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X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市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打造X经济升级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现代农业园区暨都市生态农业、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态保护等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建设,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要农业工作指标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十二五”预定目标,为全市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和全国果蔬标准化生产十强县,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X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和国家X鲫鱼种质资源保护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坚持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示范引领粮食稳产高产。“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130余万亩,以X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代表的五大片区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以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应用为主的“一集成六统一”高产模式,全市共累计建立粮食“十、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方566个。高标准粮田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实现“十三连增”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五年来,全市粮食总产净增5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坚持集群式发展,强龙头,壮主体,重利益联结,带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围绕面品、瓜菜菌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打造了5个省级产业化集群、6个成长型产业化集群、7个潜力型产业化集群,10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5个,集群年销售总收入达到252亿元。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和平台,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46个,面积80.3万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蔬菜产量达到380万吨以上,水产品产量1.8万吨。编制了全市都市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两圈两岭三区三带”的空间布局和“一环四线两组团”的都市生态农业线路,绘制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积极推进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既有效保障了“菜

篮子”供应,又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观光、体验农业文明的好去处。累计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2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2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230家、890家。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面积达到105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达到38%。土地确权试点任务顺利完成,为基本完成全市确权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索创新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沼气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坚持将沼气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政策扶持,提升发展质量,始终保持数量全省第一、技术全国领先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格局,被农业部领导和业界专家誉为“X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大中型沼气工程1134座,沼气用户30余万户,惠及130余万农民,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X县X镇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整乡(镇)推进的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通过开展“百日攻坚”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市、县两级机构均达到了国家、省规定的标准要求,监测能力和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产品。全市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2家,“三

品一标”认证189个。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农业科技服务持续加强。持续开展了“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建立农作物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体系5套。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5万人。建成28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比较有利。

从国家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相继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农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源动力更加多元。

从全省看,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总目标,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口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先行区。X年10月,省政府与农业部签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作备忘录,“十三五”期间,双方将

在打造口粮安全保障基地、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9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必将为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从我市看,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必将使我市农业生产结构更加合理;主动融入X协同发展,为我市农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等,必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向未来,要清醒认识到,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协调发展的短腿,新常态下,我市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二是我国农业生产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两大“天花板”挤压,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受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两道“紧箍咒”的双重制约,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难度加大。三是随着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和市场下行压力增大,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难度加大。四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输转,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结构性短缺,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户经营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科技支撑不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还普遍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