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两级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电子学领域中,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输出信号级别。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放大电路,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器材:1. 电压源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阻5. 二极管6. 电容7. 三极管实验步骤:1. 搭建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一个输入电容和一个电阻。

2. 连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至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3. 连接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4. 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

5. 搭建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

6. 连接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至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7. 重复步骤3和4,测量第二级放大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性能:通过实验观察到,随着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变化,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也发生变化。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基本保持一致,但随着频率继续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开始下降。

这是因为电容在高频下的阻抗变化导致信号的衰减。

此外,观察到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电阻和电容的时间常数导致的。

第二级放大电路的性能:将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后,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幅度得到进一步放大。

这是因为第二级放大电路通过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高的幅度。

同时,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生了失真,这是由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

此外,相比于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范围更窄,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要求更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放大电路,并观察到了其性能特点。

第一级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并保持一致的幅度响应,但在高频下会有信号衰减和相位差变化。

第二级放大电路通过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进一步放大信号,但会引起波形失真,并且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要求更高。

两级放大电路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分析仿真实验报告器件参数器件参数 RB1=47.5K RBW=2M RB21=16K RB22=10K RC1=6K RC2=2K RE11=107 RE12=2K RE21=51 RE22=2K RL=3K C5=100 uF C1=10uFC2=10 uF C3=100 uF C4=10 uF T1三极管放大倍数ß1=200T21三极管放大倍数ß2=200电路图如下:电路图如下:电路设计指标分析:电压放大倍数大于等于500; 输入电阻大于等于20K Ώ; 电源电压12V ;最大输出不失真电压:5VP-P; 带宽100HZ~1M ;参数测量:输入电阻的测量:输入电阻的测量: RS=0 V o1=1.630 RS=10 K Ώ V o2=1.603V计算计算Ri=593.7 K Ώ输出电阻的测量:输出电阻的测量:RL 为开路为开路 V oo=1.643vRL=3K Ώ V ol=989.720mv计算计算 R0=1.99k Ώ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第一级放大输出第一级放大输出 第二级放大输出第二级放大输出 RL 为开路,为开路, RS=0,VI=3mVppV o1pp=48.427mV V o21pp=1.383V RL=3 K Ώ V o1pp=5.237 mVV o2=1.708Vp波形如下:波形如下:未加入负载RL 时仿真波形时仿真波形加入负载RL 时仿真波形时仿真波形带宽测量带宽测量静态工作点的测量: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VB1=4.013V VC1=4.378V VE1=3.228V VRE1=162.927 V VB2=4.743 V VC2=8.164 V VE2=3.953V VRE2=98.285 m V T1三极管放大倍数ß1=200T21三极管放大倍数ß2=200连接万用表电路如下:连接万用表电路如下:。

电子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考试与调试报告

电子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考试与调试报告

电子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考试与调试报告设计本次实验要求设计一种两级放大电路,其中第一级是一个放大器,第二级是一个集电极跟随器,使得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通过输出终端输出。

设计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参数由于本次实验要求使用BJT三极管进行放大,因此需要先确定设计所使用的管子,并从数据手册中获取其参数。

假设设计使用的是2N3904 NPN型晶体管,其参数如下:最大集电极电流Ic = 200mA最大集电极电压Vce = 40V最大功率Ptot = 625mW最大频率fT = 300MHz在确定了晶体管的参数后,就可以着手进行电路设计。

2. 设计第一级放大器第一级放大器是本电路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电路结构,并计算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参数。

在本设计中,采用了共射极放大器的结构。

该结构的特点是输入阻抗较小,输出阻抗较大,但是放大系数不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加入负反馈电路来提高其性能。

因此,对于本设计来说,我们需要计算出共射极电阻R1和电容C1的参数。

首先,假设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kHz,放大系数为10,则我们可以写出放大器的增益公式为:A = -Rc / (R1+R2) * gm *Rc其中,gm为晶体管的转移电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gm = Ic / (VT * β)其中,VT为温度系数,约为25mV,β为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可以在数据手册中找到其值约为100。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Rc、R1和R2的值。

可以采用一般的放大器频率损失公式,计算C1的值:Afc = 1 / (2π * f *Rc *C1)当C1确定后,就可以设计出第一级放大器的电路图:+Vcc||R2|+||Vin R1 Q1 Rc---->| |-------/\\/\\/\\--->|----> Vout| | ||C1 | || | |+---+ Gnd3. 设计第二级跟随器在第一级放大器完成信号放大后,需要使用一个集电极跟随器(Emitter Follower)作为第二级放大器,来提高输出信号的驱动能力。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二两级放大电路实验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二两级放大电路实验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两级放⼤电路实验模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时间:第()周,星期(),时段()实验地点:教()楼()室指导教师:学号:班级:姓名:实验三两级放⼤电路⼀、实验⽬的进⼀步掌握交流放⼤器的调试和测量⽅法,了解两级放⼤电路调试中的某些特殊问题;⼆、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5-1所⽰,不加C F ,R F 时是⼀个⽆级间反馈的两级放⼤电路。

在第⼀级电路中,静态⼯作点的计算为3Β11123R V V R R R ≈++, B1BE1E1C156V V I I R R -≈≈+, CE11C1456()V V I R R R =-++ 9B21789R V V R R R ≈++, B2BE2E2C21112V V I I R R -≈≈+, C2CE21101112()V V I R R R =-++图5-1 实验原理图第⼀级电压放⼤倍数14i2V1be115(//)(1)R R A r R ββ=-++其中i2789be2211()////[(1)]R R R R r R β=+++第⼆级电压放⼤倍数21013V2be2211(//)(1)R R A r R ββ=-++总的电压放⼤倍数O1O2O2V V1V2O1ii V V V A A A V V V ===gg gg gg 三、预习思考题1、学习mutisim2001或workbenchEDA5.0C 电⼦仿真软件2、按实际电路参数,估算E1I 、CE1V 、C1I 和E2I 、CE2V 、C2I 的理论值3、按预定静态⼯作点,以β1 =β2 = 416计算两级电压放⼤倍数V A4、拟定Om V g的调试⽅法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按图5-1连接电路(三极管选⽤元件库中NPN 中型号National 2N3904)2、调整静态⼯作点调节R 1和R 7分别使E1V =1.7V ,E2V =1.7V 左右,利⽤软件菜单Analysis 中DC OpratingPoint 分析功能或者使⽤软件提供的数字万⽤表(Multimeter )测量各管C V 、E V 、B V 。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

实验原理,两级放大电路由两级放大器级联组成,第一级为前置放大器,第二级为输出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起放大微弱信号的作用,输出放大器则进一步放大信号并驱动负载。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

2. 接通电源,调节电源电压至所需数值。

3. 接通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4. 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5. 对电路进行调试,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实验数据:1. 输入信号频率,1kHz。

2. 输入信号幅度,100mV。

3. 输出信号幅度,2V。

4. 输入电阻,10kΩ。

5. 输出电阻,1kΩ。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放大电路,并且观察到了输入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对输出信号的影响较大,频率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输出信号失真,幅度过大或过小时也会影响输出信号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前置放大器和输出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前置放大器能够放大微弱的输入信号,而输出放大器则能够将信号进一步放大并驱动负载。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搭建和调试电路的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运用电子电路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输入输出信号的失真、电路连接的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路连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元器件,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延伸: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探索更多的电子电路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对电子电路的实际操作经验,还加深了对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进行测量,研究其放大特性和频率响应。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路中包括两个放大器级别,其中第一个级别为共射放大器,第二个级别为共集放大器。

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值,以满足放大要求。

2. 连接信号源:将信号源与电路输入端相连,确保信号源输出正常。

注意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记录幅度和相位差。

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4. 测量频率响应: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

记录幅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其特性。

5.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带宽积和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

分析电路的性能和优缺点,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路的放大倍数: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差异,计算得到电路的放大倍数。

比较两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发现第一级共射放大器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而第二级共集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放大倍数。

2. 增益带宽积: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幅度,可以绘制出增益带宽积曲线。

增益带宽积是电路的重要性能指标,表示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增益带宽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3. 输入输出阻抗: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可以计算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表示电路对外部信号源的负载能力,输出阻抗表示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较低的输出阻抗和一定的增益带宽积。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加深对放大电路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仪器和器材:1. 双踪示波器。

2. 直流稳压电源。

3. 信号发生器。

4. 万用表。

5.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

6. 面包板、导线等。

实验原理:两级放大电路是由两个级联的放大电路构成,其中第一级是前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是后级放大电路。

前级放大电路起到信号放大和阻抗匹配的作用,后级放大电路则进一步放大信号,并驱动负载。

两级放大电路的整体放大倍数为前级放大倍数与后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实验步骤:1. 搭建两级放大电路,连接好各种元器件和仪器。

2.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得电路工作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

3. 用信号发生器输入正弦信号,调节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波形。

4. 测量前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

5. 测量后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输出阻抗。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7. 拆除电路,整理实验仪器和器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前级放大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参数。

经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两级放大电路整体的放大倍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放大电路的理解。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本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直流电压及正弦信号的测试方法;2.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3.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双踪示波器 1台函数发生器 EE1641B 1台数字电表 1台实验板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块三、工作原理说明1、电路的组成NPN型三极管T担负着放大作用,它具有能量转换和电流控制的能力,当微弱的输入信号ui使二极管基极电流i B产生微小变化时,就会使集电极电流i C产生较大的变化。

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

V CC是集电极直流电源,为信号的功率放大提供能量。

R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集电极电流ic通过Rc,从而将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然后传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一方面为三极管的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同时给三极管提供一个静态基极电流Ib。

C1、C2是耦合隔直流电容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还必须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为此,Vcc、Rc和Rb等元件的参数应与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有适当的配合关系。

由于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因此常由若干个单级放大电路组成多级放大器。

组成多级放大器时,要合理选择单级放大电路和级间耦合方式。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见表 1。

表1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因阻容耦合式电路简单,性能稳定,故本实验采用此耦合方式,实验原理图见实图 1。

四、实验内容1.设置静态工作点,要求第一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为2 mA,第二级静态工作电流为 mA。

2.测量各级放大倍数3.测量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其中,R=2KΩ,R L=Ω。

完成下表。

4.测量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并绘出频率特性曲线。

实图 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五、实验报告要求1.认真记录测试数据,正确描绘曲线;2.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总结多级放大器的工作性能;3.回答思考题。

计算1.静态在没有加输入信号(v i=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试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试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
M u l t i s i m仿真试验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两级放大电路M u l t i s i m仿真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学会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器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4、掌握两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5、进一步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直流电源
三、预习报告
1、电路连接如图
2、静态工作点的调节
先调节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再调节第二级,过程如下:
第一级的失真波形
第一级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
第二级的失真波形
第一级与二级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
静态工作点数据记录
电压放大倍数
Au1≈3 Au2≈100 Au=Au1*Au2=300两级放大器幅频特性测试数据
f(Hz)501002505001000250050001000
02000 0
Uo(m V)RL=

2314307669259831001100410041003
RL=3
K
142265508640693711713714713。

两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器实验报告两级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需要的幅度。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多级放大器来增加信号的增益,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放大器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了解两级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放大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测量放大器的电压增益、频率响应等性能参数;4. 分析和比较不同放大器电路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 两级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两级放大器由两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第一级放大器称为前置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第二级放大器称为输出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前一级的信号并驱动负载。

两级放大器的总增益等于各级放大器的增益的乘积。

2. 放大器电路的搭建本实验使用常见的共射放大器电路作为前置放大器,以及共射共集放大器电路作为输出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传递给基极,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和负载电阻传递给输出端;输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传递给基极,输出信号则由集电极输出。

1. 搭建两级放大器电路按照实验原理中给出的电路图,使用电子元器件搭建两级放大器电路。

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调试放大器电路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偏置电压、负反馈电阻等参数,使得放大器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确保信号的放大和失真情况。

3. 测量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计算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同时,还可以测量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到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通过比较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值,可以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2. 放大器的失真情况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可以判断放大器是否存在失真现象。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子学中,放大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以便用于各种应用,例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本实验旨在研究和探索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 测量和分析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增益和失真等性能参数。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1. 函数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被动元件4. 三极管、运放等主动元件5. 电路实验板、电源等实验设备四、实验步骤1. 搭建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电路结构。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和三极管等元件,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 调试电路。

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断路等问题。

然后,逐步调整电源电压和输入信号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3. 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幅度和相位等参数。

同时,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4. 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和比较两级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同时,分析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 两级放大电路的增益随频率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特性。

在低频段,增益较为稳定,但随着频率的增加,增益逐渐下降。

2. 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呈现一定的带通特性。

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增益比较平坦,超过该范围后,增益急剧下降。

3. 两级放大电路的失真主要来自非线性失真和高频截止等因素。

非线性失真会导致输出信号波形畸变,而高频截止会导致高频信号被滤波掉。

4.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选择合适的元件,可以改善两级放大电路的性能。

例如,增加负反馈电路可以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掌握了设计和调试的方法。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子学中,放大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高的幅度,使得信号可以被更远的距离传输或者被其他设备接收。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耦合放大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原理耦合放大电路由两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放大器是输入级,第二级放大器是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当的幅度,并将其传递给输出级进行进一步放大。

两级放大器之间通过耦合电容连接,这样可以实现信号的传递和耦合。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收集所需器材,包括电路板、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并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

2.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路板上的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元件的引脚,避免短路或接错。

3. 调整电路参数: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使得电路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

可以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根据需要调整放大倍数。

4. 测试电路性能:输入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性能评估:根据实验数据,评估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放大倍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我们得到了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X。

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发现实际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证明了电路的放大性能。

2. 频率响应:通过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信号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频率响应较好。

然而,在高频率下,输出信号的幅度开始下降,这是由于电路的带宽限制导致的。

3. 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耦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较好,输出信号的波形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是正确的,能够正常工作。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交流放大电路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从而增强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了解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习搭建两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

二、实验原理交流放大电路是通过放大电压信号的幅度来增强信号的强度。

它由输入级和输出级组成,其中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幅度,输出级则进一步放大信号并输出。

三、实验器材和元件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元件有: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输入信号;2. 两个三极管:作为放大器的核心元件;3. 电阻、电容等辅助元件:用于搭建电路和调整放大性能。

四、实验步骤1. 搭建输入级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相连,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使得输入信号可以被放大。

2. 搭建输出级电路:将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相连,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使得输出信号可以进一步放大并输出。

3. 连接电源:将电源正极与电路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路的负极相连,确保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4. 调整放大性能: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使得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5. 连接信号源: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输入级电路相连,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经过交流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的幅度得到了显著增强。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来改变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交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同时,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改变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耦合放大电路,了解和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1. 两级耦合放大电路概述两级耦合放大电路是由两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通常由前置放大器和后置放大器构成。

前置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然后通过耦合电容将信号传递给后置放大器进行进一步放大。

2.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通常采用共射放大电路,其特点是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电阻和偏置电阻的大小,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和工作点。

3. 耦合电容耦合电容用于将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传递给后置放大器,同时隔离直流偏置电压。

合理选择耦合电容的容值可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4. 后置放大器后置放大器通常采用共射放大电路,其特点是电压增益高、输出阻抗低。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负载电阻的大小,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出功率。

5. 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电压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频率响应是指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特性。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的大小,并计算出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的值。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 函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待放大的信号2. 双踪示波器:用于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值3. 直流稳压电源:用于为放大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4. 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元器件:用于搭建放大电路四、实验步骤1. 搭建两级耦合放大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元器件,注意极性和连接方式。

2. 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满足放大电路所需的工作电压。

3.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待放大的正弦信号,并将其输入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

4. 使用示波器测量前置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值,并计算出电压增益。

5. 将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传递给后置放大器,再次使用示波器进行测量,并计算出最终的电压增益。

6. 测量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硬件技术实训实验报告题目:二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实验背景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很弱的,一般为毫伏或微伏数量级,输入功率常在1mV以下。

为了推动负载工作,因此要求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方可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此次试验我们将进行两级阻容耦合放大。

2.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及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 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3.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多功能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模拟电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三、实验内容本放大器为级间电压负反馈,反馈系数1/30.比较测量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比较测量开环闭环时带负载电压放大倍数说明并验证负反馈时电压放大倍数、输出失真、输入输出电阻、频率的特性。

四、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是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在晶体管V 1的输出特性曲线中直流负载线与横轴的交点U CEQ1=V CC ,与纵轴的交点(U CE =0时)集电极电流为=1CQ I 311E E C CCRR R V++静态工作点Q 1位于直流负载线的中部附近,由静态时的集电极电流I CQ1和集-射电压U CEQ1确定。

当流过上下偏流电阻的电流足够大时,晶体管V 1的基级偏压为2111RR V R U CCB +=晶体管V 1的静态发射极电流为311311117.0E E B E E E B EQ RR U R R UB U I +-≈+-=静态集电极电流近似等于发射极电流,即1111EQ BQ EQ CQ II I I ≈-=晶体管V 1的静态集电极电压为111C CQ CCCQ RI V U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21u u uAA A =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1111)1(E be L uRr R A +++'-=ββ晶体管V1的等效负载电阻为211i C L RRR ='可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外接负载,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222432E be i R r R R R β++=晶体管V 1和V 2的输入电阻分别为11126)1(300EQ be I r β++≈22226)1(300EQ be Ir β++=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22222)1(E be L u Rr R A ββ++'-=其中,等效交流负载电阻LC L RRR 22='。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实验任务
用常用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器件搭建不失真,通频带宽的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特性,测试通频带并用面包板实现。

2.实验目的
掌握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掌握面包板电路基本调试手段
3.实验原理
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
电路图如上所示,通过四通道示波器各个引脚可知两级放大倍数,静态工作点等信息:
第一级放大倍数为2.698/4.582=0.588倍,静态工作点为(D通道设置在第一级电容之前)即得11.949V如下图所示
第二级放大倍数由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与第一级放大倍数的比值。

如示波器所示,第二级静态工作点为6.613V。

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为329.535mV,则放大倍数为总体放大倍数329.535,第二级放大倍数为32.953/0.588=56.04,频率响应如图所示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闭环特性测试(电压串联负反馈)
测试增加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以及放大倍数的影响如下:
如图,闭环放大倍数为32.47,比开环时缩小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电流并联负反馈)
如图所示,放大倍数为32.89,放大倍数有所下降。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两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两级放大电路的实验原理,包括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基本结构。

两级放大电路由两个放大器级联而成,每个放大器都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

通常情况下,第一个放大器被称为前置放大器,用来放大输入信号并提高输入阻抗;而第二个放大器被称为主放大器,用来进一步放大信号并驱动输出负载。

2. 工作原理。

当输入信号进入前置放大器时,它首先被放大到一个较大的幅度,同时输入阻抗也得到了提高,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放大后的信号进入主放大器,再次被放大到更大的幅度,并最终输出到负载上。

整个过程中,两级放大电路起到了放大信号的作用,并且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3. 实验步骤。

为了验证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步骤:(1)搭建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和主放大器;(2)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以便于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观测;(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4)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两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搭建电路时,应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2)调节信号发生器时,应逐步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以避免损坏电路元件;(3)观察输出信号时,应注意示波器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验证两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性能指标和特点。

这对于理解和应用放大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子电路奠定了基础。

总结。

两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可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子电路奠定了基础。

实验2两级放大电路.doc

实验2两级放大电路.doc

实验2 两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2. 学会放大器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3. 了解放大器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OS-5040A。

2. 数字万用表DM-441B。

3. 信号发生器FG-7002C。

三、预习要求1. 复习教材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

2. 分析图2.1两级交流放大电路。

初步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见图2.11.设置静态工作点(1)按图连接,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静态工作点设置:要求第二级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幅值尽管大,第一级为增加信噪比点尽可能低。

(3)在A、B端(注意红色鳄鱼夹接A)加上1 KH Z幅度为100mV的交流信号。

注意:如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1) 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线短。

(2) 可在三极管eb间加几p到几百p的电容。

(3) 信号源与放大器用屏蔽线连接。

2.按表2.1要求测量并计算,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应断开输入信号。

表2.13.接入负载电阻R L=3KΩ,按表2.1测量并计算,比较实验内容2、3的结果4.测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将放大器负载断开,保持输入信号频率1KH Z不变,调节信号发生器“AMPL”使放大器输出幅度最大而不失真。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频率,按表2.2测量并记录。

(3)接上负载、重复上述实验。

表2.2五、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画出实验电路的频率特性简图,标出f H和f L 。

3.写出增加电路频带宽度的方法。

附录:关于寄生振荡1.定义寄生振荡(parasitic oscillation),非工作频率的振荡称为寄生振荡,即与工作频率无关或不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源于寄生参数的振荡。

寄生振荡产生原因示意图2.寄生振荡的类型常见的寄生振荡有两种,低于工作频率的低频寄生振荡和高于工作频率的高频寄生振荡。

3.寄生振荡的特点1)将放大器输入端短路,输出端一般仍有振荡信号输出;2)振荡周期一般较有规律且波形比较规则;3)振荡幅度一般较大,有时甚至使放电器处于饱和与截止状态;4)振荡频率一般较高(由电源去耦不良造成的低频振荡例外),且振荡频率与幅度会随放大器的元器件参数的不同而变化;5)寄生振荡处理得当时可能完全消除。

模电实验二 多级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二 多级放大电路

实验二 多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学会放大器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器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4.掌握两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信号发生器 直流电源三.实验原理及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测量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所以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与前述的单级放大器一样。

图示的实验电路,静态值可按下式计算。

1111(1)CC BEQ BQ B E V U I R R β-=++11CQ BQ I I β=1111()CEQ CC CQ E C U V I R R =-+2222122B B CC B B R U V R R =+22E B BEQ U U U =-2222E E C E U I I R == 22/B C I I β=实际测量时,只要测出两个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压,经过换算便可得到其静态工作点值的大小。

2.多级放大器放大倍数的计算与测量多级放大电路,不管是采用阻容耦合还是直接耦合,前一级的输出信号即为后级的输入信号,而后级的输入电阻会影响前级的交流负载。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而每一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要将后级电路的输入电阻作为前级电路的负载来计算,图实验电路中12212112////(1)C i C LU U U be E be R R R R A A A r R r βββ==++2212122////i B B be be R R R r r =≈实际测量时,可直接测量第一级和第二级输入、输出电压,或两级的输入输出电压,并验证上述结论。

3.多级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4.多级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多级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原理与单级放大器相同,理论分析与实践证验都表明,多级放大器的通频带小于任一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两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级放大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2.掌握测试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方法。

3.掌握测试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
1.调整并测量最佳静态工作点
具体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先将Rp2调至1KΩ,通电。

然后调节Rp1,使Uce1=7~8V,调
节Rp3,使Uce2=7~8V,断开第一级晶体管集电极连线,串入万用表(电流档)测量测Ic1,断开第二级集电极连线,测量Ic2,将测量数据Uce1、Uce2、Ic1、Ic2记录至表中(测量Uce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并联测量,测Ic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串联测量)。

直流工作点分析:
(3)参照实验一,将信号源接入Us两端,示波器接在放大器输出端,观察并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波形为最大不失真时的波形。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Ui=1mv,f=1KHz 的正弦信号(一般采用实验箱上加衰减的办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

例如:100mv,在实验板上经100:1衰减电阻降为1mv)。

(2)断开负载RL,用示波器分别观察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输出波形,若波形失真,可少许调节Rp1及Rp3,直到使两级放大器输出信号都不失真为止。

(3)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记录Ui、Uo1、Uo2.
(4)接入负载电阻RL(用Rp4代替),其他条件同上,测量记录Ui、Uo1、Uo2,填入表中。

并计算Au1、Au2、Au。

(可调节负载电阻值观察结果)
3.测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1)将放大器负载断开,先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1Khz,输出电压Uo 幅度调大最大而不失真。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降低信号源频率,可以选择多个不同频率,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值。

同理升高信号源频率,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输出电压值。

放大器输出电压等于0.707Uo时,对应的信号源频率即为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L和上限截止频率fH。

两级放大器,不接负载,输入Ui=2mv。

由所测量的数据可知:通频带约为50K,fL=650hz,fH=51k。

单级放大器,不接负载,输入Ui=2mv。

由所测量的数据可知:通频带约为77k,fL=640,fH=78k。

根据规律可知,放大器级联以后,通频带变窄,由所得的数据可知,单机放大器的通频带比两级放大器的通频带更宽。

两级交流分析得幅频特性如下:
由仿真图可知,通频带约为90Khz。

fL=272hz,fH=90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