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高三地理原因分析类答题思路和模板
原因分析型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该类试题在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设问形式有“试分析产生……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经济)的原因”“分析……地理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原因的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气温、降水)、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分析。
类型6__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类思维建模【提醒】 (1)运用上面的模板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保证角度全面的前提下,还要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主要分析纬度、海拔高度和天气状况。
空气密度等方面可以与海拔高度一并分析,如:海拔高,空气稀薄,云层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海拔低,空气密度大,云层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
(2)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
如青藏高原,虽然它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又因大气储存的热量少,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典题示范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6-1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产品主要销售到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但多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
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02 成因分析类题型题型特点考查方向常见设问形式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模板一】气候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二】地貌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三】水文方面成因分析【模板四】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分析【模板五】人文方面成因分析1.(气象灾害的成因)(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
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
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二——成因分析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二——成因分析类一、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是地理非选择题常见的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该类问题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解题技法首先,分析试题考查的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或是两者都有涉及;其次,针对不同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依据整体性原理,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在进行原因分析时,注意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综合。
最后,结合图文材料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题时要清楚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三、答题模板四、精准演练1.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土壤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闽东南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部为山地,东部为丘陵、沿海平原,土壤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
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压力大,原始森林遭受较大破坏。
这里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简述闽东南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关系。
(2)分析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八月份是我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最严重的月份,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4)从航运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给闽东南地区带来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
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
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
图1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等高线单位:米),图2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高中地理不同试题的解题思路
DE ¤¥OJT6J¦§◇安徽省广德市第三中学 周 剑1.原因分析类试题的解题思路纵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卷,原因分析类试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以非选择题居多。
例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选择题第8题和第9题,非选择题第36(2)(3)题、第37(3)题;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选择题第8题和第11题,非选择题第36(3)题、第37(3)题;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7(3)题;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7(2)题都属于地理原因分析类试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
这就对同学们地理分析和解释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解答原因分析类地理试题时,同学们要明白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影响因素,知道了影响因素就可以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有章可循。
例如,我们知道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
在具体分析某一区域气温分布的成因时,就可以一一按着气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下面以2019年高考新课标80··全国文综卷Ⅰ第37(3)题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文字材料略,图如下所示)。
该题要求同学们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同学们首先要明白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区别。
淡水湖和咸水湖的主要区别是水的含盐量不同,笼统来说淡水湖含盐量低,咸水湖含盐量高。
同学们应该调用影响湖泊盐度因素的知识。
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河流汇入、湖泊封闭程度、蒸发量、降水量。
解答该题时,还要注意另外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
因此,同学们应该明白里海补给类型原先是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
由文字材料可知,里海最先因为板块运动形成。
后来,气候转暖,里海成为淡水湖。
这是因为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后封闭程度增加,随着气候转暖,周围的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高考地理归纳整合:咸(淡)水湖成因的分析思路
高考地理归纳整合:咸(淡)水湖成因的分析思路【例1】(2019全国I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例2】(2018全国I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小结:咸水湖的形成条件【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1. 淡水补给量少(1)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2)冰川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3)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4)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 蒸发量大(1)气候干旱,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2)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3)风力强劲,加剧蒸发【盐分积累】陆地径流带来盐分,如为内流湖,则无径流排出盐分。
盐分不断累积,最终形成咸水湖【备注:可能有的其他情况】1. 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2. 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渗入,水体咸化。
课后练习【练3】(2017全国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 远大于2 000毫米B. 约为2000毫米C. 约为210毫米D. 远小于210毫米【练4】(2011 山东卷)26.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在地理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成因类的综合题。
哎呀,这可不是简单的“单选”那么轻松,不是问你一个小小的事实,而是要你把很多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分析、推理,再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说实话,这种题型其实有点让人头大。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办法应付它,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怎么在成因类题目上灵活应对,巧妙避开那些“坑”,一步步拿下它。
成因类题目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题目背后的“成因”。
看起来简单,实则复杂,很多时候,你得从多角度去考虑。
有些同学一看到问题,脑袋里立马蹦出答案,好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但那个答案根本不是整合了所有因素。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为什么某个地方有沙漠?”你是不是会直接想,哦,是因为它干旱嘛。
嗯,没错,干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你要知道,地理上不仅是气候,还可能有地形、植被、甚至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
你得从多个维度去看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原因上。
记住成因类题目的答案不仅仅是“事实”,还是一个“过程”。
想想看,成因题考的就是从某个现象出发,找出它背后的原因,然后分析这个原因是怎么一步步影响结果的。
比如,提到“为什么中国西北地区干旱?”你可以从气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为什么有些地区雨水少,甚至没有水源?这里的“成因”就涉及到太多复杂的环节了,不能光想着气候和降水量,要有一颗善于拆解的心。
再来说说,别小看地理中的“人类活动”。
很多时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看似决定了一切,但人类的手可不是在“空气”里捏的,咱们可真是“能动手就不吭声”的那种类型。
环境变化有时并不单纯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反而是人类的活动在悄悄改变一切。
比如,沙尘暴的成因中,可能就包括了人类过度的开垦和过度放牧,搞得沙土松动,风一吹就起尘了。
这个细节你可千万别忽略。
你要知道,成因类题目常常要你说出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要把人类因素也考虑进去。
不过,成因类题目也有个不变的套路,那就是“一定要联系实际”。
别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空洞,实际上,考试中的很多成因题都跟我们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息息相关。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例2: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③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④沙漠广布,增温快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① 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 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答题的基础思路:1、特征类:明确各种地理特征的答题要点,结合区域特征做答(此类题多为看图归纳)。
2、原因类:从自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矿产资源、板块运动等要素)和社会经济原因(包括市场、交通、科技、历史条件、工程建设、政策、军事(战争)、宗教等生活活动、生产活动)方面作答。
3、意义类:可以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作答。
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
5、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类: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途径入手,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
第二部分:地理特征描述类——包括地理位置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或称为社会经济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五大组成要素分析。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地势高低(起伏)3、地势特征:哪高哪低。
(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5、气温特征:根据所处的纬度位置从季节变化、最冷月均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分析6、降水特征:根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从降水多少,雨季长短,季节分配,类型及空间分布加以分析。
例如:从降水的季节变化来看可分为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和少雨型;又如: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有何不同?前者比后者雨季更长,年降水量更多;7、水文特征:水能、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汛期(话)(水量+落差)(季节变化)(1月零度)(植被)(春、夏、凌汛)例:新疆内陆河流(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内流河,河流短,支流少;流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8、水系特征:流程、落差、支流、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流向、9、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东西南北位置、河海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半球位置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11、等值线的特征:包括疏密、走向、弯曲、数值分布12、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状况13、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农林牧副渔所占的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归类分析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归类分析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昼长越长,日照时间越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晴天日照时间比阴天要长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 •太阳高度(即纬度);2 •天气状况;3 •地势;4 •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答题技巧汇总
答案:(1)死亡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地处内陆(且缺乏植被覆盖)的荒漠地区,(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地表升 温快,加热大气;谷地海拔低,深而狭长(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 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答题术语】
地理事 象
影响因素
太阳 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 辐射量 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等温 线走向
①纬度位置(东西走向);②海陆 位置(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局 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等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 (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 “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 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 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地理事 象
影响因素
土壤 次生 盐碱化
频繁的旱涝(黄淮海平原);地势 低洼;不合理的灌溉
【即时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 之间,面积1 408㎞2,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 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 一。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种子可以在土壤中沉睡多 年;几百万年前幸存下来的内华达鳉鱼,隐藏在几处
地理事 象
影响因素
降水
海陆位置(内陆干旱少雨);大气 环流(低气压带、夏季风-多雨); 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多雨,反 气旋-少雨);地形(迎风坡降水 多);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 降温减湿);植被和水文状况(植 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及湖沼、水库 周围,空气湿度大);人类活动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班别 姓名以下介绍是常规题的思维建模,即答题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每道主观题的切入点和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具体回答时,需要把模板与图文信息、所学知识以及生活常识有机结合,切忌生搬硬套。
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
面对所有主观题,必须:审清题意——构建模式——提取信息——规范表达(即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前因后果、自然人文、逻辑严谨……)。
一、 特征描述类区域地理特征包括:位置和范围、自然特征(地气水土生+资源)、人文特征(人口、农工交城商旅)地理特征就是要抓住某事物的突出表现用简洁语言概括即可。
具体描述时,其详略看分值而定。
㈠ 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特征:绝对位置---半球+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相邻位置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分布概况;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典型地形区或特殊地貌;海岸线等。
所谓地形区就是××高原或××平原等;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等3.气候特征: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如: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等。
需详细分析时,气候特征应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
光照(晴天日数,光照时间)、热量(年均温、年较差、极值等)、降水(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等)。
气候分布描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4.河流特征:①.河流类型:内流河、外流河②. 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两水一凌”(即水量大小及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大小;汛期长短、冰期有无及长短;水运或水能;有无凌汛。
)凌汛(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形成条件:河流冬季结冰且由低纬流向高纬。
(多分布在中高纬地区的冬春季节,如黄河、东北地区部分河流,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等)③. 水系特征:水系形态;干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简记“三流”);支流数量及分布状况;河网密度;河道弯曲状态;落差大小等。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1.自然地理类(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2023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典 题 【案例1】2021年北京卷第16题(节选)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 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
学术情境与生产情境理,的西综沟基合本保联持原系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 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 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5道,45分
河北、湖北、重庆:15道,45分 辽宁、福建、广东、湖南:16道, 每题3分,共48分 江苏:22道或23道,每题2分
北京、山东、海南卷: 河北:3+1(选做题8分),总55分
综合题分布
浙江卷:4道综合题, 共45分
4道大题,共55分 天津卷
湖北:3道大题55分 江苏:3道大题 辽宁、福建、广东、湖南:3道大题,
林地区
发生过程
隐藏信息
热带雨林地区经济林并 结合图推测为橡胶;
“猪沼果”模式为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
情境的信息由少量和简单的文字及农业模式示意图组成,即表达形式为文字+示意图, 表明此试题情境的信息组织结构较简单。 图文信息虽明确了相关生态农业活动发生的过程,但示意图代表了两个不同区域的农 业活动且无明显的条件信息和时间信息,表明该题情境的信息组成不完整。而实际上 条件信息是指发展生态农业的背景或目的,学生需自已领悟或具备缺乏的情境信息以 准确完成其情境任务,表明解读此试题情境存在一定的的难度。
在社会生产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变化,当然还有中国与国外区域的联动考察,以及一 些试题设计到国外,且欧洲地区的占比较高。
典 题 【案例2】2021年河北卷5-6
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
高中地理成因类问题分析思路整理
高中地理成因类问题分析思路整理本文主要内容:1.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2.常见问题的分析角度与答题要素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影响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进而从各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形成因分析主要从内力作作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1.内力作用与地形:(1)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2.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3.湖泊的成因:①构造湖:内力作用使地表断裂凹陷,积水成湖,如日月潭、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些湖泊、贝加尔湖等②火山湖:火山口积水成湖③河成湖:一些平原地区的河流由于河道摆动、淤积等情况,在河道上形成湖泊④堰塞湖:由于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或外力作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道或河床堵塞,形成湖泊。
⑤冰川湖: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一些湖泊⑥人工湖4.岛屿的成因①大陆岛:由于地壳运动大陆的一部分沉降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大、海岸线曲折、地势陡峻。
如台湾岛、海南岛;②珊瑚岛: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遗体沉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海拔低,如大堡礁,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等③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地势陡,如夏威夷群岛④沉积岛: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其特征是地势低平,如崇明岛二、气候类型及相关气候要素的成因分析5.气候类型相关成因的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人类活动等6.主要气候要素的分析(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④天气状况(降雨多,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低);⑤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②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7.一些特殊天气现象或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此类问题有时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的成因;北方沙尘暴天气或雪灾的成因;今年上半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分析等三、与河流有关的问题成因分析8.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落差(位于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9.河流航运条件的分析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②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③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需求量大10.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分析如下:(一)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方面: (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水文特征方面: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气候特征方面: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例2: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③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④沙漠广布,增温快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
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气候成因分析:例6:“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①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②由于地处高原,地势高,一旦降水太阳辐射被削弱,则气温明显下降。
例7: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多大风沙尘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例8:史书记载,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中记载:曹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这些弱点正是曹军失败的基础。
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军具有这些弱点的原因。
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至湖北地区,作战路线长,故“劳师”;南方地区温度高、湿度大,故“水土不服”;北方地区雨季短,平原广阔,河流少故“短于水战”;此时为冬季,草木枯死,故“战马无粮”。
◆影响风力的因素:温差大小,气压梯度力大小;距高压中心远近;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山脊等)◆影响云雾、霜、露水等的因素:水汽(河流湖泊水库附近);温度降低;地形;凝结核◆流域面积大小原因:降水量大小,地形地势高低平坦◆水文特征原因分析:(有无结冰期、含沙量、流量季节变化、流速大小、流量大小、汛期出现季节及原因)例9;: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某河流某河段流量减少或断流原因:案例10:黄河断流的成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②风力作用强烈,蒸发旺盛;③(土壤)流经地区,土质疏松、土地沙化,河水下渗严重;人为原因:①黄河上游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量过大以及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②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水利工程众多,拦截了大量水源。
◆分析航运条件和航运价值大小的原因:例11: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例12:与伏尔加河相比,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更为突出的原因:流域内降水量更丰富,水量大;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更高,河流含沙量小;流域水位季节变化更小;流经西欧主要工业区,沿岸航运需求量更大。
◆淡水湖咸水湖的成因:例13: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青海湖成为咸水湖的原因:该地区属内流区,为陆地内循环,降水补给量少;经长期蒸发,湖中盐类物质不断富集,形成咸水湖。
◆各类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例14: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成地质过程:最早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形成水平和垂直的裂隙;气候炎热多雨: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例15: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成因:①地质条件:石灰岩分布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②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③生物条件: 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高考高频成因考点(一)1.雾淞成因(伊犁河谷)①温大,冬季气温低②上有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冬季不易结冰③河谷易成雾且河谷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④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淞奇观2.黄土高原塬梁峁的演变过程①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易形成黄土塬②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③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3.多岛屿、半岛、峡湾的成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②位于西风带且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③位于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④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4.沼泽/湿地成因①地处高纬/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盆地面积达,汇水面积大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河口以海水倒灌③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网密集,汇水面积大④气候寒冷,土质黏重,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河流水量大,汛期/凌汛河水泛滥,易溢出河道⑥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⑦位于宽谷/盆地周围冰雪融水形成的山麓地下水溢出带5.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①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②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③气旋势力强,气温上升,形成扬沙④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6.冬季牧场成因①位于山地南麓,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避免大风和降雪②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③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7.沙源丰富的原因①工程建设、过度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土壤侵蚀③湖区地势低洼,上有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④雨季河水倒灌带来的泥沙在湖底沉积⑤入湖水量减少,干涸湖底面积扩大⑥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⑦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大量湖滩裸露⑧每年枯水期,强劲的冬季风可将湖滩裸露的沙土吹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8.沙丘形成过程(丹娘沙丘)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②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③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④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9.云雾形成过程(庐山)①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②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10.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①在浅海环境下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沉积岩)②经地壳运动发生隆起抬升(地壳上升)③再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该景观11.雨城成因(雅安)①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②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③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带来丰富降水④山地附近迎风坡,多地形雨⑤盆地(谷地)地形,夜间有空气下沉,盆地气流上升多夜雨12.“巴山夜雨”成因①西南山地潮湿多云②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13.盐湖成因自然①地势低洼,曾有众多河流汇入②气候极端干旱,蒸发量大,降水极少③强烈的蒸发促使地表浅层水或潜水中盐分上升,盐分积累人为①上游河流建设水利工程截流(引水)②下游农业用水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③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14.风力发电因素①风力资源多少②当地经济发展程度③当地常规能源的丰歉15.干旱成因①大气降水少②河流水量少③气温高,蒸发大④沙漠多,下渗多⑤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坡度大,河流流速快,不易保存⑥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⑦水利设施不足,存留水体少⑧人类活动用水多16.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雨季未到,降水稀少③春季为小麦生长期,需水量大④降水年际变化大,某些年份春季降水稀少,灾害更为严重17.盐碱地成因自然:①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②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高③距海近,易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④春秋季节多大凤,气温高,蒸发旺盛人为:⑤不合理灌溉,普遍采用大面积漫灌,易引起地下水位上涨⑥兴修水利工程,易引起河湖水面升高,河湖补给地下水⑦跨流域调水,引起调出调入地下水位变化18.冲(洪)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高考高频成因考点(二)1.湖边植物分布广的自然原因①地势平坦,浅滩面积广②河流注入,携带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③河流有进有出,淡水资源丰富,湖泊盐度较小④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⑤湖泊比热容较大,水体白天吸热、晚上放热2.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①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提供丰富有机质②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③地形平坦,降水相对较少,风力及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有机质易留存3.生物多样性丰富原因(横断山区)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分充足③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4.三峡水库在9~11月蓄水原因①冬春降水少,提前蓄水保证冬春发电所需的水量和水位差②保证上游航道的水深,满足大型船舶的航运需要③保证次年春节灌溉和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④此间库区降水强度小,来水含沙量小,河水清澈,因蓄水产生的泥沙淤积量小5.大坝截流在冬季/3月的原因①降水较少,河流位于枯水期,流量较小②可降低截流难度,保障截流安全,节省截流支出③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便于施工6.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阿拉伯半岛)①热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②海拔低,无冰雪融水③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④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7.迁都原因①分散城市职能,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环境②加强政治影响③加强军事控制④发展经济⑤开发内陆地区国土资源,减轻xx人口和环境压力8.“烈日下的清凉国土”(摩洛哥)①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②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③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④沿岸寒流有降温作用9.河流泥沙量大的原因①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②流域内降水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④流域内地形坡度大⑤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0.能源强度低的原因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②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节能技术,更新设备③增强节能意识④进行产业转移11.大气透明度极佳的原因(昆仑站)①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②海拔高,空气稀薄③污染小12.夏秋夜间多雨的原因①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②河谷/盆地地形③夜间山坡冷却块,气压较高④冷空气亚山坡下滑至谷底,迫使谷地暖湿气流抬升,易形成降水13.旱情分布的原因(广西:西>东)①降水量分布不均,东多西少②西部地势高,坡度大,地表水难以保存③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存水分④西部石灰岩广布,地表水易渗透14.夏季少霾的原因①夏季处于迎风坡,气流沿山坡上升,且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尘粒扩散②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尘粒沉降③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④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15.空气质量高的原因①大气污染物排放少②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16.湖区湿热的原因①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②纬度低,气温高③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④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⑤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17.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①大气降水,四周高中部低,河流呈向心状汇集②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来③盐分随地表水下渗④水分蒸发,盐度升高18.天气多变的原因(雷克雅未克)①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多气旋锋面活动③暖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易成雾(寒暖流交汇易成雾)19.“水”比“油”贵的原因(沙特)①热沙,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②生产生活用水以淡化海水为主③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石油,所以···20.冬季雾霾数与海拔呈负相关的原因①冬季冷空气密度大,容易下沉②在海拔地处堆积,海拔低,风速较小,空气运动微弱③冬季地面温度低(尤其是夜间),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海拔低处易形成雾,而高处不易形成21.与高坝相比,低坝具有哪些优势①减少移民②农田淹没少,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少③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④渍坝等威胁性小⑤工程量小,投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