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c81b2bf46527d3240ce087.png)
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1O 2(g)ZnO(s) ΔH =-351.5 kJ·mol -1; Hg(l)+21O 2(g) HgO(s);ΔH =-90.84 kJ ·mol -1, 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A.ΔH =+260.7 kJ·mol -1B.ΔH =-260.7 kJ·mol -1C.ΔH =-444.2 kJ·mol -1D.ΔH =+444.2 kJ·mol -12、已知: Fe 2O 3 ( s ) + 3/2C ( s ) =3/ 2CO 2 (g )+2Fe(s) ΔH 1C ( s ) + O 2 ( g ) =CO 2 ( g ) ΔH 2则4Fe(s) + 3O 2 ( g )=2Fe 2O 3 ( s ) 的△H 是( )A. 2ΔH 1 +3ΔH 2B. 3ΔH 2 -2ΔH 1C. 2ΔH 1 -3ΔH 2D. 3/2ΔH 2 - ΔH 13、钛(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已知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 ,涉及的步骤为:已知①C(s)+O 2(g) CO 2(g);ΔH =-393.5 kJ·mol -1① 2CO(g)+O 2(g) 2CO 2(g);ΔH =-566 kJ·mol -1③TiO 2(s)+2Cl 2(g)==TiCl 4(s)+O 2(g);ΔH =+141 kJ·mol -1则TiO 2(s)+2Cl 2(g)+2C(s) TiCl 4(s)+2CO(g)的ΔH= 。
4、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
在101 kPa 时,10 kg 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l )放出热量5×105 kJ 丁烷的燃烧热为 ,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计算(复习+练习+习题+例题)
![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计算(复习+练习+习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25a784a58da0116c17496d.png)
盖斯定律的应用与计算1.在25℃、1.01×105Pa 下,将22 g CO 2通入1 mol ·L -1NaOH 溶液750mL 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 热量。
在该条件上,1 mol CO 2通入2 mol ·L -1NaOH 溶液1 L 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 热量。
则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HCO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2y -x) kJ·mol-1 B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2x -y) kJ·mol -1 C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4x -y) kJ·mol -1D .2CO 2(g)+NaOH(1) === NaHCO 3(1);△H=-(8x -2y) kJ ·mol -1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 2(g)=SO 2(g);△H= -297.23kJ/mo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 (g)+O 2(g)=SO 2(l); |△H|>297. 3kJ/molB.S(g)+O 2(g)=SO 2(l);|△H|<297. 3kJ/molC.1mol SO 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D.1mol SO 2的键能总和等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3.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Q 1kJ /mol21H 2SO 4(浓)+NaOH(aq)=21Na 2SO 4(aq)+H 2O(1) △H=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Q 3kJ /mol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A.Q 1=Q 2=Q 3 B.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H =+49.0kJ ·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 =-192.9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kJ ·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 的△H >—192.9kJ ·mol -15.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 -1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B 6.(2011·临沂二模)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fd30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e.png)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引言:盖斯定律,又被称为95/5定律,是指在许多事物中,相对较少的因素或个体对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
这一定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尤其在经济学、商业管理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运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几个例题深入探讨盖斯定律,并解析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第一部分:盖斯定律的例子1. 企业中的盖斯定律假设在一家企业中,只有5%的员工占据了整个企业利润的95%。
这意味着少数高效能的员工对企业的利润贡献最大。
例如,销售团队中,只有少数销售人员创造了绝大部分的销售额。
此例子展示了盖斯定律在组织内的应用,即少数关键个体对整个组织的影响最为显著。
2. 人口统计中的盖斯定律在人口统计中,盖斯定律也可以得到验证。
例如,在世界范围内,只有5%的人口拥有了95%的财富。
这表明,富裕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平等。
盖斯定律在人群中的应用,展示了少数人对整个社会或群体的影响力远大于其它大多数。
第二部分:解析盖斯定律的概念和原理1. 基于深度和广度的评估通过对盖斯定律的例子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法则的深度和广度。
盖斯定律强调了少数重要因素或个体对结果的巨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具有较大的深度。
而在不同的领域,无论是企业中的盈利、人口的财富分布,还是其他方面的现象,盖斯定律都有着普遍的适用性,这体现了它的广度。
2. 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讨论为了更好地理解盖斯定律,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开始,比如企业中的影响力分配或财富分布,逐渐深入探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产品市场份额的分布、人口文化的传播等。
这种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盖斯定律,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实际问题中。
第三部分: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盖斯定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1. 盖斯定律强调少数因素或个体对结果的显著影响,这种不平衡的分布在许多领域都有普遍存在。
2. 盖斯定律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各种现象。
盖斯定律及其计算
![盖斯定律及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e901e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2.png)
盖斯定律及其计算一:盖斯定律要点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G 。
H 。
Hess,1802—1850)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例如: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
如上图表:已知:H 2(g )+21O 2(g )= H 2O (g );△H 1=-241.8kJ/mol H 2O (g )=H 2O (l );△H 2=-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 H=△H 1+△H 2=-241.8kJ/mol+(-44.0kJ/mol )=-285.8kJ/mol盖斯定律表明反应热效应取决于体系变化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该定律使用时应注意: 热效应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本性、聚集状态、完成反应的物质数量,反应进行的方式、温度、压力等因素均有关,这就要求涉及的各个反应式必须是严格完整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根据已准确测定的反应热来求知实验难测或根本无法测定的反应热,可以利用已知的反应热计算未知的反应热。
,它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主要应用在于求未知反应的反应热,物质蒸发时所需能量的计算 ,不完全燃烧时损失热量的计算,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涉及的反应可能是同素异形体的转变,也可能与物质三态变化有关。
其主要考察方向如下:1.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将0.3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 2H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又已知:H 2O (g )=H 2O (l );△H 2=-44.0kJ/mol ,则11.2L (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01bd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0.png)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根据盖斯定律,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①2H₂(g)+ O₂(g) → 2H₂O(g)和反应②2H₂(g) + O₂(g) → 2H₂O(l)的热效应之和相等?A. 4H₂(g) + 2O₂(g) → 4H₂O(g)B. 4H₂(g) + 2O₂(g) → 4H₂O(l)C. 2H₂(g) + O₂(g) → 2H₂O(l) + 2H₂O(g)D. 2H₂(g) + O₂(g) → 2H₂O(g) + 2H₂O(l)2. 盖斯定律表明,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一系列其他化学反应的组合来实现,那么这个反应的热效应与直接进行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盖斯定律?A.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B.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的量。
C.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生成物的量。
D. 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路径。
### 二、计算题3. 已知反应①:C(s) + O₂(g) → CO₂(g),ΔH₁ = -393.5kJ/mol;反应②:CO(g) + ½O₂(g) → CO₂(g),ΔH₂ = -283.0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C(s) + CO₂(g) → 2CO(g)的ΔH。
4. 已知反应③:H₂(g) + Cl₂(g) → 2HCl(g),ΔH₃ = -185.0kJ/mol;反应④:2HCl(g) → 2HCl(s),ΔH₄ = -92.3 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H₂(g) + Cl₂(g) → 2HCl(s)的ΔH。
### 三、简答题5. 盖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性?6. 简述如何使用盖斯定律来确定一个未知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1. B2. A3. 根据盖斯定律,我们可以将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得到目标反应,因此ΔH = ΔH₁ + ΔH₂ = -393.5 kJ/mol + (-283.0 kJ/mol) = -676.5 kJ/mol。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3d96b5a98271fe900ef910.png)
高二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盖斯定律)【知识要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结论】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强调】“+”不能省去。
【思考1】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原因: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思考2】如何测定如下反应:C(s)+1/2O 2(g)=CO(g)的反应热△H 1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不能。
因无法控制不生成CO 2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可通过计算【新课】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 反应热 相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例题1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 C(s)+ O 2 (g)=CO 2(g) △H 1=-393.5 kJ·mol -1 反应1 CO(g)+ 21O 2 (g)=CO 2(g) △H 2=-283.0 kJ·mol -1 反应2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给出的反应为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 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 ;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 ; 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 找起点C(s),(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O 。
(4) 也就说C→CO 的焓变为C→CO 2; CO 2→CO 之和。
注意:CO→CO 2 焓变就是△H 2 那 CO 2→CO 焓变就是 —△H 2 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1) 找出头尾 同上(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 + (-反应2)= 反应3(4) 列式: △H 1—△H 2 = △H 3∴△H 3=△H 1 -△H 2=-393.5 kJ/mol -(-283.0 kJ/mol)=-110.5 kJ/mol 〖例题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 ( D )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175.3kJ·mol —12CO(g) + O 2(g) == 2CO 2(g) △H 2=—566.0 kJ·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571.6 kJ·mol —1A. △H 1 + △H 2 —△H 3B.2△H 1 + △H 2 + △H 3C. △H 1 + △H 2/2 + △H 3D. △H 1 + △H 2/2 + △H 3/2 〖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2H 3F 33H 2F 2 △H 1= a kJ·mol —1H 2F 2 2HF △H 2= b kJ·mol —1已知a 、b 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 3F 33HF 的△H 3为( D )A.(a + b ) kJ·mol —1B.(a — b )kJ·mol —1C.(a + 3b )kJ·mol —1D.(0.5a + 1.5b )kJ·mol —1 〖练习2〗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TiO 2TiCl 4−−−−→−Ar C /800/0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1 =-393.5 kJ·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2 =-566 kJ·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3 =+141 kJ·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80 kJ·mol -1 。
盖斯定律(精选题)
![盖斯定律(精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45a8d5d15abe23482f4dd7.png)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6、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 成N2、液态H2O。已知:
①N2(g)+2O2(g)==2NO2(g) △H1=+67.2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 △H2=-
第三节 盖斯定律
复习:
1、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则A反.+应18H4C.l6(gk)J=/m1/o2lH2(gB).-+912/.23Ckl2J(/gm)的ol△H为( ) C.-369.2 kJ/mol D.+92.3 kJ/mol
规律: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ΔH3=-1370 kJ/mol 试计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 ΔH
9、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H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
△H =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
△H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
• 10、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已知:
• (1)NH3(g)+HCl(g)=NH4Cl(s) △H1=-176kJ/mol • (2)NH3(g)+H2O(l)=NH3·H2O(aq) △H2=-35.1kJ/mol • (3)HCl(g) +H2O(l)=HCl(aq) △H3=-72.3kJ/mol • (4)NH3(aq)+ HCl(aq)=NH4Cl(aq) △H4=-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a67985ce45c3b3567ec8b1b.png)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 -(aq)=H 2O(1) △H =-57.3kJ /mol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 =- Q 1kJ /mol 21H 2SO 4(浓) + NaOH(aq) = 21Na 2SO 4(aq) +H 2O(1);△H =- 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 △H =- Q 3kJ /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C )。
(A)Q 1=Q 2=Q 3 (B)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 2.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 Q 1 kJ 2H 2(g)+O 2(g)==2H 2O(g) △H =- Q 2 kJ 2H 2(g)+O 2(g)==2H 2O(1) △H =- Q 3kJ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
(A)0.4Q 1+0.05Q 3 (B)0.4Q 1+0.05Q 2 (C)0.4Q 1+0.1Q 3 (D)0.4Q 1+0.2Q 2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的5个反应(由氨气、HCl 和水制备NH 4C1水溶液)。
请判断反应④的反应热__△H =-16.3kJ /m01______________。
①NH 3(g)+HCl(g)=NH 4Cl(s) △H =-176kJ/mol②NH 3(g)+H 2O(l)=NH 3(aq) △H =-35.1kJ /mol ③HCl(g)+H 2O(l)=HCl(aq) △H =-72.3kJ /mol ④NH 4C1(s)+H 2O(1)=NH 4C1(aq)⑤NH 3(aq)+HCl(aq)=NH 4C1(aq)△H =-52.3kJ /mol 4.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 203(s)+3CO(g)=2Fe(s)+3C02(g)△H =-24.8kJ /molFe 203(s)+31CO(g)==32Fe 2O 3(s)+C02(g)△H =-15.73kJ /molFe 304(s)+CO(g)==3FeO(s)+C02(g)△H =+640.4kJ /mol 试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CO(g)+FeO(s)==Fe(s)+CO 2(g) ; △H =-218kJ /mol 5.(2006山东潍坊高三模拟,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 -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 ·mol -1C.Ba(OH)2·8H 2O(s)+2NH 4Cl(s) ====BaCl 2(s)+2NH 3(g)+10H 2O(l) ΔH <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6.已知299 K 时,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ΔH=-92.0 kJ ·mol -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 2和3 mol H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
(完整word版)盖斯定律练习题
![(完整word版)盖斯定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806497fad6195f302ba604.png)
第一章盖斯定律练习:1.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 .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 .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 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2. 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21O 2(g) === CO(g) △H 1 = -110.5 kJ• mol -1C(s)+O 2(g) === CO 2(g) △H 2= -393.5 kJ• mol -1则C(s)+CO 2(g) === 2CO(g) 的△H 为( )A. +283.5 kJ• mol -1B. +172.5 kJ• mol -1C. -172.5 kJ• mol -1D. -504 kJ• mol -13.已知:(1)Zn (s )+12O 2(g )=== ZnO(s),ΔH= -348.3 kJ·mol -1,(2)2Ag(s)+ 12O 2(g )=== Ag 2O(s),ΔH= -31.0 kJ·mol -1,则Zn (s )+ Ag 2O(s) === ZnO(s)+ 2Ag(s)的ΔH 等于( )A .-317.3 kJ·mol -1B .-379.3 kJ·mol -1C .-332.8 kJ·mol -1D .317.3 kJ·mol -14.已知:①2C(s)+O 2(g)====2CO(g) ΔH=-221.0 kJ·mol -1;②2H 2(g)+O 2(g) ====2H 2O(g) ΔH=-483.6 kJ·mol -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 2O(g) ====CO(g)+H 2(g)的ΔH 为( )A.+262.6 kJ·mol -1B.-131.3 kJ·mol -1C.-352.3 kJ·mol -1D.+131.3 kJ·mol -15.已知:(1)Fe 2O 3(s) +32C(s)===32CO 2(g)+2Fe(s) ΔH 1=+234.1 kJ·mol -1(2)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1则2Fe(s)+32O2(g)===Fe2O3(s) 的ΔH是()A.-824.4 kJ·mol-1B.-627.6 kJ·mol-1C.-744.7 kJ·mol-1D.-169.4 kJ·mol-16.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a948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1.png)
盖斯定律练习题(一)1.(1)H2S的燃烧热ΔH =-a kJ·mol-1 ,则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2可得到金属钨。
当温度过高时,WO2(s)会转变为WO2 (g)。
请根据以下反应:①WO2 (s) + 2H2 (g) W (s) + 2H2O (g);ΔH =+66.0 kJ· mol-1②WO2 (g) + 2H2 (g) W (s) + 2H2O (g);ΔH =-137.9 kJ· mol-1计算出WO2 (s) WO2 (g) 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②2H2(g)+O2(g)=2H2O(g)△H=-484kJ/mol③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则:CH4(g)+CO2(g)=2CO(g)+2H2(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高炉内可能发生的反应:①C(s)+O2(g)=CO2(g) △H1=-393.5kJ/mol②C(s)+ CO2(g)2CO(g) △H2=+172.5 kJ/mol③4CO(g)+Fe3O4(s)=4CO2(g)+3Fe(s) △H3=-13.7 kJ/mol则:3 Fe(s)+2 O2(g)= Fe3O4(s)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kJ/mol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③H2(g)+1/2O2(g)=H2O(l) ΔH3=-285.8kJ/mol则:2C(s)+O2(g)+2 H2(g)=CH3COOH(l)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斯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习题附答案
![盖斯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31220a32d7375a417807c.png)
第3讲 盖斯定律❖ 基本知识 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例如,ΔH 1、ΔH 2、ΔH 3之间有如下的关系:ΔH 1=ΔH 2+ΔH 3。
2.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如:C(s)+12O 2(g)===CO(g) 上述反应在O 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 2;O 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 ,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 2。
因此该反应的ΔH 不易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 却可以直接测得: (1)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 (2)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 。
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ΔH =ΔH 1-ΔH 2。
则C(s)与O 2(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12O 2(g)===CO(g)ΔH =-110.5 kJ·mol -1。
注意:1、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方向改变时,反应热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可以同时改变倍数;3、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叠加,叠加时,物质和反应热同时叠加。
❖ 例题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1=-26.7kJ·mol -1 ①3Fe 2O 3(s)+CO(g)===2Fe 3O 4(s)+CO 2(g) ΔH 2=-50.75kJ·mol -1①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3=-36.5kJ·mol -1则反应FeO(s)+CO(g)===Fe(s)+CO 2(g)的焓变为( ) A .+7.28 kJ·mol -1 B .-7.28 kJ·mol -1 C .+43.68 kJ·mol -1 D .-43.68 kJ·mol -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首先考虑目标反应与三个已知反应的关系,三个反应中,FeO 、CO 、Fe 、CO 2是要保留的,而与这四种物质无关的Fe 2O 3、Fe 3O 4要通过方程式的叠加处理予以消去:因此将①×3-①-①×2得到: 6FeO(s)+6CO(g)=6Fe(s)+6CO 2(g) ΔH =+43.65 kJ·mol -1化简:FeO(s)+CO(g)=Fe(s)+CO 2(g) ΔH =+7.28 kJ·mol -1答案A 2.已知:H 2O(g)===H 2O(l) ΔH =Q 1 kJ·mol -1 C 2H 5OH(g)===C 2H 5OH(l) ΔH =Q 2 kJ·mol -1C 2H 5OH(g)+3O 2(g)===2CO 2(g)+3H 2O(g) ΔH =Q 3 kJ·mol -1若使46 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Q 1+Q 2+Q 3) KjB .0.5(Q 1+Q 2+Q 3) kJC .(0.5Q 1-1.5Q 2+0.5Q 3) kJD .(3Q 1-Q 2+Q 3) kJ 解析 46 g 酒精即1 mol C 2H 5OH(l)根据题意写出目标反应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 然后确定题中各反应与目标反应的关系则ΔH =(Q 3-Q 2+3Q 1) kJ·mol -1 答案 D3.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 2、CO 、CH 3OH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 -1、-282.5 kJ·mol -1、-726.7 kJ·mol -1。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56e54d776eeaeaad1f33092.png)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 计算
下列数据表示H2的燃烧热吗?为什么?
H2(g)+1/2O2(g)=H2O (g) △H1=-241.8kJ/mol
已知 H2O(g)=H2O (l)
△H2=-44 kJ/mol H2(g)+1/2O2(g)=H2O (l) △H=△H1+ △H2=-285.8kJ/mol98K、100kPa时,已知: A(g) + B(g) = C(g) ΔH1<0 A(g) + B(g) = C(l) ΔH2<0 C(g) = C(l) ΔH3<0 则比较ΔH1、ΔH2的大小
方法一:盖斯定律求解
因为ΔH2 -ΔH1 = ΔH3<0
所以ΔH1>ΔH2 方法二:利用能量图求解
盖斯定律
内容: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 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 应热是相同的。
数学表达式
△H=△H1+△H2
(2011海南高考)已知:
2Zn(s)+O2(g)=2ZnO(s) △H=-701.0kJ· -1 mol 2Hg(l)+O2(g)=2HgO(s) △H=-181.6kJ· -1 mol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 为( C ) A. +519.4kJ· -1 mol C. -259.7 kJ· -1 mol B. +259.7 kJ· -1 mol D. -519.4kJ· -1 mol
变式训练1
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1(s)+3O2(g)==2A12O3(s);△H1=-2834.9 KJ/mol 4Al(s)+2O3(g)==2A12O3(s);△H2=-3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专题三、盖斯定律(课后练习)
![专题三、盖斯定律(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a5780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1.png)
专题三、盖斯定律(课后练习)1.已知: 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 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3C. 1∶4D. 2∶32.N4分子结构与P4相似, 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 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N4沸点比P4(白磷)高C. 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D. 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3.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 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 CO2占2/3体积,已知:C(S)+ 1/2O2(g)=CO(g);△H=-Q1 KJ/mol, CO(g)+ 1/2O2(g)=CO2(g);△H=-Q2 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 损失的热量是()A.1/3Q1KJB.1/3Q2KJC.1/3(Q1+Q2)KJD.1/2Q2KJ4、(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6)已知:(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2)2Ag(s)+1/2O2(g) = Ag2O(s);△H=-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等于()A. -317.3 kJ/molB. -379.3 kJ/molC. -332.8 kJ/molD. 317.3 kJ/mol5.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H=-92.0KJ·mol-1, 将1mol N2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 保持恒温恒压, 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 达到平衡时, 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
化学热力学典型例题
![化学热力学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d73529bd64783e09122b70.png)
【典型例题】例1、根据盖斯定律和下列数据,计算反应①的Q 值: C 石墨)(+21O 2(气)= CO (气)+ Q ① C 石墨)(+ O 2(气)= CO 2(气)+ 393.5 kJ ② CO (气)+21O 2(气)= CO 2(气)+ 283 kJ ③ 分析:将C 石墨)(作为起始状态,CO 2(气)作为最终状态,则由C 石墨)(生成CO 2(气)有下列两种途径:根据盖斯定律,得:Q 2 = Q 1 + Q 3 解:根据盖斯定律,② = ① + ③ 故Q 1 = 393.5 -283 = +110.5 kJ 即反应①的反应热为110.5 kJ例2、已知:CH 4气)(+ 2O 2(气)= CO (气)+ 2H 2O (液)+ Q 1;2H 2气)(+ O 2(气)= 2H 2O 气)(+ Q 2;2H 2气)(+ O 2(气)= 2H 2O (液)+ Q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 (已折合成标准状态),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热量为多少?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 mol CH4,燃烧放出热量为Q 1;1 mol H 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21Q 2,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1Q 3。
根据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可计算出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应注意氢气燃烧放热要以生成液态水计算。
解:CH 4、H 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4.222.11 mol L L = 0.5 mol则CH 4为0.4 mol ,H 2为0.1mol 。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时放出热量为:0.4 Q 1 + 0.1×21Q 3 = 0.4 Q 1 + 0.05 Q 3。
例3、把温度为13℃,浓度为1.0 mol ·L-1的盐酸和1.1 mol ·L -1的碱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 g ·mL -1),轻轻搅动。
盖斯定律练习(高考题)
![盖斯定律练习(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6c8c0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c.png)
②2Na(s)+O2(g)=Na2O2(s) △H= —511kJ/mol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________________kJ/mol 7、:2SO2(g)+O2(g)2SO3(g)△H=-196.6kJ· mo l-12NO(g)+O2(g)2NO2(g)△H=-113.0kJ· mol-1那么反响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___kJ· mol-1。
8、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响如下:① 2H2(g) + CO(g) C H3O H(g);ΔH =-90.8 kJ·mol-1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③ CO(g) + H2O(g) C O2(g) + H2(g);ΔH=-41.3 kJ·mol-1总反响:3H2(g) + 3CO(g) CH3OCH3(g) + C O2 (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9、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响生成尿素,两步反响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右:NH3(g)与CO2(g)反响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某废水中含有的NH4+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响过程如下:① NH4+(aq)+3/2O2(g)=NO2-(aq)+2H+(aq)+H2O(l) ΔH = -273kL/mol② NO2-(aq)+1/2O2(g)=NO3-(aq) ΔH = -73kL/mol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____________kJ/mol,此反响放热还是吸热?;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热量变化为34.6kJ时,此反响转移电子为mol。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2cb5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4.png)
盖斯定律的例题及解析一、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Gauss’s Law),也称高斯定理,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场的性质。
根据盖斯定律,通过任何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内的电荷总量除以真空电容率。
数学公式表示为:其中,S为闭合曲面,E为电场强度,dS为曲面上的面元,Q为闭合曲面内的电荷总量,ε₀为真空电容率。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1. 理解电场盖斯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场的分布情况。
通过计算电通量,可以确定电场是从正电荷向外发散还是向内收敛。
当闭合曲面内没有电荷时,电通量为零,表示电场无源。
而当闭合曲面内有电荷时,电通量不为零,表示电场有源。
2. 计算电场强度通过盖斯定律,可以利用已知的电荷分布计算出电场强度。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闭合曲面,使得计算电通量相对简便。
然后根据所选曲面的形状和对称性,确定哪些面元的电通量可以直接求得。
最后,根据高斯定律公式计算出电场强度。
3. 研究电荷分布盖斯定律也可用于研究电荷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闭合曲面内的电通量,可以推断出曲面内的电荷分布情况。
例如,如果电通量是正的,表示闭合曲面内存在正电荷;如果电通量是负的,表示闭合曲面内存在负电荷。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三、盖斯定律的例题分析1. 球形电荷分布假设有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其电荷密度为ρ。
求球心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1.选择一个球形闭合曲面,以球心为球心,半径为r(r > R)。
2.根据球对称性,球面上的所有面元的电通量都相等。
由于电场和面元的夹角为零度,电通量可直接求得。
3.根据盖斯定律公式,电通量等于在球体内的电荷总量除以真空电容率。
公式表示为:4.解方程得到电场强度E。
2. 无限长均匀带电线假设有一条无限长均匀带电线,线密度为λ。
求距离线上一点P距离为r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1.选择一个以点P为球心的球形闭合曲面,半径为r。
2.根据线对称性,球面上的所有面元的电通量都相等。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1df8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0.png)
盖斯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盖斯定律表明在恒温恒压下,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以下哪项是盖斯定律的直接应用?A. 计算反应的焓变B. 预测反应的自发性C. 确定反应的平衡常数D. 计算反应的熵变2. 根据盖斯定律,如果已知反应A→B的焓变为ΔH1,反应B→C的焓变为ΔH2,则反应A→C的焓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计算?A. ΔH1 + ΔH2B. ΔH1 - ΔH2C. ΔH1 / ΔH2D. ΔH1 * ΔH23. 盖斯定律在化学平衡中的作用是:A. 确定平衡位置B. 计算平衡常数C. 预测反应的速率D. 计算反应的熵变二、填空题:1. 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______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 在恒温恒压下,如果已知一个反应的焓变,那么可以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______。
3. 盖斯定律不适用于______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三、计算题:1. 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其焓变为-571.6 kJ/mol。
如果需要制备1.0 mol的液态水,计算需要多少摩尔的氢气和氧气。
2. 已知两个反应:- 反应1:2NH3(g) → N2(g) + 3H2O(g),其焓变为ΔH1- 反应2:N2(g) + 3H2O(g) → 6H2(g) + 6O2(g),其焓变为ΔH2- 计算反应:2NH3(g) → 6H2(g) + 6O2(g)的焓变。
四、简答题:1. 简述盖斯定律在化学热力学中的应用。
2. 描述如何使用盖斯定律来设计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以确定反应的焓变。
五、判断题:1. 盖斯定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
(对/错)2. 盖斯定律可以用来计算任何化学反应的焓变,无论反应是否在恒温恒压下进行。
(对/错)3. 盖斯定律表明,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对/错)六、推导题:1. 推导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盖斯定律如何应用于计算反应的焓变。
化学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化学盖斯定律计算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ebbc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7.png)
1、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什么有关?A. 反应物初始状态B. 反应物中间状态C. 反应物最终状态D. 反应物的初始和最终状态(答案:D)2、根据盖斯定律,如果反应A的ΔH为-100 kJ,反应B的ΔH为+50 kJ,那么反应A+B的总ΔH是多少?A. -150 kJB. -50 kJC. +50 kJD. +150 kJ(答案:B)3、在盖斯定律中,ΔH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只考虑反应物的量B. 只考虑产物的量C. 通过反应物的量和产物的量计算D. 通过反应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计算(答案:C)4、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盖斯定律的应用?A. 盖斯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B. 盖斯定律适用于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C. 盖斯定律适用于只有液体参与的反应D. 盖斯定律适用于只有固体参与的反应(答案:A)5、如果反应C的ΔH为-200 kJ,反应D的ΔH为+150 kJ,那么反应C-D的总ΔH是多少?A. -350 kJB. -50 kJC. +50 kJD. +350 kJ(答案:B)6、在盖斯定律中,如果反应物的ΔH为+200 kJ,产物的ΔH为-100 kJ,那么反应的总ΔH是多少?A. +300 kJB. +100 kJC. -100 kJD. -300 kJ(答案:A)7、根据盖斯定律,如果反应E的ΔH为+300 kJ,反应F的ΔH为-200 kJ,那么反应E-F的总ΔH是多少?A. +500 kJB. +100 kJC. -100 kJD. -500 kJ(答案:B)8、在盖斯定律中,如果反应G的ΔH为-400 kJ,反应H的ΔH为+300 kJ,那么反应G+H的总ΔH是多少?A. -700 kJB. -100 kJC. +100 kJD. +700 kJ(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盖斯定律)
【知识要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强调】“+”不能省去。
【思考1】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
原因: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
【思考2】如何测定如下反应:C(s)+1/2O 2(g)=CO(g)的反应热△H 1
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不能。
因无法控制不生成CO 2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可通过计算
【新课】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 反应热 相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
△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
〖例题1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 C(s)+ O 2 (g)=CO 2(g) △H 1=-393.5 kJ·mol -1 反应1 CO(g)+ 2
1O 2 (g)=CO 2(g) △H 2=-283.0 kJ·mol -1 反应2
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给出的反应为基准
(1)找起点C(s),
(2)终点是CO 2(g),
(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 ;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 ; 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
(1) 找起点C(s),
(2) 终点是CO(g),
(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O 。
(4) 也就说C→CO 的焓变为C→CO 2; CO 2→CO 之和。
注意:CO→CO 2 焓变就是△H 2 那 CO 2→CO 焓变就是 —△H 2 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
(1) 找出头尾 同上
(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
(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 + (-反应2)= 反应3
(4) 列式: △H 1—△H 2 = △H 3
∴△H 3=△H 1 -△H 2=-393.5 kJ/mol -(-283.0 kJ/mol)=-110.5 kJ/mol 〖例题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 ( D )
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175.3kJ·mol —1
2CO(g) + O 2(g) == 2CO 2(g) △H 2=—566.0 kJ·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571.6 kJ·mol —1
A. △H 1 + △H 2 —△H 3
B.2△H 1 + △H 2 + △H 3
C. △H 1 + △H 2/2 + △H 3
D. △H 1 + △H 2/2 + △H 3/2 〖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
2H 3F 33H 2F 2 △H 1= a kJ·mol —1
H 2F 2 2HF △H 2= b kJ·mol —1
已知a 、b 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 3F 33HF 的△H 3为( D )
A.(a + b ) kJ·mol —1
B.(a — b )kJ·mol —1
C.(a + 3b )kJ·mol —1
D.(0.5a + 1.5b )kJ·mol —1 〖练习2〗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 2TiCl 4−−
−−→−Ar C /800/0
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1 =-393.5 kJ·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2 =-566 kJ·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3 =+141 kJ·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80 kJ·mol -1 。
【解析】③+①×2-②就可得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
则ΔΗ=ΔΗ3+ΔΗ1×2-ΔΗ2=-80 kJ·mol -1。
〖例题3〗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又已知:
①N2(气)+2O2(气)=2NO2(气)△H=+67.7kJ/mol
②N2H4(气)+O2(气)=N2(气)+2H2O(气)△H=-534kJ/mol
试写出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 N2H4(g)+ 2NO2(g) = 3N2(g)+4H2O(l) △H=-1135.7kJ/mol
〖练习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2O3(s)+3CO(g)=2Fe(s)+3CO2(g)ΔH=-25 kJ·mol-1
(2)3Fe2O3(s)+CO(g)=2Fe3O4(s)+CO2(g)ΔH=-47 kJ·mol-1
(3)Fe3O4(s)+CO(g)=3FeO(s)+CO2(g)ΔH=+19 kJ·mol-1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
〖练习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870.3kJ/mol
(2)C(s)+O2(g)=CO2(g) △H2 =-393.5kJ/mol
1O2(g)=H2O(l) △H3 =-285.8kJ/mol
(3) H2(g)+
2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 + 2H2(g) + O2(g) =CH3COOH(l)
见P13:⑵×2+⑶×2-⑴可得2C(s) + 2H2(g) + O2(g) =CH3COOH(l)△H=-488.3k J/mo l
〖练习5〗(2010广东理综卷)9.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H1
Cl2(g)+H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A.△H3=△H1+2△H2B.△H3=△H1+△H2
C.△H3=△H1-2△H2D.△H3=△H1-△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