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现状分析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物流园区的物流系统现状一)基本情况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家区港联动试点项目,是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开发区的相关政策,2004 年 4 月 15 日经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通过,封关运作面积 1.03 平方公里。
园区计划于 2006 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 33 亿元人民币。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园区开发建设、项目经营和营运管理的主体,由上海外高桥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合资组建。
公司注册资本金 4 亿元人民币,具备房地产开发、港口经营和国际货代资质,致力于为进区企业提供全面完善的配套服务,包括:仓库租售、办公室租赁、商务咨询;注册代理、报关报检、公共仓库;区内运输、查验服务、机械使用、理货服务、堆场作业;物业管理、后勤保障。
公司计划建成 14 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和 70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库,实现集装箱年综合处理能力 100 万 TEU 。
园区文化:开放、联盟、创新、繁荣。
发展目标:形态开发高标准、服务管理高效率、项目引进高层次、企业经营高效益。
公司宗旨:针对性经营、个性化服务。
公司总经理:荣坚岗常务副总经理:邢慷弟二)地理位置背靠保税区,毗邻外高桥一、二、三期码头。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占地 1.02 平方公里,比邻外高桥二期码头,设有直通卡口直接相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联动。
现一期仓库招商工作圆满结束,并已完成二期仓库的建设。
三)营运情况企业入住情况:封关运作以来,园区共引进物流企业 26 家,其中有从事国际、国内商品采购、配送及分拣、分配、分销的跨国采购中心;从事国际国内中转、多国多地区快速集并和国际联合快递业务的国际航运集团;从事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和临港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本着“合作、联盟、创新、繁荣”的宗旨,外高桥物流中心公司致力于营建货物通关最畅捷、综合成本最低廉、服务配套最完善、管理运作最规范的良好投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的价值增值空间。
外高桥 研究报告
外高桥研究报告外高桥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的外贸综合保税区,它位于浦东新区的东海湾,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上海市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
本篇研究报告将从外高桥的背景、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等方面对外高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背景1. 外高桥保税区创立于1990年,是中国首个综合型保税区。
它由外高桥国际贸易合作区和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占地约15平方公里。
2. 外高桥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30分钟车程,距离上海港约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3. 外高桥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产业,拥有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进驻。
二、发展现状1. 外高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之一,每天有大量的货物通过外高桥港口出口或进口。
2. 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了一系列的政府服务机构,如海关、工商、税务等,方便企业进行海关报关、注册登记等手续。
3. 外高桥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各种贸易服务,如商务咨询、物流配送、企业培训等,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三、优势1. 外高桥地理位置独特,毗邻上海港,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货物可以快速便捷地运输到全国各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2. 外高桥保税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港口、仓储设施、道路网络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3. 外高桥拥有一流的海关及其他政府服务机构,企业办理手续简化,效率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贸易业务。
四、挑战1. 外高桥保税区竞争激烈,存在着其他保税区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 外高桥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扩大市场,拓宽贸易渠道。
3. 外高桥还需要研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它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政府服务机构等优势。
外高桥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等挑战。
外高桥前景
外高桥前景外高桥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口与杨浦江之间,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洋山港的一部分。
外高桥开发区是上海市政府根据长江口及上海市滨江地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的税收政策和外高桥综合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打造的集现代化物流、高端制造业、商贸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港发展区。
外高桥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外高桥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口与杨浦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外高桥港口为全球货运提供了便利通道,并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高桥港口将继续扩大规模和增加装卸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国际港口的地位。
其次,外高桥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物流中心。
依托洋山港口和保税区的税收政策,外高桥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和国际贸易商进驻。
这些企业在外高桥发展起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外高桥的物流业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未来将继续发展壮大。
外高桥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外高桥位于长江口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此外,外高桥还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
未来,外高桥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开展海洋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外高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区域,外高桥将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外高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与国内外先进经济体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外高桥将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进驻,提升外高桥经济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外高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物流服务、丰富的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外高桥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外高桥将继续壮大和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摘要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
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
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
二是第三方物流业。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
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
四是货主物流。
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
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
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
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总体介绍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Biblioteka 园区总体介绍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区)是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区港联动”试点区域,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和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2004年4月15日物流园区通过国家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封关验收,7月15日进入试运作。
保税我物流园区享有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四大功能,重点引进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跨国采购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发展仓储和现代物流产业,促进国际港航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物流园区业务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际采购配送功能日趋成熟,区港运作一体化推进取得实质进展,监管模式得到不断创新,物流园区正成为跨国企业在亚太地区贸易链的重要节点、特殊经济区域政策综合试点的重要试验田、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载体,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止今年6月,园区累计监管进出区货物17.4万票,货值146.3亿美金。特别是今年物流园区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6月共监管进出区货物8.1万票,同比增长234.7%,实现货值67.14亿美金,同比增长217.4%。完成海关关税及代征税6.22亿元,完成集装箱处理量31万TEU。与全国其它主要保税物流园区相比,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经济总量优势明显。
2024年保税区物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保税区物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保税区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跨境贸易的深入推进,保税区物流市场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策略性建议。
保税区物流的概念保税区物流是指在保税区内进行的贸易活动中涉及到的物流服务。
保税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设立的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特殊区域。
保税区物流的特点是货物在物流环节中无需支付关税和税费,从而降低了成本和贸易摩擦。
保税区物流市场的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保税区物流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加,而保税区物流作为一种高效的贸易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政府对保税区物流市场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行投资和开展业务。
此外,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发展也受益于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前景分析1. 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加,保税区物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
各国政府对于保税区物流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2. 技术创新的加速推动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发展。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3. 跨境电商的崛起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将为保税区物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跨境电商对物流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保税区物流能够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成为跨境电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4. 区域合作的深化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发展还将受益于区域合作的深化。
各国在保税区建设和物流合作方面加强合作,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策略性建议在保税区物流市场发展过程中,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注意市场需求变化,结合市场趋势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 设计国际转口贸易功能鼓励进去企业开展国际商品的展示、出样、订货、 交易等以转口贸易为核心的服务贸易活动,营造海外与内地交流、贸易 与物流结合、国内与国外双向开拓的格局。
从功能分析
❖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包括: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 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 场功能 ;
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 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 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 换
通过上海外高桥报税园区的案例探讨物流园区的实
! 质,可以从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物流园
结
区的实质
功功
构
能能
作 用
从结构分析
❖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要与 物流园区的功能特点相匹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 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 经济开发功能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为了使物流园 区的功能能够充分得到发挥,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 置,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应该以交易平台为中心进 行纵向连接。后向连接生产企业,前向连接用户,并在作为 交易平台的物流中心内分别设置 与功能相对应的中心,从 而达到匹配, 这样综合考虑,能为物流园区做一个想当好 的规划。
一体化 。
▪
物流所辐射的地区没有形成一定的区域,专业化有待改进,技术水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的设施现状与规划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点。
贴近保税区东边的外环运河,连通长江和黄浦江,可通300吨级驳船,是保税区货运经内河运输的主要通道。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保税区约36公里,而浦东国际机场则位于保税区东南面,车程20分钟即可到达。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我国15个保税区中规模最大的保税区。
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运作区域8.5平方公里;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
1.外高桥保税区的设施状况(1)硬件设施:参见表1。
(2)软件设施:建有完善的光缆等通讯基础设施。
现已建成电信局房,通讯线路容量达16万门,已开通ISDN、ADSL线路。
建成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传真和电传在内的可提供DDN数据专用网、Internet高速接入、服务器托管、宽带数据网接入、ISP国际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等各类n信息服务。
2.外高桥保税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概况:详见图11993-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2.7%。
2002年的集装箱业务主要集中于集装箱货运站、仓储和分拨业务,其比重约占总吞吐量的96%;而冷藏和增值服务两项业务则刚刚起步。
3.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物流基地包括三个部分①外高桥国际物流园区规划:一期规划面积约为1.03平方公里,计划于2005年初步建成。
二期规划面积为1.53平方公里,计划于2010年初步建成。
②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园区开发建设采用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技术物流在空间上集中布局,成为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汇集点;建立与海关、港口、铁路、航空公司、货运、船务代理以及其他港口、保税区等专业网站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网络;为货主提供最经济、快捷、安全的货物清关、报检、配送、运输和多式联运等一站式服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构筑符合国际惯例的软环境;简化行政事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货物通关速度;率先与国际接轨,放宽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人,在外贸经营权、货代、分销等领域进一步开放,最终实现贸易和物流的便利和自由化。
2024年保税区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保税区物流市场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保税区物流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对该市场发展趋势和商机的深入了解。
通过对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将为投资者提供有关保税区物流市场的重要信息和建议。
1. 市场规模分析保税区物流市场是指在保税区内从事进出口贸易、仓储、运输、分拣等物流活动的企业集聚区。
根据我们的调研和数据分析,保税区物流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市场规模方面的关键发现:•保税区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保税区物流市场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税区内自由贸易的便利条件,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
•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保税区物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 竞争态势分析保税区物流市场的竞争态势相对激烈,各家企业之间在市场份额和服务质量上展开竞争。
以下是竞争态势方面的关键发现:•保税区物流市场存在较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竞争程度较高。
•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自身资源优势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是竞争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运营流程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3. 发展动态分析保税区物流市场不断发展,受到行业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发展动态方面的关键发现:•保税区物流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际贸易的拓展密切相关。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为保税区物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保税区物流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4. 市场前景展望基于对保税区物流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该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以下是市场前景方面的关键观点:•保税区物流市场将继续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创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市场增添新的商机。
•企业应关注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找与电商物流相关的合作机会。
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概况及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
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概况及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200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我接到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海港新城产业发展课题”的分报告咨询任务。
我先后到外联发物流中心、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以及上海港等地进行调研,并浏览了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等网站,以及走访了上海海港新城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
由于这次调研时间短促,掌握资料有限。
现把保税区(上海港)的产业概况及其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概述如下:一、现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行政事务及社会发展。
外高桥拥有特殊的政策:货物可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检许可证,实施高效、快捷、方便的监管手续。
外高桥独特的经济功能有:快速发展的出口加工功能、蓬勃兴起的物流分拨功能、方兴未艾的国际贸易功能。
航运业欣欣向荣。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运作区域7.52平方公里。
经过11年的开发建设,截止2001年末,保税区累计批准投资项目5022个,吸引投资总额65.51亿美元,投资者来自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
保税区与1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外高桥保税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72.69亿元,占浦东新区16%,占上海市3.5%。
完成税收收入35、3亿元,占浦东新区25、5%,占上海市2、8%。
外高桥保税区的主要产业现状:(一)港口航运业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港区装备先进的集装箱桥吊、门机、集卡、轮胎龙门吊等各类装卸设备,车辆200余台(套)。
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2496.84万吨,占浦东新区41.37%,占上海市11.29%。
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289.21万标箱,占浦东新区100%,占上海市45.6%。
外高桥一期、二期码头共6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800米,集装箱堆场面积56万平方米。
上海三大保税区定位解析
上海三大保税区定位解析据了解,自贸区的范围包括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自贸区与综保区覆盖的区域完全一致。
据了解,这些保税区目前正在积极筹划未来的功能定位,尽管具体内容要等到《总体方案》公布后再展开,但在原有产业功能定位基础上做加法的思路是明确的。
外高桥: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设立,是全国第一个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设立,是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
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现有的丰富业态,上海自贸区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离岸贸易。
而国际上,贸易功能转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服务贸易和离岸贸易的加快发展,并且呈现总部高度集聚的特征。
这应该也会是上海自贸区产业发展今后的一个方向。
此次在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中,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就是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方案,自贸区选择了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6个领域,探索进一步开放步伐。
细分到各个行业,则包括国际航运服务、贸易信息资讯服务、展示服务、采购配送服务、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研发设计和打样服务、代理服务、国际贸易结算、保险服务、国际电子商务服务、高端维修服务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航运产业将会是自贸区非常重视的产业。
自贸区围绕航运金融、航运经纪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大动作。
而离岸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推动外汇、税收、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深化离岸贸易运作模式,集聚跨国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进一步丰富贸易运作模式,提升贸易能级。
洋山港区: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由位于上海芦朝港的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位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港口区域组成的洋山保税港区以“中国速度”称奇世界。
记者获悉,依据洋山保税港区的特点,在自贸区发展规划中,洋山承载了发展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保税交割等新型贸易业务的重任。
此外,洋山还将继续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等多层次业务,发展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水水中转集拼、融资租赁、云海数据等这些深受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欢迎的新功能、新产业。
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现状与对策分析
随着各级政府对集装箱行业的重视和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集装箱专业人才显得非常缺乏。此外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引进和留 住集装箱运输方面的人才显得较为困难。这些都将导致保税区集装箱 专业人才缺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地区或外企进行人才争夺。
第4章 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优化对策
有利于发现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对策,同时也是进一步发挥港区独特优势,提升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效率,确保 了上海进出口贸易畅通。
以及对上海其他港口优化自身状况提供参考、借鉴,提升外高桥港区的外贸 竞争力。期望同时也给国内其他港区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2章 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现状
2.2外高桥港口基本资源现状
2.3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吞吐量
一期拟开发1250米岸线,年 通过能力100万TEU,拟建4个三、 四代顺岸式集装箱泊位)。外高 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 成部分,已成为外高桥保税区国 际贸易、保税仓储、物流分拨的 重要枢纽。
作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1978年上海外高桥港刚刚 启动集装箱运输时,当年的吞吐量达到7951TEU。2003年上 海外高桥港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2011年上海外高港吞吐 量突破3000万TEU。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 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 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 吐量313.7万标准箱。2017年1-11月,上海外高桥港区内贸 箱增速16.7%,2018年上海外高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1 万TEU,增速为4.4%,排名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强榜 单,在2018年全球港口排名中,中国十大港口入围全球排 名Top20,上海港以4201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 一。
外高桥研究报告
外高桥研究报告一、概述外高桥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重要开放节点,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外高桥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以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背景外高桥位于上海市东部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6.2平方公里。
自1990年代起,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外高桥,其目的是通过发展物流业,提高上海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国际贸易能力和竞争力。
外高桥于2003年正式启动运营,如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的重要贸易和物流枢纽。
三、经济发展意义外高桥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上海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高桥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实验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外国企业的进入,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外高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后,外高桥的发展也促进了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贸易便利化意义作为一个国际物流园区,外高桥的发展对于贸易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高桥通过简化和优化进出口程序,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其次,外高桥提供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物流业发展意义外高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物流园区,在物流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外高桥提供了集装箱码头和航空货运基地,有效提升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和速度。
其次,外高桥还建设了现代化的仓储设施、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这些措施无疑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六、结论外高桥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对于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以及物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简化和优化进出口程序,提供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服务,外高桥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经贸环境和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浅析
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浅析作者:韩伟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7期摘要:保税区作为受到海关监管的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其辐射作用不断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 年,上海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之后,中国又陆续建立了大连、青岛、宁波、天津等保税区。
保税区的建立不仅使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同时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45-01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始建于1990 年6 月,坐落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内,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带动了上海市经济的发展,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所有的国际货物交换均在此地实现,保税区进出口钢铁、机械、奢侈品、船只、有机食品、汽车等。
外高桥保税区依靠政府赋予保税区特有的优惠政策,和国内国外企业合作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重要地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货物监管涉及的部门较多,通关速度慢;市场准入门槛高,特别是对外贸企业,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不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当企业召回不符合要求产品,要求退回工厂重新加工然后再出口时,按照规定必须退回同批的全部产品,而不能只是部分产品,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西门子公司、瑞士钟表集团等都有意在保税区内设立维修中心进行维修工作,但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这种想法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据统计,2016 年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6.42 千万元,进口总额所占比重较大,为4.69 千万元,约占73%,出口总额只占很少的部分。
保税区与将近20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贸易业务的往来,主要与亚、欧、北美来往密切,进出口额分别为3642.9亿元、1726.9 亿元、811.0 亿元。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一、背景介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区,成立于1990年。
该保税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区之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进驻,形成了集采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二、问题分析然而,在供应链物流方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物流效率低下由于保税区内企业众多,货物流动频繁,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同时,由于保税区内部道路拥堵情况严重,导致货车不能快速进出。
2.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3.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注重价格而忽略了人员素质。
这导致了许多员工技能不足、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影响了供应链物流的顺畅运转。
4.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保税区内,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不一致,导致物流配送环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税区内部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物流配送系统通过优化保税区内部道路、增加货车通行时间等方式,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可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集中管理货车调度、货物分拣等工作。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同时,在平台上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招聘员工时注重人才素质而非价格。
4.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规范保税区内企业的管理行为。
同时,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
四、结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区之一,在供应链物流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2022年继续推行区港联动的战略,并将实现“四个一”目标:建设成100万平方米的仓库,引进100家中外物流公司,实现年集装箱综合处理量100万TEU,进出区货值达1000亿美金。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4月15日经海关总署验收封关运以来,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38万平方米仓库,14万平方米的集装箱转运区,1.6万平方米的海关关检大厅和办公用房以及三座卡口和查验场地等综合关检设施。
2022年完成进出区货值546亿美元,完成集装箱综合处理量82万TEU;实现海关税收60亿元人民币;实现工商税收1亿元人民币;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2022年仍然实现进出区货值510亿美元。
该园区先后引进了MOL、DHL、日通、经贸山九、世天威等跨国物流企业,累计引进中外物流企业83家,累计吸引外资2.8亿美元。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依托“区港联动”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了海运直通式功能覆盖上海全关区,开展了进口分拨等口岸业务,提升了区港联动的整合功能,推进了国际采购配送、国际转口四大功能的业务拓展以及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具体实施,并努力争取LME期货交割项目落户园区,以提高园区的综合营运环境,营运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政策资源从局部向共享转变,初步形成了区港联动和区域发展的雏形。
建设四大联运机制作为首个启动的国务院区港联动项目,赋予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
园区在营运中又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优化营运环境为目标,着力于构筑航运、港口、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
提升保税物流国际竞争力。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五年来实践经验表明,园区的建设不仅是港区功能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促进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的发展,极大地提升港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从而加快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地位的形成。
世界已有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主枢纽港建设的实践表明,实施保税物流政策是枢纽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
保税仓库市场情况详览
保税仓库市场分析一、保税仓库现状及发展趋势保税仓库是一种可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专业仓库,货物由进口商或其代理与海关共同保管。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保税仓库广泛运用于包括日用品加工和货物转运等在内的专业服务中。
大部分保税仓库位于海关授权的特定区域内,或称“保税区”,多数靠近空港或海港。
海关也批准在其他区域设立保税仓库,例如工业区,用以服务相关企业。
保税仓库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对保税仓库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进出口操作。
因此,上海和深圳这中国两大海港城市拥有最发达的保税仓储物业市场。
非保税仓库实际上是保税仓库在整个仓储物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中国,无论是非保税仓库的体量,还是其用途与目标市场,都远远大于保税仓库。
非保税仓库通常不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而是用于服务国内市场,如零售业和制造业所需要的配送中心。
由于国内市场才是非保税仓库的重心,非保税仓库的开发主要依赖陆路交通网络。
非保税仓库多建于主要高速公路的交汇处附近。
随着供应量的提升,中国仓储物业的质量近年来也有显著提升。
这是一个从先前的“传统仓库”向“现代化仓库”的飞跃。
“现代化仓库”,有时也被称为“高标准仓库”,它的建筑标准远高于传统仓库,因此能以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为客户服务。
上表显示了高标准仓库与传统仓库的区别。
在2009年底,高标准仓储物业的总量(包含保税仓库和非保税仓库)达到了1439万平方米左右。
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开发西部”战略的逐步深入,中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涌现了例如成都这样拥有高质量仓储物业的市场。
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基础设施体系正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而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即使在今天仍然在这一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快速扩大的货运市场,全国许多城市和省份正在草拟开发计划,以建立一个更为高效的物流系统。
作为现代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物流园区开始在政府的发展计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仓储物业也将带来更多的潜在机遇。
据统计,2010年1月和2月,上海出口额同比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业务现状分析
【摘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与园区,本文通过对上海外高桥现有业务的分析,明确了区港联动才是上海外高桥未来发展的重点,并为此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日游区港联动
引言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与园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处。
自2004年4月15日封关操作以来已经经历了7个年头,被赋予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
目前区内物流企业已经有26家,诸如:近铁物流,DHL,商船三井等跨国大型物流企业。
业务现状
目前园区的主要业务仍是“园区出口一日游”,以往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深加工结转贸易企业,为了能获得退税而采取一种业内称为“香港一日游”、“台湾一日游”、“日本一日游”的“迂回战术”,即让自己的产品先出口到境外,然后再回到国内有关企业,解决海关手册核销等问题,以此保税。
但这样的操作结果往往增加企业的运输时间和费用,进而提高整体成本。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将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区内物流企业可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并对进出境及中转货物进行分拆和集拼,对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同时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使“上海一日游”取代“香港、台湾、日本一日游”,大大节约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而相对红红火火的”园区一日游“业务,区港联动的海运直通业务,则生意冷清。
其中原因有许多,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具体操作繁琐,货物通过港区直通去物流园区,操作过于繁琐,以至于其中许多环节中同一部门需要安排多种不同计划,如果在业务繁忙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操作错误,从而影响了正常的通关速度。
2.价格无优势,直通所用的直通车运输费用与货物通过海关监管车运输费用相比无价格优势。
3.操作时间长,除了因为操作繁琐可能引起的时间延长,洋山直通是由驳船完成,但驳船船期安排时间间隔长,运输时间长。
导致时间成本的增加。
内外部分析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保税物流园区业务重心已经偏离了原来规划的区港联动的意义。
而今,全国各大物流园区待批建设完成的已经不少,上海附近苏州保税物流园区与宁波保税物流园区的扩建,洋山保税物流园区的开辟,以及金桥出口加工区的退税业务的开展,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苏州保税物流园区出口一日游业务已经猛升至全国第一,相对较低的价格,相对宽松的海关监管条件,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一些原有的客户已经从上海转移至苏州。
整个2008年全年,苏州物流园区货值达139.31亿美元,货运量达42万吨,报关票数达11万票。
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2.15倍,10倍和1.62倍,上海外高桥物流园区在08年进出区货值达546亿美元(包括进出境),比07年增长了142%,
增幅小于苏州保税物流园区。
由此可见,外高桥物流园区的一日游业务正在逐渐流向苏州物流园区。
在国际采购业务上,上海海关对进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货物实施了“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的业务模式,简化了原有操作模式,大大提升了物资流动速度。
截止2007年,物流园区内共有6家企业开展“分批进区,集中报关”模式通关,2家企业开展“分批出区,集中报关,凭保放行”模式通关。
2007年一季度,海关验放“分批进区,集中报关”货物973批次,货值1,80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40%;验放“分批出区,集中报关,凭保放行”货物298批次,货值593万美元,同比增长18.9倍和8.5倍。
由于“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通关模式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即时生产配送的需求,受到区内企业欢迎。
索尼公司和惠普公司利用该模式开展笔记本电脑与零配件24小时配送业务,一季度共配送货物298批次,货值达593万美元。
虽然园区“区”的功能逐步发挥作用,但“区”和“港”仍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诸如口岸分拨、进口拆拼箱等传统口岸业务至今无法在园区内运作。
而且尚未形成以舱单为管理主线的监管模式,园区的舱单管理和保税仓储管理以及境内外的保税运输尚未有机结合,港区通关效率也无法满足区港联动要求,比如保税区海关和港区海关管理体制的不统一,使货物从码头到园区或从园区到码头,难以做到一个机构、一道手续、全程管理,且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降低了通关效率,同时,也缺乏诚信体系,使货物流通速度大大降低,也使外高桥物流园区缺乏足够竞争力。
合理化建议
基于以上的现状,无论是来自其他物流园区的竞争,还是金桥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扶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国货复进口,即“一日游”业务,面对诸多挑战。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利用与港区相邻的优势把的主营的重心应从“一日游业务”转移至区港联动之上。
而这些都是金桥出口加工区,苏州保税物流园区等周边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洋山保税物流园区也已开始运作,虽然也有区港联动的优势,但是,在几年之内,其运作成本仍然比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高,毕竟其距离太远,时间成本与运输成本高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而且海运主要公司都是欧美线,而亚洲线基本上仍在外高桥港区运作,故而在区港联动之内的货物,外高桥物流园区并未处于劣势。
并且,洋山与保税物流园区之内的区港联动,仍然是一种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所以,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在区港联动上加紧实施。
对于海运直通的种种问题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与海关共同协商,已简化通关手续,在操作上,更因简化操作环节,去除一些繁琐的操作计划,如此以来可节省操作时间成本,以及因操作繁琐带来的失误成本。
从客户角度来评估具体操作因如何进行,与客户共同完善直通操作。
如此以来,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程度,降低了客户的运作成本,也降低了本身的操作成本,人员成本,以及因错误带来的成本,也使整个操作流程效率提高。
同时下调直通价格,使之在效率上以及成本上低于普通海关监管车运输,从而更能吸引客户采用直通方式进行区港内运输。
另外缩短直通总体时间,使客户能够及时的进行去区港内物资的运输。
在区港联动的业务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中“区”和“港”两个板块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功能叠加,在“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口岸业务,同时也赋予园区“港”的功能,使园区的舱单管理和保税仓储管理以及境内外的保税运输形成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区港联动”。
此外在区港联动中,政府与海关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在政府方面,希望政府协调,建立统一的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便于区内企业直接通过电子平台办理海关、国检等各项手续,推进无纸化通关的实现,提高通关效率,简便通关手续。
企业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随时处理、获知货物通关信息,也有利于海关全程监管。
在海关方面,希望在园区内形成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海关的统一管理体制,协调海关、国检、税务等部门形成统一的
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一个机构、一道手续、全程管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运作。
也希望海关能使监管模式从管货向管企业转变,推进备案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真正做到同国际惯例接轨。
对于园区总体而言,应大力提倡“海关主管、园区协管、企业自管、社会共管”的四管机制,通过园区诚信体制的营建和推广,提高园区的营运环境和运作。
通过客观、透明、公正、公开的诚信评级体系,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诚信管理的标准,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个物流平台的作用,使之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在维持一日游业务的同时,利用与港口临近的地理优势,加快脚步,完善物流园区与外高桥港区与洋山港区的“区港联动”业务,如此才能在激烈的保税物流行业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与海关也应给予物流园区政策扶持,使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自身为诸多客户进行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郁,2006:《我国报税物流园区研究——兼论上海外高桥报税物流园区的运营与发展》,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吴建华,金杰,2008:《苏州高新区报税物流中心成为全国试点的成功典范》,《国际商报》4月14日第A04版。
【3】陈代芬,2007:《报税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第4期。
【4】鲍亦衡,胡怡乐,2009《上海外高桥报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中国水运》第09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