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27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山地对交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2a989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5.png)
04
02
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影响
交通运输线路类型及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线路类型
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不同类型的线路在山地环 境中的适应性不同。
选址原则
安全性、经济性、地形适应性、环境保护等是线路选址的主 要考虑因素。
山地地形对线路走向限制因素
地形起伏
山地地形起伏大,对线路的走向和坡度产生 限制,需要选择相对平缓的地形进行布线。
山地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要求交通工具能够 适应高海拔、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
案例分析:某山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案例背景
解决方案
某山区地形复杂,河流纵横,交通不 便,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 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改善。 例如,在河谷地带可修建公路和桥梁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陡峭山坡地 带可修建索道或缆车等特种交通工具 ,方便人员和物资运输;同时可发展 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多元化交通方 式,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山地地形定义
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 、坡度陡峭的地貌类型。
主要特点
海拔高差大,地形崎岖不平,多 峭壁、陡崖等地貌形态;气候垂 直变化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山地类型与分布规律
山地类型
根据海拔、起伏程度和地质构造等因 素,山地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等 类型。
分布规律
山地分布受地壳运动和地表过程共同 影响,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我国 ,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 。
比较不同交通线路的优缺点
03
根据山地地形特征,比较不同交通线路在安全性、运输效率、
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备考策略及时间安排建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 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8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8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a466a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8.png)
课时28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比较大。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
②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③越来越多地采用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
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铁路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③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新疆段)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人文地理 第26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人文地理 第26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01f7a55b8f67c1cfbd6b8b7.png)
大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14页
系列丛书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进入导航
第1页
系列丛书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进入导航
第2页
系列丛书
第26讲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大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3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4页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35页
系列丛书
考向一 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 [考题引领]
1.(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大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36页
系列丛书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B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解题关键】 注意图中商城的位置。
大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17页
系列丛书
考向二 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考题引领]
2.(2015·北京文综)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下图,回答下题。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d08a5d52ea551811a68727.png)
总长度大
避开陡坡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 线路总长度大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 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 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 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 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老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 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11.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有利: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地热,肥 沃的土壤,旅游资源……)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公路成本较低,工程难度较小)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地势相对和缓,人口相对集中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线路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4248e67fd5360cbb1adb7e.png)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读图能力
-7-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目 录 求特)是别决提定醒性( 1因)素对,自交热然通因运点素输影线聚响的焦选建线设归,而科纳言学,拓技社术会展可经以济克因服素不( 运利输自需然
CO条N件T的EN制T约S 。
经(济2发)展自水然平条影件响( 水港典域口和兴题筑衰港,城试条市件做是港)评决口定析发港展指口的正位重置要,腹依地托范。围及其
CONT质E、N地T形S、气候、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 影响选线
水文等 ) 科技
断 克层 服典、 不沼 利题泽 自等 然试不 条利 件做地 的形 制评约析) 指正保障因素
铁路、高速公路 线路平直
地方性路 管道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读图能力
-10-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新疆、内蒙古、四川三省级行政区域公
路货运量占总运量比重高,但公路网密度小,公路货运压力大。第2
目 录 题,新疆是温带大陆性热气候点,气聚候干焦旱,归沙漠纳戈拓壁展广布,因此公路网密 度小,A项正确;新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B项错;新疆地
CO形N是T“E三N山TS夹两盆”,盆地面积广大,C项错;新疆地质灾害相对较少,D
项错。第3题,从图中可典以题看出试,江苏做的评公析路网指密正度较大,公路线路里
程并不短,A、B两项错;江苏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交
通运输方式多样,C项错,D项正确。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10-
考点一
考点二
CONT(EN2TS)
主要 按形式:单典一题运输试网和做综评合运析输指网正
类型 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0a414c5727a5e9856a61bc.png)
其是公路,一般选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图 。根据此图分析如下问题 。
道路应避开沼 泽地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
哪些自然因素?又是如何
处公理路与选这线些时自考然虑因了素地的形关,
道路通过小村 庄
系河的流?,沼泽等自然因素。
公路在山谷中穿的时候,
山象说区明人了口公主路要线集的选中择在还山受间盆 地哪些和因河素谷的地影带响,? 公告路选线
道路连接小 通向大城市的最短
是要在尽可能多的联系、接
近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的因素,
驶在川藏公路之上
行 驶 在 滇 藏 公 路 之 上
问题探 究:
修建公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自然因素: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
呈“之”字形弯曲,可减
少坡度的影响,同时道路
尽量避开坡面;公路跨河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 开陡坡
道路跨过河 流
道路连接小居 民点 通向大城市的最 短路线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
道路跨过河
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
图。根据此图分析如下 道路通过小村庄 问题。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 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 线的选择是否有关?这些现
表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
交通运输大干限线制类坡度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铁路
7%——9% 3%
(76)
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阐述在山地 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比和造价比均
比平原、丘陵地区高。
综合来看,在山区修建铁路比较困难,优先发展公路比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4.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4.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206455b1711cc7931b71637.png)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方式选择: 公路为主(修建成本和难度小) 山间盆地 • 线路分布:
河谷地带 (地势和缓)
居民点
• 延伸方向:
迂回前进(减少坡度)
小结: 褶皱山 山 地 的 形 成 山地的类型 断块山 火山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方式 山地对交通运输 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影响交通运输的形态
六大板块的划分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海沟—岛弧链 东 非 大 裂 谷 落基山
安第斯山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
• 2、结合右边“中国地 形图”,解释下面两句 话。 •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我国地形呈网格状分布 格局。
如何理解“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呈网格状分布 格局”?
•
我国的山脉有不同的走向,它们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 根根”脊梁”。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 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 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 地和三大平原。它们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格局。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地理课件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板块构造说解释山地的成因。 2、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哪些影响。
一、褶皱与断层的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
背离运动 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相对运动 褶皱山系 (消亡边界)
交通运输行业--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PPT 61页)
![交通运输行业--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PPT 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c62b68a3a26925c52dc5bf76.png)
4、达标检测
形式:提问、小结、书面练习等。 可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等不同方式当 堂评价达标。
60
总之,模式是死的,但新课改的精神 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各位老师完全 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教学特色设计 出精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新课 改一定会深入人心,一定会收到成效!
61
无悔无愧于昨天,丰硕殷实 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关爱祖国的素养
关爱全球的素养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学会生存的素养
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
51
必备
地理学科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 性)注定它要与其他任何学科发生千 丝万缕的联系。到底哪些地理素养是 必备的呢?我们一直也很困惑。
52
公民
必备的地理素养还是包含太多, 直到9月份一次学习中被市级专家一 语点破,才恍然大悟!
1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
【课前检测】
读图思考:该地区有几种山岳类型?3
试试当一回地质工程师: 1、说出A、B处的褶皱类型和地表形态 2、解释A、B、C、D四处地形的成因。
4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5
交通运 输方式
6
阅读教材P81第一自然段, 回答问题: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 影响比较大?
东灵山 2303
椴木沟
黄草梁 1727
柏峪
沿河城
珠窝 雁翅
妙峰山 1286
上苇甸
军庄
陆高 (米)
2000 1600 1200 800 400
200 50
清水尖
1528
在山间盆地或河谷 斋堂
吕家村
大台
妙峰山
王平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0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b2c4e6a216147916112885.png)
山
对运输方式的选择
岳 的 山岳的类型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对运输线路的分布
形
成
对运输线路延伸方向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温故知新
岩层形态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判断 依据
岩层新老关 中心岩层老、 中心岩层新、两侧岩
系
两侧岩层新
层老
构造地貌
对地形 外力侵蚀 影响
山岭 背斜成谷地
谷地或盆地 向斜成山岭
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从褶曲的基本形态上讲,图中a处是 向斜 ,
二、线路分布格局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 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山区公路选线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延伸方向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 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滇 藏 公 路 运 输
问题探究:
修筑公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修 筑公路的原则)? * 自然因素: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 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6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2021/9/62021/9/620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62021/9/6September 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62021/9/62021/9/62021/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方式
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 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
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规律 方法
线路 选址 及走
向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 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 定路线的走向。原因: 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和泥石 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 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 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 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 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 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 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练习 巩固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
2015 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据此完成 1~2 题。
1.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D )
A.河流与耕地
B.聚落与气候
C.资金与植被
D.地形与技术
2.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 )
A.提高通行能力
“之”字 原因: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 工。意义:“之”字形交通线可减缓道路的坡度,增加安 全系数,便于车辆的行驶。
B.减少占用耕地
C.避免洪水威胁
D.增加通车里程
解析:1.D 2.A 第 1 题,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且河流 较多。图中甲公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地形对公路走向影响较大;该区域位于我国 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科技是修建该公路的保障,故 D 项正确。甲公路主要 沿河谷修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势平坦,河流对公路的影响不大,故 A 项错误。图中无 聚落分布的相关信息,故 B 项错误。植被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故 C 项错误。第 2 题, 乙公路为高速公路,修建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通行能力,故 A 项正确。修建高速 公路不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故 B 项错误。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并不能 避免洪水威胁,故 C 项错误。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增加通车里程,但这不是修建高速公路 的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
材料一 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 其中“一山”指的是泰山,其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 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 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 米的速度继续增高。下图为泰山部分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为天门山盘山公路。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 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
3.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
4.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 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 D.增加了工程量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 方式
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 原因: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
线路 分布
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线路 分布
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原因: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 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延伸 方向
迂回前进 原因:地势起伏大
小测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 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回答 1~2 题。
解析:3.C 4.B 第10题,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
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 路。第11题,“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减少 工程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规律 方法
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
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
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规律 方法
2.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原因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
性因素较多,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山区道路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规律 方法
线网 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 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 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
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规律 方法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四大原则 (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 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C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A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C 2.A 第 1 题,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是因为山区坡陡, 公路要沿着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这样可使线路坡度较缓,安全性较高。第 2 题,高速 公路突出高速,要尽量走直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修建高 速公路可遇山挖隧道、遇沟搭桥,使道路尽量沿直线延伸;汽车性能的改善与山区修建 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关系不大;逢山开道、地类型,它的形成原因是 什么?
太古时代的泰山是由于地壳的褶皱隆起形成的褶皱山, 后来的泰山是由于地壳的断裂位移后,形成的断块山。
(2)结合材料一中“十八盘”图片,分析山区交通线路选址 的原则。
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带。
(3)材料二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_________形,并分析形成 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