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件大事1、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XXX 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

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14、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人死亡,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香港澳门回来祖国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
大事记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大事时间和大事记述。

大事时间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件大事的年、月、日信息应齐全。

对于时间不确切的事件,应尽力进行考证。

在排列大事记条款时,应严格按照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先排有确切日期的大事,后排接近准确日期的大事,日期不清者附于月末,月份不清者附于年末。

大事记述是对史实的记述,是大事记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隶属关系的变化,体制、机构的调整,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人事的任免和调动;单位制定的重要制度、办法,下达的规划、计划,采取的重大生产技术决策和措施,进行的扩建、改建任务;单位内召开的各类重要会议和参加国家、地方或上级机关的重要会议,在会议上提出汇报、建议、提案和受奖;单位的生产、经营、基建、科研、职工教育、文艺体育、职工福利等方面的成果和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单位某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如单位整顿、设备和基建设施普查、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等活动;国家、地方或上级机关的领导对单位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检查工作时的讲话或其他活动;重大的外事活动,如外宾来单位参观、考察、协助工作,进行技术交流,签订重要合同,单位人员出国学习、参观、考察等;以及其他大事、要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大事记怎么写呢(精简篇)

大事记怎么写呢(精简篇)

大事记怎么写呢大事记怎么写呢一、大事记的概念大事记是机关、团体、单位按时间顺序,逐项简要地记载一定时期内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活动的书面材料。

二、大事记的特点1.史料性大事记是对组织机构的重要工作与重大活动的忠实历史记载。

2.择要性大事记要选择重要、重大之事而记,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择要性。

三、大事记的分类按记载内容的繁简程度分,有:1.综合大事记。

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将本组织机构所辖范围的各项重大事件与重大活动,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全面记载。

2.专题大事记。

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将本组织机构所辖范围内的重大事件与重大活动,分成若干专题,然后分别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所作的记载。

四、大事记的结构、写法大事记一般分为标题、正文两部分。

1.标题大事记的标题有两类。

一类是综合大事记的标题,一般用制文机关名称(或再加上时限)+文种的格式,如《XX市人民政府大事记》、《中共XX市委1994年月大事记》。

一类是专题大事记的标题,一般用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的完全式,如《中央人民政府教育大事记》。

2.正文大事记的正文,由大事出现到结束的时间和大事的具体内容两部分结合而成,为顺时兼含总分因素在内的结构。

其具体写法,是按时间顺序(年月日、季月日、月日、旬日、周日等)一事一条(一小段)地依次将本组织机构系统中的各项大事或专项大事,用概述提要摘要的表述方式,客观、切实、完整而言简意赅地记载下来。

它显得单纯而稳定。

其具体结构形式,随记载的规模大小而略有差异。

五、大事记的写作要求1.注意记叙的客观真实性,做到事实准确无误,保留历史的本来面目。

2.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相关事件要前后连续,做到有头有尾。

大事记怎么写

大事记怎么写

大事记怎么写大事记怎么写大事记怎么写(一)大事记的含义及记录范围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一个地区、一个机关(单位)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和一定历史价值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公务活动的日常事务文书。

对于一个机关(单位)来说,所谓“大事”,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和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它的空间,包括所在的整个机关(或地区、系统);它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经济、文化、业务工作等方面。

古人曾对大事记应当记什么说过这样的话:“大事则书,变古则事,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

”这也可以说是大事记的五条记事原则。

在现代,各机关(单位)大事记应予记载的内容主要包括:1.全国、全省(市)的重要社会活动、改革措施对本机关(单位、地区、系统)的影响以及干部群众的反映。

2本机关(单位)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及其所作出的重要决策。

3本机关(单位)和本机关(单位)批准的主要领导人的调动、任免、奖惩、退(离)休和逝世。

4本机关(单位)及本机关〔单位)批准的机构的建立、合并、撤销、名称及隶属关系的更改、体制变化、区划调整等。

5本机关(单位)颁发的重要文件、规章制度以及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针对本机关(单位)所发出的各种文件。

6.上级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来本机关(单位)检查、指导工作,以及著名人物来本机关(单位)的重要活动。

7本机关(单位)领导人参加的重大活动、重要外事接待工作和出访,以及本机关(单位)著名人物重要的对外活动。

8.本机关(单位)制定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取得的重大成绩和重大的发明创造。

9本机关(单位)发生的重要案件、事故、事件以及本地区发生的重大社会动态、气象变化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及其善后处理情况。

10本机关(单位)对所属部门和先进人物的命名、嘉奖,以及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对本机关(单位)及所属部门和人物的命名和嘉奖。

11.重要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及其经济效益。

大事记范文

大事记范文

大事记范文
以下是一篇关于大事记的范文:
我出生于1990年,这里是我个人的大事记。

1990年:我出生了,来到了这个世界。

1996年:我开始上学,进入幼儿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2000年:我升入小学,开始接触更多的学科和知识。

2008年:我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2012年:我大学毕业,踏入职场,开始了我的就业生涯。

2015年:我结婚了,跟我爱的人一起开始了新的阶段。

2017年:我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迈向了经济独立。

2020年:我晋升为公司的经理,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2021年:我成为父母,迎接了我孩子的出生。

以上是我个人的大事记,每一个事件都代表着我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转折点。

这些经历塑造了我现在的性格和价值观,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喜悦还是挑战,这些大事记都让我更加成熟并不断向前进。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大事记等待我去经历和迎接。

档案大事记范文

档案大事记范文

档案大事记范文档案大事记是对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重要事件和活动的记录。

以下是一篇档案大事记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背景某市档案馆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负责全市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

为了更好地展示档案馆的发展历程,便于后人了解和借鉴,档案馆决定编写一部档案大事记。

二、大事记时间范围本文档大事记时间范围为1950年至2020年。

三、大事记内容1.1950年,某市档案馆成立,开始负责全市档案工作。

2.1952年,档案馆首次开展档案接收工作,接收了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档案。

3.1956年,档案馆制定《档案分类方案》,为全市档案工作提供统一标准。

4.1960年,档案馆开展第一次档案清查,全面了解全市档案资源。

5.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档案遗失。

6.1978年,档案馆恢复工作,开始全面整理文革期间受损档案。

7.1980年,档案馆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8.1985年,档案馆举办第一次档案展览,展示馆藏珍贵档案。

9.1990年,档案馆开展第二次档案清查,为全市档案资源建设奠定基础。

10.1995年,档案馆启动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11.2000年,档案馆开展第三次档案清查,进一步丰富档案资源。

12.2005年,档案馆荣获“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3.2010年,档案馆举办建馆6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发展经验。

14.2015年,档案馆开展第四次档案清查,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15.2020年,档案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档案支持。

四、总结某市档案馆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档案清查、展览和荣誉表彰,逐步发展成为全市档案工作的核心机构。

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馆将继续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晚清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1840-1842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瀛寰志略》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1895年洋务运动19世纪60 、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1895-1900年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南互保1901-1911年清末新政1906-1911年预备立宪(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初年1905年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1927年北洋军阀时代1915-1916年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7 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中国参加一战、护法运动1918年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日本独霸中国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1)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分共(3)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统治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8年国民党训政、济南惨案、东北易帜、官僚资本产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4-1936年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4)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日本扶植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开始、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南京大屠杀1938年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开始、《论持久战》1940年汪伪政府建立、百团大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1941-1942年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三三制、民主选举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1943年《开罗宣言》、《中美、中英新约》1945年中共七大和《论联合政府》、日本无条件投降(5)解放战争1945-1946年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946年多党派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开始、制宪国大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1948年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1949年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渡江战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论人民民主专政》2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1)列强介入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事记六要素

大事记六要素

大事记六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事记,作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是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而对于大事记的制作,有六个重要要素需要考虑,这些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和后续发展。

以下将逐一对这六个要素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要素:时间。

时间是大事记的第一要素,因为一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对于理解其发展背景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时间要求精确,通常包括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单位,以确保事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时间也需要与其他要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第二要素:地点。

地点是大事记的第二要素,因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往往决定了事件的背景和特点。

地点要求具体明确,包括国家、城市、地区等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地点也是事件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影响范围和传播途径。

第三要素:人物。

人物是大事记的第三要素,因为事件往往是由人物推动和参与的。

人物包括主要参与者、关键人物和相关人员等多种类型,他们的行为和选择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人物要求有具体的身份、角色和传记等信息,以确保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人物也是事件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进程。

第四要素:事件。

事件是大事记的第四要素,因为事件本身是大事记的核心内容。

事件包括具体内容、发展过程、结果影响等多个方面,需要有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事件也是历史的关键节点和转折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

第五要素:影响。

影响是大事记的第五要素,因为事件不仅影响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风貌,还会对未来的发展和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响包括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等多个维度,需要有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价值和意义。

影响也是历史的重要反思材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现实的意义。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

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事记内容是一种记录历史事件或人物经历的方式,通常包括时间、地点、相关人物、事件经过以及影响等各种要素。

在制作一份关于大事记内容的主要组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事件背景:在记录大事记内容时,首先需要介绍事件背景,即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起因和事件所处的背景环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2. 时间和地点:在大事记内容中,时间和地点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提高大事记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 事件经过:记录大事记内容时,事件经过是最关键的部分。

应该详细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相关人物的表现和行动、事件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详细地描述事件经过,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4. 相关人物:大事记内容中涉及的相关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需要介绍事件中主要的相关人物,包括其身份、背景、行动和态度等方面。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有助于提高大事记内容的历史价值和权威性。

5. 影响与意义:在记录大事记内容时,还需要介绍事件的影响与意义。

要分析事件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后续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分析事件的影响与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记录和说明,可以制作一份关于大事记内容的全面、详尽的文章,从而更好地呈现事件的全貌和历史意义,为读者提供更深入、更立体的历史认识和理解。

第二篇示例:大事记内容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标题:标题通常是大事记内容的开头,用于概括内容的主题或要点,并引起读者的兴趣。

标题通常简洁明了,具有代表性,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 日期:大事记内容中的日期是记录事件发生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期的精准性对于大事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大事记范文

大事记范文

大事记范文引言大事记是记录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变革的文本形式。

通过整理和归纳这些大事记,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的社会。

本文将以中国历史为例,介绍一些典型的大事记,并试图通过这些大事记来展示中国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大事记一: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诞生。

根据传说,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以诚信和能力为基础,解决了当时的水患问题,统一了部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夏朝的建立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历史王朝提供了范例。

大事记二: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新纪元。

夷狄统一之后,秦朝推行了苛政,迫害了百姓,导致了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然而,秦朝统一中国的事实不可否认,它在军事、政治和文化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历史王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大事记三:唐朝的盛世(公元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繁荣和富强的时期之一,其繁荣程度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唐朝的盛世表现在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军事上的强大和扩张、经济上的繁荣和富饶、文化上的繁荣和辉煌等方面。

唐朝的盛世为后来的历史王朝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范。

大事记四: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近代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精神和价值观仍然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产生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事记五: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新的一页的翻开,也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事记的特点

大事记的特点

大事记的特点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用简述的方法记录本单位重大事件或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记事性文体,下面XX为大家详细介绍大事记怎么写。

大事记既可以作为机关、单位回顾总结工作和查证历史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反映机关、单位的变迁、发展,成为珍贵的档案材料,还可以作为编撰年鉴地方志或个人简历的历史资料。

大事记具有如下特点:1. 只记大事大事记,顾名思义,就是对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记载。

大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就一个具体单位来说,所谓大事,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有着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作用的事件。

当然,一个基层单位的大事,也可能同时是本系统、本地区,甚至是国家大事。

划分大事的标准和原则,可参考古人所言:“大事则书,变占则书。

”这几类记事的原则,对今天写大事记仍有参考价值。

具体来说,以下七项可作为大事记的选择内容:重大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社会变革对本单位的影响;本单位参与的重大社会活动;本地区的社会动态等。

组织、人事变动,包括本单位的名称、隶属关系及机构体系的变革;办公地址的迁移;本地区、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任免、调动;本单位所属干部的奖惩和离、退休及逝世等。

重大的科技、学术活动和创造发明,包括本单位及其下属的重大科技、学术活动;重要的发明创造项目发表的重要文章和著作。

重大的涉外活动,包括出国考察、培训、学术交流,接待外宾、外籍专家、外商和对外贸易等。

发生的重大案件和事件,包括本单位内部发生的火案、要案和重大事故;本地区、本单位之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本地区、本单位产生的影响;气象的重大变化,以及遭受严重的灾害与灾后处理。

上下级之间重要的工作活动,包括上级的重要指示和下达的重要文件精神;上级领导人的亲临视察、检查及其提出的主要意见;本单位的重要工作活动,召开重要的会议和作出的重要决策。

重要的信息反馈,包括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重要信息反馈等。

一个机关、单位每日总要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要做大事记的内容,必须经过认真的筛选,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必载。

大事记的写法

大事记的写法

大事记的写作要求一、大事记的含义和特点大事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用简述的方式,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书面材料。

它既可以作为机关、单位回顾总结工作和查证历史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反映机关、单位的变迁、发展,成为珍贵的档案材料,还可以作为编撰年鉴、地方志或个人简历的历史资料。

大事记主要有三个特点:(一)以时系事,检索方便。

大事记具有明显的时序性。

一系列的事件都是以发生时间的先后来梳理排列的。

时序在记载事件过程中始终处于显要地位。

这样不仅作者可以有条不紊地记述大事要事,而且读者查阅也迅速简便。

(二)言简事赅,容量丰富。

大事记要求对大事要事记述清楚,又要做到文字精简。

由于大事记文辞简约,旨在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轨迹,无须铺陈描述、起承转合,故以容量丰富见长。

比如,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所记事的高密度和大容量,是其他著作难于相比的。

(三)专人记录,各方协助。

编写大事记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一般由机关办公厅(室)或秘书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其他各个部门协助提供有关情况。

大事记与其他文书的写作不同,它不是一次起草完成的,而是随着工作的不断发展逐项记录而成的。

有些单位每月整理一次,年终再进行一次通篇的材料删补和文字加工,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印刷若干份送有关单位,并留若干份存档。

二、大事记的内容和类型一般来说,大事记所记载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一)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及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影响。

(二)本单位的重要活动以及上级对本单位的重要领导活动。

包括:上级机关发来的重要文件,记录其发文字号、发文日期、文件标题和主要精神;上级机关的重要电话指示、口头通知;上级主要领导来本机关、单位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况,领导人姓名、职务,提出的主要意见、记录日期等。

(三)本单位的重要会议情况。

记录会议的名称、任务、主要议题和决议,到会人员等。

(四)本单位的组织变动情况。

例如,本单位的成立,职权范围的调整,组织机构设臵的变动,办公地点的迁移,人员编制,主要领导人的任免、变更,本单位所属干部的重要奖励、处分以及本单位直属机构的组织变动情况。

大事记格式和大事记模板(范本)

大事记格式和大事记模板(范本)

大事记格式和大事记‎模板大事记格式和‎大事记模板大事‎记格式和大事记模板‎1.概‎述大事记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要事件的历史‎资料性的特殊文体。

‎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简要、系统地记‎录本机关、本单位主‎要活动的文字资料,‎它有利于日后总结经‎验教训,了解本单位‎的发展历史。

‎ 2.写作要求‎:大事记的格式‎分为标题、正文两部‎分。

(‎1)标题大事记‎的标题应标明年(季‎、月)度、内容、文‎种类别(大事记)。

‎也可以只标明年(季‎、月)度和文种,或‎者标明机关单位、年‎度(月、季度)和文‎种。

‎(2)正文‎正文一般分条记‎叙,每条独立一段,‎先标明具体月、日,‎然后记下当日发生的‎大事。

大事记与‎其它文件的写作不同‎,它一般不是一次起‎草而成,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各单位的‎大事记可以作为某系‎统或上级单位编辑整‎理大事记参考之用。

‎大事记一般主要‎记本机关的组织变动‎情况、重要会议、上‎级机关的领导活动、‎本机关组织的主要活‎动等,要求提纲挈领‎、文字简洁、真实准‎确。

3‎.大事记模板中‎国共产党××市委1‎9××年12月大事‎记 12月1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部分市属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就改‎革中的问题进行座谈‎。

12月2日至‎8日,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贯彻十三大精神、今‎年经济形势、明年工‎作安排,分南北两组‎到13个县区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听取‎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月9日‎,(1)上‎午书记办公会,研究‎召开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有关事宜。

大事记概念

大事记概念

大事记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参考材料。

它系统扼要地记载一定事件的历史发展事实,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大事记的主要用途是,可以向利用者提供了解某一问题的历史梗概,便于人们研究史研究的查考,都很有价值:可以帮助各机关工作活动和发展的历史情况,便于总结、研究工作时参考;对历史研究人员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编修方志,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材料;大事记也具有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作用,他提供许多系统的历史材料,有助于人们从历史发展的事实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

大事记种类很多,目前我国档案馆(室)所编的大事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机关工作大事记
记载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活动。

如《峨眉县人民政府大事记》、《郑州市解放初期大事记》等。

(二)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记载全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重大事件。

如《峨眉县人民政府大事记》、《中共温州市委大事记》等
(三)专题大事记
按照一定专题记载国家或一定地区或一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方面的重大事件。

如《浙江省1949-1963年行政区划大事记》、《穆棱县自然灾害》等
(四)个人生平大事记
记载某些重要人物的生平的重要活动,通常也称年谱。

如《朱德生平大事记》、《孙中山生平活动》等。

大事记的写法格式

大事记的写法格式

大事记的写法格式大事记的写法格式1(一)大事记的含义及记录范围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一个地区、一个机关(单位)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和一定历史价值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公务活动的日常事务文书。

对于一个机关(单位)来说,所谓“大事”,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和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它的空间,包括所在的整个机关(或地区、系统);它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经济、文化、业务工作等方面。

古人曾对大事记应当记什么说过这样的话:“大事则书,变古则事,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

”这也可以说是大事记的五条记事原则。

在现代,各机关(单位)大事记应予记载的内容主要包括:1、全国、全省(市)的重要社会活动、改革措施对本机关(单位、地区、系统)的影响以及干部群众的反映。

2、本机关(单位)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及其所作出的重要决策。

3、本机关(单位)和本机关(单位)批准的主要领导人的调动、任免、奖惩、退(离)休和逝世。

4、本机关(单位)及本机关〔单位)批准的机构的建立、合并、撤销、名称及隶属关系的更改、体制变化、区划调整等。

5、本机关(单位)颁发的重要文件、规章制度以及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针对本机关(单位)所发出的各种文件。

6、上级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来本机关(单位)检查、指导工作,以及著名人物来本机关(单位)的重要活动。

7、本机关(单位)领导人参加的重大活动、重要外事接待工作和出访,以及本机关(单位)著名人物重要的对外活动。

8、本机关(单位)制定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取得的重大成绩和重大的发明创造。

9、本机关(单位)发生的重要案件、事故、事件以及本地区发生的重大社会动态、气象变化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及其善后处理情况。

10、本机关(单位)对所属部门和先进人物的命名、嘉奖,以及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对本机关(单位)及所属部门和人物的命名和嘉奖。

11、重要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及其经济效益。

大事记标准

大事记标准

大事记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人了解和借鉴。

以下是一个1500字的大事记标准回答,供您参考:一、政治方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2.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 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6.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但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7.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8. 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

9.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改进。

二、经济方面1.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 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和贸易发展。

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文化方面1. 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

2. 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4.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艺术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5.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6. 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大事记分类

大事记分类

大事记分类
1. 政治大事记:包括政治事件、重要政策发布、选举结果等。

2. 经济大事记:包括经济事件、重要经济数据发布、金融政策调整等。

3. 社会大事记:包括社会事件、重大灾难、社会热点话题等。

4. 文化艺术大事记:包括文化艺术活动、重要文化展览、艺术节等。

5. 科技大事记:包括科技行业事件、重要科技成果发布、科技政策调整等。

6. 体育大事记:包括体育比赛、运动员成绩、体育赛事等。

7. 环保大事记:包括环保事件、重要环保政策发布、环保成果展示等。

8. 教育大事记:包括教育事件、重要教育政策发布、教育成果展示等。

9. 国际大事记:包括国际事件、重要国际关系调整、国际组织活动等。

10. 医疗卫生大事记:包括重要疾病研究成果、医疗政策调整、医疗行业事件等。

大事记怎么写?

大事记怎么写?

大事记怎么写?大事记怎么写?1(一)大事时间的写法:1、大事时间的记录要求:(1)时间应当准确、具体。

一般应准确记明具体的年、月、日,必要时还应具体到时、分甚至秒。

(2)时期选择恰当。

一般以事件发生日期为准。

(3)大事时间一般采用公元纪年。

(4)大事时间书写恰当。

大事时间一般应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年份应写全数;力求醒目。

2、大事时间状况对大事、要事条目排序的影响(1)大事记内容只反映一个年度的,按年内的月、日甚至时、分、秒自然顺序排列。

(2)大事记反映年度较长的,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年或若干年一段),各阶段设一小标题并标明本阶段的起止时间,然后在各阶段内按时间自然顺序逐条记录大事、要事。

(3)按照具体、准确的原则,对于年月日俱全的严格依时间先后自然顺序排列;对于日不清者列于月末,标“是月”;月不清者列于年末,标“是年”;年不清者一般不予记述。

(二)大事记述的写法进行大事记述应符合以下要求:1、大事、要事取材要真实、准确、记述客观。

2、每条大事记述内容要完整。

3、记述应一事一条,不能一条多事。

4、对持续时间较长的事件,可在结束时作一次性记述,不必追踪全过程分散记述;对大事记述中涉及的重要人物一般应写全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必要时应注明性别、国别等;涉及的机构最好采用全称,若用简称则应是通用简称;涉及数字的应做到科学、准确、具体,并按国家规定的图书、报刊中数字的书写形式书写。

5、分专题记述的大事记中,各专题应根据内容设一恰当的小标题。

6、大事记述的文字应简洁明了,概要记述,做到文约而事丰,不可太详细,切忌冗长拖沓和含糊笼统。

(三)大事记的编排方法机关大事记可以采用“以时系事的时序法”或“以事系时的'分类时序法”或“时事结合法”。

1、以时系事的时序法:是说严格按照大事、要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逐条地记述大事、要事。

即以时为经,系事于时,编年叙事。

2、以事系时的分类时序法:是事以类从,将重要史事依一定标准分类集中,然后在类内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条记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事记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建济留仓,在水南一里。

明知县莫,在县城城隍庙前,建城隍仓。

明景泰初(公元1950年),知县吴江建石镇仓、严绪仓、大圹仓、浆沅仓。

明弘治(公元1488年-1505年间),知县吴,建万石仓。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修万石仓,于明崇祯癸未(公元1643年)兵废万石仓。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县马孟贞,建水次仓(即起运仓),邑治东门外风雨坛侧。

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楚兵犯境,袁知县洪臣议,将水次仓址改为营房,安插添设官兵,又将水南仓,移城内东关隙地,建二十四间,以储南米。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建新仓。

雍正三年(公元1925年),知县上奏督抚趁年丰建仓储积谷。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知县潭献策建常平仓。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县杨宏纲重修常平仓。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知县杨国华,新建总仓。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知县林邦,又重修常平仓。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奉令建筑新仓五处。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元月,成立分宜县田赋管理处,办理田赋征收,准备土地测量。

同年七月,将分宜县田赋管理处改为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十月,将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改为田粮科,搬到县政府一起办公。

1949年3月间,凤阳仓库因交不出军粮,将保管股长林寿民扣押于县府,后以保释放。

1949年7月15日,分宜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1月21日江西省命令成立分宜县人民政府粮食局。

并同时成立一、二、三、四粮库。

同年11月底,留用在杨桥民国政府的仓库主任黄忠义本性未改,利用职权继续贪污修建粮库的粮款,法网不容,执行枪决。

1950年4、5月间,界桥火车站集中粮食往华东调运时,界桥村严光辉串通、纠集一些流氓准备抢粮,当即被我们发觉,将严光辉逮捕枪决1951年9月,分宜粮食购销组与分宜国营商店订立合同,委托杨桥、高岚、双林三地代购粮食40万斤,手续费2%。

1949年下半年起至1951年,在减租减息和土改斗争中,共没收地主和富农粮食581.11万斤。

1951年,分宜县粮店经袁州分公司拨款8000元,在界桥村铁路南侧建造简易仓一座。

仓容100万斤。

7月动工,11月完工。

此仓于1957年拆迁到霞圹。

1952年,合作社洞村分销处为国家代收、代管的稻谷,损耗1543斤。

1954年,中央指示,除公粮外,国家掌握粮食,通过随征带购、预购、市场收购三种形式。

1955年,成立“中国油脂公司分宜县公司”下设有杨桥、双林、高岚、凤阳、界桥、洋江、湖泽、钤阳、芦圹等九个购销点。

1955年,杨桥粮管所收放在卷山村等待春潮季节运往彬江的粮食,被黄芒一纠集一些人偷去稻谷1千多斤。

当即破案由法院判处黄芒一有期徒刑二年。

1957年8月中国油脂公司分宜县公司,奉命并入分宜县粮食局。

1957年,双抢期间,界桥粮管所错供豆种,将早豆种当晚豆种卖,造成豆子减产减收。

经县监委检查,县委决定,给副主任钟永昌撤职处分,其他有关人员给予开除和记过处分。

1958年建设江口水电站,县城被淹,县粮食局迁到界桥火车站油脂仓库里办公。

1958年,界桥粮管所新建土油池,县局储运股长何凤祥擅自改变图纸设计,至使油池于1960年5月18日20:00左右倒塌,损失食油2.05万斤,为此,给何凤祥开除留用处分,给保管员记大过一次处分。

1959年元月原分宜县城制米厂,迁往杨桥下街站亭下,打木椿安装机器,加工生产大米。

1959年7月16日晚1-2时,松山粮管所办公室营业间,被贼打洞,撬开桌子抽斗,盗去江西通用地方粮票6207斤,全国通用粮162.8斤。

县内通用油票52斤10两,现金68.51元。

虽向公安局报案至今未破。

1959年9月,省粮食厅为了接收转运吉安地区一部分县的粮食,在分宜老火车站建立“省粮食厅分宜火车储运站”,后因江口电站蓄水交通受阻该站于1960年撤销。

由于江口蓄水,铁路改道,火车站迁移,致使界桥粮管所2904万斤的粮仓和大米加工厂、综合加工厂报废。

1961年由江口水电站赔款20万元。

(原造价21.6万元)。

1960年5月25日报请县人委同意设立“湖泽粮油管理所”。

1960年5月10日9时,杨桥临时大米车间,(用木椿安装机器设备),临时工林振邦右脚被传动轴上的皮带打断,立即送医院抢救,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于不天17时死亡。

时年38岁。

1960年4月22日,洋江粮管所5号仓出仓时,发现稻谷霉变,绝对损失713斤,经检查,给该所副主任管福云党内警告处分,防化员黄桂民,保管员袁其祥写出书面检讨。

1960年11月分宜镇窑上生产队社员彭贵章送粮至界桥粮管所,在途中被火车压死,由县财政局和粮食局给死者一次性抚恤90元(各45元)。

同年12月24日,经县人委同意,设立县城粮油供应站。

同年12月,杨桥新建的大米加工厂建成投产。

1961年,粮食局为了水路运粮,自己制造木船8条,计22吨,投资15.72万元。

同年5月6日,开始“三清”:即清粮油库存、清器材、清资金。

结果短少麻袋、铁桶和粮油共计损失4.32万元,反上级转报国务院核销。

同年,印制县内通用油票,到1965年11月底停止使用。

1961年5月20日水东储运站建仓一座容量150万斤,1963年4月验收使用。

同年10月19日,经县委同意,在凤阳马路边建仓100万斤。

1962年,县委布置垦复油茶3万亩,生荒每亩补米3斤,熟荒每亩补米1斤。

同年5月7日界桥粮管所与县城粮管所合并。

县粮食局增设油脂经理部。

1962年5月县粮食局被盗全国粮票800斤,向公安局报案,但至今未破。

1963年12月2日14:15时,杨桥制米厂楼工李有华违章操作和擅离生产岗位。

对传动婆司未及时加油,造成磨擦起火,烧掉整个车间,损失1.9万多元,给李本人开除留用降薪一级,给生产组长丁旺记大过一次。

1963年,中央规定粮食工作实行“四统一”: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管理库存。

从1963年4月1日起,中央规定行业用粮、工业用粮,销价在原收购价的基础上加经营费,计每百斤加1.257元。

1963年6月1日起,省农、财、粮三厅决定种子经营亏损在农业事业费预算内核销。

国务院规定,从1963年7月31日起,各县粮食局,粮油所站、厂均应办理工商企业登记。

1963年11月1日起,湖泽、松山两厂作为县城粮油加工厂的车间,两个车间,一套人马,轮流两地加工,以消灭损亏。

1963年12月22日,在县城设立粮油贸易货栈。

1963年8月31日,征购粮以生产队为起点,计算运程。

1963年5月起,分宜镇粮管所的储运业务,划归水东粮油储运站管理。

原界桥制米厂更名为“分宜县粮食局县城制米厂”。

1964年4月9日,县人委决定,界桥老火车站仓库,公产房屋,均划归分宜镇人委统一管理和负责保护。

1964年10月9日“粮油贸易贷栈”更名“粮油服务站”。

同年12月19日江西省粮食厅代电:“议购粮油价格,可高出统购价格40%-60%,尽量控制在50%以内”。

同年12月30日县人委批准三个万亩水库工程配套补助粮:七一水库3.75万斤,樟湖水库3.2万斤,冷水井水库0.6万斤,共计7.55万斤。

1964年国家规定,执行义务里程也发给运费。

1965年1月1日,国务院规定:“因市价与国家优待物品价平行,取消对高级脑力劳动者食用植物油补助供应和对科技、文教各类人员以及行政级17级以上干部大豆补助供应。

1965年,国家规定,人民公社以队为单位,国营农场以场为单位计算,每人平均征购粮在百斤以内,不给奖价,在一百斤以上,超过的商品粮部分(不包括公粮)按统购价加12%的奖价。

1965年起,上级按我县收购贸易粮1930万斤拨给棉布票32.8万尺,收购油脂30万斤,棉布票2.06万尺,化肥4.8万斤。

同年又规定,超购粮加价62%,其中12%是提高统购价,50%是超过包干任务的超购加价。

1969年9月,杨桥粮所拆掉文昌宫仓库,于1970年改建成300万斤简易仓。

1970年动工兴建凤阳加工厂,于1973年12月20日竣工投产。

1972年2月24日分宜县抓促部核销1966年下半年借给分宜中学、分宜镇业余中学、杨桥中学、界桥农中等红卫兵串联未收回的粮票7.8万斤。

1973年杨桥、洋江、新祉、高岚、大岗山公社和分宜镇实现了农村粮食只购不销。

到1976年全县实现农村粮食只购不销。

1974年2月24日召开全县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经验交流会。

12月16日—20日又召开全县广积粮经验交流会,贯彻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1974年10月9日新建粮食局汽车库。

1983年第四季度开始开展全县粮食系统的六清六查。

即清帐目查经济,清库库查物资,清票证查收支手续,清价格查贯彻政策情况,请小钱柜查收支手续,清关系查往来。

1983年7月开始进行企业整顿,到1984年底,检查验收,有16个所、站、厂验收合格发了合格证,至1985年5月底全部验收合格。

1985年4月1日取消粮油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品种实行“倒三七”比例计价。

其他粮油小品种退出定购范围,实行市场调节。

1991年11月经新余市委组织部余字(1991)第96号文件批准陈明才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1992年5月,根据省政府的通知精神,从1992年粮食年度起,取消对农民的食油定购,一律按议价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同时从6月1日起,取消除军供油以外的居民定量油供应和各种补助食油供应。

1993年根据省政府部署,从1月1日起,市政府决定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粮食部门从此走向市场经济。

1993年3月15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粮食产销政策和收购工作会议,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从今年起采取经济合同办法组织粮食(含公粮征实)收购的政策,落实全市粮食收购合同。

1993年3月15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粮食产销政策和收购工作会议,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从今年起采取经济合同办法组织粮食(含公粮征实)收购的政策,落实全市粮食收购合同。

1993年5月1日开工新建粮贸大厦,1997年年底停建,楼高十层,总高度44.7米,建筑面积包括附楼750平米,造价800余万元。

从2003年起,由金元公司承租营业,30年不变,每年向粮食局交纳租金28万元。

袁芳恩、习峰民、黄任华、袁晚根四人在任洞村粮管所所务会成员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开入库码单、虚增库存、套取差价、虚开购物发票、虚增工程款等手段,有分有合,先后十余次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共计人民币109058.15元。

犯罪事实有证言证实和证人,入库码章、购物发票等证据。

袁芳恩共分得现金16654.25元。

根据分宜县人民法院(1998)分刑字第38号的刑事判决和新余市人民法院(1998)余刑终字第42号的刑事裁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