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政治2019年考纲知识点细目表格

(完整版)高考政治2019年考纲知识点细目表格

2018-2019 年全国卷高考考纲一轮复习事后,目前阶段因为重视于做题,背诵有所短缺,所以问答题出现比较严重的知识回生状况,表现为得分术语要么奇形怪状,要么词穷墨尽。

所以,建议考前依据《高考考纲》作知识回归,把得分术语从头背诵并默写自检。

多掌握些术语,用术语才能把分数堆出来。

建议问答题每个分点要有两个以上得分术语来堆高分!!!(经济生活部分82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钱币(1)货币的①商品的基本属性本质②钱币的产生与本质(7 个)③钱币的基本职能④金属钱币与纸币(2)货币的①钱币与财产种类与形式②结算与信誉工具③外汇和汇率个)度③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⑴生产的微①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与观主体—企②公司的种类劳动业③公司的组织形式者④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9⑤公司吞并与公司破产个)⑵劳动者①劳动与就业②劳动荣耀③建立正确的择业看法④保护劳动者权益投资(1)商业银①利息、利率与本金与行②积蓄存款融资③中国商业银行系统(9④商业银行的业务个)(2) 投资①投资利润与投资风险②股票③债券④商业保险(3) 融资价钱⑴价钱的决①价值与价钱(8 个)定与改动②价值决订价钱③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④供应与需求⑤影响 (均衡 )价钱的要素(2)价钱变①价钱改动抵花费者的影响动对经济生②价钱改动对生产的影响活的影响③价钱改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花费(1)花费及①影响花费的要素(5 个)其种类②花费种类③花费构造(2)树立正①消操心理确的花费观②花费行为生产 (1) 生产与①生产决定花费与花费②花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经济③发展生产的意义制度(2)我国的①公有制为主体(6 基本经济制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个人⑴分派制度收入的分派(2) 效率与( 5 公正个)国家(1)财政收入收与支出入的分派(9个)(2)财政的作用征税⑴税收及其种与类纳税①生产决定分派②按劳分派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派方式并存①收入分派方式对效率、公正的影响②提升效率、促使公正①财政收入的组成②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③影响财政收入的要素④财政支出⑤财政支出的组成⑥财政进出均衡①财政与基础设备工程②财政与宏观调控③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①税收②税收的基本特点③税收的种类(7④税收的作用个)⑵依法纳税①纳税人②负税人③依法纳税社会⑴市场经济基①市场与计划主根源理②市场调理及其缺点义市③市场配置资源场④市场次序经济(2) 社会主义市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6场经济②宏观调控个)科学(1) 实现全面建①从整体小康全面小康发展成小康社会的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观和目标小康(2) 推进经济持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续健康发展②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建设( 4个)经济⑴经济全世界化①经济全世界化及其表现全球②跨国公司化③经济全世界化的影响与对⑵国际经济竞①对外开放外争与合作②国际经济组织开放● 38(2)③国际经济合作(7④“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联合个)的战略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政治生活部分51 个)考点剖析课目考点①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⑴我国的国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家性质③人民民主的宽泛性和真切性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需性①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⑵我国公民②我国公民一定执行的政治义务公民的权益和义的政③我国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根源务治生则和主要内容活①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3②公民参加民主决议的多种方式个)③公民直接参加民主决议的意义⑶我国公民④我国的乡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政治参加的自治及其意义门路和方式⑤我国公民的民主监察权和推行民主监察的合法渠道⑥公民要负责地履行民主监察权益①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⑴我国政②我国政府的作用府的职能和责任③我国政府的主旨和政府工作我国的的基根源则政府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⑵政府权(9 个)②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力的履行③对政府权益进行限制和监察的意与监察义④我国行政监察系统⑶政府的①政府的威望及其表现威望②我国政府威望的根源和建立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⑴我国的人民代表③人民代表的产生④人民代表的职责大会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⑥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余国家机关的关系发展社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会主义确定民主政⑵我国的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主旨和指导思治想政党制度(17 个)③不停完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④中国特点的政党制度①我国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⑶我国的②我国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根源则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及宗教政④我国的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策⑤我公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的优胜性⑥我国的宗教政策(4)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系统、制度三位一体组成的今世⑴国际社会的①主权国家国际成员②国际组织社会③联合国⑵办理国际关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要素( 12 个)系的决定性因②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8(1) 素①时代的主题⑶世界政治经②世界多极化在波折中发展济发展的基本趋向③中国政府对于成立国际新次序的主张⑷我国独立自①我外国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主的和平外交旨和立场政策②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③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由④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文化生活部分41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①文化的内涵与特点②文化的形式⑴文化与社文化与会③文化的社会作用生活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8⑤文化与综合国力个)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⑵文化对人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影响③丰富精神世界,促使全面发展①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⑴文化的多③尊敬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样性与文化④文化流传的主要门路流传⑤现代文化流传手段的特点文化传⑥推进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承与创①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新⑵文化的继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承与发展③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要素( 15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个)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⑶文化创新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创新与借鉴、交融的关系⑤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华文⑴绚烂的中①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化与民华文化②中华文化的包含性族精神③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7 个)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⑵弘扬和培②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心育民族精神● 39(2)③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门路和意义①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⑴走进文化②文化建设的必定要求生活③怎样对待落伍文化和腐败文化发展①中国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中国⑵建设社会②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特点主义文化强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国和主要内容主义④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①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1个)②建设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⑶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德建设范④思想道德涵养与科学文化涵养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生活与哲学部分77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①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哲学与其余学科的关系⑴哲学是什么③哲学与时代精神④哲学的作用⑵哲学基本问①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生活②思想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智慧题的依据与时①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特点代精神⑶唯物主义及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其形态( 14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个)⑷唯物主义及①主观唯物主义其形态②客观唯物主义⑸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⑴哲学的物质①自然界的物质性研究世看法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界的本⑵哲学的运动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质看法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6个)⑶物质运动的①规律的看法规律②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⑷物质决定意①意识的发源识②意识的生理基础掌握思③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维的奥⑸意识的能动①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妙作用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7 个)⑹客观规律与①尊敬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②全部从本质出发,脚踏实地用求索真⑺实践①实践的看法理的历②实践的特点程⑻实践是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根源( 12 个)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⑼真谛①真谛的客观性②真谛的详细性③真谛的条件性④真谛和错误⑽认识过程①认识的频频性②认识的无穷性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⑴唯物辩证法②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中心唯物辩①联系的广泛性证法的⑵唯物辩证法②联系的客观性联系观的联系观(7 个)③联系的多样性⑶用联系的观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点看问题②系统优化方法唯物辩⑷唯物辩证法①发展的看法证法的的发展观②发展的行进性与波折性发展观③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3 个)唯物辩⑸唯物辩证法证法的的矛盾看法本质与⑹用对峙一致中心(6的看法看问题个)● 21创新意⑺辩证的否认识与社观会进步⑻唯物辩证法( 4 个)与创新意识⑴社会存在与社会心识⑵生产力和生寻找社产关系● 22 会的真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②矛盾的广泛性和特别性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③详细问题详细剖析④马克思主义广泛原理与中国本质相联合①辩证否认②形而上学的否认观①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与创新意识②创新的社会作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②社会心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8 个)与价值选择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④价值矛盾及评论标准( 8)价值的创①价值的实现方式造与实现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时势政治部分⒈年度间国内外重要时势 (2018 年 4 月至考试 2019 年 4 月 )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要目标政策谛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相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0 个)⑷社会历史发①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展的总趋向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⑸人民民众是①人民民众的看法历史的创建者②人民民众创建历史的作用③民众看法和民众路线实现人( 6)人生价值①价值和价值观生的价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考点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一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三是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四是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五是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的要求一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加强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考点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考点四: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和公信力的政府。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一】(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的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及其构成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财政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一)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P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我国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Ps:公民的民主权利既不能被扩大也不能被缩小。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P10—P11)(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P22)①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参与。

(要认真区分)②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意义 (P23、P26)①方式: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4)公民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可以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Ps: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不是基层政权、也不是基层政府、更不是基层国家机关,它们只是一个民主自治组织。

2019年高考政治必记核心考点整理

2019年高考政治必记核心考点整理

2019年高考政治必记核心考点整理2019高考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必记核心考点(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记核心考点高频考点:外汇和汇率、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国家的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生活》中的新观点:变化最大的是第十课:科学发展观,改为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记核心考点]一、“经济措施”分析——国家、企业、个人角度(一)国家角度1.生产领域(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2)运用市场经济的两只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宏观调控。

(3)加强法治建设和信用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运行。

特别是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消费/对外政策)(5)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

(6)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7)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8)时政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分配领域(1)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课知识点梳理-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

第一课知识点梳理-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

第一课背诵知识点梳理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1)劳动者——主导作用,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构成要素(2)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3)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构成要素(2)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原始社会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2.生产力特点: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3.生产关系特点:(1)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生产关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3)平均分配劳动产品4.主要矛盾:人与自然5.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三、奴隶社会1.私有制的产生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社会地位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不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2.奴隶社会生产力特点: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文字的发明应用、脑力体力劳动分工)3.生产关系特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5.奴隶社会产生了暴力机关:军队、法庭、监狱,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6.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整理了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政治复习资讯会持续更新,请及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

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三年核心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三年核心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线索:商品---货币---纸币---结算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4.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要应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载体1 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 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的产物)①生产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生产全球化强调生产领域)②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贸易全球化强调交换领域)③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资本全球化强调投资领域)4★★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作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①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要求: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2018版教材)——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A 就是发展失去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教育公平的问题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B (举例)碳排放等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中国治理:一方面,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需要长时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当前人均能源消费过低,以及高碳燃料比例高而替代困难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加将不可避免。

2019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教育.doc

2019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教育.doc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斗争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作用: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既要••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2.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3. 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个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材料(不同、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特)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为指导,结合某地实际)注意:如果材料强调主要矛盾答A,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答B5.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材料(利弊、优劣、主流、方向、大体)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既要重点……又要……)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材料(点明矛盾是什么)2. 同一性: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19年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大全多变的价格●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造成通货膨胀,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造成通货紧缩,货多不值钱) *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提示: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显示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高考政治必备经济全球化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备经济全球化知识点

2019年高考政治必备经济全球化知识点2019年高考政治必备经济全球化知识点: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含义及表现。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

(2)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④跨国公司实现的;它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⑤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⑥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⑦生产力的发展。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⑨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⑩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11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4)应对经济全球化。

对广大○12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13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14竞争与合作。

2019年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经济全球化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载体?(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3)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4)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2019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2019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2019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总结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市场调节(1)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 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4)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注: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商品供求平衡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商品供求平衡2、市场体系(1)含义: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

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地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3)什么样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4)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人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考点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一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三是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四是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五是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的要求一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加强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考点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考点四: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和公信力的政府。

2019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如何快速背诵政治

2019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如何快速背诵政治

2019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如何快速背诵政治
2019年高中政治知识点有哪些,如何快速背诵政治,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

2019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区别

2019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区别

2019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因为它的存有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它矛盾的存有和发展。

基本矛盾亦称“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其它矛盾的存有和发展的矛盾。

从二者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它们是存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矛盾仅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未必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可能只存有于或主要存有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主要矛盾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基本矛盾则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它规定着这个过程的本质,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不能把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混为一谈。

此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只有一对,而基本矛盾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有时不但仅是一对。

不过二者之间又存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把二者截然分开也是不对的。

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基本矛盾,都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并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有和发展。

另外,主要矛盾在它存有的一定阶段从一定侧面表现着基本矛盾,而基本矛盾作为规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的矛盾则制约和影响着主要矛盾。

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则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它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

可见,贯穿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同一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依法行政就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得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与法律得规定。

政府依法行政得意义:一就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得基本要求;二就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得权利与自由;三就是有利于增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不变质,增强政府得;四就是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得缺失与滥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五就是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得要求
一就是增强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就是增强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与文明执法,持续提升执法水平与水平;三就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
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得行政管理体
制。

考点三: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得水平
政府权力得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得决策就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升决策水平。

例如,持续完善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提升决策得科学性;增强决策得透明度与公
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得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考点四:理解对政府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得意义
权力就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使用得好,能够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得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
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得滥用,需要对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就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得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升行政水平与工作效率,防止与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
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准确得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与公信力得政府。

有效制约与监督概略得关键,就是建立健全制约与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考点五:了解我国得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已依据宪法与法律得规定,初步建立起全面得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得监督、中国*得监督、人民政协得监督、社会与公民得监督、司法机关得监督、行政系统内部得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考点六:政府得及其体现
政府得:就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得得到人民认同得威望与公信力。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就是由国家性质决定得。

人民政府得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得衷心拥护与支持,具有历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得。

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与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得根本利益。

(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得得信誉。

(3)富有威望与影响力,得到人民得自觉认可与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得知道与促动作用。

考点七:我国政府得来源与树立
从根本上讲,我国政府得就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得。

人民政府得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得衷心拥护与支持,具有历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得。

政府得就是通过政府及工作人员决策得科学性、依法行政得态度与水平、履行职责得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得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得。

政府树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得工作:
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
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于人民群众保持
与谐关系。

其次,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有良好得业绩。

最后,政府工作人
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篇二】
考点一:理解我国得国家性质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就是我国得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我国得领导阶级,就是由工人阶级得阶级性质与它肩负得历史使命所决定得。

工农联盟就是我国得政权基础。

以工农两个阶级得联盟为我国政权得基础,就是由我国得基本国情决定得。

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得绝绝大部分,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得坚实基础,而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
权充分得民主性与广泛得代表性。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人民民主与对
敌人专政得结合。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没有统治阶级内部得民主,就不可能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强有力得专政;不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统治阶级内部得民主就难以得到保障。

考点二: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得本质与特点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得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得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绝大部分得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得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历第一次实现了绝大部分人得民主。

考点三:理解人民民主得广泛性与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得广泛性与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得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与民主权利得广泛性。

我国人民民主得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得权利有制度、法律与物质得保障,人民得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得实现。

考点四: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正义得事情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得宪法,就是我国得立国之本。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得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得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得长治久安。

在改革开放得历史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了新得时代内容: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得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得国内国际环境;实行依法治国;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等等。

考点五:了解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得观点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得观点主要有:生存权发展权就是根本与重要得人权;保护与促动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得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人权得根本途径就是促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主权就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得前提与保障。

考点六:理解我国公民得政治权利与义务
公民得权利就是法定得、神圣得、不可非法剥夺得;公民得义务也就是法定得、庄严得、不容推卸得。

我们政治生活得全部内容,就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甚大与准则得。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表达意愿得权利与自由,就就是公民得政治权利与自由。

我国宪法对公民得政
治权利与自由作了明确得规定,主要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是公民基本得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就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得基础与标志)。

监督权(公民得监督权就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与国家工作人员得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与控告权等)。

政治自由(这个自由主要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得自由。

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得意愿,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得重要方式,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具体体现)。

公民理应履行得政治性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遵守宪法与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

就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得义务。

考点七: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得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1)一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原则。

它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二就是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

在我国,公民得权利与义务就是统一得,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就是相对应而存有得,都就是实现人民利益得手段与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就是权利得主体,又就是义务得主体。

权利得实现需要义务得履行,义务得履行确保权利得实现。

这就要求公民: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三就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得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得利益在根本上就是一致得。

一方面,国家尊重与保障公民个人得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就是公民爱国得表现。

(2)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得主要内容:一就是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这就是我们政治生活得基本内容。

二就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这就是我们政治生活得重要内容。

三就是参加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党得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有机统一。

四就是注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得地位与作用。

这就是我们政治生活不可或缺得一部分。

五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这既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应有之义,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内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