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癌症化疗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癌症化疗患者心理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58f027e2bd960590c677ba.png)
浅谈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通过对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03例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阐述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治疗效果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癌症;化疗;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42-01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患病后患者生理变化、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睡眠障碍以及社会与家庭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对患者化疗、康复造成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化疗的痛苦,缓解其面临死亡时的恐惧,已成为肿瘤专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我院肿瘤科2011年7月~2012年1月共收治癌症化疗患者103例,其中男59例,女44例,年龄52岁~86岁。
2 心理护理2.1 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
2.1.1 责任护士接待新人院者,不宜直呼其姓名或床号,应以“大姐”、“阿姨”等亲切称呼,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减轻其陌生感和恐惧感[1]。
2.1.2 将新入院者与化疗效果满意的癌症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和同室病友的治疗效果,让病友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减轻患者心理症状。
医护人员要以高尚的情操、和善的态度、温柔的表情、自然的神态、稳重的举止,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2.2 增加病人对所患疾病及化疗不良反应及愈后的了解:化疗实施前,护士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耐心地讲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以后化疗过程中出现失望、灰心甚至抵触的情绪,鼓励其战胜疾病的决心。
(对于不知情的癌症患者,应予以隐瞒真实病情) 2.3 转移病人注意力:癌症患者住院期间,情绪低落,喜欢钻牛角尖、胡思乱想。
护理人员可鼓励其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类患者活动,如书法、下棋、打牌等,或者主动和患者聊聊最近电视剧、新闻等,使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分散、转移到这些活动和话题当中,从而减轻其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
护理人文关怀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论文
![护理人文关怀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3d778eb9d528ea81c77984.png)
护理人文关怀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对“癌”的恐惧,女性体征的缺如,都会给患者带来负性心理,术后化疗反应的叠加又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
所以护理人文关怀能有效预防负性情绪,减轻毒副反应,使患者顺利接受并渡过治疗阶段。
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0年5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7例,均为女性,年龄32~78岁,平均48岁,86例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例为晚期肺转移患者。
护理入院时护理人文关怀[1,2]:患者入院时是带着对自己所患“癌”的负性情绪走进我们的病区。
护理人员要以亲人般的关怀热情真诚接待患者,首先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反应,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取得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化疗前指导准备帮助:①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必要时陪同患者尽早完善各项检查,尽早治疗。
②需picc 置管的患者选定并保护穿刺血管,向患者讲解穿刺的必要性、安全性,指导穿刺中的配合,减轻患者痛苦。
安慰患者,消除顾虑。
③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原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让病人有所准备,正确对待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消除对化疗的恐惧情绪。
化疗前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除具备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外,还应善解人意,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和对病人关爱的护理态度,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宽厚包容的胸怀。
让病人愿意将心中烦恼倾诉,从而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疏导,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治疗阶段、不同的职业、文化程度、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不同的性格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使患者正确应对各种消极情绪。
大量实践证明,护士善于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交流,沟通中将你的思想渗透,让患者接受并认同你的观点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通过沟通,讲解成功病例,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减轻化疗反应的重要保证。
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护理中应用论文
![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护理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e0fee0551810a6f52486fc.png)
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加快机体的康复。
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5月肿瘤化疗患者482例实施健康教育。
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指导,掌握了康复知识,增强了康复意识,436例(90.46%)患者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保障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对化疗患者实施及时科学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化疗有了正确认识,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加快了机体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关键词肿瘤化疗健康教育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32近几年,随着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工作的开展,患者逐渐增多,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及时、科学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自2005年5月~2009年8月收治482例,其中男296例,女186例;年龄25~83岁,平均59岁;生殖系肿瘤8例,乳腺肿瘤10例,淋巴瘤3例,消化系肿瘤234例,呼吸系肿瘤227例;干部78例,工人205例,农民199例。
健康教育前评估:护士在做好入院介绍的同时评估患者的身体、家庭、工作及心理状况,了解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不良嗜好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通过家属了解患者是否知道所患疾病,从而确定病人是否有知识缺乏,以及缺乏的内容和程度。
制定护理计划:了解病人的病情,查看病人的血象,心、肝、肾等化验检查的结果,护士了解化疗方案,严格掌握化疗剂量、操作方法、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针对病人在化疗各阶段不同的状况,结合个体差异,制定健康教育及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内容及指导心理指导:肿瘤化疗患者承受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其情绪的好坏可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效果,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应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
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护理论文
![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d3538d02d276a200292ee9.png)
浅析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护理【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00例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加以精细护理干预。
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胃肠道反应。
结果治疗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几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组加以精细化护理干预。
最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胃肠道反应。
精细化的干预,体现如下:①心理干预:在手术进行前,护士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人,维护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更多关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向患者充分讲解病情,耐心介绍治疗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取得的效果,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的风险、术后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与病魔斗争的信心。
②另一方面,通过护理干预,纠正患者的错误饮食和行为习惯,减少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
护理人员可以观察患者病情恢复的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
监督他们多进食含有丰富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
最重要的每天要给予其2000ml的饮水量,维持患者体内的水平衡[2]。
③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在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西医处理胃肠道反应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止吐剂。
常用的药物为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皮质激素、神经激肽1(nkl)受体拮抗剂等[3]。
同时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能够长期规律地预防用药,以降低发病的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等。
④在每天都可以安排出相应的时间,在患者的腹部环行按摩,从而不断提高腹壁和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肠蠕动的速率,提高肠胃吸收功能。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a11773168884868762d6c6.png)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31-01【摘要】总结6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化疗时的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化疗反应、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时出院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化疗当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疗。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化学性、放射性及病毒性等致癌物的接触增多,其发病率日益增加。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化疗是一种以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达到并杀灭或破坏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治疗方法。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6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后效果良好,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护理化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乃至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是化疗也会产生很多、很大的负面作用,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引发病人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化疗、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护理操作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人在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技巧的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研究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在护理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我们护士,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67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ⅲ期为39例,ⅳ期为28例。
男13例,女15例。
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住院时间(23±1.5)d.其中胃癌19例,直肠癌8例,乳腺癌11例,宫颈癌12例,肺癌17例。
肺癌心理护理论文: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肺癌心理护理论文: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3688f5998fcc22bcd10d36.png)
肺癌心理护理论文: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肺癌大多数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的上皮细胞,亦称支气管肺癌。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近数十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的趋势。
我国肺癌发病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
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护理也是重要的,护士应通过多种途径给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晚期肺癌93例,均采用化疗治疗并加强护理。
现将化疗治疗肺癌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心理因素分析1 恐惧、焦虑、绝望肺癌病人通过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方法确诊后,预想不到的打击,多数使患者深感焦虑恐惧,悲观绝望。
50例患者均有此心理。
2 孤独感、多疑患者由于受家庭、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接受化疗等治疗,感觉自我价值丧失而感到孤独无助,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现得极为敏感、多疑。
此类患者有35例。
3 对治疗信心不足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对化疗治疗方案缺乏认识,从而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信心不足。
此类患者有86例。
4 对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忧漫长的治疗过程或久治不愈,较昂贵的医药费,使病人易产生消极负性心理。
此类患者有79例。
二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态度要和蔼,举止文雅;对病人要在治病和精神上给予支持,要耐心,细心,要有爱心;护士要经常接近病人,根据病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给予不同的沟通,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掌握病人的主要矛盾,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为病人排忧解难,消除病人精神上的各种压力,对有些病人可以用书信或明信片来鼓励患者,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2 传递疾病的相关信息告诉病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存率已不是不可能的,让病人了解到癌症不是只等于痛苦和死亡,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肺癌及化疗的必要性,从而使病人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同时例举化疗后康复良好的病例,充分调动机体的潜在力量,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疗。
对化疗骨髓移抑制病人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医院感染论文
![对化疗骨髓移抑制病人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医院感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4fe261af1ffc4ffe47ac87.png)
对化疗骨髓移抑制病人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医院感染的体会【摘要】目的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或减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病人的院内感染机会,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方法对我科一年来收治的16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结果医院感染率约为24.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
其次是消化系统。
肿瘤患者晚期,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各种化疗药物、抗生素、激素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等都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属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漫长的药物化疗使机体抵抗力低下,部分病人受到严重的骨髓抑制现象。
此时应对病人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加强护理观念,联合抗感染,升白细胞治疗,做好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使患者安全地度过骨髓抑制阶段。
[1]【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院内感染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03-02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已。
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及全身各部位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当血液中绝对粒细胞计数(anc)≤0.5×109/l,白细胞(wbc)≤1.5×109/l、血小板(plt)≤20×109/l时,及时对病人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保证规范化疗的顺利执行,现将本科化疗期间预防院内感染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9例病人,均为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病人,均有病理结果证实为为恶性肿瘤病人。
男96例,女73例,年龄22~91岁,平均54岁。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期间护理论文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期间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3301c6da38376baf1fae5b.png)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期间的护理摘要: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 导管)对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
结果:我科自2008年11月~2010年3月已应用picc导管86例,插管成功率为98.8%,留置时间12~206 d,平均置管时间为82d。
结论:化疗期间行picc 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痛苦。
而正确有效的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癌症;picc导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40-02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防止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常需要大量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
目前为癌症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无痛、持续的静脉化疗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是较好的选择[1],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3月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进行化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 月~2010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86,男48例,女38例,年龄25~75岁,均58.5岁。
其中肺癌13例,乳腺癌19例,恶性淋巴瘤8例,结肠癌11例,胃癌29例,食管癌6例。
1.2 材料: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
2 结果2.1 插管成功率:本组86例,一次性插管成功为82例,3例因穿刺置入受阻,改在对侧穿刺置入。
1例穿刺未成功,改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2.2 导管留置时间:本组85例,有79例接受1次置管,6例接受了2次置管。
留置导管时间最短12d,最长206d,平均置管82d。
3 护理3.1 留置期间常规护理3.1.1 心理护理:icc导管留置在体内,患者及家属存在着心理上的担优和相关知识的缺乏,对其产生恐惧心理。
78例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护理论文
![78例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07e4a0d1f34693daef3ef6.png)
78例乳腺癌病人的术后化疗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78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化疗前的护理、输液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等,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中48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50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
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护理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乳腺癌患病率居首位,发病日趋年轻化,且每年递增3%-6%,比西方国家平均提前10-15年[1]在国内大多数采用根治术治疗乳腺癌。
术后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我院2011年3月-2o12年5月收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78例,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8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2o12年5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70岁,平均46.6岁。
行改良根治术63例,行扩大根治术15例,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其中i期10例,ii期39例,iii期26例,iv期3例。
1.2 术后化疗方法采用cef方案53例,药物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和5fu(氟尿嘧啶);采用tac方案25例,药物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
所有患者化疗4-6个疗程,化疗1个疗程为21d,每个疗程间隔28d。
2 结果2.1 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胃肠道反应65例,口腔炎40例,骨髓抑制36例,脱发73例,静脉炎28例,恐惧焦虑15例。
72例完成化疗,化疗完成率为92.3%。
3 讨论3.1 心理护理乳腺是女性的性征器官,治疗期间患者常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极易引发抑郁[2][3]对病人的年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及家属情况等,个性化地开展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舒适护理在化疗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舒适护理在化疗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5aac8b02d276a200292e71.png)
舒适护理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化疗的202例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00例。
其中观察组给予化疗全程的舒适护理干预,护理方式为: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和指导如何饮食,改善治疗环境,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对化疗中发生疲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与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疗;舒适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13-01化疗一般为肿瘤患者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化疗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是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也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所以患者普遍具有既渴望治疗,又对化疗药物存在不同程度恐惧感的心理[1-2]。
我院在肿瘤患者化疗的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帮助患者克服了矛盾的恐惧心理,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2例肿瘤患者,其中女65例,男137例,年龄介于30-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2例。
两组在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采用用药护理、恶心呕吐护理、一般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1.2.2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化疗前、中、后各阶段的舒适护理干预,让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各方面对舒适的要求尽可能的得到满足,其舒适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患者的心理舒适,满足患者心理方面的相关需求。
癌症病人化疗护理论文
![癌症病人化疗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5660db26fff705cc170a7b.png)
癌症病人化疗的护理[关键词] 癌症;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32-01癌症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化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不仅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对某些肿瘤可以根治。
但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做好癌症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化疗病人395例,其中胃癌120例、肺癌90例、乳腺癌90例、肠癌37例、淋巴瘤20例、肝癌18例、胰腺癌10例、宫颈癌7例、鼻咽癌3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延缓和减轻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克服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心理,及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讲解此类癌症的有关知识,介绍化疗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求,鼓励患者及家属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讲明化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性,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意、理解和支持。
2.2 饮食护理化疗患者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化疗所致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是可以控制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转移注意力,如嘱其深呼吸或听音乐、看电视等,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恶性刺激。
可在化疗前30分钟,化疗后4-6小时给予镇吐剂,如欧贝、胃复安等,全身予以营养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2.3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防治化疗药一旦渗出血管外,损伤周围组织,可致局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局部溃疡和坏死。
认真选择静脉,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两臂交替使用,选择弹性好,管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开关节处。
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不宜采用下肢静脉。
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血液回流欠佳,不宜采用患侧上肢静脉输液。
注意化疗药前后用生理盐水50ml 冲管,拔针前回抽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迅速拔针后用酒精棉球压迫穿刺3-5分钟,同时抬高穿刺肢体,以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淤斑。
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护理论文
![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1f9f10bed5b9f3f90f1c10.png)
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护理论文【摘要】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化疗后骨髓抑制(如白细、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
骨髓抑制在化疗后7天左右最为明显,8~9天后逐渐恢复,但如果化疗剂量过大,肝功能不正常及骨髓已经反复受抑制则自然恢复就慢,这时期患者就很可能因化疗副作用引起出血或感染而延误继续化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精细科学的护理是减轻和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护理1 血小板降低后的观察及护理血小板下降后,患者有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的可能。
隐性出血表现为皮下出血时,可见四肢和躯干有出血点,连成一片时可使皮肤呈紫黑色;表现为内脏出血时,如消化道出血可见呕血、便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使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显性出血可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病变部位(如子宫、阴道)出血、咳血等;同时临床上可观察到患者有倦怠、乏力、精神淡漠、食欲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
1.1 首先了解化疗的进程和患者血象的变化,定时检查血象,特别是在停药3~5天。
1.2 指导患者要有适当的休息,不做剧烈的活动,防止活动时因机体软弱无力、脑缺血而发生外伤及出血等意外事故,对有颅内出血和阴道出血倾向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1.3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一旦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同事记录瘀斑出现的部位、大小、数量,但要与5-FU等药物注射后留下的色素沉着斑相区别。
1.4 在进行各项护理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在进行肌肉注射、静脉给药后用干棉球压迫针眼至无出血为止,并嘱患者注意自己不要碰伤,以防皮下血肿。
1.5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患者感觉鼻腔干燥时可给灭菌石蜡油滴鼻,指导患者切勿用手指挖鼻孔和过多擤鼻,多喝开水,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当鼻腔少量出血时,应及时吐出,让患者平卧,手指压迫两侧鼻翼,1%呋麻液滴鼻,头部冷敷,如出血严重,尤其后鼻腔出血时,应立即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进行填塞。
肺癌各期及化疗病人护理论文
![肺癌各期及化疗病人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1cde7531b765ce0508141c.png)
肺癌各期及化疗病人的护理吉林省磐石市医院,吉林磐石132300【摘要】所有的癌症患者到了晚期的时候由于长期慢性消耗,以及肿瘤的扩散引起机能紊乱,病人极为痛苦。
肺癌晚期护理方法控制疼痛一般不提倡西医止痛,其作用大多是通过麻醉神经实现,治标不治本,有些西药如杜冷丁容易上瘾及产生耐药性,采取中药真情散医治,经历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用到达止痛的主意。
【关键词】化疗;肺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04-021.饮食护理1.1肺癌患者无吞咽贫窭时,应自在择食,晚期病人因癌瘤组织的代谢。
在不影响医治的环境下,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改善膳食质量,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是养分状况较差,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
肿瘤晚期病人的护理。
术后愈合慢,易感染,对手术康复不利。
1.2要饮食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在足够热量供给时,不妨补充蛋白质养分,督促肌肉蛋白的合成,在热量供给不敷时,支链氨基酸也能提供更多的热能。
素膳的品种很多,应用时,要从低浓度开始,若口服应注意慢饮。
由于素膳为高渗液,饮用过快易出现腹泻和呕吐。
1.3术后饮食分配:术后根据病情来分配饮食。
由于手术创伤会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以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稳扎稳打。
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是抑癌的重要物质,能够阻断癌细胞的生成。
另外大蒜也含有抗癌物质。
养成优秀的生活和饮食习性,按期体验,及时诊断和医治。
2.化疗副作用的护理2.1胃肠道反应。
化疗最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一方面是由于化疗药物直接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所致。
另一方面是由于刺激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所致。
因此在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胃复安20mg及化疗后安定10mg。
护士应该注意患者的进食量,呕吐量及性质,以防水及电解质紊乱。
用药期间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及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注重口腔卫生,每日清洁口腔2次,防止口腔感染。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护理论文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4dfa563b3567ec102d8a14.png)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护理【摘要】晚期胃癌患者全身情况差, 常合并多脏器损害, 接受化疗后, 如护理跟不上, 因药物毒副反应而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使得化疗中断, 病情恶化。
本文总结了66 例晚期胃癌化疗病人的护理经验, 认为要提高胃癌病人的护理质量, 必须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真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 随时掌握药物毒副反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晚期胃癌; 化疗; 护理【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11-01胃癌发病率在我国目前仍然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死亡率25.2∕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 失去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
随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恶化,全身状况差, 常合并多脏器损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1]。
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重要手段,化疗可控制肿瘤发展, 减轻病人痛苦, 延长生存期, 但抗肿瘤药多缺乏理想的选择性抑制肿瘤的作用, 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如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及粘膜、皮肤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预防和减轻病人的不适和不良反应, 是肿瘤化疗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2]。
现将肿瘤化疗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80例临床均确诊为晚期胃癌, 年龄最大的76 岁, 最小的43岁, 中位年龄57.6 岁; 男49例, 女31例。
化疗药物以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紫杉醇、阿阿霉素等为主, 一般8d 为一疗程。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患者一旦确诊为癌症, 表现为悲观绝望、忧郁、消沉, 部分则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 多数患者觉得治疗意义不大且费用昂贵而不愿意接受化疗, 尤其是在了解化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后心理反应加重, 而多次化疗的患者对胃肠道反应有切身感受, 表现得更为惧怕和紧张。
对此, 护士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宣教, 化疗前应对患者解释说明化疗所采取的方法, 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多谈心, 作好解释工作, 解除顾虑, 使患者对治疗充满自信心, 愉快地接受治疗。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论文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b3bf0079563c1ec5da7117.png)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关键词】乳腺癌;化学疗法;护理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为[2]是恶性肿瘤有治愈的可能,但副作用较大,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
我院普外科在2008年1月-2011年09月共收治了40例乳腺癌患者,并对40例患者进行了为化疗期的全面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09月在涿州市医院做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术后化疗的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为49.1岁,双乳切除为6例,左侧乳腺癌为23例,右侧乳腺癌为11例,平均住院天数为6天。
1.2 方法均采用cef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药物剂量根据身高体重来计算,治疗一般为6个周期。
本组病例32人完成了6个周期,8人完成了4个周期2 化疗前的护理2.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对疾病有恐惧感,形体上有缺陷,我们要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恐惧感,尽量取得患者家属,尤其是丈夫的支持,使患者感觉到丈夫和以前一样爱他,积极配合化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告之患者化疗并不可怕,讲解化疗的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发应及应对方法,告知患者成功的病例,减少其紧张心理。
2.2 完善相关检查化疗期要抽取静脉血,复查血常规、生化全项、查心电图。
如果白细胞低,要给与升白细胞药物,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
2.3 保护血管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我们要选择健侧血管,尽量用留置针。
化疗前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输液用的肢体,保护血管。
2.4 一般护理化疗前要注意合理的睡眠和饮食,避免感冒受凉,给我充足的营养,为化疗做好准备。
输液前讲解药液外渗的临床表现,告知该患者出现症状,及时关闭水止,并及时告之护士及时处理。
3 化疗期间的护理3.1 一般护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及时的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的顺序及给药途径及滴速。
60例肺癌化疗患者护理论文
![60例肺癌化疗患者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e44d5bf01dc281e53af04d.png)
60例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对60例本院肺癌化疗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心理支持,化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结果:通过悉心护理及患者的配合,6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无死亡病例及永久性脏器损害发生。
结论:合理的护理反感是预防及减少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可明显减少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关键词:肺癌;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3-01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常见恶心肿瘤之一,早期表现为咳嗽,低热,气闷,胸痛等,很难受到患者重视,肺癌晚期可出现各器官的转移,威胁生命[1]。
化疗作为肺癌晚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生命。
但同时给患者带来一些毒副作用,可抑制造血系统,血小板下降,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恶心呕吐等。
做好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工作对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60例本院肺癌化疗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2.4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分别用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盖诺等进行化疗,3-4周为一个周期,4周为一个疗程。
1.2护理方法1.2.1心理护理:肺癌患者往往有焦虑、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的心理,患者对化疗缺乏信心,担心化疗后出现生命危险及脱发等。
心理因素对癌症的预后有着极大的影响。
医护人员做好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及时了解患者内心的变化。
对于肺癌患者,运用言语的引导,鼓励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在化疗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让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还要做好家属工作,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告诉患者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癌症并不可怕,要耐心、详细的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化疗方案、注意事项、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反应的预防等,使患者及家属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2]。
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论文
![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1b1f16a300a6c30c229f78.png)
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80-01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对靶细胞有较强的杀害作用。
但化疗具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给患者妥善的护理,减轻其毒性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我院2005-2007年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00例,年龄22-88岁,其中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喉癌、肠癌。
2 化疗期的心理护理通过300例化疗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理反应各异,半数以上的患者表现为忧郁、焦虑、恐惧、烦躁、悲观消极、精神过敏等,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护士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了解患者的化疗反应,耐心向患者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反应、临床应对措施,优化病区环境,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3 化疗期的毒性反应及护理3.1 局部毒性反应:如静脉炎、药物外渗。
3.1.1 静脉炎: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给药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宜过高,在给药前后,两药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净,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
选择外周静脉条件较好的,并有计划地由远端小静脉开始,注意经常变换静脉,利于静脉修复,除上腔静脉压迫外,不宜采用下腔静脉,防止栓塞。
若有静脉炎发生,给予50%葡萄糖20ml、25%硫酸镁20ml湿敷。
3.1.2、药物外渗:选择最佳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用药期间给予局部冰敷,切勿在关节等处静脉给药,以防造成局部损伤。
避免在病理部位上的静脉选择穿刺点,如曾做过放疗的肢体、有a-v瘘的肢体,乳腺术后患侧肢体等。
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重新穿刺。
化疗毒副反应病人护理预防措施论文
![化疗毒副反应病人护理预防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66d3186edb6f1aff001f5b.png)
浅析化疗毒副反应病人护理预防措施摘要:近代的抗癌化学治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近30年来,肿瘤的化学治疗已从辅助地位发展成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
虽然化学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其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因而会产生许多副反应,有些严重的副反应甚至于导致病人死亡或出现难以恢得的后遗症。
因此在临床上应严密观察副反应的发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病情,采取措施积极处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文从化学治疗病人可以引起个似的副反应,提出化疗加强化疗病人护理的相应预防措施。
关键词:化学治疗;化疗病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99-011化疗病人的护理1.1组织坏死:有些抗肿瘤药物对局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不慎注入皮下,可引起组织坏死、剧痛,甚至经久不愈。
1.2局部毒副反应:给药期间细胞毒性药物刺激静脉内壁造成静脉炎。
局部皮肤毒性反应占抗肿瘤药物所致各种反应的2%~5%。
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
1.3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和损伤机理:直接毒性作用;药物的酸碱度;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症状。
1.4其它:技术、器械质量等原因1.4.1药物的酸碱度。
adm、ddp、pym等的ph值偏低,因而刺激血管内膜引起静脉炎,而输入碱性较大的溶液,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渗漏,造成组织损伤。
1.4.2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症状。
adm、ctx、5-fu、mmc、ddp等易引起过敏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药物外渗。
1.4.3其它:技术、器械质量等原因。
如注射的技术熟练程度、头皮针、导管的质量等以及注射时间长也会引起外渗。
1.5预防措施:熟知抗肿瘤药物的性能、特点:化疗药需现配现用,ddp应放在ns或gns中溶解.ctx不易溶解,但不能加温促其溶解,因其在>37℃下即失去活性,nh2最不稳定,临时配置(3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受到损害,消极负面心理情绪会对患者的疾病
的治疗有反促进作用。
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放松心情,提高临床疗效。
选择我院收治
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0.5±3.1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
者20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2例。
观察组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为51.2±3.3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9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3例。
两组的年龄、
肿瘤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发生负面心理情绪的原因,根据相关影响因
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接受恶心肿瘤化疗的现实,从而能够配合医护人
员的治疗和护理。
2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讲述其他患者成功治疗的案例,让患者对治愈疾病充
满信心,提高配合的积极性。
3实施有效肌肉放松训练,可以在此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患者身心得到完
全的放松,处于轻松的环境之中。
指导患者想象机体正与肿瘤癌细胞对抗,并且正在逐步
杀灭肿瘤细胞,这样能够对于调动机体抵抗能力有一定帮助。
4化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集体健身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够
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相激励,能够有效改善自身生活能力,为患者今早回归社会提供心
理基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1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其重度恶性、呕吐发生率为9.52%4/42;出现轻度倦怠乏力29例,中度10例,重度3例,其重度倦怠乏力发生率为7.14%3/42;轻度腹泻25例,中度15例,重度2例,其重度腹泻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3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其重度恶性、呕吐发生率为33.33%14/42;出现轻度倦怠乏力22例,中度12例,重度8例,其重度倦怠乏力发生率为19.05%8/42;轻度腹泻21例,中度12例,重度9例,其重度腹泻发生率为21.43%9/42;观察组重度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对机体带来的痛苦,还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会对疾病恶性的发展有反促进作用。
此外在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被动对待治疗和护理,严重者甚至放弃化疗。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心理干预。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评估、心理引导、肌肉放松训练以及化疗后集体活动让患者充分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耐心解答其内心的疑虑。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倦怠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42、7.14%3/42和4.76%2/42,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结果与吴赟等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生活。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22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年龄32~83岁;男134例,女90例;直肠癌76例;胃癌62例,胰腺癌40例,食管癌46例;所有肿瘤患者均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
1.2研究方法及内容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吸烟史、义齿情况、口腔自洁习惯、焦虑抑郁状态、口腔疾患史、口腔环境、化疗周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化疗结果及Kam-ofsky评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
料采用2检验;之后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回归模型中变量筛选方式
选择逐步法。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
膜炎的发生率及感染部位224例化疗患者中,有84例发生口腔并发症,发病率37.5%,主要的并发症为口腔黏膜炎及口腔感染,口腔并发症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颊部36.9%、牙龈23.8%,舌部11.9%。
2.2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
膜炎的单因素分析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口腔pH值、有无义齿、口腔自洁习惯、口腔疾患史、化疗周期、白细胞降低程度、化疗结果与患者化疗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0.05。
2.3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
黏膜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443、血清
白蛋白水平<40g/L=2.135、白细胞降低程度=2.015、口腔自洁习惯坏=1.143、多个化疗周
期=1.847、口腔pH值<6.5=1.635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继发口腔并发症密切相关。
3讨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口腔并发症主要以口腔黏膜炎为主,常于化疗后7d出现,
该病变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或溃疡,易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导致患者口
腔及咽喉疼痛引起进食困难,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关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的报道不尽一致,Tsuyuki等报道接受单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在17%~45%,在接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时发生率可达90%以上,Nishimura等报道食管肿
瘤及直结肠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57%,本研究显示,224例化疗患者中,有84例发生口腔黏膜炎,发病率37.5%,与Tsuyuki等报道基本一致,低于
Nis-himura等报道,出现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在于治疗时联合应用药物的方案、肿瘤部位不同所造成。
此外,本研究显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颊部36.9%、牙龈23.8%,
这与Cheng等报道的基本一致,应当引起临床注意。
本研究显示,经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血清白蛋白<40g/L、白细胞降低程度、自身口腔自洁习惯、多
次化疗周期及口腔PH值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患者年龄越大,组织器官机能衰退明显,机体不仅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而且在化疗中易引
起免疫稳态失衡,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机率显著增加,本组中年龄≥50岁的化疗患者中发生口腔感染的风险是<50岁患者的1.443倍=1.443。
血清白蛋白既是维持参与免疫机
制的重要物质,也能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口腔黏
膜中的免疫球蛋白lgA等合成降低,消弱了口腔局部的免疫抵抗力,易造成微生物的侵蚀,
造成损伤或感染。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常导致患者白细胞下降,极大的增加了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风险,龚丽俐等及薛松霞等报道在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白细胞下降的程度被认为与口腔溃疡及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适时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进而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防治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高留节等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头放化疗后并发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口腔环境及口腔自洁习惯较差的是发生口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改善患者口腔卫生,自觉养成自洁习惯至关重要。
多次化疗的患者相较初次化疗患者遭受更长时间的慢性消耗,此类患者机体粒细胞及机体抵抗力较初次化疗患者下降显著;患者在反复的化疗中,化疗药物可对口腔黏膜屏障造成持续的损害,消弱了口腔黏膜组织增生的能力,使口腔破损处无法完全愈合,易发生口腔炎或引起口腔炎复发,此外,张恺等报道显示反复多次的化疗能够长期抑制口腔唾液腺进而显著减少富含抗体的唾液分泌,减弱口腔的局部免疫防御力,这些都增加了患者口腔黏膜炎或感染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口腔唾液pH值降低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接受化疗的患者食欲较差,饮食量减少,其唾液腺随之分泌减少,引起酸性产物在口腔黏膜表面聚集,加大了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风险。
马爱民等预防性的给予肿瘤化疗患者碳酸氢钠溶液簌口,中和患者口腔黏液表面的酸度,抑制酵母菌的种植,显著降低了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年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降低程度、自身口腔自洁习惯、多个化疗周期及口腔pH值等多种因素导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并发症,应当积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