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
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科普)2024
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引言概述: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化学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突破,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从理论到实践,为读者带来全面而深入的科普知识。
正文内容:一、近代化学理论的突破1.量子力学的应用量子力学对于近代化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揭示了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真实本质。
为原子、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等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
2.化学键的理论创新分子轨道理论的提出。
解释了化学键的本质和稳定性。
为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3.配位化学的发展复杂物质的配位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配位键的形成和解离动力学的研究。
为现代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奠定了基础。
4.研究方法的创新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X射线晶体学的发展。
超快激光技术的应用。
5.理论计算的突破密度泛函理论的提出。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
可视化软件的应用。
二、近代化学实践的突破1.新材料的开发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2.药物化学的进步新药研发的突破。
药物传输和释放的创新。
个体化药物研究的开展。
3.环境保护和能源研究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制。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环境修复技术的创新。
4.食品安全的提升食物添加剂的研发与安全性评估。
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
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
5.生物化学的进展DNA和蛋白质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工程和遗传改造的突破。
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技术。
总结: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是一个不断拓展的领域。
从理论到实践,化学科学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量子力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的发展为我们解开了化学中的许多谜团,新材料、药物化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生物化学的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健康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领域的突破和发展也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新。
化学中的化学物理学和量子化学
化学中的化学物理学和量子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应用的科学。
然而,化学所研究的化学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微观世界,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的化学变化必须依靠物理学来支撑和解释。
因此,化学和物理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化学物理学和量子化学是连接两门学科的桥梁。
一、化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学是研究化学变化和化学系统在物理方面的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的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动力学的物理方面,特别是反应速率和热力学关系,提供了定量的工具和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和量度热力学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物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化学反应是一个动力学过程,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物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反应速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建立反应速率定律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阿伦尼乌斯方程,它描述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指数关系和浓度的反应级数。
化学物理学还研究热力学,包括热力学体系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定律等。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的学科,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的基础,包括能量守恒、熵增加定律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定律等。
通过热力学定律,可以计算热量、热力学势和反应热等参数,而这些参数又可以用于预测、设计和优化化学工艺。
二、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研究分子和原子的量子机制和能量变化的一门学科。
量子化学理论基于量子力学和波粒二象性,使用运动方程和波函数描述电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通过计算得到分子的几何形状和能量。
量子化学理论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分子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可以解释化学键的本质、电荷分布和分子光学性质等。
计算量子化学中,哈特里-福克方程(Hartree-Fock equation)是基本方程,通过求解一组单电子波函数得到分子的总波函数。
另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密度泛函理论,它通过电荷密度计算分子的能量和响应性质。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新方法的发展,量子化学的预测精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重要发现和理论基础都依赖于量子化学。
化学键的量子化学研究(二)
化学键的量子化学研究(二)周光耀【摘要】阐述了化学键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量子化学概念。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进行分子轨道和电子密度差分析,从Hellman-Feynman静电定理的视角,考察了化学键之一离子键的本质,并研究了由离子键所构成的离子晶体的内在电子结构特征。
离子键是在核(或基团)之间共享成键区电子所引起的结合力。
【期刊名称】《物理化学进展》【年(卷),期】2018(007)002【总页数】9页(P95-103)【关键词】化学键;Hellman-Feynman静电定理;电子共享;离子键;离子晶体;电中性原理【作者】周光耀【作者单位】[1]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 引言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渐认识了化学、形成了化学学科。
化学的根本问题是化学键,即原子之间是怎样产生结合力的,这结合力的本质是什么?1.1. 《化学键的本质》是化学键认识的一个历史总结美国科学家Pauling 1938年出版《化学键的本质》[1] (第三版1960年),总结了此前百多年化学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量子化学早期用于化学键研究的成果,奠定了化学键本质研究的基础。
关于化学键认识的历史,Pauling在晚年曾写文章[2]进行过总结,另有大量的综述[3] [4] [5] [6] [7]。
《化学键的本质》将化学键定义为:就两个原子或原子团而言,如果作用于它们之间的力能够导致聚集体的形成,这个聚集体的稳定性又是大到可让化学家方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子品种来看待,则我们说在这些原子或原子团之间存在着化学键。
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这个定义是对客观化学事实的抽象概括,它没有涉及化学键本身的机制,至今仍是适用的。
《化学键的本质》将化学键按其性质作的分门别类,至今仍然是化学常识。
现在化学键按成键机制大体被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还有和这些键的机制不一样的,为另类:氢键、范德华作用。
化学键理论
偶联剂分子应至少含有两种官能团,第一种官能团在理论上可于增强材料起化学反应,第二种官能团在理论上应能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与树脂分子链形成化学键结合,于是,偶联剂分子像“桥”一样,将增强材料与基体通过共价键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了。
1简介1949年,Bjorksten和Lyaeger共同提出化学键理论。
关于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结合的理论。
按照这种理论,原子(或离子)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成分子(或晶体)的。
形成化学键的物理机制是电磁相互作用。
2重要意义分子中元素原子的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形成正负离子,由电荷相反的正负离子通过其过剩电荷的库伦力彼此吸引形成分子,这种静电库伦力称为离子键;原子间以共享电子对的方式形成分子,这种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在通常情况下,共价键共享的电子对分别由两个原子提供,有时共享的电子对则是由一个原子提供的,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配位共价键;联结金属原子的键称为金属键,金属键的最显著特点是成键电子的流动性,它使金属表现出高度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由极性很强的化合物H-X键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键中电负性很大的原子X上的孤立电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分子之间的一种结合力叫氢键。
氢键不是化学键,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的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强而比化学键弱。
氢键在生理学和蛋白质结构化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人类认识人类对物质结合方式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古希腊,恩培多克勒用爱和恨说明物质间的结合和分离,德谟克利特则用原子的漩涡运动说明原子的聚集和分散。
中世纪的J.R.格劳伯(1604~1670)提出了物质同类相亲、异类相斥的思想。
其后还出现了关于物质结合的亲和力说,认为物质的微粒具有亲和力,由此互相吸引而结合在一起。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J.J.贝采利乌斯(1779~1848)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正负电相互吸引的观念基础上的电化二元说,从而使亲和力说更加系统化。
阐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的经典价键理论是在原子概念基础上形成的。
什么是量子化学
什么是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现象和过程的量子力学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到使用量子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问题,包括分子结构、化学键、反应机制、光谱性质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
量子化学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重要应用,如在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能源领域等。
量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量子化学的基础是量子力学,它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规律。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和算符等。
2.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量子化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用于描述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和化学键。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分子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和光谱性质等。
3.电子结构计算:电子结构计算是量子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计算分子或材料的电子密度分布来预测其性质。
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包括从头算(Ab Initio)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等。
4.化学反应动力学:量子化学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反应速率、活化能、过渡态等。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子轨道能级,可以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5.光谱学:量子化学方法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分子和材料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等光谱性质。
光谱学在化学、物理、生物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6.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在材料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预测材料的电子、磁性和光学性质,优化材料的设计和合成等。
7.量子化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在生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研究蛋白质结构、酶催化反应、DNA和RNA的碱基配对等。
8.量子化学在环境科学和能源领域的应用:量子化学可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大气化学过程、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总之,量子化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它为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现代化学原理 金若水
现代化学原理金若水现代化学原理是指在20世纪以后,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所得到的关于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金若水是一位中国化学家,对化学反应机理和有机合成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化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可以通过周期表来预测和解释。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分子结构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包括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长、键角等参数。
3. 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包括反应物的转化为产物和反应速率的确定。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和速率方程来描述和解释,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
平衡常数描述了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比值。
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反应机理等。
5. 有机化学和合成化学:有机化学研究含碳的化合物,包括碳的结构、化学键和反应机理等。
合成化学研究有机合成方法和反应条件,通过设计合成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
金若水是中国化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在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他提出了金氏规则,该规则描述了分子内的氢键和碳碳键的相互作用,对有机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他还研究了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为有机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是当今化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理论化学的不断进步,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化学以及分子设计等方向。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三大方面来介绍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的现状。
一、历史发展1857年,Kekulé提出了苯环分子的六元结构,开创了现代有机化学的先河。
随后,人们开始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化学家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计算。
1960年,John Pople提出了一种以Hartree-Fock方法为基础的分子轨道计算方法,这是量子化学计算的奠基之作。
1976年,Kenichi Fukui和Roald Hoffmann凭借分子轨道理论首次解释了有机化学中的非线性效应,共同获得了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1981年,Michael Kohn和Pople提出了密度泛函理论,为计算复杂分子的电子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量子化学的新纪元。
二、主要研究内容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主要研究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光学性质以及反应机理等问题,是化学领域最前沿和最复杂的理论研究方向之一。
其中,密度泛函理论广泛应用于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是当今量子化学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
另外,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方法也应用于研究液态分子和非晶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三、应用领域计算化学和量子化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化学以及分子设计等方向。
举个例子,计算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材料科学家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从而预测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化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生物化学家研究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探究分子的折叠机理,为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2024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2024一、化学键的基本概念1.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原子或离子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化学键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和性质的不同,化学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虽然不属于化学键,但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二、离子键1. 离子键的形成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2. 离子键的特点高熔点和沸点:由于离子键较强,需要大量能量才能打破。
导电性: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具有导电性。
硬度大、脆性大:离子晶体结构紧密,但受外力时容易发生离子层错位,导致脆性。
3. 离子键的实例NaCl(氯化钠):钠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氯获得一个电子形成Cl⁻,两者通过离子键结合。
CaO(氧化钙):钙失去两个电子形成Ca²⁺,氧获得两个电子形成O²⁻,形成离子键。
三、共价键1.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通常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2. 共价键的类型单键:共享一对电子,如H₂中的HH键。
双键:共享两对电子,如O₂中的O=O键。
三键:共享三对电子,如N₂中的N≡N键。
3. 共价键的特点方向性:共价键的形成依赖于原子轨道的重叠,因此具有方向性。
饱和性:每个原子能形成的共价键数量有限,取决于其未成对电子的数量。
极性:根据共享电子对的偏移情况,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4. 共价键的实例H₂(氢气):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一对电子形成HH键。
CO₂(二氧化碳):碳和氧通过双键形成O=C=O结构。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引言概述:
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时期,化学科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探讨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化学元素的发现与分类
1.1 18世纪化学元素的概念确立
1.2 19世纪元素周期表的建立
1.3 化学元素的分类与周期性规律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理论
2.1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2.2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2.3 20世纪量子化学的发展
三、有机化学的兴起
3.1 有机物的发现与研究
3.2 有机化学理论的建立
3.3 有机合成的重要突破
四、化学分析方法的进步
4.1 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4.2 分析仪器的应用
4.3 分析化学的新技术
五、化学工业的发展
5.1 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5.2 化学工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3 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结语: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对化学元素、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化学分析方法和化学工业等方面的研究,化学科学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翼未来能够继续探索化学科学的未知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量子化学是一种使用量子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基础科学。
它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和研究原子、分子和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理解化学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量子化学理论方法。
1.哈特里-福克方法:哈特里-福克方法是解决薛定谔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通过引入一组波函数来描述电子的状态,并使用变分原理来求解波函数的平方和,从而得到电子的能量和波函数。
哈特里-福克方法是量子化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反应动力学和光谱等。
2.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DFT是一种计算电子结构的理论方法,它将多电子系统的能量表示为电子密度的函数。
DFT方法通过求解电子密度函数的优化问题来得到系统的最低能量状态,从而预测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DFT方法广泛应用于研究分子的几何结构、化学键、反应性和电子光谱等。
3.构型相互作用(Configuratioin Interaction,CI):CI是一种计算方法,它将多电子波函数表示为单电子波函数的线性组合。
CI方法通过引入一系列激发态波函数来考虑电子的关联效应,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CI方法广泛应用于研究激发态分子的性质、化学反应中的键断裂和电子转移等过程。
4.Møller-Plesset微扰理论(MP2):MP2是一种微扰理论方法,它在哈特里-福克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二阶微扰项,以考虑电子相关效应的影响。
MP2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振动光谱和反应性等,它提供了对电子相关效应的更准确描述。
5.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omplete Active Space Self Consistent Field,CASSCF):CASSCF是一种多组态方法,它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电子状态和激发态的贡献。
化学键理论
化学键理论简介化学键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是构成分子和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化学键理论旨在解释化学键形成的原因以及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化学键理论。
1. 价键理论价键理论也称为路易斯理论,是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于1916年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化学键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或电子转移。
在化学键中,原子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以实现稳定状态。
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而离子键的形成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
2. 电子云理论电子云理论也称为量子力学理论,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艾尔温·薛定谔等人在20世纪初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电子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粒子,而是存在于原子周围的一种云状结构,称为电子云。
在化学键中,电子云之间的重叠是化学键的形成基础。
共价键形成是由于两个原子的电子云的重叠,而离子键形成是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
3.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由德国化学家恩斯特·赫尔曼·福克和罗伯特·桥·休伊特于20世纪初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分子中的电子不再局限于原子轨道,而是存在于整个分子的分子轨道中。
分子轨道可以是成键轨道(高能级)或反键轨道(低能级)。
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成键轨道的重叠,而离子键的形成是通过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的重叠。
4.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是由美国化学家林纳斯·鲍林在20世纪初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原子轨道在形成化学键时会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具有介于原子轨道之间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解释一些分子的形状和键角。
杂化轨道的形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重叠,以实现更强的化学键。
5. 价电子对斥力理论价电子对斥力理论也称为VSEPR理论,是由英国化学家罗纳德·吉尔斯彭尼克在1940年代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化学键的形成是为了最小化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分子的几何形状取决于周围的原子和非键电子对的排列方式。
化学的故事
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建立了近代原子论,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分子假说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化学理论体系。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案】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与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种类统计数据
1900年统计数
55万种 110万种
45年增 加1倍 25年增 加1倍
1945年统计数 1970年统计数
1999年统计数 2003所统计数
236.7万种
2340万种 4500万种
29年增 加10倍 4年增 加1 倍
20世纪化学的回顾
(1)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放射性和铀裂变的发明;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新结构— 合成化学;高分子科学和材料;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 应动态学。 (2)化学工业的大发展 ①石油化工 ②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纤维、橡胶) ③合成氨工业 ④医药工业
物是碱。
交流与讨论
知识点3 酸、碱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 是 酸; 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 是 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 受质子,称之为两性物质。
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 成、结构、变化的历史
化学科学发展史
人类合成、创造更多新物 质的历史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一例
铜镜
汉武帝时铜币 先秦刀币
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金属的开发和利用
黄铜矿
赤铁矿
铝矿
锰矿
钨矿
锌矿
1、记忆合金: Ni-Ti等合金,在较低温度下受 力发生变形后,当加热某温度时,形状会恢复到 受力前的形状。 2、泡沫合金:含有泡沫气孔的特种金属。如: 向熔融的铝合金中通入空气,然后加入发泡剂 如氢化钛可形成泡沫铝合金。它有质轻、隔热、 吸音的效能。 3、储氢合金:Ti-Fe和La-Ni合金能大量吸收 H2。为推动H2作为能源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量子力学基础及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理论简述
量子力学基础及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理论简述一、量子力学:黑体辐射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当然黑体仍然要向外辐射)。
黑体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R=σΤ^4,σ=5.670 51×10^-8 W·m^-2·K^-4 R:发光度,维恩位移定律λmax=C/T λmax,最大发光度波长 C=2.898×10^-6m·K普朗克量子论物体中频率为v的谐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它的一最小值E的整数倍,E=hv,h=6.6260755×10^-34J·s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学说: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相对应的,光具有波动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的干涉和衍射。
P=mc=E/c=hv/c=h/λ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
由A.埃斯特朗首先从氢放电管中获得,后来W.哈根斯和H.沃格耳等在拍摄恒星光谱中也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线。
到1885年已在可见光和近紫外光谱区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14条谱线,谱线强度和间隔都沿着短波方向递减。
其中可见光区有4条,分别用Hα、Hβ、Hγ、Hδ表示,其波长的粗略值分别为656.28纳米、486.13纳米、434.05纳米和410.17纳米。
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发射或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形成的光谱。
氢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光谱.电子衍射德布罗意假设(德布罗意关系式):λ=h/p=h/(mv)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在一些条件下表现粒子性,在一些条件下表现波动性。
不确定性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
本身为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 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 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
《化学史》——7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
两门学科相互推动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放射性的发现才有了 原子物理学以致量子力学和整个微观世界的研究,物理学关于原子 结构和量子论的理论研究才使得化学开始真正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 的科学,而不单纯是实验室的工作。物理学研究原子结构而化学研 究原子的组合,是整个二十世纪科学史的主流。
化学基础研究的五大突破
化学基础研究的五大突破
放射性和铀裂变
1g铀裂变能量=2.5t标准煤燃烧 1903年居里夫妇获Nobel物理奖(打开了原子物理学的大门)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Nobel化学奖(发现钋、镭) 1908年卢瑟福(英)获Nobel化学奖(元素嬗变和放射性物质的化学
研究) 1935年约里奥-居里夫妇获得Nobel化学奖(发现人工放射元素) 1938年费米(意)获得Nobel物理奖(创造新元素) 1944年哈恩(德)获得Nobel化学奖(发现重核裂变)
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 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 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 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 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 的国家。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我国都有。是 世界上冶炼矿产最早的国家。
古代和近代化学 史掠影
1. 我国有了青铜器;春秋晚期能炼铁;战国晚
期能炼钢;唐代;有了火药。 2.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 化学家普利斯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法 国化学家锡最早用天平和为研究化学的工具, 并推翻了燃素学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 雷利等陆续从空气中发现了惰性气体。 3. 1748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 恒定律。 4.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 说。
量子力学解释下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
量子力学解释下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引言: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框架,它提供了解释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量子力学如何解释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以及这些理论对于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解释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理论表明,电子既可以被视为粒子,也可以被视为波动。
根据波粒二象性理论,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再是确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理论,电子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
波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它包含了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信息。
根据波函数的模平方,可以得到电子在不同位置的概率密度分布。
量子力学通过薛定谔方程来描述电子的运动和能量。
薛定谔方程是一个波动方程,它可以通过求解得到电子的波函数。
电子的波函数是一个包含能量信息的函数,它描述了电子的能级和轨道。
二、化学键的量子力学解释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量子力学提供了解释化学键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形成是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理论,电子存在于原子的能级和轨道中。
当两个原子靠近时,它们的电子轨道会重叠,形成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是由两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线性组合原理,分子轨道可以是成键轨道、反键轨道或非键轨道。
成键轨道是电子密度较高的轨道,它促进了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
反键轨道是电子密度较低的轨道,它阻碍了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
非键轨道是电子密度最低的轨道,它不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的强度和性质取决于成键和反键轨道的能量差异。
当成键轨道的能量较低,反键轨道的能量较高时,化学键就是稳定的。
当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的能量相等时,化学键就是不稳定的。
三、量子力学在化学领域的应用量子力学的电子结构理论为化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工具。
基于量子力学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哈特里-福克方法(HF),可以预测分子的结构、能量和性质。
量子力学知识:量子力学中的化学键
量子力学知识:量子力学中的化学键在化学中,键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传统上,化学键被描述为两个原子之间的牢固连接。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键的本质。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原子中的电子存在于离散的能级中,而化学键实际上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波函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换句话说,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形成的。
在量子力学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将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视为“共振态”。
两个原子之间的共振态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波函数的叠加。
当这些波函数相互叠加时,它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电子云,这个电子云可以像单个粒子一样被看作是新粒子。
这个新粒子被称为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比单个原子的电子轨道更为稳定,因为它们将电子波函数分散在两个原子之间,有效地减少了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分子轨道的形状与对应的孤对电子轨道的形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一个分子可以通过它所包含的孤对电子的数目和位于原子上的位置来预测它的化学性质。
这个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尤为有用,因为有机化学中的许多分子都包含孤对电子。
在量子力学中,有两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而离子键是由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形成的。
共价键的能量比离子键要低得多,因此共价键更为稳定。
对于不同的分子,它们形成的化学键可能具有不同的原子间距离和角度。
这些几何结构对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化学家使用分子模拟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不同化学键的几何结构和能量,从而更好地了解分子的性质和反应。
虽然量子力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对化学键本质的深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所有化学反应的复杂性。
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的本性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量子力学解释化学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量子力学解释化学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性质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通过对粒子的量子性质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发生。
在现代化学中,量子力学不仅成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在解释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化学键和反应机制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原子的量子描述原子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每个元素都由不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由于质子和中子体积很大且相互作用强烈,因此原子的体积主要由电子占据的空间决定。
量子力学给出了原子中电子的描述方式——波函数,波函数是一种更为抽象的物理量,它描述了电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和运动状态。
通过解出薛定谔方程,可以求出电子的波函数和能级。
原子的能级可以看做是电子的能量,电子处于不同能级时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和轨道。
2. 分子的量子描述当多个原子相互作用,它们将结合成分子。
基于量子力学的分子理论被称为量子化学,它可以定量地描述和预测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过程。
在分子中,用来描述电子的波函数不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的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是原子轨道的叠加,由分子中的原子轨道形成。
它们可以被描述为波函数的线性组合。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我们可以预测分子中化学键的长度、键能和几何构型。
相比于经典化学理论,量子化学理论更为精确。
3. 化学键的量子描述化学键使原子组合成分子并形成化合物。
在量子力学中,化学键可以看做是两个原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理论基础是分子轨道理论。
当两个原子彼此接近时,它们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化学键。
分子轨道理论可以解释键的强度、长度、角度和性质。
例如,在有机化学中,无机键通常比共价键更强,这是因为它们存在于更高的能级,并涉及传输或重排电子的过程。
4. 化学反应的量子描述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的机理可以在量子力学基础上进行描述和解释。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状态通过经典化学方程式和量子方程式进行比较。
现代量子化学
现代量子化学《现代量子化学》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化学里那些超有趣的东西——化学式相关的概念。
一、化学键咱们先来说说化学键哈。
你们可以把化学键想象成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就像盖房子的时候,砖块之间得用点东西连接起来,原子也是这样。
离子键呢,就像是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般吸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NaCl),钠原子(Na)特别大方,它把自己的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Cl)。
这下钠原子就带正电啦,变成了钠离子(Na⁺),氯原子得了一个电子就带负电,成了氯离子(Cl⁻)。
这一正一负,就像磁铁的南北极,“嗖”的一下就吸得紧紧的,这种吸力就是离子键。
共价键呢,是原子共用小钩子连接的。
就像两个人共同拿着一根绳子一样。
比如说氢气(H₂),两个氢原子(H)都想要有两个电子才觉得踏实,可是它们谁也不想完全失去自己的电子,于是就商量好,咱俩共用这两个电子吧,这就形成了共价键。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一开始的时候,比如说反应A + B ⇌ C + D,反应物这边的A和B就像一群大力士,拼命地把反应往生成C和D这个方向拉。
可是随着反应的进行,C和D这一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它们也开始有力量往回拉。
最后达到一种状态,就是正反应(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速率和逆反应(C和D反应生成A和B)的速率相等了。
这时候就好比两队人势均力敌,谁也拉不动谁了。
而且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了,就像拔河的两队人都站在原地不动了一样。
三、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啊,可以拿小磁针来类比。
就说水(H₂O)吧,水是极性分子。
水分子是个V字形,氧原子(O)在中间,氢原子(H)在两边。
氧原子就像小磁针的南极一样,它比较能吸引电子,所以它这一端就带负电;氢原子就像小磁针的北极,电子被氧原子拉走了一些,就带正电。
而二氧化碳(CO₂)呢,它是直线对称的分子,就像两个一样重的人在跷跷板两边,非常平衡,它就是非极性分子,没有像水那样一边带正电一边带负电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
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以研究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理论闻名。
他对化学的最大的贡献是关于化学键的本质的研究以及在物质结构方面的应用。
他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寻求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分子结构,把原子价理论扩展到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提出了电负性计算方法和概念,创立了轨道杂化理论和价键学说。
1954年由于他在化学键本质研究和用化学键理论来阐明物质结构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他不仅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结构化学的奠基人,而且他把化学结构理论引人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为沃森(Watson)及克里克(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奠定基础,也开拓了20世纪后期在分子层次研究生物系统的广阔领域。
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都是在他早期所做的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工作基础上建立的。
他是公认的现代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1962年又因支持进步事业,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而获诺贝尔和平奖。
在化学键和现代结构化学理论方面Pauling是杰出代表和开拓者,但形成现代化学的理论,也是经许多化学家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达到今天这样深人的认识。
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计算就有4届之多。
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有三种理论:
(1)Pauling的价键理论(VB)。
(2)莫利肯(R.S.Mulliken)的分子轨道理论(MO)。
(3)贝特(H.A.Bethe)的配位场理论。
价键理论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化学的直观经验紧密结合,在经典化学中引入了量子力学理论和一系列的新概念,如杂化、共振、δ键、π键、电负性、电子配对等,对当时化学键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分子轨道理论的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运动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电子配对所造成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运算的缺点。
Mulliken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
分子轨道法处理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因莫利肯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量子化学的发展,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1952年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分子的许多性质是由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轨道决定的,即给电子分子中的能量最高被占分子轨道(HOMO)和受电子分子中能量最低末占分子轨道(LOMO)在化学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这就能较好地解释一系列化学反应问题。
1965年美国化学家伍德沃德和霍夫曼(R.B.Woodward和R.Hoffmann)以前线轨道理论为工具讨论了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选择定则,从动态角度来判断和预言化学反应的方向、难易程度和产物的立体构型等,把量子力学由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而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又称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
这一理论被认为是认识化学反应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霍夫曼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福井
谦一的前线轨道理论共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近该领域又有了新发展,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美国化学家科恩(W.Kohn)和英国化学家波普尔(J.A.Pop1e),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化学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Kohn发展了电子密度泛函理论;Pop1e发展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如NDDO(忽略双原子微分重迭),CNDO (全略微分重迭),INDO(间略微分重迭)等,并采用高斯函数解决了哈特里-福克-罗特汉方程计算的关键障碍,做出了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包Gaussian-70到Gaussin-98。
可计算分子体系的能量,分子的平衡性质,过渡态和反应途径,分子的电、磁和旋光性质等等,使化学进入实验和理论计算并重的新时代。
从化学键和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来看,足足花了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让化学家由浅入深,认识分子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从而让人们进入分子的理性设计的高层次领域,创造新的功能分子,如新材料设计、药物设计、物性预测等,这也是20世纪化学的一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