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想价值的童话故事。
四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
《大象的耳朵》围绕改变,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
本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2.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生字词,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1.字词检测温故知新,让我们开火车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吧!多媒体出示三行词语。
(第一行:似的耷拉遇到)(第二行:竖着不安竹竿)(第三行:头痛心烦最后)2.回忆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复习迁移旧知识,为获取新知提供基础。
本课的导入环节通过字词检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出本课所学。
】二、品读课文1—7自然段。
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都有哪些看法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按顺序找一找,画出相关语句。
1.生答: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2.瞧!大象走在森林里先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问:“——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1.读好疑问句。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篇一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说目标依据20xx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任何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认识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多音字“似、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情感态度与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的意思。
三.说方法1.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读这些句子,以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听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词,会写“扇”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3.知道大象的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学习疑问句,理解大象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把扇子,你喜欢哪一把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扇子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外形,有的是因为图案,有的是因为材质。
2.你们仔细想一想,扇子像哪种动物的耳朵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上课伊始,呈现扇子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扇子,唤起学生自主选择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文“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6页,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耳朵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做记号。
已经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去自主学习,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也凸显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特点,落实了“双基”训练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耷拉、灵巧”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学会尊重事物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耷拉、灵巧”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象的耳朵。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认读。
(2)学生用生字造句,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说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强调事物的特点。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一画大象的耳朵,并描述其特点。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意。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关爱动物,尊重事物的特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三篇】

【导语】《⼤象的⽿朵》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象耷拉着⼀对⽿朵,⼩兔⼦、⼩⿅⼦、⼩马、⼩⽼⿏都认为它的⽿朵有问题。
见到别⼈都这么说,⼤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的⽿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竿把⽿朵撑起来,结果总有⼩⾍⼦钻进它的⽿朵⾥,吵得它头痛⼜⼼烦,它⼜把⽿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喜欢,⾃⼰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字。
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课⽂内容,体会⼤象的⼼理变化。
4.明⽩适合⾃⼰的才是的这个道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字。
2.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3.在朗读课⽂的过程中,体会⼤象的⼼理变化。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篇童话故事。
故事围绕着⼤象的⽿朵,通过⼩兔⼦、⼩⽺、⼩⿅、⼩马等⼩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的这个道理。
这篇⽂章以⼤象的⽿朵“像扇⼦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动物都发出了⾃⼰的看法,从⽽导致⼤象不安起来,进⽽⽤两根⽵竿撑起⽿朵。
由于撑起⽿朵给⼤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象⼜让⽿朵“耷拉着”。
⽂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教学建议 1.引⼊法。
⼤象是孩⼦们喜欢的动物,孩⼦们都知道⼤象有⼤⼤的⽿朵,粗粗的腿。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出⽰⼤象图⽚”“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引⼊本课的学习。
2.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
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很好地理解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动物们对⼤象⽿朵评论的句⼦以及体现⼤象⼼情的句⼦,在对这些句⼦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理解课⽂内容,理解课⽂的主题。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象的⼼理变化。
⽣字卡⽚、多媒体课件。
⼀激趣导⼊ 同学们,你们见过⼤象的⽿朵吗?它是什么样⼦的?兔⼦的⽿朵是什么样⼦的?⼤象的⽿朵和兔⼦的⽿朵有什么不⼀样?⼤象的⽿朵有什么优点?就让我们⾛进课⽂《⼤象的⽿朵》去看⼀看吧。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句。
2、联系上下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读题提问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个谜语?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谜底是什么?大象。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看。
你真懂猜谜语。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请看老师书写课题,同学们也可以举起金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象的耳朵)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大象的耳朵怎么了?)(二)听故事,认生字1、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故事。
师范读,一边读,一边出示关键词(课文的生字)或图片。
2、谁来回答刚才同学的提问。
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找课文里还出现扇字的地方,读一读,注意读准多音字“扇”,并做动作牢记“扇子与扇风。
通过图片理解扇字的户字头。
一扇(门)(师范写)找出另一个多音字“似”,读准翘舌音,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里哪里出现过这个字,读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耷拉的意思,结合耷的字形来理解大象耳朵大。
并让学生做做耷拉着脑袋、耷拉着眼皮来理解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
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竖着(立起来的意思)(三)指导阅读,读好问句1、想想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怎么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问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名称:《大象的耳朵》二、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课时:第二课时五、教学准备:PPT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生字新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PPT出示字词)师:我们开火车读,要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哦。
(2遍)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读的又快又准。
看来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字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好。
(二)课文学习:1.问题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大象的耳朵长什么样?有什么用处?师:谁来说一说,大象的耳朵长什么样子?......这位同学说的很准确(PPT出示)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教师板书:大耷拉)师:谁能试着理解一下“耷拉”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师:这位同学很聪明,说的不错。
“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
大象的耳朵还很大,像扇子似的。
这里你读出了什么?师:对,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大象的耳朵比喻成扇子。
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大象耳朵的特点呢?谁来试一试?师:读的真棒。
老师仿佛已经看到了大象那又大又沉的耳朵。
师:这样的耳朵有什么用处呢?谁来说一说?师:这位同学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2.讲解生字。
师:说的真棒。
扇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表示事物名称的时候,读四声,比如扇子、风扇;当它表示动作的时候读一声,比如扇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耷、咦、竖、竿”等9个生字,会写“扇、遇、安”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似、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区分不同人物的语言,会读好问句。
3.丰富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能说出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
4.通过感悟课文,体会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做好自己。
教学重难点根据文本内容还原人物对话并指导朗读;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儿歌导入《谁的耳朵》,要求:听听儿歌里唱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的耳朵都有哪些不同2.这些动物中,谁的耳朵最大?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出示大象耳朵。
你能结合,说说看到的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吗?3.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读好句子,学习生字“耷”。
指图或结合动作理解“耷拉”。
学习两个多音字:扇(shàn)子、大耳朵一扇(shn);似(sì)乎、似(shì)的。
4.再读第1自然段,学习比喻句。
填空:大象的耳朵像似的。
仿例说话:弯弯的月亮像似的;圆圆的月亮像似的。
拓展: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句子吗?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1.初读要求:(1)自读课文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好自然段。
2.反馈交流: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板贴并读好动物名字,学习生字“兔”。
关注“兔”的字形演变。
你能根据楷体说说每个部件表示兔子的什么部位吗?最后的一点表示它的短尾巴,可别忘记。
动笔写一写。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读得流利,奖励一个大拇指;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同桌帮一帮,并轻声说声“谢谢”。
三、朗读表演,初学概括1.随文识字,读好词句。
出示第2~5自然段。
指名朗读,学习生字“慢、遇”。
一正音,二书空关键笔画,三读好词语“慢慢地散步”“遇到”,四读好句子。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中大象的耳朵对于大象生存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大象生态环境的基本信息。
2.听懂故事并能用简短语句复述故事情节。
3.学会识字、认读并书写汉字“大象、耳朵、风声、听”等单词,掌握它们的基本读音及组合拼音写法。
4.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风声等。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大象的耳朵》一文进行讲解、学习。
1.教师阅读《大象的耳朵》一文,展示大象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理解大象的耳朵对于大象的生存非常重要,通过故事引出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学生跟读故事,并完成故事中相关单词的学习。
4.通过故事中描述的风声等现象,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5.结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对单词识字、听写等各方面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大象的耳朵与大象生存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在板上或PPT上展示本节课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关单词拼音、汉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故事人物、环境,如大象、非洲的草原、风声等。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大象的耳朵》文本,引导学生跟读。
2.教师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大象的外貌以及生态环境,整体介绍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学生通过跟读故事,领会故事情节及感受故事中表现出的大象环境、生存状态等。
4.教师介绍并讲解故事中相关单词拼音和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认读相关单词。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做简短的复述,并使用所学词汇格外强调重要性。
2.让学生对于风声等自然现象做相应表述,增加学生表述能力。
第四步:拓展1.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大象的生存环境。
2.学生阅读有关大象的文章,了解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更多信息。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采用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交织的编排形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个主题,编排了4篇童话故事。
《大象的耳朵》的耳朵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登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的特点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分析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借助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围绕主线问题〃大象的耳朵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进行设计。
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以及联系生活,层层深入地读懂句子的启示,最后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类化认识,让学生在通话中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同时,也尝试打开阅读通道,引发更多的思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这个单元主旨是“改变”。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
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接写大象的耳朵。
“像扇子似的”,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
“扇子似的,耷拉着”,这是大象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他小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
这段是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起因,因为大象耳朵的这一特征,才引发了小兔子、小羊等动物的议论,才导致大象的第一次改变。
第2-7自然段侧重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其中,突出的是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
小兔子、小羊等的看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怎么是耷拉着的呢”,二是“一定是出毛病了”。
这些小动物之所以这样议论,潜在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
这六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8-11自然段写大象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
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想法的改变很轻率,改变后的结果不乐观。
第12-13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还是”表示大象终于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表示大象把耳朵放下来,继续之前耷拉着的状态。
第13自然段呼应第1自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课文配有一幅对开的插图。
左页是大象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竖着长耳朵,一脸奇怪的样子。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
右页是大象遇到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
特别是小老鼠,表情最夸张了,他还张开了双臂。
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第2-7自然段的内容。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
四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
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有关这方面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本单元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
《大象的耳朵》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大象信以为真,决定把耳朵用两根竹竿撑起来,结果经常有小虫子飞进耳朵让它头痛又心烦,最后大象决定还是把耳朵耷拉下来,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
小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是会有较强的积极性。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学生在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时,教师不能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具体的故事,从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含义。
【教学重点】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含义,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动物头饰,教学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课前游戏。
一、情境导入(一)谈话导入。
1.大家好!我姓黄,你们可以叫我黄老师,平时我最喜欢看书了,特别是童话类的书,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与一位英俊王子的动人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的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由于二年级还属于低年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较难。
教学时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一课。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大象的耳朵有病了,大象也不安起来,于是他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可是这样一来,小虫子就经常飞进他的耳朵,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小虫子便飞不进去了,另外,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把它们赶跑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本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浅白易懂,对话与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和阅读的学习。
这单元的课文内容已经开始向课标的第二阶段过渡了,所以课后安排了两个学习语言运用的练习。
这样一来,“学阅读”和“学表达”的任务就相对重了。
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因此本课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的合理安排,突出“识字和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课后练习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包含有这几个阅读表达的训练:一、提取文字信息,即大象两次变化说的话;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即联系上下文读懂这些话的意思;三、内化语言学习表达,即整合课文有关语句和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训练点也休现了该练习题的教学程序。
课文插图是对开页的一幅图,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有利于落实课标提出的目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象的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动物耳朵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缺点、正确认识自己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象的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深入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关爱动物、正确认识自己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翻译。
(2)相关大象图片、耳朵图片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准备好课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象的耳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象耳朵的了解。
(3)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学会生字词,并进行反馈。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象的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4.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课文情景。
五、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动物、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大象耳朵特点的认识。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大象耳朵的小故事。
3. 思考:为什么大象的耳朵大?它们有什么作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出本课的动物。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将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咱们教室,同学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2)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2、火眼金睛,找不同。
(1)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图片中谁的耳朵与大家的耳朵不一样呢?(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象的耳朵)【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同学们知道本次课讲的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动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比较,让学生们了解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读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想想: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征?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a.指名读,并正音。
b.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出大象的耳朵的特征。
(1)学生说特征。
(教师出示句子)(2)教师询问学生是如何知道的,并说说对“耷拉”一词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句子是个比喻句,并结合生活实际说比喻句。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交谈的形式,引导学生使用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和读文的方法说出大象的耳朵的特征并谈谈自己对“耷拉”一词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围绕大象的耳朵发生的一些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新教材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最后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一篇课文的主题,我又搜集整理了两个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和《兔子萝里》,这三个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希望通过这节群文阅读课既可以丰富孩子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做自己最快乐!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读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兔子萝里》,知道这两个故事讲了什么。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的耳朵是否有毛病。
2.理解小猪为什么要变形后来又为什么放弃了。
他找到让自己快乐的办法了吗?3.讨论兔子萝里觉得自己哪里和别人不一样?她做了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不可以轻易改变,因为做自己最快乐。
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阅读绘本故事。
2.会复述三个故事。
四、教学难点:明白做自己最快乐这个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师: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文中除了大象以外,有哪几个小动物?生:有小兔子,小山羊,小老鼠,小鹿师:你们来看,谁的耳朵跟别人的有点不一样?生:大象。
其他动物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
师:竖下面是个“立”字,两只耳朵立起来就是—竖。
谁来读读这个词?生读词。
师:像大象一样,大大的耳朵垂下来就是耷,谁来读读这个字?生读字师:放到词语里读读。
生读词——耷拉师:大象的耳朵向下垂,我们说耷拉着耳朵,头向下垂,我们说——耷拉着头,还可以说耷拉着,耷拉着给人的感觉?生:感觉没精神生:感觉很没劲。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通用6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篇1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二、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出示: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信和接纳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学会自信和接纳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音频或视频。
3. 与课文相关的大象图片或图书。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象的了解。
(3)简介课文《大象的耳朵》。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熟练掌握。
3. 课堂讨论(1)提问学生:课文中的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大象的耳朵大?(3)小组合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大象的故事。
4. 创意表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大象故事。
(2)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大象的耳朵。
(3)展示学生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讨论如何学会自信和接纳他人。
(3)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欣赏自己,也要尊重和接纳他人。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其他动物的特征,下一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优秀教案
19.大象的耳朵教
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重点1.识记
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
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字卡、图片、PPT
预习设计古诗积累与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
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2)图片识:
竖、竿、撑、舞(3)生活识字:痛、烦、
耷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3.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
竖起来的故事。
)
四、指导写字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2.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
着)
(2)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读第2~8自然段。
(1)指
导读好问句。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
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
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
来)
(3)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
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
(4)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3自然段。
三、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
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
细的尾巴。
)
2.(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
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给下列
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shānshàn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3.同桌互读,读好问句并质疑。
4.生描红书空。
学生活动
1.思考:大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2(1)标出课文有几个段落。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耳朵,像。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
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
着的。
)
(4)思考①: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
思考②:耳朵耷拉着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思考③: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不同动物的不同身体部位都有什么作用。
3.熟读课文。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