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混凝土常识 - 副本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8fe61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a.png)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混凝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材料,它的质量和品种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的品种有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不同品种的水泥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配合材料,它的种类主要包括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要求坚硬、耐磨、耐腐蚀,通常选用砂石、碎石、碎砖等。
3.水:混凝土中的水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施工时要选择洁净的水源,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添加的材料,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控制膨胀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一般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配合比的确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2.设计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遵循经济、耐久、施工性和可靠性的原则,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3.设计方法: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极限配合比法、相对配合比法、等强度设计法和调整材料设计法等,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
三、混凝土浇筑1.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安装好模板,确保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精度。
2.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要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从低到高、从远到近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振捣作业: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振捣作业,以将混凝土中的空隙和气泡排除,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抹平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抹平和养护,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和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润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养护1.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硬化。
混凝土基本常识
![混凝土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68444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b.png)
混凝土基本常识混凝土基本常识1. 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工制品。
其中水泥起粘结作用,砂和石料起填充作用,水起润湿和反应参与作用。
混凝土的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添加掺合料、添加剂和改变颗粒分配等。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数据,可以确定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和强度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用于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便加以控制和检验。
3.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配制、搅拌、运输和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振捣、养护和检验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4. 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中。
在使用混凝土时,需要考虑其抗渗性、抗冻性、抗碱性和减振性等特殊性能。
5.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坍落度过大或过小、泌水量不足、温度控制不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调整配合比、加强浇筑密实度和加强养护等。
6.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的抗压试验和结构构件的检验等。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可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
扩展内容:1.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混凝土配合比表- 混凝土施工工艺图- 混凝土性能测试报告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混凝土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的施工和验收进行规范和指导。
- 建筑法规:根据国家建筑标准《建筑工程基本规范》,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进行规范和管理。
- 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以图形方式表达建筑物结构和技术要求的设计图纸。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9351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1.png)
混凝土知识大全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水泥、砂和石料混合而成。
在建筑、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混凝土的各方面知识,包括混凝土的组成、性质、种类,以及它们的用途及特点等。
一、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骨料和水。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它能将其他成分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块坚硬的固体。
砂是一种以石英矿物为主的细粒颗粒,它占混凝土总体积的20%-30%。
与水泥相比,砂的作用主要是为混凝土提供体积和稳定性。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颗粒物质,可以是石子、砾石或碎石等,其大小一般应当大于5毫米。
骨料可以为混凝土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水是混凝土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水的作用是在混凝土中形成化学反应,使混凝土在固化后得到强度和硬度。
同时,水也可以回收部分混凝土中分散的细粒颗粒,使其能够描绘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二、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压缩强度和强大的局部承载力,这使得它成为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大型工程项目的理想选择。
混凝土还具有以下特点:1. 耐久性:混凝土的化学性质使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其初始强度和硬度。
它能抵御自然磨损,如气象和化学腐蚀。
2. 可定制:混凝土可以使用不同的配方和生产过程来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如提高强度或耐火性能。
3. 安全性:混凝土通常比其他建筑材料更安全,因为它不会燃烧、腐烂或引起电子泄漏等危险事故。
4. 维护容易:混凝土的表面可以涂漆或喷涂来重建其外观,而且其维护成本较低,因为它不需要频繁的保养和修复。
三、混凝土的种类根据材料的特性,混凝土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1. 普通混凝土:一般用于基础,地面和建筑物外墙等较低强度应用,强度不大于2800 psi。
2. 高强度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重量,强度一般在8000 psi左右,用于建造高层建筑、桥梁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
3. 自密实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由特殊化学成分和加压形成的混凝土,能够自动排除空气和微小裂缝。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39f59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1.png)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混凝土在建筑中扮演着承重、抗震、隔热等重要作用,因此其质量和施工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粘结材料,用于黏合砂和石料。
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复合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在选用水泥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施工环境来选择。
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砂浆。
砂的选用应具有坚硬、结实、抗压性好的特点,同时也要保证砂的干净和无杂质。
3.石料石料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
石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地坚硬、表面平整。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液,用于搅拌水泥和砂浆。
应选用清洁、无杂质、无盐碱的自然水或者饮用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矿渣粉、矿粉、粉煤灰等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在施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有C10、C15、C20、C25等级,其中C代表抗压等级,数字代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确定配合比的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节约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3)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施工性;2.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因素(1)设计强度等级;(2)水灰比;(3)骨料的细度模数和细骨料容积率;(4)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搅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常用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和搅拌站,搅拌时间一般在2-3分钟。
2.浇筑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颗粒状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8米。
3.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膜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养护期一般为7-14天。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9787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9.png)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混凝土材料的配比1.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起到粘结材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水泥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的用量一般按照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确定,必须严格按照配比比例进行使用,不能随意增减。
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种类和品质,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2 砂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起到充填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砂的用量和砂率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强度低;砂的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大,易开裂。
因此,要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控制砂的用量和砂率。
1.3 砾石砾石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起到骨料的作用。
砾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选择合适的砾石种类和规格,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其使用量和含泥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1.4 水水是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掺和材料,用量稍多一些。
水的质量和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强度。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选用洁净的水,并控制其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1.5 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性能的一类材料。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粘剂、缓凝剂、加速剂等。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抗裂性和耐久性。
1.6 骨料搅拌比骨料搅拌比是指混凝土中砂、砾石和水泥的配合比例。
骨料搅拌比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骨料搅拌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合和控制。
二、混凝土的浇筑2.1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理浇筑面,保持干燥洁净。
其次要设置好脚手架和支模,确保浇筑的位置和形状准确。
再次要准备好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设备,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供应有保障。
最后要确定好浇筑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3462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7.png)
混凝土知识大全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的不同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性质、应用、养护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建筑工作者的基本功。
本文将全面介绍混凝土的各方面知识,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种:1.机械搅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通过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手工搅拌:较小工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搅拌,效率较低,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自流平:是一种自动化生产混凝土的方法,通过自动控制搅拌、输送和铺设混凝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混凝土的生产,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工程。
4.喷射混凝土:通常用于隧道、坑道等工程中的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通过压缩空气将混凝土喷射到施工部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砂子和水等几种组成成分混合而成。
其中,水泥是一种由熟料、石膏等材料烧制而成的粉状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硬化物质,并发挥粘结作用。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是指砂石等颗粒状物质。
砂子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物质,能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均匀度。
水则是混凝土的溶剂,能使混凝土成为可塑状态,使其易于搅拌和铺设。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受水泥、骨料和水等主要组成成分的影响,还受到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延迟凝结剂和早强剂等)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性质与其制备方法和组成的成分有关。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及其变形性: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混凝土在单轴受压(或拉)时的变形(压缩性或拉伸性)与荷载间的关系,是评估混凝土抗拉、抗剪、抗压等性能的重要指标。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适应一定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
混凝土基本知识
![混凝土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4de7e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混凝土基本知识1. 混凝土的定义与组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粉煤灰和掺合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胶体,以及与之固化而形成的石英砂、石英粉等骨料。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水泥的质量、水泥与骨料的比例以及掺合料的种类。
2.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合方案。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拥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配合比的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用途以及现场施工的条件。
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抗压强度来划分的,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等。
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越强。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4.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包括拌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其中,拌和是将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照配合比进行均匀混合的过程;运输是将混合好的混凝土从搅拌站送至施工现场的过程;浇筑是将混凝土倒入模板或模具内的过程;养护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对其进行湿润、覆盖保护等的过程。
5. 混凝土的硬化与强度发展混凝土硬化是指水泥胶体在水的作用下逐渐凝固和固化的过程。
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与其硬化过程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
从混凝土浇筑到达最终强度需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
6. 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和排水情况良好。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验收,确保模板的稳固性和尺寸准确性。
•浇筑混凝土时要分层浇筑,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厚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收缩和开裂。
•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7. 混凝土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混凝土开裂: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膨胀、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增加掺合料、提前养护和合理设计施工方案等。
•混凝土强度低:强度不达标可能是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原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副本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051425ad51f01dc381f165.png)
1.试分析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
答:素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很低,变形发展不充分,属脆性破坏。
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有很大的提高,在钢筋混凝土梁中,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在梁破坏前,其裂缝充分发展,变形明显增大,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延性破坏,结构的受力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什么?(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基于三个条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这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得以实现并获得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3.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保养维护费用低。
混凝土结构存在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自重大、抗裂性差、需用大量模板、施工受季节性影响。
4.什么叫做混凝土的强度?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哪一种强度指标值确定的?答:混凝土的强度是其受力性能的基本指标,是指外力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时所承受的应力。
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主要有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等。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5.混凝土一般会产生哪两种变形?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有哪些表示方法?答:混凝土的变形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受力变形,另一种是体积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有三种表示方法: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混凝土的切线模量。
6.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有何特点?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弹性极限、与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值、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强度以和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均比较高。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e0d7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2.png)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混凝土本构模型 - 副本
![混凝土本构模型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668eca6f783e0912a2162ab7.png)
塑性断裂理论1.背景简介断裂力学起源于金属材料的断裂,最早将断裂力学用于混凝土研究的是Kaplain 。
随后的工作几乎都是在混凝土为线弹性的假定下,运用断裂力学对混凝土断裂参量的研究。
但是由于没有弄清混凝土断裂破坏的特殊性质,所以导致了很多相互矛盾的结果。
不同研究所获得的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测定值,其离散性之大已经引起很多学者产生线弹性断裂力学能否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怀疑。
例如,Glucklich 证明,临界应变能释放率要比混凝土的表面能的2倍大得多。
其他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也表明,泥凝土的KIC 值随着试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裂纹长度和相对缺口深度有关。
不仅如此,KIC 还随骨料体积、形状、水灰比和龄期的不同而不同。
后者由于材料性质的变化而引起KIC 的变化。
单就尺寸变化引起的KIC 的不同结果,就值得怀疑线弹性断裂力学对混凝土的适用性。
然而,随着近年来对大尺寸混凝土试件(h>2m)实验结果的分析,人们已经认识到,以往对混凝土断裂参量的测定,实际上并不真正代表混凝土的断裂韧度,而仅仅是名义值。
由于混凝土复杂的组织结构,只有在试件尺寸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够测定出不随尺寸而变化的稳定的KIC 值,这才真正反映了混凝土的断裂韧度。
但是大尺寸混凝土实验比较因难,一般实验室难以做到。
基于断裂力学的混凝土的研究尚无法进入实用[3]。
2.模型建立:①应变空间塑性方程kl klij ijkl ij d ]FG h 1C [d εεεσ∂∂∂∂-=其中()]G F F GW F G F[h ijkl p pq p minεεαεαεεεε∂∂∂∂-∂∂-∂∂∂∂+∂∂∂∂-=ij rsrs rs e kl mnpqc D ②理想断裂模型kl mnmn kl ij f ijkl f ije ijij d )F/()F/)(F/(dH dW 2C )d (d d εεεεεσσσ∂∂∂∂∂∂-=-+=③塑性断裂理论本构方程kl klij ijkl ij d ]FG h 1C [d εεεσ∂∂∂∂-=其中]G )T 21T (W F G T C F [h klf mnkl pmnkl p mn pf kl p mnkl 1ijkl pfij εεεε∂∂+∂∂+∂∂∂∂-=-3.应用范围在统一框架下模拟混凝土裂缝起裂,稳定扩展,不稳定扩展直至断裂破坏的不同裂缝扩展阶段,适于追踪混凝土裂缝的全过程。
混凝土基本知识介绍(二)
![混凝土基本知识介绍(二)](https://img.taocdn.com/s3/m/a168dc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2.png)
六、混凝土的生产控制与运输1、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2、生产计划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方式与别的商品不同,其特点是以销定产,时限性强。
混凝土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宜在90分钟内开始卸料,并在初凝时间一半之内卸完,才能较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生产方与使用方必须协调一致,使供料速度与用料速度一致,使工地上混凝土供应既不脱节也不堆积。
3、搅拌要求:(1)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充分湿润。
(2)注意观察下料是否均匀,防止出现两盘料混仓的情况。
(3)经常清洗搅拌机,防止搅拌叶粘附较多混凝土引起的拌合效能低下。
4、材料配比:(1)计量设备应定期检定,保持其准确性,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各原材料每盘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为±2%;粗细骨料为±3%。
各原材料累计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
(2)应经常注意砂和石含水量的变化,并按测定的含水率调整加水量,以便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搅拌出来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并进行严格控制。
5、搅拌时间:混凝土应搅拌至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高标号混凝土应延长搅拌时间10-30秒。
6、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的运送时间指从混凝土由搅拌机卸入运输车开始至该运输车开始卸料为止。
运输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当合同未作规定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5小时内卸料,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运送时间可延长0.5小时。
(2)在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和坍落度过大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保持车罐转速6-8转/分钟。
(3)在炎热、寒冷或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应采取有效的防热、保温、防风、防雨等措施。
(4)采用车辆运输时应力求道路平坦,行车平稳,以免发生严重分层离析现象,如发生分层离析,则应在卸料前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3c3d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a.png)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混凝土的基础知识1.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砂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通过水化反应形成坚固的结构材料。
1.2 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砂、水和掺合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和砂是混凝土的骨料,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掺合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3 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混凝土具有耐压、耐弯、耐冻融、耐火、耐磨、隔热、隔音等特性。
1.4 混凝土的分类按材料的不同,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流浆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久混凝土等。
第二章混凝土的原材料2.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是常见的水泥类型。
2.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按粒径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常用砾石、碎石,细骨料常用石粉、天然砂。
2.3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细骨料,常用河砂和山砂,主要用于混凝土的细度调整和流动性控制。
2.4 水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用量应符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
2.5 掺合料掺合料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常用粉煤灰、硅灰、磷矿渣粉等。
第三章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强度、耐久性、变形、硬化过程等原则,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3.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为各个等级,如C20、C30、C50等,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
3.3 混凝土的材料用量确定根据配合比设计原则,确定水泥、骨料、砂、水、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3.4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传统经验法、试验法、理论计算法、统计学法等方法。
第四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过程包括配料、搅拌和运输。
常用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混凝土搅拌站等。
4.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包括浇筑、摊铺、压实、养护等环节,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汇总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5f11dfac1c708a1284a44c1.png)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定义:1.1由胶凝材料.水.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2.组成2.1.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细度或比表面积。
2.1.3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2.2矿物掺合料2.2.1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13/T 18046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有关规定。
2.2.2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
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
混凝土基本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50e5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5.png)
混凝土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混合而成的人工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它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被用于各种结构中,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挡土墙等。
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包括耐久性、耐火性、抗压强度高、易塑性和耐腐蚀性。
二、混凝土的组成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通过与水反应形成水泥胶凝物,将砂石等骨料粘结在一起。
水泥的常用种类包括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砂是混凝土的骨料之一,是一种细颗粒的材料,用于填充水泥和石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 石料:石料是混凝土的骨料之一,通常为碎石或砾石,用于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混合水泥和骨料,形成混凝土糊状物。
5. 外加剂:外加剂是用于改良混凝土特性的辅助材料,包括减水剂、增塑剂、固化剂、防水剂等。
三、混凝土的性能1. 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按照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2. 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指的是混凝土的紧密程度,影响其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3. 塑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易于施工成型,并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模具。
4. 耐久性: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环境中的腐蚀、磨损和冻融等因素。
5. 硬化时间:混凝土的硬化时间是指从混凝土浇筑到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所需的时间。
四、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也就是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比关系。
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要求会有不同的配合比,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 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的工程结构需要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
2. 抗渗性要求:对于需要防水的结构,混凝土的抗渗性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 施工性能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是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性能。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你知道几个?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你知道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464c8f5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a.png)
01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要问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人为划分出来的,它是混凝土的特征强度。
根据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150㎜的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与ISO试验方法一致的温度为20士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至28d龄期,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等级应以材料名称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
故混凝土强度等级以符号C(英文混凝土Concrete的缩写)及其后面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因为一般工程上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所受的荷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不能完全使用一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对于承受压力大的部位,就要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于承受压力小的部位,就要使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分成不同强度等级,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通过设计计算选用。
02混凝土为什么规定28d的强度为标准强度混凝土是靠水泥的胶结作用,逐渐硬化,而提高抗压强度的。
由于水泥的结硬不是一下子就完成,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完美的。
在正常的养护条件下,前七天抗压强度增长较快,7d~14d之间增长稍慢,而28d以后,强度增长更是比较缓慢。
也就是说,28d以后抗压强度为标准强度,作为设计和施工检验质量的标准。
显然,如果以小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将使混凝土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如果以大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虽然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但由于达到标准强度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施工进度。
03混凝土为什么对水质有要求含有脂肪、植物油、糖、酸等工业废水污水都不能用来拌和混凝土。
因为这些含有杂质的水会降低水泥的粘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所以不能使用含有大量盐类的矿物水,这样会使水泥不能很好抵抗水的侵蚀。
有关水泥混凝土知识
![有关水泥混凝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33d01f16fc700abb68fc22.png)
有关水泥混凝土知识1、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化学收缩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从而使混凝土收缩,这种收缩称为化学收缩.其收缩量随混凝土硬化龄期的延长而增加,大致与时间的对数成正比,一般在混凝土成型后40多天内增长较快,以后就渐趋稳定.化学收缩是不能恢复的.干湿变形干湿变形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干“缩”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吸附水蒸发面引起凝胶体失水产生紧缩,以及毛细管水蒸发而使混凝土系统内的颗粒受到毛细管压力作用的体积收缩.这种收缩是可以恢复的,即重吸水又产生膨胀.温度变形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包括两方面:一是当环境温度变化时,硬化后的混凝土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约为10×10-6,环境温度每升高1度,每1m膨胀0.01mm.温度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及大面积混凝土工程极为不利.二是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混凝土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较慢,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比外部高,有时温差可达50~70度.这将使内部混凝土的体积产生较大的膨胀,而外部混凝土却随气温降低而收缩.内部膨胀和外部收缩互相制约,在混凝土外表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严重时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含有砂石骨料,水泥石,游离水分和气泡,这就决定了混凝土本身的不匀质性.它不是一种完全的弹性体,而是一种弹塑性体.它在受力时,既会产生可以恢复的弹性变形,又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徐变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时间不断增长,即荷载不变而变形仍随时间增大,一般要延续2~3年才逐渐趋于稳定.这种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通常称为徐变2、如何避免混凝土预制板施工后出现裂缝水泥混凝土预制板成型后,在早期抗拉强度尚未充分形成以前,由于干燥等原因产生了收缩,受约束的混凝土预制板往往会产生裂缝.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预制板承受荷载能力,而且还会严重损害混凝土预制板的耐久性.混凝土预制板施工后出裂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干缩太大造成,欲消除裂缝,必须从减少混凝土干缩着手.混凝土干缩受多种加素影响,主要有: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骨料成分及初期湿养护的持续时间。
混凝土基本常识
![混凝土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550410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3.png)
混凝土基本常识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制品,由水泥、砂、碎石、水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抗压力、耐久性、硬度等特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作为一种常规建材,混凝土的相关知识并不为人所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有关混凝土的基本常识。
一、原材料的选取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生产物料之一,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制作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
2.砂子:砂子主要用来填充水泥和碎石之间的间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砂子的颗粒大小应适中,不能含有过多的泥沙、粉尘等杂质。
3.碎石:碎石是混凝土中作为骨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选择质地坚硬、形状规则、无表面粉化、无软弱、开裂等缺陷的天然石料或优良人工骨料。
4.水:水是混凝土中最常见的原材料之一,应选择无杂质、无毒害、无过多的氯离子等优质清水。
二、搅拌比例的确定搅拌比例是混凝土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主要决定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性能。
搅拌比例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生产厂家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以及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对水泥、砂子、碎石、水等原料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最终的搅拌比例。
三、施工注意事项1.振捣: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振捣,振捣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空洞和孔隙,提高混凝土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障混凝土强度和工程品质的关键,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左右。
养护期间要注意混凝土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3.防冻:在寒冷的冬季,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到冻害。
可以采用保温措施,如铺设保温材料等。
四、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强度、密实性、耐久性和外观质量等。
其中,强度是最主要的指标,也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总之,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制作和使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搅拌比例的确定再到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都应有计划地进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95414abc5da50e2524d7fb2.png)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定义:1.1由胶凝材料.水.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2.组成2.1.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细度或比表面积。
2.1.3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2.2矿物掺合料2.2.1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13/T18046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有关规定。
2.2.2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
混凝土基本常识【范本模板】
![混凝土基本常识【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7aa2215fbfc77da369b17e.png)
商品混凝土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及强度等级常识:“混凝土”可简写为“砼".预拌砼(也称商品砼)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砼拌合物.预拌砼属于半成品.砼等级划分是按砼的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分为若干个等级,即强度等级。
表示为符号C(“C"为砼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 计)表示,普通砼划分为C10、C 15、C20、C 25、C30、C35、C 40、C 45、C50、C 55、C 60等.二、商品砼的组成材料砼的组成材料一般为水泥、集料、水、矿物掺合料、化学外加剂。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砼,会根据需要加入一些特殊材料。
它与其他商品一样,其性能是由它的原材料来实现的,只有控制好砼原材料的质量、合理利用原材料才能获得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砼。
1、水泥水泥是砼中最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砼性能的重要部分。
水泥的品种很多,有硅酸盐水泥(P.Ⅰ、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
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
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F)、复合硅酸盐水泥(P。
C)、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等.它们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差别:一是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差别。
例如: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中则以无水硫铝酸钙矿物为主.二是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的差别。
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少量的活性或非活性混合材,其掺量为6%~15%;矿渣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矿渣,其掺量为20%~70%;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其掺量为20%~40%。
由于组分上的不同,水泥的性能上也不同。
不同品种的水泥等级等级划分也不同,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基本常识
1、什么叫商品混凝土?
答:根据需方要求,用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搅拌后出售的并采用搅拌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需方交货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2、砼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怎么读音?
答:含义是人工制造的石头,代表混凝土。
字典读音为tóng,也可以读hùn níng tu。
3、特种混凝土表示符号?
答:R—早强;P—抗渗;F—防冻;RF—早强防冻
4、混凝土拌合水应采用哪几种?
答:应采用淡水、自来水、地下水、饮用水、再生水、搅拌站内洗车水(部分掺用)。
不得使用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海水。
5、按砼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它是如何划分的?
答:按砼的强度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70、C80、共13个等级。
它的等级是根据混凝土标准试块标准养护28天的强度,每隔5MPa 或10MPa分为一个等级。
C为混凝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它表示混凝土,角注数字表示强度等级。
6、什么叫砼外加剂?
答:用来改善砼性能的添加剂就叫砼外加剂。
7、何为混凝土坍落度?
答:用坍落度筒放在铁盘上,装入砼拌合物并捣实,然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混凝土试体向下坍落,测量筒顶至试体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坍落度。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0±30 mm。
8、砼拌合物的离析是什么样子的?
答:如果发现砼拌合物的集堆边缘有水泥稀浆流出。
过几分钟后砂石下沉,形成抓底现象就是砼拌合物的离析现象(需回站调整)。
9、何为砼的缓凝?是什么原因?
答:当砼拌合物浇筑24小时后还不终凝即为缓凝。
缓凝时是由于泵送剂内所掺加的缓凝成分过量所导致的。
也有时产生在温度骤降以后,本来用于常温是合适的,而天气温度骤降5~10℃时,就肯定延长凝结时间,出现缓凝现象。
10、为什么在砼刚终凝后不得在其上吊放重物?
答: 因为砼刚终凝,强度很低。
如果这时吊放钢筋等重物,在放到板上的瞬间会产生冲击力,重力加冲击力会使板产生较大的变形,出现裂缝。
11、何为冬期施工?
答:当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最低气温低于0℃时
即进入冬期施工。
12、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约有多长?
答:一般初凝时间为8~12小时(气温高时为4~6小时)。
终凝时间为12~16小时(高温时5~7小时)在秋季或春季换季时肯能终凝时间在18~24小时之间。
天达建筑材料公司试验室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