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合集下载

风洞实验室探秘

风洞实验室探秘

风洞实验室探秘北京交通大学结构风与城市风环境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实验室是国内功能最完备的风工程研究基地之一,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和城市风环境领域。

实验区域最主要的设备是5座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风洞,分别是双试验段回流式风洞、直流式风洞、龙卷风模拟器、下击暴流模拟器及科普演示风洞。

说到风洞这一专业词汇,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

风洞是指一个按照一定要求设计的、具有动力装置的、用于各种气动力试验的可控气流管道系统。

它可以模拟研究对象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

通过动力设备人为制造出符合需求的风,就是风洞的功能。

风洞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体育运动等。

有了能够产生风环境的设备,实验室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压力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测振系统,能够进行测压、测力等试验,同学们可以使用这些设备仪器进行建筑物、桥梁测压和风环境试验,以及其他工业空气动力学试验。

风洞实验室的五座风洞示意图3.实验室里那面荣誉墙4.布置完成后的模型现场图5.实验室历史发展6.正在连接扫描阀的试验团队成员走进实验室,学生工作室有一面充满艺术气息的外墙,上面写着实验室的建成由来和历史发展:2010年双试验段回流式风洞成功启用,2011年风洞实验室落成投入运行,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同年完成实验室二期扩建,2015年直流风洞与PIV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们的风洞实验室团队在李波教授等老师的带领下,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项目。

主持完成了包括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副中心绿心剧院、首博东馆、广州恒大足球场在内的数十项大型复杂的风工程咨询,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并且协助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备战,目前已经完成了十余个国家集训队的风洞测试和多个赛场的风环境评估。

其中就包括刚刚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展拳脚的中国游泳队张雨菲、杨浚?等著名运动员的测试。

解密河北首家风洞实验室

解密河北首家风洞实验室
小资料:风洞档案
■1871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低速风洞———一个两端开口的风箱,风箱长米,截面为边长厘米的正方形普朗特风洞。
■1934年,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个中型低速风洞。
■20世纪60年代,我国低速风洞的建设和使用初具规模。
■国内真正开始建造专门用于建筑和桥梁结构试验的风洞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刘庆宽告诉记者,7月9日下午,根据地貌类别的相关参数指标,他们一直通过调整尖劈的角度和粗糙元的摆放规律,来着力模拟目标风环境。傍晚时分,终于得到了十分理想的结果。
“两个成人站在这儿,可以被吹得飘在空中”
上午近10时,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进行试验了。刘庆宽、魏庆鼎教授再次进入风洞中,仔细查验每个细节。
■1997年12月21日,亚洲最大的跨声速风洞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建成。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世界级高速风洞,跨声速空气动力研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005年9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在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建成并通气试车成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解密河北首家风洞实验室"呼风唤雨"考验重大工程
(2009-07-14 08:46:31)
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核心提示
要风得风,最大风速可达80米/秒,是12级风速的两倍多;
要雨得雨,可模拟从小雨到大暴雨的各级降雨……
有这等“呼风唤雨”本事的是石家庄铁道学院于近日建成的我省首家风洞实验室。
7月10日,风洞实验室正在进行福建某热电厂煤棚的风洞试验,记者得以了解那“神奇”背后的力量。
据了解,在人类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中,风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其它自然灾害的总和,而我国是世界上风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关于风洞

关于风洞

风洞(英语:Wind tunnel)是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具。

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于研究空气流经物体所产生的气动效应。

风洞除了主要应用于汽车、飞行器、导弹(尤其是巡航导弹、空对空导弹等)设计领域,也适用于建筑物、高速列车、船舰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

简介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可重要依据是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复地、经济地取得实验数据。

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时的流动必须与实际流动状态相似,即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

但由于风洞尺寸和动力的限制,在一个风洞中同时模拟所有的相似参数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按所要研究的课题,选择一些影响最大的参数进行模拟。

此外,风洞实验段的流场品质,如气流速度分布均匀度、平均气流方向偏离风洞轴线的大小、沿风洞轴线方向的压力梯度、截面温度分布的均匀度、气流的湍流度和噪声级等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测定。

历史1871年,弗朗西斯〃赫伯特〃韦纳姆和约翰〃布朗宁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风洞1901年,莱特兄弟为研究飞机及得到正确的飞行资料,发明了风洞隧道进行测试[1]。

1902年莱特兄弟以风洞隧道的测试与前两架滑翔机的经验,建造第三架滑翔机,为当时最大的双翼滑翔机,并在机尾加装垂直尾翼,以防止转向时发生翻转,并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飞。

而最终在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带有动力的载人飞行器——莱特飞行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德国设计并开始建造一个实验段直径1米,最高风速达10马赫的连续式高超音速风洞。

战争结束后被美国缴获,美国仿制并作了适当修改后,一直到1961年才在阿诺德中心建立最高风速达12马赫的高超音速风洞。

因为风洞的控制性佳,可重复性高,现今风洞广泛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和风工程(Wind Engineering)的测试,譬如结构物的风力荷载(Wind load)和振动、建筑物通风(Ventilation)、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风力发电(Wind power)、环境风场(Pedestrian level wind)、复杂地形中的流况、防风设施(Wind break)的功效等。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

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2.5 m,试验段风速0~60 m /s连续可调。

高速试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位置可模拟均匀流风场,通过在该试验段一定范围内布置边界层发生器,在后转盘位置可进行与边界层有关的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局部构件抗风性能试验。

试验速度相对较低的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长15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5.5 m、高4.4 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型抗风试验研究。

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2006年4月,是一座全钢结构单回流闭口式边界层风洞,采用全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

风洞气动轮廓长43.8 m,宽13.1 m,最大高度为6.18m;试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2.5m,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适用于桥梁与建筑结构等抗风试验研究。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介绍风洞试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拥有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下吹式双试验段边界层风洞,风洞全长96.5m,高速试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3.5m×21m,最高风速18m/s。

拥有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进的测试设备,可进行结构抗风和风环境的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风振分析等研究和咨询工作。

风洞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试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风洞压力测量系统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能够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满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要求。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及风洞简介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及风洞简介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2000年7月由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和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合并组建,注册地为哈尔滨市,地址在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内。

气动院现有职工713人,专业技术人员48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40人,中级技术职务204人,研究生38人,大学本科283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专家22人。

气动院是国家第一批授予流体力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权单位,2002年10月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118人次出国培训、技术合作和技术考察。

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7项,部级科技奖100项。

气动院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现有低速风洞两座,亚跨音速风洞三座。

经国防科工委批复,填补国内空白的低速增压风洞2002年开始建设。

气动院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实力,在非军品科研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应用和工业自动控制等为主,在油田、烟草、制药、制革、橡胶、铁路和煤炭等行业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风洞设备2.风洞试验技术3.气动力设计与理论研究风洞风洞(wind tunnel),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简介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NF-3低速风洞翼型实验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用风洞作实验的依据是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内,使气体流过模型。

这种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可重复地、经济地取得实验数据。

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时的流动必须与实际流动状态相似,即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

绵阳风洞基地

绵阳风洞基地

◆◆中国绵阳——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群探秘◆◆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于1871年建成的。

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1年建造了风速12米/秒的风洞,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各类风洞140余座,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空气动力学设备、技术和人才均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我国四川西北的群山深处,有一个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

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都要在这里进行空气动力试验。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自主设计、建设了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风洞群,其中2.4米跨声速风洞等8座为世界领先量级,可开展从低速到24倍声速,从水下、地面到94公里高空范围的气动试验研究。

此外,这个中心还具有每秒14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及各类飞行器彷真计算的应用软件体系;具备飞机和飞艇带飞、火箭助推的模型飞行试验和飞行力学研究能力,在无人飞行器的研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47万余次风洞试验,成功解决了包括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逃逸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气动热等大量关键技术,以及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和武器装备的关键气动问题。

我国航空、航天、航海几乎所有的飞船、飞机、火箭等都首先在风洞进行试验才设计定型。

当时因为工作关系,我几乎见过中国所有的顶级风洞,包括大山里的那些风洞,以及中科院的一些特殊的风洞。

现在就挑一些有趣的风洞,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的,讲一讲:当时我去参观山里的一个风洞,这是个不一般的风洞,叫做高温电弧风洞,是用来模拟火箭飞行或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的。

风洞本身并不大,这类模拟极端条件的风洞都不大(大的风洞都是低速风洞,我见过的最大的可以放进去两辆汽车),但是奇怪的是哪个实验室的墙上的结构钢梁很奇怪,极其粗大,就这麽个一层楼的房子,好像没有必要。

结果一介绍,原来那是输电“线”!高温电弧风洞要用电力来产生电弧,这些电线要传输上千乃至上万安培的电流,注意不是上万伏特,而是安培!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一安培就是不得了的电流了,那麽这几千上万安培的电流,通常意义上的“电线”根本承受不住,所以要用到这些很粗的钢梁来做输电“线”。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

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 m,试验段风速0~60 m /s 连续可调。

高速试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位置可模拟均匀流风场,通过在该试验段一定范围内布置边界层发生器,在后转盘位置可进行与边界层有关的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局部构件抗风性能试验。

试验速度相对较低的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长15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 m、高 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型抗风试验研究。

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2006年4月,是一座全钢结构单回流闭口式边界层风洞,采用全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

风洞气动轮廓长m,宽m,最大高度为;试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适用于桥梁与建筑结构等抗风试验研究。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介绍风洞试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拥有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下吹式双试验段边界层风洞,风洞全长,高速试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21m,最高风速18m/s。

拥有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进的测试设备,可进行结构抗风和风环境的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风振分析等研究和咨询工作。

风洞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试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风洞压力测量系统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能够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满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要求。

高超声速静风洞 -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高超声速静风洞 -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主要研 究方向 在研 或曾 承担 重大 项目 奖项 专利 人才 培养 相 关 科 研 信 息 学 术 论 文
可以开展复杂模型的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湍流,激波边界层干扰等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
1项
— 博士5名

知名 用户 共 享 信 息 备 注 是否对 外开放 联系人
航天院所 是 李存标 服务 对象 电子 邮件 面向社会开放 cblee@ 收费 标准 联系 电话 62755098 5000元/吹风一次 开放 时间 长期
596
技术指 标及功 能简介源自Mach 6,Φ300,风洞噪音小于千分之一,流场均匀 性达到万分之五,吹吸式,需要对来流气体进行加 热,最高总压3MPa,最高总温500K,有效工作时间 30s。 北京大学高超声速静风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超 声速静风洞,可以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真实飞行噪 音环境。也具有表面压力分布测量、 PIV 测试等能 力。同时,实验室也发展了可应用于高超声速风洞 的流动显示技术,可以清晰地观测到高超声速流动 结构,进行全流场的流动显示。 高超声速静风洞
高超声速静风洞
院系:工学院
仪器 编号 制造商 国别 经费 来源 责任 教授
201216614 中国 科研专款 或基金 李存标
所属 实验室 制造 厂商 单价 存放 地点
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长沙市康正 试验技术 型号 有限公司 购置 1631.12万元 日期 定制 2012年12月
昌平高超实验楼
基 本 信 息

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情况简介

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情况简介

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情况简介同济大学承建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以下简称“风洞中心”)项目是上海“科教兴市”首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平台建设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项目总建筑面积21095平方米、总投资为5.2亿人民币,项目于2004年12月正式立项,风洞中心于2009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并于2009年9月19日举行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及汽车、高铁、大飞机等相关政府和企业参加的落成仪式。

风洞中心包括我国首座气动-声学整车风洞和首座热环境整车风洞以及一个多功能维护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风洞。

建成后的风洞在地面模拟能力、空气动力测量精度、背景噪声和环境模拟的范围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风洞中心自投入试运营以来,已累计为60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零部件和高铁企业提供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热管理等方面的各类相关试验研究,累计完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子系统研发试验项目1000余项,测试车型3000多台,截止到2014年4月底,试验运行工作量为11100 机时。

试验服务机时年增长超30%。

风洞中心测试研发服务有力地支撑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

除为企业承担测试服务之外,风洞中心还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四年多来,风洞中心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性计划,为高速列车设计完成核心验证,大客机试验也在积极接洽中,为高速列车和大飞机等国家战略项目提供不可缺少的但目前国内除此风洞中心外尚不具备的关键技术支撑平台。

风洞中心在2010被吸纳成为国际风洞联盟中的一员,也是我国第一个加入国际风洞联盟的单位。

风洞中心先后与北美通用、克莱斯勒,德国大众、奥迪、FKFS风洞进行空气动力、气动噪声等方面的对标实验,完成与国际先进风洞测试相互认证。

201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汽车风洞与车辆研发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含台湾地区)二十多家汽车企业共计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以同济风洞中心为依托在行业中引领共性技术的发展,支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中帝冃吉1尺串飙说監目问国沁界总阳lb苴柱啦2昭卜口定* n伞£氏勺7点才斗斗米八翘咏'氐理咏・蚤杓!谑K汙如.供砖,高洼跑澹益誹,(02* "喲.ct米"呈士同淳丈于E 咏起.■!缸壬殺Hi贬剃tt就!!界层瓦坯锻抹准,高i±常吐段违域曲越工ilkh羽才学Riffl帕°她罐艮內配善有三址誓IW黑潮,虑诛诫总段內逋芒削嗟対“址般劫・=0哇尊收貝拱遞弋需戎烦的i!»區-跆4- —時拉沿桃色可L■綁”冊啊M加如顾亂订2斗」氐和議1. b财■散吐1趴JIHM世二iildi职刖中进11的慣也花氐还晟社扫高逐圉花卑护弟一捞便宝T中闷畝齐I的皆睛融図而*阪*可脚剛从L帀珈:显面^各広币曲W7B・协荷r-t-i配面丟郵,讪心y可fl傀刊晦调・岡7恬」亚TW0.nl TI“ mu “窗询,层词(TJ可iiWJ澤乐至少叮兰可的百槨和左求啄•棉于需孔谓观召・盅养进行的试尝頂目一、桥嘶凤常監:1、节段鰹型测振r测力诃验;2、桥塔气弹棋型JM振诃脸;久溜隹素凤雨抿试验;4>部分大跨桥全桥气弾損型试验等口二、宦疏结构抗図悄验:1,高层*高耸结构根型测压、测力、測拆恒验;H大肾屋茴浚特伸结枸按型測压、況报礎;3、建疏群体风干扰履侃环境模型试验等=三、地面交逋工具至气动力学试验:1>列车擂凤试验硏究:2、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複整试验;3. 汽车空%动力学模型试验;乐荷理住歸及桥梁行车安全性诃粒四、M t&PJ用艮工业空吒动力学试验:1.侃力机叶阳气动优昵试脸;邑闻场迤址履同也诜裔抗凤设计试验:3、站场及防风网设计诃髓:4. 工业产品与设备的抗凤性能试验口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

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m,试验段风速0〜60 m /s 连续可调。

中国风洞群

中国风洞群

中国风洞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

主要运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广泛开展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风工程诸领域的研究工作。

中心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综合科研试验能力,先后在中国西南等地建成以低速风洞和跨声速风洞为代表的52座风洞设备和专用设施,构成了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拥有8座“世界级”风洞设备;建成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达百万亿次的计算机系统,其中2.4米跨声速风洞等8座为世界领先量级,形成大、中、小配套,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齐备,低速、高速、超高速衔接的设备群,能够进行从低速到24倍声速,从水下、地面到94公里高空范围,覆盖气动力、气动热、气动物理、气动光学等领域的空气动力试验。

此外,这个中心还具有每秒200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及各类飞行器彷真计算的应用软件体系;具备飞机和飞艇带飞、火箭助推的模型飞行试验和飞行力学研究能力,在无人飞行器的研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常规高超声速风洞采用凝结温度极低(4 开)的氦气作实验气体,在室温下马赫数可达到25;加热到1000开时马赫数可达到42。

JF12风洞喷管直径可达2.5米,实验舱直径3.5米,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风洞。

JF12风洞里的‘风’,速度最高可达Ma 9,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左右。

复现了25—40公里高空、Ma5.0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条件。

这为我们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超燃发动机研发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创造了条件。

JF12风洞应用了最独特的爆轰驱动技术,克服了自由活塞驱动技术的弱点,参加JF12风洞验收的由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学科基础研究需求,利用中科院力学所独创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及一系列激波风洞创新技术,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座可复现25—40公里高空、马赫数5—9飞行条件、喷管出口直径2.5米/1.5米、试验气体为洁净空气,试验时间超过100毫秒的超大型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首个“中国风洞”诞生始末:托起空天飞机的“巨龙”

首个“中国风洞”诞生始末:托起空天飞机的“巨龙”

首个“中国风洞”诞生始末:托起空天飞机的“巨龙”位于北京近郊的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的空天飞行器实验室,静静地盘踞着一条诞生不久的“巨龙”,国外同行称之为“Hyper-Dragon”(意为超级巨龙)。

这条长260多米的中国“巨龙”,便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目前在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超声速风洞,名叫JF-12。

JF-12作为众多“JF系列”风洞中的一个,为什么如此特别?那要先从它的定位讲起。

说起风洞,普通人或许对它还有些陌生。

但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它却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实验工具。

风洞是在地面上模拟飞行器空中的飞行状态,研究高速气流与飞行器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飞行器设计需要的基础数据的装备。

风洞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一架先进飞行器不在风洞里做几千上万次试验研究,是绝对飞不上天的。

可以说风洞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区分不同类型风洞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为“马赫”数,即能够达到几倍的声速。

一般来讲,民用飞机的速度约为0.8马赫(0.8倍声速),最先进的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为2~3马赫。

而JF-12激波风洞,马赫数为5-9,并复现了总温、总压。

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被钱学森定义为“高超声速”的飞行条件。

先进风洞的缺乏,制约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如此。

自主创新,全面超越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高超声速风洞有两类。

一类是以日本的HIEST风洞为代表的自由活塞驱动风洞,另一类是加热轻气体驱动的风洞,如美国的LENS风洞。

然而这两种风洞依然具有难以根除的“顽疾”:HIEST有着气流不平稳,试验时间短(仅几个毫秒)的致命缺陷;美国LENS系列激波风洞代表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但它使用大量氢气或氦气,成本昂贵且极度危险,在实验时间和尺度扩展等方面也有很大局限性。

在JF-12诞生之前,我国风洞建设基本上走的仍是“跟踪仿制”路线。

不自主创新,又如何去超越?我国的科学家一直在思考,在风洞技术上,中国能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汽车试验室及试验场地

汽车试验室及试验场地

汽车试验室及试验场地由于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汽车工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极为广泛,致使许多理论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因此汽车工业特别重视试验研究。

汽车的设计、制造过程始终离不开试验,无论是设计思想和理论计算、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汽车定型还是在生产过程,都要进行大量的试验。

最后,在客户购买了汽车并使用的过程中,车辆交通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对车况进行测试,以确保行车安全。

除了某些研究性试验外,汽车产品试验均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测试仪器及其精度、结果评价等进行限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再现性和可对比性。

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厂家的试验规范可能不同,因此在查看某种产品的试验数据时,必须弄清他们试验所依据的规程或标准。

汽车试验场:汽车整车性能试验汽车性能试验是为了测定汽车的基本性能而进行的试验。

主要包括以下这些试验:(1)动力性能试验对常用的3个动力性能指标,即对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和爬坡性能进行实际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我国规定的测试区间是1.6km试验路段的最后500m。

加速试验一般包括起步到给定车速、高速挡或次高速挡,以及从给定初速加速到给定车速两项试验内容。

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与爬长坡两项试验。

最大爬坡度试验最好在坡度均匀、测量区间长20m以上的人造坡道上进行,如果人造坡道的坡度对所测车不合适(例如坡道过大或过小),可采用增、减载荷或变换排挡的办法做试验,再折算出最大爬坡度;爬长坡试验主要用来检查汽车能否通过坡度为7%—10%、长lOkm以上的连续长坡,试验中不仅要记录爬坡过程中的换挡次数、各挡位使用时间和爬坡总时间,还要观察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无过热,供油系统有无气阻或渗漏等现象。

(2)燃料经济性试验通常做道路试验或做汽车测功器(亦即转鼓试验台)试验,后者能控制大部分的使用因素,重复性好,能模拟实际行驶的复杂情况,能采用各种测量油耗的方法,还能同时测量废气排放。

曝光中国最神秘的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航空风洞试验中心

曝光中国最神秘的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航空风洞试验中心

曝光中国最神秘的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航空风洞试验中心曝光中国最神秘的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航空风洞试验中心出处:作者:akaaaa 时间:可能很多军迷对大大们发的一些图片茫然不知所云,有些人还嗤之以鼻,对此大大们又懒得科普。

不过作为军迷,大家要报以学习的态度,所以就需要科普贴的出现,本菜就在拿来些资料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绵阳风洞群——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试验中心按气流速度分,风洞有亚音速风洞和超音速风洞两类。

小型风洞采用高速风扇提供风力,其风速都在两小时1200千米之内。

而中型与大型风洞采用事先储存的气体在短暂的几秒,甚至几毫秒中释放,形成威力巨大的冲击风力。

测试的对象越是先进高级,其检测的难度越大,风洞的规模也越大。

例如美国和俄罗斯,他们的风洞内可放进整架飞机,不像其他国家的中小型风洞只能蚂蚁啃骨头似地以零代整分别测试。

美国为了检测当前最昂贵的F一22隐形战斗机的特殊的菱形机身,动用了22种不同的风洞检测,得出机身表面每平方米的阻力系数仅为0.034。

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反反复复做各种不同的风洞俭测达3万多小时,点点滴滴丝毫无误,确保了其飞行的安全与正常运转。

然而建立一个大型风洞耗资非常巨大,美国在1968年建的一个大型风洞,就耗费了5。

5亿美元巨资,风洞是高科技设施,施工难度大,例如2.4米超音速风洞,仅在基础施工中便需浇注8000多吨水泥,打进地下的水泥柱多达700多个,最粗的达33米,其安装设备的难度也非常之高。

风洞检测除了应用于航空、航天器之外,在国民经济其他领域里也同样大显身手。

例如用于各种材料的抗压抗热试验,汽车、高速列车、船只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等。

2。

4米跨声速风洞巨大的圆形导流孔,高度超过两层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

主要运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广泛开展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风工程诸领域的研究工作。

哈尔滨中航气动院风洞群

哈尔滨中航气动院风洞群

哈尔滨中航气动院风洞群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即气动院,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的风洞试验基地。

气动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一个实验室,后哈军工解体,气动院独立为一个单独的国防事业单位,番号627所,坐落于哈尔滨市军工大院内,即哈军工所在地,为当时我国重要的低速风洞试验基地。

我国重要的型号飞行器,如J8,均在此完成了大量的选型、定型试验。

气动院所拥有的FL-8风洞是我国著名的功勋风洞之一。

2000年,627所与沈阳的626所(高速风洞试验基地)合并,成立气动院,总部在哈尔滨。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或气动院)地处哈尔滨、沈阳两地,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技术基础研究院,是国家注册的科研型事业单位,其前身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分别是我国第一个高速和低速空气动力专业研究机构,现有员工近800人,1982年获得空气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招收培养权,2002年获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航工业气动院目前拥有七座工程型高低速风洞,其中FL-9风洞是国内唯一的大型低速增压高雷诺数风洞,FL-3风洞是国内唯一的1.5×1.6米亚、跨、超三音速风洞,正在建设中的FL-10风洞将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米×6米低速风洞,预计2011年建成使用。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系统唯一的专业空气动力研究机构,参与了几乎所有重点飞机型号的研制工作,包括歼七、歼八、歼十、“飞豹”、ARJ等系列飞机,拥有一批国内领先或特有的先进试验技术,如进气道试验技术、动态试验技术、推力矢量试验技术、流场显示与测量试验技术、高精度天平设计与标准技术、高雷诺数试验技术、动力模拟试验技术等,并已初步建成基于结构网格与非结构网格的航空高精度数值模拟计算平台,为我国众多飞机型号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航空工业重大贡献单位”。

兵马俑、风洞、卫星发射中心

兵马俑、风洞、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被称为“月城”。

“月城”名副其实,终年大多夜晚都月光皎洁。

不过她的神秘在于,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

绵阳风洞群——在这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立于1972年12月,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发射卫星最多的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任务。

该中心建成以来,已执行83次航天任务,将85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9个国家和地区的25颗卫星。

此外,该中心还创造了首次成功发射中国实验通信卫星、使用通信卫星、国际商务卫星等多个“第一”。

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休斯顿”的美誉。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首个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风洞风洞(wind tunnel),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是亚洲最大的航空风洞试验中心。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47万余次风洞试验,成功解决了包括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逃逸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气动热等大量关键技术,以及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和武器装备的关键气动问题。

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导弹、火箭都要在这里进行风洞试验。

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

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

一号坑最大,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

国内0.6m跨音速风洞信息

国内0.6m跨音速风洞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风洞信息浏览 → 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直流暂冲)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直流暂冲)详细信息中文名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直流暂冲)英文名风洞内部代号风洞概况图1 风洞示意图风洞运转方式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是一座直流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为0.6m×0.6m。

有常压、增压和降速压三类运行方式。

投入使用时间1974-1-1风洞主要性能试验段尺寸:0.6米(宽)×0.6米(高)×1.9米(长)M数范围:0.4~4.5总温范围:273~(273+32)KRe数范围:(1.4~4.3)×106/m总压范围:(1.04~7.35)×105Pa动压范围:(0.62~8.50)×104Pa运行状态:2班/天、8000次/年马赫数分布标准差σMFL-23风洞流场品质轴向马赫数梯度dM/dx (1/m):洞壁边界层:40~60毫米噪声:脉动压力系数≤153db风洞运行参数迎角范围:-10°~+50°侧滑角范围:-7°~+7°总压控制精度:△P0≤3‰马赫数控制精度:△M≤0.003一次吹风时间:≤40秒动力:风洞气源的容积V =10700m3、压力19.6×105Pa;气流压缩机功率4200千瓦;风洞测试设备天平:拥有系列化、量程配套各类天平,可以满足M=0.3~3.5范围试验要求压力传感器:量程(0-20)×105Pa 、测量精度(0.03)%电子扫描阀:量程(0-3)×105Pa、测量精度(0.05)%采集系统:测量通道64、采样频率10万次/秒、系统精度0.03%风洞收费标准面议风洞当前状况正常风洞所在地址四川绵阳211信箱,621000主要试验项目纵横向测力测压试验喷流、通气和铰链力矩试验抖振、颤振、动导数、表面脉动压力、噪声和湍流度测量级间分离试验马赫数0.6~0.9范围的自修正试验大攻角试验投放试验油流、激光蒸汽屏流动显示、PIV您当前位置:首页 → 风洞信息浏览 → 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半回流暂冲)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半回流暂冲)详细信息中文名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半回流暂冲)英文名风洞内部代号风洞概况图1 风洞回路示意图风洞运转方式0.6米×0.6米跨超声速风洞是一座半回流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增量吸入引射,可在较低气源压力和较小耗气量下运行;亚跨声速试验段可变开孔率;亚跨声速上下壁开孔,开孔率4.24%(0~8%可调),上下壁可在-10~10 范围内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
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

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2.5 m,试验段风速0~60 m /s连续可调。

高速试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位置可模拟均匀流风场,通过在该试验段一定范围内布置边界层发生器,在后转盘位置可进行与边界层有
关的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局部构件抗风性能试验。

试验速度相对较低的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长15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5.5 m、高4.4 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型抗风试验研究。

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2006年4月,是一座全钢结构单回流闭口式边界层风洞,采用全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

风洞气动轮廓长43.8 m,宽13.1 m,最大高度为6.18m;试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2.5m,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适用于桥梁与建筑结构等抗风试验研究。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介绍
风洞试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拥有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下吹式双试验段边界层风洞,风洞全长96.5m,高速试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3.5m×21m,最高风速18m/s。

拥有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进的测试设备,可进行结构抗风和风环境的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风振分析等研究和咨询工作。

风洞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试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风洞压力测量系统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能够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满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要求。

振动测量系统包括美国NI公司的动态信号采集系统、PCB和Dytran公司的超小型精密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德国Polytec公司的四台激光测振仪,可进行建筑物模型气动弹性试验。

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高频底座天平、
地面风速测量系统和热线风速仪等测试设备,以满足不同类型的风洞试验需要。

实验室最大的特点在于: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较大,可满足较大体量建筑群落试验要求;配备的压力扫描系统可实现上千测点规模的同步测压,满足后续压力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