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案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v_show/id_XMjYzODk2Mzcy.html
(3)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v_show/id_XMzU5OTIxOTM2.html
出示问题: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通过去网上搜索积累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文字和图像。
附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水静清绿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教学方法
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一、以情入景,揭示课题。
1、导入课题:
“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山水的美举世闻名,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播放《桂林山水》课文情景朗读。
/v?word=%C7%E9%BE%B0%C0%CA%B6%C1%B9%F0%C1%D6%B5%C4%C9%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
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教学突破:利用课件创造情景,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搜索”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完这课,我觉得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其身心均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
t=&face=0&istype=2&word=%B9%F0%C1%D6%B5%C4%CF%F3%B1%C7%C9%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
1、读出音乐美、形象美。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等。注意以上几点,分小组读课文,在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感受到一连串意象的美。
2、配乐读课文使学生审美感受又进一层。
3、展现桂林风光图画,让学生观赏,学生感叹“啊,这样美!”学生头脑中意象或与此契合,或没有想象到,通过互补、印证想象更丰富了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桂林山水》。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观察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通过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桂林山水》的内容简介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描绘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特色。

2.2 生字词的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4.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4.3 课文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书写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桂林山水》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5.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5.3 桂林山水图片和视频收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课堂教学。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生字词,传授相关知识。

6.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6.3 情景教学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设计7.1 课堂导入利用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方法方面: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桂林山水的美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同时,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针对课文的不同部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例如,在分析课文描绘的山水特点时,可以提问:“课文是如何描绘桂林山水的美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形容词和动词,它们对描绘景色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清澈的江水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不胜收的自然画卷。《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旨在让学生通过文字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本教学案例以该课文为基础,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和人性化的引导,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林山水的韵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具体的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作品《桂林山水》教案设计参赛选手姓名:陈宁波学校名称: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平柳小学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平柳小学陈宁波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认识8个生字,书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无暇、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的方法,能模仿句式写一段话。

三、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课。

本组都是围绕“祖国的壮丽山河”专题写的。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以优美精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本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训练学生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的好例子;其中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进行习作的极佳典范。

四、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语文课标》“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积累,培养语感”的精神,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激趣法、朗读体会法、举一反三法、启发引导法等,力图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现“平等对话、自主探究、双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特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揭题1.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风光图,学生观看。

/it/u=3532526191,1548885201&fm=52&gp=0.jpg/it/u=2847049055,3921254325&fm=52&gp=0.jpg/it/u=2437437623,489556395&fm=52&gp=0.jpg/it/u=2950423881,389808283&fm=52&gp=0.jpg3.看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想?(指名个别回答)3.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更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好吧!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学生齐读(读出美的感觉)。

桂林山水教案案例_六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桂林山水教案案例_六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桂林山水教案案例_六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桂林山水教案案例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再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

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入手”学课文。

揭示操作步骤: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2)抓关键词理解句意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分述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最后。

总结总体感受。

三、熟读课文1.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学生自由谈上节课的收获二、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1.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明确:(1)文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水“甲天下”。

(2)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3)运用多种方式,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思考: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自学后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进行朗读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教学案参赛人:赵延凤单位:山东昌乐县营丘镇崔家庄小学《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可见,“感悟”是前提,“积累”是基础,“表述”是创新。

所以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以培养语感为起点,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体验为重点。

换句话来说:增强了感悟的实效性,就等于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课题:课题:《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通过读,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2.通过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景色美。

3.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4.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

能用“赞叹──描述”的方法来抒发热爱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通过百度搜索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三、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按总—分—总的写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百度搜索的课文朗读视频,课件及背景音乐)四、教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桂林山水》的相关教学材料,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教学朗读和相关的图片,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先看看山吧。

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

桂林山水名师教案设计:领略山水之美,感受文化的熏陶

桂林山水名师教案设计:领略山水之美,感受文化的熏陶

桂林山水名师教案设计:领略山水之美,感受文化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1.学习桂林山水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形成和特点。

2.通过桂林山水的景色感受到文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加深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桂林山水的形成与特点桂林山水是因为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环境而形成的。

学生通过了解桂林山水的地貌构造和地质历史,能更好地理解桂林山水众多的奇峰怪石。

授课方法建议采用PPT课件的形式,将桂林山水的形成过程和地质特点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示范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桂林山水的形成和特点。

2.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桂林山水的美丽不仅在于其自然景观,也得益于悠久的文化历史。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例如讲解或者表演等,在课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对成形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老师可以布置一项小作业,让学生走进当地的文化场所或者博物馆,了解桂林山水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桂林山水鉴赏技巧的掌握桂林山水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的代表,其自然景色的美丽之处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来发掘。

如何锻炼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的鉴赏能力,可以采用授课+实践的方式。

在授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等形式,传授桂林山水美丽之处,并引导学生去通过摄影等形式将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帮助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上课时间内自由讨论。

以桂林山水为语境,让学生分享各自对于桂林山水的感悟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教学方式及评估方式1.教学技术本教学案例包括多项教学技术,包括PPT分析、野外实习、小组讨论等。

PPT分析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和视频来演示桂林山水的形成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更生动有趣地理解桂林山水;野外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文化内涵;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自由分享意见,并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1.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1.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勇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桂林山水的图片和旅游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2.邀请游客或播放旅游视频,分享桂林山水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创设“我是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多元感官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激发想象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如:“你在课堂上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需要提高的地方?”
2.学生互相评价,如:“你的同伴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对桂林山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桂林山水景点,共同探讨、分工合作,完成对景点的介绍。
2.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如撰写导游词、绘制景点画作等。
3.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4.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一、课题: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课《桂林山水》。

二、设计理念:表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进程中的自主、合作、探讨,并通过创设情境帮忙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充分运用精读、欣赏画面等方式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词,理解“翡翠”“连绵不断”等词语。

2.理解第二、三段课文,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3.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如何的景象。

四、教学重难点:(1)、深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用归纳段意的方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五、教学进程:一、别离出示泰山、西湖的图片,诗歌《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你想对泰山、西湖说些什么?二、板书课题:1. 桂林山水(1)简介桂林山,初读课文(2)说说你对桂林山水总印象。

(3)哪句话讲出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3、学习课文第一段你是如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句的?4、学习课文第二段。

(1)登岸“桂林旅游网”,介绍桂林山水。

(2)结合课文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通过看图读文,你对漓江的水有什么样的感觉?(静、清、绿)(3)继续找自己以为具有美好联想的句子,指名读。

出示漓江水“静”的句子,课件出示流动的水与静止的水帮忙指导朗诵。

出示漓江水“清”的句子,课件演示清澈的江水指导朗诵。

出示漓江水“绿”的句子,课件展示水与翡翠的颜色对比指导朗诵。

(4)齐读这一段,交流:面对这样的漓江水,你的眼前恍如出现了一个如何的形象?(漓江充满着柔,充满着美,这正如一个柔美的女子呀)引导女生读这一段体会柔美的情感。

第二次,男女生齐读五、学习课文第三段(1)阅读网站上的风光、图片。

引导学生见地桂林的山。

(2)用一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

(3)指导朗诵“桂林山“这一段。

(4)讨论小结:用“峰峦宏伟的泰山”和“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相较,写出桂林山水的奇、秀、险的特点。

说课稿优秀案例

说课稿优秀案例

说课稿优秀案例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不仅能够清晰地展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还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面,我们将以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为例,为大家呈现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案例。

一、说教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具体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需要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桂林山水》_ 刘晓清

《桂林山水》_ 刘晓清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课时安排:1 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 4、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科:语文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 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三、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 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认识到桂林山水的美丽,让学生在游览山水美景的同时学 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片,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 水的?你最92&lm=-1&cl=2&fr=ala1&word=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B9%F0%C1%D6%C9%BD%CB%AE%CD%BC%C6%AC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万宁市万城镇南坡小学刘丽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1、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畅言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过渡语: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同学们,今天我们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一起走进那迷人的画卷。

二、随景入文初读课文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畅言机范读。

3、指名分段配音朗读。

三、依图学文理解第一段默读,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四、看图学文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质疑问难。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大海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西湖水平如镜是宁静柔和的美,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出示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画简笔画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概括: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教育教学活动教研案例(3篇)

教育教学活动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

本文将以一堂小学语文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桂林山水》一文展开。

文章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4)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拓展到生活中的自然美景。

4.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朗读课文时,学生的语气、语调不够生动,需要加强指导。

三、教研活动1. 教师集体备课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进行了集体备课,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1)针对生字词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教师提出加强课后辅导,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朗读课文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2)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提出在讨论环节增加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针对朗读课文时语气、语调不够生动的问题,教师提出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表现作者的情感。

2. 教师观摩学习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三、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4Z8fvSKms/
六、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一文描绘了桂林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具有浓厚的描写色彩和抒情色彩,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一篇美文,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桂林山水的那份独特的如诗如画的美,是我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赏读语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朗诵,熟读以成诵。当然,我也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风光,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但领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桂林山水那份如画的美,而且有了更大的收益。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学校: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姓名:杨青
职称:二级教师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
请提供1教师,校骨干教师,青州市教学能手,青州市优秀教师,从事多年语文教学,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多次评为先进班集体;有着较丰富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任教学科成绩优秀;多次参加市、片级优质课比赛并获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得奖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

《桂林山水》-杨同章

《桂林山水》-杨同章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思考每小节写的什么?
4、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再次欣赏图片,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5)、师重点检查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师: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怎样读?读出很“奇”、很“秀”、很“险”的感受来。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
(1)读读第四自然段,欣赏桂林山水视频。
师:在第四段中,哪句是总结桂林山水美景的。为什么说这段是总结段呢?
师:再进一步启发:不但是那么“奇”、“秀”“险”的山,你再仔细看看,山中还有什么——云雾迷茫、绿树红花,江面上呢——竹筏小舟。想想吧,这里不是好象进入仙境吗?
2)、齐读: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的山如此之美,让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那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赶快找到描写桂林的山的第三自然段。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
(1)、师出示自学要求:
①、作者把桂林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63351703499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6%B3%B0%E5%B1%B1%E5%9B%BE%E7%89%87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与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与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与反思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教师采取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加以引导,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以《桂林山水》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桂林山水之美,掌握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作的方法。

片段一:赏美《桂林山水》一文以作者乘舟航行碧波之上的所见所感为主线,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相映的桂林风光图,体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读来让人赏心怡情。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感觉漓江的水真是太美了!生2:我知道了这部分主要是写漓江水的特点。

师:漓江之水有什么特点呢?生:水静、水清、水绿。

师: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根本的特点呢?(学生有点茫然,很明显,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根本特点”)师:大家想想看,静、清、绿这三个特点中,如果有一个没有了,另外两个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这一个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再将第二自然段细读一下。

(学生读)师: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生:“静”是漓江水的根本特点。

因为如果水不静,就不可能清,也不可能绿。

师:为什么?生:因为静,说明水流不急。

水流得慢,那江中泥沙就都沉下去了,江水就变得清了。

像黄河,滚滚翻腾,一路奔来,卷起了很多的泥沙,就不可能是清的了。

师:那绿又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水清,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水草,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就变得绿了。

师:好极了。

漓江水静静地流淌着,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所以清,我们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如果像黄河那样奔腾咆哮起来,漓江水就会变得不清也不绿了,只能是泥沙翻卷的一条江水了。

下面,谁能用感叹的语气说一说?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学生语气平淡)师:指导朗读。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三、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师过渡: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欣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
1、理解“空中、山间、江上”这样的层次、方位、立体感觉。(板画云雾迷蒙、绿树红花)。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按总——分——总的写法,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洞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独特的美。
一、重视感情朗读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然后再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背诵,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背。
1、自主学习生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体会“波澜壮阔、水光潋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山脉逶迤、奇峰罗列、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陆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

桂林山水试讲教案

桂林山水试讲教案

桂林山水试讲教案教案题目:桂林山水,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

2.了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4.通过学习桂林山水,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介绍。

2.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3.名言佳句的欣赏和解读。

4.创作一个桂林山水的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0分钟)通过讲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理解。

讲解内容包括:桂林山水的盛名和历史渊源、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名言佳句的欣赏和解读(20分钟)选取桂林山水相关的名人名言和古诗佳句,进行欣赏和解读。

通过了解这些名言佳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4.创作一个桂林山水的诗歌(25分钟)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让他们自己创作一个桂林山水的诗歌。

可以参考之前学习的名言佳句和对桂林山水的认识,以及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仰慕之情。

5.诗歌朗诵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将自己的诗歌进行朗诵和分享,展示各自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朗诵和分享,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导入环节对桂林山水的反应,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

2.观察学生在学习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时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观察学生对名言佳句的欣赏和解读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桂林山水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4.评价学生创作的桂林山水诗歌的质量和创意度。

5.评价学生在诗歌朗诵和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后反思和改进: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学评价的分析,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下次教学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2.识记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