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

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

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第一篇: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第四讲宋元文学教学目的:1、了解宋代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的概况。

2、了解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概况3、掌握宋词的风格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了解元杂剧及元散曲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教学内容:一、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宋代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

宋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中央集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恢复,工商业繁荣,都市兴起;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促使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也促进了地主阶级内部的变法革新;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理学盛行,书院设立,书籍大量刊行。

二、北宋文坛(唐宋八大家)1、欧阳修(P186)及其作品《五代史伶官传序》(P252)、《醉翁亭记》2、王安石的散文及成就。

介绍篇目:《游褒禅山记》。

3、三苏的文论及散文创作:苏轼的文论及散文创作。

《前赤壁赋》:此赋表现了作者理想、追求和苦闷;通过主客问答方式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写景、记游、怀古、伤今、抒情为一体;全文围绕水、月、风展开;比喻的运用。

《日喻说》(P256)三、北宋诗坛1、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介绍篇目:《泊船瓜州》、《书湖阴先生壁》。

2、苏轼的诗歌创作(1)生平和思想:少年时的教育,对变法革新的态度和转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幸遭遇,任地方官时的德政,儒道佛杂揉的思想,旷达的性格。

(2)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宋第一位大作家,词诗文都有很高成就,开创了豪放词风,开拓了抒情小品的写作领域,文学理论上也有建树。

简介老一辈革命家对苏轼的喜爱,简介当前苏轼研究情况。

(3)苏轼的诗:《荔枝叹》、《望湖楼醉书》、《新城道中》(其一)(P102)四、北宋词坛1、晏殊的词《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欧阳修的词《踏莎行》(候馆梅残)(与李煜词比较,着重体会其写愁名句之特色:眼前实景;表现愁思之无穷无尽;用词形象、秀丽。

)3、柳永生平(P113)与社会下层人们的交往,仕途失意,死后的凄凉景况。

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期末复习

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期末复习

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的诗风所写的诗。

由于宋入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代表诗人“九僧”,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晚唐体的诗人大多学习贾岛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写景精细,字句精炼。

潘阆、魏野、林逋等隐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句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2.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是以杨亿编撰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此类诗的题材一是咏史怀古,如《汉武》;二是咏物,如《鹤》;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如《别墅》。

且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和生活气息。

3.苏门四学士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和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但不意味着他们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

实际上他们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君子。

4.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讲究用典,生新瘦硬。

古代文学史 三 前四章 北宋时期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 三 前四章 北宋时期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三] 前四章知识归纳第一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文学分期:①初期63年【宋立国至仁宗天圣元年960--1085】②中期61年【天圣元年至神宗元丰八年1023--1085】③后期40年【哲宗天佑元年至宋亡1086--1126】宋诗特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散文化议论化倾向。

宋代散文特点是明达简练、平议流畅、文从字顺。

唐宋诗歌区别:唐诗主情、含蓄;宋诗主理、刻露。

词在宋代繁荣的原因:①商业城市的发展②统治者的爱好与提倡③文体进化的必然趋势。

第一节西昆派和宋初诗文晚唐体:指宋初诗人们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种诗体。

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看作是晚唐诗人,因此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比较突出,另一晚唐体诗人群体是林逋、魏野等隐者,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用恬淡精巧的诗语写其隐居的闲适生活,写景咏物颇有影响。

西昆派:由杨亿《西昆酬唱集》得名。

全部为五言、七言近体律诗,杨亿、刘筠为代表作家。

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西昆体诗风典雅华美,词采精丽,音节铿锵,喜用生僻典故,标榜学习李商隐,但只片面学习李商隐创作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其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是表现才学功能的诗歌,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欧阳修《六一诗话》】白体:宋初在士大夫阶层流行学习白居易诗体【不学新乐府】,风格平易浅显,真率自然,作唱和诗,不求典实,先以徐铉、李旷为主,后以王禹称为代表。

王禹称反对宋初诗文浮华作风,从理论和创作上表现现实主义精神的唯一作者。

宋代最早提倡继续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古文运动的诗人。

提出“远师六经,近师吏部”,主张散文继承韩柳古文运动传统,古文代表《待漏院记》,其亦能词《点绛唇`感兴》抒发抱负,基本脱离“词为艳科”的传统,在词史上有开创意义。

《村行》触景生情抒发乡思之感,暗喻被贬谪的不满;是王禹称写景之作也是七律诗成就最高的一首,有白居易平淡自然的特点,是白体诗代表作。

宋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宋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宋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政治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科举考试门路的拓宽,文官政治的繁盛,政治、道德成为了文人作品中远胜前代的重要主题(二)四大书院及太学教育的发达,使得学术研讨交流、政治群体的声气相求与文学创作的学术化痕迹、政治取向的大张旗鼓成为趋势。

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即石鼓,朱熹)、嵩阳书院(二程)应天府书院(即睢阳,晏殊)(三)印刷业特别是刻书业的繁盛,既使得文学作品便于广为传播和学习模仿,同时,也为宋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打开方便之门(四)宋代政治上的四大特点:一是冗官、冗兵、冗费成为宋政治的最大弊端。

二是宋代的内忧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

三是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四是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即所谓文官政治。

二、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思想修养、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

(一)宋代的社会思想一是新儒学和理学的兴起和繁荣。

二是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传。

三是传统的老庄思想仍很流行。

(二)宋代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1、“内省而广大”(《荀子·修身》:“内省而外物轻矣”“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3、信奉“立朝大节”(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4、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三、城市的繁荣与词、话本的兴盛(一)商业的发达(二)享乐的风尚(三)书肆、瓦子的活跃和大众娱乐的普及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地位(一)分体文学成就及地位1、诗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中,宋诗在唐诗的压力下另辟蹊径,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散文中无论古文、文赋都在承继中得到了变创和开新。

①宋调的基本特色: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因而具有散文化、议论化、才学化的特点,与“唐音”相比显得筋骨强健、思想深邃:“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②宋代散文特点: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审美与实用的兼容。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复习题1.四大南戏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作者柯丹丘;《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永嘉书会才人编;《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也称《王瑞兰闺怨拜月亭记》或《蒋世隆拜月亭记》,相传为元人施惠所作;《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作者不详。

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

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

“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白、拜、杀。

2.宋元四大家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3.南戏与杂剧的区别①这两个剧种的剧本虽然也都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这三个部分。

②杂剧风行于大江南北,它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演剧角色可分为末、旦、净三类,末分为正末,小末;旦分为贻旦,搽旦和小旦。

在音乐上一折只采取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而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正末唱的称“末本”,正旦唱的称“旦本”。

③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

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有合唱,对唱,轮唱。

不似杂剧,只能一人唱到底。

(生:年轻男子;旦:女子;净:花脸;末:中年男子;丑:主角)4.高明的创作高明(1307-1359),字则诚,好菜根道人。

浙江瑞安人。

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

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

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与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诚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

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殷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

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1、名词解释元曲正确答案: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江南博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

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

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

“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凋,故又称“北曲”。

2、填空题不是庐山真面目,()。

正确答案:只缘身在此山中3、填空题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董解元4、问答题戏曲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要点:(1)远源——原始社会至唐宋;(2)宋金的“诸宫调”;(3)杂剧与南戏。

5、填空题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正确答案:“原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6、填空题散曲的体制主要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等几种。

正确答案:小令、套数、带过曲7、填空题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文采派的代表是()。

正确答案:关汉卿;王实甫8、填空题(),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确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9、问答题《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表现在哪里?正确答案:《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

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填空题姜派词人有()、()、()、()等。

正确答案:吴文英、张炎、周密、史达祖11、单选被王国维称赞为元杂剧中“最有悲剧之性质”的剧作除了《窦娥冤》之外,还有()。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部分)古代文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此派诗作的内容大多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是当时盛世雍容堂皇气象的点缀,虽也有托古讽今之作,但多数作品贫弱苍白,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

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却缺乏李诗的深思挚情,追求用典精巧,属对精工,词采藻丽,音节谐婉。

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和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抨击。

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称为“晚唐体”。

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向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

3、王荆公体王安石后期的诗作以写景抒情的近体诗为主,这些诗巧于构图,善用色彩,体物细腻,兴象玲珑,同时又重视技巧、法度,讲究才学、用典,注意造语用字,这些诗作往往是通过人工的巧妙安排而达到唐诗浑然天成之境界的,因而一方面深得唐人风味,一方面又带有宋人习气,其审美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的江西诗派。

人们通常把这些精工巧丽,圆融华妙的小诗称为“王荆公体”(因他曾被封荆国公),亦称“半山体”(因他自号半山)。

代表作品有《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

4、江西诗派由宋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要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要点第一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论了解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基本特征及宋代文学概况(词、诗、文全面繁荣)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1、时代背景(宋朝建立,北宋南宋建立)320多年2、宋代政治的特点:高度集权,崇文抑武,军事孱弱,内忧外患宋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政治化2、道德化3、理性化宋代文学概况:词诗文全面繁荣1、宋词1)、宋初令词的继续发展和长调的兴起2)、词的雅化和词的两个流派3)、南宋词风的转变和苏辛派的确立4)、词的格律化和南宋后期的词风2、宋诗1)、唐宋诗之争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各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明《沧浪诗话》2)、宋诗的主要倾向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

形式上讲究雕琢,重视技巧,对仗精益,过于人工化在艺术表现上,炫耀学问,善用典故,无一字无来历,卖弄才学。

3)、唐宋诗的异同唐诗如贵介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佚客,辞荣鄙俗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唐诗偏近风,故动人易,宋诗偏近雅。

故入人难张蔚然4)、宋诗发展的几个阶段前期:中晚唐诗风的延续中期:宋诗风格的形成期南北宋之交南宋后期:继承晚唐遗风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诗文一、宋初的诗文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一)掌握宋初白体诗人王禹偁的诗文创作概况及代表作平易流畅,简雅古淡的诗风王禹稱散文:成通以来,诗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有闻《送孙何序》推崇韩柳文章,清丽疏朗的文风(二)掌握宋初晚唐体诗人:九僧/林逋、魏野等隐逸之士的诗歌概况及代表作(三)掌握西昆体诗人的创作概况及代表作西昆派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西昆派学步李商隐,特点是对仗精工,词采妍丽,缀风月,弄花草,浮华侈丽二、欧阳修和诗文革新运动(一)了解欧阳修生平文坛领袖,一代名臣,团结同道,汲引后进(二)掌握欧阳修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及其文学革新主张1、明道、宗韩: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2、反涩,、尚简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三)掌握欧阳修散文创作状况及代表作1、议论文《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论2、记叙文《丰乐亭记》3、哀乐而衷,情文并致之文4、文体贡献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革新四六体《秋风赋》(四)掌握欧阳修诗歌概况及代表作资笑谈,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属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诗穷而后工”1、现实之作《边户》2、清新自然,平易疏放之作《戏答元珍》《丰乐亭游记》三、梅尧臣与苏舜钦掌握梅苏的诗歌概况及其代表作梅尧臣:1、关心时事:《田家语》2、日常琐事之作3、平淡老成之作:《鲁山山行》《东溪》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苏舜钦:其诗直平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庆州败》《城南感怀呈永叔》四、王安石和曾巩(一)王安石掌握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的风格及其代表作风格:简洁峻切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读尝君传》掌握王安石诗歌前后期不同的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见解独到的咏史诗:《明妃曲》晚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王荆公晚年诗律力精严,选语用字,间不容发《北坡杏花》、《书湖阴先生壁》(二)曾巩掌握曾巩散文平正周详的风格:《墨池记》曾巩散文平正周详,代表作为《墨池记》第三章北宋前期的词一、五代词风的延续——晏欧(一)晏殊掌握晏殊词的大致内容、理性圆融之词境及其代表作词的大致内容为富贵优游的生活,有着理性圆融之词境,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二)欧阳修掌握欧阳修的大致内容、多样词风及其代表作内容大多描写爱情《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收录240余首,未脱尽“词为艳科”之传统,但其题材和风格较为多样。

宋元文学 考试复习资料

宋元文学 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宋初文学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A王禹偁——文学天幕上的孤星。

在诗歌创造上,推崇杜白,被人看作是最重要的白体诗人,早年多为闲适诗,晚年多为讽喻诗,继承和发扬了杜甫“三吏三别”与白居易《秦中吟》的风格,其诗同散文一样,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雅古淡。

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B文学主张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

王禹偁属“白体”。

清人吴之振评价“元之独开有宋风气”(初写闲适唱和之作,后重讽喻之作,写现实诗篇。

)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白体诗的代表人物:“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白体”诗的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北宋人所谓学“白体”,其含义主要有三层。

:一是学白居易作唱和诗,切磋诗艺,休闲解颐。

二效白诗浅切随意,不求典实的作法。

三效其旷放达观、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借诗谈佛、道义理。

Desert:宋初学白诗之风始于太宗朝而盛于真宗朝,至仁宗朝前期余波尚存,后来“西昆体”渐成诗坛主流,“白体”遂寝。

白体诗人即李昉、徐铉、王禹偁、王奇。

3、宋初的晚唐体诗人“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九僧”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群体一:白体诗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

群体二:是林逋、潘阆、魏野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

)晚唐体的特征:1创作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2在体例上,多用近体而少古体 3“捐书以为诗”,和“资书以为诗”的江西派对抗;4题材偏窄,观察细致;5诗风清瘦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大三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大三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一、元代文学有哪些特色?熟悉其发展脉络。

特色:1、俗文学取代雅文学,占据文学的主题地位。

2、叙事文学较之抒情文学发达。

3、具有自然显畅、活泼生动的美学风貌。

二、元代戏曲繁荣的原因(一)经济繁荣,城市发展。

元代城市经济在宋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而为元杂剧的兴盛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庞大的市民阶层,是元杂剧的观众基础;发达的商业经济,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例如演出场所、舞台设备、服装道具等等。

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生活也较前有更大更多的需要,而戏剧演出又正是满足城市文化生活需求的最好形式。

(二)元代统治集团对歌舞的特殊爱好。

蒙古人的文化修养及其性格决定了他们难以对纯粹的书面文艺产生兴趣,所以歌舞伎月成为他们的嗜好。

于是打破了传统的诗词文学与世俗文学的不平等关系。

这种态度也影响到士大夫阶层。

当时很多的统治者在出征时都要带上演出班子。

而且戏剧演出是一种能够得到各阶层观众普遍欢迎的艺术形式,识字的和不识字的都能在剧场中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

剧作家为了适应观众的兴趣,所作剧本首先要雅俗共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这就拉近了戏剧文学与人民群众生活的距离。

(三)专业作家群的形成。

元蒙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被分为四等,他们的政治地位、法律待遇、经济负担等都不平等。

特权阶层横行无忌,官府又异常残暴,给人民带来很多痛苦。

此外,科举在元代被废止了近八十年,堵塞了广大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出路,从而使他们不得不往其他方面发展。

当时的读书人,或栖身田园过隐逸生活,或沦落风尘混迹歌楼妓馆以卖文为生,即从事杂剧和散曲写作。

元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下降,走向瓦舍书会,扩大了戏剧创编队伍,也使戏剧家自身更多地深入社会,接近人民,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元杂剧与南戏的概念是什么,三者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①创作思想不同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表现手法不同苏轼的词,首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次,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

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

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

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

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

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复习知识点(宋元文学)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一.背诵19句(考5句)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6.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8.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9.始知锁向金龙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1.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13.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池怀旧》文学史P60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文学史P741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门。

——秦观《满庭芳》文学史P9316.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文学史P9517.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姜夔《暗香》文学史P1471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P14719.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文学史P179二.名句赏析(考5句)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P38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P39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P46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P52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

古代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重点内容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和宋初三体1.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学习白居易闲适、浅易、通俗风格的诗歌创作(闲适诗,态度:旷达知足,形式:模仿元白互相唱和的近体诗)以希冀“颂美时政”,代表人物王禹偁、李昉;(2)“晚唐体”:推崇与模仿贾岛、姚合诗作,代表人林逋、九僧、魏野、潘阆、寇准。

·诗歌审美类型:清冷、荒凉、悲凄、闲逸、脱俗等,是对当时流行于诗坛的白体的疏离与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西昆体”:诗歌题材上学习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无题诗(多用典、心思深隐、讲究辞藻华美和色调渲染),代表人杨亿、钱惟演、刘筠。

·因唱和结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入杨亿、钱惟演、刘筠等17人作品,影响极大,后刘颁《中山诗话》称之为“西昆体”。

·艺术特征:文字华美、对仗工稳、用事深密、风格整饬典丽。

·缺点:①题材狭隘,缺乏时代气息②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2.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典故。

(2)作诗强调诗句的对偶、押韵以及市局的语言色彩(3)追求诗歌雍容典赡、炼词工整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王禹偁1.王禹偁(1)字元之,一生坎坷,诗文多反映其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遇及不屈的生命抗争。

代表作:《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2)文学主张:①文以传道②强调情感和生活遭遇在创作中的作用③吸取骈文整齐、声韵之美。

(3)文学创作:与其他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不但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且学习白的讽喻诗。

此外,王也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诗篇。

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欧阳修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1.欧阳修(1)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兼名臣、文人两重身份。

(2)文学思想:“道不远人”、“道盛文至”,即主张文道并重。

(3)诗歌的独特表现方式:①散文布局②复调式结构(4)平易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

选择填空:1.辛派词人:张孝祥、陈亮、刘过(既是辛派词人,又是江湖诗人)。

2.元杂剧体制:一本四折一楔子。

3.说话四家:小说、讲史、说经、合声。

4.陆游诗歌风格:沉郁悲壮。

5.辞达:用言辞表达微妙的心灵,即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

苏东坡6.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7.林逋:梅妻鹤子8.白体诗:宋初模仿唐代白居易的一批诗人创作的诗歌体裁,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等,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9.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批诗人创作的诗歌体裁,因贾岛、姚合晚唐诗人故名,代表“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10.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旺影响最大的一种诗歌体裁,因馆阁名臣编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寅。

诗歌体裁,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等,其风格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11.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2.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

13.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4.张三影即张先。

15.柳永是宋初第一位专业词人。

16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7.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也称其为宋代文学之父。

18.王荆公体又称半仙体,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选语用字,间不容发。

故人们称其为王荆公体。

如《雪干》和书湖阴先生壁》。

19《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20.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21. “活法”说是指吕本中所倡导的诗学理论。

是在有意识地“以苏济黄”,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的精神,能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荚”的新途径。

22.秦观的诗称“女郎诗”,词称“感伤词”。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

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

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

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

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一、名词解释: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

该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读“cheng”,一声)、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意尽,气弱格俗。

白体,特别王禹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成。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

晚唐体诗人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崇。

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静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较狭小。

体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

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

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潘阆、林逋等,其中林逋成就较为突出。

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代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复习要点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盛产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文学家。

以下是宋代文学复习的要点:1.文学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呈现出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

宋代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主导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众多,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这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诗词创作:宋代的诗词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诗人以李白、杜牧等为榜样,继承唐代诗歌传统,追求形式美和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

宋诗崇尚婉约、秀丽的风格,注重细致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善于运用音韵、韵律和修辞手法,打破了唐代诗歌“格律约束”的限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3.词牌与曲调:宋代的文人不仅注重诗歌的写作,还特别重视词的创作和曲调的配搭。

他们以词牌为基础,发展了一种独特的词体文学创作形式。

宋词常常表达个人的感情和情绪,细腻而真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貌。

同时,他们也注重曲调的选择和调和,使词曲合一,形成了华丽的韵律和旋律效果。

4.散文创作:宋代的散文创作也十分繁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散文家。

宋代散文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些作家注重对事物的描写和观察,具有鲜活的生活感和独特的思考深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戏曲文学:宋代戏曲文学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宋时期兴起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元曲,曲艺发展达到巅峰。

元曲以其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优美动人的词曲而广受欢迎。

元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剧、传奇剧、生活剧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面貌。

最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资料

最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西昆体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

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

(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2江西诗派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

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

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

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

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

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

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

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1.西昆体·宋初诗坛派别,以《西昆酬唱集》得名。

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时臻于极盛,《西昆酬唱集》就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

·典出《山海经》“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

以翰林学士杨亿为代表。

共收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十七人的诗248首,内容主要是描写内廷仕宦优游豪华的生活,也有一些咏物、咏史诗。

·师法李商隐,兼重唐彦谦,雕润密丽,音律铿锵,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艺术上有强烈缺陷,题材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专事模仿,缺乏创新精神。

2.北宋初期的诗歌流派(白体、西昆体、晚唐体)1)白体: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具体出现时间尚未考证清楚,但已知在仁宗朝已流行。

艺术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见1)3)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

因宋人将贾、姚看做晚唐诗人,故合称为“晚唐体”。

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注重推敲炼字,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代表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3.柳永及其词集·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一生穷困潦倒,以词著称于世,有《乐章集》传世。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

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的悲欢、愿望和男女之情,自己的恋情和颓放,离别情绪和羁旅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

此外,也有一些反应劳动者悲苦生活以及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

大大开拓的词的题材内容。

·他接受民间乐曲与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显自然,不避俚俗,使得其词自成一体,广为流传。

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大三上)一.背诵19句(考5句)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6.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8.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9.始知锁向金龙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1.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13.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池怀旧》文学史P60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文学史P741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门。

——秦观《满庭芳》文学史P9316.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文学史P9517.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姜夔《暗香》文学史P1471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P14719.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文学史P179二.名句赏析(考5句)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P38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P39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P46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P52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P54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文学史P909.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踏莎行》文学史P146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文学史P297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处着笔勾勒,“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景小处着手。

重”山多,“复”水曲,为“凝”作烘托;“暗”柳木茂盛;“明”众花繁盛,柳花相映,生机勃勃,暗示有人存在,“又”突出惊喜、欣喜之情,化用前人之句,又赋予其新意。

三.具体知识1.白体P20“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2.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共收录了17位诗人的247首诗,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

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内容过于空虚、过分追求技巧、浮艳之风浓,缺失了生命力和生动性,形式主义一派,一味标榜李商隐。

3.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最为有名。

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

4.晏殊《浣溪沙》情中有思的特点。

P29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两种苦闷相互生发映衬,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而这又构成了晏殊词的“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

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在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中,蕴含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

“夕阳”、“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情爱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

5.柳永词内容的创新P34①加强了世俗女性的描写。

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②帝都生活,都市风情。

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③羁旅行役。

多山川风物,自然美景,秋景创作最多。

④狭邪生活、放浪心绪。

⑤歌舞总结:柳永词对反映中下层市民生活和自己的身世穷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6.柳永艺术内容的创新。

P36①大量创制慢词,始于柳永,表现情感更深刻,内容更丰富,境界更阔大。

创作慢词主要有四中方式,即利用民间原有词调,旧曲翻新,小令扩展为慢词,自创新调。

②铺叙,白描。

慢词最重要的是结构和布局,柳永词多层次鲜明,其铺叙类似于赋,吸收了六朝小赋的特点③吸收俚语、俗语④雅俗并陈⑤情景交融7.诗文革新运动P41是在北宋时期酝酿发展完成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以是韩柳文章为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配合北宋政治变法的一次全面的文风革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8.半山体P49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特点是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多七言绝句。

9.苏轼的诗P60自己看书10.苏轼“自成一家”“自是一家“出自苏轼在其给朋友的一封信《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文集》卷五三)。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在词的创作上自称一家。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11.苏轼词艺术的创新①开拓词镜,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为表现性情之词②开创豪放词风,吸收豪壮之风,用清新雅丽的句子,豪放雄浑的调子去写。

大量的激情融入词作之中,始终认慷慨豪迈的气象悲恸峥嵘的气势,扩开雄伟的场面取胜,奔放雄狂的音调,善于悲壮铿锵的音调,强音促节。

③认诗为词,打破词依附音乐的处境,提高词的品格。

④浪漫主义手法⑤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传统上是词必协律,而苏轼写词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⑥灵活借鉴,运用语言,借鉴前人,化用前人词语,引用民间口语等,其词也呈现出多样风格,雅俗同在。

12.苏轼辛弃疾的比较同:苏辛并称,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都有豪放之作;境界阔大,感情豪爽。

异:风格.苏轼:旷;辛:豪。

苏词主自然雄放,有一种清旷超逸之美;辛词主悲壮苍凉,是沉郁顿挫之美。

苏词基调是旷达,豪中带旷;辛词更多了一种悲壮之气,将词的豪放发展到极致。

苏词的旷是生性使然,有一种平和质感;辛词有一种英雄之气,自我形象,主观性极强。

写人:辛作品人物多少英雄;苏轼多写疏狂异趣,如达士,游仙,隐者,居士,酒徒。

写景:辛多写磅礴悲壮之景;苏轼多写古淡、幽远、雅洁之景。

怀古:辛抒发“古之英雄”用以自比,抒发身世之悲;苏轼赞“古之达者”,写英雄也不过是表达人生如梦,力求旷达与解脱。

生活态度:对待隐逸:辛更多地表达无奈与不甘;苏则真心向往、由衷赞美欢心写饮酒:辛醉酒后的痛苦;苏则喜欢沉醉在酒香之中。

13.如何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的话?P63苏轼和辛弃疾虽同属豪放词派,但二者风格不同,苏轼的词多心胸旷达,乐观积极,故曰“旷”,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自己的报国壮志却往往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故曰“豪”。

苏词中的“旷”主要来自于他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他把不平苦难当做宝贵的人生经历。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这绝不是自嘲之语。

辛词的“豪”则源自辛弃疾极度自信,睥睨天下的那气度。

两人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形式到内容都很相似,从回忆古之人事起,篇尾感及自身,细读后很容易发现他们为何谓之“旷”“豪”。

(念奴娇用的是直笔少顿挫,追忆周郎功绩后,虽然喟叹“早生华发”,从中并没有郁结之情。

像周郎那样的千古风流人物都已在无情的历史中泯灭,自己又能如何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历史、现实、英雄、凡夫皆为灰灰有种勘破世情的平淡,“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胸中块垒一浇而尽。

辛的永遇乐也是紧扣时空,多顿挫,几起几落,穿梭古今。

用往昔之辉煌映照今日的萧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书写中凸显自己的不平。

要注意的是,词中对孙权刘裕的描写用的是平视视角,所以指点江山的豪气自然而来。

曾出现孙权的地方再也找不到英雄了!他的怀古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式的自艾自怜,有的是不平与控诉。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平沉郁之气几抑几扬,最终崩裂,人间自有英雄,只是如今英雄无用武之地!)14.黄庭坚的诗歌理论P73创作方法: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点句,在多读书,学养深的基础上,继承、典化、改装前人的诗、文、书中的语言;夺句,对点铁成金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更强大构思的变化。

表现风格:兀傲生新,瘦硬峭拔,语言尚奇生新。

受其孤高清傲的性格影响,兀傲其实是孤傲清高的性格品质、,在七律中体现较为明显;追求奇和神;善用奇字、怪字、僻字;比喻新颖。

总体是一种怪的感觉,标新立异。

音律、章法上:音律,拗峤,避熟求生,音节打破常规;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致圆熟的声调。

章法,回环曲折,要有出乎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

15.江西诗派P77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为创始人。

形成期成员包括陈师道,潘大临等25人,大多为江西(宋代江南西路)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