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象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象(Representing),意思是指,我们把外在世界发生的信息,编译成我们大脑可以理解的方式。
我们通过五个感知径来获得外部信息,并“表象”到我们的大脑里,我们称之为“表象系统”(Representational System)。
表象系统就是我们获取、储存与运用经验的感官通道。它包括了五个获取信息的通道,叫外感官,还有三个储存与运用经验的感官通道,叫内感官。
●五个外感官
我们通过五个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所有的人生经验均是经由这五个感觉器官而产生出来的。在NLP中我们称它们为“感官”或者“外感官”。
·经由视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景象,亦用景象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听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声音,亦用声音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触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感觉,亦用感觉①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嗅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气味,亦用气味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味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味道,亦用味道储存这些讯息。注:①感觉:“感觉”二字,包括很多的成分。除了经由触觉所得的本体感觉(例如滑、冷、热)之外,还有空间感觉和情绪感觉等。
●三个内感官
从外界经过五个外感官接收到的讯息传入我们的大脑后,我们要储存和运用这些讯息,就要用到内感官,也叫感元,以区别于外感官的简称“感官”。我们有五个外感官,而只有三个内感官。经由触觉、嗅觉、味觉给到的讯息传到大脑中后,我们把储存与运用这三种讯息的内感官叫“内感觉”。
外感官内感官
视觉——》内视觉(也叫视感元)
听觉——》内听觉(也叫听感元)
触觉——》|
嗅觉——》|内感觉(包括了本体感觉、空间感觉和情绪感觉。)
味觉——》|——牛头原创
3。1 五个外感官
我们通过五个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所有的人生经验均是经由这五个感觉器官而产生出来的。在NLP中我们称它们为“感官”或者“外感官”。
·经由视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景象,亦用景象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听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声音,亦用声音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嗅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气味,亦用气味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味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味遭,亦用味道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触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感觉,亦用感觉储存这些讯息。
注:感觉二字,包括很多的成分。除了经由触觉所得的本体感觉(例如滑、冷、热)之外,还有空间感觉和情绪感觉等.
当一种经验重新在脑海中呈现时,组成该经验的景象、声音、气味、味
道、触觉感受及其他体内感觉以与接收时同样的模式在记忆储存中被提取出来。而该经验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也因此完全一样地涌现出来。
在五个感觉器官中,嗅觉最为原始(最早进化),视觉的效率最高。从脑神经构造的角度来看,视觉接收讯息的途径,自眼球传至脑后部的视觉讯息接收中心,须经过六层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他神经元联系(平均为15000个),故此讯息经由眼球传到视觉讯息接收中心的过程中,便已经过了不少的过滤和整合处理,因而有最清晰的讯息。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视觉是在学习上最为有效的感觉器官。与视觉相比,其他四个感觉器官
的接收过程,大部分只经过一重的脑细胞传送,因此效率较低。
外感官的接收工作,大部分是由我们的潜意识操纵,除了睡眠之外,没有一秒钟停止:只要睁开眼睛,便能看到前面的事物;经过食品店或垃圾房,便会嗅到气味。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外感官:在人海中寻找一个人的面孔,或者在酒会上留心聆听某人的讲话。事实上,我们在每一秒钟里都是有选择地运用我们的外感官去与这个世界接触。例如,就在此刻你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在此刻你右脚脚板的感觉怎样?左手的手腕呢?右耳朵呢?你会开始发觉,你的潜意识一直在控制着你的外感官的运作,你的意识能选择提取其中一些部分,但很快又会把控制权交还给潜意识。
以上的文字引导我们注重了两点:
一是外感官的运用是主观的,这一主观性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
二是外感官可以通过锻炼而在意识层面上发挥得更好,尤其是视觉的训练。
接收的讯息越清晰,数量越多,我们可以运用在思想上的材料便会越多,于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一点,在孩子成长的初期(1—7岁)应该加以注意。如果你已经成年,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提升外感官的能力。我的NLP课程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感官敏锐训练,目的在于使学员在以后的环节中能得到更多。
3。2 感知模式
我们通过外感官所接收的讯息中,意识层面可以知悉的其实极少:每当你在一个环境里看或者听的时候,你意识到你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远远比你潜意识里接收到的少。在你看或者听的同时,你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也在工作,但是,你所接收到的往往并未引起你的注意(除非特别重要)。所以,你知道你所接收的,其实比你实际接收的要少很多。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潜意识的确经五个外感官收到很多讯息,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会把极大部分的讯息放弃(不储存,就像录音录像带消磁一般),虽然剩下来的讯息仍然远远超过所意识到的已经接收的数量。
脑中所收到的讯息,有一大部分是我们的意识无法知悉的,它们由潜意识接收和处理,然后推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行动。很多人在感冒之前身体都有异样的感觉;电影其实是不断交替的书面更换,其中可以放人特别讯息使潜意识收到但却意识不到;有些人在某些环境中有不安的感觉等,都是证明。
潜意识把所收到的讯息识出一些“感知模式”(Perceptual Models)使我们在生活中有更快的回应能力,而“感知模式”便成为操纵我们思想言行的内
在机器的第一个部分。
“心态”是什么呢?“心态”就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对世界的事物的看法(也就是“态度”)。每个人的世界中有很多很多事物,他对不同事物各有一套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集合起来,便是这个人对他的世界的一份总的看法,也就是他的心态。他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之间未必一定可以完满契合,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态里会有矛盾的存在。把这些矛盾化解了。这个人的心态便是积极和主动的,这个人就能够有所进步。
研究一个人心态中的矛盾,也就是研究这个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看法”与“做法”并不相同。"做法"由"看法"所驱动。"看法”是思想上的“感知模式”。就像一件宝物如面包,在我们脑子里的“感知模式”建立于它的形状(视觉)、香味(嗅觉)、甜味(味觉)、在口中咀嚼和在胃中的感觉(本体感觉)之上。对于非宝物的人生经验,我们亦有类似的“感知模式”,这使得同一情况出现时我们会有同样的行为模式(事实上,确切地说,“行为模式”应是“决定行为的思维过程”再加上“身体受到大脑驱动作出某些行为”的意思)。例如“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件事,在你的脑子里有一份“感知模式”,故此每次见到他,你对他的行为会与对其他人稍有不同。除非因某件事的发生使得你对他的”感知模式”有所改变,否则每次见到他你都会有同样的行为反应。
由此可见:
(1)思想上的“感知模式”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2)除非改变思想上的“感知模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难以改变。
(3)当在某一类事情上的行为模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突破需要来自有关的思想上的“感知模式”的检讨。
在今天的环境中,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思想上的“感知模式’’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如前所述,若想有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感知模式”。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感知模式”,就是常言说的“思想框框”。
看法的背后,即对某个人、事、物的态度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这个系统有所改变,“感知模式”才会改变。
3。4 回忆、思考和学习的五个过程
我们接收了的讯息,在脑里须经过五个过程才能被吸收和运用。
1。摄入过程
经由外感官把外界的讯息接收人大脑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称为“摄人过程”。
2。处理过程
把与所摄人讯息有关的资料从大脑储存库中取出,进行适当的比较、删除、并合等,以产生一个意义的杂型,称为‘‘处理过程”。
3。编码过程
把这个意义杂型与本人内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对比,确定接收到的讯息的意义,也就是对本人的关系,称为“编码过程”。经确定的意义会同时加入那个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使之更加丰富。
4。储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