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研究
刘立娥
(河南)’一播电视人学教学指J }I,心.河南郑州450008)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合作和往来也与日俱增,从而出现了国际间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具体讲,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即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过程。信息的编码和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心理活动。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反对或唾弃的;人们应该爱什么,恨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等等。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为价值观或价值体系。这套价值观在社会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对人类的行为起着规定性或指令性的作用。世界观的习得,正如交际能力的习得一样,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固地扎根于人们的心日之中。在任何社会或文化中,价值观是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从识的准绳、思维的方式、处世的析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准则道德的标准等。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这套系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人们的信仰、爱好、抱负、追求、希望、心态、行为、生活等方面的可评价系统,变成了他们的民族性格的基石。因此,一个人内心的价值观念无论多么错综复杂,都不可避免地会在他的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
本文拟就与跨文化交际相关密切的价值观取向进行跨文化比较。
一、人性观:本善与本恶
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人之天性,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是性本善,它渊源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孔了主张“仁者爱人”。孟子发展了他的“性本善”论,发扬了人的“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等与生俱来的善性。由此看来,“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
西方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西方人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这被西方学者称为原罪说一人之初,因(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犯了原罪,失去乐园,坠落到现世上来受苦受难。西方人认为,在世上只有悔罪,才能在基督再世的末日审判中得到解脱。
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的本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善可以变成恶,恶也可以变成善。在中国文化中,人性除了善之外,还有别的成分。对这些成分如不加以适当控制和管教,可能会转变成恶。因此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重视人的内省和人格完善的修身养性教育,即“仁”的概念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强调做人必须爱人,达
到“仁至义尽”。“仁”是中国人际交往的最高标准yi最终目的,并目中国文化又以礼作为一切行为的标准,当然也包括交际行为。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是礼的最高要求。
而在西方,人从原罪起,为了变成好人而规定了一系列法律来治理上帝的臣民;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否则会受到惩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本善”的概念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由于强调人们的一切行为必须从善性出发,因此就造成了他们“知足常乐”、“安分守己”!“安于现状”的尚“静”取向。因此,有些外国学者把中国文化称为“善感文化”。中国文化由于受“他人取向”的影响,所以中国人极爱面子。言行要看他人脸色,在他人面前如果不能善行或没有留下好印象,就会有羞耻之感,因此中国文化也被称作“耻感文化”。然而,许多西方学者把西方文化称为“罪感文化”,就是因为西方人感到在现世生活中是有罪的,在上帝
面前是有罪的。以原罪为起点的西方文化,人们为改变原罪,不断忏悔和祈祷,力求改变罪恶本性,超越现世,以期待世界末日的审判,从而到达彼岸世界。这就是西方人求“动”求“变”心态的原因所在。
二、文化取向:做人与做事
东方属于静的文明,西方人则爱动不爱静。从上面谈的美国人求变化,中国人求稳定的价值取向看,中国人的确求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人顺从自然,人们之间相匀_依赖,求稳,在稳定的局势中求得发展和进步。在儒家思想“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整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人讲究“修身养性”、“谦虚自律”和“自控”。所以,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如何做人。做好人成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人人争做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克己奉公及大公无私的人。
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有为”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会破坏人间和谐;“无为”能防止对立和矛盾的产生。因此,中国人性格内向,省身慎独,柔软宽容,冥想含蓄,好静顺从,相匀_依赖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也是讲究做人胜于做事。因为只有先做个好人,才能做出好事。连人都做不好,怎么会做出好事呢?在中国,做人,做好人己少戊了社会之期望。先做好人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成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国家}i!人民的人。“做人”取向与“静”密切相关,“做事”取向与“动”紧密相联,因此中国人好静不好动。
西方自占希腊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争取个性解放。他们在个人奋斗中打破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的精神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因此,“做事”、“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就自然变成了西方重要的文化取向。他们重视外向的行动和行为,中国文化中那种“做人”的道德观念在他们心目中变成了消极的东西。在美国人眼里,只有进取、探索、冒险、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有所成就才是积极的东西。因此,美国人为争取社会地位的改善,为金钱和荣誉,为获得成就而有为一不怕产生矛盾、冲突、对立,甚至做出破坏行为。显然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谦虚自律”、“好静顺从”、“柔性宽容”等观点是相悖的。在美国人看来,为了做好人而自我克制,甚至自我压抑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他们养成了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的习惯。“动”与“做事”取向使美国人养成了外向的性格,向外索取的精神;他们直率、爱动、冒险、竞争、冲突、求变和不依赖他人。
三、时间取向:过去与未来
有些学者认为:时间和空间存在着某种默契,这就产生两种时间观,即圆式和线式两种观念。他们还认为: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圆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线式。圆式时间观念意味着,时间的变化陇调于自然状态,即时间向自身复归的现实,以及其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样夜交替、季节往复门份轮流、年龄更迭、植物周期生长农时劳作更替等,都是圆周式自身复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是过去取向。对做过的事儿,或犯过的错误进行“反省”、“反思”或“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等,都是过去时间取向的表现。“性本善”使中国人在时间上向后看,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这就是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的原因。
西方的时间观属于线式时间观念,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是“流逝、前行”。在西方人眼里,复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是未来取向,即一去不复返的线式前进取向。这也是西方人倾向于变化,喜欢求异求新的原因所在。
东西方的时间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时间上,中国人以过去取向为卞,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做什么,首先要考虑过去做过此事没有,有什么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等。而就连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己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联系。过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