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和报告管理,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职责分工1.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治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对病患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3. 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员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加强员工的卫生宣教和防护设施的投入。
4. 个人应当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四、报告制度1. 医疗机构对于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需在24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2.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
五、控制措施1.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并提供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
六、宣教工作1.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宣教工作,提高员工的传染病防护能力。
七、处罚制度对于故意隐瞒或者拒绝报告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处罚。
八、监督与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
对于由于违反本制度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以上为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二)传染病是一种由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感染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

辛集镇中心小学
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内容如下:
1.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上报教务处,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
2.教工发生传染病,学科或年级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联校,上报内容同1。
3.联校在接到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根据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
5.对于班级或科室内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年级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政教处,经查确有传染病可能的,同3进行处理。
6.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2020年1月29日。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三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1. 目的和适用范围该传染病上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报告和分析传染病的疫情数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实验室、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
2. 上报的传染病范围该制度要求上报的传染病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狂犬病、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热、艾滋病、丙型肝炎等。
3. 上报要求3.1. 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学校应当及时上报所发现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和疫情信息。
3.2. 上报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病例分类(如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发病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3.3. 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量应按照不同病种进行分类统计和报告。
3.4. 上报信息应使用规定的传染病上报系统或格式进行报送,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安全和准确。
4. 上报流程4.1. 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4.2. 实验室在确认传染病病例后,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上报给相关部门。
4.3. 学校应及时上报学生和教职工发现的传染病病例,以及学校内的传染病疫情情况。
5. 数据分析和报告相关部门应每日对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5.1. 各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分布情况。
5.2. 传染病的病原体特征、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
5.3. 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防控策略效果的评估。
5.4. 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建议和指导。
备注:该制度范本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二)一、目的和意义1. 目的:建立和完善传染病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和报告传染病疫情,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 意义:传染病上报制度是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卫生部门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制定了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以便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
一、制度目的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学校内各个部门和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确保传染病疫情的及时报告、监测、分析和防控,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二、报送内容1.疫情报告:各个单位根据学校规定的疫情报告格式,每天上报当天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数量、病例分布、治疗情况等相关信息。
教职员工每月需要将个人生活区域的传染病感染情况进行报告。
2.监测数据:各个科研机构和所内实验室根据学校规定的监测数据报告格式,定期上报监测到的传染病相关指标、样品采集情况、实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3.防控措施:各个部门和学生组织根据学校规定的防控措施报告格式,上报已经采取的传染病防控措施、防控效果评估、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信息。
三、报送程序1.每天上午8点之前,各个单位按照规定时间将当天传染病疫情报告提交至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
2.每月底,各个科研机构和所内实验室将当月监测数据报告提交至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
3.每周五上午10点之前,各个部门和学生组织将当周防控措施报告提交至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
四、报送责任1.各个单位的负责人要保证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严禁隐瞒、虚报或迟报疫情信息,确保信息流通的畅通。
2.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负责人要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准确报送监测结果,并将重大发现及时上报。
3.各个部门和学生组织要认真执行防控措施,及时上报实施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不得敷衍塞责。
五、报送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将根据上报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及时通报给学校领导和各个相关部门。
根据疫情的发展和趋势,学校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通知全校师生。
学校领导将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做出决策和指导,确保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六、保密原则学校将对上报的疫情信息进行保密,并限制信息的传播范围。
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疾控中心制定的一套针对卫生应急信息报送的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加强卫生应急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公布,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公众,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制度实施范围包括全国疾控中心及其各级分支机构、省级疾控中心、市级疾控中心和县级疾控中心等。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级疾控中心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报送卫生应急信息。
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采集:各级疾控中心应当建立信息采集机制,及时收集和报送疫情、病例、病原体、诊断治疗、疫苗接种等信息。
2. 信息传输:各级疾控中心应当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包括电话、邮件、传真、网络等方式。
3. 信息公布:各级疾控中心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和媒体发布卫生应急信息,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疫情数据、疾病防控指南等。
4. 信息保密:各级疾控中心应当建立信息保密制度,加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各级卫生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上报工作制度

传染病上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报告责任人和报告时限1. 报告责任人: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的从业人员,为传染病报告的责任人。
2. 报告时限:(1)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报告。
(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
四、报告内容1. 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2. 病例的临床信息,包括诊断、病情、治疗情况等。
3. 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包括发病时间、地点、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者等。
4. 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
五、报告程序和方式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责任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应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2. 报告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同时应提交书面报告。
六、信息核实和调查处理1.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查处理。
2. 对于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3. 对于确诊病例,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七、培训和考核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应定期组织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考核,确保报告工作的质量。
八、法律责任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的;(2)故意隐瞒、谎报、迟报传染病的;(3)未按照规定采取控制措施的;(4)未按照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5)其他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传染病上报制度(四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____,园长是第一责任人,保教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
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幼儿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园幼儿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午检工作;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
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5、接受____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
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长→上级教育部门→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____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报告五、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三篇

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三篇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1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报告人及职责1、校长是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分管校长为疫情报告主要责任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二级机构负责人为责任区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监测与报告学校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1.每天上午7: 30-8: 00,中午12: 30-1:0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二级机构负责人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2.晨检、午检中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乏力、腹泻等)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来、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分管校长张义兵,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3.展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4.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
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对出现新冠勃炎症状(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乏力、废泻等)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明痛、咳嗽、头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
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二级机构负责人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二级机构负责人要将惠病师生情况及时报告分管校长张义兵。
5.实行疫情快报制度。
张义兵要将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一个班级-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间一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安全办。
传染病上报制度模版(二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传染病上报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传染病的上报程序和要求,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的传递和处理,从而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传染病的上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例上报、病原体检测结果上报、防控措施上报等。
三、基本原则1. 及时性:传染病的上报应当立即进行,不得拖延。
2.准确性:上报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信息。
3.完整性:上报材料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不得遗漏。
4.保密性:上报过程和上报信息应当严格保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四、责任主体1.卫生部门:负责全国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接收和处理传染病上报信息。
2.医疗机构:应当配合上级卫生部门的工作,及时上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病原体检测结果。
3.个人:任何感染传染病的个人都有义务向所在单位或当地卫生部门上报自己的情况。
五、上报流程1.病例上报:(1)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发现的传染病病例上报至所在地卫生部门,包括基本信息、诊断证明和治疗情况等。
(2)所在地卫生部门收到上报后应当及时整理并上报至上级卫生部门,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3)上级卫生部门应当根据上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病原体检测结果上报:(1)医疗机构应当将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结果上报至所在地卫生部门,包括病原体的种类、检测方法和结果等。
(2)所在地卫生部门收到上报后应当及时整理并上报至上级卫生部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上级卫生部门应当及时对上报的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防控措施上报:(1)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当及时上报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治疗、消毒措施、人群管控等。
(2)上报信息应当包括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效果评估等。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五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为贯彻《____传染病防止法》根据《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保证幼儿、教职工身体健康和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明确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____种甲例传染病:鼠疫、____乙例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乙脑、白喉、猩红热、等等。
丙例传染病:流感或流感样病例、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另外:水痘、脓包苍、____性食物中毒也应报告。
二、报告对象:托幼机构的儿童和工作人员三、建立管理网络和明确工作任务1、成立防病小组:组长:赵雯(园长)副组长:吴显春(副园长)成员:阮明金、阮银发、赵福勇、王香、马仙、潘仁香2、具体任务:把住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遍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治疗。
三、疫情报告时间:____或疑似病人,应立即先用电话报告市、区卫生局、防疫站、妇幼保健所,法定规定时间____小时。
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单,法定规定时间____小时。
另外,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幼儿疫情报告人在____小时内向医务室报告;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在____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____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管理:1、凡患上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2、疫情期间有每日报告和零报告,按规定形式向主管上级上报情况。
报送内容要真实、准确、详实,决不允许缓报、瞒报、漏报疫情。
3、要建立健全各种记录,包括因病缺席记录、晨检检查记录表、疾病登记表、传染病登记。
4、做好班级传染病的终末消毒工作。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二)一、背景与目的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2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制定并实施传染病上报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对传染病的及时上报,确保信息流通畅通,并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以供决策部门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验机构、学校、养老院、托幼机构等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的单位及个人。
三、上报内容及要求1. 传染病病例上报1.1. 在发现或确认有疑似传染病病例后24小时内上报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1.2. 上报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病情情况(症状、就诊医院等)、传染病确诊情况(确诊时间、确诊机构等)等相关信息。
1.3. 上报方式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确保及时可靠。
2. 传染病疫情上报2.1. 各级医疗机构应每日上报本单位内的传染病疫情情况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2.2. 上报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情况(病例数、死亡数、治愈数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2.3. 上报方式应及时、准确,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健康档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3.1. 医疗机构应及时准确地上报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3.2. 上报内容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病史以及传染病相关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和效果等信息。
3.3.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详细描述病例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等。
四、上报责任与义务1. 监管责任部门1.1. 区县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负责对所辖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验机构等的传染病上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1.2. 监管责任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查和核验。
2. 上报责任人2.1.医疗机构设置专人负责传染病病例及疫情的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上报和准确性。
2.2. 上报责任人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上报要求和流程。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1. 目的和适用范围该传染病上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报告和分析传染病的疫情数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实验室、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
2. 上报的传染病范围该制度要求上报的传染病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狂犬病、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热、艾滋病、丙型肝炎等。
3. 上报要求3.1. 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学校应当及时上报所发现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和疫情信息。
3.2. 上报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病例分类(如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发病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3.3. 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量应按照不同病种进行分类统计和报告。
3.4. 上报信息应使用规定的传染病上报系统或格式进行报送,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安全和准确。
4. 上报流程4.1. 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4.2. 实验室在确认传染病病例后,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上报给相关部门。
4.3. 学校应及时上报学生和教职工发现的传染病病例,以及学校内的传染病疫情情况。
5. 数据分析和报告相关部门应每日对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5.1. 各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分布情况。
5.2. 传染病的病原体特征、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
5.3. 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防控策略效果的评估。
5.4. 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建议和指导。
备注:该制度范本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2)____市中医医院传染病、死因、慢病报告规定卫计局对我院____年疾病监测进行了年终考核,考核结果很不理想,发现一门诊____月份漏报一例传染病,外二科____月份漏报一例死因卡。
慢病卡门诊病人存在漏报现象。
为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病死因、慢病管理工作,做好各类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疗质量。
传染病应急防控和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制度

传染病应急防控和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制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传染病应急防控和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制度第一节:制度背景与目的。
防治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

防治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
1、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副校长为值班领导,值周员为值班员,全学区值班领导为:校长、教务主任。
2、在防治传染病战役中,各校、各班坚持零报告制度,有疫情报疫情,无疫情报平安。
报告对象:镇政府办公室。
每日报二次,早8点,午3点。
3、防治传染病主要报告内容有:
①晨检师生发热、头痛、咳嗽及疑似患者人数,处理措施,结果怎样。
②其他有关情况。
4、值班人员要严格记好上下电话记录,并及时送校领导阅办。
5、对在防传染病值班信息报送中,擅离职守,造成影响者,给予严厉批评教育。
造成严重后果的惩其一般旷工处罚2倍以上工资,并且考核一律定不称职。
6、防治传染病事关师生生命安全,各校、各班均应做好如实报告,不得谎报、漏报和瞒报,否则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宋家镇中心小学。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的人员。
三、报告流程
1. 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发现者应立即将信息报告给所在单位的传染病防控机构或卫生部门。
2. 接到报告后,传染病防控机构或卫生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确认,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3. 上级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会商,制定疫情应对方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4.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并向相关地区通报。
四、报告内容
1.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 疫情发生地点;
(2) 疫情传播途径;
(3) 疫情发生时间;
(4) 已采取的防控措施;
(5) 相关人员感染情况;
(6) 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
五、报告要求
1.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疫情信息。
2. 报告人应严格遵守保密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六、责任追究
1. 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疫情信息的人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对于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报告疫情信息的人员,将依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七、附则
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所在单位的传染病防控机构或卫生部门所有。
以上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规范。
防治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

防治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防治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建立及时有效的传染病信息报送制度,特制定本文档,详细说明报送的具体要求及流程。
一、报送目的传染病信息的及时报送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掌握疫情动态,迅速采取措施预防扩散,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二、报送范围1、传染病疑似病例报告2、传染病确诊病例报告3、传染病相关疫情报告4、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工作进展报告5、其他与传染病防控相关的重要信息报告三、报送机构1、医疗机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疾控机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3、其他相关机构四、报送内容与要求1、传染病疑似病例报告:-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症状、就诊时间、病程等- 诊断与处理情况: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情况 - 相关检测结果:如实验室检测结果等2、传染病确诊病例报告:-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症状、就诊时间、病程等- 诊断与处理情况:医生对患者病情的确诊和处理情况- 相关检测结果:如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接触史:与患者接触的人员信息及相关情况3、传染病相关疫情报告:- 疫情概述: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疫情类型等- 感染人数和病情分布:感染人数以及患者病情的分布情况 - 防控措施: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估- 未来工作计划:下一步的防控工作计划4、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工作进展报告:- 目前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预防接种、个人防护等措施的推行情况- 防控工作进展:当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存在问题及建议:目前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善建议五、报送流程1、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或发现传染病相关信息后,立即报告所在地疾控机构。
2、疾控机构收到报告后,根据情况及时分发给上级疾控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
3、疾控机构应组织相关专家对报送传染病信息进行评估,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4、上级部门收到报告后,及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内容如下:1、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教务处,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
2、教工发生传染病,学科或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教务处,上报内容同1。
3、学校方在接到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根据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
5、对于班级或科室内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教务处,经查确有传染病可能的,同3进行处理。
6、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一)报告病种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2例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10例以上。
(2)肠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向学校保健教师报告;同一学校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与信息报送制度

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与信息报送制度学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在传染病爆发的时候,学校需要制定应急防控与信息报送制度,以便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一、应急防控制度2.疫情监测与发布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与发布机制,定期组织疫情监测,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并向师生、家长进行告知。
3.学生入校健康检测:学校应对学生实行健康检测制度,包括测量体温、询问疾病症状、了解旅行史等,并及时通报异常情况。
4.紧急疫情处置预案:学校应制定紧急疫情处置预案,明确各种疫情的应对措施,包括疫情隔离、消毒、封控等。
5.健康档案管理:学校应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跟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疫情教育与宣传:学校应加强疫情教育与宣传,例如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宣传册等,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
7.校园环境卫生管控: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卫生管控,包括加大校舍消毒力度、确保食堂卫生等。
1.疫情信息搜集与报送:学校应设立疫情信息搜集和报送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疫情信息。
2.疫情通报与告知:学校应定期向师生、家长发布疫情通报和告知,包括疫情防控措施、疾病预防知识等。
3.学校内部信息沟通: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
4.信息保密与发布:学校应加强疫情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并及时发布可公开的疫情信息。
5.信息监测与反馈:学校应对疫情信息进行监测和反馈,及时调整应急预案,保障学校的防疫工作。
6.外部信息报送:学校应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报送疫情信息,确保信息流通。
总之,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与信息报送制度对于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防控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疫情监测与发布机制,加强学生入校健康检测,制定紧急疫情处置预案,强化健康档案管理,加强疫情教育与宣传,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控等。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搜集、报送、通报、告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曲镇中心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信息报送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
门相关要求,特建立二曲镇中心学校传染病上报制度。
1.中心学校、各学校及幼儿园必须确定一名信息报送员。
中心校信息报送员由施艳玲担任;学校信息报送员由学校德育主任担任;幼儿园信息报送员由保育主任担任;班级信息报送员由班主任担任。
2.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园)信息报送员员,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学校信息报送员在第一时间报告校(园)长,根据情况按照正确渠道报告中心校;中心校在接到报告后,在第一时间报告中心校校长,根据情况按照正确渠道报告教育局。
根据指示和疫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教工发生传染病,教研组或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园)信息报送员,上报内容同2。
4.对于紧急病情,学校(园)信息报送员在报送中心校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20(周至县急救电话87117120)请求急救,不能耽误治疗。
5.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
课复工。
5.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
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追究
有关法律责任。
二曲镇中心学校
2013年11月5日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