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转动的陀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探究陀螺转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学习制作简单的陀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陀螺的结构,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掌握制作陀螺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制作陀螺的材料(如纸杯、铅笔、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陀螺制作材料、安全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陀螺模型,让幼儿观察陀螺的外观特点。
(2)邀请幼儿尝试让陀螺转动,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2)教师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
3. 制作陀螺:(1)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要求。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陀螺。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分享。
4. 随堂练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幼儿分组讨论,探究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顶部、底部、轴2. 陀螺的原理:利用轴的旋转,使陀螺保持平衡3. 制作陀螺的方法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观察其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 答案:(1)陀螺制作方法:参照课堂示范,使用纸杯、铅笔等材料制作。
(2)观察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记录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2)开展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转动现象2. 陀螺转动的原理3. 陀螺的制作方法三、教学准备:1. 陀螺材料(如塑料瓶、木棍等)2. 制作陀螺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等)3. 记录工具(如画笔、纸张等)四、教学过程:2. 讲解陀螺的转动现象,引导幼儿观察陀螺在转动过程中的变化。
3. 讲解陀螺转动的原理,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因。
4. 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陀螺。
5. 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比赛,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让幼儿总结陀螺转动的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在陀螺比赛中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对陀螺转动原理的理解程度。
4.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教学步骤:2. 陀螺转动实验:邀请幼儿进行陀螺转动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陀螺,观察陀螺在转动过程中的现象。
3. 探讨陀螺转动原理:引导幼儿思考陀螺为什么会转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陀螺转动原理。
4. 制作陀螺: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步骤制作自己的陀螺。
5. 陀螺比赛: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比赛,让幼儿观察陀螺在比赛中的表现,引导幼儿总结陀螺转动的规律。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陀螺的转动现象和原理。
2. 操作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陀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赛形式:采用比赛形式,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陀螺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尖锐、有毒的材料。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知道陀螺转动的原因。
2. 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陀螺的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知道陀螺转动的原因。
难点: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陀螺的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陀螺模板、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制作玩具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陀螺,引发幼儿对陀螺的兴趣。
2. 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讲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3. 陀螺转动的原因:教师演示陀螺的转动过程,讲解陀螺转动的原因,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与空气阻力的关系。
4. 制作陀螺:教师发放陀螺模板、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材料,讲解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陀螺。
5. 陀螺比赛:幼儿分组进行陀螺比赛,比较陀螺的转动时间和稳定性,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五、作业:1. 完成陀螺制作,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
2. 记录陀螺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与同伴交流分享。
3.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其他陀螺制作材料和方法,观察陀螺的转动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陀螺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陀螺比赛中的表现,包括陀螺的转动时间、稳定性和创意性。
3. 搜集幼儿在陀螺制作过程中的作品,对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陀螺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科学教育氛围。
2. 组织陀螺创意大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陀螺作品。
3. 开展陀螺主题的科学活动,如陀螺与力的关系、陀螺与速度的关系等,引导幼儿深入探究陀螺的奥秘。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操作和实践机会。
2. 在陀螺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转动的陀螺》。
本节课主要讲述陀螺的转动原理,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使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知道转动快慢与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陀螺的转动原理,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与转动快慢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陀螺转得更快、更稳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彩纸、胶棒、铅笔、剪刀。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陀螺,各种形状、大小、重量的陀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各种陀螺,引导他们发现陀螺的形状、大小、重量不同,激发幼儿对陀螺转动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陀螺的转动原理,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快慢与形状、重量、摩擦力的关系。
3. 操作:幼儿分成小组,尝试制作自己的陀螺,并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记录下来。
4. 探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陀螺转动快慢的原因,让幼儿自己发现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与转动快慢的关系。
5.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陀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陀螺转动原理形状重量摩擦力转动快慢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制作的陀螺,并写一写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答案:略2.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一个新的陀螺,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制作、观察、讨论陀螺的转动,使幼儿了解了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陀螺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还可以组织陀螺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转动现象2. 陀螺转动的原理3. 制作陀螺并观察转动现象三、教学准备1. 陀螺材料(木棒、铅笔、彩纸等)2. 绳子、木板等辅助材料3. 记录表、画笔等工具四、教学过程2. 讲解陀螺的转动现象,引导幼儿观察陀螺在不同表面(如木板、纸张等)的转动情况。
3. 引导幼儿探讨陀螺转动的原理,讲解陀螺转动与摩擦力、重力等因素的关系。
4. 分组活动:让幼儿分组制作陀螺,并在不同表面上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在观察陀螺转动现象时的认真程度和思考能力。
3. 关注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分享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陀螺,观察家庭中的不同表面(如地毯、水泥地、木地板等)上的转动现象,并将观察结果与家长分享。
2.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如球、圆盘等)进行转动实验,观察不同物品的转动情况。
七、教学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转动,并记录下来。
2. 请幼儿尝试自己设计一个陀螺,并描述其转动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让幼儿了解了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团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分享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馈在课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家长表示,幼儿对陀螺转动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家庭中进行了相关实验。
幼儿在设计陀螺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
1.2 学会制作简单的陀螺并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
1.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各种材料制成的陀螺、陀螺制作材料、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的环境。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各种陀螺,引发幼儿对陀螺的好奇心。
3.2 讲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引导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因。
3.3 演示制作陀螺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制作方法。
3.4 幼儿分组制作陀螺,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操作。
3.5 陀螺比赛: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陀螺,进行比赛,观察陀螺转动的稳定性。
3.6 总结陀螺转动的奥秘,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陀螺,分享陀螺转动的乐趣。
4.2 开展陀螺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陀螺作品。
4.3 设置陀螺科学实验角,让幼儿继续探索陀螺转动的原理。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评价幼儿对陀螺的制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程度。
5.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5.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方法。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操作陀螺时受伤。
6.2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3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计时器,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
6.4 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陀螺制作材料:木板、铅笔、颜料、绳子等。
7.2 教学图片:各种陀螺图片、陀螺制作步骤图片。
7.3 教学视频:陀螺制作过程视频。
7.4 科学实验器材:陀螺、滑轮、绳子等。
第八章:活动步骤详解8.1 第一步:观察陀螺,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
大班转动的陀螺活动教案
大班转动的陀螺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玩法,尝试自己制作陀螺。
2. 学习陀螺转动的知识,探索使陀螺转动快慢的因素。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4. 体验玩陀螺带来的快乐,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材质的陀螺、计时器、记录表、颜料、画纸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过制作陀螺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陀螺,引导幼儿讲述陀螺的制作过程和材料。
2. 探索陀螺转动:让幼儿自由尝试不同材质的陀螺,观察陀螺转动的快慢,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的特点。
3. 实验一:探索陀螺大小对转动快慢的影响。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二:探索陀螺重量对转动快慢的影响。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陀螺转动快慢的因素。
6. 制作陀螺比赛:邀请幼儿用颜料和画纸制作陀螺,进行比赛,观察转动快慢。
7. 结束活动:总结陀螺转动的原理,让幼儿分享活动收获。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陀螺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陀螺作品展示在幼儿园环境中,让更多幼儿欣赏和学习。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立陀螺转动游戏,让幼儿自主探索。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熟练掌握陀螺的制作方法和转动原理。
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3. 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 家长参与度以及对活动的满意度。
六、活动内容:1. 复习陀螺的基本结构和玩法。
2. 学习陀螺转动的知识,探索使陀螺转动快慢的因素。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4. 体验玩陀螺带来的快乐,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陀螺,引导幼儿讲述陀螺的制作过程和材料。
2. 探索陀螺转动:让幼儿自由尝试不同材质的陀螺,观察陀螺转动的快慢,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的特点。
2024年大班转动的陀螺活动教案
2024年大班转动的陀螺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基本构造,知道陀螺转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动手制作陀螺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3.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与转动原理。
2.教学难点:陀螺的平衡调整与转动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木棍、塑料圆片、图钉、剪刀、尺子、彩笔等。
2.教学工具: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学生观看视频,展示陀螺转动的过程,激发兴趣。
2.学生分享观看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陀螺的构造与原理1.教师展示陀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陀螺的构造。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陀螺转动原理。
(三)制作陀螺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制作成果,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陀螺比赛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陀螺比赛,设定比赛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计时、评判。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制作与比赛过程中的不足。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制作一个陀螺,并尝试使其转动。
2.家长协助学生拍摄制作与转动过程,至班级群分享。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2.评价学生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陀螺的构造与原理,还培养了动手制作、团队协作、观察分析等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二)探究陀螺的构造与原理1.教师展示陀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陀螺的构造。
“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个实物就是陀螺,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学生回答:“木棍和塑料圆片。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陀螺转动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陀螺、绳子、光滑的平面(如玻璃板或塑料板)、计时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玩过陀螺,对陀螺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玩陀螺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陀螺的转动现象。
2. 探究陀螺转动原理:a. 教师出示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构造,讨论陀螺转动的可能原因。
b. 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陀螺在光滑平面上的转动情况,记录陀螺转动的时间。
c. 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与陀螺重量、接触面光滑程度等因素的关系。
3. 陀螺竞赛: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陀螺竞赛,让幼儿体验陀螺转动的速度与乐趣。
b. 教师邀请幼儿观察竞赛过程中陀螺的转动现象,引导幼儿发现转动陀螺的技巧。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陀螺转动的原理,让幼儿明白陀螺转动的原因。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陀螺转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陀螺竞赛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六、教学内容:1. 学习陀螺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陀螺的种类和特点,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3. 通过陀螺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陀螺的基本特征和转动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基本特征:形状、材质、大小等。
2. 陀螺的转动原理:重心、摩擦力等。
3. 陀螺的制作方法:手工制作、拼装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陀螺、陀螺制作材料、演示道具等。
2. 材料:彩纸、木棒、胶水、剪刀等。
3. 环境:宽敞的桌面、充足的光线、安静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陀螺,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特征。
2. 讲解:讲解陀螺的形状、材质、大小等基本特征,解释陀螺的转动原理。
3. 演示:进行陀螺转动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陀螺的转动原理。
4. 操作:引导幼儿亲手制作陀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陀螺,讨论陀螺的转动情况和制作心得。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陀螺,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并记录下来。
2. 评价:通过作业提交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对陀螺的认识和制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小实验:让幼儿自己设计陀螺实验,探索陀螺的转动规律,如大小、材质、重量等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2.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陀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3.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在户外场地进行陀螺比赛,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合作意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安全,使用教具和材料时,确保幼儿不会受伤。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 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
3. 定期总结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物体的运动”,具体内容为“转动的陀螺”。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掌握陀螺转动的科学原理,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陀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结构特点,掌握陀螺转动的科学原理,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制作陀螺,并运用比较、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索陀螺转动的速度与稳定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物体运动规律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的科学原理,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选取与搭配。
2.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观察与分析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图钉、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制的陀螺,让幼儿观察陀螺转动的现象。
邀请幼儿尝试用不同方式使陀螺转动,观察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陀螺的结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科学原理。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
3. 制作陀螺(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陀螺。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比较陀螺的转动速度与稳定性。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的关系。
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2. 陀螺的制作步骤3. 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并记录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
2. 答案:根据幼儿制作的陀螺,分析其转动速度与稳定性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陀螺转动原理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
2. 学会制作简单的陀螺,并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陀螺的转动原理。
3. 制作陀螺的方法。
4. 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陀螺图片、实物陀螺、制作陀螺的材料(如硬纸板、木棒、铅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硬纸板、一支铅笔、一把剪刀、一段胶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陀螺实物,引发孩子对陀螺的兴趣,引导孩子观察陀螺的外观和转动现象。
2. 讲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3. 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步骤如下:a. 在硬纸板上画一个圆形。
b. 用剪刀将圆形剪下来。
c. 在圆形中间钻一个小孔。
d. 将铅笔穿过小孔,固定在圆形底部。
e. 在陀螺底部画上喜欢的图案。
4. 孩子动手制作陀螺,教师巡回指导。
5. 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引导孩子观察陀螺在不同地面、不同力度下的转动情况,总结转动原理。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孩子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陀螺转动的原理,并尝试制作一个家庭版陀螺。
2. 延伸活动:组织陀螺比赛,让孩子在比赛中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
2. 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孩子亲自动手制作陀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问题引导法,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陀螺转动的奥秘。
4. 运用游戏法,组织陀螺比赛,增强课堂趣味性,培养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孩子对陀螺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孩子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孩子在陀螺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延伸活动情况。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陀螺实物,引发孩子对陀螺的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转动的陀螺》。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探索陀螺的转动原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了解陀螺转动的原因,以及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知道陀螺是如何转动的。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陀螺的转动原理和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陀螺的转动情况,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陀螺的转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计时器、测量工具、实验材料。
学具:每人一个陀螺、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陀螺,进行一场陀螺比赛,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
2. 探究陀螺转动原理:让学生分成小组,用实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陀螺,观察和记录陀螺的转动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陀螺的转动原理。
3. 分析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陀螺的转动速度和稳定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陀螺的质量、形状、转动轴的稳定性等。
5. 陀螺创意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陀螺,并用自己的陀螺进行比赛,看谁设计的陀螺更具竞争力。
六、板书设计陀螺转动原理陀螺质量陀螺形状转动轴稳定性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画笔画出陀螺的转动过程。
2. 请写一篇关于陀螺转动原理的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了解了陀螺的转动原理,以及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拓展延伸:陀螺的转动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陀螺仪、陀螺秤等。
学生可以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陀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转动的陀螺》。
通过学习陀螺的制作和旋转现象,使幼儿了解简单物理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陀螺的制作方法,了解陀螺旋转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旋转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和观察陀螺旋转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演示模型、教学PPT、视频资料。
2.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纸盘、图钉、彩笔、剪刀等),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看陀螺演示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讲解陀螺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陀螺的旋转现象。
2. 制作陀螺(10分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并指导幼儿操作。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3. 观察陀螺旋转(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观察陀螺旋转现象。
4.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陀螺旋转的物理原理,让幼儿理解旋转与力的关系。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陀螺旋转的应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尝试调整陀螺的旋转速度和方向,观察陀螺旋转的变化。
引导幼儿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陀螺旋转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转动的陀螺》2. 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纸盘、图钉、彩笔、剪刀等。
2)制作方法:将图钉插入纸盘中心,用彩笔装饰陀螺,剪去多余部分。
3. 陀螺旋转原理:力与旋转速度、方向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探讨陀螺旋转的原理,并尝试制作一个独特的陀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陀螺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陀螺转动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和观察陀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转动现象:让幼儿观察陀螺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如速度、方向等。
2. 陀螺的制作:教授幼儿制作陀螺的方法,引导幼儿尝试制作不同形状、材质的陀螺。
3. 陀螺比赛: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比赛,让幼儿体验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陀螺、制作陀螺的材料(如纸板、彩纸、胶棒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陀螺。
3.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和转动原理。
3. 制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属于自己的陀螺。
4. 观察:让幼儿观察陀螺在旋转过程中的现象,引导幼儿发现转动速度、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5. 比赛: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比赛,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陀螺制作和转动现象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比赛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竞争态度等。
3.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尝试制作不同形状、材质的陀螺,并观察其在转动过程中的变化。
2. 让幼儿探索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如重量、形状等。
3. 组织幼儿进行陀螺创意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陀螺。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制作陀螺时,确保幼儿使用的是安全无毒的材料。
2. 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和受伤。
3. 教师应全程关注幼儿的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陀螺转动过程中的现象。
3. 评估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九、家庭作业: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陀螺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请家长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分享陀螺制作和比赛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幼儿能够了解陀螺的基本构造,包括陀螺的顶部、轴和底部等部分。
2.幼儿能发现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如陀螺的形状、重量、重心位置以及用力大小和方向等。
3. 幼儿学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陀螺,并使其成功转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不同陀螺的转动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例如,引导幼儿观察陀螺在不同表面(如光滑桌面和粗糙地面)上转动的速度、持续时间的差异,从而锻炼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2.让幼儿亲自尝试制作陀螺并调整其转动状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幼儿制作的陀螺不能顺利转动时,鼓励他们思考是哪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如轴是否安装得笔直,顶部是否对称等,并尝试去调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幼儿在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有趣。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在制作和调整陀螺转动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多次失败,但通过不断尝试最终成功,从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如形状、重量和重心等。
-例如,通过对比不同形状(圆形、方形等)、不同重量(使用不同材料制作陀螺)的陀螺转动情况,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这些因素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2. 引导幼儿成功制作简单的陀螺。
-教师要详细地向幼儿讲解制作陀螺的步骤,包括材料的选择、裁剪、组装等环节,并在幼儿制作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二)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重心对陀螺转动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重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比喻来帮助幼儿理解,比如把陀螺比作一个人,如果人的重心不稳就容易摔倒,陀螺的重心不稳就不容易转动或者转动时间短。
2. 鼓励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由于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陀螺无法保持平衡、转动不起来等。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转动的陀螺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转动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关于“有趣力学”章节内容,着重探讨“转动陀螺”。
详细内容包括:陀螺制作、陀螺转动原理、陀螺转动与力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解陀螺结构、转动原理以及与力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陀螺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原理理解,以及力作用对陀螺转动影响。
2. 教学重点:陀螺制作过程,以及观察、分析陀螺转动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演示模型、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木棍、圆盘、图钉等),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陀螺,引发学生对陀螺转动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制作陀螺: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自己陀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3. 探讨陀螺转动原理:引导学生观察陀螺转动,分析其转动原理,理解陀螺转动与力关系。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陀螺转动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陀螺转动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结构与制作方法2. 陀螺转动原理3. 陀螺转动与力关系七、作业设计(1)制作一个陀螺,并观察其转动情况。
(2)分析陀螺转动与力关系,举例说明。
2. 答案:(1)略(2)陀螺转动与力关系: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对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陀螺制作和转动原理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理解陀螺转动与力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解更多关于陀螺知识,如陀螺运动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陀螺制作过程2. 陀螺转动原理理解3. 力作用对陀螺转动影响4.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答案详尽性选择合适材料:木棍、圆盘等要保证质量,以确保陀螺转动稳定性。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转动的陀螺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转动陀螺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关于“转动陀螺”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解陀螺结构与原理,探究陀螺转动时稳定性,以及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解陀螺结构,掌握陀螺转动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陀螺能力,提高观察与分析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原理,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
2. 教学重点:陀螺制作方法,观察与分析陀螺转动时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陀螺玩具,让学生玩一玩,观察陀螺转动,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介绍陀螺结构与原理。
(2)讲解如何制作一个简单陀螺。
3. 制作陀螺:(1)分发学具,讲解制作步骤。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自己陀螺转动,分析其稳定性。
(2)引导学生思考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
(1)回顾陀螺结构与原理。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结构与原理2. 制作陀螺步骤3. 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记录其转动时间。
2. 答案:陀螺转动时间受陀螺质量、半径等因素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解陀螺结构与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更加合理,以保证学生在制作陀螺时有足够操作时间。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探索更多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进行实验验证。
(2)解陀螺在生活中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陀螺结构与原理以及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因素。
这两个部分是本节课核心,需要重点讲解和探究。
对于陀螺结构与原理,我通过展示陀螺模型和动画,详细解释陀螺转动原理,包括转动惯量、角动量守恒等概念。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
1.2 学习制作陀螺,并探索不同材质、重量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1.3 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培养合作、分享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陀螺、绳子、沙盆、不同材质和重量的物品。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已准备的陀螺,引发幼儿对陀螺转动的兴趣。
3.2 制作陀螺:引导幼儿用绳子、沙盆等工具,制作自己的陀螺。
3.3 探索陀螺转动:让幼儿尝试不同材质、重量的陀螺,观察它们的转动情况。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更多形状和颜色的陀螺,观察它们的转动情况。
4.2 鼓励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尝试不同材质和重量的陀螺,观察转动现象。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2 评价幼儿在探索陀螺转动过程中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5.3 关注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分享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操作陀螺时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和摔落。
6.3 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七章:活动实施步骤7.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陀螺的起源和发展。
7.2 制作陀螺:引导幼儿分组制作陀螺,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陀螺。
7.3 探索陀螺转动:组织幼儿在户外场地进行陀螺转动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陀螺的转动情况。
7.4 分析与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陀螺转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和了解陀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玩具、运动项目等。
8.2 鼓励幼儿尝试自制陀螺,观察和记录自制的陀螺转动情况,与同伴分享经验。
第九章:教学反思9.2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9.3 考虑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陀螺转动原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转动的陀螺”。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探究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制作简单陀螺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转动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及影响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实验材料(纸盘、铅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陀螺模型,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激发兴趣。
2. 制作陀螺(15分钟)(1)教师讲解陀螺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陀螺。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探究陀螺的转动(10分钟)(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陀螺为什么能转动?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理解陀螺转动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改进陀螺设计,提高转动速度和稳定性。
(2)教师评价幼儿练习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2)幼儿分享活动心得,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2. 陀螺的制作方法3. 影响陀螺转动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能转动的陀螺,并记录其转动情况。
2. 答案:(1)陀螺制作方法:参照课堂所学。
(2)转动情况记录:包括陀螺转动速度、稳定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转动的陀螺”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
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
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准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的陀螺,不过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
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师介绍材料,交代任务。
师:这里有许多牙签,还有红色和黄色的塑料片。
请你尝试用这两片塑料片制作两个陀螺,比一比自己制作的两个陀螺在转动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让哪个陀螺参加转动比赛。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黄色陀螺比较难转,红色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红、黄陀螺上的位置不一样。
师:你想用哪个陀螺参加转动比赛?你们为什么都选择红色的陀螺来参加比赛呢?
辅助性问题:
(1)红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黄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
(2)牙签插在塑料片的中心和插在塑料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塑料片上的位置有关系。
(二)转动比赛
1.师:大家都选择了红色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牙签都插在塑料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塑料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
这里还有纸盒和吸管,它们能变成陀螺玩具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