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ppt

三年级科学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ppt

本课是以实验研究为准的探究课,所需实验器材准备:
纸巾、镊子、筛网、放大镜、烧杯、玻璃棒、 水、土壤样本、实验报告册、课件等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课堂总结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一横更比一横长,一竖插在正中央”打
ー字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课堂总结
探究一:观察土壤、探究土壤特征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 分组实验 提问讨论
教学 法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实验探究
本课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验器材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课堂总结
“现在你知道了土壤有哪些成分构成了吗”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板书设计
土壤的认识
空气、水、沙粒、黏土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 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结 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 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 ppt课件
6
三、实验目标
1、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
2、能正确地根据实验的要求操作各个实验步骤; 3、使学生了解土壤中的主要几种成分:水分、 空气、沙粒、黏粒、腐殖质; 4、学生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7
四、实验方法设计
纸巾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玻璃棒水土壤学生自备实验报告表格五实验器材准备六实验过程导入揭示实验设计实验展开探实验过程提问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评价学生答案一起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教学反思与自我评自我评价本次实验进行了学生分小组探究实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培养和提高了观察和动手能力
14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本次实 验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
实验法
分组讨论法
提问法
教法
主要通过 实验、提问讨论 的方法
开展教学。
8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针对本实验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从:
发现 现象
思考 现象
讨论得究法、合作交流法
9
五、实验器材准备
纸巾、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 玻璃棒、水、土壤(学生自备)、实验报告表格
10
六、实验过程
导入,揭示实验
设计实验,展开探究
探究一:用纸巾包住一些土壤,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 什么;
探究二: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探究三: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探究四: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面放上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蒸发皿的高 度,使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土壤,点燃 酒精灯加热,并观察土壤。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学课件PPT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学课件PPT

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 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 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研究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 开纸巾,你看到……
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 草根和小虫。
2.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 ……过一会儿又看到……
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过一会 儿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2.把土壤放入水中,有( 气泡 )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空气 )。 二、判断。 1.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菜园土有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等东西。(√ )
课堂总结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 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等 成分构成的。
板书设计
2.1土壤的成分 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
活动1:采集土壤
我们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 ,带瓶(器皿)
注意:到河边采集 土壤,必须有大人陪同 才能去!
活动2 :观察土壤 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
土壤中有蚯蚓?土壤中有植物的根? 土壤中有小石头?大石头? 除了我们刚刚 看到的,土壤中还有什么呢?
菜园土: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
花园土:黏土、沙子、枯树叶、蜗牛 壳、蚯蚓、蚂蚁、小石头。
实验1:用排水法判断土壤中有空气。
实验: 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 看到什么现 象? 说明了什么?
现象:水里有气泡冒出。 结论:土壤中有空隙,水进入了这些空隙即 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实验2:用加热法判断水分的存在。 实验器材:土壤、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 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现象:试管内出现小水珠,试管口冒出白气。 结论:土壤中含有水。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 土壤的成分|苏教版 共18张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 土壤的成分|苏教版 共18张PPT

土壤颗粒的分类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 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 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 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

粉沙
黏土
实验观察三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 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3.把观察结果及时地记录于 “寻 找土壤的成分”的表格中,每一个小 组一张记录表,由实验小组长负责组 织观察及整理记录,要让每个同学都 有观察的机会,还要文明观察,注意 保持整洁。
实验观察二
用放大镜观察干燥的土 壤,想一想,怎样区分土壤中 的小颗粒,并把观察结果记录 于观察记录表中。请小组长组 织好,开始观察。
放大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大小的颗粒
倒入 直接观察 水中 搅拌、静置
冒气泡(空气) 土壤分层,大颗粒在下, 小颗粒在上
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土壤的成分有:
土壤是沙、小 石子、黏土、腐殖 质、盐分、水和空 气等物质组成的混 合物。
注意事项:
我们把土壤倒入杯中时要缓慢,一边倒一边 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搅拌的时候要握住杯子, 轻轻搅拌,注意不要溅出来,搅拌好了,要静静 的放置几分钟,再观察。
寻找土壤的成分
方法 肉眼 放大镜 倒入 直接观察 水中 搅拌、静置
我在土壤里看到的
寻找土壤的成分
方法
我在土壤里看到的
肉眼
水分、动植物残体、小石子、沙
土壤中有哪些生命?想一想: 土壤为它们提供了什么?它们又 为土壤做了什么?

2024年秋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9.《土壤的成分》教学课件

2024年秋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9.《土壤的成分》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课件(六·三学制)
9.土壤的成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探究土壤的成分
方 法我 在 土 壤 里 看 到 的 肉眼 倒入水中 加热
活动过程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
程中把部分土壤放在培养皿上垫上石棉网用酒 精灯灼烧,能闻到什么气味?说明土壤里有什 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酒精灯的使用方 法。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 静置不动的状态。 4.仔细观察,记录 下看到的现象。
活动过程探究土壤的成分方 Nhomakorabea法我







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草根和小虫有小石子、大

眼 小不同的沙粒、粉末状的微粒
倒 入 水 中 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冒烟,有气味,加热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中

热 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活动过程
拓展活动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学生应理解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将实验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环境保护中。
实验中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问 题
学生应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寻找解决办法,提倡环境保 护。
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学生应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并采取防范措施。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 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这是一个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的说课课件,通过实 验来探索土壤的成分和特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与特性,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实验观察 能力。
实验材料
• 土壤样品 • 玻璃容器 • 滤纸 • 取土铲 • 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收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 2. 将土壤样品放入玻璃容器中。 3. 使用滤纸过滤土壤,观察过滤后的物质。 4. 使用显微镜观察土壤样品的微观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 实验时注意安全,避免触及有毒物质。 •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防止眼睛受伤。 • 在实验结束后,将容器和工具清洗干净。
实验记录
学生应记录实验材料、步骤、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思考与发现。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影响 因素
学生应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减小误差。
实验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学生需要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如何将实验结果与生活联系起 来
学生应思考如何将实验结果与实际生活中的土壤利用和保护问题联系起来, 增强实定义和作用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保护层,对于植物生长、水循环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由哪些成分组成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土壤的特 性和适用性。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土壤的成分》说课教学课件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土壤的成分》说课教学课件
1.用手捻一捻采集的土 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组 成土壤的颗粒。
2. 将土壤放入水中,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把装有新鲜土壤的瓶子密封后放在阳 光下晒,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1. 准备一瓶水。 2. 把一勺土壤轻轻地放入水中……
研究土壤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 摊开纸巾,你看到纸巾变湿了。
土壤的成分
学习目标:
1.猜想土壤里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会设 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会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3.知道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 土壤中有什么。
导入
为什么动物和植物能生活在 土壤里?土壤中含有什么生物生 存必须的条件呢?
提出问题:
为什么土壤里 能生长动物和植物?
想一想:土壤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间再观察,可以验证( C )。
A.土壤中是否含有水 B.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 C.土壤中是否含有沙粒、黏粒
二、我会判断对错。
1.土壤含有的腐殖质越少土壤就越肥沃。
(× )
2.土壤中只有石块、沙粒、粉粒、黏粒
× 这些物质。 ( )
3.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可以推测出土壤
√ 里应该有空气。 ( )
4.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验证
重点讨论
1.验证或观察的方法 2.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3.重点观察什么内容
小组汇报设计 实验方案
计划组织:
“土壤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研究计划
实验目的
研究土壤中可能含有什么成分。
我的猜想
土壤中可能有:
实验材料
放大镜、白纸、新鲜的土壤、杯子、筷 子、碎料瓶、水
实 晒一晒 验 现 放水里 象
搅拌后静置
实验操作:

2024版三年级科学《土壤的成分》课件

2024版三年级科学《土壤的成分》课件

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
02
05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土壤的外观、质地和颜色。
学习观察和分析土壤成分的方法。
03
2024/1/29
06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工具分离土壤的不同成 分。
36
实验器材准备和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 土壤样本。 放大镜。
2024/1/29
37
实验器材准备和使用方法
筛子(不同孔径)。 容器(用于盛放水和土壤)。 搅拌棒。
2024/1/29
46
空气分布
土壤空气主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其 成分与大气相似,但二氧化碳含量较 高,氧气含量较低。
2024/1/29
10
生物群落及其活动
01
土壤生物群落
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它们在土壤
中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
2024/1/29
02 03
生物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固定氮素、溶解磷素等作用,促进土壤养分 的转化和循环;同时通过形成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提高 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2024/1/29
40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使用筛子分离土壤中的大颗 粒、中颗粒和小颗粒。
4. 将部分土壤放入容器中,加 入适量的水,搅拌后静置一段时
间。
5. 观察并记录湿化后土壤的变 化,如颜色、质地等。
2024/1/29
41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在使用放大镜时,注意保护镜片,避免划伤。
水分管理
根据植物需水规律和土 壤墒情,合理安排灌溉 和排水,保持土壤适宜
的水分状况。
温度控制
通过覆盖、遮阳等措施, 调节土壤温度,为植物 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

《土壤的成分》PPT课件

《土壤的成分》PPT课件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 .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依赖着覆盖地球表面的一层脆弱松散的泥土。没有它,生物就永远不会从海洋里爬上来;就不会有植物、农作物、森林、动物┉┉及人类。
你来猜:
土壤里会有什么呢 ?
一、土壤中的生命
——土壤生物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微生物
放大镜
量筒
烧杯
铁块
B
4. 下列各组生物,均在土壤中活动的是 ( )( A )田鼠和蝙蝠 ( B )蚯蚓和甲壳虫( C )蜻蜓和海星 ( D )草履虫和大肠杆菌5. 你认为蚯蚓一般生活的环境怎样?6. 比较一下田地、森林、校园等不同环境下的土壤,应该哪里的土壤含生物多,为什么?植物茂密的土壤里生物多,原因是土壤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生物越生机勃勃。
2 .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 水量不同?
活动:
土壤中有水吗?P130
加热土壤后,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土壤中含有水
土壤中的水受热蒸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现象:
结论:
解释:
活动报告:
思考:
给你一只坩埚、一把刻度尺、一只酒精灯和一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量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吗?
活动:
土壤变黑,有焦味、冷却后质量变小
土壤里含有有机物
有机物易燃烧炭化,生成二氧化碳,燃烧时常有一股焦味。
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P131
现象:
结论:
解释:
活动报告:
讨论:
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
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来源:
作用:
燃烧过的土壤里还有什么呢?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含反思)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含反思)

二、说学情
学生熟悉土壤,但对土壤中的物质是比较陌生的,他们缺乏对土壤的深刻认 识。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土壤进行直观的观察认识,再经过进一步的 实验探讨,有利于让学生知道土壤的组成。本节课涉及较多的实验,在教学 中全面开放式的自主设计验证土壤中有水和空气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 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不仅要注重实验的 效果,更要从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规范操作以及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等方面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 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 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 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介绍材料、提问等方式引入正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环节二、初步观察土壤 1.每一组一份采集来的土壤标本,你能从中找出土壤中有哪些东西。可以怎样做呢? 2.怎么观察?我们可以借助感觉器官来观察。 3.放大镜怎么使用呢? 4.大家观察土壤中的有什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或文字简单记录) 5.分发不同地点(田野、池塘边、绿化带等地方)的土壤。 6.生观察,师巡视。 7.请生来汇报展示。(草根,有破叶、小虫子、石头……水分:你是怎么发现土壤中有水分的呢?) 8.师生共同小结(思维导图呈现)。 环节三、实验研究土壤 1.除了利用我们的感观观察,还可以怎么观察?(借助工具吗?放大镜、筛子,水、烧杯(或明透明杯子)等……) 2.我们借助杯子的水和筷子,你想怎么做呢? 3.如何搅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什么?(播放视频) 4.提示实验要求(小组合作、收拾整齐,桌面整洁、观察记录等) 5.学生汇报交流 6.预先准备师生共同观察烧杯底部沉淀物的情况。(有气泡(空气),有草根,有破叶子,变浑浊(土),沉淀后,上面颗粒比 较细的叫黏土,下面比较粗的叫沙子,有的甚至有小石子)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苏教版(共12张PPT)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苏教版(共12张PPT)

3、观察④号烧杯中已经静置沉积 的土壤,看看土壤的沉积物分成 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分层顺序.
连线,土壤的分层Βιβλιοθήκη 沙上层沙砾
中层
黏土
下层
黏土 沙
沙砾
加热土壤实验
步骤
我们的发现
在用酒精灯加热石 我们发现
棉网上的土壤过程中,
看一看,闻一闻,有什

么发现?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寻找土壤的成分
步骤
我们的发现
把①号烧杯中的
土壤倒在白纸上,用 我发现土壤中有 手摸一摸,看一看, 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颗粒的分类
步骤
我们的发现
把②号烧杯中的土
壤倒在白纸上捻碎 , 土壤中的颗粒可以分成
用牙签拨一拨,也可借

助放大镜观察,根据土
壤颗粒的大小分类。
土壤颗粒的分类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颗粒分类,最大的
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 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 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

粉沙
黏土
直径>2毫米 直径<2毫米
直径< 1 毫米
16
1
直径< 毫米
256
土壤沉积实验
步骤
1、把工具箱中的一块土壤缓缓放 入装有水的③号烧杯中,立刻看 到什么?
我们的发现
我们看到了 。
2、用小木棒搅拌③号烧杯中的 又看到了 土壤,又有什么发现?
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
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 的混合体。
观察课文54页的图片和阅读最后两段文字,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优质课件

空气分布
水气平衡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之间存在着动态 平衡关系,它们共同影响着土壤的通 气性、透水性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和 发育。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 ,其含量和组成受到土壤结构、水分 含量和微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03
土壤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种类及功能
细菌
细菌是土壤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
一,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
如石英、长石、云母等,是岩石经过物理 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
次生矿物
如蒙脱石、高岭石等,是原生矿物经过化 学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
土壤质地
根据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土壤可分 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等类型。
有机质含量及来源
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 标之一,包括动植物的残体、微 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植物提供生 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同 时也是微生物和动物的栖
息地。
环境作用
土壤对气候、水文和地质 等环境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等。
农业作用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其肥力和耕作性能直接影 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2
土壤成分分析
矿物质颗粒组成
原生矿物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可能导致土壤 退化、沙化、盐碱化等问题,影响土 地的可持续利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土壤形成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 过程,包括岩石的风化、生物残 体的积累、水分和空气的作用等 。
土壤分类及特点
土壤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壤可分为多 种类型,如砂土、壤土、黏土等。
土壤特点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 学和生物特性,如透气性、保水性、 肥力等。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的成分》优质课件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的成分》优质课件

3
计划组织 观察土壤
怎样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小贴士
使用多种材 料、通过多种思 路和方法来探究 问题,能帮助我 们发现别人没有 发现的秘密。
4
计划组织 观察土壤
怎样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根据我们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土壤中可能含有的成 分”研究计划
实验目的:观察土壤中 可能含有什么成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1.用手捻一捻采集的土 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 察组成土壤的颗粒。 2. 将土壤放入水中,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 观察。 3.……
5
事实证据
根据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材料超市
“土壤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研究计划
• 放大镜 • 白纸 • 新鲜的土

• 杯子 • 筷子 • 塑料瓶 •水 ……
实验方法: 1.用手捻一捻采集的土 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 察组成土壤的颗粒。 2. 将土壤放入水中,搅 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 察。 3.……
2022/4/2
20
小学科学教学环节方法解读
(一)质疑环节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以及学生自我质疑等多种交互关系。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发现所 要学的知识,通过各种质疑渠道和学生的积极思维,完成科学学习任务,达到科学教学目标,多渠道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8
事实证据
“土壤中是否含有水”记录表
把装有新鲜土壤的瓶子密封 后放在阳光下晒
……
9
事实证据
根据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研究计划
实验方法:1.准备一瓶水 。2.把一勺土壤轻轻地放 入水中……

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土壤与岩石
土壤的成分
一、聚焦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花 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 土来自的一种成分。土壤 的成分有哪些?
二、探索 观察土壤,交流发现。
二、探索 探究土壤的成分
niǎn
用手捻一捻,发现 土壤有点潮湿,说 明土壤里有水分。
二、探索 探究土壤的成分
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出 现分层现象,发现上层颗粒较小, 下层颗粒较大,说明土壤中含有 黏土、沙等成分。
黏土
腐殖质
黏土 空气

空气 下

腐殖质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1、动植物的残体留在土壤中对土壤不利。( × )
2、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 √ )
3、落叶会污染土壤,要焚烧处理。 ( × )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4、土壤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 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 ) 5、酒精灯使用完毕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直接 吹灭。( × ) 6、一般腐殖质含量越多的土壤颜色越深。 ( √ )
A.
B.
C.
二、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中,适合用来观察土壤中的生物的是 ( B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2、我们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点燃方法应该是( B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随意
二、选择题。
3、下列不属于土壤的成分的是( A )。 A.塑料 B.水 C.黏土
解析:塑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垃圾,不是土壤的成分。 4、下列小动物中,生活在土壤里的是( C )。
二、探索 探究土壤的成分
把块状土壤放进水 中,发现有气泡冒 出,说明土壤中含 有空气。
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

3.2土壤的成分(课件)(共11张PPT)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ppt

3.2土壤的成分(课件)(共11张PPT)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ppt

让科学流行起来
C.动植物遗体 D.沙砾
练一练
二、判断题 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土壤中的动植物死亡后在土壤中分解变化为腐殖质。( ×) 3.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对植物生长没有帮助。( ×) 4.土壤中的砂和黏土对动植物都没有帮助。( ×) 5.土壤里一般含有少量的空气和水。( √)
பைடு நூலகம்
动植物残体在土 壤中会消失吗?
想一想 土壤中含有哪些成分呢?
跟土壤中的成分有关系。
空气 水 砂 黏土 腐殖质
有利于动植物生存
动植物为什么都会 在土壤中安家呢?
找一找
哪些成分有利于动 植物安家?
土壤里有什么成分?
哪些成分有利于动 植物生长?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动植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土壤里的是( D )。 A.蜗牛 B.蜈蚣 C.落叶 D.小鸟
2.表层土比下层土的颜色( D )。 A.要浅 B.要深 C.一样 D.有深有浅
3.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 B)。 A.麻雀 B.蚂蚁 C.蝴蝶 D.蜜蜂
4.土壤越肥沃,成分含量越多的是( C )。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D.黏土
5.腐殖质是由( C )分解后形成的。
A.白色垃圾 B.土壤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土壤》
土壤的成分
想一想
观察土壤
仔细观察。
土壤中有什么呢?
想一想 分离土壤中的物体
筛子能把大小 颗粒分开来。
怎么分离土壤 中的物体呢?
想一想 分离土壤中的物体
水能把土壤中的 物体分开来吗?
用水试试会怎样呢?
想一想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你见过这个现象吗?
想一想
变成腐殖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
3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土壤是有一定认识的,他 们基本生活在农村,每天都能看见土壤,甚至 经常玩土壤。除此以外,三年级学生才接触实 验教学不久,好奇心强,对实验的兴趣较浓厚, 也喜欢自己探究问题。
编辑版
4
三、实验目标
1、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
编辑版
12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编辑版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实验法
分组讨论法
提问法
教法
主要通过 实验、提问讨论 的方法
开展教学。
编辑版
6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针对本实验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从:
发现 现象
思考 现象
讨论得出 结论
学法
自主探究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编辑版
7
五、实验器材准备
纸巾、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 玻璃棒、水、土壤(学生自备)、实验报告表格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酒精灯还是第一次使用,学 生对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不是很了解,如果课 前没有进行酒精灯知识讲解的话,实验过程中将会出 现很多问题,导致实验没办法进行下去。
编辑版
11
自我评价
本次实验进行了学生分小组 探究实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 趣味性和实效性,培养和提高 了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联系 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的 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 的整个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 实现本节课的实验目标。
编辑版
8
六、实验过程
导入,揭示实验
设计实验,展开探究
探究一:用纸巾包住一些土壤,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 什么;
探究二: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探究三: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探究四: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面放上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蒸发皿的高
度,使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土壤,点燃酒
2、能正确地根据实验的要求操作各个实验步骤;
3、使学生了解土壤中的主要几种成分:水分、 空气、沙粒、黏粒、腐殖质;
4、学生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编辑版
5
四、实验方法设计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本次实 验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实验
探究土壤的成分
编辑版
桂兴镇小学校 谯永红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方法设 计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教学反思与
自我评价
编辑版
2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了 解土壤》中的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这个实验 是本册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在学生观察了周围 的土壤后进行的,为下一知识点“土壤的分类”打 下基础。
精灯加热,并观察土编壤辑。版
9
实验过程
提问,小组派代表回 答 老师评价学生答案
一起总结,得出实验 结论、学生填写实验 报告
编辑版
10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 教学反思
优点:较好的利用了师生双方互动和小组合作讨论方 式。
实验活动如果是由个人来完成,确实有难度,在互 动合作讨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认识的交流和争论,激 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习过程在交锋中取长补短, 互相矫正。这样的讨论能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交 流中解决了很多难题,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讨论结 果的正确率非常高。 缺点: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