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论文

合集下载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并探讨它在物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度分析量子纠缠的原理、性质及其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量子纠缠对于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

本研究对理解和推动量子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引言量子通信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传统通信中,信息的传递是通过传统的电子载流子进行的,而在量子通信中,利用光子进行通信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

量子纠缠作为量子信息科学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系统中,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

2. 量子纠缠的原理与性质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旦一个系统的量子态发生改变,其他系统的态也会瞬间发生改变,即所谓的“纠缠”。

这种相互联系并不受到时空距离的限制,被大量应用于量子通信中。

量子纠缠具有非局域性、不可克隆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得量子纠缠成为了保障信息传输安全性的理想选择。

3. 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案例3.1 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可用于量子密钥分发(QKD),这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安全通信方案。

通过量子纠缠的特性,发送方可以将量子密钥传递给接收方,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量子纠缠的应用使得密钥分发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地防止了信息的窃取和篡改。

3.2 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将量子态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方法,通过量子纠缠,可以实现以较高的传输效率和保真度传输量子态。

量子隐形传态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信息传输,还可以用于远程量子计算和量子密码等领域。

3.3 量子远程态准备量子远程态准备是指将一个特定的量子态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通过量子纠缠的特性,可以实现远程态的准备。

这种技术在量子通信网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实现复杂的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篇一:大学物理下小论文浅谈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班号:姓名:学号:摘要: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电磁感应,电磁炉,电磁炮正文: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两个实验现象,以及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的感应电场和位移电流的的假说,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如今,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电磁学在生活中应用。

先来谈谈电磁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安全卫生的炊事用具逐渐接受,电磁炉也进入千家万户。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磁炉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之间,它的结构主要由外壳、高级耐热晶化陶瓷板、PAN 电磁线盘、加热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显示电路板、风扇组件及电源等组成。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

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15~40kHz 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励磁线圈),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作为一名物理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是我们学习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选择题目的策略以及完成论文所需的步骤和技巧。

一、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是对我们四年学习的总结和应用的体现。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我们能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物理学领域,并展示我们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此外,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进入研究生院或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材料。

因此,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撰写是至关重要的。

二、选择题目的策略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成功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我们感兴趣的领域,这将激发我们对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我们需要确保所选题目有足够的研究空间和资源,以便我们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最后,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背景,以便能够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支持。

三、完成论文的步骤和技巧1. 研究和文献综述: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我们需要对所选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文献综述。

这将帮助我们了解当前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

2. 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根据所选题目的要求,我们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确保所收集的数据能够支持我们的研究结论。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以图表、图像等形式进行呈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工具,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论文结构和写作: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

通常,论文包括引言、文献综述、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并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

5. 修改和审校:完成初稿后,我们需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审校。

在修改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并确保每一部分都能够支持我们的研究目标和结论。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借助论⽂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的。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物理论⽂篇1 摘要: 电磁运动是物质的⼜⼀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是⾃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之⼀,也是⼈们认识得较深⼊的⼀种相互作⽤。

在⽇常⽣活和⽣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

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 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的电⼒。

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其⼤⼩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与他们之间距离的⼆次⽅成反⽐;作⽤的⽅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步。

此定律⽤到了⽜顿之⼒的观念。

这成为了⽜顿⼒学中⼀种新的⼒。

与驽钝万有引⼒有相同之处。

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必须学它。

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时的状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乎近两百年。

我们现在⽤的电器,绝⼤部份都靠电流,⽽没有电荷(甚⾄接地以免产⽣多余电荷)。

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

──河中没⽔,不可能有⽔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

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精选3篇)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精选3篇)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一、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老师很多老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仍旧崇尚题海战术。

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悉的掌握公式以及定义,便会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掌握公式及定义。

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加深学生们对公式及定义的理解,同时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发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单一无创新,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缺乏表现自我的空间,学生们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高度的模仿或者机械的记忆,对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物理课堂上缺乏激情,不利于物理的学习。

最后,老师忽略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包含大量实验的学科,然而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很少做物理实验。

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老师通常是用语言苍白的叙述,对重点现象以及实验步骤让学生们做笔记然后进行背诵。

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并不理解。

学生无法直观的通过实验发现现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物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

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所有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老师不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物理相关的概念、定理和一些非常重要定律掌握的不到位,模棱两可,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困难,学习们学习的情绪不高,成绩很难提高。

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主导的作用,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老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物理教学目的,通过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环节,发散学生们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主动的参与课堂的讨论。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本文提出的针对于理论物理教学与实践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观到宏观,理论讨论到详细实践,单体到多体的挨次绽开的,一共包括三个学问单元,它们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

为了使得同学充分把握理论物理学问,我们需要结合教材中原有的三个单元的学问体系,改善原有体系中学问的规律性,合理支配各个学问的所占比例,以帮助同学循序渐进的把握学问点。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是讨论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主要是由微观粒子组成,因此,在这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依照宏观到微观的挨次绽开讲解,并遵循统计学和宏观物体的联系。

以一般物理学为背景,循序渐进,引入量子统计理论,渐渐激发同学对量子力学的学习爱好。

由此引出其次个学问单元。

量子力学学问单元。

在其次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首先讲解单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渐渐引入到多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最终引出第三个学问单元——固体物理。

在第三个学问单元里面,先讲解理论,在注意实践应用,引导同学实现创新。

这样,三个学问单元相互联系,前后连接,最终贯穿成为一个整体,赐予同学整体上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问。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物理理论较为抽象,即便是来源于详细的事例,同学学习起来也具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在理论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同学从感性上熟悉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培育同学的感性熟悉,一方面可以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着手,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同学从物理试验中不断培育。

本质与非本质的熟悉影响着同学对物理概念的熟悉,因此同学熟悉物理规律会有肯定的困难。

物理试验能够供应给同学最详细、最直观的感性熟悉,由于这些出来的物理试验,是最通俗易通,简明扼要表达物理理念的感性材料。

与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有所不同,物理试验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物理试验比较典型,可以代表肯定的物理现象;物理试验需要有动手操作,有肯定的趣味性;物理试验定性定量的表明白全面性。

同学通过物理试验,可以积累制造意识,同时可以帮助同学科学的讨论理论物理。

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并探讨了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

论文主要从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了光电性质和物质表面的现象,并结合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对未来的研究予以展望。

1. 引言物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综合的学科,已经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本论文旨在探索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研究方向2.1 光电性质光电性质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关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本论文中,我们以光电效应和光谱学为重点,讨论了光与物质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通过实验和模拟,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的光电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2 物质表面物质表面的性质对于材料科学和表面物理学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物质表面的研究,探讨了表面现象的起源和相互作用机制。

我们研究了薄膜生长、晶格缺陷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表面工程方法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

3. 研究方法与技巧3.1 理论模型物理学的研究不仅依赖于实验数据,还需要搭建合理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

本论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如量子力学和电磁场理论,并介绍了一些新兴的理论方法,如机器学习和计算物理学。

这些理论模型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3.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物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论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光电效应实验和光谱分析,并详细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处理和解释。

我们还介绍了一些计算物理学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用于模拟和分析实验数据。

4. 研究成果与展望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们发现了新的光电材料,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表面工程方法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

物理小论文

物理小论文

物理小论文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石之一,旨在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现代科学中,物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

本文旨在探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物理学的基本原理1.1 空间和时间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空间和时间。

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过程可以通过空间和时间来描述。

空间可以是二维、三维或更高维度的。

而时间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的,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描述,我们可以准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通过力学原理,可以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如牛顿三大定律。

力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天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

通过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3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

通过研究光的本质,我们可以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光学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激光等。

通过光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4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电磁学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感应等现象。

电磁学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力传输、无线通信等。

通过电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电磁现象在自然界的运行机制。

1.5 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学科。

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热能的传输、变换和热平衡等现象。

热力学在工程和能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如热机效率、热传导和相变等。

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资源并改进能源利用效率。

1.6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描述微观领域的学科,研究微观粒子如原子和分子的行为。

量子力学的原理和预测与经典物理有显著的区别,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物理学原理的应用论文1000字

物理学原理的应用论文1000字

物理学原理的应用论文引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实体的运动、力、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和运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以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为例进行分析。

数学和物理学的密切关系数学与物理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物理学的很多原理和定律建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例如牛顿力学的运动方程、热力学的熵变、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等等。

数学提供了描述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物理学则为这些数学工具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场景。

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习和应用物理学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学原理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航空领域是物理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物理学原理在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机械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物理学中的质量、速度和力的概念被应用在航空工程中,以确定飞行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流体力学原理(如伯努利原理和雷诺数)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飞行器的气动性能。

航空工程师必须熟悉物理学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和性能。

物理学原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能源领域是物理学应用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中。

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离不开物理学原理的支持。

例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利用光的粒子特性和电子运动原理实现能量转换。

物理学对于设计高效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学原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领域也广泛应用物理学原理,尤其是在影像学、放射治疗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医学成像技术如X射线、MRI等都是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应用。

通过对物质对辐射的相互作用和传播规律的研究,医学影像师能够生成人体各个部位的高清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物理学原理也在医疗器械的设计与改进、生物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理学毕业论文

物理学毕业论文

物理学毕业论文物理学史作为一门物理学与多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的产物,不仅包含着物理学、数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理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大学物理学史的作用摘要: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物理的实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特别是物理学中所蕴含的历史内容,使人们对物理学做了新的定位。

将物理学史融入到大学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同时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理学史;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重要的分支。

随着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史认知的加深,会恰当地将物理学史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物理学史的概念及其特点(一)物理学史的概念物理学史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物理学中的各种问题。

人类对自然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是过程性的,而物理学史的基本研究任务就是对物理理论、物理定律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加以描述,将与物理学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人文科学等相互渗透,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物理学史的特点物理学史再现了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属于综合性学科,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的历程。

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探索,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等,记述的任何一个物理研究成果都具有阶段性和连贯性特点,都是多个研究成果的汇集。

一个物理研究成果往往要经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个多世纪才会有突破性进展,足见物理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研究者要经历无数次的深入探索,还要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要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结果,还要辩证地思考,才能够获得研究成果。

可见,物理学史将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呈现出来,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1]。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研究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研究

物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研究在物理学专业中,量子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量子纠缠,它是描述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干性的基本性质。

本文将探讨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并以优秀的毕业论文范本的形式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框架,它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引发了众多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其中,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描述了量子系统之间的非经典相关性。

量子纠缠的应用在量子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量子纠缠的概念与原理量子纠缠是指处于某个纯态的量子系统的多粒子状态无法被分解为单个粒子态的一个重要现象。

它表征了粒子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使这些粒子远离彼此,它们的状态仍然是密切相关的。

量子纠缠可以通过数学形式表示,例如贝尔态、GHZ态等。

量子纠缠的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为量子通信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1. 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是指利用量子纠缠将一个未知量子态传输给另一个空间位置上的粒子,而不需要将原有粒子本身传输过去。

这种传输方式在传统通信中是不可实现的,但在量子通信中可以通过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

2. 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还可以用于实现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

传统的密钥通信方式容易受到窃听和破解的威胁,而利用量子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可以实现完全安全的信息传输。

通过量子纠缠,可以将密钥拆分成两部分,并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对应的密钥检测,以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第四部分: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的实验验证为了验证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这些实验证明了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如,利用量子纠缠成功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等关键技术,为后续的量子通信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的物理论文范文(建议13篇)

标准的物理论文范文(建议13篇)

标准的物理论文范文(通用13篇)1、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二氧化碳深含水层隔离的二相渗流模拟与岩石物理学研究3、二十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5、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6、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7、碎屑岩地震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8、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9、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10、本质直观视域下的量子引力学困境11、复杂金融系统的相互作用结构与大波动动力学研究12、大小细胞视觉通路在早期开角型青光眼和双眼竞争中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及视觉心理物理学研究13、经济物理学中的金融数据分析:统计与建模14、农村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差异教学研究15、基于PD控制的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的研究16、多目标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解集分布性研究17、利用物理学史教育资源优化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18、中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概念形成过程的对比研究19、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20、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21、莱布尼茨物理学哲学思想研究22、运用高中物理教材栏目开展物理学史教育的实践23、新课程下高一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24、运用高中物理“学案教学”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25、基于书目记录的《中图法》物理学类目调整方法26、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7、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28、从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看物理学的进展29、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实证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30、食管癌调强放疗物理学参数对放射性肺炎的评估价值31、近代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2、提升物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33、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4、关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35、高一物理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成因及转化策略36、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DIY》的开发与实践37、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38、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39、利用物理学史促进高中生理解科学本质的实践研究40、物理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41、高中物理学史校本课程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42、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3、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研究44、通过物理学史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研究45、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近代物理学思想的研究46、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47、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48、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研究49、物理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50、生物物理学的物理支撑与发展历程标准的物理论文范文第2篇物理学论文投稿摘要:1 导入多元情境,刺激求知欲望积极且多元的课堂情境是促使学生踊跃表现自我的基本因素,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物理学科作为自然学科之一,其所涵括的内容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宇宙世界,如果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身就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那么。

物理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解读

物理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解读

物理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解读物理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论文写作技巧,本文将对理论物理学专业的一个毕业论文范例进行解读,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引言】引言部分通常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进行简要描述,并提出研究问题和目的。

本篇论文的作者以"光的偏振"为主题,对光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光的偏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提出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光的偏振现象的本质和应用前景。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部分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概述,包括光的偏振、光的传播、波动方程等。

作者详细介绍了光的偏振现象的物理原理和特性,包括电磁波理论和光的波动方程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相关实验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也在此部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部分介绍了作者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参数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等。

本文作者采用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并详细描述了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装置。

实验过程中,作者根据相关公式和参数进行了数据的记录和测量,并采取了多次重复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

作者将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作者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包括光的偏振方向和振幅的关系、光的偏振对双缝干涉图案的影响等。

这些结论对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光的偏振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作者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本文的研究对光的偏振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在双缝干涉实验中验证了相关理论和公式的正确性。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和方向。

物理学术课程论文3000字

物理学术课程论文3000字

物理学术课程论文3000字物理学是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物理学术论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物理学术论文3000字篇一《试谈空间的物理学》摘要近些年来,在微重力环境中进行基础物理研究涉及到许多重大的基础物理课题,引起了国际理论物理界的关注,并被称为空间的基础物理学 ;进而,各国的空间局逐渐将微重力科学称之为,但并没有改变微重力科学的基本内容 .随着国际空间站逐渐组装完成,空间站成员国正抓紧安排计划中的微重力科学实验项目,预计会在2016年以前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在专门卫星上进行的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验证实验,也在安排之中.在美国进行GP-B卫星计划后,探测引力波的LISA计划受到广泛的关注.将在促进重大学术成果和开拓新的技术发展两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关键词微重力科学,基础物理,流体物理,燃烧学,材料科学,生物技术1 引言当一个空间飞行器环绕地球以第一宇宙速度自主飞行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局部)惯性参考系,其原点位于空间飞行器的质心位置.如果不考虑大气阻力、光辐射压力、质心偏离引起的各种扰动力,则空间飞行器中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与运动离心力抵消,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或者说物体处于微重力水平中.所谓“微重力”是指该处的有效重力水平为地球表面重力水平的10-6.在实际的绕地球飞行器中,有效重力水平与频率相关,低频时达到10-3,高频时优于10-6.除了地面的落塔、抛物线飞行的失重飞机和可达十几分钟的微重力火箭外,用于微重力实验的空间飞行器有返回式卫星和不返回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各种载人空间飞行器不可避免人的干扰,飞行器中的有效重力很难达到微重力水平;而验证引力理论的高分辨率空间实验需要非常低的飞 (femto,亳微微)重力至阿(atto,微微微)重力环境,一般需要发射专门的基础物理卫星.随着载人空间活动的发展,人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微重力环境中的物质运动规律,从而发展了微小重力这种极端环境下的学术领域——微重力科学.在微重力环境中,地球重力的影响极大地减弱,控制地面过程的浮力对流、沉淀和分层以及由重力引起的静压梯度都极大地降低,表面张力和润湿等作用变得突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微重力科学主要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物技术.近十余年来,微重力条件提供的高精度物理环境吸引了一批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希望利用空间的微重力环境能更好地检验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以及低温原子物理和低温凝聚态物理的许多基础物理前沿问题 .这样就形成了微重力科学的一个新领域——空间基础物理.近来,人们常常把这些微重力科学的领域统称为,它是利用微重力环境来研究物理学规律,以区别于在地面重力环境中的物理学.要指出的是,中文的“”和“空间物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主要研究太阳系等离子体的运动规律和行星科学,而不涉及基础物理的前沿问题.2 空间基础物理2.1 广义相对论验证和引力理论 [1]引力质量m g 和惯性质量m i 相等的(弱)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强等效原理假设的基础 [12] .有文献记载的弱等效原理验证始于牛顿的摆实验,Eotvos的扭称实验更为精确; 现代的月-地激光测距实验则检验了强等效原理 [12] .到目前为止 [12] ,弱等效原理的实验精度η=2∣m g -m i ∣/(m g +m i )已达10-13,在地基实验中已再难提高.现在的一些引力理论认为,将测量精度提高到10-15以上有可能揭示广义相对论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这只能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才能实现[2] .国际上蕴酿多年的“等效原理的卫星检验”(STEP)计划,试图将弱等效原理的实验精度提高到10-18.STEP计划一直没有获得美国的立项经费支持,现在的立项经费就更加困难了.目前欧洲一些国家正在争取安排Mini STEP计划,其实验精度为10-15;法国的小型卫星(MicroScope)计划于2010年发射,拟在10-15精度上检验弱等效原理[13] .引力探测-乙(Gravity Probe-B, GP-B)计划是美国空间局主持的计划,由美国斯坦福大学GP-B小组负责.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弯曲和拖曳效应,即验证时间和空间因地球大质量物体存在而弯曲(测地效应),和大质量物体的旋转拖动周围时空结构发生扭曲(惯性系拖曳效应).用4个旋转球体作为陀螺仪,地球引力拖曳会影响球体的转轴.用飞马星座中的一颗恒星校准陀螺自旋轴的方向,用望远镜测量“测地效应”.通过球体转轴进动0.000011度,探测“惯性系拖曳效应”.GP-B卫星于2004年4月发射,2005年9月终止数据采集.原预计2006年夏公布结果,但是,由于电场等因素影响了球体的方位,仍需对其他影响进行研究.现正在加紧分析真正有效的时空信号数据,并尽快宣布观测结论.初步结果显示,较显著的‘测地效应’从数据中完全可见,正在完全证实广义相对论的道路上前进;刚刚看到“惯性系拖曳效应”的端倪.实验结果似乎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人们正在期待着最后宣布的科学结果 [3]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理论预言的现象,40年前声称在地面测量到高频引力波,激起引力探测的热潮.低频引力波只能在空间探测.欧洲空间局和美国空间局联合推进空间探测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全球天线”(LISA)计划,它的探测源是108太阳质量的黑洞,相应的频率是10-3—10-1Hz.LISA计划由相距500万公里等边近三角形的三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分别有2个悬浮的试验质量,位于激光器平台的前端.引力波传到卫星环境中,将引起试验质量微小的位移,通过激光干涉方法测量小于纳米量级的位移,推演出引力波的存在.为了验证LISA计划的关键技术,将于2010年发射LISA Pathfinder卫星,而LISA计划预计在2019年以后发射.引力波探测的成功不仅可以验证广义相对论理论的预言,还将开辟引力波天文学,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欧洲空间局将LISA计划列为中、远期的首选项目,美国空间局“超越爱因斯坦”计划两大卫星之一的“大爆炸观测台”卫星也是探讨测量中频(0.1—1.0Hz)引力波.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学术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需要研讨引力理论,研究卫星实验的方案,大家正在集思广益.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张元仲及其他专家联合提出TEPO计划,建议在10-16精度内验证弱等效原理和在10-14精度内验证新型的二维等效原理;华中科技大学罗俊等人提出TISS计划,希望利用高精度空间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将检验牛顿引力的反比定律精度提高3个数量级.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倪维斗的计划是希望探测低频(5×10-6 —5×10-3Hz)引力波;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刘润球则关注空间的中频(10-2 — 100Hz)引力波探测.这些方案都还在蕴酿过程中.2.2 空间冷原子物理和原子钟研究激光冷却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曾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它们是当代物理学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BEC有时也称为物质的第五态,它是1925年爱因斯坦预言的物质状态,即当气体温度低于其极限温度时,所有冷原子都聚集在最低量子能态上,表现出玻色子的特证.作为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它包含着许多新的基本物理规律,等待人们去探索,诸如物质波及其相干性、低温极限(10-15 K)、量子相变等.另一方面,它蕴育着许多重大的应用前景,诸如原子激光、高精度时标等.微重力环境可以更好地降低气体的温度,改进谱线的宽度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信噪比,从而为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欧洲空间局的空间BEC研究也正在安排当中.作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项目,空间冷气体原子钟的研制受到重视.地面通过激光冷却和冷原子喷泉效应,可以使冷气体原子钟的精度达到10-16.而在微重力环境中,则可以使冷气体原子钟的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从而在军事和民用上产生极大的价值.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国家航空和空间署都将空间冷原子钟研究作为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育竹在地基的BEC研究中取得很好的成果[4] ,正在准备研制空间的超高精度冷原子微波钟,精度可达10-17;华东师范大学马龙生提出进行空间高精度光钟研究的建议,精度可达10-18.2.3 低温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质在极低温条件下会表现出许多特异的性质,成为物理学的新热点.微重力条件可以实现极小的静压梯度,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物理学实验条件,从而在更高精度下验证理论和揭示新的规律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在航天飞机上完成了液氦在临界温度附近(纳度的精度内)的比热奇异性实验,初步验证了二阶相变的重整化群理论 [1] .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批空间实验课题,诸如超流氦相变动力学,连续相变的普适性,气-液临界点的尺度规律,约束于不同几何形状和尺度的液氦性质,相图特殊点附近氦混合物的性质,约束和边界效应,非平衡相变,分形结构和图样形式,临界现象,超流体的流体动力学,量子固体等.这些课题大都需要超低温条件,因而需要空间大型制冷设备,耗资巨大.美国已暂停这方面的研究 , 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于安排相关的空间实验条件.3 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是微重力科学的重要领域,它是微重力应用和工程的基础,人类空间探索过程中的许多难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于流体物理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微重力环境为研究新力学体系内的运动规律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诸如非浮力的自然对流,多尺度的耦合过程,表面力驱动的流动,失重条件下的多相流和沸腾传热,以及复杂流体力学等.可以引入静Bond数B o =ρgl 2 /σ或动Bond数B d =ρg l 2 /(∣σ′ T ∣ ΔT)来分析重力作用和表向张力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其中ρ,σ, g, l 分别是流体密度、界面的表面张力、有效重力加速度和特证尺度,∣σ′ T ∣和ΔT分别是表面张力梯度和特征温差.Bond数小于1时,表面张力的作用会大于重力的作用,这要求小的尺度、或小的重力加速度、或小的密度差,对应于小尺度过程、微重力过程、或中性悬浮过程 [5] .3.1 简单流体的对流和传热具有界面的流体体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应用中.研究热毛细对流的规律,对于空间材料加工、生物技术、燃烧等过程中热毛细对流控制都有重要意义,并对地面电子装置的热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化学工程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薄膜等小尺度的流动问题也有指导作用.微重力环境中流体的晃动、流体的运动与固体结构的相互耦合是航天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微重力环境中简单流体的传热和传质过程,人们主要研究毛细系统中临界现象和浸润现象,热毛细对流的转捩过程和振荡机理,液滴热毛细迁移及相互作用规律等方面.流体管理研究也是微重力工程中的重要课题.3.2 多相流的传质和传热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两相流动的流型、沸腾与冷凝传热、混合与分离等现象,对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如航天器热与流体管理系统、空间站与深空探测器等大型航天器动力系统、载人航天器环控生保系统以及空间材料制备与空间生物技术实验等)的发展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微重力环境中,重力作用被极大地抑制甚至完全消除,更能凸显气、液、固相间的传递机制,便于更深刻地揭示其流动与传热机理.借助于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实现能源战略需求和地面常重力环境中的石油、化工、制造等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也有重要指导意义.3.3 复杂流体复杂流体是一种分散体系,它指的是具有一种或几种分散相的物质体系,也有人称之为软物质.在重力条件下,复杂流体的许多行为特征会受对流、沉降、分层等干扰,而微重力条件则有助于研究在地面上被重力作用所掩盖的过程,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微重力复杂流体研究包括:胶体的聚集和相变研究;悬浮液和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复杂等离子体的结晶研究;气溶胶的稳定性和聚集行为研究;对颗粒体系本征运动行为的研究;临界点现象的研究;以及材料制备、石油开采和生物流体的相关问题研究.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展开,对不同重力场中分散体系物质的操作与输运的要求,以及对其运动规律认知的需求十分迫切.空间科学实验不仅能够使我们获得新的科学知识,而且其科学成果对于地面材料及器件制备工艺的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复杂流动现象的研究在材料设计中起到了切实的作用,如对复杂流体自组织现象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纳米结构材料和器件的研制.近年来,复杂流体(软物质)的力学和物理学,接触角、接触线和浸润现象等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的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6] .3.4 近期的空间实验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逐步安装,国外微重力空间实验的项目将逐步进行. 目前己经纳入计划中的项目有:●毛细流动:不同形状、介质、浸润性、流体管理;●热毛细对流;●流体的梯度涨落;●Soret 系数测量;●近临界和超临界流体;●蒸发和冷凝过程:流体的热管理;●沸腾传热;●颗粒材料行为;●胶体和乳剂聚集和稳定性;●泡沫稳定性.“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了进行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实践-10”卫星,将完成10项微重力科学的空间实验.这些实验包括空间热毛细对流、具有蒸发界面的对流、颗粒材料物理、沸腾传热、复杂流体的结晶等流体物理空间实验项目.同对,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中,还要安排半浮区液桥、多液滴相互作用、复杂流体稳定性、多相流传热等空间实验项目.我国的微重力流体物理已有较好基础,将会做出较大贡献.微重力流体物理所涉及的许多过程与微尺度流动中的过程有许多相似性,引起人们的兴趣.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为主的流体物理研究有不少建树,获得国际同行的好评.4 燃烧科学燃烧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而地面的燃烧过程都是和浮力对流密切耦合在一起的,给模型化研究增加了难度.微重力条件下基本上没有浮力对流的影响 ,为研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提供了极好的机遇.1957年,东京大学Kumagai教授的0.5s落塔实验研究了乙醇棉球的微重力燃烧过程,开创了微重力燃烧的实验研究和利用落塔进行微重力实验的时代 .落塔设施己成为进行微重力燃烧实验的有力工具.微重力燃烧涉及了地面燃烧学的主要领域,美国国家航空和空间署将微重力燃烧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欧洲和日本空间局也十分重视.几乎地面主要的燃烧过程都进行了空间微重力实验,诸如预混气体燃烧、气体扩散燃烧、液滴燃烧、颗粒和粉尘燃烧等,并研究了典型气体环境中燃料表面的点火和传播,流动过程与燃烧的耦合等,发现了一些新现象,例如燃烧的分散球状分布等.在许多微重力燃烧过程中,除了通常的吹熄极限,还有辐射损失引起的冷熄极限,这只能在微重力环境中才能观测到.微重力燃烧的研究除了具有重大的机理意义以外,还在于:利用对燃烧过程的深刻理解,改进地面燃烧过程的效益;利用对燃烧产物的进一步分析,改进地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中国的能源将在较长时间内以煤作为主要燃料,应加强微重力煤燃烧的研究 [7] .载人飞行器的安全防火是微重力燃烧的重大课题,自从阿波罗1号飞船在地面着火,烧死3名宇航员后,美国国家航空和空间署就把防火安全作为载人航天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今后的长期载人飞行任务,使防火任务更加严重.需要研究典型气体氛围下沿固体表面的着火条件、火焰传播过程和熄火条件;还要研究闷烧的各种条件.除进行相应的模拟研究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落塔实验,对逐个上天的非金属材料和某些金属材料进行典型气体环境下的燃烧实验.同时,还需要制订载人飞行器的防火规范.美国和俄罗斯各自建立了他们的载人航天材料筛选和防火规范,但载人航天器中的着火事件仍有发生.因为载人航天器内存在着火的条件,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特别是在载人探索火星等长时间飞行任务中,防火规范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力学研究所进行了一些微重力燃烧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煤燃烧重点实验室开始关注微重力的煤燃烧研究.在“十一·五”期间,非金属材科燃烧、导线的烧燃、煤的燃烧等项目己列入空间实验计划,应能取得好的结果.5 材料科学空间材料科学曾是微重力科学中耗资最大的领域,材料科学各分支领域的学者都希望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去研究凝固过程的机理和制备高质量的材科.空间微重力环境是制备、研究多元均匀块体材料的最佳场所,其主要特征就是消除了因重力而产生的沉降、浮力对流和静压力梯度.由于浮力减弱,密度分层效应的消失,可以使不同密度的介质均匀地混合.由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中静压力梯度几乎趋于零,因而能提供更加均匀的热力学状态.这种条件更有利于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本质和流体力学本质,探索、研制新型的材料和发现材料的新功能. 目前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利用空间实验的成果改进地面材料制备技术,以及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测量高温熔体的输运系数.在国际空间站的欧洲、美国和日本压力舱中,都有材料研究的专柜.利用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发展材料科学理论 ,还可以发展新型材料和新型加工工艺.微重力环境可以制备出一些比地面更好的高品质材料,空间材料科学的进展及空间材料制备的技术可以改进空间和地面的材料加工,特别是为地面的晶体生长和铸造技术提供帮助.空间材料科学涉及的领域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学晶体材料、纳米材料和高分子与生物医学材料等 [9] .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目前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目前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俄罗斯、日本),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以地基实验为主,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扩大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同时该学科需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和科学问题 ,今后应该创造条件开展空间材料科学研究.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在林兰英先生的倡导和指导下,一批学者积极参与,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十一·五”期间,我国的SJ-10卫星计划和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计划中都分别安排了多功位材料实验炉的空间实验,应能做出一批较好结果.6 生物技术空间生物技术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定量化和模型化研究,促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学科意义.另一方面,空间生物技术有很强的应用背景,可以改善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生物产业,是空间商业计划的新方向.目前,空间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质单晶生长和细胞/组织的三维培养.晶体衍射法仍然是当今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大尺寸蛋白质单晶就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溶液法生长蛋白质晶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微重力环境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扩散为主的输运环境以及实现失重条件下的无容器过程和较好的界面控制,使空间的蛋白质单晶生长显示出许多优点.各国空间局都安排了大量的空间蛋白质单晶生长实验,而且取得很大进展.但并不是所有空间实验都取得好结果,也有不少不成功的实验.机理研究表明,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取决于溶质的输运过程和非线性的界面动力学过程;对于不同的生长条件,可以从实验和理论上具体分析这两个过程的作用.由于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的复杂性,重力因素只是生长过程中诸多因素之一,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际上有人认为液/液体系较好,也有人认为液/气体系较好.大家都在争取更多的空间实验,以取得更多的积累.空间蛋白质单晶生长己成为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商业计划项目 [10] .在微重力环境中实现了三维的细胞/组织培养,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地球表面的重力作用,使细胞培养器中的附壁效应十分显著,一般都需要外加旋转效应.旋转效应引起的剪切力作用于被培养的细胞,将改变其性能,使被培养细胞或组织的性能发生较大变化.人们在地面利用三维旋转器来模拟某些微重力效应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空间细胞/组织培养的实验,包括从细菌到哺乳动植物广泛类群的细胞.空间的生物反应器实验的结果表明,失重条件下的三维细胞培养极大地改善了地面细胞的培养条件,并己获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随着空间生物反应器实验工作的进展,空间细胞/组识培养己经显示出重要的商业应用前景 [1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空间蛋白质单晶生长研究的主要单位,动物研究所和力学研究所在细胞三维培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目前,国际空间活动正在调整探索方向,微重力研究遇到经费紧缺的困难.今后十余年的基础物理大型探测集中于LISA计划,一些中、小型计划正在考虑之中.国际空间站将于2010年完全建成,欧洲空间局的哥伦布舱和日本的希望舱段己分别与国际空间站主体对接.今后十年将是国际空间站出成果的时期,预计会完成一大批空间微重力实验.我国空间科学规划将微重力科学列为持续发展领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将建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将建空间站.今后15年将是我国微重力科学发展的好时期,我们要抓紧机遇,安排好计划,努力做出好成绩.参考文献[1] 倪维斗.相对论性引力理论的实验基础及测试.见科学前沿与未来(第10集),香山科学会议主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第159页。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自19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严格的社会科学理论才真正建立。

但是社会科学的萌芽,诞生的过程与发展的脉络却可以遍及人类文明的整个历程,尤其是与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建立最早,发展最完善的学科——物理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篇一摘要:论述了X射线的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20世纪许多重大发现;半导体的发明,使微电子产业称雄20世纪,并促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原子能理论的提出,使原子能逐步取代石化能源,给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激光理论的提出及激光器的发明,使激光在工农业生产、医疗、通信、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蓝光LED的发明,将点亮整个21世纪。

事实告诉我们,是物理学推动科技创新,由此得出结论:物理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昭示人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理工科要重视大学物理课程。

关键词:X射线;半导体;原子能;激光;蓝光LED;科技创新;大学物理1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以及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1-3],其内容广博、精深,研究方法多样、巧妙,被视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纵观物理学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同时,其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带动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

正因如此,大学物理成为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4-5],大学物理课程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其中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14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最低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工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不少于64学时。

然而调查显示,众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开设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

他们往往打着“宽口径、应用型”的晃子,大幅压缩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如今,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的总学时数实际仅为32-96学时,远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最低标准(180学时)。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本(2篇)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本(2篇)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本____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本摘要:本文介绍了在____年期间物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涉及了不同领域,包括量子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

其中,重点介绍了两个新的重要发现,包括量子比特之间的非局域相互作用和新型拓扑材料。

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实验进展,如粒子加速器的新一代技术和天体观测中的重大突破。

本文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量子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比特、拓扑材料第一部分:量子物理量子物理一直以来都是物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____年,同位素透射电子显微镜(AETEM)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物体,从而进一步了解了量子领域中的现象。

此外,量子计算机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研究人员成功地实现了超过100量子比特之间的非局域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意义重大。

这意味着人们将能够更好地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隐形传态等现象,进一步实现量子计算的应用。

第二部分: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的重点在于了解元素粒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在____年,粒子加速器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新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建设正在进行中。

这些新的加速器可以产生更高能量的粒子碰撞,以便研究粒子的微观结构。

另外,对希格斯玻色子的进一步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科学家们在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质量和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研究主要关注宇宙的起源、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问题。

在____年,科学家们利用卡巴诺阵列天线观测到了一颗非常遥远的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宇宙的演化和早期形成。

同时,通过对中子星和黑洞的研究,人们对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空间探测器和地面观测装置的组合使用,未来将有更多重大的突破。

第四部分: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主要研究原子、电子和分子在固体和液体中的集体行为。

物理论文1000字

物理论文1000字

物理论文1000字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相对论等。

同时,还介绍了物理学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物质、能量和力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本文将从牛顿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和相对论等方面阐述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主体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奠定了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它由三条运动定律组成: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学基本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牛顿力学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力的作用和反作用。

它在天体力学、机械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学的基本原理,它指出能量在封闭系统中总是守恒的,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物理过程的研究中,例如能量转换、能量传递等。

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能量守恒定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的基本理论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组成,描述了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场的性质。

电磁学在通信技术、电力工程、电子技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无线通信、电力输送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磁学的原理。

4. 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重要理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基于洛伦兹变换,描述了高速运动物体的物理现象。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推广了狭义相对论,将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的结果。

相对论在宇宙学、黑洞物理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结论物理学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基本原理。

通过对牛顿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和相对论等内容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物理学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广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毕业论文4000字

物理学毕业论文4000字

物理学毕业论文4000字物理学作为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但是要学好物理学却不简单。

那物理学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物理学4000字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物理学毕业论文4000字篇1刍议热力学热量转移问题摘要: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也可以从热力学第零定律出发,用热平衡概念来定义温度。

将冷热程度不同的两个系统相互接触,它们之间会发生热量传递。

经过足够长时间,它们将达到相同的冷热程度,热传递不再进行。

这种情况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当两个热力系统各自与第三个热力系统处于热平衡时,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处于热平衡。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各个系统具有某一宏观共同特性且此特性只是热力状态的函数,标志此宏观共同特性的物理量就称为温度。

所以温度的热力学定义是判别各热力系统是否处于热平衡的一个状态参数。

关键词:热力热量转移一、湍流热转移湍流在发展速度曲线会出现,占据表面附近的空间同时流的中央纤芯是湍流。

以解析确定该传热形势下,我们需要像往常一样在温度分布知识中找到答案。

至获得此温度分析必须考虑到的影响在湍流漩涡中的热量和动量的转移。

我们将使用一个近似分析涉及的热传导和运输的势头在运输流(即粘性效应)在层流穿过流元件的热流量可以被称为雷诺管流来表示。

它涉及传热率在管流动的摩擦损失并与实验步骤一起使用时与气体的普朗特数都接近于1。

一个假设在分析中,一个经验公式为紊流摩擦因数高达约雷诺数在光滑管的流动预测传热系数的比那些在实验中观察到略高。

在讨论目的中这一点已经表明,人们可以在一个动荡的热传递的关系到达相当简单的解析方式。

正如我们所指出的一个严格的开发传热和流体之间的摩擦雷诺类比涉及到超越的考虑我们的讨论和推理这里选择的简单路径的范围是提供用于表示该物理过程的一般性质的目的。

为计算方便更正确的关系在平稳用于湍流管式,我们比较研究。

二、高速传热分析我们以前对边界层传热的分析忽视影响边界层内的粘性耗散。

大学物理论文范文(10篇)

大学物理论文范文(10篇)

大学物理论文范文(10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一篇: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它包含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今后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

因此,它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

在理工科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21世纪是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更全面,这对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是,目前以地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中,以经典物理为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

教学内容大部分标题与中学类似,学生看到目录后学习热情和兴趣锐减。

(2)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极不平衡,经典物理部分占物理教学内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没有站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

同时近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特别是没有反映20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物理思想,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知之甚少,与现代物理严重脱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摘要:本篇论文研究了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

通过对该专业的研究领域、目标和方法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论文的编写步骤和要点。

首先,文章介绍了物理学专业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随后,文中详细探讨了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包括题目选择、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以及结论部分。

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 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研究为解释自然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物理学专业将学生培养成为探索自然规律的研究者和问题解决者。

硕士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高潮,要求学生展示对物理学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独立研究能力。

2. 研究目标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主要目标是展示学生在特定研究领域的独立研究能力。

研究目标通常是解决某个特定问题、验证某个特定理论或开发新的实验方法。

论文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最新的研究进展相联系。

3. 论文写作步骤3.1 题目选择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关键,应该结合个人兴趣和关注的研究领域。

选择一个独特的或前沿的研究方向可以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并为后续工作留下有价值的基础。

同时,题目选择应能够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3.2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论文的骨架,确定了实验的步骤和数据的收集方式。

根据研究目标,研究设计应是可行的、可重复的,并且能够获取可靠的数据。

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3.3 数据分析论文的数据分析部分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关键步骤。

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对研究目标进行有效的验证。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等。

3.4 结论部分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整个研究的结果和发现。

结论应该以客观的态度陈述,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通过对研究目标的验证,结论应强调该研究对物理学领域的贡献,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提高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的途径探究系别物理系专业物理学年级2008 级姓名肖天洋学号08410601017指导教师张真2012年04月12日提高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的途径探究摘要:惠斯通电桥能够精确测量中值电阻的阻值,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着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

由于组成惠斯通电桥的三个可变电阻箱R2、R3、R4的精确度不够,直接导致惠斯通电桥灵敏度下降;其次,检流计G作为惠斯通电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灵敏度对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根据导致惠斯通电桥灵敏度下降的原因,本文通过交换比例臂R2与R3的位置以及适当提高电源电压E的数值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惠斯通电桥灵敏度下降的问题,提高了惠斯通电桥测量的精确度。

关键词: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系统误差;电压“电桥”是电磁学中基本测量仪器之一,它主要用来测量电阻器的阻值、线圈的电容和电容器的电容及其损耗。

在“电桥”中,我们一般选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因为它能较精确的测量几十欧至几十万欧的中值电阻的阻值[1]。

简单说,电桥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属于比较测量法,即是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数值[2]。

由于测量时所选用的电阻箱的精确度、电压以及电流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验过程中产生系统误差,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

本文就是从适当提高电源电压和交换两个比例臂的位置两方面着手,探究此两种措施对提高电桥灵敏度所起的作用。

1. 斯通电桥的基本原理1.1 电路原理图图1 图21.2 原理概述图1为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图,又名“直流单臂电桥”。

由图1可知,惠斯通电桥分别由ab、bc、cd及da四条支路构成,每条支路中分别含有电阻R2、R x、R4及R3,四个电阻彼此连成回路;b、d两点间接入一个检流计和限流电阻R G,而后在a、c两端接入直流电源E盒一个可调的滑线电阻。

当开关S闭合后,各支路中均有电流通过,分别为I 2、I 1、I 4、I 3(如图1中标示),检流计犹如一座“桥”联通了支路abc 和adc ,这样可直接比较b 、d 两点的电势,电桥之名由此而来[1]。

闭合开关S ,并调节各个可调电阻箱的阻值,使b 点的电位V b 与d 点的电位V d 相等,即V b =V d 。

此时,流过检流计的电流为0(I g =0),此时的电桥达到平衡状态,称之为“电桥平衡”,且有关系:I 2=I 1 , I 3=I 4 (1)此外,因为V b 与V d 相等时,电位差(V a -V b )和(V a -V d )相等,说明R 2上的压降等于R 3的压降。

同理,(V c -V b )和(V c -V d )也相等,说明R x 上的压降等于R 4的压降,即I 2 R 2= I 3 R 3 , I 1 R x = I 4 R 4 (2)将(2)中的两式相除,得到I 2 R 2 I 1 R x =I 3 R 3I 4 R 4 (3)将(1)代入(3),得R x = R 2R 3R 4 (4)由(4)可知,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可由R 2、R 3、R 4得出,因此,我们只需测得R 2、R 3、R 4的大小,就可计算出R x 的阻值,其计算公式为:R x = R 2R 3R 4=CR 4 (5)式中C=R 2R 3是一个常数,通常称之为比例臂倍率[3]。

不难看出,既然R x 要依靠R 2、R 3、R 4来得出,那由此得出的结果的精度也就由R 2、R 3、R 4三个电阻箱的精度决定,也就是系统误差的来源之一。

2. 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在使用惠斯通电桥的过程中,判断电桥平衡与否主要依据检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如果检流计的指针未发生左右偏转,那么此时的电桥就达到平衡状态。

所谓“电桥平衡”,从理论上说应该是I g =0;但实际上往往是当I g 小到无法驱动检流计指针偏转,或其偏转难以使人觉察,以致我们仍认为I g =0,电桥仍平衡,这样就会在实验当中引入一个误差[4]。

当电桥平衡后,将其中一个桥臂电阻R 4改变一小变量4R ∆,引起检流计偏转为n 格,这时电桥灵敏度S 定义为[5]:S =44R R n∆ (6)3. 影响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的因素在物理实验中,误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仪器的误差,二是人为的误差。

在本实验中,主要考虑由电桥灵敏度不够引入的误差,即实验仪器的误差。

而影响电桥灵敏度的因素有如下几点:检流计的灵敏度、检流计的内阻以及实验电路的电压。

3.1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灵敏度的关系检流计的灵敏度与电桥灵敏度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检流计灵敏度高,则电桥灵敏度就高;反之,则越低。

根据图1,在(6)式的基础上,我们再定义流过检流计的电流为I g ,且I g =S 检流计·n (S 检流计为检流计灵敏度),则由(6)式可得:S =44R R n∆= 检流计S I R R g ⨯∆44 由此亦可看出,电桥灵敏度S 与检流计灵敏度k 呈反比关系。

然而,用提高检流计灵敏度的方法来提高电桥灵敏度是由条件的。

检流计灵敏度过高,则电桥不易稳定,调节平衡比较困难;检流计灵敏度过低,测量的精度又难以保证。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适当地选择检流计,以满足电桥对检流计灵敏度的需要就十分必要[6]。

3.2 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内阻R g 的关系任何一个元器件自身都存在一个内阻;对于检流计来说,其内阻会直接影响本身的灵敏度。

如图1,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G 的内阻R g 息息相关:R g 越大则电桥灵敏度越低;R g 越小,那么电桥灵敏度越高。

3.3 电桥灵敏度与电源电压的关系通过对相关实验后所得的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电桥灵敏度与电源电压E 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电桥的额定功率范围之内,适当提高电源电压,可以提高电桥的灵敏度。

4. 适当提高电源电压以增大电桥灵敏度由(6)式,可将其变形为:S=44g·R R I I n g∆∆∆∆=S 检流计·S 电桥 (7)由(7)式可看出,gI n∆∆为检流计灵敏度,44gR R I ∆∆为电桥灵敏度。

因此,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为:S ′=)2()(342432R RR R R R R R R ES x g x i ++++++ (8)式中E 为电源电压,S i 为检流计灵敏度,R g 为检流计内阻。

由(8)可看出,电桥灵敏度S ′与检流计灵敏度i S 成正比,检流计灵敏度越高,则电桥的灵敏度越高,并且,电桥灵敏度与电源电压E 成正比,为了提高电桥灵敏度可适当提高电源电压[7]。

4.1 实验验证一实验电路如图1,电路由3个ZX21型直流多值电阻器、1个BX7-13型滑线变阻器、AC15型直流指针检流计、直流电源E 以及待测电阻R x 组成。

实验中采用两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x 1 与R x2 (Rx 1≈100Ω,R x2≈1000Ω)作为待测电阻,在同一电桥线路下选用1V ,2V ,3V ,4V ,5V 的电源电压分别对不同比例臂倍率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将各电压下所有R 4的阻值换算成为倍率为“1”时的阻值,并算得每组R 4的平均值分别为95.07Ω、102Ω、101.6Ω、101.3Ω、100.5Ω计算标准不确定度μA (R4):因为μA (R4)=S (R 4),而S (R 4)=3S ,式中S 为R 4的标准偏差,且S=1][24)(4--∑n R Ri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对应电源电压下所得R 4数据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4.91、0.58、0.21、0.14、0.08。

则R 4的真实值如表二:为了避免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将上述实验中的待测电阻R x1替换为R x2(R x2≈1000Ω)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三: 表三:同上,根据数据计算对应电源电压下各组R 4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6.17、5.03、4.51、3.15、2.91。

则R 4的真实值如表四: 表四:通过对上述两组实验结果分析,可看出在增大惠斯通电桥的电源电压的过程中,所测得的结果越来越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也就是说,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确能够调高电桥的灵敏度,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检流计在功率上的限定,不能无限制的增大电压,所以,只能在检流计的额定功率内适当的增大电压,以保护检流计不被烧坏。

5.交换比例臂R 2 和R 3的位置以提高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图2所示为将图1中电桥的比例臂R 2 和R 3的位置互换的电路。

交换比例臂R 2 和R 3的位置的原因在于,电阻箱R 2 和R 3本身的准确度有限,因而引入的系统误差导致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影响;因为C=32R R 并不能严格的等于n 10,因此在采用R x =R 2R 3·R 4=CR 4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就引入了R 2 和R 3的误差。

所以,采用交换比例臂R 2 和R 3的位置的办法,就能够消除由于电桥的不对称性引起的误差,使结果更趋于准确。

5.1 原理概述首先,按照图1所示连接好电路图,再由(5)得出一个R x 的值。

然后交换R 2 和R 3位置,保持其他仪器不变,实验后再得出一个'x R ,有:'x R =23R R '4R (9) 将(5)与(9)两式相乘,得:''xR ='x ·xR R ='423432···R R R R R R得出:''xR ='44·R R (10)由(10)可看出,在求''x R 的公式中没有了比例臂R 2 与R 3,即与R 2 和R 3无关,这样一来,就消除了由R 2 和R 3引入的误差,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5.2 实验验证二与实验验证一相似,实验采用图2的实验电路图,它是将图1中的比例臂R 2 与R 3交换后所得的电路图。

实验电路同样由3个ZX21型直流多值电阻器,1个BX7-13型滑线变阻器,AC15型直流指针检流计,直流电源E 以及待测电阻R x 组成(R x ≈100Ω)。

首先,先在图1的实验电路图下测出未交换比例臂时的R 4的阻值;实验电压选用5V ,调节比例臂倍率为C= R 2/R 3=1∶10,测得R 4=1015Ω:由R x =R 2R 3R 4,带入数据算得:R x =(101×1015)Ω=101.5Ω然后交换交换R 2 和R 3的位置,在电路图2下继续上述实验的操作,测出'4R 的阻值,电源电压同样采用5V ,比例臂倍率变为C= R 3/R 2=10∶1,测得'4R =9.9Ω:由'x R =23R R '4R 得 'x R =(10×9.9)Ω=99Ω最后,由(10)式带入上述两个实验得出的R x 和'4R 的值得:''x R ='·x x R R =995.101⨯Ω=100.24Ω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证实由R 2 和R 3引入的系统误差被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