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路部分第2章电阻电路的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电路》第2章_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电路》第2章_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课件
k 1
n
顺之者正,逆之者负。
2、串联: is1 is2
isn
is = is1= is2 = isn is
(1)电流相同的电流源能串联,但每个电源中的电压不确定。 (2)电流不相等,则不能串联,否则,违背KCL。 3、电流源is 和R、 us的串联: us is + – + u1 – R 注意:电压变化了。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引言
线性电路:由线性无源元件(R、L、C·)、线性受控 · · 源和独立电源组成。 线性电阻电路:由线性电阻、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组成。 直流电路:独立电源为直流电源的线性电阻电路。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等效的概念:
R R R1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1 1 R2 i + R4 u R _ 3 ,
解:用电源变换法。受控源和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转换。 R i R _ + uR_ i R + uR + + ic + uc _ uS R _uS _
uc Ric 2 2 uR 4uR
Ri + Ri + uc = us
2uR 4uR us us uR 2V 6 在进行电源变换时,为避免出错控制量一般不要转换掉!
i2
i3
i3
u31 u23 R31 R23
R1u23 R3u12 R1R2 R2 R3 R3 R1 R1R2 R2 R3 R3 R1
R2u31 R1u23 R1R2 R2 R3 R3 R1 R1R2 R2 R3 R3 R1
由Y : R R R2 R3 R3 R1 R12 1 2 R3 R1R2 R2 R3 R3 R1 R23 R1 R R R2 R3 R3 R1 R31 1 2 R2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R6 b
R4
R5
解:
Rab=R1+ R6+(R2//R3)+(R4//R5)
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关键在于正确找 出电路的连接点,然后分别把两两结点之间的电阻进 行串、并联简化计算,最后将简化的等效电阻相串即 可求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永城职业学院精品课件
例2:如图 (a)所示,电源US 通过一个T型电阻传输
注意: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而言,即变换前后端口处 的伏安关系不变,即a、b两端口间电压均为U,端口 处流入或者流出的电流I相同。
电压源
电流源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永城职业学院精品课件
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永城职业学院精品课件
等效互换的原则:当外接负载相同时,两种电源模
上一页 下一页
永城职业学院精品课件
现以下图所示电路为例来说明导出节点电位法的过 程:(设b点为零电位点)
US1 U I1 R1 US2 U I 2 R2
US3 U I3 R3
U I 4 R4 0
I1
U S1 U R1
I2
U S2 U R2
I1 I2 I3 I4 0
(2)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 之和。 I=I1+I2 (3)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 阻倒数之和。即 1 1 1 RR R 1 2 R R1 R2 即: R R
1
+
R1 U
R2
R
U
– b (a)
– b (b)
2
图1-16 电阻的并联
(4) 并联电阻电路 的分流关系为: I1

电工基础实用教程2-1电阻电路的等效简明教程PPT课件

电工基础实用教程2-1电阻电路的等效简明教程PPT课件

电 工 基 础
例题 1 求图2-1-7 (a)中a、b两端钮间的等效电阻Rab 。(图中电阻的单位为Ω)。
电 工 基 础
解:从图(a)难于看出串、并联关系,为此在 不改变各元件连接关系的前提下,设法改画电路 图。c、d两点等电位,所以c、d两点可重合为一 点,将与e点相连的各元件合并移动得图(b), 可见8Ω与8Ω、2Ω与2Ω都是并联,求它们的等 效电阻得图(c)。化简得图(d),等效化简过 程如图2-1-7所示: 由(d)图可知 R=4+10//10=4+5=9Ω
电 工 基 础
教学重点
1.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 南定理的应用。 2.电阻电路的化简。 3 .会选择最佳分析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
电 工 基 础
2.1电阻电路的等效
一、电阻的串联及分压 I1 I 2 I 1 串联电路的特点
U U1 U 2 U n
解:分析(a)图可知,图中共有两个星形和三个三角形,如果先 变星形,无论先变哪一个都需变两步才变成简单电路,而且数据 计算不方便;如果变中间的三角形,则需再做一次三角形变换, 且数据计算不便,较烦琐,而变ace和dbf两个三角形时,不仅数 据容易计算,而且两个三角形可以同时进行变换,在一步内变换 成简单电路,因此是最佳方安。 将ace和dbf两个三角形变换成星形,变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R R1 R2 Rn
分压公式
Rn Un U R
电 工 基 础
二、 电阻的并联与分流 1 电阻的并联的特点
U U1 U2 Un
I I1 I 2 I n
1 1 1 1 R R1 R2 Rn
2 分流公式

电路基础-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电路基础-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Ra

R5
R3R1 R3
R1

50 40 10 50 40

20
Rc

R5
R1R5 R3
R1

40 10 10 50 40

4
Rd

R5
R5R3 R3
R1

10 50 10 50 40

5
图2.10(b)是电阻混联网络, 串联的Rc、R2的等效电阻
图2.10例2.5图
R1 I1
a
I3
c I2
R2 I5
R5 I4
b
I
R3
R4
R0 d + Us -
c I2
Rc
R2
Ra o
a
b
I4
Rd
R4
I
R0
d +
Us

(a)
(b)
星形连接电阻=
三角形连接图电2.阻10中例两2.两5相图邻电阻之积
三角形连接电阻之和
解 将△形连接的R1, R3, R5等效变换为Y形连接的Ra, Rc、 Rd, 如图2.10(b)所示, 代入式(2.8)求得
+ -Us1
R1
a
+ Us2
I

R
R2
b
(a)
Is1
R1
a
I
Is2
R2
R
b
(b)
图2.14例2.6图
a
I
Is
R12
R
b
(c)
解 先把每个电压源电阻串联支路变换为电流源电阻并联 支路。 网络变换如图2.14(b)所示, 其中

电路分析基础 张凤霞课件-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分析基础 张凤霞课件-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0 100 60
120 60
ab
20 100 60
40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例5 求: Rab
5
15
6
a 20 b
7
6
缩短无 电阻支路
Rab=10
4
ba
15
10
20
5
a
15 b
7 6 6 4 a
b
15 7 3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例6 求: Rab
iR
对称电路 c、d等电位
变量之间无控制和被控的关系,则称 N1和 N2为 单口网络(二端网络)。
一个单口网络对电路其余部分的影响,决定于其 端口电流电压关系(VAR)。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二. 等效单口网络
a
i +
b u-
N
u f (i)
a
i +
b u-
N'
u f(i)
若网络 N 与 N 的VAR相同,则称该两网络为
等效单口网络。
将电路中一个单口网络用其等效网络代替(称 为等效变换),电路其余部分的工作状态不会 改变。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2.1.2 单口网络端口伏安关系(VAR)的求取
将单口网络从电路中分离出来,标 好其端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假定端电流i 已知(相当于在端口 接一电流源),求出 u = f (i) 。或 者,假定端电压 u 已知(相当于在 端口接一电压源),求出 i = g (u) 。
返回 上页 下 页
• 三端网络的端口VAR
端口独立电流(例如 i1、i2 )与端口独立电压(例 如 u13 、u23 )之间的关系。

《电路与电工技术》第2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

《电路与电工技术》第2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3、电阻的混联
解 图中,可见R4与R5并联(记R4∥R5),可得
R45=R4∥R5=1Ω
为串联电路简化后如图2.5(b)所示,可见R2 与R45为串
联 R245 R2 R45 (11) 2
电路再简化后如图2.5(c)所示,可见R3 与R245 并联
2.1.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2、电阻的串联
应用特点:
(1)分压原理:串联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阻值的大 小成正比。 (2)限流原理:当负载变化(或电源电压变化)时 ,为了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以在电路中串联电 阻来限制电流。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因此a、b之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效电阻 Rab为:
Rab
1[(1101)//1211] 2
4
有关等电位点的图 图2-118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3 电阻的(Y形)/(Δ形)等效变换
电阻之间的联接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可以运用KCL、 KVL、欧姆定律及电路等效的概念,对它们作彼此之间的互 换,使变换后的电阻联接方式与电路其它部分的电阻构成串 联或并联。这里介绍常见的电阻的Y—Δ变换和Δ—Y变换。
流过的电流之和。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3、电阻的混联
特点: 电路中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这种连接方
式称电阻的串并联,又称为电阻的混联。 混联电路可以通过电阻的串联、并联来逐步变换,最
终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阻R。
例2.2 如图所示电路是一个电阻混联电 路,试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

电路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著邱关源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课件

电路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著邱关源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课件
两个二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 系,则称它们是等效的电路。
B
i
+ 等效 u
-
C
i
+ u
-
对A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而言,满足:
B
A
C
A
6
明确
①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 两电路具有相同的VCR;
②电路等效变换的对象: 未变化的外电路A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即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③电路等效变换的目的: 化简电路,方便计算。
I4
3 2R
19
从以上例题可得求解串、并联电路的一般步骤: ①求出等效电阻或等效电导; ②应用欧姆定律求出总电压或总电流; ③应用欧姆定律或分压、分流公式求各电阻上的电
流电压
以上的关键在于识别各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
例3 求: Rab , Rcd
cd 6 5 a
R a b(5 5 )/1 / 5 6 1Ω 2 R cd (1 5 5 )/5 /4 Ω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 电阻的串、并联; 3. 电阻的Y— 变换; 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
2.1 引言
线性电路
由线性时不变元件构成的电路
线性电阻电路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简称:电阻电路
分析方法
①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 电阻电路的依据;
7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串联
①电路特点
R1
Rk
Rn
i + u1 _ + u k _ + un _
+

高中物理第二章直流电路电阻定律参考课件教科版选修3_1081843

高中物理第二章直流电路电阻定律参考课件教科版选修3_1081843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各种金属、电
锗、硅、砷化
实例
陶瓷、塑料、橡胶
解质溶液等
镓、锑化铟等
固定导线的绝缘子、热敏电阻、光
应用 导线等 导线保护层、用电 敏电阻、自动
器外壳
控制设备
[重点诠释] 1.电阻率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 且变化不是线性的。 (3)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 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4)当温度降到-273 ℃附近时,有些材料的电阻率突 然减小到零成为超导体。
第第 二2 章节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 材料、温度等有关。
2.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R=ρSl 是电阻的 决定式,公式 R=UI 是电阻的定义式。
3.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其大小与材料和温度均有关。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长度 约为0.8 m,直径小于1 mm,电阻在5 Ω左右。实验主要 步骤如下: (1)用______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l,测3次,求出平均值; (2)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_______测量直径d, 求出平均值;
(3)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导线的电阻R。在方框中画出实 验电路图,并把图2-2-2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 安培表要求用0~0.6 A量程,内阻约1 Ω;伏特表要求用 0~3 V量程,内阻约几 kΩ;电源电压为6 V;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20 Ω。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 处于正确位置。

第二章电阻电路分析(2)

第二章电阻电路分析(2)

将控制变量i3用网孔电流表示,即补充方程
i3 i1 i2
代入上式,移项整理后得到以下网孔方程:
(R1 R3 )i1 R3i2 uS (r R3 )i1 (R2 R3 r)i2 0
例2-20 用节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
解:由于14V电压源连接到节点①和参考节点之间,节点 ①的 节点电压u1=14V成为已知量,可以不列出节点①的节点方 程。考虑到8V电压源电流i 列出的两个节点方程为:
(1S)u1 (1S 0.5S)u2 i 3A (0.5S)u1 (1S 0.5S)u3 i 0
例2-21 求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 设想在端口外加电流源i,写出端口电压u的表达式
u u1 u1 ( 1)u1 ( 1)Ri Roi
求得单口的等效电阻
Ro

u i

(
1)R
求得单口的等效电阻
Ro

u i

(
1)R
由于受控电压源的存在,使端口电压增加了u1=Ri, 导致单口等效电阻增大到(+1)倍。若控制系数=-2,则单
受控源可以分成四种类型,分别称为电流控制的电压 源(CCVS),电压控制的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的电流 源(CCCS)和电压控制的电压源(VCVS),如下图所示。
每种受控源由两个线性代数方程来描述:
CCVS:
u1 0 u2 ri1
(2 25)
r具有电阻量纲,称为转移电阻。
VCCS: ii120gu1
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2 -4
节点分析法
2 - 5 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法 2 - 6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电路理论》幻灯片

《电路理论》幻灯片

1.设计分压器。 已知R1为1k ,试确定 R2 R3及R4的值。
电阻R0=1k ,满幅 电流(最大允许电流) I0=50A。
R1

+
R2
+

- 10V R3
+
8V
• + 5V
R4 2V
• - --
+R0 ,-I0 R1 R2 R3
• •
1V 10V
K 100V
+
-
电路基础
2.4 电阻的Y形连接与形连接的等效变 换 Resistor’s Wye-Delta Transformations
电路基础
i
i1 Gi12 G2 in Gn
(c)
显然Geq>Gk , k=1,2,…,n;
G eq R 1 eq ,G kR 1 k,R eq R k
等效电阻总小于并联各电阻中任一电阻,
且等效电阻为
1 11 1
R RR R
eq 1
2
n
电电阻路的基并础联
i
+
u
i1
-
Gi12
G2
in
Gn
1 .3 5
R1
R2
R3
30 K 15 K 0 .8
当 R 1R 3,R 2R 3 等, 效电阻估算为 R 3。
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串联,小电阻的分压作用 常可忽略不计;
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并联,大电阻的分流作用 常可忽略不计。
三、电阻的串并联
i
+ R1
u
R2
R3
-
R4
电路基础
R e q R 3 R 4 /R 2 / R 1 R ( R 3 3 R R 4 4 ) R R 2 2 R 1

电路黄锦安主编第二版复件第02章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电路黄锦安主编第二版复件第02章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1
i1 +
R1
R2 .
u13 R3 _
2 i2 +
u23
_3
R12
i2 .
2 i2 +
1
. i1 +
R31 u13
._
R23 u23
_3
电路
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
2.3 电阻的Y-△等效变换
等效互换的公式
1
1
.
R12
R31
.
.
2
R23
3
R1
. R2
R3
2
3
R 1 R 1 2 R 1 R 2 2 R 3 3 1 R 3 1 ;R 2 R 1 2 R 1 R 2 2 R 3 2 3 R 3 1 ;R 3 R 1 2 R 2 R 3 2 R 3 3 1 R 3 1
8
2
电路
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
2.6 运用等效变换分析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
另解:
.a
+
i 2Ω + u1 _
u _
b.

+ u1 _
+ _ 2u1
Rin

4u1 0.5u1
8
电路
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
2.6 运用等效变换分析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
二 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含受控源电路 注意: 等效变换中控制支路不要变动,予以保留
2.5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1Ω 1A

_+
6V
+
2A
4Ω u
_

_+
6V
+

2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b)

b.



.
解:此题求解的关键是,要判断出是先计算电阻的 串联,还是先计算电阻的并联。
..
..
a


a


b.



.
b.
图(a)
图(b)
3Ω 6Ω
.
观察电路图可见,右边的两个电阻(4Ω和2Ω) 是串联关系,故第一步应先计算这两个电阻的串联。
Rb=4+2=6Ω
.
a 2Ω
4Ω 2Ω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主要内容
• 介绍电路的等效变换的概念。 • 电阻的串、并联。 • 电源的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2.1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
1. 线性电路:由时不变线性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 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时不变线性电路,本书简称 线性电路。
2. 线性电阻性电路:如果构成电路的无源元件均为线性 电阻,则称为线性电阻性电路(或简称电阻电路)。
.
i1
i2 i + a
R1 R2
u
根据 可得
1 1 1 R1R2 Req R1 R2 R1R2
Req
R1R2 R1 R2
. -b
且有
i1
R2 R1 R2
i
i2
R1 R1 R2
i
4. 注意三个以上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的计算
§2.2 等效电阻
例 试求下图所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ab。
.
.
a

等效电阻 R eq R 1R 2 R n
串联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
示。
i1
R1
R2
Rn
i1
+ u 1 - + u2 -
+ un -
+
+
u -
u
Req
-
1'
1'
图(a)
图(b)
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串联电阻消耗的功率
2. 分压公式:(串联的目的在分压)
uk
Rki
Rk
例如,下图(a)中虚线框内有几个电阻构成的电路,就
可以用一个电阻Req替代,如图(b)所示,使整个电路得 以简化。
. i R a
++
uS
u
R3
. -
-
b
(a)
. R1
R2 R4 R5
.
iRa
++
uS
u
Req

-
b
(b)
. . i R a
R1
iRa
++
uS
u
R2
R4
R3
R5
. -
-
.
++
uS
u

-
Req
R2
+ u 1 - + u2 + u -
1'
R n 1. 特点: + u n - i 相同 (KCL)
uu1u2 uN(KVL) uK RKi (VCR)
由KVL可得:
u u 1 u 2 u n R 1 i R 2 i R n i ( R 1 R 2 R n ) i R e i
R R•R R
RR
R
b •
R
• b •
R
R •
R
解: 图中右上角五个电阻构成一个平衡电桥,故图 可简化成右上方的图。
则等效电阻为 R ab R //R [(R R )//R (R ) ]3 2R
例:求图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
a

b 9
3 • 9
• 3 3 • 9
图(a)
a

9
9
3 • 9 •
a
I2
Us R3 R4
UcbR3I2 R3R3R4Usc•
R1
I1
R2
•d
有Uab=0,所以
UcaUcbR1R 1R2R3R 3R4
R3
I2
R4
b
Us
R 1 R 3 R 1 R 4R 1 R 3 R 2 R 3 所以 R1R4 R2R3
例:求图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a •
R
• a •
R
1 1 1 1
Req R1 R2
Rn
并联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图(a)的等效电路 如图(b)所示。
i1
i1
+
i1
i2
in
+
u -
G1
G2
Gn
u -
Geq
1'
1'
图(a)
图(b)
2. 分流公式:(并联的目的在分流) ikR uk GkuGkGieqG Gekqi k1,2,,n
3. 常用的情况:(两个电阻相并联)
例:右图所示为惠斯通电桥,其中G为检流计。当I=0
时,达到平衡状态,且Uab=0。试证明:此时对臂乘积
相等。
a•
R1
R2
c•
I
G
d •
R3
b •
R4
Us
证明:因为I=0可以看作开路,Uab=0可以看作短路。所 以既可以看作开路,也可看作短路。
I1
Us R1 R2
UcaR1I1 R1R1R2Us
b.
图(c)
a

b
图(d)
得到图(b),再观察图(b), 可见应计算两个电阻3Ω与 6Ω 的并联。
36 Rc 3+62
这样就得到图(c),再 计算
R串 =2+2=4Ω
Rab44442 如图(d)所示
例 求下图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12
a
12 12 12 12 ••••
a
• 12 •
12
3. 直流电路:电路中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可 以是直流,也可以随时间按某种规律变化;当电路中 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这类电路简称为直流电 路。
4. 本章为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着重介绍等效变 换的概念。
2.1.1电路的等效变换
1. 对电路行分析和计算时,可以把电路中某一部分 简化,用一个较为简单电路替代原电路。
3
3
b

图(b)
解 图(a)可改画成图(b),其中含有一个电阻平衡桥,则等效电阻 为
R a b3 /9 / (3 )/9 / (3 ) 2
例 求图(a)、(b)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
a
R ?
R ?
R ?
R
b
?R
图(a)
?
a•
20 20 •

R
60
60
?
R 20
? R
b•
10
20


60 60
?
b
b
(a)
(b)
替换条件:端子ab以右的部分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
等效电阻Req:取决于被替代的原电路中各电阻的值以 及它们的联结方式。
2. 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求解电路时,电压和电流保持不 变的部分仅限于等效电路以外,是“对外等效”。
2.1.2 电阻的串联及分压
一、电阻的串联(电阻顺次首尾相连)
i1
R1
12
••

6 4 6 4
b
•••
b
图(a)
6
6 4 4
••

图(b)
解:图(a)中无电阻的长导线缩成一点,则(a)图可以改 画成(b)图。则等效电阻为
R a 1 b 6 / 2 6 / / 1 / / 1 [ / 2 1 / 2 4 / 2 4 ] / 1 3 / 2 4 / 2 ] [ 1
u Rk u Req Req
k1,2,,n
2.1.3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
i1
+ u -
1'
i1
i2
G1
G2
1. 特点:
in
u 相同 (KVL)
Gn
ii1i2 in (KCL)
u Rkik (VCR)
由KCL可得:i
i1i2
in
u R1
u R2
u Rn
G1uG2uGnu(G1G2 Gn)u
Gequ
等效电导 G eq G 1G 2 G n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