合适、密 闭。
• 保存 冷冻 尽量避免用防腐剂, 尤其是甲醛。 • 封签 名称、来源、数量、日期、地点、采取人。 • 审查核对 检材是否真实,有无损坏或变换,与送
Analytical Toxicology
中毒物所致各器官改变及检查要点
组织器官
胃肠道
特殊气味 胃内容物性状
改变及检查要点
有机磷农药、磷化锌、酒精、来苏、氨水、 氰化物
磷化锌中毒胃内可能发现灰黑色粉末
胃粘膜是否腐蚀坏死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酚
肝脏 肾脏 心脏
肺脏 中枢神经系统
肝细胞变性甚至中毒性肝 坏死 注意病变分布 中毒性肾病 不同毒物引起的损伤部位 不同
Analytical Toxicology
尸体剖验
对怀疑中毒死亡者,应进行全 面系统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验。 解剖前应作好充分准备,如洗净 、晾干解剖台;准备各种解剖器 械、手套等;注意解剖用具不要 沾染消毒液,配备收集检材的容 器切勿用水冲洗。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检清单、标签及有关文件是否相符。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分别包装、标注
如图所示某现场 的杯、瓶、餐具 及剩余的液体, 应全部采取并分 别包装、标注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Analytical Toxicology
Analytical Toxicology
Analytical Toxicology
Analytical Toxicology
情况调查
接受毒物鉴定或毒物检验任务时,除对 上述情况充分掌握外,应重视医生诊断 意见,尸体外观和尸体解剖或病理检验 所见(姿势、尸斑、瞳孔、针眼、病变 等),警察在勘察情况、侦查中的发现 尤其与毒物有关的情况和事实依据。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情况调查
必要时毒物检验人应协同侦查人员亲 自进行勘验检查。在化验进行的过程 中,有时也需要提出补充调查的意见 和要求。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制定检验方案
内容 取哪些检材、取多少检材、如何处理 检材、如何预试和筛选、用什麽方法 定性和定量等等。
依据 分析目的的明确程度、检材性状、药 毒物多少和性质、检验要求、可用的 仪器设备和方法、方法的应变性等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chemical analysis)、 免疫分析法(immunological analytical methods)和仪器分析法(equipmental analysis)。仪器分析法包括光谱分析法 (spectra analysis)、色谱分析法 (chromatogrphy analysis)、质谱分析法 (mass spectra analysis M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