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10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bf165a2fb7360b4c2f3f6411.png)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 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创办的全国性教育经济学的学术刊物是【】A.《教育经济研究》 B.《教育与经济》C.《经济与教育》 D.《教育与经济研究》2.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之间的关系是【】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正弦比例关系D.余弦比例关系3.舒尔茨认为,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劳动、金钱以及时间的能力是【】A.处理时间的能力 B.处理劳动条件的能力C.处理金钱的能力 D.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4.在影响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动因中,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审美水平的需求是【】A.社会地位需求 B.审美生活需求 C.精神生活需求 D.求知生活需求5.与工业经济不同,衡量知识经济的效率标准是【】A.劳动生产率 B.知识生产率 C.资金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6.目前,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中,特殊培训所需的费用来自于【】A.工厂 B.职工本人 C.工厂和职工本人 D.国家拨款7.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是【】A.升学 B.就业 C.科研 D.管理8.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国防经费支出属于【】A.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B.非生产性基本建殴投资C.社会消费 D.补偿消费9.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富态指标 D.势态指标10.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1.教育成本中,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是【】A.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B.教育个人间接成本C.教育社会直接成本 D.教育社会问接成本12.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实用性指标体系的我国学者是【】A.刘道玉 B.韩礼 C.厉以宁 D.文达13.教育规模的理想类型是【】A.规模过大成长型 B.规模适度萎缩型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适度稳定型14.西方经济学中,用于计量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反事实度量法,最早运用于【】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15.中国国家教委规定,高中教师应具有的文化水平为【】A.高中文化水平 B.大专文化水平C.大学本科文化水平 D.教育硕士文化水平16.首先在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 B.丹尼森 C杜威 D.熊彼特17.经济部门中,由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被称作经济部门的【】A.级别结构 B.程度结构 C.劳动技术结构 D.人员结构18.在教育投资比例的计算方法中,能够反映各国对教育投资重视程度的计算方法是【】A.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B.横断面分析比较C.横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D.纵断面分析比较19.费希洛认为,对于农业地区的学生来说.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应为【】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20.为了发挥学校教育经济效率,学校资源不能因为学生人数少而减少某些资源的利用,反映了教育资源利用的【】A.不可分性 B.有限性 C.适当性 D.整体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韪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教育经济学试题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389ca59eef8c75ebfb332.png)
《教育经济学》试题院校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本书认为教育经济学比较合适和科学地应属于 ( )A.教育学科 B.部门经济学 C.管理学科 D.既不是部门经济学,又不是教育科学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学的论文是l935年( )写的《人力的资本观》。
A.斯特鲁米林 B.沃尔什 C.布罗格 D.韦锥3.下面关于教育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论述错误的是()A.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B.教育投资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C.教育具有把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D.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4.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 )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的资本观》这篇文章中首先使用的。
A.沃尔什 B.舒尔茨 C.丹尼森 D.贝克尔5.下列选项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B.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C.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小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D.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6.下面关于教育社会需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也越大B.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C.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社会需求是无限的D.政府可以对教育社会需求做出规划7.20世纪20年代世界未来学家美国托夫勒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 ) A.后工业经济 B.信息经济 C.高技术经济 D.知识经济8.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 ( ) A.后工业经济 B.信息经济 C.高技术经济 D.知识经济9.教育投资、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提高与它所创造的新价值的关系为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负比例 D.正比例10.经济结构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是 ( )A.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11.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并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体现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 B.弹性大 C.间接性 D.长期性12.把教育投资比例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相比较,作为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 (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常用指标 D.刚性指标13.一般地说,社会人口年龄构成越年轻,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则适龄教育人口越多,教育投资比例相对来说就( )A.越大 B.适中 C.越小 D.不相关14.关于义务教育投资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义务教育投资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B.义务教育投资比例相对低于其他各级教育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C.义务教育投资是教育投资的组成部分 D.义务教育投资影响着总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变化15.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属于 ( )A.教育单项成本 B.教育部门成本 C.教育社会总成本 D.教育精神成本16.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由( )于1986年提出的。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96327a8114431b90dd886.png)
B033·00451(通卡)绝密★启用前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课程代码0045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近代教育经济研究的代表作《中国教育之经济观》的作者是A.杨贤江B.部爽秋C.陈友松D.古煤2.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一观点出自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B.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理论3.“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的提出者是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4.现代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撑。
这主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A.社会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5.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应该是A.同步伴随B.适度滞后C.过度超前D.适度超前6.各行各业因技术装备水平不同,而要求教育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
这表明经济技术结构制约A.教育体制结构B.教育专业结构C.教育程度结构D.教育投资结构7.教育供给过剩与教育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情况,称为A.教育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B.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矛盾C.教育需求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D.教育供求的结构性矛盾8.未来教育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差距的不确定性,称为教育投资的A.风险性B.递增性C.连续性D.长期性9.张女士为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名参加国际游学夏令营花费了3万元。
此类教育消费属于A.基本教育消费B.扩展性教育消费C.继续教育消费D.特殊教育消费10.国家因学校使用土地、建筑物和设备等而放弃的相关租金收入,属于A.直接教育成本B.教育免税成本C.间接教育成本D.教育资产折旧11.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达到较高教育水平的可能性越大。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4年至08年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4年至08年](https://img.taocdn.com/s3/m/84694e12227916888486d7b9.png)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451)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A .1960年B .1980年C .1983年D .1984年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生产劳动理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劳动价值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成级数关系D .无相关关系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A .教育投资B .教育投资效率C .教育成本D .教育投资效益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D .教育是私人产品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C.通过教育训练劳动者的个性特征形成的D.通过教育影响工资制度形成的10.一个国家的教育供给,主要依靠【】A.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B.国家经济实力C.国家财政制度向教育倾斜D.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1.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A.劳动经济B.资源经济C.知识经济D.信息经济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统计年鉴》,1983年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A.4%B.5%C.6%D.7%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资源主要应该由【】A.政府提供B.市场机制进行配置C.学生家庭支付D.社会捐赠1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的指标是【】A.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B.人口分布密度C.人口年龄构成D.人均受教育年限15.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A.教育经费B.教育成本C.教育效率D.教育效益16.对教育的布局结构起制约作用的是【】A.产业结构B.技术结构C.劳动力结构D.地区经济结构17.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是【】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家财政拨款18.生均经费指数是指【】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19.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国家财政出现赤字B.非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根据萨卡罗普洛斯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C.高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D.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教育收益率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c67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育的经济效益- B. 教育的社会效益- C.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 教育的法律效益答案:C2. 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通常高于:- A. 股票投资- B. 房地产投资- C. 固定存款-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提高劳动力素质- B. 促进技术创新- C. 增加消费需求-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A. 亚当·斯密- B. 贝克尔- C. 马克思- D. 凯恩斯答案:B5. 教育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 A. 提高个人收入- B. 促进社会稳定- C. 改善公共健康-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教育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教育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此外,教育还能够通过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 什么是教育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请举例说明。
答案:教育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则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额外收益。
例如,如果一个学校增加一名教师,边际成本就是这名教师的年薪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边际收益则是这名教师能够带来的学生成绩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3. 什么是教育的公平性?为什么教育公平性重要?答案:教育公平性指的是所有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无论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如何。
教育公平性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同时,教育公平性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b7b9cd0d233d4b14e69a1.png)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D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 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B )A.人力资本理论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D.劳动生产理论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C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D )A.人力投资B.物力投资C.生产投资D.教育投资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B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D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D.物质生活需求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A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B )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C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C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C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C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B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C.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D.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14.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 D )A.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B.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C.投资与收益的比例D.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15.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D )A.劳动力熟练程度 B.劳动力能力 C.劳动力教育程度 D.劳动技术装备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6.知识经济:简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
《教育经济学》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cc7a517cd184254a35353f.png)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0451)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用统计分析方法专门阐述国民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 B.贝克尔 C.斯特鲁米林 D.罗扎诺夫2.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A.呈正相关 B.量负相关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3.复杂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与简单劳动力的工资报酬相比,应该是A.等量的 B.多倍的C.少量的 D.无法比较的4.认为学历或文凭是雇主挑选雇员的一种信号装置的理论是A.经济增长理论 B.社会化理论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5.教育供求调节手段中属于市场调节的是A.财政转移支付 B.提供信息服务C.学费调节 D.教育规划6.1996年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国际组织是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7.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公共选择理论 B.公共产品理论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D.劳动价值理论8.实现劳动力结构性就业的基础是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B.劳动力的性别结构C.劳动力的民族结构 D.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9.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即为A.教育投资 B.教育投资效率C.教育成本 D.教育投资效益10.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表明教育投资具有A.周期长的特点 B.弹性大的特点C.长效性的特点 D.间接性的特点11.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处于当年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时,教育投资的增长A.低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B.高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C.等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D.无法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相比12.小学在校生数占适龄儿童人数的百分比是A.小学毛入学率 B.小学辍学率C.小学净入学率 D.小学升学率13.小学生因为没有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所以不需要计算A.教育个人物质成本 B.教育个人精神成本C.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D.教育个人机会成本14.在兴办学校时,有些教育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使用,表明这些教育资源具有A.有限性 B.整体性C.实用性 D.适当性15.丹尼森所采用的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是A.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劳动简化法C.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 D.经济增长困素分析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16.教育社会需求17.教育类别结构18.教育投资比例19.教育直接成本20.教育收益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佧么?22.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西?23.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如何配置教育资源?24.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哪些?25.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l0分,第27小题l5分,共25分) 26.来自农村的张光、张明系孪生兄弟。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884617240c844768eaeeb7.png)
《教育经济学》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之配套练习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一、选择题9.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C )1.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 )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B.精神生活的需求10.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C.物质生活需求D.社会地位需求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2.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B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C)决定的。
A.教育体制B.教育需求C.教育供给D.教育结构4.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B)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C.供求平衡D.供过于求5.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B )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6.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D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7.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D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8.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11.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D )A.20 世纪70 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二、简答题1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自考串讲题型重点00451全国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考串讲题型重点00451全国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a68bceff9aef8951e06b2.png)
教育经济学填空1.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边缘学科。
2. 教育经济学从总体上说,属于部门经济学科学范畴3. 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讲座于1980年在北京召开。
4. 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观点的是沃尔什。
5.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边缘学科。
6. 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讲座于在北京召开。
7. 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8.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边缘学科。
9. 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
10.最早用数量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斯特鲁米尼。
11.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12.从简单生产劳动意义上观察凡是直接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
13.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4.从社会关系角度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15.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16.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
17.认为教育只是反映能力但不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观点属于筛选假设理论。
18.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劳动力的服从意识和个性品质的观点属于社会化理论。
19.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
20.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
21.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是丹尼森。
2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
23.第二代教育经济理论主要包括筛选假设、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市场划分理论。
24.提出“年龄-收入曲线”的经济学家是贝克尔。
25.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6.教育需求按需要的主体可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体有支付能力。
27.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教育的社会需求。
28.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是教育。
00451191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题
![00451191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a77c4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png)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451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A.《日本的成长和教育》B.《教育与投资增长》C.《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D.《国民教育经济学》2.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一论点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A.劳动价值学说B.社会再生产理论C.剩余价值理论D.文化资本理论3.劳动者通过教育投资形成的简单分析、判断和完成程序性工作等能力,属于A.企业家型人力资本B.特殊型人力资本C.技术研究型人力资本D.一般型人力资本4.最早使用传统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的学者是A.贝克尔B.丹尼森C.韦锥D.斯宾塞5.为满足小明出国读大学的愿望,其父母筹集了300万元人民币作为他的出国留学费用。
这表明小明家庭存在A.教育公共需求B.教育过度需求C.教育个人需求D.教育社会需求6.通过学费对教育供求矛盾进行调节的方式属于A.教育机构自主调节B.政府调节C.市场与政府联动调节D.市场调节7.大学毕业生从事通常由高中毕业生胜任的工作,这种现象如果普遍出现时就属于A.过度教育B.适度教育C.教育不足D.教育滞后8.国家因人才培养而放弃的货币资本收益、免税收入等,属于A.直接教育成本B.间接教育成本C.经常性教育成本D.资本性教育成本9.一般而言,受教育多的劳动者比受教育少的劳动者具有更强的职业适应性、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具有A.个人直接收益B.个人间接收益C.社会直接收益D.社会间接收益10.萨卡罗普洛斯估算1958-1978年44个国家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人的收益率,发现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都超过A.6%B.8%C.10%D.12%11.教育服务生产不同于实物生产的最显著特点是A.生产者介入生产过程B.消费者介入生产过程C.物质资料介入生产过程D.劳动工具介入生产过程12.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设限的项目是A.跨境交付B.商业存在C.境外消费D.自然人流动13.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责任主体主要是A.中央政府B.省级政府C.地市级政府D.县级政府14.为矫正辖区间教育外溢和实现特定目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的财政资金转移,属于教育的A.专项转移支付B.一般性转移支付C.横向转移支付D.混合转移支付15.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形成并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所有权,属于A.国家教育产权B.学校法人产权C.学校教育产权D.个人教育产权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给予简要说明)16.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领域内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d52eab7360b4c2f3f641b.png)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0题一、单选题(共41题,共100分)题目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直接理论来源是A.计量经济学B.人力资本理论C.劳动价值理论D.教育资本正确答案:B题目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时间是A.20 世纪60 年代B.20世纪70 年代C.20世纪80 年代D.20世纪90 年代正确答案:C题目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A.生产力B.劳务性或服务性C.使用价值D.消费性正确答案:B题目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A.贝克尔《人力资本》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正确答案:C题目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答案:B题目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A.20 世纪70 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正确答案:D题目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正确答案:B题目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约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正确答案:D题目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正确答案:C题目10:师资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A.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B.逐步建立起教师劳动力市场C.建立健全的社会激励机制D.建立健全的社会竞争机制正确答案:A题目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A.个人B.群众C.国家或政府D.企事业单位正确答案:C题目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A.教育投资B.教育成本C.教育收益D.教育分配正确答案:B题目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B.实算法C.费希洛计算法D.舒尔茨计算法正确答案:B题目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A.规模过大稳定型B.规模适度稳定性C.规模适度成长型D.规模过小成长型正确答案:B题目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A.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正确答案:D题目16: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A.学科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B.保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B题目17:从数量上研究确立计算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包括A.劳动价值学说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C.按劳分配原则D.劳动简化理论正确答案:B题目18: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A.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B.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考试大论坛C.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D.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正确答案:C题目19: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A题目20: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B.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C.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有效形式D.教育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采集者退散正确答案:D题目21:沃尔什的教育收益计算法,称为A.余数分析方法B.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C.现值折算法D.“费用——效率”分析计算法正确答案:C题目22:需要着重考虑中等教育学校网点结构和布局,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并使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的地区是A.城市、沿海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发达地区B.经济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C.经济发展中地区D.贫困地区正确答案:A题目23: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的是A.公务费采集者退散B.业务费C.设备购置费D.人员补助工资正确答案:D题目24: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A.多效性产业B.第三产业C.专业性产业D.独立性产业正确答案:A题目25:教育投资相对量与经济指标增长相比,发A.相对迟缓B.相对滞后C.超前速度增长D.平行速度增长正确答案:C题目26: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A.地方政府B.国家或中央政府C.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正确答案:B题目27: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C.科学技术水平D.社会人口正确答案:A题目28: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是A.教育物质成本B.教育社会成本C.教育直接成本D.教育间接成本正确答案:D题目29:学校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是A.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B.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C.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结构来源D.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正确答案:A题目30: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教师比的提高而A.呈下降趋势B.呈上升趋势C.呈稳定趋势D.呈起伏趋势正确答案:A题目31: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或受某种级别类教育的依据是A.教育个人收益B.教育经济效率C.教育社会效益D.教育经济投资经济效益正确答案:A题目32:教育经济学萌芽于A.20 世纪20 年代B.20世纪50 年代C.20世纪60 年代D.20世纪80 年代正确答案:A题目33: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A.扩大再生产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C.社会再生产理论劳动价值学说D.正确答案:C题目34:首先阐释“人力资本”特定含义的是A.舒尔茨B.贝克尔C.沃尔什D.丹尼森来源正确答案:A题目35: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B.精神生活的需求C.物质生活需求D.社会地位需求正确答案:A题目36:我国教育供求关系有两个主要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A.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B.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矛盾采集者退散C.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D.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正确答案:D题目37:提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这一论断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托夫勒D.奈斯比特正确答案:A题目38: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B.提高人才专业化水平采集者退散C.提高劳动力报酬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正确答案:D题目39: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构成部分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和A.国家投资B.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C.个人教育投资采集者退散D.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正确答案:B题目4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资料分析计量,1983 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A.题目5:7%B.10%C.题目4:0%D.题目5:0%正确答案:A题目4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财力构成中的公用消费部分的是A.职工福利费B.奖金C.工资采集者退散D.业务费正确答案:D。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10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10](https://img.taocdn.com/s3/m/9aa5500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8.png)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 试卷<课程代码0451>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 [ ]A .1960年B .1980年C .1983年D .1984年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 ]A .生产劳动理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劳动价值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 ]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成级数关系D .无相关关系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 [ ]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 [ ]A .教育投资B .教育投资效率C .教育成本D .教育投资效益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 [ ]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D .教育是私人产品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 ]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 [ ]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C.通过教育训练劳动者的个性特征形成的D.通过教育影响工资制度形成的10.一个国家的教育供给,主要依靠[ ]A.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B.国家经济实力C.国家财政制度向教育倾斜D.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1.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 ]A.劳动经济B.资源经济C.知识经济D.信息经济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统计年鉴》,1983年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 ]A.4%B.5%C.6%D.7%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资源主要应该由[ ]A.政府提供B.市场机制进行配置C.学生家庭支付D.社会捐赠1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的指标是[ ]A.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B.人口分布密度C.人口年龄构成D.人均受教育年限15.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 ]A.教育经费B.教育成本C.教育效率D.教育效益16.对教育的布局结构起制约作用的是[ ]A.产业结构B.技术结构C.劳动力结构D.地区经济结构17.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是[ ]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家财政拨款18.生均经费指数是指[ ]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19.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国家财政出现赤字B.非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根据萨卡罗普洛斯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C.高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D.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教育收益率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舒尔茨B.丹尼森C.贝克尔D.布鲁纳E.斯金钠22.构成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主要有[ ]A.精神生活需求B.个人天赋能力C.个人兴趣D.物质生活需求E.社会地位需求23.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人力资本只能增加个人收入,物力资本只能增加国民收入B.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使个人收入和国民收入增加C.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式实现的D.物力资本能带来收益,人力资本不能带来收益E.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带来利润24.下列指标中反映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有[ ]A.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B.师生比C.学校图书利用率D.校舍利用率E.学校水电费消耗额25.下列说法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坚持的观点有[ ]A.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B.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反比C.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关系D.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E.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有关系26.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主要包括[ ]A.学费B.教育事业经费C.杂费D.教育基本建设投资E.教育费附加27.从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决定与制约作用看,下列命题正确的包括[ ] 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C.经济发展决定教育的经济效率D.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E.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结构28.下列费用中属于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有[ ]A.学费B.书籍文具费C.生活差距费D.往返学校的交通费E.住宿生的住宿费29.下列项目中属于教育机会成本的有[ ]A.已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可能的就业收入B.学校所使用的物质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C.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D.学校所使用的建筑物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E.因学生放弃收入而导致的社会税收的损失30.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有[ ]A.教育纯收益B.教育收益率C.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D.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E.教育对个人收入的贡献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 教育经济学32. 教育投资比例33. 教育直接成本34. 学校适度规模35. 教育纯收益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 义务教育投资的原则是什么?37.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8.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39. 劳动简化法确定简化比的主要尺度和媒介是什么?40. 教育经济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1. 试述学校〔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42. 试述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2021年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506a0c850ad02df80413b.png)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课程代码00451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紙上。
2.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J. R.沃尔什在《人力的资本观》中计算教育经济收益的方法是A.现值折算法B.收入函数法C.因素分析法.D.余数分析法2.处于萌芽阶段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开始关注A.教育规划与财政B.教育的经济价值C.教师劳动与薪酬D.教育资源配置3.贝克尔绘制的年龄---收入曲线图显示A.年龄越低收入越高B.受教育年限越长收入越低C.年龄越高收入越低D.受教育年限越长收入越高4.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因素是A.个人年龄B.个人受教育程度C.个人工龄D.个人健康状况5.截止2019年12月31日,枣庄小学有在校生20000人。
这一数字反映了该校的A.学校规模B.发展规模C.学校质量D.发展速度6.个人和社会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其需要的现象,即是A.教育需求B.过度教育C.教育消费D.教育服务7.民办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A.社会各界捐赠收入B.校办产业收入C.举办者投入D.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8.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般不低于A.4%.B.5%C.6%.D.7%9.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本存量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A.人口年龄B.人口文化教育程度C.人口数量D.人口密度10.个人用于教育物化产品和教育劳务上的开支,属于A.教育服务B.教育产出.C.教育消费D.教育贸易11.工薪阶层的单亲母亲万女士不顾自身经济实力,举债送儿子出国留学。
自考笔记-考场专用00451教育经济学教学内容
![自考笔记-考场专用00451教育经济学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e59f40376baf1ffc4fada4.png)
00451教育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教育成本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第十五章教师的劳动及其报酬单项选择题1.1.我国研究教育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投资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1.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1.6.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1.8.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教育投资1.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1标志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过物的作用,对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④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的观点是合理的。
(5)局限性:①人力资本理论把一次都资本化了,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
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是不切实际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是不可取的。
7.1怎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
(1)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2)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2022年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2年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93c4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宋的,请将其选出,1.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和理论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是A.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B.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价值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和投资理论D.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投资理论2.我国早期教育经济学代表作《教育经费问题》的作者是A.古楳B.陈友松C.邰爽秋D.杨贤江3.加里·贝克尔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运用的方法是A.因素分析法B.微观均衡分析法C.余数分析法D.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4.筛选假设理论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斯宾塞B.斯特·瑟罗C.萨缪·鲍尔斯D.罗伯特·卢卡斯5.《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数比上年增加674.48万人,该数据体现的是A.教育规模B.教育发展的规模C.学校规模D.教育发展的速度6.教育投资分为人力投资和物质投资的依据是A.教育投资主体不同B.教育投入方式不同C.教育投资对象不同D.教育投入要素不同7.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属于A.教育事业收入B.学校举办者投入C.教育捐资收入D.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世界银行调查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开始下降,教育服务消费比例由6%升至7%。
这说明教育消费具有A.高层次性B.投资性C.终身持续性D.强制性9.政府将土地无偿划拨给公立学校而放弃的隐性租金,属于A.社会直接教育成本B.个人直接教育成本C.社会间接教育成本D.个人间接教育成本10.某学校2020年培养学生的直接总支出是1000万元,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3%,则培养学生放弃的资金收益为A.1万元B.3万元C.10万元D.30万元11.明瑟收入函数计算公式中的S 表示A.年收入B.劳动力工龄C.受教育年限D.教育成本12.因疫情,国外大学为不能出国学习的学生提供在线课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0月](https://img.taocdn.com/s3/m/52f44c13a5e9856a561260fa.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0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 00451 (总题数:15,分数:30.00)1.世界上最早通过分析劳动者的年龄、工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来论述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论文是【】(分数:2.00)A.《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人力资本论》C.《教育投资收益率》D.《教育与收入》解析:2.在教育经济学形成时期,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人力资本理论√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解析:3.“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解析:4.“复杂劳动等于多倍或自乘的简单劳动”,持这个观点的理论是【】(分数:2.00)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B.沃尔什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理论解析:5.舒尔茨用“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算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额中,教育作出的贡献约占【】(分数:2.00)A.20%B.25%C.28%D.33%√解析:6.“年龄——收入”曲线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沃尔什B.舒尔茨C.贝克尔√D.斯特鲁米林解析:7.强调劳动力个性特征培养的一种人力资本理论是【】(分数:2.00)A.筛选假设理论B.社会化理论√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解析:8.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国际组织是【】(分数:2.00)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世贸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解析:9.经济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分数:2.00)A.专业结构√B.级别结构C.禅传结构D.形式结构解析:10.一国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该国的【】(分数:2.00)A.决策者的意志B.经济实力的状况√C.教育规模的大小D.人口基数的大小解析:11.从用途划分来看,教育事业费中占主要部分的是【】(分数:2.00)A.基建经费B.公用经费C.科研经费D.人员经费√解析:12.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分数:2.00)A.政府√B.企业C.个人D.家庭解析:13.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构成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分数:2.00)A.教育间接成本B.教育直接成本√C.教育精神成本D.教育物质成本解析:14.计量教师潜力率的公式是【】(分数:2.00)√解析:15.教育纯收益的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教育成本总额一教育收益总额B.教育收益总额一教育成本总额√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总题数:5,分数:15.00)16.教育社会需求(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17.教育体制结构(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18.教育投资(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19.教育物质成本(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20.教育经济效益(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总题数:5,分数:30.00)21.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22.根据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在不同劳动力市场有什么不同表现? (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23.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含和方式是什么?(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24.教育投资的来源有哪些?(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25.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解析: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总题数:2,分数:25.00)26.试述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月_真题-无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月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7419348d7c1c709a1457c.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2010年1月(总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0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箕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一般认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A. 部门经济学B. 新兴教育学科C. 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D. 多学科交叉学科2. 一般较为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中占【】A. 20%-30%B. 30%-40%C. 40%-60%D. 60%-70%3. 着重对雇主在劳动力市场内如何挑选工人进行研究的人力资本理论是【】A. 社会化理论B.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C. 筛选假设理论D. 市场分配理论4. 大多数人对教育需求的基本动因是【】A. 社会地位需求B. 物质生活需求C. 精神生活需求D. 科技生活需求5. 与工业时代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是【】A. 岗位工资制B. 业绩付酬制C. 市场分配制D. 学位分配制6. 教育软市场理论认为,教育市场的框架至少应包括教育劳务市场、教育物质市场和【】A. 教育精神市场B. 教育心理市场C. 教育科技市场D. 教育产、品市场7. 美国设立的初级学院的学制为【】A. 1-2年B. 2-3年C. 3-4年D. 4-5年8. 教育投资不会直接生产社会物质财富,这反映了教育投资的特点是【】A. 周期长B. 弹性大C. 间接性D. 长效性9. 在教育经费计算口径中,学生家长和个人交纳的学杂费和其它费用,属于【】A. 衡定口径B. 发展口径C. 大口径D. 小口径10. 基础教育比义务教育所包含的教育阶段要【】A. 多B. 少C. 相等D. 完全不同11.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包括学生、父母。
学校和【】A. 国家B. 教师C. 纳税人D. 教育行政管理者12. 取得同样质量的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愈多,教育效率就【】A. 越高B. 恒定C. 越低D. 无法比较13. 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要按资源功能的特性将教育资源用在相当的需求场所,反映了教育资源利用韵【】A. 整体性B. 充分性C. 有限性D. 适当性14. 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的总和是【】A. 教育纯收益B. 教育纯收益率C. 教育收益D. 教育收益率15. 国家教委规定初中教师应具有的文化水平为【】A. 高中文化水平B. 大专文化水平C. 大学本科文化水平D. 教育硕士文化水平16. 一般来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愈高,生产资料消耗就会【】A. 上升B. 不变C. 下降D. 消失17. 教育与科学市场的联系是【】A. 直接联系B. 间接联系C. 线性联系D. 等比联系18. 在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 1986年B. 1987年C. 1988年D. 1989年19. 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国家教育体制是【】A. 集权制B. 分权制C. 综合制D. 双轨制20. 在我国,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理论性指标体系的学者是【】A. 韩礼B. 刘道玉C. 文达D. 厉以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谛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经济学00451](https://img.taocdn.com/s3/m/3b142d45804d2b160b4ec052.png)
1.1.我国研究教育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投资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1.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1.6.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1.8.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教育投资1.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1标志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过物的作用,对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④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的观点是合理的。
(5)局限性:①人力资本理论把一次都资本化了,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
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是不切实际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是不可取的。
1)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2)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3)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合理的专业学科体系正在建立。
1)上限与下限原则。
(2)规模与速度原则。
(3)经济政策与物价水平原则。
(4)受益与能力原则。
教育投资比例的确定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经济、人口、科学技术以及政治等因素,都对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有制约作用,因此在研究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时,必须全面分析各种因素。
(1)经济因素。
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与客观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451)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 【 】
A .1960年
B .1980年
C .1983年
D .1984年
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
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
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
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 】
A .生产劳动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社会再生产理论
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 】
A .成正比例关系
B .成反比例关系
C .成级数关系
D .无相关关系
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 【 】
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
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
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 【 】
A .教育投资
B .教育投资效率
C .教育成本
D .教育投资效益
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 【 】
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
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
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D .教育是私人产品
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
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 】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
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
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 【 】
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
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
C.通过教育训练劳动者的个性特征形成的
D.通过教育影响工资制度形成的
10.一个国家的教育供给,主要依靠【】
A.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财政制度向教育倾斜D.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1.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A.劳动经济B.资源经济C.知识经济D.信息经济
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统计年鉴》,1983年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
A.4%B.5%C.6%D.7%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资源主要应该由【】
A.政府提供B.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C.学生家庭支付D.社会捐赠
1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的指标是【】
A.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B.人口分布密度
C.人口年龄构成D.人均受教育年限
15.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
A.教育经费B.教育成本C.教育效率D.教育效益
16.对教育的布局结构起制约作用的是【】
A.产业结构B.技术结构
C.劳动力结构D.地区经济结构
17.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是【】
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D.国家财政拨款
18.生均经费指数是指【】
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19.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国家财政出现赤字B.非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0.根据萨卡罗普洛斯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
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C.高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
D.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教育收益率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舒尔茨B.丹尼森
C.贝克尔D.布鲁纳
E.斯金钠
22.构成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主要有【】
A.精神生活需求B.个人天赋能力
C.个人兴趣D.物质生活需求
E.社会地位需求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人力资本只能增加个人收入,物力资本只能增加国民收入
B.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使个人收入和国民收入增加
C.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式实现的
D.物力资本能带来收益,人力资本不能带来收益
E.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带来利润
24.下列指标中反映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有【】
A.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B.师生比
C.学校图书利用率D.校舍利用率
E.学校水电费消耗额
25.下列说法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坚持的观点有【】A.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B.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反比
C.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关系
D.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E.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有关系26.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主要包括【】
A.学费B.教育事业经费
C.杂费D.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E.教育费附加
27.从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决定与制约作用看,下列命题正确的包括【】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
C.经济发展决定教育的经济效率
D.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E.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结构
28.下列费用中属于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有【】
A.学费B.书籍文具费
C.生活差距费D.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E.住宿生的住宿费
29.下列项目中属于教育机会成本的有【】
A.已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可能的就业收入
B.学校所使用的物质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
C.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D.学校所使用的建筑物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E.因学生放弃收入而导致的社会税收的损失
30.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有【】
A.教育纯收益B.教育收益率
C.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D.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E.教育对个人收入的贡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 教育经济学
32. 教育投资比例
33. 教育直接成本
34. 学校适度规模
35. 教育纯收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 义务教育投资的原则是什么?
37.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8.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39. 劳动简化法确定简化比的主要尺度和媒介是什么?
40. 教育经济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1. 试述学校(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42. 试述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