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治 当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危机

合集下载

新能源与能源安全:形势、挑战与应对

新能源与能源安全:形势、挑战与应对

标题:新能源与能源安全:形势、挑战与应对摘要: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本文从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剖析新能源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安全形势变化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安全,形势,挑战,应对一、新能源发展的背景和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传统化石燃料能源逐渐面临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新能源应运而生。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形式,具有清洁、可再生、分散等优势,可以解决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

近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和支持,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国内,我国政府对新能源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自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能源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新能源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

同时,我国在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形成。

二、新能源带来的能源安全形势变化和挑战新能源发展带来的能源安全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结构调整。

新能源的发展可以带动传统能源的转型和升级,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能源供给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

2. 能源供应保障。

新能源具有分散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可以降低能源供应的垄断性和单一性,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能源消费节约。

新能源的发展可以促进能源消费的节约和效率提高,降低能源浪费和损失,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需求。

然而,新能源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1. 技术不成熟。

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和稳定,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完善。

2. 经济成本高。

新能源的投资和建设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3. 政策风险大。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面临政策不稳定和政策风险大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更为长期和稳定的政策支持。

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及应对策略

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及应对策略

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但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储备不足,能源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这导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源危机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来解决能源危机。

1、能源依赖度高我国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这些化石燃料的储备量是有限的,因此我国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显得尤为不合理。

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使我国在国际油价波动等形势下非常容易受到能源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国内经济的动荡。

2、煤炭等传统能源污染严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煤炭等传统能源,传统能源的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居全球第一位,而这种排放量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我国传统能源的燃烧。

另外,传统能源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损害水、土壤等生态环境。

3、可再生能源开发总量不足相对于煤炭等传统能源,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储备量相对较少,而且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还比较落后,这导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总量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也限制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速度。

二、应对策略1、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为了降低我国的能源依赖程度,必须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

具体来说,应该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使其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逐渐提高。

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核能和天然气等新型能源。

2、加强能源节约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强能源节约。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减少消耗化石燃料和能源的浪费。

此外,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可以推广生产和使用能源高效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能源形势和政策分析

中国能源形势和政策分析

中国能源形势和政策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出台能源政策,加大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性调整,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一、中国能源形势分析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化石燃料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85%以上,而占比最大的煤炭则具有大量的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中国煤炭资源已日益短缺,进口严重依赖,且价格波动不断,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中国能源政策分析1. 加强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目标,其中包括发展风能、太阳能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建设大型的风力光伏发电站,以及推广区域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即大力发展分布式电站和小型水电站。

2.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性调整:我国正在进行煤炭清洁使用行动,提升煤炭的利用效率,采取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的措施降低煤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移民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改善环境。

3. 通过能源政策推进“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我国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实施计划,鼓励新能源网联交通、清洁饮用水、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生态安置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

三、结论中国的能源政策主要是以非化石能源的步伐为主,这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国家严峻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而不断尝试与努力的方向。

未来,中国能源政策的新领域也将出现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科技等领域,以逐步完成石化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化的历史使命。

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一定可以在能源领域中走向可持续发展,并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今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今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

文献综述一.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从能源消耗方面看,自2010年经济复苏,各国能耗过高,全球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

相反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供不应求,导致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从能源生产源头看,虽然近年来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都迅速增加,但这绝大部分的能源资源都被西方国家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控制了。

从新能源的发展看,非常规天然气占新能源总量的一半,水电和核电都有一定的增长。

生物能源等其他再生能源也有所发展,但因可再生能源较为依赖政府支持和补贴,所以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西亚北非动荡地区导致石油设施被毁坏,海峡不畅通安宁,给能源生产及出口、国际油价、能源运输通道安全等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日本核事故也对各国的核电政策产生了影响:放缓核电发展速度,更谨慎和安全高效。

三.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前景利比亚战争后面临若干不确定因素、石油供需矛盾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稳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给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机遇。

四.中国能源局势及面临的挑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引发的油价高涨将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增加宏观经济调控难度。

观点一.我对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的看法世界能源的核心一直处于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中东地区。

但如今由于中东地区不稳定的局势,导致原油价格不断飙升,原油的储量和产量日趋减少,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矛盾。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各国纷纷开始寻找能够替代的新型能源,对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核能等新型能源都表现出了空前的关注,有些国家甚至不满足于已被发现的能源,进行探月工程到月球上寻找、开发和利用其资源。

其中,太阳能能够转化为热能和电能,我们每天用到的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制造热能来加热冷水。

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严格来说并不算新型能源,不过日子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这四种能源的利用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新能源与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分析

新能源与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分析

标题:新能源与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分析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而传统能源的供给已经趋于瓶颈。

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战略。

新能源是指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新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新能源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探讨新能源安全形势下的挑战和对策。

一、新能源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1. 新能源是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产业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为国家提供更为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环境和减少对外能源依赖,从而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

2. 新能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国家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新能源的开发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国防安全。

同时,新能源的开发也能够降低国家的碳排放量,保护环境,提升国家的环境安全水平。

二、新能源安全形势下的挑战1.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仍存在技术难题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能量密度、稳定性、成本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带来了制约,同时也对新能源的安全形势产生了不利影响。

2.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政策不确定性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但是政策环境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这对新能源的安全形势产生了不利影响。

3. 新能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新能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完善,这使得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安全威胁。

新能源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从制度、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以保障新能源的安全发展和利用。

三、新能源安全形势下的对策1. 制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政策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制定稳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新能源的安全发展和利用。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内容摘要:中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受世界能源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国依靠西北亚非地区的能源供应,日本核电事故冲击了我国的核电产业的发展,而且他国针对我国南海和其他地区的能源和主权问题,造成我国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能源危机、主权、开发在今天,世界资源匮乏同时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的核泄漏事故问题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绊脚石。

而在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着上述问题的牵绊。

因此能源开发和进出口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作为大学生,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问题,我们应给予充分的正视及思考。

一、石油危机及其影响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

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一、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既是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位居前列的国家。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具体而言,主要有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过于偏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不受节制的大规模能源需求将产生不可接受的能源环境成本。

例如,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已占到了GDP的3%-7%。

二是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量中占到了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初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致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三是国际市场剧烈波动,能源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从石油供给来看,中国石油国内产量最多为2亿吨,而按最低标准预测,在2020年石油至少需要约4.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国内各种生产形式也不容乐观,维护能源安全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四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大。

这主要表现为在“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

我国1980到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与相同或者相近的经济体,如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相比,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但是近几年出现了能源消费强度迅速上升的情况,特别是“十五”期间的能源消费系数已经超过了1,如果按这一趋势放任发展,能源消费将难以满足。

三、我国应对能源危机问题的主要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初见曙光。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与国际形势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与国际形势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与国际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中国的能源安全成为一个迫切且重要的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内的经济社会稳定,也对国际能源市场和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供需矛盾的挑战。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石油消费国,但其国内产能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来满足能源需求。

这种依赖性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使得中国更加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其次,中国的能源安全还受到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来源,然而该地区经常发生的冲突和动荡局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的能源供应带来了风险。

此外,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地缘政治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中国的能源供应链,从而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其能源安全。

首先,中国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方式,寻求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

例如,中国鼓励开发清洁能源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能源生产国建立合作关系,推动能源可靠供应。

其次,中国正在加强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能源管理的提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

中国还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以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规则制定与合作,推动能源安全的国际合作框架的建立。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组织和论坛的合作,与各国建立能源战略对话机制,共同应对各种能源安全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的能源安全是一个复杂而且严峻的问题,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不仅需要加强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能源创新,还需要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能源安全的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期稳定。

我国面对能源危机应采取的策略形势与政策答案

我国面对能源危机应采取的策略形势与政策答案

面对能源危机及采取的策略摘要: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

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

然而,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能源危机问题将十分突出。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

关键词:能源危机;节约能源;能源发展战略一、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导致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目前世界主要有4种主流能源渠道,依次为: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

2005年全球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约为1.19亿桶。

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现代能源矿种,1970年以来,世界天然气以每年平均6%的储量增长。

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已达到179.53万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2.69万亿立方米。

就世界范围的能源供应和生产而言,从1973年到2005年,煤炭的份额大约维持在相同的水平,只是略微有些变化,分别是24.8%和27.2%。

核能的份额在上升,1973年的份额是0.9%, 2005年的份额是6.1%,上升势头十分明显,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停顿或倒退。

天然气的份额从1973年的10.2%上升到2005年的23.7%。

而石油的份额则从1973年的45.1%减少到2005年的36.8%。

水力发电从1973年的1.8%缓慢地上升到2001年的2.2%然后加速上升到2005年的6.2%,而其他能源在2005年所占份额仍然非常小。

从1973年到2005年每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欧佩克(OECD)国家,每种能源1973年和2005年所占份额分别为:煤炭22.4%,20.8%核能1.3%,11.21%;可燃烧再生物质和废料2.1%,3.3%水力2.1%, 2%;天然气18.8%,21.3%;石油53 .1%,40.8%。

核能从1973年的1.3%跃升到2005年的11.2%,但仍然排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后面,居第四位。

论述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及我国打赢能源安全主动战的举措

论述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及我国打赢能源安全主动战的举措

论述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及我国打赢能源安全主动战的举措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 能源供需矛盾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许多国家依赖进口能源,如果供应出现问题,将对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 能源价格波动明显。

由于供需矛盾加剧,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明显。

其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尤为明显,这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 能源安全风险增加。

由于全球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国家对能源的掌控力度也越来越大。

一些国家把能源作为政治工具,操纵市场价格,对其他国家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针对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我国采取了以下举措:1.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加大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力度,稳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2. 提升国内能源资源掌控能力。

我国加大搜寻能源资源的力度,不断提高自主供能的能力,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3. 推进国际合作。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不同国家建立战略和能源伙伴关系,开展多样化的能源合作,确保我国能源进口的安全。

4. 推进智能能源发展。

我国大力发展智能能源技术,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和优化,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总之,我国将继续加大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力度,实施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未来,我们将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应对供需矛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向,全面提升能源安全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形势与政策 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及解决办法

形势与政策 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中国现面临的能源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与生产大国,能源平安的重要性及在我国平安中的地位自不待言。

从50年月中国开头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之初就已经遇到能源平安的问题。

中国现在的能源构成:煤炭存储量全球第一,理论存量万亿吨,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到我们我国能源消耗的7成以上。

其他一次能源,石油、自然气、油页岩等的储量都很少,在石油方面我们已经变为纯进口国。

此外还有二次能源,如电力、焦炭、煤气、石油制品等。

着眼21世纪的进展,中国能源平安面临着较以往更为严峻的挑战。

国内目前面临的主要能源状态是;一次能源中煤炭的需求基本上能满意过没需求,但是,石油、自然气、以及二次能源在国内还是比较短缺的。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人口众多的大国已经使中国的能源储备显得捉襟见肘,更何况中国正处在飞速崛起飞的重要进展时期,这就使得中国面临着很严峻的中能源问题。

深刻熟悉我们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并分析产生能源问题的缘由,已经成为实现中国高速进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产生这些能源问题的缘由(一)资源的保障力量不足客观地讲,中国的资源前景并不乐观。

除了煤炭资源尚能满意2022年的国内消费需求之外,石油、自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部分维持2022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由于石油和自然气是关系到将来国计民生的关键能源矿种,因此,此类能源资源的保障程度便成为了21世纪中国能源平安的焦点问题所在。

从理论上讲,中国石油可采资源量并不少。

然而,由于中国油矿赋存的地质条件简单,相当数量的沉积构造埋藏较深,形成了石油地质勘探投入高、储量增长难的局面。

受此影响,80年月中期至90年月中期中国石油资源储量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即采出量大于储量增长。

只是近年来随着海洋和西部勘探规模的加大,储量开头消失恢复性增长。

尽管如此,其增长速度与快速提升的消费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成为提高将来中国石油生产供应保障力量难以逾越的资源保障门槛。

(二)供需的不平衡首先在消费方面要受到来自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的压力。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政策论文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政策论文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政策论文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如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一个热门的话题。

因而,就能源问题,本论文在此做了以下著述。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

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

世界四个超级油田除加瓦尔油田其余均开始减产。

俄罗斯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将下滑。

一些国家虽拥有资源,但限制开采。

2.当前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现状在石油方面,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达到13832亿桶(1888亿吨),储采比为46.2年。

中东石油储量仍在全球储量中占有最大份额,达到54.4%,储采比为81.9年。

在天然气方面,截至2010年底,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增至187.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00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产量增长快速,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达7.3%。

俄罗斯天然气增量最大,达613亿立方米,增幅为18.4%,美国位居第二。

在煤炭方面,2010年世界煤炭产量为72.73亿吨,同比增长6.3%。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达32.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8.3%;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分别位居第二、三、四和五。

水电和核能实现最大增长。

全球水力发电量达到7.756亿吨油当量,增幅为5.3%。

核能实现了2%的增长。

其中,3/4的增长来自OECD国家,法国位居第一,增幅为4.4%。

在生物能源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方面,中、美是主力军,两国贡献了全球风能增长的近70%。

2010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总量的达48%。

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为5926.1万吨油当量,年增长13.8%。

其中,OECD国家产量为3713万吨油当量,非OECD国家为2213.1万吨油当量。

美国和巴西是生物燃料生产增长的主力军,美国增长了17%,巴西增长了11.5%。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动荡对利比亚石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原油产量迅速下降。

浅谈我国的能源危机

浅谈我国的能源危机

D 大家谈ISCUSSIONOCCUPATION1452013 03浅谈我国的能源危机徐凤华摘 要: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诸问题的中心问题。

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环境正带来严重的污染,我们也正在承受着破坏环境带来的恶果。

可喜的是,人们正在逐步限制并控制化石能源的开采及使用,采取积极措施开发利用新能源,向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源危机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能源的利用一直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

通常,我们称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化石能源。

这种能源也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是在地球几十亿年历程中积累而生成的能源,一旦被消耗之后,在现有的条件和时间内能源不会再恢复。

地球上蕴藏的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随着人类对其的开发和使用,其储藏量必将日益减少,最终导致能源危机。

一、我国化石能源的现状我国化石能源储量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指出,以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量计算,已探明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3.9%,消费不足100年。

石油储量为15.5万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2%,消费不足15年。

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3%,消费不足30年。

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80%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但60%的能源消费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

因此,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气东输”造成能源输送的损失和过大的输送建设投资。

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能源消费总产量中,化石能源占92.6%,非化石能源占7.4%。

而化石能源有限的储藏量迫使人们越来越担忧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因此,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迫在眉睫。

二、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能源危机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危机,由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化石能源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能源危机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探讨能源危机的现状,并提出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一、能源危机的现状1. 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

传统的化石燃料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风险。

2. 能源供应的不平衡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也是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对贫乏。

这种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了能源市场的紧张与竞争,甚至引发了一些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

3. 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大规模破坏性行为,导致了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这些能源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和废水都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了污染,加剧了气候变暖和酸雨等问题。

二、可持续解决方案1.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不仅具备丰富的资源潜力,而且使用过程中无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各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浪费的关键。

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能源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能源消费者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识和意识。

3. 推动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从传统的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将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为清洁能源产业。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 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能源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从能源政策角度谈当前中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与对策

从能源政策角度谈当前中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与对策

从能源政策角度谈当前中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与对策中国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话题,这种矛盾源于中国能源发展的特殊背景,也提示着中国能源政策的改革和创新。

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对策,破除束缚中国能源供给和需求均衡发展的障碍。

一、中国现有能源结构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能源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的能源结构在全球范围内是独特的。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化石能源依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占比高达80%以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受国内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程度和技术进步速度的限制,中国的能源供给能力出现了瓶颈,致使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逐渐凸显。

二、中国能源政策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对于能源政策的制定的关注度已经不断提高,但是制定的政策缺乏在执行上的尽责,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能源市场竞争不足中国的能源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竞争力不足,这种状况导致能源产业集中度较高,限制了小型企业的进入和发展。

同时,这种局面限制了产业发展的内强外强,长期来看也会阻碍中国能源体系的升级和改进。

2. 浪费能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每单位GDP消耗能源比发达国家高出50%,同时能源浪费现象普遍。

如我国建筑业领域高能耗,并且不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这种情况形成不良循环,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也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本。

3. 能源结构重心不断向化石能源倾斜由于制定国家能源规划时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今的中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然有很大的比重。

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形成了一些行业和地区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浪费和过度,对能源稳定的供应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三、中国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解决对策1. 动态调整能源供需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能源供给和需求将具有更高的动态性。

世界能源危机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世界能源危机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世界能源危机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

同时,我国也在能源安全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世界能源危机的现状以及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全球能源危机的现状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石能源依赖过度。

全球化石燃料占主导地位的能源结构导致了对煤、油、气等有限资源的过度开采,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能源消耗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

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全球能源储备持续减少,使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

再次,能源供应的不稳定。

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不均衡,少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输出国垄断了全球能源市场,一旦发生地缘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将导致供应中断,进而引发能源危机。

综上所述,世界能源危机的现状十分严峻,亟需各国共同努力应对。

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对外依存度高。

我国目前仍然依赖大量进口能源,面临着能源进口通道的不稳定性和供应压力增大的问题,存在较大的能源安全隐患。

其次,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而煤炭资源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急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再次,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我国在能源消耗方面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存在着依存度高、结构不合理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保障能源安全。

三、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能源多元化发展力度。

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我国的能源进口压力。

形式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策略与政治形式

形式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策略与政治形式

长期以来,能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风云变幻,中国正面临着世界各国能源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

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能源战略第一,煤炭为主,多元发展,实行煤油气水核新并举方针。

中国目前是以煤为主的多元能源结构。

由于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可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量虽有一定规模/ 但难以满足我国长远发展需要,所以今后仍应以煤炭为主,而不能以石油为主。

当然,在实行以煤为主的同时,要注意优化结构,还要扩大利用新能源。

根据对我国能源资源潜力分析, 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比重有相当潜力,提高核能和其它新能源的比重也是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实行以煤为主的方针,还要注意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轻对运输的压力。

第八,既要开发,又要保护,实行开与保护并重方针。

能源矿产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出一点就少一点。

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要为后代留有供持续发展使用的资源。

所以,要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矿政管理和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要切实做好能源资源的保护工作,不要浪费资源,不要乱采滥挖,不要采富弃贫,千方百计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入手,论证了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导致了能源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作用。

正因为能源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各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制定、实施了不同的能源战略,各种能源战略之间的竞争引发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和发展。

在明了世界能源大形势大格局的情况下,中国也制定出自己的能源战略以维护中国21世纪的能源安全。

形式政治当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危机

形式政治当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危机

目前中国面对的能源危机我国的可重生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重要的战略代替能源,对增添能源供应,改良能源构造,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拥有重要的作用。

踊跃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电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大海能等可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定选择。

1我国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突显1.1 中国面对严重的能源欠缺危机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和花费大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2006 年,煤炭保有资源量为 10345 亿吨,探明节余可采储量约占全世界的 13%,列世界第三位。

可是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均匀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均匀水平的 1/15 左右。

能源资源赋存不平衡,开发难度较大,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等优良能源储量严重不足。

再加上能源利用技术落伍,利用低下,在经济高速增添的条件下,我国能源的耗费速度比其余国家更快,能源枯竭的威迫可能来得更早、更严重。

因此,日趋增添的对外能源需求造成的能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找寻解决能源危机的突围之路。

1.2 不合理的能源构造引起严重的环境危机我国是世界上少量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一次性能源生产和花费65%左右为煤炭,大批使用煤炭,使66%的中国城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以及22%的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含量超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长久以来这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造和单调的能源消费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陪伴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连续增添,化石燃料焚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愈来愈深重的压力。

面对目前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严重环境危机,调整能源构造已火烧眉毛。

2发展利用可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有效门路可重生能源是能够永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大海能等,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力推可重生能源,中国更应当掌握住发展可重生能源的时代走向,争取在可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缓解日趋加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危机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积极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电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1我国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凸显1.1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危机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为10345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但是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能源资源赋存不均衡,开发难度较大,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储量严重不足。

再加上能源利用技术落后,利用低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比其他国家更快,能源枯竭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更严重。

因而,日益增长的对外能源需求造成的能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突围之路。

1.2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65%左右为煤炭,大量使用煤炭,使 66%的中国城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以及22%的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含量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长期以来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

面对当前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严重环境危机,调整能源结构已迫在眉睫。

2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力推可再生能源,中国更应该把握住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时代走向,争取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缓解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

2.1中国可再生能源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我国可再生能源品种齐全,数量多,资源基础雄厚。

我国小型水电(指≤5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的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目前仅开发了不到 1/4;全国陆地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如果按陆地面积的1%、平均转换效率按20%计,一年可提供的能量达4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6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24.6亿吨标准煤)的两倍;我国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亿千瓦,实际可开发为2.53亿千瓦,加上近海(1~15米水深)风力资源,可装机容量达10 亿千瓦;生物质能资源也十分丰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每年约有3.0亿吨标准煤,薪柴资源为1.3 亿吨标准煤,加上城市有机垃圾等,资源总量近7亿吨标准煤。

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上再翻一番。

此外,还有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供大规模长期开发利用。

总之,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可以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为。

2.2中国可再生能源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必将对能源供应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6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能源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每年要消耗6亿多标准煤的能量,其中一半的能源靠作物秸秆和砍伐树木获得,这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

作为农村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为农村提供气体燃料、提供生活热水、为偏远地区农户解决无电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农村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要途径。

所以,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3.1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00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居世界首位。

2007年我国小水电利用总量占世界一半,水电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和设备制造均达到国际水平,已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2007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万千瓦,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为52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40%。

据测算,使用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120千克标准煤。

太阳能利用得到快速发展,在能源供应中占10.32%,居第二位;目前全国已建成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57万千瓦,2007年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90万千瓦,比2006年增加了330万千瓦200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开发利用总量折合2.2亿吨标准煤,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8.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能材料来源广泛,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农村年产沼气102亿立方米,相当于1600万吨煤;沼气工程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已比较完善;另外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上取得很大突破,相当一批技术已发展到商业化初始阶段。

3.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导向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经济激励力度较弱,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差,还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立法比较晚,法律体系不健全,仅出台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此外,各地方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中央的政策,形成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可再生能源在2007年已达到12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

但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并没有纳入政府各级财政拨款渠道;与金融机构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金融政策和法规联系不到位,使本来很值得信赖的项目与商业应用也缺乏信贷和风险投资。

技术开发能力与产业体系薄弱,关键技术掌握得少。

除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外,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弱,技术和设备生产主要依赖进口,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由于可再生能源开发难度大,开发市场化起步晚,所以商品化程度低,产业化薄弱。

市场经验不足阻碍着可再生能源工业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存在普遍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市场法规不足和缺少工业标准的风险抑制着需求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虽然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力度逐步加大,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政策,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

市场障碍阻碍着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发展。

4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突围之路4.1将可再生能源战略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升传递着“绿色经济”正在兴起的信息,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

如何面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可再生能源成了我们势在必行的发展之路。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的发展目标。

由科技部主持的《中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对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从预测结果看,若采用生态驱动方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结构的主角之一,达到30%以上。

因此,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将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满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样化,建立可持续的、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4.2切实加强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建立规范的保障制度,实行政府问责制。

应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尽快建立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出台《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循环经济法》等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

为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规范可再生能源市场、优化能源结构、维护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这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

4.3建立多渠道的开发机制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当今国际一大热点,要抓住当前大好时机,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建立和形成以国内制造为主的装备能力。

一是各级政府要从财政上支持新能源的开发,积极吸引和引导社会、企业、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提倡双边、多边合作研究及合作生产。

加强人与技术信息交流。

采取切实措施,为吸引国际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业家和个人来华投资、独资或合资开办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体创造条件。

4.4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一是在中央、地方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打破限制,实行横向联合,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路。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开办新能源技术服务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技术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保障服务,同时政府应为这些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业务水平,逐步培育起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三是加强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产品的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国家级质量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市场保障机制,同时形成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激励新能源消费,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逐渐培育起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