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史

合集下载

世界环保发展史

世界环保发展史
联合利华公司
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广绿色产品,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05
环保科技与创新
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1 2
太阳能技术
研发高效太阳能电池,降低成本,提高光电转换 效率。
风能技术
改进风力发电机设计,提高风能利用率,降低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核能技术
开发安全、清洁的核能发电技术,减少放射性废 物产生。
环保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01
成立于1961年,致力于全球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推动可持续发展。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02
成立于1971年,关注全球环境问题,通过非暴力抗议和宣传活
动呼吁公众关注环保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03
成立于1972年,负责协调各国政府、组织和企业在环保领域的
启蒙运动时期的环保思想
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状态”等观念, 主张保护自然权利和自然状态,对后来的环保运动产生深远 影响。
02
环保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导 致城市空气质量恶化,影 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 放,导致河流、湖泊受到 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 和饮用水安全。
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国际合作加强
加强各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国际环保合作组织的成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负责协调各国环保行动,推动全球环保事业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致力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回顾与反思苏全有韩书晓2012-12-19 16:52:31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12月17日摘要: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迄今为止,学界对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成果颇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尽管学者在近代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全面,但是成绩背后仍潜藏着研究内容不全面甚至有盲点、研究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这些问题表明,对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关键字: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灾害史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该问题的日趋严重,近些年来渐次纳入学界的研究视野,成果迭出,大致可归为三个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等。

本文拟对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看法,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人口、灾荒等因素造成的。

(一)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因素战争方面,康沛竹通过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新疆等地战后的情景,明确指出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强调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正是导致晚清灾荒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因素[1]。

与康沛竹的观点形似,史革新认为,在战争中,大片森林或被战火焚烧,或被砍伐用以构筑营垒、建造船只、生产火药,遭受惨重损失。

战争使国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助长了灾情的蔓延[2]。

伍启杰以黑龙江地区为视点,在剖析该地区的近代林业经济时,明确阐述了进入近代以来黑龙江森林遭受战争以及帝国主义掠夺的破坏状况,指出近代黑龙江地区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天然林木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3]。

人与自然_以人为本_的生态环境史研究_读王利华主编_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_

人与自然_以人为本_的生态环境史研究_读王利华主编_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_
一 人与自然 : 人性的回归
什么是环境史 ? 本书开篇即对国外学者的环 境史定义做出交代 ①, 国内如包茂宏 、王利华 、 梅雪芹 、景爱 、高国荣等学者也曾就此给与了关 注 。从各学者的阐述来看 , 基本认可环境史要以 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 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研 究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互动 。但在具体的 研究内容上 , 学者们的意见不一 , 大致可分为两 种观点 , 一是强调环境史研究的是历史上人与自 然的互动关系 , 一是强调在探讨这一关系的同 时 , 还要研究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虽然学者的主张不尽相同 , 但在实际的研究 中无法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 人的自然观经历了和谐 共处 ———人类中心主义 ———和谐共处这样几个阶 段 。与前两个阶段人或者屈从于自然 、或者驾驭 自然不同 , 第三阶段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都是 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 , 是互为辨证的统一体 , 强 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 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 一种 “人性的回归”。这种回归并不是回到原来 的起点 , 从人类主宰自然转变为人类服膺于自 然 , 因为 “反人类”和 “反自然”都将造成恶 果 , “执其两端 、用其中间”未尝不是一种明智 的选择 。将人类的自然观与循环史观 、进步史观 和可持续发展史观等的社会发展观相对照 , 可以 发现两者是相互对应的 , 这正说明人 ———自然和 人 ———人这两对关系体的密切联系 , 人通过自然 与他人 、社会发生联系 ,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 后 , 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所以用 “人
二 广阔的 “原野”: 多维视角的展现
具体到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 国内学者王利华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变化 , 认为环境史研究应该包 括两大方面 , 一是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面貌及其 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种种变迁 ; 二是在人类 (社会文化)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 生态环境及其 诸要素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这两个方面达 成环境史研究的两种理路 : 生态社会史和社会生 态史 。包茂宏与梅雪芹的观点大致相近 , 认为环 境史的研究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 、环境 物质 (经济) 史 、环境政治史 、环境思想 (知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事业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探讨其变迁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2. 起步阶段2.1 早期认识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追求,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1972年中国参加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会议,正式开启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之路。

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并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2.2 立法和机构建设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中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979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此后,中国还陆续建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包括国家环境保护局(现已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以及地方的环境保护局,形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

3. 高速发展阶段3.1 “环保五个三年计划”为了加快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五个三年计划”。

首个“五个三年计划”从1980年开始实施,旨在解决当时面临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计划的重点是治理污染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3.2 环境保护产业的崛起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产业也逐渐兴起。

中国政府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备和技术,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 当前阶段4.1 发展理念的转变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愈加复杂化,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理念也在逐渐转变。

中国政府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

4.2 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中国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动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发创新。

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史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史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史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并深刻反思。

一、学习史实,认清现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中国有着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训。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使得自然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短视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生态灾难的发生,如雾霾、土地沙化、水污染等。

二、借鉴成功经验,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反思那些失败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借鉴那些成功的经验。

对于环境保护而言,这些成功经验尤为重要。

例如,海南岛的保护模式、新疆大塔山风电场的建设经验、和平饶平深山林葬的应用等,无一不是摸索出来的。

通过与先进的国家、地区合作,借鉴有益的经验教训,才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难题,借助技术手段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环境治理上,必须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技术。

例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海洋能利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替代传统能源,使得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

四、加强合作,形成共识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

文明和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形成了“全球生态文明”的新共识。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互通共享,达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协调、解决问题,共同推动构建生态文明。

在推进生态保护事业时,需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特点、逐步转变管理模式,从“污染治理”向“全面治理”全面转变。

只有依循这样的原则,建立广泛的利益共识,才能有利于不断推动环保工作走向纵深,建设美丽的中国梦。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汉水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流域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可
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汉水流域的自然环境
在古代,汉水流域的自然环境相对稳定。

汉水两岸常见的树木有
槐树、柳树、榆树、松树、柿子树等。

河道两侧和堤坝上生长着魁蚶、荸荠、苎麻、莲藕、葫芦、茭白等水生植物。

而河流中的鱼类主要有
青鱼、草鱼、鲢鱼等。

2. 前现代时期的生态环境变迁
随着古代中国人口的增多,汉水流域开始出现生态环境变迁。

此时,土地开始直接受到小农耕作的影响,草木被砍伐种植多年,导致
水土流失,汉水的流量逐渐减少。

同时,附近的人们用碱性物质来清
洗布匹,使之被带入汉水中,造成污染。

3. 现代工业化时期的生态环境变迁
20世纪初,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汉水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汉水中,导致水体
污染严重,鱼类种群减少,部分濒危物种甚至灭绝。

同时,河流两岸
的生态系统也遭受了破坏。

草原变成了荒漠,林区变成了枯枝败叶的
热带雨林。

4. 当代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关注汉水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

例如,清理污染源头、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环保法规等。

同时,控水工程的建造、河道整治、防洪提质等措
施也使汉水流域的水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不仅河水清澈,而且河湖
面积也回升,多种鱼类和动植物重现眼前。

大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历史沿革和变迁

大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历史沿革和变迁

大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历史沿革和变迁大运河是全球最古老、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古运河之一,拥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

大运河连接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与传统文化,除了历史文化价值,它还承载了生态环境的重要变迁。

1. 历史沿革大运河自古就是中国北方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全长1794公里,贯穿天津、北京、济南、徐州、扬州、苏州、杭州等多个城市,联通了黄、浑、姑、淮、长江等多条著名河流。

大运河的修建和完善是一项持续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而大致上形成于隋唐时期。

到南唐时期,大运河已经基本成型,并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商贸通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运河逐渐式微,直到20世纪中期,大运河在新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政策的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

2. 文化价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被誉为“天堂之河,人间美滋”的纪念碑,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大运河流域,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建筑遗迹和文化胜地,包括古代皇家园林、古运输设施、古村落和寺庙。

比如,位于苏州的平江路、白鹭洲、拙政园、虎丘、留园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河北省三槐镇的石油店水闸、谢园、梅家巷、高家庄、李家楼等文化遗址,都是大运河流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遗址和景点都展示了中国古代遗产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了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机会。

3. 生态环境的变迁大运河不仅是富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名胜,也是重要的水生态条件。

在历史上,很多小河流和溪流汇聚于大运河,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这些小水体和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文、生物、生态服务和景观功能。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些问题。

沿线的开采和污染,对大运河所依赖的地下水和湿地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在长期的开发和制造过程中,污染物还导致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

4.保护环境为了保护大运河,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将大运河流域列为国家文化保护区和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河流,设立保护区进行管理。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工业化 为核 心的现代化 等社会 因素共 同作 用而出现 多次重 大变迁。南宋以前 , 淮河独 流入海 , 类活动 人 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 对协调 时期 。南宋以后 , 黄河全 面夺 淮, 淮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 变迁 , 河道 、 湖
泊 淤 塞 , 口 东迁 , 泽 湖 区扩 大 , 河 受 迫 南 注 长 江 , 游 两 岸 则 形 成 了“ 成 湖 泊 群 ” 流 域 洪 涝 灾 害 河 洪 淮 中 河 , 加 剧 。 15 黄 河 北 徙 , 河 虽 不复 故 道 但 还 不 时 决 1南 泛 入 淮 , 黄 河 故 道 则 阻 断 了淮 河 与 沂 、 、 8 5年 黄 : 2 而 沭
涛《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人地 关系的演 变》 《 元 ( 安徽 史学) OO年 第 4期 ) 葛兆帅等《 ) L 2 , 黄河南徙在徐 州地 区的环境效应研 究》( 江 《 汉论坛》 O 1 第 1期) 21 年 。
肥: 安徽教育 出版社 ,9 7年) 韩昭庆《 19 , 黄淮关 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 上海 : ( 复旦 大学 出版社 ,99年 ) 吴海涛《 19 , 淮北的盛 衰: 成 因的历史考察》 北京: ( 社会科 学文献 出版社 ,05年)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 自然 灾害与社 会经济》( 州: 建人 民 出版 20 , 福 福 社 ,0 6年) 赵 来军《 国流域跨界水 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 究: 20 , 我 以淮河流域为例》 上 海: ( 复旦 大学 出版社 ,0 7年 ) 陈业新 《 20 , 明至 民国时期皖北地 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 究》 上海 : 海人 民出版社 ,0 8年 ) 胡 惠芳《 ( 上 20 , 淮河 中下游地 区环境 变动与社会控 制
(9 2— 9 9 》 合肥 : 1 1 14 ) ( 安徽人民 出版社 , 0 年) 卢勇《 2 8 , 0 明清 时期 淮河水 患与生态社会 关 系研 究》 北京 : ( 中国三峡 出版社 , 0 2 9 0

中国历史保护环境事例

中国历史保护环境事例

中国历史保护环境事例中国历史保护环境事例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

而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不少值得称赞的事例。

以下就是中国历史中的环保经典案例:1. 明清时期的森林保护明清时期,中国的森林面积大约达到8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当时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5%。

在这个时期,古代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森林的作用和价值,开始实行了多项保护措施,如规定禁伐期、设立禁伐林区、定期进行抚育等。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清朝的水利工程建设清朝时期,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大运河、开凿黄河新河道、筑造人工运河等,这些工程显著改善了当时的水资源状况,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3. 辛亥革命后的林务改革辛亥革命后,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现代化进程逐渐加速。

同时,中国的森林资源也面临严重的破坏。

为此,国家开始推行林务改革,成立了林育局等机构,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如《京畿山林条例》、《金陵山林保护章程》、《林业条例》等,有效地增加了森林资源的存量。

4. 新中国成立后的环保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有力的环保行动和项目。

其中,如扩大退耕还林、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开展治理黄河三角洲、打击河道污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中国的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环保实践,这些实践为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在今后的环保事业中,继续借鉴古人的智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可以追溯至古代农业社会时期。

在古代,人们通过农耕来维持生计,对自然环境有着相对尊重的态度。

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砍伐和开垦土地,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环境。

到了现代,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大量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导致了空气、水和土地的严重污染,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响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例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等。

同时,中国还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是一个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再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 -。

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

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

境 史学的一 个核 心概 念,并据此 对环境 史的研 究对象做 了新的界 定,对环 境 史进行 了新 定 义。文章 对环境
史与相 邻学科 ( 特别是历 史地理 学)之间的异 同进行 了辨析 ,指 出:环境 史将环境 和社 会视 为相 互依 存的
动 态整体进行 历史考察,从人 的文化和 生物 双重属性 出发重新 审视人 类的历 史,无论 就学术指 向、理 论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s eoo e , oic adcl rs e , cnmi plis n ut e 。转 自 wc. d . eu sepo hm/ m r asc t.hm 0 / 20 ) s t u ' c w u d /pc r t la ei noiy t 12 / 1 。 / c e
③ 关于这一点 ,高国荣在 《 么是环境 史》 一文 已经提及 。不过 ,笔者认 为 ,最 困难 的是 明确 其与历 史地理学之 什
作者简介 王利 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 史研 究中心 暨历 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天津,30 7 ) 00 1 。
① 有关方面的情 况,可参 阅包茂宏 :《 环境 史 :历 史、理论和 方法》 (《 史学理论研 究》2 0 0 0年第 4期 )和高国荣: 《 国环境史学研 究综述》 (《 美 中华文 史网》20 04年 9月2 2日发布 ) 什 么是环境 史》 (《 、《 郑州大学学报》2 0 0 5年第 1
近年来 , 中国学 者对 生态 环境 史产 生 了愈来 愈 浓 厚 的研 究 兴趣 。然 而 ,除 了几 位从 事外 国史研 究 的学 者之 外 ,很少 有人 就环境 史 的学术 体系 和理 论 建 构 问题 进 行专 门讨论 。究竟 什 么 是环 境 史? 它是 否应 当成 为历 史学 中的一种 “ 门之学 ” 专 ,它 的研 究 对象 和研 究 目标 到底 是 什 么 ?应 当如 何 对 它进 行 学科 定位 ?这 些基本 问题必须 认 真地加 以深入 讨 论 。 只有 对它 们 做 出 了 明确 的 回答 并形 成 相 当程 度 的 共 识 ,中 国生 态环 境史 研究 才有 可能稳 步走 上健 康 的发 展道 路 。 本文 试就 有关 问题 提 出几 点初 步想 法 ,供 大 家批评讨 论 。

环境史专题

环境史专题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西部大开发”是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为出发点的,但历史时期的西部开发,都是以大批的移入人口、大量的开耕荒地为标志。

我国历史时期的西北开发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这每一个阶段的开发过程都有着特殊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社会科学诸多领域都关注着上述因素。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次西部开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开发,也同时基于其地有大面积的“沃壤可耕之地”,这即是西部开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背景。

人类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往往又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一历次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背景气候在不断变化并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化有多种尺度,影响因素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以是人为因素,一般认为,只有近2000年来人类对下垫面的强烈影响,才会引起局部的、有时还可能是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变化,清代中叶是近两千年来我国西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键阶段, 人口迅猛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30% 左右下降为目前的8. 68%。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 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30%。

清代后期, 子午岭、黄龙山及陇东一些较边远山区森林已遭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到目前的5. 5%。

西南地区森林植被也遭到人类活动严重破坏, 但清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的。

之后, 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的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破坏了原本保持完好的天然森林。

清代中期西北干旱区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

在各种人文因素中, 人口数量是人类活动强度的最重要示量指标。

随着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也逐渐增强。

西周时期, 我国农耕区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狭窄地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传统农业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扩展到其它地区。

生态环境史

生态环境史

1.拉尼娜又称“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都与全球变暖有关,厄尔尼诺在暖冬和冷夏;拉尼娜发生在冷冬和暖夏。

对于雪灾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2.生态环境史: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是S·海斯的《保护与效率主义》和R·纳什的《荒野与美国思想》出版,70年代成为国际史学界最引人关注的新领域之一3.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史主要研究有史以来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负面效应,其研究核心是生态环境变迁的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生态环境史研究应当属于生态环境科学与历史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5.生态环境史学科的特点:①研究时空的宽泛性;②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充分吸收和借鉴历史学、生态学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内在统一;③研究内容的多元性;④研究成果的实用性7、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1)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恶化,而且出现的年代很早,这其中有地质地貌自然运动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扩大引起的2)中国人口与环境展的相互影响历史久远,年代越早,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越小,相反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制约力量越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干预自然环境的增强,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同时生态系统的反弹作用也表现更加强劲,从而使人口与环境关系逐步陷入恶性循环3)历史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时期都是人口较多或增长较快的时期,人口增长通过剧烈的农垦活动而冲击环境。

归根结底,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是过多人口带来的,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加剧了环境恶化4)中国历史上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首先是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权统治和严重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次是历史后期采取的刺激人口膨胀的人口政策5)就整体来讲,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没有认识,对自然资源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知投入,也是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与环境矛盾紧张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_汪志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_汪志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汪志国(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95)[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从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气候、水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史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等6个方面,对生态环境史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史也逐渐地走进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不仅翻译介绍了一批西方生态环境史论著,①而且从宏观②和微观③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问题,并推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

本文拟对此进行回顾与梳理。

特别申明的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成果极多,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全面介绍是不可能的事。

就个人能力所及,在尽力照顾各方面的同时,有所选择地加以述评,挂一漏万,势所难免。

如有不妥,尚祈专家和学者批评指正。

一、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它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宏观理论的探讨,还是微观问题的考察,都取得了一些颇有份量的学术成果。

毛曦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最新理论,他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主体的人,在于人性的善良与高素质的人的存在。

以此为指导,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变,要注意4个问题,即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人为活动的积极作用及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限度;人对自然的正常开发与破坏之间的度的界限与量的区分;引入量化方法与现代地理学的科学方法,总之,应将历史地理研究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与意义落在实处。

[1]曹世雄从整体上考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演递过程,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后,出现了4次生态危机,文章还分析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环保是相互配合的。

例如,宋代开封城墙上留下许多从陶瓷厂排放的白烟,这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宋朝政府开始鼓励官员和平民种植树木,在城墙外种植绿化带,从而使城市更加美丽,并减轻工业污染。

在清朝,环境保护成为了皇帝的重要政策。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修建一条跨越沙漠的“绿色之路”,以确保供应水源,并保护西北部的生态环境。

此外,清朝还制定了一些环保法律,明确规定了对水源和土地的保护。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重创。

中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2007年发布的《关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意见》(简称“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旨在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个规划的实施,中国采取了更多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这些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城市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等。

同时,中国政府也通过一些重大项目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中国的“绿色长城计划”旨在通过种植树木和改善土壤,修复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而“南水北调工程”则将南方的水资源调配到缺水的北方地区,保障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和水质明显改善。

同时,中国的清洁能源使用增加,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加深。

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并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启示。

环境史理论基础-生态学

环境史理论基础-生态学

我国著名 生态学家马世 骏(1980 年) 认为生态学是 研究生命系统 和环境系统的 科学。
1、没有突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 评价维度 2、没有反映出当今生态学正日 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以人类为研究主体的趋势与动 态
研究人与环境(包括生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 科学
——“关于拓展生态学概念的思考”,
关于生态学的发展有以下几种不同的 观点,表现为对于生态学的发展阶段的划 分有所不同。划分要点有二:其一是以学 科宏观发展的转折点为准;其二是以学科 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学科结构的明显 改变为标志。
(一)两个阶段的观点
以50年代为界,将生态学分为经 典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两部分
——Warming(1895)、 Cowles(1904) 、Edward J.Kormondy(1981) 等
——什么是环境史,高国荣,《郑州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8卷,第1期, P120-125
高国荣,副研究员。 1991~1998年就读于武 汉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 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 史研究所工作。2002年7 月,曾赴美国耶鲁大学进 修。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 环境史。曾发表《州在美 国联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 用》、《20世纪60年代 美国的杀虫剂辩论及其影 响》、《对环境问题的文 化批判——读唐纳德· 沃斯 特的〈尘暴〉》等论文。
取决于它们对自然的存在状态以 及人在其中的位置的共识。 生态学描述的自然是由具有诸多 部分并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所组成的, 其中突出的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前者指的是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组织, 后者指的是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的 结合。 环境史在相当重要的程度上衍 生于对生态科学的某些含义的认知, 这体现在对人类物种的历史的理解, 其任务是研究人类与他们作为其组成 部分的自然群落的关系。 这样,环境史与生态学就有了 天然的联系。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并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和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二十世纪初至1950年代:开端与初步尝试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注意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1906年,《大清律例》首次提出了禁止破坏森林、山水、土地和水资源的规定。

随后,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战时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但由于种种原因,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并不顺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

1950年代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举措,包括加强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管理、修订相应法律法规等,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1960年代至1990年代:环境保护进入新时期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1972年,中国成为第一批签署《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国家之一,表明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1979年,中国出台了首部环境保护法,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进入了法制化的阶段。

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国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和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体系,形成为了环境保护部门的专门机构,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2000年代至今:创新与改革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全面创新和改革的阶段。

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其中,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加强了环境监测、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水平。

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正文】西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了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种生态危机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核心是水资源的短缺,突出地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渍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呈现出荒漠化“局部逆转、整体扩大”的总趋势。

本文试图从生态历史学角度说明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从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生态历史变化揭示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规律,以期对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借鉴。

一、历史上山川秀美的西北曾长期存在,其展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关系西北地区在古代曾因气候较温暖、森林草原密布、山川秀美极适应于人类生存而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尽管西北古代自然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记载,但是从浩繁的史志资料、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根据近现代生态环境进行的科学推测,仍然可以窥见一斑。

地跨西北甘、宁、陕三省(区)的黄土高原,其历史自然景观曾是森林和森林草原。

在秦汉以前,这里森林密布,山青水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赞美黄土高原北部的陕北清边白城子“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在此筑统万城,建立大夏国。

根据《汉书·地理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等书考证,黄土高原西部的甘肃陇东、陇西、兰州和宁夏一带也曾密布森林。

在甘、宁两省交界的六盘山,曾经覆盖大片林区,成吉思汗征西夏,曾在这里扎营避暑。

宁夏西海固由于森林广布、草场丰美,曾经是唐朝养马中心,直到明代前期,仍然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

我国古生物学家杨仲健先生在1929年赴陕北等地考察,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在1955年的考察,都断定黄土高原原始植被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

由于繁茂的植被涵养水土,所以黄河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是清澈美丽的,这里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生息之地(注:参见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的相关信息环境史创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如今在各国取得长足的发展。

但是关于环境史的定义至今也有着林林总总的回答。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史的介绍以及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环境史的介绍1994年休斯在《潘神的劳苦: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环境问题》中提出“环境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对从古至今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发生关联的研究,作为一种方法,是将生态学的原则运用于历史学”;2001年他在《世界环境史:人类在生命群落中变化着的作用》中提出“环境史的任务是研究从古至今人类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群落的关系,以便解释影响这一关系的变化过程。

作为一种方法,环境史将生态分析当作理解人类历史的一种手段”;2005年他在《地中海地区:一部环境史》中提出“环境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对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为一种方法,是使用生态分析作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种手段。

”J. Donald Hughes 《Pan’s Travai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Ancient Greeks and Romans》,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P3J. Donald Hughe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World: Humankind’s Changing Role in the Community of L ife》,Humankind’s Changing Role in the Community Life, London: Routledge , 2001 P4J. Donald Hughes 《The Mediterranea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Stnta Barbara, CA P15环境史的相关信息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前景和当前任务中国环境史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史学,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学科理论方法尚未形成体系,大量学术空白有待填补,对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史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拉尼娜又称“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都与全球变暖有关,厄尔尼诺在暖冬和冷
夏;拉尼娜发生在冷冬和暖夏。

对于雪灾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2.生态环境史: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是S·海斯的《保护与效率主
义》和R·纳什的《荒野与美国思想》出版,70年代成为国际史学界最引人关注的新领域之一
3.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
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史主要研究有史以来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
系及其负面效应,其研究核心是生态环境变迁的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生态环境史研究应当属于生态环境科学与历史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
5.生态环境史学科的特点:①研究时空的宽泛性;②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充分吸收和借鉴
历史学、生态学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内在统一;
③研究内容的多元性;④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7、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1)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恶化,而且出现的年代很早,这其中有地质地貌自然运动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扩大引起的
2)中国人口与环境展的相互影响历史久远,年代越早,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越小,相反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制约力量越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干预自然环境的增强,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同时生态系统的反弹作用也表现更加强劲,从而使人口与环境关系逐步陷入恶性循环
3)历史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时期都是人口较多或增长较快的时期,人口增长通过剧烈的农垦活动而冲击环境。

归根结底,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是过多人口带来的,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加剧了环境恶化
4)中国历史上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首先是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权统治和严重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次是历史后期采取的刺激人口膨胀的人口政策
5)就整体来讲,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没有认识,对自然资源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知投入,也是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与环境矛盾紧张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