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野外鉴别

合集下载

关于山体滑坡的鉴定方法

关于山体滑坡的鉴定方法

关于山体滑坡的鉴定方法
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的根据
滑坡后,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已稳定滑坡体的迹象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

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滑坡体的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古滑坡野外鉴定

古滑坡野外鉴定

古滑坡由于发生的年代较长,地表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风化、人类活动等外营力的改造,滑动形成的地形破坏特征许多都已经消失,而且保留下来的地质现象和特征也不一定能作为古滑坡体判定的依据,因此,古滑坡体的辨识一般较为困难。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果能快速、初步对已规划水工建筑区内、水库库区内具有危害性的古滑坡进行鉴别,将有助于场址选择、设计的及时变更、节省人力物力、做好灾害防范等工作。

根据自己对滑坡勘察所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对野外古滑坡体初步鉴定总结了几点依据:(1)地形地貌特征:滑坡是岩土体沿一滑面整体向临空面滑动的现象,滑坡体滑动后,将在两侧及后壁(滑坡边界)产生滑壁,由于风化塌落、雨水冲刷等作用,滑壁逐渐演变成冲沟,形成滑坡独特的“双沟同源”地貌,与其相似的另一种描述为“圈椅状”地形(见图1),是古滑坡最直观的特征。

图1 滑坡体“圈椅状”地形其次,一些岩质滑坡体在向下滑动过程中,由于前缘剪出口处受到坚硬基石的阻挡,滑舌部位会向上翘起,形成“前缘反翘”的地形,也是古滑坡判定的依据之一;(2)滑体特征:滑体沿滑面滑动的过程中,各个部分所受摩阻力不同,滑体以不同速度向下滑动,运动快的部分会牵拉运动慢的部分,当两者之间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后,滑体将分解,产生次级滑动,形成多级依次分布的滑坡台坎(见图2),宏观上呈现为阶梯状地形;同时,滑坡体后缘会出露光滑的滑坡后壁,并留下因摩擦而形成的擦痕;古滑坡体判定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滑面,需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揭露,如果野外勘探中地下岩土体有擦痕、镜面、角砾、粘土质等滑带与滑带土特征时,则发现古滑坡的可能性很大;图2 滑坡各要素图(3)岩层产状对比:岩质古滑坡中有呈块状或巨厚层状的岩体,很容易被误解为基岩出露,其实则为滑体堆积物,称为“假基岩”,因随滑体一起运动后无序堆积,其产状与滑床基岩及周围岩层产状差异较大,因此,采集多个岩层产状与周围岩层产状进行对比,可初步了解是否可能为古滑坡体;(4)地下水特征:滑坡发生后,在滑坡后缘、滑体上形成一系列拉陷槽、横向裂隙、放射状裂隙,大气降水在地表汇集,通过裂隙向地下渗入,并沿滑体与滑面之间的通道径流和排泄,最后在滑坡前缘以泉点的形式出露(见图3);该类泉点一般带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季泉水流量大,旱季流量锐减或泉点干涸;图3 滑坡体地下水出露机制图(5)树木生长形态:无论是新近产生的滑坡,还是古滑坡,滑体上生长的树木都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醉汉林”,这种现象是由于滑体向下滑动的时候解体,伸入地下岩土体的树木根系也随着受到扰动,树身表现为“东倒西歪”的样子,像喝醉了的醉汉,因此称之为“醉汉林”(见图4);图4 醉汉林另一种特殊的树木类型为“马刀树”。

滑坡的野外识别

滑坡的野外识别

一、滑坡的基本特征
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
“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一、滑坡的形态要素
滑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其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完 整性,往往表现出其特定的形态外貌。因此在滑坡工程地
质研究中,人们可以从形态要素来认识它。这是滑坡研究 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滑坡的识别
滑坡识别是研究滑坡的最基础工作。对于正在活动的滑坡来说,因 形态要素清晰而容易识别。但处于“休眠期”的老滑坡则因后期改造强烈 而难于识别,甚至误将重要建筑物置于其上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 ,不管地质条件和滑坡形态多么复杂繁多,一定要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来 查明它。
在实际滑坡调查工作中,主要是通过遥感信息、地面地质测绘和勘探 试验方法来进行的。
一个典型滑坡所具有的基本形态要素如图8—13所示,其说明如下; (1)滑坡体 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岩土体内部相对位
置基本不变,还能保持原来的层序和结构面网络,但由于滑动作用,在 滑坡体中有时出现褶皱和断裂现象,岩土体结构也会松动。
(2)滑坡床 滑坡体之下未经滑动的岩土体。它保持原有的结构而未变 形,只是在靠近滑坡体部位有些破碎。
2、地面地质测绘是通过地面调查直接观察到滑 坡各形态要素,搜集到滑动的证据。
(1)一般情况下,滑坡体上的岩石较周围岩石 破碎,结构较松散;
(2)岩层产状与周围岩层产状也不一致,尤其是滑坡剪 出口处的岩层较破碎,可见反翘现象。在滑体上还会产生 小榴皱和断裂。
(3)在侧沟壁上常可见到滑动面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圈定了滑 坡的范围。
(5)滑坡壁 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母岩陡壁,其坡角多为350一 800,平面上往往呈圈椅状。滑坡壁上经常可以见到铅直方向的擦痕。 (6)滑坡台阶 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一些错台。大滑 坡体上可见到数个不同高程的台面和陡坎。

古滑坡野外鉴定

古滑坡野外鉴定

古滑坡由于发生的年代较长,地表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风化、人类活动等外营力的改造,滑动形成的地形破坏特征许多都已经消失,而且保留下来的地质现象和特征也不一定能作为古滑坡体判定的依据,因此,古滑坡体的辨识一般较为困难。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果能快速、初步对已规划水工建筑区内、水库库区内具有危害性的古滑坡进行鉴别,将有助于场址选择、设计的及时变更、节省人力物力、做好灾害防范等工作。

根据自己对滑坡勘察所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对野外古滑坡体初步鉴定总结了几点依据:(1)地形地貌特征:滑坡是岩土体沿一滑面整体向临空面滑动的现象,滑坡体滑动后,将在两侧及后壁(滑坡边界)产生滑壁,由于风化塌落、雨水冲刷等作用,滑壁逐渐演变成冲沟,形成滑坡独特的“双沟同源”地貌,与其相似的另一种描述为“圈椅状”地形(见图1),是古滑坡最直观的特征。

图1 滑坡体“圈椅状”地形其次,一些岩质滑坡体在向下滑动过程中,由于前缘剪出口处受到坚硬基石的阻挡,滑舌部位会向上翘起,形成“前缘反翘”的地形,也是古滑坡判定的依据之一;(2)滑体特征:滑体沿滑面滑动的过程中,各个部分所受摩阻力不同,滑体以不同速度向下滑动,运动快的部分会牵拉运动慢的部分,当两者之间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后,滑体将分解,产生次级滑动,形成多级依次分布的滑坡台坎(见图2),宏观上呈现为阶梯状地形;同时,滑坡体后缘会出露光滑的滑坡后壁,并留下因摩擦而形成的擦痕;古滑坡体判定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滑面,需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揭露,如果野外勘探中地下岩土体有擦痕、镜面、角砾、粘土质等滑带与滑带土特征时,则发现古滑坡的可能性很大;图2 滑坡各要素图(3)岩层产状对比:岩质古滑坡中有呈块状或巨厚层状的岩体,很容易被误解为基岩出露,其实则为滑体堆积物,称为“假基岩”,因随滑体一起运动后无序堆积,其产状与滑床基岩及周围岩层产状差异较大,因此,采集多个岩层产状与周围岩层产状进行对比,可初步了解是否可能为古滑坡体;(4)地下水特征:滑坡发生后,在滑坡后缘、滑体上形成一系列拉陷槽、横向裂隙、放射状裂隙,大气降水在地表汇集,通过裂隙向地下渗入,并沿滑体与滑面之间的通道径流和排泄,最后在滑坡前缘以泉点的形式出露(见图3);该类泉点一般带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季泉水流量大,旱季流量锐减或泉点干涸;图3 滑坡体地下水出露机制图(5)树木生长形态:无论是新近产生的滑坡,还是古滑坡,滑体上生长的树木都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醉汉林”,这种现象是由于滑体向下滑动的时候解体,伸入地下岩土体的树木根系也随着受到扰动,树身表现为“东倒西歪”的样子,像喝醉了的醉汉,因此称之为“醉汉林”(见图4);图4 醉汉林另一种特殊的树木类型为“马刀树”。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调查与野外勘探方法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调查与野外勘探方法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调查与野外勘探方法地质调查是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与野外勘探,可以全面了解工程区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而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调查与野外勘探中,应采用合适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地质调查应包括对工程区地质背景和地形地貌的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本,了解地表地貌特征、河流分布、坡地形态等,对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其次,地质调查还应包括对滑坡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的调查。

通过地质剖面观测和岩层采样,研究滑坡区地质构造、断裂、褶皱等情况,并通过野外调查和岩心分析等方法,了解地层的岩性、厚度、倾角等特征,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层分布图和剖面图。

此外,地质调查中还应关注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

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与速度的测定,及地下水含量等参数的分析,了解滑坡区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滑坡防治工程的水工措施的设定提供依据。

在野外勘探中,针对滑坡防治工程的需要,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雷达测量、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和震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特征,可以了解岩石层的分布、厚度、性质等信息,这对于判定滑坡体的性质和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电法勘探是一种测量地下岩石电阻率分布的方法,通过电流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输,推断出下地表以下地层的电阻率分布情况,进而了解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情况,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参考资料。

雷达测量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通过发送电磁波并记录其反射强度和时间,得到地下岩体的结构分布图,可以提供有关滑坡区地下岩体性质、构造和层理情况的信息。

地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通过接收地下反射波和散射波,推断出地下岩石的结构与分布情况,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地下岩体的信息。

滑坡的识别及防治

滑坡的识别及防治

滑坡的识别及防治摘要:介绍了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滑坡的识别要领和稳定性判别,提出滑坡在各种情况下的基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滑坡;防治原则;工程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landslide, inducing factor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main point and stability of landslide discrimination, puts forward the landslid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basic control principl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landslide; Control principle; Engineering measures1滑坡的定义和分类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

按照构成滑坡的地层岩性特征,滑坡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两大类。

按照滑坡的构造特征、滑动面与岩(土)层面的相对位置,土质滑坡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

按照滑坡的构造特征、滑动面的出露位置,岩质滑坡可分为坡上滑坡、坡脚滑坡和坡底滑坡。

2 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2.1 滑坡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易于产生滑坡的地形地貌可概括为3类:①受流水冲刷、掏蚀的江河、湖(水库)、海等的岸坡;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等工程建设的人工边坡;③坡度10°~45°、上下陡中部缓、上部成环状的坡形。

(2)地层岩性条件: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通常各类岩、土体陡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页岩、泥岩、煤系地层、片岩、板岩、千枚岩、凝灰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西南地区滑坡的野外鉴别与分类

西南地区滑坡的野外鉴别与分类

泥 质地 层 的存在 有 密切关 系 。西 南地 区的滑坡 发 生 于一定 的地 层 之 中 , 这些 地 层岩性 软 弱 , 是 产 生滑 坡 的主要 原 因 。 在水 和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下 , 往 往构 成 潜
在 的滑 动 面 ( 带) 。这些地 层 称为 “ 易 滑地 层 ” 。
作者简介 : 严华刚( 1 9 7 9 ) , 男, 湖北鄂州人 , 工程师 , 学士 , 主要从事 电力工程岩土勘察工作 , E - m a i l : y h g p r i v a t e @1 6 3 . c o n r 。
71
红水河 2 0 1 5年 第 5期

些 受 活 动 断裂 带 控 制 的现 代 滑坡 ,就 要 尽 量 避
1 滑坡 的分类
滑坡形成的年代不仅仅局限于当代或近代 , 第 四纪及 其 以前某 些地 质 时代也 存在 滑坡 形迹 。滑 坡
按 照形 成 时代分 类见 表 1 。
察过程中 , 地质 人 员 对 滑坡 需 要 有 系 统 的简 洁有 效 的认 识 方 法 。根据 地 形 地貌 , 找 出判定 滑坡 的敏 感
绕 。老 、 古 滑坡 稳 定 状 态 相 对 比较 好 , 特 别 是 古 滑
坡, 滑 动 面 已经 固结 , 维持原状 , 处 于超 稳 定 状 态 ,
详见表 1 。
2 形 成滑坡 的因素
2 . 1 易 滑地 层
在 进行 滑坡 野 外调查 时 应首 先查 明易滑地 层 在 研 究 区 内的分 布组 合规 律 。西南 易滑 地层 的主要 类 型: 1 ) 砂 页 岩和 泥岩 互层 ; 2 ) 煤 系地层 ; 3 ) 灰岩 、 泥 灰 岩、 页岩互层 ; 4 ) 板岩、 千枚 岩 、 云 母 片 岩 等 变 质 岩 系; 5 ) 玄武 岩组 滑坡 包括 滑 石化 、 蛇纹 石 化及 蒙脱 石

[指导]滑坡倾圯现场辨别

[指导]滑坡倾圯现场辨别

一、地形地貌特征:崩塌山体坡度为55°以上,且高差大(大于30m),坡体成孤立山嘴、山峰或凹形陡坡。

滑坡在斜坡上常成环谷(如圈椅、马蹄状地形)地貌,或斜坡上出现异常台坎及斜坡坡脚侵占河床(如河床凹岸反而稍微突出)。

滑坡体上常有鼻状凸丘或多级平台,其高程和特征与外围阶地有差异。

在边坡高处的陡坡下部出现洼地、沼泽及其它负地形。

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并有双沟同源现象。

崩塌滑坡体上有裂缝、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

二、地层岩性特征:崩塌体坡脚有块石大小相差悬殊结构零乱的崩塌堆积物,又叫倒石堆,崩塌体前缘小型崩塌、坠落不断发生。

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是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裂缝发育,或顺裂隙、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拉张裂缝发育,裂缝不断加长加宽,速度突增,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分离之势,滑坡体内的岩土常有扰动松脱现象。

基岩层位产状特征与滑坡体外产状不连续,有时局部地段新老地层呈倒置现象。

常见有泥土,碎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张性裂缝,滑坡体上普遍存在小型坍塌。

含有软弱夹层的顺向坡,当坡度角大于岩层倾角,而岩层倾角又大于10°时,常常容易产生滑坡,岩层倾角20°-30°时,滑动者较多,大于30°的一般都会产生滑坡。

三、水文地质特征:斜坡含水层的原有状况常被破坏,使滑坡体成为复杂的单独含水体。

在滑动带前缘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

四、滑坡边界及滑床:滑坡后缘断壁上有顺坡擦痕,前缘土体常挤出或呈舌状凸起;滑坡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

滑坡床常具有塑性变形带,其内多由粘性物质或粘粒夹磨光角砾组成,滑动面很光滑,有擦痕,其擦痕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

五、与坡积物及断层的区分(一)土地滑坡与破积物的区分土体滑坡与坡积物的主要区别是:坡积物在地貌上和周围相协调,斜坡坡脚不侵占河床,坡积物上的平台与外围阶地高程,特征基本一致;滑坡体上有醉汉林、马刀树和出现地面裂缝,房屋倾斜下座开裂等现象。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1.滑坡是指斜坡上岩、土体,由于环境的改变或影响,在以重力为主的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带)整体下滑,其主滑段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与滑动带倾斜值一致的坡体变形。

2.错落是指斜坡上岩、土体,由于下伏软弱岩层或破碎带因应力状态改变,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陡倾角结构面作整体下错,其主滑段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大于下卧主错动带的倾斜值的坡体变形。

3.滑坡的野外识别是工程地质勘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4.滑动面(带)的鉴别,主要从查明含水层、相对隔水层界面、软弱夹层、构造错动面、岩性分层界面、次生结构面等入手,进行综合分析。

5.滑坡钻探应采用干钻、无泵反循环或双层岩芯管方法进行。

当钻至接近预计滑动面(带)以上5m或发现滑动面(带)迹象(软弱面、地下水)时,必须采用干钻或空气钻进并宜增大钻压、降低转速,提高岩芯采取率;回次进尺不得大于0.3m,并应及时检查岩芯,确定滑动面位置。

6.滑动面(带)测试,结合滑动条件、岩土性质、工程要求,选择快剪、浸水饱和剪、残余强度试验。

7.初测阶段对控制和影响线路方案的滑坡和错落地段应进行重点地质调绘,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微地貌特征,软弱夹层,变形情况等。

8.初测阶段在滑坡体滑动带及其上、下各种土层中,应分别取代表性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9.土层滑坡初测阶段可采用瑞利波法、地震反射波法和四级对称直流电测深法等综合物探方法确定滑动面位置、土层与基岩的分界面。

10.初测阶段滑坡与错落资料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综合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全线工程地质图、详细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段说明表等。

②工点资料:工程地质说明、工程地质图、轴线工程地质断面图代表性轴向和横向工程地质断面图、勘探、测试资料等。

11.定测阶段勘探孔应根据滑坡和错落规模、滑床形态,并结合整治工程类型布置,每个地质断面不宜少于3孔,间距和深度应满足工程整治设计的需要;有条件时可在主要断面上进行综合物探。

地质灾害滑坡现象的鉴别讲解

地质灾害滑坡现象的鉴别讲解

二、滑动面(带)位置和形态的确定
• (2)厚度较大的土质滑坡,采用作图法初步 确定圆弧形滑面的位置(图3),为勘探设计 提供初步资料。
二、滑动面(带)位置和形态的确定
• (3)岩质滑坡其他形态的滑面可运用赤平投 影法分析结构面组合的特点与斜坡产状的关 系。
• (4)其余滑动面位置和形态可用勘探法确定 (图4)。
三、滑动面(带)与堆积界面的鉴别
• 1.利用图2分析法确定剪出口的位置
• 确定滑坡剪出口的位置,其上方为滑面(带),下 方为堆积物底界面。勘察时易把堆积界面前缘当作 剪出口,使滑动面(带)长度加大。滑面剪出口附 近倾角小于坡角,才能形成临空面。
• 2.通过勘探(平硐、探槽等)确定覆盖型剪 出口的位置(图2、图4)。
当破碎带沿走向发生偏转时可能为滑坡边界破碎带即为滑1人工开挖的高边坡露天矿采坑道路边坡等当台阶边坡的结构面组合同时存在三个必要条件由结构面和边坡面组合成的滑移面切割面和临空面时而产生的变形破坏2自然斜坡土层较厚坡度稍陡处所产生的浅表层斜坡变形破坏
滑坡地质现象的鉴别
• 地质灾害的灾种较多,可分为突发性和渐进性两类,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中,所提到的灾种多具突发性,其中灾害 最严重的是地震灾害,其次是滑坡灾害。对于工程地 质、灾害地质工作人员来说,滑坡灾害无疑是关注和 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仅介绍与滑坡灾害有关的问 题。
• 实例证明,高速远程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干流支沟的岸坡或沟脑斜坡, 在各种外动力因素作用下,斜坡失稳形成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上特征就是鉴别滑面(带)的标志。
• 2.滑面(带)形态
(1)岩质滑坡滑面具单平面、双平、多平面、折平面。 (2)土质滑坡滑面形态具圆弧形、不规曲面(土岩交界

滑坡的野外鉴别

滑坡的野外鉴别

滑坡的野外鉴别滑坡的发育过程是受其内在地质条件和各种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滑动发生后会在地表留下各种滑坡构造形迹。

研究这些滑坡构造形迹的展布规律和特征,进行滑坡的野外鉴别,是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和进行滑坡防治的基础和前提。

滑坡的鉴别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

如果对于滑坡或易滑动的山坡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工程建筑物设置在易滑动地段,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古老滑坡的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

这将对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

有的工程项目因产生滑坡而被迫迁移;有的工程则因整治滑坡而增加投资,甚至延误工期。

(一)野外鉴别方法1.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地区的滑坡发生于一定的地层之中。

滑坡的产生多与泥质地层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地层中容易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地层岩性软弱。

在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构成潜在的滑动面(带)。

在进行滑坡野外调查时应首先查明易滑坡地层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组合规律。

在我国易滑坡地层的主要类型有:砂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灰岩、泥灰岩、页岩互层;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各种粘土、黄土和类黄土地层;风化残积层以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等。

根据滑坡区内地层层序和产状的异常现象可以区分滑坡体和未扰动体的界线。

在滑坡区内,滑坡体在脱离未扰动体的滑移过程中,岩土体常有扰动松脱现象。

滑坡体的层位和产状特征常与外围岩体不连续,局部可能出现新老地层倒置的现象。

滑坡造成的地层层序和产状特征的异常往往易与断层相混淆,在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其主要区别为:滑坡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不大,而断层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大,一般顺走向延伸较远。

滑坡体常具折扭、张裂、充泥等松动破坏迹象,而断层上盘的岩体破碎多数是由有规律的节理切割而成。

滑坡塑性变形带的物质成分较杂,厚度变化大,挤碎性差,所含砾石磨光性强;而断层带的物质成分较单一,厚度较稳定,破碎较强烈,常形成断层角砾岩或断层泥。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条件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滑坡范围,在大的构造断裂带附近滑坡往往成群出现。

浅谈滑坡勘查中滑面判别法

浅谈滑坡勘查中滑面判别法

浅谈滑坡勘查中滑面判别法摘要: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中。

滑面的判别至关重要,只有在找到滑面的前提下,才能判断滑坡体的存在并将其形象地在剖面图上予以准确反应出来,从而对该灾害体的特性进行详细的论述,验算其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

方能进一步对其提出合理化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九寨沟县双河乡草坪上滑坡”勘查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简单介绍滑坡勘查时滑面判别的步骤和方法,请同行专家们指正。

关键词:滑坡;勘查;滑面;判别;稳定性;治理措施1 概述草坪上滑坡位于九寨沟县城以南约8km的双河乡草坪上村,滑坡体外侧白水江对岸即为双河乡集镇,成都至九寨沟县的省级公路从此处经过,该滑坡体的总方量约1000万m3,为大型滑坡。

本次对该滑坡勘杏的主要任务为:①调查滑坡的空间位置、特征、潜在影响范围及受影响的实物指标,调查其边界范围及稳定性分区;②通过计算后分析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整体快速下滑的可能性;③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

1.1气象、水文九寨沟县属川西高原气候的暖温带干湿河谷气候区,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主要特点是温和偏冷,夏短冬长,垂直差异大,昼夜温差变化大。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2.60C,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一10.3℃,多年相对平均湿度65%,多年平均蒸发量1393.00ram;多年平均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13m/s。

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全年为4.4天,最大积雪深度为7cm,最大冻土深度为10cm。

区内主要地表径流为白水江,它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

勘查区内最大日降水量51.3ram,最大小时雨强40mm,最大10分钟雨强达25mm降水集中在雨季(5~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最大年降水量750.2mm,最大月降水量120mm。

区内年降水量和暴雨频次在四川境内均属偏少的地区,但降雨较集中,是该区域地质灾害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常出现局地性高强度暴雨和冰雹天气,加上山区地形复杂,常可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和泥石流。

【doc】滑坡的野外识别及防治措施

【doc】滑坡的野外识别及防治措施

【doc】滑坡的野外识别及防治措施滑坡的野外识别及防治措施2012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33滑坡的野外识别及防治措施张凤予,张东兴(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46.)摘要:介绍了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滑坡的识别要领和稳定性判别,提出滑坡在各种情况下的基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关键词:滑坡;防治原则;工程措施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04—57l6(2012)01—0033一O41滑坡的定义和分类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O.的斜坡上. 按照构成滑坡的地层岩性特征,滑坡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两大类.按照滑坡的构造特征,滑动面与岩 (土)层面的相对位置,土质滑坡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按照滑坡的构造特征,滑动面的出露位置,岩质滑坡可分为坡上滑坡,坡脚滑坡和坡底滑坡. 2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2.1滑坡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易于产生滑坡的地形地貌主要可概括为3类:?受流水冲刷,掏蚀的江河,湖 (水库),海等的岸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等工程建设的人工边坡;?坡度10.,45.,上下陡中部缓,上部成环状的坡形.(2)地层岩性条件: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体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页岩,泥岩,煤系地层,片岩,板岩,千枚岩,凝灰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3)地质构造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尤其是对滑动(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产生或增大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 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 2.2滑坡诱发因素上述形成条件可视作滑坡的内因,诱发因素——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此可谓"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震和火山,降雨和融雪,河流,湖库等地表水体的冲刷浸泡,温差变化以及海啸,风暴潮,冻融等诸多作用,其中暴雨和长时间连续降雨是诱发滑坡最主要的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因素往往是滑坡多发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边坡,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破坏植被及农业灌溉等都可诱发滑坡,尤以开挖边坡,形成临空面,是滑坡产生的最主要人为因素.近十多年来,人为因素诱发滑坡或参与比例越来越高.3滑坡识别要领和稳定性判别3.1滑坡识别要领实际上,我们很少见到前面讲到的组成滑坡的各要素,条件及特征齐全,明显的滑坡,在野外,主要掌握以下识别滑坡或隐患的要领:(1)地形地貌特征:斜坡上常呈圈椅状或马蹄状地貌,或斜坡上出现异常的台坎,鼻状凸丘,多级平台及斜坡坡脚侵占河床;斜坡上有裂缝,房屋倾斜,地面及墙体开裂;出现醉汉林及马刀树等.(2)地层岩性特征:斜坡上常有岩,土松脱现象或小 *收稿日期:2011—10-09修回日期:2011一l12 第一作者简介:张凤予(1972一).女(汉族),河北怀来人,工程师,现从事环境地质技术工作.34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第1期型坍塌;含有软弱夹层的顺向坡,当坡角大于岩层倾角, 而岩层倾角又大于10.时,容易发生滑坡,岩层倾角 20.,3O.时,滑坡者较多,倾角大于3O.时一般都会发生滑坡.(3)水文地质特征:斜坡坡脚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 以及泉,井水水量,水质突变等异常现象.(4)滑坡要素及迹象特征:滑坡后缘断壁上有顺坡擦痕,前缘土体常被挤出或呈舌状凸起;滑坡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斜坡高处陡坡下部常出现洼地或沼泽.3.2滑坡稳定性判别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已稳定的老滑坡体有如下特征:(1)滑坡体坡度较缓,地面较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2)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 (3)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4)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5)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不稳定的滑坡具有下列迹象:(1)滑坡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后壁不高,有擦痕;(2)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3)滑坡前缘斜坡较陡,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4)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前缘有成排或季节性泉水溢出;(5)滑坡体上建筑物及地面有开裂,倾斜,下坐等现象.以上标志只是一般而论,较为准确的判断,尚需做出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3.3滑坡前兆特征,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或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现象.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3)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新裂缝不断出现,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4)滑坡体四周岩体(?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5)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 有异常反映.(6)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7)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4滑坡防治原则为了保证斜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治斜坡稳定性降低,以避免导致斜坡发生危害性变形与破坏,需要采取防治措施.滑坡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预防滑坡发生和治理已经发生的滑坡两大领域.一般说来,"预防"是针对尚未严重变形与破坏的斜坡,或者是针对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治理"是针对已经严重变形与破坏,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或者是针对已经发生滑坡的斜坡.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预防滑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前期勘察和研究,妥善治理已经发生的滑坡,使其不再发生.滑坡的预防与治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同时,滑坡防治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宣传教育措施,经济措施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因此,滑坡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4.1滑坡防治应"以防为主""以防为主",是滑坡防治的首要原则.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弄清斜坡的演变规律,在查明导致斜坡稳定性降低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消除和改变这些因素的措施,对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进行预防性治理,以防止滑坡的发生.二是在建设工程选址和布局时,应尽量避开滑坡体规模较大,严重不稳定和治理极为复杂的斜坡地段.4.2滑坡防治应及时果断滑坡防治应及时果断.要及时查明斜坡目前的稳定状况,要根据影响斜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果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迅速制止斜坡发生危害性变形与破坏, 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或工程安全营运,保障人民生 2012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35命财产安全.4.3滑坡防治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制定治理方案滑坡防治应根据工程重要性或滑坡危害性制定治理方案.对于威胁重大永久性工程安全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性严重的滑坡,应采取比较全面,严密,综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斜坡具有较高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对于一般性工程或临时性工程,可采取较简单的防治措施.需要指出的是,防治和减少滑坡灾害的根本出路在于治理.当然,它包括滑坡发生前的斜坡地质环境治理 (预防性治理)和滑坡发生后的滑坡治理(灾后治理).5滑坡防治工程措施根据滑坡防治原则,滑坡防治的一般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各种因素; (2)降低滑坡体的下滑力和提高滑坡体的抗滑力; (3)保护附近建筑物的防御措施.5.1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因素这项措施是指在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地段,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主导因素的措施.可分为以下两类.5.1.1针对改变斜坡形态的因素的措施为了使斜坡不受地表水流冲刷,防止海,湖,水库波浪的冲蚀和磨蚀,可修筑导流堤(顺坝或丁坝),水下防波堤,也可在斜坡坡脚砌石护坡,或采用预制混凝土沉排等.5.1.2针对使斜坡岩土体强度降低的因素的措施 (1)防止风化:为了防止软弱岩石风化,可在人工边坡形成后,用灰浆或沥青护面,或者在坡面上砌筑一层浆砌片石,并在坡脚设置排水设施,排除坡体内的积水. 对于膨胀性较强的粘土斜坡,可在斜坡上种植草皮,使坡面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治土坡开裂,减少地表水下渗,避免土体性质恶化,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 (2)截引地表水流:截引地表水流,使之不能进入斜坡变形区或由坡面下渗,对于防止斜坡岩土体软化,消除渗透变形,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都是极其有效的.为了拦截地表水流,在变形区5m范围以外修筑截水沟,将地表水和泉水及时引出坡体以外,使之没有停留和下渗的机会.必须注意,排水沟一定不能漏水, 并要经常检修,否则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为了减少地表水下渗并使其迅速汇人排水沟,应整平夯实地面,并用灰浆粘土填塞裂缝或修筑隔渗层,特别是要填塞好延伸到滑动面(带)的深裂缝. (3)除地下水:斜坡体中埋藏有地下水并渗人变形区,常常是使斜坡丧失稳定性而发生滑坡的主导因素之一.经验表明,排除滑动带中的地下水(滑带水),疏干坡体,并截断渗流补给,是防治深层滑坡的主要措施.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应根据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选择.通常是在坡体外围或坡体内修筑盲沟,或构筑支撑盲沟群,以截断或排除地下水流. 对于深层滑坡,由于埋深大于10--~15m,用其它排水工程排水困难时,可考虑采用水平排水坑道.当滑坡中有明显的含水层时,水平排水坑道设置在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在含水层中,隔水底板之上),效果较好.若在含水层中施工困难,也可把排水坑道设置在隔水层中,然后再用直立管状井把含水层中的水排入坑道中. 此外,水平钻孔(平SL)排水用于滑坡防治效果甚佳.此法成本低廉,并且施工时不会影响斜坡体的稳定性,大有取代水平排水坑道之势.平孔排水的布设形式有单层,多层,平行状或辐射状等.也可采用砂井与平孔联合排水方式.5.2直接降低滑动力和提高抗滑力这类措施主要针对有明显蠕动因而即将失稳滑动的坡体,以求迅速改善斜坡稳定条件,提高其稳定性. 5.2.1清除或削坡减荷与压脚斜坡上的危岩或局部不稳定块体,一般可清除.若清除困难或不可能时,可支撑加固以防止其坠落,以免影响坡体稳定和建筑物安全.减荷的主要目的是使变形体的高度降低或坡度减小.最好在经过力学计算得出变形体高度以后,再根据坡高及滑动面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有效的减荷和堆渣方案.坡上部削坡挖方部分,堆填于坡下部填方压脚.填方部分要有良好的地下排水设施.5.2.2支挡,锚固,固结灌浆等此类措施主要针对不稳定岩土体或滑坡体进行支挡,锚固,或者通过固结灌浆等来改善岩土体的性质以提高坡体的强度和稳定性.(1)支挡:支挡建筑物主要有挡土墙和抗滑桩. 挡土墙用于缺少必要的空地以伸展刷方斜坡或者滑动面平缓而滑动推力较小的情况.高挡土墙必须限定在无其它适宜办法时才能采用.要把挡土墙基础设置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岩土层中,并预留沉降缝,收缩缝和排水孔.最好在旱季施工,分段挑槽开挖,由两侧向中央施工,以免扰动坡体.小型滑坡及临时工程,可用框架式混凝土挡墙.近年来,抗滑桩得到了普遍采用,已成为主要的抗滑措施.它具有施工方便,工期不受限制,省工省料,对 (下转第39页)2012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39(2)储集性变化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的表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3)该储层属于特低或超低孔隙度,特低或超低渗透率,排驱压力大,孔喉半径和中值半径小,退汞效率低的差储层.参考文献:[1]马明福,方世虎,张煜,等.东营凹陷广利油田纯化镇组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版,2001,25(4):10—12.[2]肖玲,田景春,魏钦廉,张春生.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新疆地质,2007,25(1):101—104. [3]杨勇,达世攀,徐晓蓉.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4):50—52.[4]刘玉梅,于兴河,李胜利,杜维伟,李梅,李顺利.麻黄山西区北部延长6,4+5油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J].地学前缘,2009(4):277—286.[53李斌,孟自芳,李相博,等.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口].沉积,2005,23(4):574—583. [6]王金鹏,彭仕宓,史基安,王琪,郭雪莲.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6一长8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新疆地质, 2008,26(2):163—166.[7]王琪,禚喜准,陈国俊,史基安,王多云.鄂尔多斯西部长6 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口].石油,2005,26(5):16- 23.[8]王允诚.油气储层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9]沙文武,邵江,郭耀华.镇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评价口].天然气工业,2001,21(增刊):35-39. (上接第35页)滑坡体(滑动体)扰动小等优点.抗滑桩通常采用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钢筋(轨)混凝土桩或钢管钻孔桩.在平面上,可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置,间距一般为3~-5m,深入滑动面(带)以下稳固岩土体中.此外,还有大型方桩,宽度大于2m,深度达20m.(2)锚固:锚固主要用于岩质斜坡的抗滑治理.常用金属锚杆,钢缆或预应力金属锚杆,以增大软弱面(带)上的法向压力,相应增大其上的抗滑力,提高坡体的稳定性.(3)固结灌浆:对于裂隙岩体,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有机化合材料进行固结灌浆,以提高坡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增大抗滑力.灌浆孔需钻至滑动面以下3,5m,并且应避免将地下水封存于滑坡体内.对于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和冻结法,后者用于临时性斜坡.也可以采用焙烧法,在坡脚形成一个经焙烧加热而变得坚硬的似砖土体,起到挡墙的作用. 参考文献:[1]《滑坡文集》编辑委员会.滑坡文集[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2]陆培毅.工程地质[].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左建,温庆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4]史如平,戚筱俊,张景德.土木工程地质学[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5]编委会.最新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防治技术实用手册 [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滑坡要素与特征

滑坡要素与特征
• (3)滑坡体厚度:浅层滑坡(数米)、中层滑坡(数米至 20米)和深层滑坡(>20米)。
• (4)触发原因:人工切坡滑坡、冲刷滑坡、超载滑坡、饱水 滑坡、潜水滑坡和地震滑坡。
• (5)形成年代:新滑坡、老滑坡和古滑坡。 • (6)驱动形式:牵引滑坡和推动滑坡。
滑坡的特征(野外鉴别标志)
• A. 地貌标滑坡志后壁
抗滑工程
地表水
地下水 河、湖、海水
削坡
截排夯 水水实 沟沟
隧排 洞水

挡抛 水石 墙压













滑坡形成的条件
3.构造条件 • 形成滑动面: • a.断层、节理。 • b.不整合面。 • c.不同地层中的软弱层。
滑坡形成的条件
4.水文地质条件 • a.降水。 • b.地下水。 原因: • a.增加滑坡体的重量。 • b.产生浮托力。 • c.改变岩土地性质强度。 • d.水体运动有促进作用。
1.地形条件 • a.在地貌上要有一个有效临空面。 • b.斜坡在25~45°易发生滑坡。 • c.河流的凹岸易发生滑坡。
滑坡形成的条件
2.地层岩性 • a.第四纪黏土、黄土。 • b.第三纪、白垩纪泥岩、页岩、砂岩、红土。 • c.老地层的泥岩、页岩、煤系地层。 • d.泥质类变质岩。 • e.泥质夹层(滑动面)。
Hale Waihona Puke 滑坡的防治– “防”的两种含义:预报、躲避 • 例子:三峡新滩超大型滑坡成功预报。3000万 方,1371人安全疏散。
– “治”就是阻止滑坡的发生 • 主要有三个途径: – 减轻各种因素的作用 – 改变边坡内部力学性质 – 直接阻止滑坡启动发生

滑坡项目野外勘察的一般步骤及经验总结

滑坡项目野外勘察的一般步骤及经验总结

滑坡项目野外勘察的一般步骤及经验总结滑坡项目野外勘察的一般步骤及经验总结1 准备工作在进行野外调查出发之前,我们应当准备好如下工具:笔记本电脑一台,野外记本人手一本,罗盘两个,地质锤一个,钢卷尺,皮尺或测距仪,照相机(要求像素较高,易充电)如果钻机方有取样工具(铁皮、盖子及钻探编表等),那我们还要准备取样工具。

2 现场布置到达滑坡区后,我们要对滑坡的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包括滑坡的范、规模、性质、破坏情况、水文条件等,此外,还要与当地人多沟通,了解滑坡的破坏时间、当地降雨条件、当地人口分布情况等。

总之,要对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评价,为日后的正式工作进行准备。

3 野外勘察滑坡野外勘察的主要工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地质调查与量测地形图,主要是在滑坡区范内进行调查,第二部分为打钻,并对钻探进行编及取样。

先就这两部分的工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叙述如下:3.1 野外地质调查及测量地形图在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之前,地质人员应当获得滑坡区一定范内的地形图,中小型滑坡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

如果有,需要测绘人员进行现场测量。

有了前期地形图后,地质人员开始进行滑坡的详细调查工作。

首先,对滑坡的全调察,了解滑坡的范,可站在滑坡的对面山坡观察,拍照。

其次,对前缘调察,在地形图上画出滑坡前缘边界。

滑坡前缘一般以剪出口,即剪切破坏明显凸起甚至反翘的部。

如果滑坡由于坡脚开挖引起,前缘边界应放在坡脚填土前缘。

我们要对滑坡前缘定点,照相,定点描述的格式如下:点号:D001点性:滑坡边界点、裂缝点描述:岩石:名称、颜色、构造、风化程度、产状、节理土:名称、颜色、状态、湿度、密度、成分照片编号及镜像:P001(160°),P002(200°)然后,我们对滑坡两侧及中部调查,调查两侧的主要标志是滑动面,即如果在滑坡两侧发现一边土体沿着底部滑动(基岩滑坡为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就认为该处是滑坡边界,在地形图上画出边界。

滑坡的识别方法

滑坡的识别方法

滑坡的识别方法滑坡是指地表或斜坡上的土石体由于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而沿着一定的滑移面向下运动的现象。

滑坡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准确识别滑坡的发生和预测滑坡的可能性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滑坡的识别方法可以从地质调查、地形分析、遥感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滑坡的识别方法。

地质调查是识别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调查可以通过野外实地勘察,观察地质构造、岩性变化、岩层倾向等地质现象,以确定滑坡的发生位置和规模。

此外,还可以对滑坡地区的岩土材料进行取样分析,了解其物理力学性质,判断滑坡的稳定性。

地形分析也是识别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形分析可以通过对地形图、地形影像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地形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判断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可能性。

特别是在地形图中,可以观察到断层、剪切带、地堑等地质构造,这些都是滑坡发生的重要标志。

遥感技术也是滑坡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的红外、微波、激光等数据,通过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现象,对地表进行监测和分析,进而判断滑坡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可以观察到地表的裂缝、位移、变形等现象,从而提前预警滑坡的发生。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地震、地电、地磁、雷达等物理探测手段进行滑坡的识别。

地震仪可以监测到地下岩土层的震动情况,从而判断滑坡的可能性;地电仪可以测量地下岩土层的电阻率变化,进而判断滑坡的位置和规模;地磁仪可以测量地下岩土层的磁场变化,以判断滑坡的发生;雷达可以探测地下岩土层的密度和含水量变化,从而判断滑坡的稳定性。

滑坡的识别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形分析、遥感技术以及物理探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准确识别滑坡的发生和预测滑坡的可能性,为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滑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滑坡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教案》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教案》
课题: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
教学目标
1Hale Waihona Puke 解滑坡的发生前兆。2掌握滑坡的野外识别方法。
3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滑坡的发生前兆。
2滑坡的野外识别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知识复习
滑坡的活动阶段和形成环境:滑坡的形成环境或者说形成条件,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例如: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情况等。
二、滑坡的野外识别方法
1.古滑坡外貌特征
〔1〕圈椅状地形
〔2〕双沟同源
〔3〕泉水渗透或湿地
〔4〕马刀树
〔5〕醉汉林
2滑坡形态要素图示
滑坡形态要素图示如下:
三、滑坡图示分析
下列图为滑坡发生的地形图示,剖面图示。
四、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枯槁、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五、综合应用
<<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根据课堂提供的工程案例,学生分析,课堂内讨论检查。
六、总结
1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为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
2滑坡的野外识别与发生前兆方法如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的野外鉴别滑坡的发育过程是受其内在地质条件和各种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滑动发生后会在地表留下各种滑坡构造形迹。

研究这些滑坡构造形迹的展布规律和特征,进行滑坡的野外鉴别,是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和进行滑坡防治的基础和前提。

滑坡的鉴别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

如果对于滑坡或易滑动的山坡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工程建筑物设置在易滑动地段,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古老滑坡的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

这将对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

有的工程项目因产生滑坡而被迫迁移;有的工程则因整治滑坡而增加投资,甚至延误工期。

(一)野外鉴别方法1.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地区的滑坡发生于一定的地层之中。

滑坡的产生多与泥质地层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地层中容易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地层岩性软弱。

在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构成潜在的滑动面(带)。

在进行滑坡野外调查时应首先查明易滑坡地层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组合规律。

在我国易滑坡地层的主要类型有:砂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灰岩、泥灰岩、页岩互层;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各种粘土、黄土和类黄土地层;风化残积层以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等。

根据滑坡区内地层层序和产状的异常现象可以区分滑坡体和未扰动体的界线。

在滑坡区内,滑坡体在脱离未扰动体的滑移过程中,岩土体常有扰动松脱现象。

滑坡体的层位和产状特征常与外围岩体不连续,局部可能出现新老地层倒置的现象。

滑坡造成的地层层序和产状特征的异常往往易与断层相混淆,在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其主要区别为:滑坡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不大,而断层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大,一般顺走向延伸较远。

滑坡体常具折扭、张裂、充泥等松动破坏迹象,而断层上盘的岩体破碎多数是由有规律的节理切割而成。

滑坡塑性变形带的物质成分较杂,厚度变化大,挤碎性差,所含砾石磨光性强;而断层带的物质成分较单一,厚度较稳定,破碎较强烈,常形成断层角砾岩或断层泥。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条件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滑坡范围,在大的构造断裂带附近滑坡往往成群出现。

各种结构面与山坡临空面或人工开挖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斜坡的稳定性。

地质构造条件还决定了滑坡区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滑坡是在地表浅层由各种结构面圈定的以水平滑移为主的运动地质块体。

组成滑坡的各要素都是有一定产状的构造成分。

这些构造成分一般仅限于地壳表层,且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称为滑坡构造。

不同性质的结构面在滑体内有着一定的展布规律,如图4 -1 -16 所示。

滑坡壁和洼地所组成的地堑式陷落带是在主滑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地表出现一系列拉张裂缝,这些张性结构面的倾向与滑坡壁相反。

滑坡左右侧的羽状裂缝组,是在力偶作用下形成的次级张性结构面。

这些次级张性结构面呈雁行状排列,缝壁两侧面粗糙不平且呈张开状。

在滑坡舌部前缘,则产生与主滑方向正交的压性结构面及次一级鼓张裂缝。

在主轴断面上(图4 -1 -16 B1),一般规律是滑坡壁与陷落段的滑面倾向坡脚,且倾角较陡,至主滑地段滑面逐渐变缓。

而抗滑地段滑面背向坡角呈“反倾”,其倾角由极平缓直到很陡。

当倾角极小时,抗滑地段不明显。

在野外调查中若能查明按图4 -1-16 (引自晏同珍等,1997 年准山字型滑坡构造)所示的规律性展布的裂缝及结构面的分布范围,即可判定有单个滑坡的存在。

在许多滑坡中,滑坡壁或其他要素往往追踪古老地质构造面而发育,某些滑坡构造又与一般地质构造很相似。

因此正确识别滑坡构造与一般地质构造是滑坡野外鉴别的基本工作。

滑坡构造与一般地质构造的主要区别如下:(1)不同的滑坡构造出现的相互位置较固定。

例如滑坡地堑出现在坡面较高的部位,而滑坡地层褶皱和滑坡舌逆掩现象则出现在坡脚附近。

一般地质构造现象本身则不受山坡部位高低的限制。

(2)滑坡构造成分的展布范围一般较小,而一般地质构造的展布范围则往往较大。

(3)各种滑坡构造张裂缝中,往往充填有松散土石和岩屑角砾,这类充填物除多孔隙外无任何动力变质烘烤现象。

而一般地质构造形成的破碎带中,充填物少有直观的孔隙,多具有动力变质现象以及糜棱化和角砾化现象。

(4)滑坡擦痕方向与主滑方向一致,仅存在于粘性软塑带中或基岩表层,痕槽深浅及方向随不同部位稍有变化。

而断层擦痕与坡向或滑坡方向无关,且常深入基岩呈平行的多层状。

痕槽深浅及方向较有规律性。

(5)滑坡地层褶皱的次级张性断裂都是开口的,折断处参差不齐,褶皱轴部的硬岩层保持不变的厚度。

而一般地层褶皱的岩层往往有减薄或构造尖灭现象,折断处是圆顺的。

(6)滑坡床产状有起伏波折,其总体有下凹的趋势。

而一般断层的产状较稳定。

3.水文地质特征滑坡区普遍存在地下水。

滑坡发生前后的水文地质条件会相应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变化。

滑坡发生后,滑移体上部的张性裂隙系统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滑动带土则形成相对不透水的隔水层,滑体内部的地下水常富集于中下部,斜坡含水层的原始地下水赋存条件常被破坏,在滑坡区内形成复杂的单独含水体。

由于滑坡前缘舌部存在反倾段,在滑动带前缘常有成排的泉水出现,或形成带状湿地。

滑坡区的地下水有下列几种主要类型。

(1)上层滞水:指埋藏较浅、分布不连续的地下水。

主要埋藏分布于粘性土层中呈透镜状的碎卵石层中,以及基岩风化带的上部,其动态完全决定于大气降水。

它的活动常是产生中、浅层滑坡的主要原因。

(2)基岩裂隙水:是基岩滑坡的主要地下水类型之一。

赋存于基岩裂隙之中,既有无压水,也有承压水。

在裂隙连通的情况下与滑带水常有水力联系。

(3)滑带水:指埋藏于滑动带附近的地下水。

多半汇集于滑坡中前部的凹槽之中。

滑带水对中、深层滑坡起主要作用。

滑坡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可以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也可以是基岩裂隙水、断层水和第四纪含水层等。

大气降水与滑坡的关系十分密切,很多滑坡都是在暴雨之后形成的。

断裂在基岩中形成地下水的网络通道。

正断层一般破碎带较宽,透水良好,可沟通错动范围内各层地下水;而逆断层一般不含水,有时尚起一定的隔水作用。

滑坡地下水的排泄条件往往影响滑坡的稳定性。

在地下水排泄条件不良时,会在滑动带附近积蓄动水压力,从而破坏滑坡的稳定。

当地下水排泄不畅时,地下水多在斜坡前缘出露,不利于滑坡稳定。

沿着滑坡裂隙发育的冲沟,往往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

在冲沟发育地段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而在冲沟不发育地段一般稳定性较差。

地下水与在斜坡中的活动及滑坡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地下水在硬质岩地层中沿软弱破碎带或薄风化层活动时,岩层可能沿该软弱面(带)产生滑动。

粘性土层一般上部较松散,下部较致密。

当水下渗后沿其上下部分界面活动时,常使上部土层沿此软弱面而滑动。

风化岩层干燥时呈散粒碎屑状,受水潮湿后易形成表面溜滑。

坡积粘土中的地下水常沿粘土与下伏基岩的分界面活动,常沿基岩顶面形成滑坡。

在滑坡区内往往是下卧层面受水软化,具隔水作用,形成滑动面。

滑动层则由于其松散性而容易受水。

在下卧层和滑动层之间常具备供水条件。

如下卧层顶面为地下洼槽时易于聚水。

地下水量的增加,使土体的含水量增大,从而使强度降低。

而地下水流速加大,在含有易溶矿物或粉细砂层的地层中,会产生潜蚀作用而降低强度。

地下水位和河、湖、水库水位的升降会相应地改变原有的静动水压力。

水位上升时,会增加下滑力和水对土的浮力,降低抗剪强度。

水位骤降时,会造成岸边动水压力。

这些都是助长滑动的因素。

地下水与周围岩土体产生长期的水化学作用,会不断改变周围岩土体的性质和强度。

在一定的水化学条件下,含水地层中的某些易分解矿物不断转变为相应的次生粘土矿物,如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绿泥石、褐铁矿等。

这些新的次生矿物本身都易于吸水膨胀且强度较低。

地下水中盐含量的降低与钠离子含量的升高,将导致岩土抗剪强度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滑坡的有利条件。

采取滑坡区内外的地下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对比,是识别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在识别滑坡时,应注意调查滑坡区的独特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注意对滑坡泉进行成因分析。

4.地形地貌滑坡在斜坡上常形成上陡中缓下陡的折线状地形,在山坡上部造成环谷地貌。

所谓环谷即圈椅状或马蹄状地形。

滑坡区周围地形较陡,中间有一个较平缓的核心台阶。

滑坡台阶与河流阶地的主要区别是滑坡台阶的高度无一定的规律,滑坡台阶主要由堆积层或其他地层构成,一般无底砾层,斜坡上常出现较多的错距不大的小台阶或坡面呈波浪起伏。

滑坡体上常出现多级后倾平台,前缘常有隆起鼻状凸丘。

滑坡在现代河床的凹岸常出现因山坡坡脚侵占河床反而稍微突出的现象(图4-1-17)。

曾经产生过滑坡的古河床凹岸,由于滑坡体的前缘已被冲刷掉,河岸边常残留分布一些大孤石。

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造成双沟同源现象(图4-1-18)。

而一般山坡上的沟谷多为一沟数源。

环抱滑坡体两侧的冲沟多数并非真正同源,只是上游距离较近而下游距离较远。

这些冲沟中往往沟底堆积物不厚或出露基岩。

有的滑坡体上还有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马刀树和房屋倾斜、开裂等现象(图4-1-19)。

由于坡体滑移运动,使其上生长的树木东倒西歪,形成醉汉林。

这标志不久前该处曾发生过滑坡,而且滑动剧烈。

马刀树指由于坡体滑移运动造成的树干下部歪斜而上部直立。

根据马刀树的年轮可以推断滑坡的相对年代。

根据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可以圈定滑坡边界。

滑坡后缘断壁一般较陡立,前缘常被挤出或呈舌状凸出,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

滑坡床常具有塑性变形带。

(二)现代滑坡的野外鉴别现代滑坡的主要特点是滑坡的各部分要素发育齐全,它往往可以具有如图4-1-15 所示的各种滑坡要素。

在野外鉴别现代滑坡,也就是识别各种滑坡要素的存在。

当滑坡要素齐全或基本具备时,就可以判定滑坡的存在。

在宏观上远眺,可以观察现代滑坡的周界。

而在滑坡体上的相应位置,可以直接观察到不同的滑坡要素。

现代滑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滑移体在滑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裂缝、台阶、褶皱、镜面擦痕等滑动形迹。

这些滑动形迹在滑坡体内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如图4-1-16 所示。

常可根据所有滑动形迹在空间的展布规律来确定现代滑坡的范围。

现代滑坡的擦痕是新鲜的,在野外较易于识别。

根据擦痕的方向和所处的部位,常可判断滑体各部分的滑移方向和受力状态。

对于因人为因素使原始地形破坏较多的现代滑坡,应仔细观察残留的滑动形迹,分析其所代表的受力状态,确定其在滑坡体上的相对部位,然后根据滑坡体内各种构造形迹的展布规律,推断滑坡的存在及其展布范围。

(三)古老滑坡的野外鉴别古老滑坡往往受后期剥蚀夷平风化作用的改造,使滑坡要素短缺或变得模糊不清。

古老滑坡的野外鉴别,应首先在宏观上远眺其与周围山坡的异常之处,然后进一步研究对比山坡地貌的发育过程,从而推断古老滑坡的存在。

古老滑坡的野外鉴别特征如下。

1.河流阶地的变位:滑坡使阶地的原始产状和特征遭到破坏,使阶地平台不再连续,使阶地前缘与河床的距离缩短,使阶地高程降低,与区域上相应阶地的高程产生差异性变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