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化学(第1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https://img.taocdn.com/s3/m/15e47f3aeefdc8d376ee32d5.png)
为发生下列反应: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硅酸钠化学性质 硅酸钠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能燃烧, 不易被腐蚀,热稳定性好。
-1-
①与酸反应 Na2SiO3 + 2HCl =2NaCl + H2SiO3↓ ②与盐反应 CaCl2+Na2SiO3=CaSiO3+2NaCl (3)用途
硅 石
沙子
无定形(硅 藻土)
水晶
水 晶
玛瑙
主要成份: SiO2
主要成份:
SiO2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结构
二氧化硅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立体网状结
1:2 ,不存在 构,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__
单个的 SiO2 分子。在 SiO2 晶体中,每个 Si 原子周围结合
C
人 教 版 化 学
B.镁橄榄石 Mg2SiO4 表示为2MgO·SiO2
C.钾长石 KAlSi3O8表示为K2O·Al2O3·3SiO2 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 Al2O3·2SiO2·2H2O 提示: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5、硅酸钠(Na2SiO3) (1)、硅酸钠的物理性质
不 二氧化硅是坚硬、难熔的固体,________ 溶于水, 不导电,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无色透明。
4.物理性质:硬度大,熔沸点高,不溶于水 5.化学性质: 很稳定 .
.
【 讨论 】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 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玻璃中含 有SiO2)
一、二氧化硅
5.化学性质: ① 是 酸 性氧化物
人 教 版 化 学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第1讲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第1讲](https://img.taocdn.com/s3/m/6e618fd976eeaeaad1f330a3.png)
dV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固体或液体:T↑,体积变化小,因此:
C P CV
高温时,固体或液体的Cp与Cv的差别较大!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2、固体的经典热容理论
(1)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一珀替定律
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 C
P
25 J /( k mol )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3、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 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或物体的运动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 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
X A co s( 2 t / T )
式中:X为位移;A为振幅,即 质点离开平衡位置时 (x=0) 的最 大位移绝对值;t为时间;T为 (2 简谐振动的周期; t / T ) 为简 谐振动的位相。
彩电等多种电路中广泛应用的大功率管,其底部 的有机绝缘片,为了散热而要求具有良好的热导性。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3.1 热学性能的物理基础
1、热性能的物理本质
升华 热容 晶格热振动 热膨胀 熔化 热稳定性
热传 导
热性能的物理本质:晶格热振动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h
0
2
1
E
低温区:
hv
0
1
kT
C
v
e
kT
2
1
h kT
0
h 0 3R kT
e
低温区域,CV值按指数规律随温度T而变化,而 不是从实验中得出的按T3变化的规律。 忽略了各格波的频率差别,其假设过于简化。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0c5e689eb172ded63b75e.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泥、陶瓷、玻璃初步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
2.通过实验掌握Na2SiO3的防火性等性质。
3.初步了解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硅的相关资料学会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交流展示活动,培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玻璃等材料的发展现状、硅在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化学对于生活生产的积极意义,从而提升学习化学的热情。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硅在信息产业中的一些应用,但是对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没有太多的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硅酸盐的性质及重要用途、硅的用途
难点:硅酸盐的盐氧化物写法的书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第一学时
教学环节一:硅酸盐的性质及用途
【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初步了解了普通的沙子如何变成了高端的芯片,这就是化学的魅力。
其实,化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比如,我们以前居住的房屋是茅庐,而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都得益于化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
【提问】这幢建筑中,涉及到了哪些材料?
【学生】水泥、玻璃、陶瓷、钢筋等。
【教师】水泥、玻璃、陶瓷是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表】硅酸盐产品。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习题及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f392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f.png)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泡花碱属于盐类C.明矾和漂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解析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其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漂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答案 C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解析晶体硅虽然外形像金属(有金属光泽),但实际上属于非金属;硅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在常温下),但常温下仍能与氟气、氟化氢和NaOH溶液等发生反应,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发生反应。
答案 C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OH-+CO2===CO23+H2O-B.向纯碱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CO23+CO2+H2O===2HCO-3-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SiO23+CO2+2-2H2O===H4SiO4↓+CO3-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硅:Si+2OH-+H2O===SiO23+2H2↑解析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A项错误。
答案 A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C.低温时硅与水、空气、盐酸、硝酸、硫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解析自然界中无单质硅存在。
应用无机化学:第一章 新型无机材料概述
![应用无机化学:第一章 新型无机材料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a72e59cc22bcd127ff0c26.png)
✓ 粉体原料的粒度是纳米量级的,显微结构中的晶粒、晶界、气孔、缺陷分布均在纳米尺度。 ✓ 纳米陶瓷表面和界面非常大,晶界对材料性能其主导影响作用 ✓ 纳米陶瓷是当前陶瓷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将促使陶瓷从性能到应用都提高到崭新的阶段 9
现代社会的合成材料
钇铝石榴石激光材料,氧化铝、氧化钇透 明材料和石英系或多组分玻璃的光导纤维 等
金 属
高温结构陶瓷
高温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及硼化物等 难熔化合物
材
超硬材料
碳化钛、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
料
人工晶体
铌酸锂、钽酸锂、砷化镓、氟金云母等
生物陶瓷
长石质齿材、氧化铝、磷酸盐骨材和酶的
载体等
21
无机复合材料
陶瓷基、金属基、碳素基的复合材料
对人体有较好的适应性
心瓣膜、人造关节等
23
硬度大、耐磨损
高温炉管
透明、耐高压 氧化铝陶瓷制品
高
压
钠
灯
熔点高
24
氧化铝陶瓷球磨罐
星式氧化铝陶瓷球磨机
25
高压钠灯是发光效率很高的一种电光源,光色 金白,在它的灯光下看物清晰,不刺眼。平均 寿命长达1万小时~2万小时,比高压汞灯寿命 长2倍,高过白炽灯的寿命10倍,是目前寿命 最长的灯。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就已经 知道利用钠蒸气放电可获得一种高效率的光源, 但一直到1960年,高压钠灯才呱呱坠地,后经 不断发展改进,才得以实际应用。
2014级本科生选修课程
应用无机化学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新型无机材料概述
• 新型无机材料发展概况 • 新型无机材料特点 、分类 • 新型无机材料应用领域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aed29af1ffc4ffe47ace0.png)
第1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考纲要求:1.了解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循着图示·想一想][特色特性·记一记]1.特殊的用途:Si ——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 SiO 2——光导纤维H 2SiO 3——硅胶可作干燥剂Na 2SiO 3(水玻璃)——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2.特殊的表示方法:硅酸盐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如Na 2SiO 3→Na 2O·SiO 2 3.特殊的性质:(1)Si 与NaOH 溶液的反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2)SiO 2能溶于氢氟酸:SiO 2+4HF===SiF 4↑+2H 2O (3)H 2C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 (4)粗硅的制备:SiO 2+2C=====高温Si +2C O↑考点一 应用广泛的非金属单质——硅[教材知识层面]1.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Ⅳ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2.硅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硅单质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2)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4HF===SiF 4↑+2H 2↑;②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③与O 2反应:Si +O 2△,SiO 2。
3.硅单质的用途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合金材料。
[高考考查层面]命题点1 硅单质的特性非金属的一般规律 硅的特性硅还原性强于碳2C +SiO 2=====高温Si +2CO↑ 非金属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产生H 2 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 2: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非金属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Si +4HF===SiF 4↑+2H 2↑[典题示例]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课件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8748a8762caaedd33d438.png)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导 航 高 考
自 我 诊 断
考 点 突 破
随 堂 演 练
课 时 作 业
考纲解
读 1.了解碳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
物、碳酸盐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初步了解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3.了解Si和SiO2的主要性质,了解CO2和 SiO2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4.了解硅酸及常见硅酸盐的性质。
自主检
1.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桥;②门窗 查 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 镯;⑥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 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 ( ) A.⑥⑧ 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⑦ D.全部
[答案]C [解析]③、④、⑤、⑦物品或设备的所用材 料为SiO2,生产水泥的原料黏土中含有SiO2, 生产玻璃用到的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 SiO2,⑥和⑧所用材料为硅,故C项正确。
2.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 ①硅与NaOH溶液 ②硅与盐酸 ③硅与氢 氟酸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钠 ⑤二氧化硅与 NaOH溶液 ⑥二氧化硅与浓硝酸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物质 化学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硅酸和硅酸盐 1.硅酸 (1)溶解性:溶解度很小。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________还 弱:Na2SiO3+CO2+H2O===Na2CO3+ H2SiO3↓。 (3)制备:可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用途:硅胶可用作________的载体和袋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https://img.taocdn.com/s3/m/a1ee2ced26fff705cd170a0d.png)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主备人:于小凤时间:2009年11日课程标准: 知道硅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了解SiO2与HF、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省教学要求:掌握SiO2的存在形式和SiO2的性质掌握H2SiO3的弱酸性、制备方法及硅胶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及存在形式。
使学生了解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学习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与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及碳酸),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及硅酸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及二氧化硅、硅酸的主要性质Ⅰ课前检测:阅读教材P74第1、2、3自然段及资料卡片内容,完成知识整理: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硅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均有个电子,二者既相似又不同。
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为、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及的形式存在。
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Ⅱ课堂新授【新课导入】在上一章我们研究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占了绝大多数,非金属只有二十几种(包括稀有气体)。
但是,与金属相比,非金属的性质要复杂得多。
金属只有正价,单质只有还原性;而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举例:S),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C就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
总之非金属与人类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首先来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思考】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SiO2+4HF=SiF4↑+2H2O②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炼铁造渣)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有粘结性)⑸SiO2的用途二、硅酸(H2SiO3)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2、化学性质:酸性:H2SiO3 < H2CO33、制法:①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②将CO2通入Na 2SiO3溶液中:Na2SiO3+CO2+H2O = H2SiO3↓+Na2CO34、用途:【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碱发生化学反应D、自然界中二氧化硅都存在于石英矿中2、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①制造水泥;②制光导纤维;③制造手表;④制坩埚;⑤制首饰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3、下列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用石英坩埚熔化NaOH固体B、用玻璃试剂瓶保存HF溶液C、用磨口玻璃试剂瓶保存NaOH溶液D、用磨口玻璃试剂瓶保存浓HNO3教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219b5eb1a37f111f1855bc2.png)
§1-5 晶体的理想形态
一、 单形的概念
➢ 单形:指借助于对称型之全部对称要素的作用 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
➢ 单形特点:同一单形中的晶面是同形等大的; 共有47种单形。
物
质
气态
内
能
液态
玻璃态
结晶态
2020/6/18
物质存在状态
2020/6/18
一、对称的特点
➢ 所有的晶体都是对称的; ➢ 受到格子构造控制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 ➢ 对称体现在外形上、物理、化学性质上。
2020/6/18
二.晶体的宏观对称要素和对称操作
➢对称操作:指能使对称物体中各相同部分作有
2020/6/18
• 二、各晶系晶体的定向法则
晶系
三斜晶系
单斜晶系
晶体几何常数
a≠b≠c α≠β≠γ
a≠b≠c α=γ= 90°β≠ 90°
斜方晶系 四方晶系 三方晶系 六方晶系
a≠b≠c、 α=β=γ=90°
a=b≠c、 α=β=γ=90°
a=b=c、 α=β=γ≠90°
a=b≠c、 α=β=90°γ=120°
第一章 结晶学基础
2020/6/18
第一章 几何结晶学基础
认识晶体/非晶体的过程:
自然界存在的外形规则的物体→人工合成晶体 非晶体也可以呈现出规则外形;晶体在非理想生长条件 下可以呈 现出不规则外形
晶体现代定义:内部质点以一定周期性方式在 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物质
晶体学包含的主要内容
2020/6/18
2020/6/18
3.空间点阵与实际晶体的区别
组成单元
空间分布
空间点阵 几何点
无限大
实际晶体 实际原子或离子 有限大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1》 第4章 第1节无机非属材料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1》 第4章 第1节无机非属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ab705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8.png)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必修1》第4章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1》第4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二. 教学目的1. 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无机非金属材料2. 了解工业制硅及粗硅提纯的原理3. 了解玻璃、水泥的制备三. 教学重点、难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四. 知识要点:(一)硅硅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1. 硅晶体的结构及主要物理性质结构:正四面体形空间网状原子晶体主要物理性质:灰黑色晶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大、熔沸点高。
2. 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与F2、HF、强碱反应,而不与Cl2、O2反应。
Si+2F2=SiF4Si+2NaOH+H2O=Na2SiO3+2H2↑加热时:Si+O2高温SiO2(二)二氧化硅1. 结构及物理性质空间网状结构原子晶体,每个硅原子跟4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跟2个硅原子结合。
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不溶于水的固体2. SiO2的化学性质SiO2是H2SiO3和H4SiO4的酸酐,具有酸酐的通性;(1)常温下可跟氢氟酸反应.跟碱溶液缓慢反应.SiO2+ 4HF=SiF4↑+2H2OSiO2+2NaOH=Na2SiO3 + H2O注: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瓶塞不能用玻璃塞。
(2)在高温时,二氧化硅可与碱性氧化物以及某些盐发生反应:SiO2+ CaO 高温 CaSiO3;SiO2+ CaCO3高温CaSiO3 +CO2↑SiO2+ Na2CO3高温Na2SiO3+CO2↑(3)在高温时,二氧化硅可被某些还原剂还原SiO2+ 2C 高温Si+ 2CO ↑(制粗硅);SiO2+ 3C 高温 SiC + 2CO↑ (制砂) 3. 二氧化硅的用途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石英用于制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用于制造大型天体望远镜的凸透镜以及吹制各种化学仪器,用作红外辐射器元件的套管;石英砂常用于制玻璃和建筑材料;硅藻土作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制造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28395783d049649a665809.png)
说文解字
二氧化硅
硅酸盐
硅
硅酸盐
硅 酸 盐
第一关
(合作-交流)
学习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你见过二氧化硅吗?请举几个例子, 并说说他们的用途。 分析二氧化硅的存在形态。
归纳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水晶
现代通信用光缆
光
学
光导纤维
纤 维
胃
镜
无用 开光 刀导 手纤 术维
做 光导纤维手术头灯
H2CO3
不与水反应
4、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通常很不活泼)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iO2+ CaO 高温 CaSiO3
B、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 + 2NaOH =
Na2SiO3 +H2O
硅酸钠
(有粘性,其溶液俗称水玻璃)
迁移应用:
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 试剂瓶要用橡胶塞而不能用 玻璃塞(玻璃中含SiO2)?
二氧化硅 SiO2
物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
化 与碱性氧
高温
学 化物反应 CO2+ CaO 高温 CaCO3 性 (CaO)
SiO2+ CaO
CaSiO3
质 与碱反应
SiO2 + 2NaOH =
(NaOH)CO2 + 2NaOH = Na2CO3 +H2O
Na2SiO3 +H2O
硅酸钠
与水反应
CO2+H2O
第四章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硅酸的制备和性质
“豪门二杰”
自学
【阅读】教材P74的第1~3自然段,回答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硅和二氧化硅课件2022-2023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硅和二氧化硅课件2022-2023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646819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d.png)
高温结构陶瓷 新型陶瓷 透明陶瓷
压电陶瓷 超导陶瓷
4、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材料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 等。
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材料 —— 富勒烯 富勒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系列笼形分子的总称。
C60 是富勒烯的代表物。 C60 的发现为纳米科学提供了 重要的研究对象,开启了碳纳 米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新时代。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1)硅酸盐材料是重要的传统无机非金尾材料,也是日常生活、交通工具、建筑行业等不
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下列不属于硅酸盐产品的是 ① (填写序号)
①光导纤维
②水泥
③玻璃
④陶瓷
(2)玻璃是重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玻璃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有
些玻璃的花纹是利用氢氟酸对普通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的腐蚀作用而制成的,写出该反应的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
硅元素含量仅此于氧,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 单质硅是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Si +14 2 8 4
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硅的用途
Si导电性介于导体和半导体 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半导体材料
硅芯片
硅太阳能电池
【思考】 硅是非金属元素,为什么硅晶体可以导电用作半导体?
胶塞的试剂瓶中
知识巩固
课堂练习
2. 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硅酸可以通过 SiO2 和 H2O 化合反应直接制得 B.可用反应 Na2SiO3+2HCl = 2NaCl + H2SiO3↓ 制取硅酸 C.因为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干燥剂“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第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第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c1dff4693daef5ef73d66.png)
性 ②与酸 只与氢氟酸反应: SiO2+ 质 反应 4HF===SiF4↑+2H2O
不反应
化学 性质
CO2 少量:CO2+2NaOH=== Na2SiO3+H2O (盛 Na2CO3+H2O 碱反 、 CO2 过量: 碱液的试剂瓶用 CO2+NaOH===NaHCO3 应 橡胶 塞) ③与 如与 Na2SiO3 反应:Na2SiO3+ ④与 如与 Na2CO3 反应: H2O + CO2( 不 足 )===H2SiO3↓ 高温 +Na CO 2 3 SiO + Na CO ===== 盐反 或 Na2SiO3+ 2H2O 2 2 3 应
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深度思考
1.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碳和硅均为ⅣA 族元素,自然 界中有碳的多种单质存在, 自然界中有硅的单质吗?为 什么?
答案 没有,因为硅有很强的亲氧性,在地壳形成时硅与 氧易结合,难分离,因而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和硅 酸盐形式存在。
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可采取的 方法:
制饮料、 制碳酸盐
4.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 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硅酸 不能 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填“能”
△ ①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SiO3=====SiO2+H2O 。
②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 如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H2SiO3+2NaOH===Na2SiO3+2H2O 。 ③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 用作干燥剂。
无定形硅
两大类。
(2)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 碳 结构 硅
金刚石: 空间网状 结构 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 石墨:层状结构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 的空间网状结构 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 熔点 高 晶体硅用作 半导体 材 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 电池
【高中化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9fa25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a.png)
K2O·Al2O3·6SiO2
Hale Waihona Puke Al2O3·2SiO2·2H2O
课时一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结构
Si 和 O 构成了硅氧四面体
每个 Si 结合 4 个 O, Si 在中心,O 在四面体的 4 个顶角 许多四面体通过顶角的O相互连接 每个 O 为两个四面体所共有,与 2 个 Si 相结合
硅酸盐性质 大多硬度高、熔点高、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等
反应原理:
SiO2+Na2CO3 SiO2+CaCO3
Na2SiO3+CO2↑ CaSiO3+CO2↑
课时一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含铅的光学玻璃
加入金属氧化物或盐的彩色玻璃
加入硼酸盐的玻璃仪器
课时一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例1】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 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②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如Na2O•SiO2、CaO•SiO2
①书写形式一般为:
A 活泼金属氧化物 • B 较活泼金属氧化物• C SiO2 • D H2O ②元素化合价不变、原子比例不变 ③计量数以整数书写
课时一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思考】
长石(KAlSi3O8)、高岭土[Al2Si2O5(OH)4] 如何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5.3.1
第一课时: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人类使用材料除了金属 材料,还有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许多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 玻璃、陶瓷)含有硅、氧等元素,具 有耐高温、抗腐蚀、硬度高等特点, 以及特殊的光学、电学等性能。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e93ec11ed9ad51f11df282.png)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 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碳、硅的单质1.存在: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 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碳⎩⎪⎪⎨⎪⎪⎧与O 2反应⎩⎪⎨⎪⎧O 2(足量):C +O 2=====点燃CO 2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与氧化物反应⎩⎪⎨⎪⎧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H 2O :C +H 2O (g )=====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二、碳、硅的氧化物 1.CO 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
②还原性:CO 还原Fe 2O 3的反应为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 (1)物理性质①熔、沸点:CO 2的熔、沸点比SiO 2的熔、沸点低。
②溶解性:CO 2可溶于水,SiO 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CO 2+H 2OH 2CO 3CO 2: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SiO 2:制光学仪器、石英玻璃。
水晶可制作饰品,常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考点2 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H 2SiO 3)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 第1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 第1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https://img.taocdn.com/s3/m/eb4a6bb8c77da26925c5b091.png)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如与 Na2CO3 反 SiO ④与盐 应: 2+Na2CO3 H2SiO3↓+Na2CO3 或 高温 =====Na2SiO3+ 反应 Na2SiO3+2H2O+2CO2(足 CO2↑ 量)===H2SiO3↓+2NaHCO3
如与 Na2SiO3 反应: Na2SiO3 +H2O+CO2(不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方法指导
根据化合价法则和元素守恒对硅酸盐的化学
式进行改写。 氧化物的顺序: 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8.能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的事实是 反应生成硅酸
(
)
A.CO2 溶于水生成碳酸,SiO2 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直接 B.在高温条件下,SiO2 和 Na2CO3 能发生反应:SiO2+ 高温 Na2CO3=====Na2SiO3+CO2↑ C.SiO2 的熔点比 CO2 的高 D.CO2 通入 Na2SiO3 稀溶液中,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所 生成的 H2SiO3 逐渐聚合而形成硅酸溶胶
12 6C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和13C 都是碳元素,故 D 项错。 6
答案 B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考点二 碳、硅的氧化物
第1讲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 色气体, 有 毒, 难 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点燃 ①燃烧: 2CO+O2=====2CO2 , 淡蓝色 火焰; △ ②还原 CuO: CuO+CO=====Cu+CO2(冶炼金属) 。
第1讲
( B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C.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着碳族元素中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D.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多于其他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05945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7.png)
§1-2 分子轨道和能带
• 一、能带理论
理论的说明以及对导电作用的原理
• 二、分子轨道的概念
采用单电子近似方法,假定分子中的每个电子孤立地 运动在各个原子核和其余电子组成的平均势场中,每 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单电子波函数描述,这种函数 是电子坐标函数,分之中的单电子波函数称为分子轨 道。
结晶化;玻璃化;分相
• 三、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手段
Tamman的速率决定结晶理论; Uhlmann利用 3T图
• 四、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键型;键强;电负性差值;SP杂化轨道的形成
§3-5 玻璃的结构
关于玻璃的结构,目前尚无定论,只有 假说。基本假说有两种:
• 一、微晶子假说
• 二、无规则网络假说
第五章 胶体
• 胶体简介 • 粘土的荷电性 • 粘土胶体的动电性质 • 粘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 粘土-水系统的胶体性质
§5-1 胶体简介
• 一、分散体系
一种物质以或大或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 成的体系。
• 二、胶核、胶体粒子和胶团
胶核:胶体溶液中,作为分散相的微小物质粒子是构 成胶体的核心 胶体粒子:滑动面所包围的带电体 胶团:整个扩散层及其所包围的胶体粒子
1.活化晶格作用;2.稳定晶格作用;3.改变晶体的性质
§2-3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 一、产生原因 • 二、与母体化合物的区别
§2-4 线缺陷
• 一、分类: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 二、两种位错的判断和符号
§2-5 面缺陷
• 一、晶体的面缺陷定义 • 二、面缺陷的分类
第三章 熔体和玻璃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ae1016a45177232e60a201.png)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科技发展和对材料研究的深入
• 材料的种类及领域在不断扩大,表现在:
除了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又出现了复合材料; 属于同一功能的材料的范围也在扩大(如半导体材料)。
• 对材料内在规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不同种类材料中的界面与表面、晶体结构与微观缺陷 以及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等方面确有共同之处。
鉴于此,有必要将相关材料的研究内容统一形成材料
• 化学组成千变万化。 • 组成相同,但晶体结构或形态不同,也可构成 迥然不同的材料。
氧化铝:单晶态,用作宝石、激光材料。
多晶烧结体,用作电路基板、高温炉管、 切削工具材料。 纤维状多晶体,高强优质绝热材料。 多孔多晶体,催化剂载体或传感材料。
碳: 包括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同素异形体。 石 墨, 导电、导热、耐高温、耐磨、润滑及高温发热体材料。
材料科学的学科定位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介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它与物理、化学、电子、冶金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以热力学、动力学、固体物理、固体化学及物理化学等 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陶瓷等学科,来研
究、探讨材料的内在规律和应用,并为材料工程等应用
学科提供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材料工程学:解决如何将固体物质制成可以使用的材料 和器件,使之具有指定的形态(如纤维、薄膜、陶瓷体、集成块
和机械性能(结构稳定,强度是钢的100多倍、
导热性能优良、零带隙、电子/空穴迁移率高)。 在纳米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等领域
石墨烯
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近20年来, 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 1985年发现富勒烯;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
2004年发现了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
有用器件、构件、工具或装置的物质。 • 性能包括:光、电、磁、热及力学等及相互转换。 • 材料在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仍然保持原来的性质。 • 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与原料的区别。 • 材料与器件(或构件、装置)紧密相关。
材料离开器件就会失去意义 器件离开材料也不可能实现其功能
材料的作用:
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基础。
科学体系。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材料学科 体系的其它原因: • 各类材料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可以互相借鉴、参考。 • 各类材料的研究手段很相近,特别是性能测试
与结构表征设备往往是通用的。
• 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材料的相互代 用及最佳选材;有利于开发复合材料。 • 拓宽专业知识面,有利于人才培养。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 论
无机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缺陷 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质 无机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纳米材料简介
第一章
1.1
1.2
绪
论
材料的发展及作用
材料的分类
1.3
1.4
材料科学及其研究内容
材料化学及其研究内容
1.5
无机材料化学
1.1 材料的发展及作用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和功能,可用于制作或加工成
有机高分子材料
金属材料 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份的材料。包括:
黑色金属:钢、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以外的其它各种金属及其合金。 特点: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配合、
优良的可加工性)及优异的物理特性。
其性能与成分、显微组织结构和制造工艺密切相关。
应用:在近代的物质文明中,金属材料起了关键的作用,
多功能复合材料是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3. 根据材料的使用特性或功能,材料可分为:
结构材料:利用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以强度、刚度、 韧性、耐磨性、硬度和形变等性能为特征。 功能材料:利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效应。 包括光、电、声、磁、热及相互转换。
例如:超导、光导、热电、压电、光电、热释电 及磁光、电光、声光、激光和催化等。 功能材料定义: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 力学、化学和生物学功能及相互转化的性能,被用于非结构目 的的高技术材料。
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性能上协同作用、互相取长补短,所得 到的全新性能的新型材料。可分为: 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剂(补强剂)组成
基体可为:聚合物、金属及陶瓷。 对应材料分别称为聚合物(金属、陶瓷)基复合材料。 无机粉体,如:ZnO、SiO2 、TiO2,称为颗粒弥散增强。 如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增强剂为:无机纤维,如玻璃(碳、SiC、Al2O3)纤维,称为纤维增强。
功能复合材料 指除机械力学性能以外提供其它物理性能 (导电、超导、半导、磁性、压电和催化等)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主要由基体和功能体组成,或由两种及以 上功能体组成。 多元功能体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多种功能,
同时还有可能由于复合效应而产生新的功能。
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
高纯半导体材料(50年代)的问世,导致了以计算 机为主体的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现 代信息技术的建立; 能源材料(放射性镭、钋)的发现,使核能的开发 利用成为现实;
20世纪以来:
先进复合材料、超合金材料和各种耐高温材料、 烧蚀材料等的开发,为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 物质基础; 光导纤维的出现,使通信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
和化学等学科,人类关于材料方面的知识和成果迅速增 加,促进了材料的发展,也使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社 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更加明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18世纪:钢铁材料的出现,孕育了产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业材料的诞生和使用,促进 了电力工业的发展,使电磁理论转换为生产力。
20世纪以来:
高分子材料(30年代)的出现,满足了生产、生活 及相关领域发展对材料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
促使材料科学形成的另一原因: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首先上天对美国的震惊。
50年代末,美国政府制订 “国家材料规划”
60年开始,美国建立 “材料研究中心”,并在大学设立 “材料科学系”或“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把各类材料开始统一考虑; 材料科学系的建立则是把材料的整体视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包括:玻璃、陶瓷、水泥和耐火材料等。 也称为“陶瓷”或“陶瓷制品” 。
新型无机材料 : 包括 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 含氧酸盐及其它盐类和非金属单质等。
若以烧结体形式称为 “精细陶瓷” (Fine Ceramics)、 “工程陶瓷” (Engineering Ceramics)等。 也可以是粉体、纤维或薄膜等形式。
成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 石墨烯的发现, 充实了碳材料家族, 形成了从零维的 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到三维的金 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
2D石墨烯既可以堆积成为3D 石墨,也可以卷曲成为1D 碳纳 米管,甚至可以包裹成0D 富勒烯。被称之为石墨家族之母。
石墨烯
富勒烯
碳纳米管
石墨
2.根据组成和结构特点,材料可分为:
第五代 智能材料
能随环境、时间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性能或 形状,具有感知、自我调节和反馈能力。 如:形状记忆合金(Ti-Ni 1:1) 变色玻璃
1.2
材料的分类
材料可根据其化学属性、聚集状态、物理性能、
用途及使用特性(功能)进行分类。
1. 根据化学属性(化学组成)材料可分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材料)
4.按聚集状态,材料可分为:
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材料及微晶材料
5. 按使用领域或用途 材料可分为:
建筑材料、耐火材料、耐蚀材料
能源材料、电子材料、医用材料
生物材料、光学材料、航空材料 催化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 等等。
1.3 材料科学及其研究内容
材料科学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材料学科(专业)的有关内容 分设在冶金、陶瓷和有机化学专业中: 金属材料→冶金学 陶瓷材料→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 上述三类材料各有特点,学科基础各不相同。 在发展初期放在一起研究,会缺乏共同语言。
特点:无机材料多是兼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结晶构成。 质地脆、硬度大、强度高、抗化学腐蚀性强,
对热和电的绝缘性良好。
新型无机材料具有优良的 介电、压电、热电、 光学、磁学及其功能转换特性。 应用:新型无机材料的特殊性能和功能在现代高新 技术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无机材料种类繁多,其原因有:
新材料发现、研究和使用的其它作用:
影响和改变社会及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例如: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 它的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及人们的某些观念和生活方式。
半导体及磁性材料的应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社会行为。
促进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
如: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也促进
化学参与材料科学的优势:
材料制备是材料表征及性能和应用研究的基础,
等)和规定的各种结构和性能(如具有特定的热、力、光、电、
声、磁、化(学)和生(物)功能)。
1.4 材料化学及其研究内容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相互交叉结合形成的边缘性 分支学科。 它既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组成部分,
是沟通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桥梁。
材料化学所论述的主题是材料科学中的化学问题。 材料化学主要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运用化学原理研究 新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实现在原子和分 子水准上有目的地设计、合成、制备及修饰新材料。
至今这类材料仍然用途最广、用量最大。
高分子材料 由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碳-碳共价键为
基本结构的大分子所构成。 组成特点: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化学组成的结构单元多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