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滤镜工具》教学案例
幼儿园好看拍照滤镜教案
幼儿园好看拍照滤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幼儿能够:1.了解拍照滤镜的概念及其作用;2.学会使用拍照滤镜对照片进行美化;3.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拍照滤镜;4.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美感。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老师准备一些具有不同主题的照片;2.幼儿园老师准备一部装有拍照滤镜应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3.准备一些彩色透明塑料薄膜,用于制作DIY滤镜。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先给幼儿展示一些美丽的照片,让幼儿自由评论这些照片的特点;2.引导幼儿思考照片中的颜色、光线和效果是如何产生的;3.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拍照时有没有遇到过想要改变照片效果的情况。
第二步:介绍拍照滤镜1.老师向幼儿介绍拍照滤镜的概念,简单解释拍照滤镜可以改变照片的颜色、光线和效果,使照片更加美丽有趣;2.老师给幼儿展示真实的拍照滤镜效果,让幼儿感受不同滤镜带来的照片变化;3.老师与幼儿一起探讨不同滤镜对照片的影响,引导幼儿理解滤镜的作用。
第三步:实践操作1.老师将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的拍照滤镜应用打开,给幼儿演示如何使用滤镜应用;2.让幼儿轮流操作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滤镜应用,亲自尝试给不同照片添加自己喜欢的滤镜效果;3.引导幼儿对比不同滤镜效果的照片,讨论它们的区别,并让幼儿选出最喜欢的滤镜效果。
第四步:制作DIY滤镜1.老师将彩色透明塑料薄膜发给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裁剪出滤镜的形状;2.帮助幼儿将自制的滤镜放在照相机或手机摄像头前,观察不同滤镜对照片的影响;3.鼓励幼儿讨论和展示自己DIY滤镜的特点,并与小伙伴交流彼此的设计。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拍照滤镜教学,幼儿学会了如何使用拍照滤镜对照片进行美化,并能够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滤镜效果。
在探索拍照滤镜的过程中,幼儿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同时增加了对色彩、光线和效果的敏感度。
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趣味性,还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概念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图片审美和创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滤镜功能处理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滤镜的概述介绍滤镜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对滤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滤镜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打开滤镜、应用滤镜、调整滤镜参数和删除滤镜效果。
3. 滤镜效果的预览与选择介绍如何预览滤镜效果、筛选滤镜效果和选择合适的滤镜。
4. 滤镜的高级应用讲解如何通过调整滤镜强度、角度、距离等参数来优化滤镜效果。
5. 实战案例解析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滤镜处理图片,提升图片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滤镜的基本操作、滤镜效果的预览与选择、滤镜的高级应用。
2. 难点:如何调整滤镜参数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滤镜的概念、分类和基本操作。
2. 演示法:展示滤镜效果,讲解滤镜参数的调整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应用滤镜功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滤镜处理图片。
五、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
2. 软件准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
3. 教学素材:滤镜效果示例图片、实战案例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对比明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滤镜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滤镜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操作,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应用滤镜功能处理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滤镜处理图片,提升图片的视觉效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学习任务: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滤镜处理一张图片,提升图片的视觉效果。
人教版信息技术七下滤镜的应用word教案二
老师一边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一边指导学生。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说说操作方法
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进行展示评价
同学们之间制作水平有差异,有的差,有的较好,有的较强。同学们制作作品后互相对比评价,好的作品老师让学生展示,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7步:利用图层调板使背景图层不可见,执行“图层/合并可见图层”命令,合并图层1和文本图层。
第8步:制作放大镜。
单击图层调板中的”创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用随圆选框工具选定一个选定选区。
执行“编辑/描边’’,出现描边对话框时,描边宽度设为10,描边颜色设为黑色,单击“好”按钮。重复这一操作,再描边两次,第二次宽度为7,颜色设为褐色,第三次宽度为4,颜色为黑色
教学设计
题目:第7课 滤镜的应用(二)
系部:数学与信息技术分院
专业班级:792初中信息(2)班
学号:2228
姓名:麦麦提 图尔荪。依米提
指导教师:姜莉
完成日期:2009年6月10日
信息技术课教案
NO. ___
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数信分院初中信息2班授课者:麦麦提 图尔荪。依米提2009-6-10
课 题
在图层调板中单击图层2,选定图层,用魔棒工具放大镜内单击,选定放大镜的内部。
选定图层1后执行“滤镜/扭曲/球面化”,球面化对话框时单击“好”按钮
第9步:制作镜柄并转动放大镜
单击图层调板中的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用矩形工具选定一个矩形选区并填充黑色。
执行“编辑/描边”命令,用褐色描边。
只让放大镜和镜柄所在的图层可见,然后“图层/合并可见图层”,把两个图层合并。
《第二单元 第6课 滤镜的应用(一) 一、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编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收集并整理一组需要使用滤镜处理的图片,可以是自然风景、人物肖像、动物等;2. 任务二:使用提供的滤镜工具,对图片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锐化等;3. 任务三:提交作业,包括处理后的图片和对应的使用滤镜的说明,图片需以原图和修改后的效果图的形式呈现。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时限:请在课程结束前完成作业并提交;2. 作业形式:图片以附件形式提交,压缩后大小不超过5MB;3. 作业质量:要求图片处理效果清晰,滤镜使用合理,符合审美标准;4. 作业数量:需提交至少三张图片,其中至少一张为修改前后的对比图;5. 说明部分:需详细说明每张图片使用到的滤镜类型和程度,以及个人感受和体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图片处理效果、说明是否清晰明了、是否符合审美标准等综合评定;2. 评价方式:作业提交后,将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同时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3. 奖励机制:优秀作品将获得额外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充分利用本次课程所学的滤镜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2. 请同学们及时提交作业,以便教师及时点评和反馈;3. 如果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教师沟通,寻求帮助;4.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每一次的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滤镜工具,熟悉各个滤镜的效果。
2. 通过对不同滤镜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制作一张具有艺术感的图片。
2. 作业要求:(1)选择一张合适的图片,使用滤镜工具对图片进行处理。
2.7滤镜的应用(二)-人教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通过调整滤镜的参数设置,尝试不同的效果,找到满意的效果
4.滤镜的应用案例
-模糊滤镜:用于制作模糊效果,如模糊、径向模糊、表面模糊等
-锐化滤镜:用于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如锐化、进一步锐化等
-色彩调整滤镜:用于调整图像的色彩,如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等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学习图像处理技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然而,在滤镜的应用方面,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理解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们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滤镜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滤镜的概念、分类和应用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滤镜重点,强调滤镜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1.知识层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择工具、调整图层、编辑图像等。他们对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滤镜的应用不够熟悉,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2.能力层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鼠标和键盘的使用、软件的基本操作等。然而,在滤镜的应用方面,他们可能还缺乏一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核心素养目标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概念和作用,知道滤镜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滤镜处理图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滤镜的概述:滤镜的概念、滤镜的作用和滤镜的种类。
2. 滤镜的基本操作:滤镜的添加、滤镜的参数设置、滤镜的撤销和重做。
3. 常用滤镜效果:模糊、锐化、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
4. 自定义滤镜:自定义滤镜的创建、保存和应用。
5. 滤镜库的使用:滤镜库的打开、关闭、滤镜库中的滤镜效果预览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滤镜的概念、作用和种类;滤镜的基本操作;常用滤镜效果的使用;自定义滤镜的创建和应用;滤镜库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自定义滤镜的创建和应用;滤镜库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滤镜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以及滤镜的基本操作。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常用滤镜效果的使用和自定义滤镜的创建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滤镜的基本技巧。
4.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图像,提问学生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引出滤镜的概念。
2. 讲解滤镜的概述:讲解滤镜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3. 演示滤镜的基本操作:讲解滤镜的添加、参数设置、撤销和重做。
4. 展示常用滤镜效果:讲解模糊、锐化、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常用滤镜效果的使用。
5. 讲解自定义滤镜的创建和应用:讲解如何创建自定义滤镜、保存滤镜和应用滤镜。
6. 讲解滤镜库的使用:讲解如何打开、关闭滤镜库,预览和应用滤镜库中的滤镜效果。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不同滤镜效果处理图像。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滤镜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以及滤镜的基本操作。
9.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运用滤镜处理图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滤镜相关资料
认识滤镜
《认识滤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不同类型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提高学生对摄影中滤镜运用的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何为滤镜?滤镜的种类和作用;
2.常见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滤镜在摄影中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各种类型的滤镜,包括渐变滤镜、偏振滤镜、温度滤镜等;
2.准备不同场景的照片,用于示范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展示。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经过滤镜处理的照片,让学生感受滤镜给图片带来的不同效果,引发学生对滤镜的学习兴趣。
2.讲解滤镜的种类和作用
通过PPT或讲解的形式介绍滤镜的种类和作用,包括增加对比度、改变色调、减少反光等功能。
3.示范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老师现场演示不同类型滤镜的使用方法,并展示使用滤镜前后的效果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滤镜的具体效果。
4.学生实践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让他们自由选择不同的滤镜去拍摄同一张照片,然后展示给其他同学,让大家一起讨论照片经过不同滤镜处理后的效果。
5.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此次实践的经验和收获,让学生反思滤镜对照片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安排: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组带有不同滤镜效果的照片,写下使用滤镜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总结: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滤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也提高了对滤镜运用的技能和创造力,为未来的摄影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探索滤镜在摄影中更多的可能性。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滤镜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技巧;3. 引导学生运用滤镜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1. 滤镜的概念和作用;2. 滤镜的基本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1. 滤镜的高级应用;2. 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2. 滤镜软件;3. 示例作品。
学生准备:1. 电脑;2. 滤镜软件;3. 创作素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示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滤镜在作品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滤镜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滤镜的使用范围和效果。
3. 操作演示教师操作演示滤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滤镜的添加、调整参数和撤销等。
4.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滤镜的基本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滤镜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滤镜的高级应用技巧,包括滤镜的组合使用、调整滤镜效果等。
3. 操作演示教师操作演示滤镜的高级应用方法,展示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滤镜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运用所学知识,修改一幅原有作品,使其更具个性;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滤镜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滤镜基本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3. 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性和个性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滤镜在其他软件中的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滤镜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滤镜软件;3. 创作素材;4. 网络资源:滤镜效果欣赏、滤镜使用技巧教程等。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要过分限制作品风格;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滤镜的分类和特点:色彩滤镜、减光滤镜、对焦滤镜等。
2. 滤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对比度、减少反射、改变光线等。
3. 滤镜的示范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尝试不同滤镜的效果并进行比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滤镜效果,引导学生思考滤镜的作用。
2. 讲解:讲解滤镜的分类、特点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 实验:分组让学生亲自尝试不同滤镜效果,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4. 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滤镜效果的差异。
5. 总结:学生通过实验和分析,总结滤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
2. 摄影作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使用不同滤镜效果的摄影作品,并进行评选。
3. 思考问题:在作业中设置一些关于滤镜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4. 汇报与讨论: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展示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
五、评价标准:1.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摄影作品的创意和审美水平。
3. 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 汇报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延伸拓展:1.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场景下滤镜的效果。
2. 邀请专业摄影师进行讲座,分享滤镜的实际应用经验。
3. 组织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提升专业技能。
七、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如《摄影滤镜全书》、《滤镜的应用与选择》等。
2. 实验器材:各种类型的滤镜、相机设备等。
3.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案例图片和视频。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的滤镜处理教案
初中的滤镜处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滤镜处理图像的技能;3. 引导学生探索滤镜的创意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滤镜处理图像的技能。
教学难点:1. 滤镜的创意应用。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3. 滤镜素材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经过滤镜处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变美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滤镜是一种图像处理工具,可以改变图片的色彩、亮度、对比度等,使图片更加美观。
二、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滤镜的基本概念:滤镜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图片进行数学运算,实现对图片的视觉效果改变。
2. 教师讲解滤镜的作用:改善图片质量、增强图片美感、创意图片设计等。
三、滤镜处理图像的技能(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打开滤镜库,引导学生了解滤镜的种类和功能。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习如何为图片添加滤镜效果。
3.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滤镜处理一张图片,尝试不同的滤镜效果,并保存成果。
四、滤镜的创意应用(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滤镜应用的例子,如将人物照片变成卡通风格、将风景照片变成水墨画风格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滤镜进行创意设计。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滤镜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应用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滤镜效果图片,互相评价、交流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滤镜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滤镜处理图像的技能,并能够运用滤镜进行创意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审美能力。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信息技术人教版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滤镜在摄影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对滤镜的认识和掌握。
二、设计内容:1. 理论部分:介绍滤镜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不同滤镜的效果。
2. 实践部分:让学生在实际拍摄中使用不同滤镜,比较其效果,体会滤镜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理论学习:(1)介绍滤镜的种类:彩色滤镜、减光镜、渐变滤镜、偏振镜等;(2)讲解滤镜的作用:增加对比度、减轻光反射、改善色彩等;(3)说明滤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安装和拆卸滤镜,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质量下降。
2. 实践操作:(1)准备工作:准备相机、不同种类的滤镜、拍摄主题等;(2)实际拍摄: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不同滤镜进行拍摄,并记录下每种滤镜的效果;(3)比较效果:让学生将使用不同滤镜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滤镜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作业要求:1. 编写实验报告:对使用不同滤镜拍摄的照片进行描述,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2. 总结心得体会:学生需总结使用滤镜的经验和感受,提出改进建议;3. 形成作品集:将拍摄的照片整理成作品集,展示在班级或学校展览中。
五、评分标准:1. 实验报告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连贯性强;2. 总结归纳能力强,有独特见解或体会;3. 作品集设计精美,表现出个人特色和审美水平。
六、实施计划:1. 本作业设计适用于摄影、美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辅导;2. 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和作品集;3.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分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相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滤镜在摄影中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的拍摄技巧和审美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此项作业,取得优秀的成绩和收获。
愿大家都能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第二课时一、作业背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照相手机的普及,滤镜已经成为了人们拍照的必备工具之一。
滤镜运用教学设计案例
滤镜运用教学设计案例案例:滤镜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会在图片编辑软件中运用滤镜进行图片处理;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滤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滤镜在摄影和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分析滤镜对图片的影响和效果。
第二步:讲解1. 基本滤镜介绍。
讲解滤镜的基本分类和功能,包括色彩滤镜、特效滤镜、修饰滤镜等,展示不同滤镜的效果示例。
2. 滤镜运用原则。
介绍滤镜的运用原则,如不过度使用滤镜、根据图片主题选择合适的滤镜等。
3. 图片编辑软件介绍。
介绍常用的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Lightroom 等,讲解软件中滤镜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第三步:示范以一个具体的图片编辑案例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滤镜进行图片处理。
首先选择一张原始图片,然后逐步运用不同滤镜效果对其进行处理,展示不同滤镜效果的差异和特点。
同时,讲解每个滤镜的具体参数和调节方法。
第四步: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编辑和处理。
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主题和表达需求,选择合适的滤镜效果对图片进行处理,并调整滤镜的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学生可以在图片编辑软件上进行实践,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的滤镜应用进行处理。
第五步:评价评价学生的图片处理效果和运用滤镜的能力。
要求学生写一份简短的反思报告,分析自己选择的滤镜效果是否符合图片的主题和表达需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Lightroom等;2. 相关教学PPT;3. 示例图片和滤镜效果展示。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反思报告的评价,评估学生是否掌握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滤镜进行图片处理,并且根据学生的作品评分和互相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滤镜运用教学设计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提高他们在图片处理中的表达能力。
滤镜有应用教案
滤镜有应用教案教案标题:滤镜的应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滤镜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滤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会使用滤镜来改变照片的风格、增强图像的表现力,以及理解滤镜对图像传达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掌握常见滤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色彩、对比度、光圈等;3.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图像处理的创造性思维;4. 能够运用滤镜改变照片的风格,并使其视觉效果更为出色。
教学重点:1. 滤镜的原理和分类;2. 常见滤镜的使用方法;3. 使用滤镜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教学准备:1. 电脑或移动设备;2. 安装有图像编辑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Lightroom等);3. 准备一些样例图像,包括风景、人物等各类照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普通的照片和经过滤镜处理后的照片,引发学生对滤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更加吸引人,因为滤镜的使用可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Step 2: 滤镜的介绍(10分钟)讲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解释滤镜是如何通过改变光线的传输方式来调整图像的色彩、对比度、光圈等参数。
同时,介绍常见的滤镜种类,如色彩滤镜、渐变滤镜和特效滤镜等。
Step 3: 常见滤镜的使用方法(15分钟)详细讲解几种常见滤镜(例如饱和度调整、曝光调整、锐化、模糊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通过图例和实际操作演示,在图像编辑软件上显示不同滤镜的效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各种滤镜的作用和效果。
Step 4: 实践操作(20分钟)要求学生打开自己的照片编辑软件,在提供的样例照片上尝试应用不同的滤镜。
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适合的滤镜。
学生需要注意滤镜的使用量和应用范围,避免过度调整影响图像质量。
Step 5: 分享与总结(10分钟)学生分享他们编辑后的照片,并陈述他们使用滤镜的目的和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7.滤镜的应用(二)教案
-《创意滤镜设计与应用》:介绍滤镜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包括黑白滤镜、模糊滤镜、锐化滤镜等。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其他滤镜效果,如色彩调整、扭曲变换等,并尝试自己创作滤镜效果。
(4)作品评价: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滤镜作品评价,让学生从艺术效果、创意程度等方面对滤镜作品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滤镜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滤镜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滤镜的添加、调整和删除等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滤镜的操作方法。
5.色彩渐变滤镜效果,图片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视觉效果强烈。
板书设计
2.滤镜的分类:黑白滤镜、模糊滤镜、锐化滤镜等。
3.滤镜的基本操作方法:添加、调整、删除滤镜效果,注意调整幅度和效果预览。
4.滤镜的选择与运用:根据图像特点选择合适的滤镜效果,提高图像的艺术效果。
5.滤镜的创意应用:结合不同滤镜,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7.滤镜的应用(二)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7课“滤镜的应用(二)”,包括滤镜的分类和基本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滤镜的基本概念。本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滤镜种类和操作方法的了解,例如黑白滤镜、模糊滤镜、锐化滤镜等,以及如何根据图像特点选择合适的滤镜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滤镜对图像进行创意处理,提高图像的艺术效果。
《第二单元第6课滤镜的应用(一)一、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认识滤镜》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2. 掌握常见滤镜的分类及基本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图像处理技能,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认识滤镜》的相关资料,理解滤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常见滤镜的种类、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软件中尝试不同的滤镜效果,并理解每一种滤镜所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亲手实践至少三种种滤镜,并记录其使用方法和效果。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本课时的作业内容,特提出以下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学习资料,并做好笔记,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2.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注意安全规范,不得随意更改软件设置,导致计算机故障或数据丢失。
同时,应细致观察每一种滤镜的效果,准确记录使用方法和效果。
3. 作业提交要求:学生需将作业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
作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笔记、实践操作记录以及至少三张使用不同滤镜处理的图像作品。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学习情况:学生是否认真阅读了相关学习资料,笔记是否完整、清晰。
2. 实践操作情况:学生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实践操作,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滤镜使用方法和效果记录是否准确。
3. 作品质量:学生提交的图像作品是否符合要求,处理效果是否明显、自然,创新点是否突出。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作业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以上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认识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内容概述,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更好地掌握滤镜的相关知识,提高信息素养和图像处理技能。
滤镜的应用教案
滤镜的应用教案一、引言滤镜是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常用的工具之一,它们能够改变画面的色调、对比度、饱和度等,为摄影作品增添个性与艺术效果。
本文将介绍滤镜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在不同拍摄场景中的应用方法。
二、滤镜的基本概念滤镜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光学器件,通常由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
它们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质,能够改变通过它们的光线的特性。
在摄影中,滤镜被放置在镜头前,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式,影响画面的特征。
三、滤镜的分类1. 色彩滤镜:色彩滤镜改变了画面的色调,常见的色彩滤镜包括温暖滤镜、冷色滤镜、红色或蓝色滤镜等。
它们能够调整画面的整体色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2. 对比度滤镜:对比度滤镜改变了画面中亮度和暗度的差异程度,常见的对比度滤镜有增加对比度和降低对比度两种。
它们能够使画面更加鲜明或柔和,突出主题。
3. 特效滤镜:特效滤镜能够为画面增添特殊效果,如模糊滤镜、星点滤镜、鱼眼滤镜等。
它们帮助摄影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艺术表达。
4. 保护滤镜:保护滤镜主要用于保护镜头,防止灰尘、指纹等对镜片的损害。
它们不对画面特征产生实质影响。
四、滤镜的应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滤镜:根据拍摄主题和效果需求,选择合适的滤镜。
可以在实践中尝试不同滤镜,了解它们对画面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
2. 注意光线条件:在使用滤镜时,要注意当前的光线条件。
不同滤镜对光线的要求与适应能力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 控制滤镜的强度:滤镜通常具有不同的强度选项,如可调节强度或不同密度的灰度滤镜。
合理控制滤镜的强度可以获得更加自然和平衡的画面效果。
4. 深思熟虑的应用:使用滤镜时,要经过认真思考和实验,慎重决策。
不同滤镜对同一场景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做出理性选择。
五、实践案例1. 风景摄影中的滤镜应用:使用温暖滤镜可以增添黄昏时分的温暖色调,使用中灰滤镜可以延长快门速度拍摄流水效果。
《第二单元 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6课 滤镜的应用(一) 一、 认识滤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
《认识滤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滤镜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掌握常用滤镜的应用方法。
3. 能够根据不同的图像类型选择合适的滤镜。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常用滤镜的应用方法,理解滤镜的作用和选择依据。
2. 难点:根据不同的图像类型选择合适的滤镜,运用滤镜创造出奇特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演示常用滤镜的应用方法。
2. 准备数字图像素材,供学生练习应用。
3. 准备相关软件安装包,确保教学环境。
4. 设计教室练习任务,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不同滤镜效果的照片,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滤镜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1. 了解不同类型的滤镜,如:模糊滤镜、锐化滤镜、色调滤镜等。
* 每种滤镜的作用和效果介绍。
* 如何应用这些滤镜。
2. 介绍如何调整滤镜的参数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3. 实例教学:如何应用滤镜制作不同风格的照片。
* 选定一张照片,分析其特点和需要的效果。
* 分别应用不同的滤镜和参数进行尝试,找到最佳效果。
* 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教室互动1. 提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滤镜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2. 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应用滤镜的经验和技巧,互相学习。
3. 示范:学生可以示范如何应用滤镜制作不同风格的照片,提高自大心。
(四)总结回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滤镜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
3. 安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应用滤镜制作不同风格的照片,下节课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滤镜的功能和效果;2. 理解滤镜在图片处理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种滤镜的应用方法,理解滤镜对图片处理的重要性;2.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图片需求,选择合适的滤镜进行创意处理。
《滤镜的应用》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滤镜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滤镜的概念和作用;2. 滤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滤镜的各种效果理解和应用;2. 创意滤镜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像处理软件的教学素材;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设备,安装图像处理软件。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经过滤镜处理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滤镜的兴趣,导入新课《滤镜的应用》。
2. 讲解滤镜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滤镜的定义,解释滤镜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3. 演示滤镜的使用方法:教师操作演示,展示如何为图片添加滤镜效果,讲解滤镜的各项参数设置。
4.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自行尝试为图片添加滤镜效果,体会滤镜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滤镜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基本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滤镜知识,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创意滤镜应用。
2. 讲解创意滤镜的应用:介绍如何利用创意滤镜为图片添加独特效果,展示一些优秀的创意滤镜作品。
3. 学生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尝试运用创意滤镜进行处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处理后的图片进行展示,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给出改进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意滤镜的应用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和创造美。
三、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滤镜对图片进行处理,尝试不同的滤镜效果;2. 选取一张具有特色的图片,运用创意滤镜进行处理,下节课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滤镜的概念、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图像处理软件中滤镜功能的使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滤镜进行了图片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滤镜工具》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一、二年级起点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7课,该书介绍了用金山画王组合、绘制、编辑图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既能让学生学会使用滤镜工具,又能创造性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迁移到课堂中,大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们在二年级学生中开设了金山画王软件学习的课程。
对金山画王软件的学习,我们一直通过电子教室广播的形式进行教学。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金山画王软件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很高,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学生能认识并运用滤镜工具;3.让学生利用滤镜工具画生活中的各种东西。
【教学准备】启动学生的计算机(装电子教室软件)。
【教学过程】(将学生计算机处于黑屏状态。
)师:大家喜欢看魔术表演吗?生:喜欢。
师:我也会变魔术呢!不过,我是在计算机上变魔术,猜猜看,我今天给大家变一个什么魔术?生:我想老师会给我们变出一只小鸟。
生:老师会像真的魔术师那样变出许多扑克牌。
生:老师会变出许多小游戏让我们玩。
师:我今天要变的魔术你们一定想不到,我会把一个气球变成一轮弯弯的月亮呢!不过我是在计算机上变,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生:想。
师:好。
我就变给你们看看,可要看仔细哟!(教师通过电子教室广播展示给学生观看变化过程:用仙女棒画出几个气球,再把鼠标在滤镜工具上停顿一会儿,好让学生看清滤镜工具的名称和样子,然后用滤镜把其中的一个气球变成一轮弯弯的月亮。
学生仔细看老师变魔术的过程,当把气球变大变圆时,许多学生笑着说:“像个烧饼!”。
特别是从一轮圆月变成一轮弯月的时候,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还直喊道“哇,天狗吃月亮啦!”)师:月亮变好了,像吗?生:像,真像。
(点评:教师通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接触滤镜工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仔细地观察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情不自禁地为变出了一轮弯弯的月亮而拍手叫好。
由此看出,学生已随小魔术不知不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
)师:你们看了老师把气球变成月亮的魔术,能说说老师是怎么变的吗?生:老师是先用仙女棒画出几个气球,然后用滤镜把气球变大,再把它变小就变成了弯弯的月亮了。
生:老师用滤镜把气球变大的时候还把气球上的花纹消掉了。
生:老师是先把滤镜放在气球里面把气球慢慢地变大,再把滤镜移到外面不断地向里面单击就变成了弯弯的月亮了。
师:对,老师就是用滤镜来把气球变成月亮的,我们今天主要就是学一学滤镜这个工具。
(展示课题:认识滤镜工具)师:我们通过把滤镜移到气球里面多次单击并向外移动使气球变大变圆,然后把滤镜移到气球外面不断地单击并向里面移动,就可以变出一轮弯弯的月亮了。
师:认识了滤镜这个工具,你也想试试把气球变成月亮吗?生:想。
师:好,每个同学都试着在计算机上变出一个月亮吧,如果能做出来,那你也成为今天的小魔术师了。
我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些小组的同学合作得又快又好。
(学生练习将气球变成月亮,教师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给最先完成的3个小组的学生发小星星。
)(学生练习结束,教师将学生计算机调到黑屏状态。
)师:大多数同学都能把气球变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真不错!同学们也都成了小小魔术师了!(点评:“小魔术师”的称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尝试的欲望,教师通过把气球变成月亮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使用滤镜工具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师:你们在变月亮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生:我在把气球变大的时候,气球周围老是出现阴影,月亮看起来一点儿都不亮,但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师将他的计算机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以便其他学生了解他遇到的困难。
)师:谁能帮帮他?生:我可以帮助他。
(在计算机上操作,并广播到全体学生计算机上。
)我可以把滤镜移到气球外面,从外面向内多次单击就可以把这些阴影消除掉。
师:还遇到了什么困难?大胆地说出来,让我们都来给你想办法解决困难。
生:我在把气球变大的时候,气球上的花纹消不掉,变的月亮是花的。
(教师将他的计算机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以便其他学生了解他遇到的困难。
)生:我知道怎么做。
(在计算机上操作,并广播到全体学生计算机上。
)应刻把滤镜放到没有花纹的地方向周围单击,这样花纹就可以被消除。
师:你的办法真不错!(点评:学生初次练习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困难,教师通过将有困难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以便其他学生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并能让其他同学想办法帮他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师:同学们在变月亮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新发现,或者说有什么新想法吗?生:(思考)生:还可以把气球变成别的东西吗?师:那你想把气球变成什么呢?生:我想把气球变成太阳。
师:那你到我这儿来试试看,好吗?(将学生试的过程通过电子教室广播给全体学生观看,该学生把气球变成圆形后,再用水彩笔在太阳的四周加上红色的光芒,还在太阳的下面画了两团红色的云彩。
)师:你做得真棒!师:这位同学还能想到把气球变形后,再用我们前面学的工具在气球上添一添,画一画,就把气球变成了另外的图形了。
真聪明!师:用他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变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了。
你们还想把气球变成什么?生:我想变一个皮球。
生:我想变出一个小乌龟。
生:我想把两个气球靠拢,再加上鸡冠和尖嘴,就可以变成一只小鸡。
生:我想变一个苹果。
(点评:指导学生成功地把气球变成月亮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滤镜工具的使用方法。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此处设计的让学生把气球变形后再添一添、画一画的方式,很好地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创作的意识,为学生的创作体验提供了条件。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你们这些魔术师是不是真的能变出来呢?生:能。
师:那好,就请每个小魔术师变出一个出来让大家瞧瞧!好好做哟,过一会老师还要将每个魔术师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评一评呢,看哪些小魔术师变的东西最棒。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师:(将全体学生的计算机黑屏)时间到了,哪些魔术师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师:哇,同学们都想展示自己的作品,那我们就按顺序来一一展示,注意要仔细看:什么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认为他的作品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教师通过电子教室广播展示学生作品)师:看了所有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觉得同学变的小鸡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只小鸡很可爱,就是嘴巴太大了,不是尖尖的。
生:我觉得那只绿色的小乌龟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变得很像,只是我不知道是谁变的。
师:请小作者站起来,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魔术师表现得这么出色。
师:听了别人对你的作品的评价,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很高兴。
(点评:展示、评价作品这些环节,不仅让更多的孩子有成就感,而且欣赏了许多优秀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滤镜,同学们还能用它变出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你们还有什么话想说给大家听呢?生:我觉得滤镜太神奇了。
生:我学会了用滤镜变月亮和太阳。
生:我想要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滤镜就好了,那我们也可以像魔术师一样变出许多东西了。
师: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运用各种工具,也能像魔术师一样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
评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将它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创新能力,让学生想学、好学、乐学。
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实践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本课开始通过学生喜爱的魔术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极动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获得规律性知识。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自身特点就更离不开动手实践,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中才能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进行创新。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掌握操作技能,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去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如教师通过把气球变成月亮的练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用滤镜工具,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产生好奇,继而通过接触、了解,发生兴趣,最后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
常常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的萌芽。
如,学生学会把气球变成月亮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把气球变成什么?学生显得非常兴奋,并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自己构想、反复动手、讨论、大胆实践,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喜的作品。
例如,小女孩儿的头像、小刺谓、小蜗牛、绽开的花朵、斧头……这些虽然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但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创新探究的意识,同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实践成果,体验到了在实践中创新的快乐,进一步引发了创新意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些都带给了我无比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