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理论与模型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理论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e09bb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b.png)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理论与模型在行政管理中,决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行政管理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决策理论和模型。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行政管理决策理论与模型,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常见的决策理论与模型1. 理性决策理论理性决策理论是一种基于理性思考和分析的决策方法。
它假设决策者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各种选择,并选择最优解。
该理论通常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评估选择、选择最优解等步骤。
2. 边际效益分析模型边际效益分析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估决策的成本和效益。
它通过比较每个决策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确定最佳决策。
该模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帮助决策者选择最具效益的方案。
3. 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决策者能够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决策方案。
4. 制约理论制约理论是一种基于约束条件的决策模型。
它认为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例如时间、资源、法律等。
决策者需要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二、决策理论与模型的应用1. 组织管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决策涉及到各个层面和领域。
例如,高层管理者需要做出关于组织战略、资源分配和人员管理的决策;中层管理者需要做出关于部门运营和团队管理的决策;基层管理者需要做出关于日常工作和任务分配的决策。
不同层次的决策需要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指导。
2. 政策制定决策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需要运用决策理论与模型。
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可以运用边际效益分析模型评估各种政策的成本和效益;制定教育政策时,可以运用SWOT分析模型评估教育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3. 危机管理决策危机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任务。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决策者需要迅速做出应对措施。
此时,理性决策理论和制约理论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评估各种选择,并选择最佳方案。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3999439f18583d0496459d3.png)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Tiedeman(泰特曼)模式Tiedeman受 white ( 1 9 5 2 )研究人类生活和生存竞争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据 Erikson( 1950)划分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理论,认为职业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并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决策发展的一致性,提出了一个以分化与整台贯穿职业决策过程的模式。
一般来说.分化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或是通过同一性和所从事或学习的职业的特点耗直我融入职业世界中的过程。
在决策过程中,分化指对可考虑韵事件作分析;整合则是将分化的部分再予以统合,以符合个体钧需求。
这两种心理作用在整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中不断进行。
整个职业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
第一,预期阶段( anticipation) ,该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 1 ) 试探( exploration ):考虑不同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 2 ) 具体化( crystalization ):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或目标优缺点的斟酌,情况逐渐清楚;( 3 ) 选择( choice) :选定一个能解除目前困扰的目标;( 4 ) 明确化( clarification) :再审视,修正与调整准备要行动的目标。
第二,实践与适应阶段 (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包括三个步骤:( 1 ) 入门( introduction) :开始执行自己的选择,也是新经验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争取他人的接纳;( 2 ) 转化(reformation) :调整步伐与心态,专心一致,肯定在薪环境中的角色,全力以赴;( 3 ) 整合(integration ) :个人的信念与集体的信念达到平衡与妥协。
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作出职业决策,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对前一阶段的决策钧实践和检验。
后来,Anna Miller-Tiedeman和David-Tiedeman在先前模式的摹础上,对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标准、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个人主义论的职业决策模式。
决策模型知识点总结
![决策模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aa3a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3.png)
决策模型知识点总结一、决策模型的基本概念1.1 决策模型的定义决策模型是指对决策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和分析的数学模型或者计算机模型。
它是对决策问题中的决策者、决策的目标、决策的条件以及可能的决策方案进行系统化的表达、分析和比较的工具。
1.2 决策模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决策模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1)决策环境的分类:确定性模型、随机模型和不确定性模型;(2)决策者的分类:单人决策模型和多人博弈模型;(3)决策问题的分类:多目标决策模型和单目标决策模型;(4)模型的形式和用途: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仿真模型等。
1.3 决策模型的特点决策模型具有形式简练、准确性高、计算精密、易于分析和优化等特点,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科学的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二、决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2.1 决策模型的建立步骤(1)确定决策者、决策目标和影响决策的条件;(2)确定可能的决策方案;(3)建立决策模型,包括决策变量、决策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4)确定求解方法,对决策模型进行求解。
2.2 决策模型的求解方法常见的决策模型求解方法包括:(1)数学规划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2)决策树方法,包括期望值决策树、价值决策树等;(3)决策支持系统方法,包括专家系统、模拟等。
2.3 决策模型的评价方法决策模型的评价方法包括:(1)灵敏度分析,分析模型中参数变动对决策结果的影响;(2)稳健性分析,评价模型对不确定因素的抗风险能力;(3)效果验证,通过实际运用来验证模型的效果。
三、常见的经典决策模型3.1 线性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是研究一个包含若干线性约束条件下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值的数学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适用范围广泛,常用于生产计划、资源配置等领域。
3.2 整数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是在线性规划模型的基础上,限制决策变量为整数的规划模型。
整数规划模型适用于需求具有离散性的问题,如项目选址、设备分配等领域。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61aaa5e49649b6649d74728.png)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经典决策理论模型职业决策理论模型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此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刚好看到一个文献,截取出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看待决策问题的不同视角——早在 1909 年 Parsons 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
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
Parsons 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三点: 1. 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抱负、资源和缺点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对工作要求、成功标准、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3. 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推理。
Parsons 的三维模型对现代的职业发展和咨询而言仍然是最本质的核心,这一匹配模型直到今天还遍及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以及职业咨询实践活动中,该模型构成了特质与因素职业咨询方法和人与环境匹配职业理论的核心。
Phillips 认为“正确推理”包含了职业决策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理性选择模型和非理性选择模型。
理性模型精确地描述了职业决策,具有价值推理、逻辑、客观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这种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看作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是系统的、独立的和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
而非理性模型则具有直觉的、情感的、主观的和依存性的特点,认为决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Savickas 认为非理性模型和后现代主义一样强调“解释”、意义建构、关系、中介和共同体。
因此我们也把职业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和职业决策的非理性模型。
1. 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理性的职业决策模型又可以分为广义的过程理论、任务理论(阶段理论)和期望效价理论。
其中广义的过程理论又包括 CPI 理论和逐步消除模型,任务理论包括PIC 模型、 Krumboltz 模式、Tiedeman 模式和 Gelatt 模式。
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
![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a1d24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6.png)
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指的是商业领域中展现价值观以及伦理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这些准则,以防止伦理法律风险。
这种理论建立在商业行为的基本价值观上,认为商业领域的决策者必须采取正确的伦理措施,具有正义性,勤勉性,客观性,公正性,遵守原则,尊重规则,以及遵守和保护伦理抗议者的权利。
许多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领域的决策者必须采取这样一种行动方式,不仅要考虑是否能够带来最大的利益,还要考虑在采取决策时是否有助于改善社会,比如在资源分配上尊重和促进公平,同时要考虑到决策对普通大众的影响,也就是做出的决定是否具有客观的普遍性和公平公正性。
这就是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的核心要素,也是商业领域行使伦理道德的关键。
而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所采用的准则和模型,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商业伦理特指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伦理起源于基于价值观的行为准则。
它涉及到伦理价值和价值观等诸多抽象概念,并将其转化到商业行为中。
主要内容有合法性,公平原则,保护原则,合作原则,正确原则和正义原则等。
此外,商业伦理还应具备一定的健全性,那就是要把伦理起源于价值观的行为准则转化为实际可行的伦理结构,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以及在不同伦理道德和普遍原则及其理由背后驱动下,实现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伦理决策。
第二,商业伦理决策理论的另一个模型是所谓的“责任营销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管理者可以对伦理决策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判断,考虑各种可能的伦理成本和法律风险的可行性,以及采取的可行行动。
“责任营销模型”主要包括四个因素:(1)识别个体或群体的伦理权利和责任;(2)分析伦理问题以及它们背后影响团体或消费者权利和责任的各种因素;(3)对可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4)根据当前技术和可行性,将伦理决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和决策分析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和决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3745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c.png)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和决策分析投资决策是指在满足风险和回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和选择投资项目,选择最佳的投资策略。
在投资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投资决策模型和决策分析方法,它们对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现金流量模型现金流量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决策模型,它是基于现金流量的预测和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进行投资决策的。
在这个模型中,投资者首先需要预测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并根据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进行贴现,然后计算出该项目的净现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表示该项目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考虑进行投资。
二、风险-收益模型风险-收益模型是另一种常见的投资决策模型,它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机地结合。
在这个模型中,投资者首先需要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估计,并计算出该项目的风险。
然后,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风险-收益的权衡关系图来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即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可以获得最高收益的投资组合。
三、敏感性分析和场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场景分析是投资决策中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对关键变量进行变动,观察其对投资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以评估投资决策的敏感性。
场景分析是根据不同的经济、行业和市场情景,对投资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通过这两种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四、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对多个投资项目进行组合,以达到降低整体风险、提高整体回报的目的。
投资组合理论依据资产间的相关性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构建出最优投资组合。
通过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优化投资组合,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五、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工具,在投资决策中也能得到应用。
决策树通过将决策过程和结果以树状图形式表示出来,便于投资者对每个决策点和可能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构建决策树,投资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投资决策的不同选择和可能结果,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在投资学中,投资决策模型和决策分析方法给予了投资者科学和理性的决策指导。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894ff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5.png)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一、最优决策理论模型(Optimal Decision Theory Model)
最优决策理论模型,也称为“理性决策理论”,是一种在决策理论中广泛使用的建模框架。
它假定决策者都向着最终追求“最优”结果,按照其中一种逻辑和系统的方法进行决策。
其基本思想是:决策者具有必要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目标,具有完备的主观功能,并且能够通过陈述目标准则、收集有关信息、识别可能决策,并选择一个最佳决策的能力,在足够的时间内完成决策过程。
最优决策理论模型的本质就是一种选择决策的过程,将管理决策视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其特点是赋予每个管理决策一个权重,因此,最佳决策者就是最能帮助决策者达到最优的决策者。
最优决策理论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应该通过选择最有利的决策,使自己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实现最优状态,决策者必须考虑一些因素,包括决策基础,即识别决策问题,然后了解可用资源和危害,最后分析信息,确定最佳决策方案。
最优决策理论模型是一种动态决策模型,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管理方式,允许决策者在过去的决策中做出适当的改变以致当前的管理决策。
决策模型理论与方法
![决策模型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6ec99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f.png)
决策模型理论与方法
决策模型理论与方法是指用于帮助人们进行决策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它们帮助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决策问题时,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决策模型理论和方法:
1. 经济学决策模型:利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考虑成本、效益和风险等因素,构建决策模型,最大化决策的经济效益。
2. 线性规划模型:将决策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寻找最优的线性方程组的解,得出最佳决策方案。
3. 决策树模型:使用树形结构表示决策过程,通过计算每个决策节点的期望效益或期望成本,选择最优的决策路径。
4. 模糊决策模型:考虑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使用模糊集合理论和模糊逻辑方法,建立模糊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分析与决策。
5. 实验决策模型: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6. 科学决策模型:综合应用多种科学方法,如统计学、操作研究、决策分析等,
建立综合决策模型,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7. 多目标决策模型:考虑多个目标和多个决策因素,通过权衡和优化,确定最佳的综合决策方案。
8. 排序方法:将决策选项进行排序,从而找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这些决策模型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决策。
不同的决策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型
![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ed797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3.png)
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型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型主要分为两种,即含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型和含完全信息的决策模型。
一、含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型这种模型在面对不确定性信息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风险,从而做出最优决策。
具体包括:1.期望效用模型这是一种常用的决策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挑选选择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来预测每种结果的效用大小,利用数学期望值来比较不同结果的效用,选择最适合的行动。
期望效用模型先根据所有可能的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计算出每种行动的效用值和所对应的期望值,再根据期望效用值比较得出最优决策。
2.风险控制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加入保险机制、留出储备金等形式来控制风险。
它能够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和产生这些结果的概率,同时充分考虑到决策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决策。
3.价值函数模型该模型在一些重大决策或长期决策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决策带来的长期效应,比如决策对企业市场地位、品牌影响等影响因素。
基于价值函数模型的决策过程是,先明确每个值得关注的因素,然后通过不同方案下这些关注因素的得分来计算方案的总价值,最后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总价值来做出最佳决策。
二、含完全信息的决策模型这种模型适用于已知因果关系、有充分信息可判断的决策过程。
基于该模型,可以采用以下常用的决策方法:1.最优化决策该决策方法要求将现有信息和条件考虑在内,寻找出最优解,可以采用代数方程、线性规划、贝叶斯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2.规则决策该决策方法是依据一定的规则来作决策,规则可以是单一规则或由多重规则构成的。
比如,某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可能会遵守一定的规则,如考虑个人素质、工作经验、学历和面试表现等几方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录用。
综上所述,决策理论基本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多元复杂的决策情境时采取更合适的决策方式。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086844f8e9951e79a89272b.png)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Tiedeman(泰特曼)模式Tiedeman受white(1952)研究人类生活和生存竞争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据Erikson(1950)划分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理论,认为职业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并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决策发展的一致性,提出了一个以分化与整台贯穿职业决策过程的模式。
一般来说.分化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或是通过同一性和所从事或学习的职业的特点耗直我融入职业世界中的过程。
在决策过程中,分化指对可考虑韵事件作分析;整合则是将分化的部分再予以统合,以符合个体钧需求。
这两种心理作用在整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中不断进行。
整个职业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
第一,预期阶段(anticipation),该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1)试探(exploration):考虑不同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2)具体化(crystalization):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或目标优缺点的斟酌,情况逐渐清楚;(3)选择(choice):选定一个能解除目前困扰的目标;(4)明确化(clarification):再审视,修正与调整准备要行动的目标。
第二,实践与适应阶段(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包括三个步骤:(1)入门(introduction):开始执行自己的选择,也是新经验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争取他人的接纳;(2)转化(reformation):调整步伐与心态,专心一致,肯定在薪环境中的角色,全力以赴;(3)整合(integration):个人的信念与集体的信念达到平衡与妥协。
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作出职业决策,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对前一阶段的决策钧实践和检验。
后来,Anna Miller-Tiedeman和David-Tiedeman在先前模式的摹础上,对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标准、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个人主义论的职业决策模式。
关于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标准问题,Tiedeman(1990)认为:决策的合理性是指决策结果符合个人现实的程度。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87f68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0.png)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互动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生物学等领域。
在博弈论中,经典博弈论模型是基础和核心,以下是介绍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1.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著名的模型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该模型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囚犯被抓后面临的选择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两个人都不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轻微的惩罚;如果一个人招供而另一个人不招供,那么招供的人将受到宽大处理,而另一个人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2. 零和博弈模型零和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简单的模型之一,其特点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完全相反,即一方获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往往是竞争和对抗的。
3. 博弈树模型博弈树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博弈过程的图形模型,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和决策,以及每个选择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4. 纳什均衡模型纳什均衡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的状态。
换句话说,如果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纳什均衡,那么任何一个人单方面改变策略都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
5. 最小最大化模型最小最大化模型是一种解决零和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思想是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选择让对手收益最小的情况,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6. 帕累托最优解模型帕累托最优解模型是一种解决多人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作和协商,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只有某个人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7. 博弈矩阵模型博弈矩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博弈论分析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和风险,从而帮助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
8. 拍卖模型拍卖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参与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务。
9. 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知道对方的信息,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做出最优策略。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e13cc6d1eb91a37f1115c56.png)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Tiedeman(泰特曼)模式Tiedeman受 white ( 1 9 5 2 )研究人类生活和生存竞争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据 Erikson( 1950)划分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理论,认为职业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并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决策发展的一致性,提出了一个以分化与整台贯穿职业决策过程的模式。
一般来说.分化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或是通过同一性和所从事或学习的职业的特点耗直我融入职业世界中的过程。
在决策过程中,分化指对可考虑韵事件作分析;整合则是将分化的部分再予以统合,以符合个体钧需求。
这两种心理作用在整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中不断进行。
整个职业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
第一,预期阶段( anticipation) ,该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 1 ) 试探( exploration ):考虑不同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 2 ) 具体化( crystalization ):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或目标优缺点的斟酌,情况逐渐清楚;( 3 ) 选择( choice) :选定一个能解除目前困扰的目标;( 4 ) 明确化( clarification) :再审视,修正与调整准备要行动的目标。
第二,实践与适应阶段 (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包括三个步骤:( 1 ) 入门( introduction) :开始执行自己的选择,也是新经验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争取他人的接纳;( 2 ) 转化(reformation) :调整步伐与心态,专心一致,肯定在薪环境中的角色,全力以赴;( 3 ) 整合(integration ) :个人的信念与集体的信念达到平衡与妥协。
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作出职业决策,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对前一阶段的决策钧实践和检验。
后来,Anna Miller-Tiedeman和David-Tiedeman在先前模式的摹础上,对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标准、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个人主义论的职业决策模式。
职业决策模型理论
![职业决策模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88c2f689b6648d7c1c7466d.png)
职业决策模型理论从60年代开始,人们对如何做出职业决策的过程和行为进行研究,希望在各种不同的因素作用下,能够进行理性的选择和决策。
由此产生的理论主要由三种模型组成:(1)描述型模型。
由泰特曼(Tiedeman)和奥哈拉(O.Harn)分别提出,基本内容是,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一系列不断递进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参与阶段,完成探索--定型--抉择--正式等工作,即了解和收集信息,确定几种可选择方案,并选择其中一种,再进一步给予检验;第二阶段是履行和调整阶段,完成定向--变动--调整等几项工作,即初步接受并履行所作的选择,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并希望得到发展,然后在这一过程,取得个人选择和环境要求之间的平衡。
(2)诊断型模型。
奇兰特(Gelatt)等人认为,应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职业生涯决策。
在强调主体价值观、期望值和客观可能的重要性的同时,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决策,经过循环往复,以一定的标准计算出收益和投入成本之比,最大值者即是最优方案。
(3)描述诊断混合型模型。
综合以上两种模型的特征,提出谨慎的决策者具有的七个方面的特征:a、对各种选择方案进行广泛而全面的考虑;b、审查各种方案的价值和目标;c、认真权衡各种选择方案的正反两方面结果;d、获得相关信息;e、吸收所有得到的新信息;f、决策之前对选择方案进行反复审视;g、为实施方案准备条件。
决策理论运用了经济决策原理来分析和研究职业行为,为编制职业决策能力量表和计算机辅助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中,理性的诊断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障碍的思维方法,成为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良好的工作思维方式。
社会学派职业决策理论从80年代开始提出的社会学派理论研究的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选择职业,所受到的各种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目前,该学派还没有比较权威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戈萨德(W.P.Gothard)的职业决策社会学模式。
它把影响职业选择的八哥因素分为两各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社会--经济阶层因素、性别因素、种族因素、身体素质因素和智力因素;第二层次是教育因素、职业知识和职业指导因素和就业可能性因素等。
管理者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分析
![管理者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2771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3.png)
管理者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分析在现代商业运作中,管理者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决策能够为企业带来领先的优势,而糟糕的决策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管理者需要运用一定的决策理论和方法来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管理者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分析其优势和应用。
一、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是在决策过程中分析和预测可能结果的学科领域。
它包括多种方法和模型,用于帮助管理者评估选择的后果,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决策理论:1.灰色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较少信息的方法。
它基于系统的动态发展,并利用灰色数学模型进行推理和预测。
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论关注如何最小化或规避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该理论强调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确保决策的成功实施。
3.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图形化的决策支持工具,用于分析和预测不同决策的可能结果。
通过将决策和可能结果绘制成树状图,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每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并做出最佳决策。
二、决策方法决策方法是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技巧和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决策方法:1.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管理者在面临选择时考虑各项决策成本和效益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管理者可以确定最佳选择。
2.代理理论:代理理论关注组织中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代理人如何在决策中代表和执行委托人的利益,并提出如何激励代理人以追求委托人的最佳利益。
3.适应性决策:适应性决策方法是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它强调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变决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三、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决策理论和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示例:1.经济领域:在经济决策中,经济学家使用各种决策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市场趋势、预测市场需求和评估投资风险。
2.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可以使用决策树模型和边际分析法来评估不同策略的实施效果,并做出最佳决策。
博弈论单人决策模型
![博弈论单人决策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2d51c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1.png)
博弈论单人决策模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数学理论。
在博弈论中,单人决策模型是一种研究单个决策者在面对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数学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决策者通常被称为“玩家”,他们的目标是最大化自身利益或最小化损失。
单人决策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往往需要进行思考和决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决策行为,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单人决策模型中,通常会涉及到对不同的决策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决策结果的评估。
决策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下的各种选择权衡利弊,最终做出最优的决策。
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两名囚徒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监狱,他们可以选择合作或者背叛对方。
如果两人都合作,则各自判刑3年;如果两人都背叛,则各自判刑5年;如果一人合作一人背叛,则合作的人判刑1年,背叛的人判刑8年。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囚徒都需要考虑对方的选择,以便做出最优的决策。
除了囚徒困境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单人决策模型。
例如,投资者在面临不同的投资项目时,需要考虑每个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以便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需要考虑定价策略、市场份额等因素,以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
单人决策模型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并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抽象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计算问题,从而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单人决策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领域。
通过分析各种决策情况和结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决策过程,并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单人决策模型是博弈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帮助他们做出最优的决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复杂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计算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单人决策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人们在各种决策情况下做出更好的选择。
掌握资管行业中的投资决策模型
![掌握资管行业中的投资决策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5b1a4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4.png)
掌握资管行业中的投资决策模型投资决策是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准确的投资决策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地评估和选择投资机会,实现资产增值。
本文将介绍资管行业中常用的投资决策模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一、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一种经典的投资决策模型,它通过衡量资产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合理的资产定价。
该模型基于以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对风险敏感,市场上的风险资产可以进行有效组合。
CAPM模型的基本公式为:期望回报率=无风险利率+β(市场回报率-无风险利率),其中β衡量资产相对于市场的风险敏感性。
通过计算β值,投资者可以评估资产的系统风险,并据此制定投资策略。
二、DCF模型贴现现金流量(DCF)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投资决策模型,它将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至现值,然后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
DCF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时间价值的概念,即未来的现金流量价值不同于现在的价值。
常见的DCF模型有净现值法(NPV)和内部收益率法(IRR)。
NPV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IRR法则是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
DCF模型相对来说更加灵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
三、EMA模型经济金融学模型(EMA)是一种基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的投资决策模型。
该模型将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分析和财务分析相结合,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潜力和风险。
EMA模型的核心是分析投资项目的内外部因素,并根据风险收益的权衡进行投资决策。
常见的EMA模型包括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和PESTEL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
通过这些模型,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回报。
四、技术分析模型技术分析模型是一种以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模型。
该模型基于市场行为的理论,通过分析股市走势图、技术指标和交易信号,预测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投资决策理论
![投资决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b5c47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投资决策理论投资决策是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在公司和个人的日常运营和财务管理中。
为了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各种理论和方法被提出与应用。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投资决策理论进行探讨及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来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
1. 现金流量理论现金流量理论是投资决策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应该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作为决策的依据。
具体而言,投资者需要对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估算,包括项目的初期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及未来的现金收入。
通过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者可以判断哪个项目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进而做出决策。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衡量投资回报与风险关系的理论模型。
根据这一理论,一个资产的期望回报与其风险呈正比。
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可以利用CAPM模型来评估投资项目的回报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投资项目的合理回报率。
通过比较不同项目的合理回报率,投资者可以选择具有适当风险和回报的投资项目。
3. 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一种基于投资者的效用函数的决策模型。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在做决策时,不仅仅考虑投资回报率,还会考虑个人的效用和偏好。
具体而言,投资者会权衡不同投资项目的回报和风险,进而选择最大化效用的投资组合。
这一理论强调了投资者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对于解释投资决策中的行为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4.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中的决策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投资者将投资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投资者可以确定最优决策方案,以最大化或最小化某种目标函数。
线性规划在投资组合优化、资产配置等问题中有着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投资决策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和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现金流量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用理论和线性规划等理论和方法在投资决策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漂移扩散模型 心理学决策
![漂移扩散模型 心理学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a368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f.png)
漂移扩散模型心理学决策漂移扩散模型是心理学决策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模型。
它通过模拟人类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揭示了决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决策结果的形成。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阐述漂移扩散模型在心理学决策中的应用。
引言概述:心理学决策研究旨在理解人类决策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决策结果的预测。
漂移扩散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决策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决策领域。
它通过模拟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选项时的认知过程,揭示了决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决策结果的形成。
正文内容:1. 模型基本原理1.1 决策过程的动态变化漂移扩散模型认为,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和信息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选项时,会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信息获取情况,逐渐形成对不同选项的偏好。
1.2 决策结果的形成漂移扩散模型中的漂移过程代表了决策者对不同选项的认知偏好的积累过程,而扩散过程则代表了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波动。
当漂移过程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决策者将做出最终的决策。
2. 模型在心理学决策中的应用2.1 决策速度和准确性漂移扩散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决策过程中的漂移速度和扩散速度,来预测决策者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
研究发现,决策速度和准确性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信息获取情况密切相关。
2.2 决策偏差和风险偏好漂移扩散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选项时的决策偏差和风险偏好。
研究发现,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漂移过程和扩散过程会受到个体的情绪、经验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2.3 决策的动态变化漂移扩散模型能够揭示决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好和决策结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漂移扩散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动态变化的机制。
总结:漂移扩散模型是心理学决策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模型,它通过模拟决策者的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揭示了决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决策结果的形成。
在实际应用中,漂移扩散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决策速度和准确性、解释决策偏差和风险偏好,以及揭示决策的动态变化。
管理人员决策模型
![管理人员决策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c62a6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6.png)
管理人员决策模型管理人员在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不断做出决策来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而为了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常常会利用各种决策模型来辅助决策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理人员决策模型,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决策情境。
1. 利弊分析模型利弊分析模型是一种最常见的决策模型之一,它通过列出决策的各种利弊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和权衡,最终做出综合考虑的决策。
管理人员在使用利弊分析模型时,需要仔细考虑每种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以确保做出的决策符合组织的利益。
2. 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是一种通过构建树状结构来表示决策过程的模型。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决策规则和条件,逐步向下延伸,在每个节点根据条件判断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种模型能够帮助管理人员系统性地分析复杂决策情境,从而更加清晰地找到最佳决策路径。
3. 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是一种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识别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确定战略方向和做出决策的模型。
管理人员可以利用SWOT分析模型全面地审视组织的现状,及时调整策略和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4.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是一种通过比较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来评估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模型。
管理人员可以在决策前先对成本和效益进行估算和分析,从而根据该模型做出是否值得投入的决策。
这种模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
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的决策模型。
管理人员在面对多指标和复杂情境时,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最终做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这种模型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情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语在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决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决策模型,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和理性地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职业决策理论模型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此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刚好看到一个文献,截取出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看待决策问题的不同视角——早在1909 年Parsons 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
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
Parsons 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三点:1. 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抱负、资源和缺点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 对工作要求、成功标准、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3. 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推理。
Parsons 的三维模型对现代的职业发展和咨询而言仍然是最本质的核心,这一匹配模型直到今天还遍及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以及职业咨询实践活动中,该模型构成了特质与因素职业咨询方法和人与环境匹配职业理论的核心。
Phillips 认为“正确推理”包含了职业决策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理性选择模型和非理性选择模型。
理性模型精确地描述了职业决策,具有价值推理、逻辑、客观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这种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看作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是系统的、独立的和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
而非理性模型则具有直觉的、情感的、主观的和依存性的特点,认为决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Savickas 认为非理性模型和后现代主义一样强调“解释”、意义建构、关系、中介和共同体。
因此我们也把职业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和职业决策的非理性模型。
1. 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理性的职业决策模型又可以分为广义的过程理论、任务理论(阶段理论)和期望效价理论。
其中广义的过程理论又包括CPI 理论和逐步消除模型,任务理论包括PIC 模型、Krumboltz 模式、Tiedeman 模式和Gelatt 模式。
(1 )Tiedeman 模式虽然Parsons 的正确推理模型得到了大部分职业心理学家的认同和肯定,但是Super 认为Parsons 的正确推理模型对职业决策过程的描述过少,对个体如何详细地、精确地出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描述过少。
也就是说对个体如何评价和权重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建议很少。
我们认为Super 对正确推理模型强调决策过程不够的批评是中肯的。
为了弥补了这个不足,Tiedeman ,O ’ Hara 和Harren 提出了一个职业决策模型(Tiedeman 模式):把个体看作是从一系列决策过程中获得了发展。
这个过程包括意识和探究阶段、职业替换认同和选择认同、澄清决策如何实施等。
Tiedeman 模式注重描述职业决策历程,并特别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主动性。
Tiedeman 将职业决策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与个人心理发展同时进行,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问题解决,以个体的整体认知能力为基础,把个体的独特性与职业世界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出合理的职业决策。
该理论强调决策问题的终身性、决策过程的反复性、决策结果的主观性,对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但应看到,Tiedeman 模式仅仅是职业决策过程的理论描述,不够具体和深入。
(2 )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 theory ,简称CIP 理论)Peterson 、Sampson 和Reardon 提出了CIP 理论。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教给个体必要的职业和生活计划技能从而帮助个体成为足智多谋的和有责任心的职业问题解决者和职业决策者。
有效的问题解决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一个按等级排列的金字塔。
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知识领域: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构成了这个金字塔的底部。
金字塔的第二层是决策技能领域,包括了从问题识别到执行决定的程序性知识;金字塔的顶部是执行加工领域。
执行加工领域是CIP 理论中最独特的部分。
执行加工领域中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元认知——具有选择、发动、调整和监控信息的贮存和回忆的功能。
三个主要的元认知是自我谈话、自我意识和监控。
自我谈话很重要,因为负性的自我陈述严重的限制甚至消减个体决策技能的效能,经常引起慢性的决策犹豫,正性的自我陈述能够激发正性的期望和强化有效的问题解决行为,自我意识能使个体识别执行加工过程,例如是否存在负性的自我谈话、是否需要更多信息、决策过程处于哪个阶段和个体的情感状态如何等等。
它涵盖了Parsons 提出的明智职业选择的三个过程:自我知识、职业知识和正确推理。
信息加工金字塔的三种成分交互作用、是一个和谐的系统。
(3 )Krumboltz 模式Krumboltz 和Hamel Krumboltz 吸取经典决策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精华,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社会学习论模式,并于1977 做了修改,修改后的模型把职业决策步骤分为:界定问题、设立行动目标、澄清价值、认同替换、发现可能的结果,系统的消除可选项和开始行动。
该模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把职业决策看作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并主张职业决策技能是可以在教育和职业辅导课程中教授的,特别强调教授识别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
该模式也把职业决策看作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Krumboltz 模式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因为它既描述了职业决策的过程,也解释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
尽管作者试图简化职业发展和职业决策的过程,但还是列出了太多的变量,使得有效的过程显得极为复杂。
应该肯定的是,作者详细指明了辅导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策略等。
(4 )Janis 、Mann 和 D ’ Zurilla 、Gokdfried 强调决策者必须注意不准确的信息、信息的误用和拒绝信息。
也就说注意避免认知错误和认知扭曲。
(5 )逐步消除模型(Sequential elimination model )Tvesrky 和Gati 提出了逐步消除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工作的属性可以根据重要性来排序,每种属性都有一个可接受的范围,拥有在可接受范围之外属性的工作被消除掉,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只有少数几个为止。
(6 )Gelatt 模式Gelatt 认为职业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必不可少的活动:评估可能的结果、权重这些结果的价值和选择适当的活动。
早期Gelatt 的职业决策模式,是典型的理性取向的。
但Gelatt 后来采用新的态度、新的思维方式,提出“积极的不确定论”。
所谓积极的不确定,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及接纳作决策时的不确定以及成功机率的不确定,以直觉、开放的心态面对职业决策。
Gelatt 认为决策是一种非序列性、非系统性、非科学性的人类历程。
他把作决策重新定义为“决策是一种将信息调整再调整,融入决策或行动内的历程。
”(7 )职业决策的预扫描、深入分析和选择模型(Prescreening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Choice model for career decision making ,简称PIC 模型)Gati 和Asher 根据决策理论提出的职业决策模型,把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目的和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预先筛分阶段。
职业世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接受教育培训和工作的机会,但我们在对职业做出选择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了消除困惑,本阶段的目的就是要把要选择的职业项目缩减到5-7 个左右;第二阶段:深入分析阶段。
选出一种适合你的有前途的职业,在这一阶段,你需要既考虑某个职业是否适合你,同时也要考虑你是否具备这项职业的要求,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对你在上一阶段筛选出来的职业做深入分析;第三阶段:做出选择阶段。
帮你选出最合适的职业;第四阶段:执行自己的决定阶段。
把自己的决定付诸实施。
(8 )期望效价决策模型(expected utility of decision making )Pitz 和Harren 于1980 年提出了期望效价决策模型。
这模型假设每个个体都拥有可知的偏好和价值,假设个体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行动可采用,每一种选择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个体为了获得最优决策,必须根据个人的偏好和价值来评估各种结果,评估形成了个体对这些结果的效价,个体给每个可能的结果指派客观的、更常见的是主观的可能发生的概率从而对每个可能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进行数量化的估计,联合效价和概率的数量化估计的结果,个体进行择优选择。
以上的理性职业决策理论具有以下特点:a. 一旦个体意识到要作决策,所有可能的选择都能被个体认同;b. 个体根据每个选择的可能结果和个人偏好收集信息;c. 为了确保信息的精确性,收集到的信息都经过反复思考,并把他们转化为反映具有个体意义差别的项( 可能是数字) ;d. 根据个体偏好和可能的结果之间的权衡,把这些项进行混合运算得出每种选择的值(figures );e. 最优选择也就是具有最大值(figures )的选择就是个体所要的选择,个体然后实施这个选择,并根据结果调整。
但是,大量的对职业决策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表明理性决策模型并不能真正揭示决策者的真实状况。
也就是说个体的决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理性模型只反映了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
而且决策专家认为个体并不能进行理性职业决策模型所描述的那么复杂、详尽的决策过程。
而且不同的理性决策模型对理性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虽然Simon 仍然坚持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理性的,但是他所限定的理性的内涵远远超出期望效价模型的。
综合起来看,目前对理性的理解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a. 有限理性:人类本身的局限性要求决策的简单化;b. 情境理性:强调选择问题所在的特定情境;c. 博弈理性:两个以上个体交互追求他们的目标;d. 过程理性:强调决策过程而不是结果是理性的;e. 适应理性:长期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致使决策行为极其接近最优;f. 选择理性:根据产生它的制度的存在与否来判断其是否是理性的(达尔文的假设);9. 事后理性:决策目标在活动中产生而不是相反;基于此,研究者开始对决策过程相关变量进行分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决策风格或者叫决策策略。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另外还有其他很多种分类例如:主动-被动、个人-集体、快-慢、认知-情感和公众-私人以及Kahneman ,Slovic 和Tversky 的启发式策略(包括锚定效应、可用性和代表性)。
2. 非理性的职业决策模型(1 )适应决策模型(adaptive decision making model )Susan D Phillips 提出适应决策的概念。
这个模型强调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考虑到个体生命全程性和整个生活空间,这些影响因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