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310-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活动方案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办公室2012年1月一、名称及标志中文名称: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英文名称:National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英文缩写:NPEDC大赛口号:为石油献我青春大赛标志:二、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支持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哈丁歇尔顿集团公司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渗流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燕山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北大学、常州大学、延安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
三、大赛背景随着全球石油行业科技水平的进步,石油行业中对油气田的开发设计已经由原来的主要满足使用功能,转变为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使用功能、使用价值、经济因素、对油气田整体功能和规划的影响等多方面要求的工作,对勘探、开发、钻井、储运等多专业协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设计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这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为了深入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针对高校实际情况着手打造了一套“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以大赛为契机给所学知识提供实践、创新、交流的舞台,通过竞赛推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达到“学、赛、研”三者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从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石油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型、工程实践型和团队协作型的卓越石油工程师。
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报名汇总表(综合组)
8848 Intelligent Star 放飞希望 同心追梦 阳光石油小将队 河马州飓风队 问学穿石 Philips 古勃金 荒漠之舟 西石大科创队 石油开拓者 2010探索队 石工248队 梦想之队 钻探先锋 油cool队 “研”石A队 西油芝星 沙漠之鹰 忒弥斯 碳元素 212四人组 铁人三巨头 地质勘探队 曙光之星 明天 果果队 必胜客 祝家军队 零番队 win 油海一滴 风雨露 石油之星 油翔 探索的眼睛 守望者 伍队 驰骋
张毅博 李玉伟 文华 王鹏 张士超 蒋峥 秦文冲 胡明 侯冬冬 付美涛 黄兴 宋鹏举 胡衡 梅蓉 庞玉东 茹婷 佘雪见 王志月 岳艳芳 翟鹏 张皓宇 丁鲁振 苏群英 薛方刚 赵子龙 王理国 李泓涟 吴娟丽 王晓明 祝鹏 崔熙 王东东 宗世玉 陈开伟 董国庆 耿春颖 宫研科 韩珂 康俊鹏 刘立雄
李士斌,殷代印,曹广胜,成庆林 艾池 刘义坤 毕雪亮,闫铁,李玮,逯广东 陈涛平 Dr. Djebbar Tiab 马贵阳,王卫强,张秋实,王璐 吴明,王卫强,胡志勇,王璐 Юл и я Д а в и д о в н а 刘晓娟 杨玲 詹静 刘晓娟 谭成仟,林家恩,刘晓娟,王寿喜 宋子齐 屈展 郭建民 李琪 陈明强 李琪、陈明强、李天太、杜社教 刘晓娟 杨玲 林加恩 李永太,王俊奇,张国强 武富礼、李爱荣 张宁生、任晓娟 陈明强 孙会珠,杨振杰,陈明强 李永太,张乃禄,巨西民 陈明强,聂翠平,邓志安 高辉,王瑞飞 杨玲,李琪,杜社教 刘易非,韩继勇,蒋华义 徐波 高辉 张荣军,韩继勇,王寿喜 杜社教 张荣军 杜社教,詹静,阮敏,刘晓娟 韩继勇
张毅博,王帅,任伟,邵帅,马小涛 李玉伟,崔志华,胡超洋,刘雨,刘莹 文华,梁爽,王凤娇,范萌,蔡玲哲 王鹏,孙士慧,李庆明,徐婷,张玲 张士超,王升,陈永达,李源 蒋峥,王晓光,徐阳,许博越,刘运韬 秦文冲,孙皓,乔聪颖,郭海平,李妍, 胡明, 胡庆洋,郭杰,吴峥,奚跃朋 侯冬冬,周晓峰,宋泽章,谷志强 付美涛,唐权龙,霍海波,王九龙,陈曙光 黄兴,田丰,孙冬,宫淑毓,张怀文 宋鹏举,聂玲,王一妃,徐利鸽,樊帆 胡衡,朱园园,王玉萍,胡鹏,孙娜娜 梅蓉,张庆,张静,何雷,张廷廷 庞玉东,杨琦,王萍,黄凯亦,王利波 茹婷,方晓丹,周文斌,邹建栋,陈鹏 佘雪见,张震,解亚鹏,魏晋秦,刘立才 王志月,张家梁,戴慧芳,程慧君,杨小江 岳艳芳,吴建彪,李锋,刘成钢,王正 翟鹏,杜堃,薛杰,文亮,屈继峰 张皓宇,郭絮,徐菁,白远,杨莎莎 丁鲁振,杜宝超,陈薇,仝宇轩,仲伟祥 苏群英,魏云,李宁,边凤晓 薛方刚,高彦鹏,高延新 赵子龙,韩程,方向阳,雷凯旋 王理国,杨飞龙,高鹏,杨飞,张少东 李泓涟,张剑丽,杨镒泽,严冬,张阳 吴娟丽,魏晓杰,栗子剑,朱海涛,万文韬 王晓明,马佼佼,牛娟霞,张建伟,石涛 祝鹏,王诚,刘雯,弓学亭 崔熙,魏芳,吴卫龙,于建波,石俊 王东东,李文嘉,张砚,李卓,徐攀 宗世玉,符永宇,彭姣,陈文雪,张瑞欣 陈开伟,张永超,何钰,艾克,刘彦良 董国庆,回通,武星星,杨朋磊,王铭涛 耿春颖,王奇,田珍珍,田晓冬,张赫予 宫研科,丁睿,吴诚,王艳艳,庞喆 韩珂,杨乐,晁操,李志鹏,蔡永虎 康俊鹏,张振涛,杨志超,寇峰,姚伟龙 刘立雄,刘曦尧,谢含宇,丁贺,张琼
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时间20x...随着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时间20xx年xx月-20xx年xx月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参赛对象20xx年xx月xx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赛。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参赛方式1、参赛团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超过4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作品提交后不再更换)。
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8件作品,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序以作评审参考。
3、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发布赛题,各参赛队伍自行下载数据包,并按要求完成相关设计。
4、作品提交: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方案设计》和《作品申报书》),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5、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评出获奖名单。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安排1、大赛报名:请各参赛单位于20xx年xx月xx日前将《高校报名表》电子版发送到大赛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为:xxxxx@。
2、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将于20xx年xx月xx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赛题。
3、作品申报:(1)电子版。
请各参赛高校将大赛作品申报书于20xx年xx月xx日24:00前进行网上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
大赛组委会将为每所参赛高校分配一个账号,用于注册和上传作品。
届时由各高校网上提交本校参赛学生作品,为避免集中上传作品造成网络堵塞,请尽早在网上提交大赛作品。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_word版
全国⼤学⽣油⽓储运⼯程设计⼤赛特等奖作品_word版全国⼤学⽣油⽓储运⼯程设计⼤赛R油⽥输油管道及沿线站场设计⽇期2016年7 ⽉20 ⽇全国⼤学⽣油⽓储运⼯程设计⼤赛组委会制⽅案简介本作品根据《第⼀届全国⼤学⽣油⽓储运⼯程设计⼤赛赛题及基础数据》和相关标准,秉承经济、⾼效、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对R 油⽥输油管道⼯程进⾏了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A-B、B-C段管道⼯艺及运⾏管理,河流穿越⽅案,沿线站场及阀室⼯艺,⽕车装车⽅案,辅助⽣产及配套⼯程技术⽅案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输油管道设计⽅⾯:采⽤加热输送⼯艺,从技术经济⾓度优选管径,通过逆向推算得到设计压⼒及布站情况,通过考虑油⽔乳化状态提⾼了⽔⼒计算的准确性。
使⽤商业软件对其进⾏了模拟及优化,并编制相应程序辅助计算。
河流穿越⽅案⽅⾯:分析了穿越区岩⼟层可钻性,确定并设计了⽔平定向钻(HDD)管道穿越河流施⼯⽅案,并进⾏了管道强度校核和施⼯风险评价。
沿线站场及阀室⽅⾯:设计了原油脱⽔及污⽔深度处理⼯艺,确定了沿线各站场及阀室的分布,并对其进⾏了设计。
⽕车装车⽅案⽅⾯:对装车站进⾏了详细设计,从可靠性的⾓度采⽤了“双管、双泵、双⽤单鹤管”的装车⼯艺;针对来油量衰减较快特点,从经济的⾓度对装车操作的运⾏与管理进⾏了优化,制定了⾼效益、低成本的⽕车装车⽅案。
此外,本⽂还对整体输油管道⼯程的防腐、⾃控、消防、HSE管理、辅助⽣产及公⽤⼯程等进⾏了设计。
设计中使⽤了OLGA,PIPESIM等商业软件对各种⼯况下的管道进⾏了模拟,并且基于VB平台编制了相应软件辅助计算,校核了整体⽅案的可⾏性和可靠性,完成了管道及站场⼯艺的优化,提⾼了⽅案的经济性。
本设计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原油输送及装车的成熟技术,优化了管道及站场的⼯艺流程及运⾏⽅案,选⽤了⾼效设备,降低了投资及运⾏维护费⽤,具有⼀定的⼯程应⽤价值。
⽬录第1章总论 (1)1.1 ⼯程概况 (1)1.2 编制依据 (2)1.3 编制原则 (2)1.4 设计范围 (2)1.5 国家级地⽅有关法律、法规 (2)1.6 国家、地⽅、⾏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第2章R油⽥输油管道设计基础 (6)2.1 ⼯程概况 (6)2.2 设计基础资料 (6)2.2.1 基础数据 (6)2.2.2 原油物性 (7)2.2.3 设计环境 (8)2.2.3.1 ⼟壤条件 (8)2.2.3.2 铁路依托条件 (8)2.2.3.3 ⽓象条件 (8)第3章输油管道⼯艺设计 (9)3.1 输送⼯艺 (9)3.2 设计参数 (10)3.2.1 管道设计参数 (10)3.2.1.1 设计输量 (10)3.2.1.2 设计压⼒ (10)3.2.1.3 管径优选 (11)3.2.1.4 钢管类型选择 (11)3.2.1.5 管道纵断⾯图 (11)3.2.1.6 管道埋深参数 (12)3.2.1.7 管道防腐层 (12)3.2.2 原油物性 (13)3.2.2.1 油品密度 (13)3.2.2.2 油品粘度 (13)3.2.2.3 原油乳化 (15)3.2.1热⼒设计参数 (16)3.3.1.1 加热站出站油温 (16)3.3.1.2 加热站进站油温 (16)3.3.1.3 管道周围介质温度T0 (16)3.3.1.4 管道保温层设计 (16)3.3 A-B段⼯艺设计 (17)3.3.1 设计输量下的设计⽅案 (17)3.3.2 最低输量下的设计⽅案 (19)3.3.3 设计压⼒及管道壁厚 (21)3.3.4 经济性分析 (24)3.3.5 适应性分析 (26)3.4 B-C段⼯艺设计 (28)3.4.1 设计输量下的设计⽅案 (28)3.4.2 最低输量下的设计⽅案 (32)3.4.3 设计压⼒及管道壁厚 (34)3.4.4 经济性分析 (37)3.4.5 适应性分析 (44)3.4.5.1 冬季运⾏⽅案 (44)3.4.5.2 夏季运⾏⽅案 (44)3.5 设备选型 (46)3.5.1 泵机组选型 (46)3.5.2 原动机选型 (48)3.5.3 加热炉选型 (48)3.6 管道强度校核 (49)3.6.1 进出站压⼒校核 (49)3.6.3 静⽔压⼒校核 (49)3.6.4 动⽔压⼒校核 (49)3.8 设计成果 (49)第4章穿越河流设计⽅案 (51)4.1 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51)4.1.1 法律法规 (51)4.1.2 标准规范 (51)4.2 穿越河流⽅式⽐选 (51)4.3 ⽔平定向钻穿越设计 (52)4.3.1 HDD可钻性评价 (52)4.3.1.1 穿越场地地层岩性结构 (52)4.3.1.2 穿越场地⼟的物理⼒学性质指标 (53) 4.3.1.3 穿越区域岩⼟层可钻性评价 (55) 4.3.1.4 施⼯条件评价 (55)4.3.1.5 地下障碍物评价 (55)4.3.2 HDD穿越曲线设计 (56)4.3.3 HDD设备选型 (58)4.3.3.1 钻机选型 (58)4.3.3.2 钻具选型 (59)4.3.4 场地布置 (61)4.3.5 穿越段管道设计 (62)4.3.5.1 穿越段管道壁厚设计 (62) 4.3.5.2 穿越段管道防腐与防护 (63) 4.3.5.3 穿越段管道热⼒校核 (63) 4.3.6 穿越管道应⼒校核 (63)4.3.6.1 管道回拖⼯况应⼒校核 (63) 4.3.6.2 管道试压⼯况应⼒校核 (66) 4.3.6.3 管道运⾏⼯况应⼒校核 (66) 4.3.6.4 管道径向屈曲失稳校核 (67) 4.3.7 套管结构设计 (68)4.3.7.1 套管最⼤夯⼊长度计算 (68) 4.3.7.2 套管壁厚选取 (69)4.3.7.3 套管强度验算 (69)4.3.7.4 套管稳定性验算 (71)4.4 穿越施⼯⽅案 (72)4.4.1 施⼯⼯艺流程 (72)4.4.2 施⼯技术措施 (72)4.4.2.1 施⼯准备 (72)4.4.2.2 泥浆配制 (74)4.4.2.3 钻导向孔 (75)4.4.2.4 预扩孔⼯艺 (76)4.4.2.5 管道回拖 (77)4.4.2.6 管道焊接检验和试压 (77) 4.5 对⽔⽂地质和环境的影响 (78) 4.5.1 对地貌的影响 (78)4.5.2 对河床结构的影响 (78)4.5.3 对⽣物的影响 (78)4.5.4 施⼯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78) 4.6 消防、安全 (79)4.6.1 设计采取的安全及消防措施 (79)4.6.2 施⼯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79)4.7 施⼯风险及应对措施 (80)4.7.1 穿越风险分析 (80)4.7.2 施⼯应急处置预案 (81)4.7.2.1 导向施⼯应急预案 (81)4.7.2.2 扩孔过程中发⽣卡钻、抱钻、断钻的应急预案 (81) 4.7.2.3 管线回拖中卡死的应急预案 (82)4.7.2.4 冒浆应急预案 (82)4.7.2.5 塌孔的处理预案 (82)4.8 主要⼯程量及投资估算 (83)第5章输油管道的流动保障 (84)5.1 管道运⾏管理 (84)5.1.1 热⼒冬季运⾏⽅案 (84)5.1.2 热⼒夏季运⾏⽅案 (85)5.1.3 ⽔⼒运⾏⽅案 (85)5.2 清管 (86)5.2.1 清管的作⽤ (86)5.2.2 清管器选择 (86)5.3 停输再启动 (86)5.3.1 停输后的管内温降 (87)5.3.2 管内原油温度场 (87)5.3.3 停输再启动过程 (88)第6章沿线站场 (89)6.1 站场设置 (89)6.2 站场⼯艺 (89)6.3 A联合站 (89)6.3.1 联合站⼯艺 (90)6.3.2 联合站主要⼯程量 (90)6.4 B外输⾸站 (90)6.4.1 进站计量 (91)6.4.2 加热⼯艺 (91)6.4.3 脱⽔⼯艺 (91)6.4.4 污⽔处理 (93)6.4.4 储油⼯艺 (95)6.4.5 外输⼯艺 (95)6.4.6 B外输⾸站⼯艺流程 (96)6.4.7 主要⼯艺设计参数 (98)6.4.8 平⾯布置说明 (98)6.4.9 ⾸站主要⼯程量 (100)6.5 中间输油站 (100)6.6 线路阀室 (101)6.7 C装车站 (102)6.8 沿线站场及阀室分布总结 (102)第7章装车站设计 (103)7.1 装车站总体设计 (103)7.1.1 装车站功能 (103)7.1.2 装车站⼯艺流程设计 (103) 7.1.3 装车站分区 (103)7.1.4 装车站总平⾯布置 (104)7.1.4.1 总平⾯布置原则 (104)7.1.4.2 总平⾯布置 (104)7.1.4.3 站内道路 (105)7.1.4.4 围墙 (105)7.1.1.5 绿化 (106)7.2 储油区设计 (106)7.2.1 储油区容量确定 (106)7.2.1.1 周转系数法 (106)7.2.1.2 储存天数法 (107)7.2.1.3 库容确定⽅法对⽐优选 (108) 7.2.2 储油罐数量确定 (108)7.2.3 储油容量等级 (108)7.2.4 油罐类型选择 (109)7.2.5 储罐强度设计 (110)7.2.5.1 罐壁厚度计算 (110)7.2.5.2 浮顶计算 (111)7.2.6 油罐加热与保温 (113)7.2.6.1 原油储存温度 (113)7.2.6.2 油罐加热⽅式 (114)7.2.6.3 油罐加热器选⽤ (114)7.2.6.4 油罐保温 (116)7.2.7 油罐防腐 (116)7.2.7.1 防腐部位 (116)7.2.7.2 防腐涂层结构及材料 (117) 7.2.7.3 阴极保护 (117)7.3 铁路装车设计 (117)7.3.1 铁路装车⼯艺 (118)7.3.2 铁路油罐车设计 (118)7.3.3 铁路专⽤线设计 (120)7.3.3.1 铁路装卸线布置形式 (120) 7.3.3.2 装卸线的有效长度 (120) 7.3.4 铁路装油设施设计 (121) 7.3.4.1 铁路装油鹤管选⽤ (121) 7.3.4.2 鹤管数量确定 (122)7.3.4.3 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 (122) 7.3.4.4 集油管与鹤管的连接 (123) 7.3.4.5 栈桥设计 (124)7.4 装车⽅案设计 (124)7.4.1 ⽅案设计出发点 (125)7.4.2 不同⽅案所需装油设施 (125) 7.4.3 不同⽅案每年装车次数 (126) 7.4.4 ⽅案对⽐优选 (126)7.5 站内管道设计 (127)7.5.1 管道作⽤ (127)7.5.2 管道分类 (128)7.5.3 常⽤的管道⼯艺流程 (128) 7.5.4 管道⼯艺流程对⽐优选 (129) 7.5.5 管道保温层设计 (129)7.5.6 管道强度设计 (130)7.5.6.1 站内管道管径计算 (130) 7.5.6.2 站内管道壁厚计算 (131) 7.5.6.3 站内管道强度校核 (131) 7.5.7 管路⽔⼒计算 (133)7.5.8 管道敷设与防腐 (135)7.6 发油泵站设计 (135)7.6.1 泵站形式 (135)7.6.2 泵站⼯艺流程 (136)7.6.3 泵的选⽤ (137)7.6.3.1 油泵选型 (137)7.6.3.2 油泵数量 (138)7.6.3.3 原动机选择 (138)7.6.3.4 电动机功率计算 (139)7.6.3.5 油泵基本参数 (139)7.6.3.6 油泵规格参数 (141)7.6.4 油泵站布置 (141)7.7 站内污⽔处理 (142)7.7.1 污⽔来源 (142)7.7.2 含油污⽔处理 (142)7.7.3 ⽣活污⽔处理 (142)7.8 油品计量 (143)7.8.1 液⾯⾼度的⼈⼯测量 (143) 7.8.2 液⾯⾼度的⾃动测量 (143) 7.8.2.1 常⽤测量液位计 (143)7.8.2.2 液位计的选⽤ (145)第8章辅助⽣产系统及配套⼯程 (146) 8.1 通信 (146)8.2 供配电 (146)8.3 建筑结构 (147)8.4 供热与暖通 (148)8.5 ⾃动化控制 (148)8.5.1 ⾃动化控制系统 (148)8.5.2 储油区⼯业⾃动化系统 (149) 8.6 防⽕防爆 (152)8.6.1 ⽕灾和爆炸原因 (153)8.6.2 防⽕防爆措施 (153)8.7 站场消防 (154)8.7.1 灭⽕原理与⽅法 (154)8.7.2 灭⽕⽅法及设备 (155)8.7.3 消防给⽔ (157)8.8 防雷 (158)8.9 防静电 (158)8.10 防杂散电流 (162)8.11 穿越施⼯安全 (163)8.11.1 设计采取的安全及消防措施 (163) 8.11.2 施⼯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163)8.12 管道⽔⼯保护 (163)8.12.1 冲刷防护 (164)8.12.2 坡⾯防护 (164)8.12.3 ⽀挡防护 (164)8.13 管道标志 (165)第9章HSE风险管理 (166)9.1 长输管道HSE管理 (166)9.1.1 长输管道危害性因素分析 (166)9.1.2 管道系统安全防护对策 (166)9.2 站场HSE管理 (168)9.2.1 站场危害性因素分析 (168)9.2.2 站场安全防护对策 (168)9.3 HSE管理体系建设与运⾏ (170)9.3.1 HSE体系建设 (170)9.3.2 HSE体系实施 (170)9.4 应急保障体系 (171)9.4.1 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171)9.4.2 应急⼯作原则 (172)第10章投资成本估算 (173)10.1 长输管道⼯程投资 (173)10.2 站场投资 (173)10.3 ⽅案⼯程总投资 (174)参考⽂献 (175)附录 (177)附录A 管道⽔⼒摩阻计算 (177)附录B 不同管道钢级投资表 (178)附录C 河流穿越施⼯图 (179)附图1 (179)附图2 (180)附录D ⾃编程序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 (181)附录E 穿越轨迹设计程序代码 (189)第1章总论1.1 ⼯程概况R油⽥开发是将井场原油通过集输管道汇集⾄位于区块南部的A联合站,通过外输管道170km外输管道将原油输送⾄装车站。
第二届全国高职油气储运职业技能大赛在秦皇岛举行
动态传真第二届全国高职油气储运职业技能大赛在秦皇岛举行由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行指委”)、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 指导中心主办,高职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委会”)承办,秦皇岛博赫科技开 发有限公司协办的“博赫杯”第二届全国高职油气 储运职业技能大赛于2017年9月27日在秦皇岛市举 行。
油气储运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 诸环节的纽带,是石油与天然气配置和利用的重要 环节。
由于受全球油价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我 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寒冬期”,间接导致石 油工程、油气地质、油气开采等业务领域人才需求 不旺,石油高职教育也受到一定冲击。
然而,随着 我国成品油需求量持续增长,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 业招生和就业并未受到影响。
在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城镇燃气供应等领域对 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依然较大。
本次大赛为各院校师生搭建了切磋技艺、展现 风采的舞台,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省、直辖市的 12所院校派出代表队,共36名选手参赛,还有泉州 理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多所本科髙校派教 师观摩大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 业能力的提升。
出席大赛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秦皇岛市北 部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祖旭波,行指委 副秘书长辛晓、专委会主任韩福勇、秘书长刘丰 臻,大庆油田化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于建国,大港油 田采油工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昕铭、秦皇岛博赫 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友等。
专委会韩福勇主任 简要的总结了大赛的筹备工作,对参加大赛的领第二届全国高职油气储运职业技能大赛开幕仪式现场78/2017.2动态传真导、专家、老师、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对为大赛协 办方秦皇岛博赫科技有限公司致以衷心感谢,并要 求裁判员公平、公正执裁,参赛选手认真参加比赛。
同时,韩福勇主任还引用权威机构的调研数 据,分析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专业 发展前景。
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书项目名称某工业园区天然气供气工程赛题类型赛题二团队编号完成日期 2017年 4 月 21 日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制作品简介本作品为某工业园区天然气管道供气工程方案设计,输气管道全长160km,设计输量21×108m3/a,沿线地貌主要为黄土峁梁,部分地段穿越公路及河流阶地,存在1处冲沟跨越,管道沿线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
本设计秉承着“安全、经济、高效”的设计理念,同时着重注意保护黄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完成了整个方案的设计。
作品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工程设计、穿跨越工程设计、站场及输气工艺设计、配套辅助工程设计、HSE管理和经济预算等。
在线路工程设计中,考虑到黄土地区恶劣的施工环境,线路设计应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点和不良工程地质段,同时时刻注意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等可能增加的工程措施。
该部分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①从允许流速、可选钢级、运行工况三个方面设计用管方案组合,以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为原则,对方案进行了优选;②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针对黄土微地貌特征及湿陷性、黄土边坡、黄土边坡制定了一系列水工保护措施,以指导安全施工及生产;③考虑黄土地区特点,对线路施工方案、技术和工序进行了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设计;④对线路附属工程进行了设计,计算了线路工程主要工程量。
在穿跨越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穿跨越段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比较各种穿跨越方案,对全线4处穿跨越地段进行了设计。
该部分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①根据公路宽度、地区等级、地质条件等因素,经过分析比选,制定了省道顶管穿越设计与施工方案;②充分考虑施工难度、河流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制定了截流法开挖管沟穿越河流的设计与施工方案;③针对黄土冲沟特点,对冲沟坡顶和冲沟坡面两处起跨位置进行比选,从适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制定了悬索冲沟跨越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第二届模板
编号:npedc11420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National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ntest参赛作品XX油田MM断块开发方案布署(油藏工程设计)单位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大学团队名称:承德石油负责人:赵兴旺联系方式: 1553149732指导教师:陈昊宇完成日期 2016 年 5 月 12 日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作品说明通过对XX油田MM断块基础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完成了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考虑到未来要采取压裂生产,所以在给定裂缝密度的约束条件下,把压裂裂缝也添加到模型中,为准确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区块的弹性驱、溶解气驱、边水能量的评价以及注水开发有利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注水补充能量的开发方式。
针对油藏的特征,确定了开发层系的划分原则,通过调研国内其它油田的资料,把Es33①油层作为一套层系来开发。
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国内外同类油田的类比,确定了该区块的合理井网密度为10口/km2。
从理论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三方面对井网类型进行了论证,优选出注采井距300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为最终方案。
结合试油、试采特征,从理论上计算了该区块的压力保持水平和油井产能以及注水井注入能力。
通过对MM断块压裂效果的评价和对国内外低渗油藏压裂技术的调研,提出了该区块的压裂改造方案。
利用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技术标定了区块的合理采油速度为2.3%,最终采收率25.5%,可采储量28.47×104t。
最后部署了完善的注采开发井网,其中采油井24口,注水井23口,提出了合理的监测体系和实施步骤及要求,方案可以作为油田开发的依据。
本参赛作品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不存在剽窃、抄袭等侵权现象。
若违反自愿放弃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负责人签字:团队成员签字:指导老师签字:时间:目录目录 (I)第1章概况 (1)1.1 油田地理位置 (1)1.2 油田概况 (1)1.3 油田生产状况 (2)第2章基本地质特征 (3)2.1 地层层序 (3)2.2 构造特征 (3)2.3 储层特征 (3)2.3.1 储层岩性 (3)2.3.2 储层物性 (4)2.3.3 储层敏感性 (5)2.4 油藏特征及油藏类型 (9)2.4.1 油藏特征 (9)2.4.2 油藏类型 (10)2.5 温度、压力系统 (10)2.6 流体性质 (10)2.6.1 原油性质 (10)2.6.2 地层水性质 (11)2.7 储层渗流物理特征 (12)2.8 地质储量 (14)第3章地质建模 (16)3.1 建立基础数据库 (16)3.2 构造模型建立 (17)3.3 储层参数模型建立 (17)3.4 特殊处理 (20)3.5 模型检验 (20)第4章天然能量评价及开发方式确定 (22)4.1 天然能量评价 (22)4.1.1 弹性驱动 (22)4.1.2 溶解气驱 (24)4.1.3 边水能量 (24)4.2 注水开发的可行性 (25)4.2.1 注水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 (25)4.2.2 水驱采收率比较高 (26)4.2.3 油层连通状况好利于注水开发 (26)第5章开发层系划分与合理井网论证 (27)5.1 开发层系划分 (27)5.1.1 开发层系划分原则 (27)5.1.2 层系划分方案及其论证 (27)5.2 合理井网密度论证 (30)5.2.1 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 (30)5.2.2 国内外同类油田情况的调研类比 (32)5.3 合理井网类型 (33)5.3.1 合理井网类型论证 (33)5.3.2 合理井网类型选择 (35)第6章压力保持水平及注入能力与产能分析 (40)6.1 压力保持水平 (40)6.2 自喷能力预测 (44)6.2.1 基本参数的选取 (44)6.2.2 最大自喷产量预测 (46)6.3 油井产能评价 (48)6.4 注水井注入能力评价 (51)第7章压裂改造方案与合理采油速度 (53)7.1 MM断块压裂效果评价 (53)7.2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压裂技术调研 (54)7.3 MM断块压裂改造推荐技术 (63)7.4 合理采油速度 (65)7.4.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 (65)7.4.2 实际开发资料确定合理采油速度 (66)7.4.3 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合理采油速度 (67)7.4.4合理采油速度经济因素考虑 (67)第8章开发方案布署 (67)8.1 方案布署原则 (67)8.2 开发方案布署结果 (67)8.3 油藏动态监测 (70)8.4 方案实施步骤及要求 (71)8.5 采油工艺要求 (71)第9章采收率及可采储量预测 (73)9.1 最终采收率预测 (73)9.2 最终采收率评价 (75)第10章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76)10.1 经济评价的前提条件 (76)10.2 投资估算 (76)10.3 成本与费用估算 (79)10.4 产品销售收入的估算 (80)10.5 评价结果 (80)第11章结论 (82)参考文献 (83)第1章概况1.1 油田地理位置XX油田位于A市MN区和W省HZ市之间的胜利村西南约1km,区内农田纵横交错,村庄遍布,交通便利(图1-1)。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赛题及基础数据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赛题及基础数据赛题一:G区块油气集输处理工程G区块位于已建M油区东西两侧,该区块共规划建设油井143口,建成原油生产能力22.88×104t/a。
要求对143口油井所产油气的集输、处理进行方案设计,并实现安全经济的目标。
一、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M油区位于已开发的X油田东南部约9km。
区内公路交通可依托已建井排路和农田路,外部可依托油田道路和地方道路,交通相对便利。
2、地形地貌工程所在地境内无山岭,地貌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低平原,稍高处为平缓漫岗,较低处是泡沼和沼泽,平地上为耕地、草地和盐碱荒地。
地面平均海拔在135~140m。
3、气候气象本地区属积水闭流区,无天然河流;本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影响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暂而温湿多雨,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大,冰封期长,无霜期短,冻土深度2.0-2.2m;年平均气温5.0℃,月平均最低气温-19.6℃,极端最低气温-37.5℃,月平均最高气温23.6℃,极端最高气温36.2℃。
二、区块建设现状M油区已建有X1脱水站1座,新井产液全部输至该站进行脱水处理。
区域内有已建转油站1座(M1转油站)。
规划基建143口油井的井位图详见附件1(注:井位间距离以CAD图中井位进行测量,比例为1:1000)。
部分新井可依托已建M1转油站转油及道路、电力等系统。
M1转油站至X1脱水站已建输油、输气管道(φ89×4.5)9.25km。
X1脱水站已建卸油池1座,该卸油点能力完全满足接收拉油的需求。
三、设计基础数据表1 G区块开发指标表5 M1转油站老井产量表表6 M1转油站主要设备赛题二:R油田输油管道工程R油田投入开发,初期原油通过汽车外运。
为了满足油田开发上产需要,降低汽车拉油成本,需进行原油外输管道及火车装车方案设计。
输油干线起点是A联合站,途经B外输首站,终点是C装车站,该站原油3、原油物性表3 A联合站油品物性4、管道的纵断面数据表5 管道纵断面数据5、铁路依托条件C装车站地势平坦,该站位于铁路编组站东侧8km处。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_word版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R油田输油管道及沿线站场设计日期2016年7 月20 日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制方案简介本作品根据《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赛题及基础数据》和相关标准,秉承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对R 油田输油管道工程进行了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A-B、B-C段管道工艺及运行管理,河流穿越方案,沿线站场及阀室工艺,火车装车方案,辅助生产及配套工程技术方案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输油管道设计方面:采用加热输送工艺,从技术经济角度优选管径,通过逆向推算得到设计压力及布站情况,通过考虑油水乳化状态提高了水力计算的准确性。
使用商业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及优化,并编制相应程序辅助计算。
河流穿越方案方面:分析了穿越区岩土层可钻性,确定并设计了水平定向钻(HDD)管道穿越河流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管道强度校核和施工风险评价。
沿线站场及阀室方面:设计了原油脱水及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确定了沿线各站场及阀室的分布,并对其进行了设计。
火车装车方案方面:对装车站进行了详细设计,从可靠性的角度采用了“双管、双泵、双用单鹤管”的装车工艺;针对来油量衰减较快特点,从经济的角度对装车操作的运行与管理进行了优化,制定了高效益、低成本的火车装车方案。
此外,本文还对整体输油管道工程的防腐、自控、消防、HSE管理、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等进行了设计。
设计中使用了OLGA,PIPESIM等商业软件对各种工况下的管道进行了模拟,并且基于VB平台编制了相应软件辅助计算,校核了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完成了管道及站场工艺的优化,提高了方案的经济性。
本设计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原油输送及装车的成熟技术,优化了管道及站场的工艺流程及运行方案,选用了高效设备,降低了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目录第1章总论 (1)1.1 工程概况 (1)1.2 编制依据 (2)1.3 编制原则 (2)1.4 设计范围 (2)1.5 国家级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2)1.6 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第2章R油田输油管道设计基础 (6)2.1 工程概况 (6)2.2 设计基础资料 (6)2.2.1 基础数据 (6)2.2.2 原油物性 (7)2.2.3 设计环境 (8)2.2.3.1 土壤条件 (8)2.2.3.2 铁路依托条件 (8)2.2.3.3 气象条件 (8)第3章输油管道工艺设计 (9)3.1 输送工艺 (9)3.2 设计参数 (10)3.2.1 管道设计参数 (10)3.2.1.1 设计输量 (10)3.2.1.2 设计压力 (10)3.2.1.3 管径优选 (11)3.2.1.4 钢管类型选择 (11)3.2.1.5 管道纵断面图 (11)3.2.1.6 管道埋深参数 (12)3.2.1.7 管道防腐层 (12)3.2.2 原油物性 (13)3.2.2.1 油品密度 (13)3.2.2.2 油品粘度 (13)3.2.2.3 原油乳化 (15)3.2.1热力设计参数 (16)3.3.1.1 加热站出站油温 (16)3.3.1.2 加热站进站油温 (16)3.3.1.3 管道周围介质温度T0 (16)3.3.1.4 管道保温层设计 (16)3.3 A-B段工艺设计 (17)3.3.1 设计输量下的设计方案 (17)3.3.2 最低输量下的设计方案 (19)3.3.3 设计压力及管道壁厚 (21)3.3.4 经济性分析 (24)3.3.5 适应性分析 (26)3.4 B-C段工艺设计 (28)3.4.1 设计输量下的设计方案 (28)3.4.2 最低输量下的设计方案 (32)3.4.3 设计压力及管道壁厚 (34)3.4.4 经济性分析 (37)3.4.5 适应性分析 (44)3.4.5.1 冬季运行方案 (44)3.4.5.2 夏季运行方案 (44)3.5 设备选型 (46)3.5.1 泵机组选型 (46)3.5.2 原动机选型 (48)3.5.3 加热炉选型 (48)3.6 管道强度校核 (49)3.6.1 进出站压力校核 (49)3.6.3 静水压力校核 (49)3.6.4 动水压力校核 (49)3.8 设计成果 (49)第4章穿越河流设计方案 (51)4.1 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51)4.1.1 法律法规 (51)4.1.2 标准规范 (51)4.2 穿越河流方式比选 (51)4.3 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 (52)4.3.1 HDD可钻性评价 (52)4.3.1.1 穿越场地地层岩性结构 (52)4.3.1.2 穿越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3)4.3.1.3 穿越区域岩土层可钻性评价 (55)4.3.1.4 施工条件评价 (55)4.3.1.5 地下障碍物评价 (55)4.3.2 HDD穿越曲线设计 (56)4.3.3 HDD设备选型 (58)4.3.3.1 钻机选型 (58)4.3.3.2 钻具选型 (59)4.3.4 场地布置 (61)4.3.5 穿越段管道设计 (62)4.3.5.1 穿越段管道壁厚设计 (62)4.3.5.2 穿越段管道防腐与防护 (63)4.3.5.3 穿越段管道热力校核 (63)4.3.6 穿越管道应力校核 (63)4.3.6.1 管道回拖工况应力校核 (63)4.3.6.2 管道试压工况应力校核 (66)4.3.6.3 管道运行工况应力校核 (66)4.3.6.4 管道径向屈曲失稳校核 (67)4.3.7 套管结构设计 (68)4.3.7.1 套管最大夯入长度计算 (68)4.3.7.2 套管壁厚选取 (69)4.3.7.3 套管强度验算 (69)4.3.7.4 套管稳定性验算 (71)4.4 穿越施工方案 (72)4.4.1 施工工艺流程 (72)4.4.2 施工技术措施 (72)4.4.2.1 施工准备 (72)4.4.2.2 泥浆配制 (74)4.4.2.3 钻导向孔 (75)4.4.2.4 预扩孔工艺 (76)4.4.2.5 管道回拖 (77)4.4.2.6 管道焊接检验和试压 (77)4.5 对水文地质和环境的影响 (78)4.5.1 对地貌的影响 (78)4.5.2 对河床结构的影响 (78)4.5.3 对生物的影响 (78)4.5.4 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78)4.6 消防、安全 (79)4.6.1 设计采取的安全及消防措施 (79)4.6.2 施工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79)4.7 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80)4.7.1 穿越风险分析 (80)4.7.2 施工应急处置预案 (81)4.7.2.1 导向施工应急预案 (81)4.7.2.2 扩孔过程中发生卡钻、抱钻、断钻的应急预案 (81)4.7.2.3 管线回拖中卡死的应急预案 (82)4.7.2.4 冒浆应急预案 (82)4.7.2.5 塌孔的处理预案 (82)4.8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83)第5章输油管道的流动保障 (84)5.1 管道运行管理 (84)5.1.1 热力冬季运行方案 (84)5.1.2 热力夏季运行方案 (85)5.1.3 水力运行方案 (85)5.2 清管 (86)5.2.1 清管的作用 (86)5.2.2 清管器选择 (86)5.3 停输再启动 (86)5.3.1 停输后的管内温降 (87)5.3.2 管内原油温度场 (87)5.3.3 停输再启动过程 (88)第6章沿线站场 (89)6.1 站场设置 (89)6.2 站场工艺 (89)6.3 A联合站 (89)6.3.1 联合站工艺 (90)6.3.2 联合站主要工程量 (90)6.4 B外输首站 (90)6.4.1 进站计量 (91)6.4.2 加热工艺 (91)6.4.3 脱水工艺 (91)6.4.4 污水处理 (93)6.4.4 储油工艺 (95)6.4.5 外输工艺 (95)6.4.6 B外输首站工艺流程 (96)6.4.7 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98)6.4.8 平面布置说明 (98)6.4.9 首站主要工程量 (100)6.5 中间输油站 (100)6.6 线路阀室 (101)6.7 C装车站 (102)6.8 沿线站场及阀室分布总结 (102)第7章装车站设计 (103)7.1 装车站总体设计 (103)7.1.1 装车站功能 (103)7.1.2 装车站工艺流程设计 (103)7.1.3 装车站分区 (103)7.1.4 装车站总平面布置 (104)7.1.4.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04)7.1.4.2 总平面布置 (104)7.1.4.3 站内道路 (105)7.1.4.4 围墙 (105)7.1.1.5 绿化 (106)7.2 储油区设计 (106)7.2.1 储油区容量确定 (106)7.2.1.1 周转系数法 (106)7.2.1.2 储存天数法 (107)7.2.1.3 库容确定方法对比优选 (108)7.2.2 储油罐数量确定 (108)7.2.3 储油容量等级 (108)7.2.4 油罐类型选择 (109)7.2.5 储罐强度设计 (110)7.2.5.1 罐壁厚度计算 (110)7.2.5.2 浮顶计算 (111)7.2.6 油罐加热与保温 (113)7.2.6.1 原油储存温度 (113)7.2.6.2 油罐加热方式 (114)7.2.6.3 油罐加热器选用 (114)7.2.6.4 油罐保温 (116)7.2.7 油罐防腐 (116)7.2.7.1 防腐部位 (116)7.2.7.2 防腐涂层结构及材料 (117)7.2.7.3 阴极保护 (117)7.3 铁路装车设计 (117)7.3.1 铁路装车工艺 (118)7.3.2 铁路油罐车设计 (118)7.3.3 铁路专用线设计 (120)7.3.3.1 铁路装卸线布置形式 (120)7.3.3.2 装卸线的有效长度 (120)7.3.4 铁路装油设施设计 (121)7.3.4.1 铁路装油鹤管选用 (121)7.3.4.2 鹤管数量确定 (122)7.3.4.3 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 (122)7.3.4.4 集油管与鹤管的连接 (123)7.3.4.5 栈桥设计 (124)7.4 装车方案设计 (124)7.4.1 方案设计出发点 (125)7.4.2 不同方案所需装油设施 (125)7.4.3 不同方案每年装车次数 (126)7.4.4 方案对比优选 (126)7.5 站内管道设计 (127)7.5.1 管道作用 (127)7.5.2 管道分类 (128)7.5.3 常用的管道工艺流程 (128)7.5.4 管道工艺流程对比优选 (129)7.5.5 管道保温层设计 (129)7.5.6 管道强度设计 (130)7.5.6.1 站内管道管径计算 (130)7.5.6.2 站内管道壁厚计算 (131)7.5.6.3 站内管道强度校核 (131)7.5.7 管路水力计算 (133)7.5.8 管道敷设与防腐 (135)7.6 发油泵站设计 (135)7.6.1 泵站形式 (135)7.6.2 泵站工艺流程 (136)7.6.3 泵的选用 (137)7.6.3.1 油泵选型 (137)7.6.3.2 油泵数量 (138)7.6.3.3 原动机选择 (138)7.6.3.4 电动机功率计算 (139)7.6.3.5 油泵基本参数 (139)7.6.3.6油泵规格参数 (141)7.6.4 油泵站布置 (141)7.7 站内污水处理 (142)7.7.1 污水来源 (142)7.7.2 含油污水处理 (142)7.7.3 生活污水处理 (142)7.8 油品计量 (143)7.8.1 液面高度的人工测量 (143)7.8.2 液面高度的自动测量 (143)7.8.2.1 常用测量液位计 (143)7.8.2.2 液位计的选用 (145)第8章辅助生产系统及配套工程 (146)8.1 通信 (146)8.2 供配电 (146)8.3 建筑结构 (147)8.4 供热与暖通 (148)8.5 自动化控制 (148)8.5.1 自动化控制系统 (148)8.5.2 储油区工业自动化系统 (149)8.6 防火防爆 (152)8.6.1 火灾和爆炸原因 (153)8.6.2 防火防爆措施 (153)8.7 站场消防 (154)8.7.1 灭火原理与方法 (154)8.7.2 灭火方法及设备 (155)8.7.3 消防给水 (157)8.8 防雷 (158)8.9 防静电 (158)8.10 防杂散电流 (162)8.11 穿越施工安全 (163)8.11.1 设计采取的安全及消防措施 (163)8.11.2 施工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163)8.12 管道水工保护 (163)8.12.1 冲刷防护 (164)8.12.2 坡面防护 (164)8.12.3 支挡防护 (164)8.13 管道标志 (165)第9章HSE风险管理 (166)9.1 长输管道HSE管理 (166)9.1.1 长输管道危害性因素分析 (166)9.1.2 管道系统安全防护对策 (166)9.2 站场HSE管理 (168)9.2.1 站场危害性因素分析 (168)9.2.2 站场安全防护对策 (168)9.3 HSE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170)9.3.1 HSE体系建设 (170)9.3.2 HSE体系实施 (170)9.4 应急保障体系 (171)9.4.1 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171)9.4.2 应急工作原则 (172)第10章投资成本估算 (173)10.1 长输管道工程投资 (173)10.2 站场投资 (173)10.3 方案工程总投资 (174)参考文献 (175)附录 (177)附录A 管道水力摩阻计算 (177)附录B 不同管道钢级投资表 (178)附录C 河流穿越施工图 (179)附图1 (179)附图2 (180)附录D 自编程序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 (181)附录E 穿越轨迹设计程序代码 (189)第1章总论1.1 工程概况R油田开发是将井场原油通过集输管道汇集至位于区块南部的A联合站,通过外输管道170km外输管道将原油输送至装车站。
大赛方案设计书-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附件3: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书项目名称赛题类型团队编号完成日期年月日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制说明1.内容规范参赛作品应包括封面、作品简介、目录和作品正文等内容。
其中正文内容由参赛小组参照有关油气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规定的要来完成,包括必要的工艺计算、图纸等内容,对环境保护、经济评价内容不做要求。
此外,作品当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团队成员姓名、学校、学历、专业年级等相关信息,否则作品被视作无效处理。
2.格式要求以工程项目报告的形式编写作品,详细的计算过程以附录形式在作品最后给出,详见后文。
文件命名方式:项目编号-赛题[一/二]-负责人姓名页面布局:纸张采用A4,页眉采用报告中出现的各章节的名称,黑体,五号,居中;页脚采用页码,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
封面:格式详见上文,项目编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
目录: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小三。
章标题,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各级标题间采用1.5倍行距,对齐方式:分散对齐,数字和英文字母选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正文:页边距:上3.0cm,下3.0cm,左3.0cm,右3.0cm;页眉:2.0cm;页脚:2.0cm;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每章的章标题: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段后1行,每章另起一页,插入分节符(不要使用分页符,因为每章的页眉不一样),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不要使用汉字一、二等);章中的各级标题: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为0.5。
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2,表2.3,附注4.5,式6.7等。
如“图1.2”就是指本论文第1章的第2个图。
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文献[4,5],文献[6-10]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
油气储运设计大赛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书项目名称某工业园区天然气供气工程.赛题类型赛题二.团队编号xxxxxxxxxx .完成日期2017年3月22日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制作品简介本作品根据《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基础数据》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编制要求》,秉承“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实用”的设计理念,对沿线某综合产业园区LNG液化工程和某工业园区供气工程展开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长输管道工艺设计优选及运行管理、沿线站场设计、管道穿跨越设计方案、辅助生产及配套工程技术方案以及HSE风险管理等内容。
长输管道设计方面:通过分析天然气物性以及工程区域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建设标准规范及经验,从技术经济角度优选管径、管材、管型,再通过逆向推算得到设计压力及储气能力,最终确定最佳天然气输气管道的设计方案。
使用Pipeline studio、Matlab等商业软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并编制相应程序辅助计算。
沿线站场设计方面:根据各站场的功能设计了对应的工作流程,并确定了分离器、计量计、调压、压缩机等配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管道穿跨越设计方面:分析了穿跨越区岩土层的可钻性,确定并设计了水平定向钻穿越(HDD)的河流穿越方案、跨越的黄土冲沟穿越方案以及县道的大开挖穿越方案、铁路的顶管穿越方案,并分别进行了管道强度校核和施工风险评价。
此外,本文还对整体输气工程的防腐、自控、消防、HSE管理、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等进行了设计。
设计过程中使用了Pipeline studio商业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管道进行了压力校核,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应代码辅助计算,校核了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方案的经济性。
本设计方案由小组参赛成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知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天然气输送技术,优化了管道及站场的工艺流程及运行方案,针对方案选用高效适用设备,降低了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历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2)
常州大学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团队成员 刘一璠 关杰文 孙超
获奖等级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卓越杯)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2014年11月14日
何聪鸽 肖剑锋 陈子剑 李江飞 吕泽昊 周曦龙 潘子晴 张峰 代建伟 王彬 刘阳 余雨航 陶祖文 王浩儒 马旭 安云朋 赖令彬 王石 闫静 韩加庚 杨川 路千里 蒙春 刘佳丽
李苇 阮刚 郑功伟 程君 范鹏飞 陈阳 吴武超 郭亮 郭琳琳 卢绪盛 傅盛林 杜彬彬 文恒 王琦 张前 成思敏 隆例家
获奖类别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综合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综合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综合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综合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方案设计类单项组
一等奖
2013年 第三届大赛
年份
2014年 第四届大赛
学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余益松 王哲 卢建松 李龙 韩冠永 宋丽阳 陈璨
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复审意见(综合组)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燕山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能源之星 油击五人组 逐梦队 勇新队 超人 Unique(油里客) 太阳之火 Petroleummen 掘金 Plus cupstar Sunshine 队 五彩水果 挑战者(PetroDefy) 步步为营 希望之星 锐新组合 飞跃 Unipetro 维科纵队 石油之梦 聚梦团队 梦之队 石油之星 潜力组 擎苍油龙
本科 硕士 本科 硕士 本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本科 本科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5 5 5 5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5 5 5 5 5 5
陶祖文 邓鹏 苏昱 刘英杰 刘洪霞 关闻 于萌 罗二辉 吴振华 涂乙 贺小慧 耿黎东 蔡振华 温长 徐文君 杨峰 宋立辉 孙文杰 王鸣川 米杰 袁翔飞 贺正雪 李江 郭现红 刘继宽
苏堪华、焦国盈、黄小亮、孟江 楼一珊、喻高明、廖瑞全、程远鹏 韦忠良、黄维秋、王彦祺、杨力 杨宇 高书香、韩光明、刘世恩、刘春艳 陈明强 李相方,吴晓东,姚约东,邢晓凯 程林松,曹仁义 吴晓东 程林松,金衍,牟建业,张帆 岳湘安,孙恒,廖新维 程时清,汪志明,韩国庆 高德利,曹仁义 罗沛、杨志龙、王建华,田园 张旭、杨斌、徐春碧,田园 刘春艳、刘世恩 马贵阳、王卫强、张秋实、王璐 武富礼、李爱荣 肖曾利 刘晓娟 任晓娟 卢聪、陈军、廖柯熹、刘厚彬 敬加强、李海涛、李年银、杨辉廷 康毅力、蒲晓林、黄坤、李小刚 付玉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书-矿场油气处理与集输工艺设计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书项目名称矿场油气处理与集输工艺设计赛题类型 G区块油气集输处理工程负责人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所在学校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12 日作品简介对G区块地面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初步确定了集油系统的布站方式以及站内工艺。
联合站是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继油田勘探、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之后很重要的的生产阶段。
它是对油井产物油、气、水集中进行综合净化处理,从而获得合格的原油、天然气、稳定轻烃、液化石油气和可回注的处理采出水的中心站。
联合站一般包括如下的生产功能: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原油储存及向矿场油库输送、污水处理、净化污水回注地层、接收计量站、转油站输来的油气混合物、变配电、供热及消防等,一般建在集输系统压力允许的范围内。
站内原油的计量采用罗茨流量计。
流量计前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前后安装有压力表,用来检测过滤器的工作情况。
流量计出口端装有温度计,气体计量采用孔板流量计。
整个联合站以油气集输系统为中心,其他辅助系统互相结合,协调发展,使生产正常进行。
依据所给数据,将143口新油井进行了了布置,采用支状与环状相结合的布管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将资源进行整合,达到资源的最优化。
依据该条件,对各个油井进行了布置,并完成了平面布置图。
联合站的液体处理量为27.44×104吨/年。
分析该油田的各项特点及已知条件,对站内电脱水器、三相分离器进行了设计与选取;对缓冲罐、储罐、加热炉等设备进行了选型和校核,并进行了工艺计算确定管径及压力校核。
依据规范进行了联合站平面布置,完成了联合站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经济计算;联合站;工艺计算;工艺流程;平面布置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简介 (1)1.2 联合站的概述 (1)1.2.1 油气水混合物的生成 (1)1.2.2 油、气、水的初步分离 (2)1.2.3 原油脱水 (3)1.2.4 原油稳定 (3)1.2.5 轻烃回收 (4)1.2.6 天然气脱水 (4)1.2.7 酸性气体的净化 (5)1.2.8 含油污水的净化 (5)1.2.9 辅助生产系统 (5)1.2.10 污水处理系统 (6)1.3 油气集输系统任务 (7)1.4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 (7)第2章联合站工程说明 (22)2.1 油田环境概况 (22)2.2 工程概述 (22)2.2.1 联合站基本情况 (22)2.2.2 管道基本情况 (23)2.3 设计基础数据 (23)2.3.1 物性参数 (23)2.3.2 工艺设备操作参数 (23)2.3.3 原始数据 (23)2.4.1 站址选择与平面布置概述 (25)2.4.2 工艺处理区 (27)2.4.3 原油罐区 (28)2.4.4 污水处理区 (28)2.4.5 消防区 (28)2.4.6 变配电区 (28)2.4.7 行政管理区 (28)2.4.8 土地利用及绿化 (28)2.5 设备及管线的安装布置 (28)2.6 联合站主要设备选型 (30)2.7 工艺流程设计 (30)2.8 联合站原油处理流程示意图 (30)2.8.1 油气集输流程 (31)2.8.2 原油处理系统 (33)2.8.3 天然气处理系统 (34)2.8.4 污水处理系统 (35)2.9 原油脱水处理流程 (36)2.9.1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39)2.9.2本站的工艺流程 (39)2.10 管道的公路穿越 (40)2.10.1 穿越方式的选择 (40)2.10.2 无套管公路穿越的校核计算 (40)第3章三相分离器结构设计及选型 (41)3.1 三相分离器设备研究 (41)3.2 三相分离器的主要设备 (44)3.2.1 整流填料 (44)3.2.2 聚结填料 (45)3.2.3 聚结分离填料 (45)3.2.4 捕雾器 (45)3.2.5 降液管 (46)3.3 三相分离器设计的理论基础 (47)3.4 三相分离器的详细设计 (51)3.4.1 油滴沉降速度计算 (51)3.4.2三相分离器直径计算 (52)3.4.3 分离器高度计算 (53)3.4.4 捕雾器面积计算 (55)3.4.5 三相分离器其他尺寸计算 (55)第4章高频脉冲静电聚结器结构设计及选型 (41)4.1 静电聚结器技术研究 (58)4.1.1 静电聚结器选择研究 (59)4.2 静电聚结理论研究 (60)4.2.1 高频脉冲绝缘电极静电聚结器的优点 (60)4.2.2 静电聚结机理 (61)4.2.3 静电聚结影响因素 (62)4.3 静电聚结器的结构设计 (68)4.3.1 管径计算 (69)4.3.2 静电聚结器外形尺寸计算 (72)4.3.3 法兰设计 (76)4.3.4 稳流板设计 (78)4.4 电极的设计 (79)4.5 电极的涂覆工艺 (82)4.5.1 PVDF的喷涂成型工艺 (82)4.5.2 涂层制备 (83)4.5.3 电极固定 (84)4.6 供电系统 (85)4.6.1 电场类型 (85)4.6.2 设备采用高频脉冲电场 (87)4.6.3 供电设备 (88)4.7 设备装配 (88)第5章联合站工艺计算 (92)5.1 相关流量的计算 (92)5.1.1液相进站流量计算 (92)5.1.2气相流量计算 (92)5.2 原油物性计算 (93)5.2.1 原油密度的计算 (93)5.2.2原油粘度计算 (94)5.2.3原油比热容的计算 (94)5.3 缓冲罐的选取与校核 (95)5.3.1 三相分离器到缓冲罐的管线选取与压降计算 (96)5.4 加热炉的选取 (97)5.5 储罐的选取 (98)5.6 防火堤的计算 (99)5.7 站内工艺管线的选取和压降计算 (100)5.7.1游离气相的物性 (100)5.7.2游离液相的物性 (101)5.8 进站阀组到三相分离器管线选取及压降计算 (103)5.8.1管径的选取 (103)5.8.2水平压降的计算 (104)5.9 三相分离器到缓冲罐的管线选取与压降计算 (107)5.9.1 管径的选取 (107)5.9.2 压降计算 (108)5.10 缓冲罐到脱水泵之间的管线选取与压降计算 (110)5.10.1 管径的选取 (110)5.10.2 压降计算 (110)5.11 脱水泵到加热炉的管线选取与压降计算 (112)5.11.1 管径的选取 (112)5.11.2 压降计算 (112)5.12 加热炉到电脱水器管线的选取与压降计算 (113)5.12.1 管径选取 (113)5.12.2 压降计算 (114)5.13 电脱水器到稳定塔之间的管线及压降计算 (116)5.13.1 管径的选取 (116)5.13.2 压降计算 (117)5.14 储罐到外输泵管线的选取与压降计算 (118)5.14.1 管径的选取 (118)5.14.2 压降计算 (119)5.15 外输泵到加热炉管线的选取与压降计算 (121)5.15.1 管径的选取 (121)5.15.2 压降计算 (121)5.16 加热炉至外输计量管线的选取与压降计算 (122)5.16.1 管径的选取 (122)5.16.2 压降计算 (123)第6章结论 (92)参考文献 (127)致谢 (131)第1章绪论1.1 简介联合站是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继油田勘探、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之后很重要的的生产阶段。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设计大赛(赛题一特等奖)
出现气源中断,压力变化从首站开始,压力迅速依次朝向末站方向减少,沿线管道压力开始逐渐降低。
末站最低供气压力 末站最低供气压力 分输站最低供气压力 分输站最低供气压力
u 2025年4月,各分输站压力响应
u 2025年7月,各分输站压力响应
结论:以2025年4月为例,经核算,能维持沿线用户正常供气约17小时; 以2025年7月为例,经核算,能维持沿线用户正常供气约4.5小时;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Ø 高峰:
Ø 低谷: u 不同工况下工艺分析
2019年
p 2019~2021年 ü 全年利用地层压力;
2020年
p 2023年 ü 低谷利用地层压力; ü 季高峰增压输送;
2021年
2023年 p 2023~2025年及以后 ü 全年增压输送; ü 管道通过能力可满足 季节调峰的峰值需求 2025年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1 2 3 4
总论 输气工艺 线路工程 站场设计 辅助工程设计 HSE与经济评价
1
汇报提纲
REPORT OUTLINE
5 6
Nationa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主 要 内 容
季低谷 输气工艺 计划减产 气质合格 u 综合评价法比选 气田气 u 压缩机启动方案 气质不达标 天然气净化 u 事故工况模拟 u 季节+日调峰 脱CO2 120×108m3/a 脱水
天然气处理
线路工程
输气管道工程 站场工艺
u 差压液化工艺最优化 末站 u 放空天然气回收工艺 季高峰 日低谷 u 采用降噪装置 应急保供
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复审意见(单项组)
谭树志、吴彦先 谢海波、张光远 尚颖雪、肖雯文 刘海龙、陈亚西 郭天魁,卞晓冰 董斌 ,贝新鹏 单川、班贵振 宁雯宇,鄂广杏 华红玲,肖杰 高冉,石欣
NPEDC_Y007 NPEDC_Y033 NPEDC_Y035 NPEDC_Y072 NPEDC_Y087 NPEDC_Y190 NPEDC_Y203 NPEDC_Y220 NPEDC_Y230 NPEDC_Y247 NPEDC_Y252 NPEDC_Y265 NPEDC_Y287 NPEDC_Y296 NPEDC_Y303 NPEDC_Y304 NPEDC_Y308 NPEDC_Y338 NPEDC_Z015 NPEDC_Z024 NPEDC_Z069 NPEDC_Z071 NPEDC_Z077 NPEDC_Z087 NPEDC_Z120
NPEDC_Y024 NPEDC_Y028 NPEDC_Y037 NPEDC_Y043 NPEDC_Y044 NPEDC_Y088 NPEDC_Y141 NPEDC_Y186 NPEDC_Y225 NPEDC_Y229 NPEDC_Y255 NPEDC_Y280 NPEDC_Y284 NPEDC_Y307 NPEDC_Y340 NPEDC_Z001 NPEDC_Z012 NPEDC_Z013 NPEDC_Z017 NPEDC_Z023 NPEDC_Z035 NPEDC_Z045 NPEDC_Z059 NPEDC_Z061 NPEDC_Z065
油藏之光 勇闯天涯 拓荒者 326 勇往直前 三尖树 西石大前程队 SPARK 天天向上 油我做主 燕翔石油 意油未尽 Hogwarts smile 科技之星 石油新星 钻井先锋队 长大之星 飞莽组合 求索钻井 双鹰队 地域“油”灵 琨元 Flying Stone
张羽,谢东东 姚君波、练小飞 刘陈、张华 谭平川、范玲玲 张昊天、王勃力 钱海涛,李鹏程 袁萍、诸宇 李璐、蔡珺君 吕蓓、尹鹏 胥昊,刘帅 王公昌 、杨明 陈鹏举、李曹雄 刘皖露、马世英 杜立红 郝诗濛 周雄 王海涛 、邹代武 严圣飞,高莽 沈诗刚、王东勇 潘永彬、郝丽飞 张京明,周鹏 马二平、惠威 周罗伊丽、李茜 王钊、孙伟佳 宋巍、赵之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数值仿真技能创新大赛参赛主体及参赛作品承诺书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数值仿真技能创新大赛
参赛主体及参赛作品承诺书
参赛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作品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团队作为参赛主体,郑重承诺:
参赛作品/解决方案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主体,未侵犯任何他人或单位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参赛主体无不良记录。
对参赛作品因为原创或产生的一切问题,我/我们愿意承担相关责任,与大赛组织方无关。
如因我方提交参赛作品导致大赛组织方遭受损失的,我方愿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注:参赛主体为个人的,请填写个人姓名;
参赛主体为团队的,请填写团队所有成员姓名。
参赛主体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时间20x...
随着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参赛对象
20xx年xx月xx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赛。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参赛方式
1、参赛团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超过4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作品提交后不再更换)。
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8件作品,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序以作评审参考。
3、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发布赛题,各参赛队伍自行下载数据包,并按要求完成相关设计。
4、作品提交: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
交参赛作品(《方案设计》和《作品申报书》),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5、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评出获奖名单。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安排
1、大赛报名:请各参赛单位于20xx年xx月xx日前将《高校报名表》电子版发送到大赛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为:xxxxx@。
2、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将于20xx年xx月xx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赛题。
3、作品申报:
(1)电子版。
请各参赛高校将大赛作品申报书于20xx年xx月xx日24:00前进行网上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
大赛组委会将为每所参赛高校分配一个账号,用于注册和上传作品。
届时由各高校网上提交本校参赛学生作品,为避免集中上传作品造成网络堵塞,请尽早在网上提交大赛作品。
(2)纸质版。
请以学校为单位,将所有参赛作品的纸质版(一式3份)于20xx年xx月xx日前邮寄至大赛组委会(以邮戳为准),另请一并寄送一张加盖公章的汇总表,务必将所有作品进行排序。
对于纸质版材料,请将作品申报书、方案设计分别装订,并统一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建议通过EMS
或顺丰快递邮寄)。
4、作品初审:初定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
5、专家会评:初定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举行专家会评,确定大赛三等奖和入围决赛作品名单。
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各组提交的作品进行审阅评分,按照得分高低排队确定最终入围决赛的名单,并在网上公布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作品名单。
6、作品公示:通过会评的作品,设为期5天的公示期。
7、终审、决赛:初定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全国终审决赛。
全国终审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进行,包括现场陈述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相关材料,如方案设计书、答辩PPT等。
总决赛期间,组委会将举办企业文化展、名师面对面、专家报告会、颁奖大会等一系列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奖励
1、大赛设立等级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2、等级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由组委会颁发证书。
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大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3、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大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提名,报大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