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1.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题。
2.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2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2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主题。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圈出生字词,自主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1.1“永生的眼睛”指的是什么?3.1.2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课文主题。
4.课堂小结4.2学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5.课后作业5.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5.2向家人或朋友分享课文内容,传递关爱生命的理念。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学生能否积极参与?4.课后作业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对生命的认识?五、教学详案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主题。
(展示图片:生命之源、生命之美等)1.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圈出生字词,自主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提炼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永生的眼睛”的描绘,感受其深刻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永生的眼睛》。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永生的眼睛”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提炼课文主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永生的眼睛》。
(2)运用课中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的故事或名言警句。
(2)学生与家人分享课文《永生的眼睛》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炼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提炼。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小组讨论(1)设置讨论话题,如:“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捐献眼睛?”(2)学生分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关爱亲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
六、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调查,搜集信息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一、启动情智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1)有的人怕医生会因为自己是捐献器官志愿者而疏忽对他的救治。
(2)有些人认为现在还很健康,谈这事不吉利。
(3)死后被摘取器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愿意那样做。
2.很多人都有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像安静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学生朗读课文3.课文中的词语大家能读准字音吗?来试一试吧!(出示文中词语)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4.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怎么解决。
(学生互相交流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1.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2.你试一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__内容(__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资料出示: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面对角膜捐献:1、思考: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要点: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捐)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五自然段,详细讲述了作者通过参观眼科医院,了解到眼球捐赠的意义,以及捐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眼科医院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3. 课堂讲解(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并解释。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捐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感人故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
5. 课堂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6.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3. 课文主要情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用“永生”和“眼睛”造句。
(3)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作文。
2. 答案:(1)第四、五自然段。
(2)示例:他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眼睛也永生于世。
(3)见学生个人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抓住任务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自读法导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到了,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看到什么?我们能用眼睛看见这美丽的春天,真好!一位盲姑娘说:“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带着他美好的心愿,深深的期盼学习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题目就是lt;永生的眼睛gt;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
师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些什么?生:我读懂了课文讲了琳达一家三代人都捐献了自己的角膜。
生:我读懂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3。
师:你们真会读书,读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
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1。
师:让我们走入文中,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看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生:互相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师:谁能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说给我们听听?生:我找到的感动的句子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eternal eyes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2、篇章2: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章3: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篇章1: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并认识本课的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
3.读懂课文内容,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破内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搜集关于“器官捐赠”的资料或者故事。
2.了解周围的人对捐赠器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课题(一)谈话激情。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却无法看到真正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她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仅仅在中国就有500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
那么盲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篇1:永生的眼睛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让学生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大意。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造句。
3.2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加强语音语调的培养。
家长签名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回家作业和课堂练习。
5.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评价标准:积极参与、态度认真、合作能力强。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标准:字迹清晰、回答准确、思维活跃。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朗读与理解: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七章:课文解析7.1 课文主题: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珍贵和无私。
让学生思考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捐赠眼睛的意义。
7.2 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永生的眼睛》。
本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作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并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认识到眼睛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学会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动形象的眼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学生对眼睛的好奇心。
2. 阅读文章: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眼睛的赞美之情。
3.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眼睛,发现不同眼神背后的情感,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练习。
7. 交流展示: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永生的眼睛》2. 板书内容:a. 眼睛的美丽与独特b. 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c. 观察与联想的写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写一篇关于眼睛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进行写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眼神,了解背后的情感故事,提高观察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拓宽知识视野。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敬爱之情,懂得珍惜家人。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表达。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课堂讲解:(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课堂练习:(1)设置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通过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家人,关心身边的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强调学生要在新课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6.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教学思路:本文是“热爱生命”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文中父亲的两句话含义颇深,需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涵泳,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捐献亲人眼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领悟父亲的话的含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从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赠的正确观念。
设计理念:引发质疑,以疑导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注意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引导学生领悟关键语句,把握文本精髓。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电教法、研究法、自学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教学手段: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电脑多媒体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对话式、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有一个词语大家肯定非常熟悉!(点击课件出示:母亲)熟悉吗?2、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
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3、点击课件播放“悲情轻音乐”,并出示课题及作者(18、《永生的眼睛》),再范读出示: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
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4、面对这个近乎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我的父亲,会作何反应?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二、初读课文,体会“我”对角膜捐赠的反对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屏幕上的温情提示,自由地读读课文,(点击课件出示温情提示)。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永生的眼睛》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眼睛有什么作用吗?(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注意发音。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词义,并进行拓展。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讲述了哪些关于眼睛的故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活动: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眼睛除了让我们看到世界,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甲: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看到亲人的笑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
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课前准备】1、按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史料及社会现状。
3、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调查表如下:姓名______年龄______职业______学历______⑴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⑵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⑶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①觉得了不起②认为出风头③无所谓⑷您会捐献角膜吗?()⑸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那些了解?()【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1、《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她的愿望能实现吗?根据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所做的调查说说你的看法。
2、师补充资料:(投影出示)资料一:长期以来,中国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器官捐献,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一个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只有两千分之一重见光明的可能。
资料二:邓小平爷爷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3、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多数感受:器官移植太难了,太重要了,捐献角膜的人很伟大。
少数人会说自己会怎么做。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知1、同学们感受颇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角膜捐献的文章《永生的眼睛》。
(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学生有可能问什么是“永生”?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让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理解或猜测)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引导正音。
注意强调“遵”分清楚平、翘舌。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问询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生命价值。
(2)学会从课文中获取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生命、亲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问询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生命价值。
5. 实践环节:(1)学生表演课文故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对亲情、友情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永生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为了救女儿,捐献了自己的眼睛,从而让女儿重见光明。
2.2 生字词学习眼睛、捐献、亲情、感人、重见光明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情景和情感表达。
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生字词,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4 分析课文情感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5.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总结亲情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练习6.1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6.2 课堂练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第七章:评价方法7.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7.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四年级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捐赠”“盲童”“屡屡”等。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父亲的话语,体会其深刻的含义。
感受琳达一家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真正含义,体会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盲人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盲人的生活困境,从而引出课题《永生的眼睛》。
提问:眼睛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如果有人愿意在死后将自己的眼睛捐赠给需要的人,你会怎么想?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捐赠”“盲童”“屡屡”等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琳达态度变化的语句,并思考:琳达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父亲的话语,如“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让学生体会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琳达和父亲不同的态度和情感。
4、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器官捐赠的看法。
介绍一些关于器官捐赠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意识。
5、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总结: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琳达一家人捐赠眼角膜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生命的价值。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亲情、友情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价值。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课堂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小作文。
3. 思考:课文中的故事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启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眼睛》教案
Lesson 18 "eternal eyes" teaching plan of fourth grade Chinese Volume II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眼睛》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掌握6个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
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
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4.从一个新的视角感受琳达一家三代人的善举,对光明
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5.从重见光明者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感受光明的可贵,生
活的美好。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按照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
调查表如下:
姓名年龄职业学历
①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
②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
③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
A.觉得了不起
B.认为出风头
C.无所谓
④您会捐献角膜吗?()
⑤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
教学程序:
一、配乐谈话激趣引读
1.师: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看到光明的可能。
2.(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湛蓝的大海。
那永恒
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最美的诗章也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慨,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备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想到了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像她想象的一样用三天宝贵的时问,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升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
我是幸运的,海伦·凯勒没有实现的梦想我却圆了,因为我接受了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手术,接受了一位名叫温迪小女孩的馈赠,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
你可知道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曾经的恶梦已经离去,
可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3.师: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人的呼声。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呈现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
二、自学课文感悟内容
带着“为什么你觉得爸爸和温迪很高尚”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
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
感到疑惑的地方多读读、多想想,做好记号。
三、合作交流多元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
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
(分角色替每个人物说明他自己的观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盲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
而正是这种爱心,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
4.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人物对话。
(你觉得谁的话最感人?读一读。
感动了自己,就读出你的感情,也让听的人受感动。
)
5.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
6.重点研读:
(1)“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
(2)出示句子: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①“这一刻”是哪一刻?
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
③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你能读出“骄傲”的情感吗?你能表现出“骄傲”的神情吗?
7.师加以引导:父亲离去了,他的爱心离去了吗?(帮助学生体会到爱心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
8.学生谈过后,师小结:这几句话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想法。
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要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小结。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