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的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的探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然也是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是一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的公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本教学应当重视生命的教育。本文仅从教学的微观角度,对如何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所谓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一般来说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发展的教育。”[2]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3]综合众多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二、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

语文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

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所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根据不同的规则和标准,教学方法也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本文选择了语文教学中较常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结合具体的课例探讨如何运用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来渗透生命教育。

(一)朗读法与生命教育

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有情感的朗读能体验到文章中蕴涵的人文关怀,能感悟到文章中所蕴藏的生命意识。朗读成为生命教育中所强调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一些生命教育文章,通过反复朗读,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作者在文章的情感和生命价值如在讲授《谈生命》一文中,为了加强同学们对生命的认识可设计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老师读第一层,男生读第二层,女生读第三层,男女生齐读第四层。又可采用:将正文的二大比喻变换成两篇散文诗来读,最后在比较充分地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全班分工合作,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男生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所遭遇的一切”,女生接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在烈日下挺立抬头”;然后男生每读一句”有时候”,女生顺次跟读一句”四季句”;然后老师单声朗读”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后男、女生依次分读”也许有一天......”的句子;最后老师满怀深情的读”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样通过反复

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从而理解文章主旨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可以说,如果教师能够正确把握和适当运用这种方法,它确实能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可以有效使用的方法之一。因此,朗读法对生命教育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与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从文学的本质来说,文学即”人学”,真正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文学创作者总是力图在作品中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反映人类对自我的各种思考和认识,挖掘人性的各个层面。如在讲授《热爱生命》一文中设计:主人公在茫茫的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险,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假如当时是你的话,你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会如何做?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启发、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奇而宝贵的,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尽享生命的美丽与神奇,生命的剽悍与强大,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所以说,情境教学法是在语文教学中较好地贯彻生命教育比较常见

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三)体验法与生命教育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指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只有充分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体现理论对生活的指导性。语文课教学中要求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因此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充分挖掘信息资源,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一个个生动活泼、丰富的生活情景中去体验和和感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到语文课可亲、可信、可行、可用,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斑羚飞渡》,写一群陷入生存绝境的斑羚为了躲避猎人的捕杀飞渡悬崖,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动物求生的智慧和难以想像的悲壮,!”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则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老斑羚用悲壮慷慨的死亡升华了生命,诠释了崇高。讲完这一情节后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要求学生联系

实际谈,引导学生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通过这样一个课堂设计情节,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因

此,生活体验法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语文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者既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又要不但深入发掘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创设更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过程中懂得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价值体现,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生命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54页。

[2]胡央权:《浅谈生命教育与中学课堂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6)

[3]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