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金属的结晶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6c903ac9551810a6f52486c4.png)
§2.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一.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 近程有序,远程无序,不断变化。
大量实验表明,在液体中的微小范围内,存在着紧密接触 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称为近程有序,但在大范围内原子是无 序分布的。然而,液态金属中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并不是 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非均匀形核: 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不均 匀处择优地形成。
就金属结晶而言,均匀形核不受杂质或型壁表面的影响;非 均匀形核是指在液相中依附于杂质或型壁表面形成晶核。实际金
属熔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对研究金属的凝固问题很有用,因此先 从均匀形核开始入手。
一. 均匀形核
dU Q W
对于可逆反应:
Q 是一定温度下,熵变引起的内能变化。
所以 Q = TdS
W
是在一定压力下,体积变化对外做的功。
所以 W = -PdV
所以,dU = TdS – PdV
将(4)式代入(3)可得:
(4)
dG = TdS - PdV + VdP + PdV– TdS –SdT = VdP–SdT
寸越大。显然,只有在过冷液体中,出现的尺寸较 大的相起伏才有可能在结晶时转变成为晶核,这些 可能在结晶时转变成为晶核的相起伏就是晶核的胚 芽,称为晶胚。
在每一温度下出现的尺寸最
大的相起伏存在一个极限值
rmax, rmax与ΔT的关系如图
§2.4 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形核 新相晶核是在均一的 母相内均匀地形成。
实际金属晶体有:多晶性;具有各种缺陷(点、线、面) 为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从其结晶过程入手。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96b31a74168884868762d6bd.png)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一、名词: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转变过程.结晶潜热:金属结晶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放出的热量。
孕育期:当液态金属过冷至理论结晶温度以下的实际结晶温度时,晶核并末立即出生,而是经过了一定时间后才开始出现第一批晶核。
结晶开始前的这段停留时间称为孕育期。
近程有序:液态金属中微小范围内存在的紧密接触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远程有序:固态晶体中存在的大范围内的原子有序排列集团。
结构起伏(相起伏):液态金属中不断变化着的近程有序原子集团。
晶胚:过冷液体中存在的有可能在结晶时转变为晶核的尺寸较大的相起伏。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均匀形核:液相中各个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相同的形核方式。
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出现于液相中的某些区域的形核方式。
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以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的液态金属处理方法。
能量起伏:液态金属中各微观区的能量此起彼伏、变化不定偏离平衡能量的现象。
正温度梯度:液相中的温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提高的温度分布状况。
负温度梯度:液相中的温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温度分布状况细晶强化:用细化晶粒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
晶粒度:晶粒的大小。
缩孔:液态金属凝固,体积收缩,不再能填满原来铸型,如没有液态金属继续补充而出现的收缩孔洞。
二、简答:1. 热分析曲线表征了结晶过程的哪两个重要宏观特征?答:过冷现象、结晶潜热释放现象2.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影响的?答:金属的本性、纯度和冷却速度。
金属不同,过冷度的大小也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
3. 决定晶体长大方式和长大速度的主要因素?1)界面结构;2)界面附近的温度分布;4. 晶体长大机制有哪几种?1)二维晶核长大机制;2)螺型位错长大机制;3)垂直长大机制5、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是什么?答:结晶是形核和晶核长大的过程6、均匀形核的条件是什么?答:①要有结构起伏与能量起伏;②液态金属要过冷,且过冷度必须大于临界过冷度;③结晶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简述纯金属结晶过程的结晶过程及形核
![简述纯金属结晶过程的结晶过程及形核](https://img.taocdn.com/s3/m/1c004e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6.png)
简述纯金属结晶过程的结晶过程及形核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1.熔融:首先,将金属材料以高温进行熔融,使它变成一种流体状态,以便更
好地发挥凝固时形成结晶体的能力。
2.凝固:凝固过程是将高温熔融液金属冷却而形成晶体的过程。
当熔融液不断
冷却时,它会变得更加粘稠,这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会明显增强,从而使它们朝向结晶的方向发展。
3.形核:经过凝固过程后,原子之间的作用形成结晶的起始点,即所谓的形核。
最初的形核通常很小,晶体以它为中心,不断得到更多的金属原子,最终在将结晶物构建完成后,结晶体宣告形成。
4.排列:当金属原子结晶后,它们会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当结晶受到冷却作
用后,原子按照固定的结构进行排列,可以形成完美的三维晶体。
5.结晶体:结晶体形成时,会形成均匀的金属晶体,经不断凝固,结晶体会提
高它的稳定性,使晶体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以上就是纯金属结晶过程及其形核的详细描述,因为结晶过程是金属成型的必经步骤,所以对金属成型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掌握正确的结晶过程和形核,才能让金属材料达到最佳的性能。
纯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a231075b19e8b8f67d1cb96d.png)
❖ 结晶的必要条件:有一定过冷度 ❖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 金属的本性:金属不同,过冷度不同; ➢ 金属的纯度:纯度越高,过冷度越大;
➢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2)结晶潜热:
金属在结晶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会 放出能量,此能量称为结晶潜热。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液态金属的温度达 到结晶温度T1时,由于结晶潜热的释放, 补偿了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所以 在冷却平曲线上出现了平台,平台延续 的时间就是结晶过程所需的时间。
交点处的温度用T0 (Tm)表示: 当T= Tm时,GS=GL,两相可以同时共存,具有 同样的稳定性,既不熔化也不结晶,处于热力 学平衡状态,所以Tm就是理论结晶温度,即熔 点。
当T<Tm时,GS<GL ,所以液态金属可以自发 地转变为固态金属,而两相的自由能差△G就构 成了金属结晶的驱动力。
当T>Tm时,GS>GL ,所以固态金属可以自发 的熔化为液态。
②结r晶>自rK动时进,行晶。胚长大, △G降低,
③ r=rK时,晶胚可能长大,也可 能胚消称失为。 界晶核半径rK:
No Image
❖过冷度对形核的影响:
➢ 增大过冷度,可减小临界晶核半径,使形核数 量增多。
➢ △Tk :临界过冷度 ➢ 实际过冷度△T△Tk时,rmax rk,不能形核
综度上 时所 ,述 液, 态只 金有属当才能T<结T晶0时。,即存在一定的过冷
dT0,离界面越远,温液度相越中低的,T过。冷度 dx 形成5:潜热释过放冷、。成分
❖ 过冷度与结晶驱动力( △G )的关系:
其中,Lm:熔化潜热,△T:过冷度;Tm:熔点;
❖看出: △G 与△T成正比; ❖结论:要获得结晶过程所需的驱动力△G ,一
2纯金属结晶
![2纯金属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8117143ff111f18583d05ab3.png)
能加入原子的位置N之比);X=NA/N
K:波尔兹曼常数。
对不同α 值作△Gs / NkTm 与X 的关系曲线: α ≤2,粗糙(金属)界面。
X=0.5 处曲线有极小点,正好 被原子占据50% 自由能最低;
α ≥5,光滑(非金属)界面。
X=0,X=1 附近曲线有两个极 小点。界面只有几个原子或极 大部分原子位置被固相原子占 据,自由能最低;
:取决于晶体与液体的性质,结晶物质一定,为定值;
σ
LB:取决于杂质与液体的性质;
Lα
在σ
一定,要使cosθ 大,θ 小,主要使σ
α B小。
点阵匹配理论:杂质和晶体要结构相似(晶格类型相同、相 近),点阵常数相当(或原子间距成整数倍)。 符合这种匹配条件的固态粒子称为“活性粒子”。有促进形 核的作用。
凝固结晶长大条件基本规律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热力学条件结构条件能量条件长大方式光滑界面粗糙界面连续垂直长大晶体缺陷台阶生长二维晶核凝固组织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正温度梯度下负温度梯度下树枝状生长晶粒大小控制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搅拌振动形核率线长大速度与过冷度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液态金属变为固态金属的过程——结晶。
特征: (1)界面上原子排列成整齐的原子平面,即晶
体学的某一晶面;
(2)界面把液固截然分开,无过渡层。
Jackson用最近邻键模型讨论了液/固界面结构: 设原界面是平面,在平面上加入的原子随机排列,使 界面粗糙化,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S:
α :Jackson因子,决定于材料种类和生长晶体结构 参数。 X:表面结点占据率(界面上固相原子数NA与界面上可
3、固态粒子表面形态对形核的影响
第三章 纯金属的结晶
![第三章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4edd76bef121dd36a32d82fe.png)
x = ΝΑ Ν → 界面上固态原子占据位 置的比例
• 当a≤2时,在x=0.5处有一个 时 处有一个 极小值。 极小值。实际界面结构应使 最小, △GS最小,在这种情况下的 • 这类界面称为粗糙(Rough) 这类界面称为粗糙( ) 或非光滑( 或非光滑(Non-Faceted)界 ) 大多数金属和合金的液/ 面。大多数金属和合金的液 固相界面是粗糙型的。 固相界面是粗糙型的。 • 当a>5时,x在接近 和1处出 在接近0和 处出 时 在接近 现极小值。 现极小值。 • 这类界面称光滑(Faceted) 这类界面称光滑( ) 界面。 界面。多数无机化合物及某 些类金属如Bi、 、 的界 些类金属如 、Sb、Si的界 面是光滑型的。 面是光滑型的。
2.晶粒长大 晶粒长大
晶粒长大过程实质是液体中原子迁移到固体表面, 晶粒长大过程实质是液体中原子迁移到固体表面, 液体中原子迁移到固体表面 使液-固界面向液体中不断推移的过程 。 使液-固界面向液体中不断推移的过程
晶粒生长的形态包括平面状、 树枝状。 晶粒生长的形态包括平面状、胞状 、树枝状。 平面状
• (一)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
• 固液界面微观结构有两种类型 光滑界面;粗糙界面 固液界面微观结构有两种类型:光滑界面; 光滑界面 • 光滑界面 界面微观光滑 宏观为小平面界面 光滑界面:界面微观光滑 宏观为小平面界面 界面微观光滑,宏观为小平面界面。 • 粗糙界面:微观界面粗糙,宏观界面平直 平直。 粗糙界面:微观界面粗糙,宏观界面平直 粗糙
Jackson因子(a)与界面状态 因子
• (二)晶粒长大机制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cb48d86f0975f46526d3e164.png)
•=180o, GK’= GK. 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所需要的能量起伏相同. •0< < 180o, GK’< GK. 越小, 非均匀形核越容易, 需要的过冷度也越
小.
第四节晶核的形成
(二)形核率
1. 过冷度的影响 2. 固体杂质结构的影响 3. 固体杂质形貌的影响 4. 过热度的影响 5. 其他因素的影响
G V Gv S
结晶的驱动力
结晶的阻力
V:晶胚的体积; S: 表面积; GV:液固两相单位体积自由能差; σ: 单位面积的表面能.
第四节晶核的形成
假设晶胚为球体,半径为r,则:
G
4 3
r 3
Gv
4r 2
令 dG 0 dr
得rk
2
G vBiblioteka rk2TmH f T
T:过冷度; Tm 理论结晶温度; ΔHf 熔化潜热.
第五节晶核长大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假设界面上可能的原子位置数为N,其中NA个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 据,那么界面上被固相原子占据的位置的比例为x= NA/N。 如果x=50%,即界面上有50%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这样的截 面为粗糙界面;如果界面上有近于0%或100%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 据,这样的截面为光滑界面。 界面的平衡结构应该是界面能最低的结构,在光滑界面上任意添加 原子时,其界面自由能的变化:
理论结晶温度:纯金属液体在无 限缓慢冷却条件下结晶的温度。 过冷现象:实际的结晶过程冷速都 很快,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以 下开始结晶的现象。 过冷度T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 结晶温度的差值。
T= T0 –T1
第一节金属结晶的现象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过冷度随金属的本性、纯度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 而不同。金属不同,过冷度的大小不同;金属纯度 越高,过冷度越大;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515fb0fa7c1cfad6195fa7c6.png)
均匀形核时的能量变化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2.4 晶核的形成 假设过冷液体中出现一个半径为 r 的球形晶胚,它所引起的自由能变 化为: 4 3 G r GV 4r 2 3 在开始时,表面能项占优势,当r增加 到某一临界尺寸后,体积自由能的减 少将占优势。于是在ΔG与r的关系曲 线上有一个极大值ΔGK,与之对应的r 值为rK。 对上式进行处理,得到临界晶核半径 rK为: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2.4 晶核的形成
临界晶核半径rK为:
2Tm 2 rK GV HT
晶核的临界半径rK与过冷度ΔT成反比,过冷度 越大,则临界半径rK越小。另外已经知道,相 起伏的最大尺寸rmax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 过冷度越大,相起伏的最大尺寸rmax越大。 rmax = rK 所对应的过冷度ΔT K称为临界过冷度。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2.4 晶核的形成
在过冷液体中形成固态晶核时,若液相中各个区域出 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是相同的,这种形核方式为均匀形核, 又称为均质形核或自发形核;
若新相优先出现在液相中某些区域,则称为非均匀形 核,又称为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 均匀形核是指液态金属绝对纯净,无任何杂质,也不 和型壁接触,只是依靠液态金属的能量变化,由晶胚直接 形核的理想情况。实际的液态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某 些杂质,晶胚常常依附于这些固态杂质质点(包括型壁) 上形核,所以,实际金属的结晶主要是按非均匀形核方式 进行。
液体
晶体
液体中的相起伏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2.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在液态金属中,每一瞬间都涌 现出大量的尺寸不等的近程有序 原子集团。
相起伏的最大尺寸rmax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尺寸越小;温 度越低,尺寸越大,越容易达到 临界晶核尺寸。 根据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只 有在过冷液体中出现的尺寸较大 的相起伏才能在结晶时转变为晶 核,称为晶胚。 最大相起伏尺寸与 过冷度的关系
工程材料—纯金属的结晶
![工程材料—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459bb6fb9e314332396893fd.png)
铸锭的缺陷
1)缩孔(集中缩孔) ——最后凝固的地方 2)疏松(分散缩孔) ——枝晶间和枝晶内 3)气孔(皮下气孔)
20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结晶
二、同素异构转变
三、铸锭的结构
四、细化铸态金属晶粒的措施
五、单晶的制取
21
四、细化铸态金属晶粒的措施
1、晶粒度
晶粒度表示晶粒的大小, 可用晶粒的平均面积或
(1) ab—液态逐渐冷却 (2) bc—温度低于理论结晶 温度 过冷现象
过冷度
T T0 Tn
(3)cd—正在结晶 回升——结晶时释放的结晶潜热 大于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
Δt——孕育期
Δt
(4)de—正在结晶 平台——结晶时释放的结晶潜热与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 相等 (5)ef—固态逐渐冷却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个特殊温度:
1538 º C、1394º C、912º C
• 固态相变
特点: • 形核和长大 • 过冷度较大
钛、锡、钴、锰等金属也存在 同素异构转变。
16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结晶 二、同素异构转变 三、铸锭的结构 四、细化铸态金属晶粒的措施
五、单晶的制取
17
三、铸锭的结构
表层细等轴晶区 中间柱状晶区 心部粗等轴晶区
2) 树枝状长大: 冷却速度较大,形成负温度梯度,树枝 状的形状长大。
金属结晶示意图
12
平面长大的规则形状晶体
树枝状长大的树枝状晶体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13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0af96c6e6bd97f192379e963.png)
答:所求合金在1280 时 相的相对质量为1/4。
Cu
18 30
20
40
66 60 80
Ni 100
Ni%
铅-锡合金共晶相图
T,C
L
L+
L+
+
Pb
Sn
Sn%
液相线 固相线 固溶线 固溶线
T,C
共晶反应线 表示从c点到e点范围的合金, 在该温度上都要发生不同程 度上的共晶反应。
2.2.1. 二元合金的结晶 2.2.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2.2.3 铁碳合金的结晶
1.匀晶相图 2.共晶相图 3.包晶相图 4.共析相图
相图(平衡图、状态图)
平衡条件下,合金的相状态与温度、成份间关系的图形。
T,C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1083
L L+
L
L+
L+
c
d
e
+
共晶点 表示d点成分的合金冷却到
此温度上发生完全的共晶转
变。
Pb
Sn
+ Ld c e
• 共晶转变在恒温下进行。 • 转变结果是从一种液相中结晶出两个不同的固相。 • 存在一个确定的共晶点。在该点凝固温度最低。 • 成分在共晶线范围的合金都要经历共晶转变。
T,C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1394 C
912 C
-Fe,bcc -Fe,fcc -Fe,bcc
912 C
-Fe,fcc
-Fe,bcc
T 1538
1394
}-Fe,bcc
} 912 -Fe,fcc
} 770
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
![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c2dadd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b.png)
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一、引言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机械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金属结晶是金属材料中最基本的组织形态,其结构和性质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对于深入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纯金属结晶的定义纯金属结晶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经过凝固或加工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体。
纯金属结晶可以分为单晶、多晶和多孪晶三种类型。
三、纯金属结晶的形成机制1.核心生长机制:当液态金属降温到一定温度时,会出现过饱和现象,此时在液态中就会出现微小团簇。
这些团簇在进一步降温过程中逐渐增大,并且在团簇表面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原子开始有序排列,形成晶体,最终形成单晶或多晶。
2.固相生长机制:当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进行变形加工时,金属中的原子会发生位错和滑移等变化,导致晶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变化会引起局部应力集中,从而促进新的晶核形成。
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新的晶核逐渐长大并与周围的晶粒相互交错,最终形成多孪晶。
四、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1.单晶生长方向规律:单晶是由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缺陷和杂质的结构体组成。
在单晶生长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某些方向上生长速度较快,在其他方向上则较慢。
因此,在单晶中会出现一些特定方向上生长速度较快的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取向区”。
2.多孪晶取向规律:多孪晶是由多个孪生组分组合而成的结构体。
在多孪晶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取向规律,即同一晶粒内的各个孪生组分在晶格取向上具有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测量和分析。
3.晶界结构与性能规律:晶界是指不同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其结构和性质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纯金属中,晶界主要由原子错配和原子缺陷等因素引起。
因此,在金属材料中研究晶界结构和性质对于深入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ppt课件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74e1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b.png)
干曲折的小平面构成,所以又称小平面界面。
b. 粗糙界面 (Rough interface):原子尺度下,界面两侧有几
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固液原子犬牙交错排列。光学
显微镜下,这类界面是平直的,所以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42
2.5 晶核的长大
界面结构
光滑界面
液态金属中不仅存在结构起伏,而且存在能量起伏,也即
液态金属不同区域内的自由能也并不相同,因此形核功可
通过体系的能量起伏来提供。当体系中某一区域的高能原
子附着在临界晶核上,将释放一部分能量,一个稳定的晶
核即可形成。
34
2.4 晶核的形成
形核率 (Nucleation rate)
单位时间在单位体积液体内形成晶核的数目称为形核率。
22
2.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液态金属相起伏的特点
23
2.4 晶核的形成
前面谈到了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但事实上,
许多过冷液体并不立即发生凝固结晶。如液态高纯Sn过
冷5~20℃时,经很长时间还不会凝固。说明凝固过程还
存在某种障碍。
因此,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凝固过程究竟如
何进行的(机理问题)?进行的速度如何
靠液态金属的能量变化,由晶胚直接形核的过程。
非均匀形核:又称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是指依附液体中现有固
体杂质或容器表面形成晶核的过程。实际液态金属中,总有或多或
少的杂质,晶胚总是依附于这些杂质质点上形成晶核,实际的结晶
过程主要是按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25
2.4 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Homogeneous nucleation)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金属的结晶
凝固与结晶 一、纯金属的结晶条件与结晶过程 二、形核规律:均质形核和非均质形核 三、长大规律 四、晶粒大小及控制 五、铸件组织 小结
结晶: 液体 --> 晶体
凝固: 液体 --> 固体(晶体 或 非晶体)
液体 晶体
1. 纯 金 属 的 结 晶 条 件
纯金属结晶的条 件就是应当有一 定的过冷度
小结
重点要求 1. 过冷度的概念,晶粒度的影响因素。 2. 铸锭组织。
1. 1) 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它们是: 形核和晶核长大 2) 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 用是 增加晶核数量,或阻碍晶粒长大。 3) 过冷度是指为:理论结晶温度 - 开始结晶温度 其表示符号为: T 4)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高 2. 1)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No ) 2)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No )
4)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 金属型与砂型浇注 < (2) 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 < (3) 铸成薄件与厚件 (4) 浇注时振动与不振动 < <
(2)变质处理
在液体金属中加入变质剂(孕育剂),以细化 晶粒和改善组织的工艺措施。
变质剂的作用:作为非均质形 核的核心,或阻碍晶粒长大。
(3)振动结晶
——机械振动、超声振动,或电 磁搅拌等。 振动的作用:使树枝晶破碎,晶核数 增加,晶粒细化。
五、铸锭组织
表面细晶粒层 中间柱状晶粒层
中心等轴晶粒层
3. 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2) 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a. 快速浇注 b. 加变质剂
√ √
c. 以砂型代金属型
4. 3) 在实际应用中,细晶粒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 细化晶粒提高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a. 提高过冷度 b. 变质处理 c. 振动结晶
晶核长大规律
两种长大方式 —— 平面生长 与 树枝状生长。
树枝 状生 长 平面生长
树枝状晶体生长示意图
四、晶粒大小及控制
细晶强化 细化晶粒的方法: (1)增大过冷度 提高冷却速度和降低浇注温度 (2)变质处理 (3)附加振动
(1)提高过冷度
G,N N
G
T 形核率N 、长大速度G 与 过冷度T 的关系
过冷度
T
T0 Tn
T= T0 - Tn }T
理论结晶温度 开始结晶温度
t
冷却曲线
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
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形核和晶核长大的过程 液态金属 形核
晶核长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全结晶
形核规律 两种形核方式 —— 均质形核与非均质形核
均质形核 由液体金属内部原子聚集尺寸超过临界晶 核尺寸后形成的结晶核心。 非均质形核 —— 是依附于外来杂质上生 成的晶核。
单晶体的制备
(1)基本原理:保证一个晶核形成并长大。
(2)制备方法:尖端形核法和垂直提拉法。
©2003 Brooks/Cole,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Inc. Thomson Learning ™ is a trademark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