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眼中的康端与卡夫卡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引言:卡夫卡和余华都是荒诞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以各种荒诞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困境;同时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荒诞离奇的风格。
在外国作品逐渐被译到中国,余华接触到卡夫卡的作品后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大致通过两者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卡夫卡对余华作品的影响,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及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文化交流。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卡夫卡这个人的时候,卡夫卡已经在研读中国文化,这为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了先天因素。
后来卡夫卡的作品被一批优秀的英语和德语翻译者介绍和大量译入中国,其中《卡夫卡全集》是一部收集卡夫卡作品最全面的中文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为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余华就是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作家之一。
在余华的文学生涯中,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在迷恋川端康成数年后感到苦闷、迷惘、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的时刻,余华在1986年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卡夫卡,使他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
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 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
我难以忘记一九八〇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 当时我二十岁, 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
五年之后, 也是在冬天, 也是在水边, 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 我读到了卡夫卡。
谢天谢地, 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
当时我年轻无知, 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 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忍受。
在我看来, 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 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 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 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 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
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不同的遗嘱, 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 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 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 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 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
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 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 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 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 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
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 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 形成叙述的和声。
我曾经迷恋于川端康成的描述, 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 我说的就是他描述细部的方式。
他叙述的目光无微不至, 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 同时又像是没有抵达, 我曾经认为这种若即若离的描述是属于感受的方式。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发布时间:2021-07-07T09:41:13.1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王菁[导读] 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王菁西北师范大学 730000【摘要】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余华为例,探讨卡夫卡对于余华创作艺术特征的影响,从创作思想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方面。
余华虽受到了卡夫卡的影响改变了其创作风格,但是两者的寓言系统则是有明显不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余华在接受卡夫卡作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叛逆,以及两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卡夫卡;余华;比较研究1.引言弗兰茨·卡夫卡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奇妙世界,他善用荒诞、象征、变形的手法,不仅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同样对存在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乃至“新小说”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是文学史上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因为其极大的包容性和深刻性掀起了世界各地研究卡夫卡的热潮,在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也出现了卡夫卡热潮。
他本人不光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因此有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同样对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新时期小说中,“几乎所有描写变形、怪谬、反常规、超日常经验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卡夫卡有关”(吴亮,1986)。
受他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包括宗璞、余华、格非、马原、残雪、蒋子丹等。
如果说宗璞借鉴了卡夫卡的现代派技巧,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更多的是基于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合性,而对于余华而言,则是解放了他的思想。
试析生存的荒谬想象的自由—浅谈卡夫卡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启迪的论文
试析生存的荒谬想象的自由—浅谈卡夫卡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启迪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余华卡夫卡文本形式主题创作观论文摘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余华的文学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启发。
卡夫卡对生存的思考诱发了他自己的生存思考,他的痛苦绝望与卡夫卡西方式的情绪一拍即合,异曲同工。
表现在具体作品中,两人都超越了生活的表象,揭示了困惑人类的普遍性问题。
本文将从文本形式、主题思想和创作观三方面阐释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余华是一位写作数量不多,然而质量很高的当代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的技巧,发扬对余华而言,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并非简单的技巧学习问题,各种外来影响已冲破了体用的框架,完全融化到他的艺术思想与创作中,成为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影响余华创作的最主要的两位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奥地利的卡夫卡。
余华自述,1982年至1986年间他曾对川端康成迷恋有加。
“在川端康成做我导师的五、六年,我学会了如何去表现细部,而且是用一种感受的方式去表现。
”端康成对物体“生机勃勃”的感知,使得余华在描写客观物体时增添更多的主观感受,而川端式的虚幻空灵在余华创作中则以大量漂浮不定的幻觉出现。
端使余华的感觉触角异常灵敏,但余华却更多地将触觉伸向了人性罪恶、丑陋、凶残的一面、与川端的唯美、清丽典雅的文风迥然不同。
余华作品中“高度主观主义视点与叙述者超然、冷漠、客观之眼的奇特的合并而产生的特殊张力”。
但当他陷在川端康成的笼罩下无以自拔的时候,卡夫卡的出现,却将他从文学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下文将讨论卡夫卡对余华创作上的深刻影响。
一、对余华文本形式的影响余华深受卡夫卡的影响,追求的是虚伪的形式和冷淡的语言,以此来表现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情感。
在文本形式上,卡夫卡的启示使得余华悟得:“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
转身的距离:从冷酷残忍到悲悯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原因.doc
转身的距离:从冷酷残忍到悲悯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原因内容摘要:本文以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和后期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旨在寻找余华在先锋小说的创作高潮之际突然转向与先锋小说风格截然相反的长篇小说的创作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文章以余华作品的叙述风格和思想内涵上的转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余华早期先锋作品为什么要通过远离常规的叙述方式来暴露人性丑陋与残忍?在将这一风格发展到高潮时期,余华又为什么会通过长篇小说的创作来表现悲悯、苦难、温情的主题呢?这是余华自身成长和思想观念的转变造成的,还是因为作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做出的改变。
我们需要全面来看余华整个文学创作之路,从各个方面来寻找作家在创作中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余华先锋小说长篇小说叙述方式思想内涵目录转身的距离:从冷酷残忍到悲悯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原因余华先锋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转身的距离:从冷酷残忍到悲悯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原因提起余华,有的人认为余华的小说充满了人性丑陋、暴力、血腥、死亡,给人一种冷酷无情,难以捉摸的感觉,有人甚至评价说余华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渣子;然而,也有人认为余华的小说充满了苦难、温情、悲悯、和生命难以承受的厚重。
出现这两种对立的两种极端,并不是因为读者自身鉴赏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而是余华的创作确实经历了两种极端的蜕变:创作生涯之初,他选择了冷酷而残忍的先锋之路,而在创作成功之际,却又一个突然的转身,选择一条充满温情和感动的道路。
为何如此,本文将从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转变成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余华先锋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一)弃医从文余华高考落榜之后进入了海盐县的卫生院,开始了他的牙医生涯。
虽然余华对这份工作兢兢业业,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十分落寞。
他说:“我实在不喜欢牙医工作,每天八小时的工作,一辈子都要去看别人的口腔,这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牙医的人生道路让我感到一片灰暗。
”①于是余华暗暗下定决心要通过写作来改变他的牙医命运了。
浅析余华前后期创作的转型
摘要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他并不多产,但是他的每篇文章都能给读者一种特别的感觉。
前期的他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生活环境的压抑,他前期文章的风格都是阴冷、暴力和血腥的。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他这个时期的创作深深刻着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
进入后期创作的余华,随着国内形势的大变化,逐步摆脱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将对人性恶性面的展演转变为对人民大众苦难生活的关注,因此他也越来越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总的来说,余华从对大师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创作的道路,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余华外国作家环境变迁前后期转型引言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直到04年新作《兄弟》的出版,共有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
余华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大都是难得的精品。
他的创作主要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代表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主要都是些中短篇小说,篇幅短小,但内容强悍精辟,后期主要是在90年代,典型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这几篇长篇小说,篇幅较大,将写作重点放在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余华真正被读者所接受并推崇主要是在后期,其后期的几部作品,几乎每部都堪称经典,比如《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等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
并且《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还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其作品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还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和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还获得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本文将针对余华前后期创作发生转型及其原因进行论述。
一外国作家对余华的影响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生活在充满血腥和死亡的阴暗的医院,这种生长环境与他性格的形成多少有点关系。
余华的小说创作与卡夫卡的影响
理 去 阅读 , 去借 鉴卡 夫卡及 其 作品 的 。无论他 的创 作 中流 淌着 多少卡 夫卡 的血 液 , 但 其作 品都 是 中国的 , 其 笔下 的每一段 故 事 , 每 一 个人 物 都属 于这块 黄 土地 。
关键 词 : 余华 ; 卡夫卡 ; 影 响
中图分 类号 : 1 0 - 0 3
Vo 1 . 1 4 No . 1
Ma r c h 201 5
余 华 的小 说 创 作 与 卡夫 卡 的影 响
王 福 和
(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2 3 )
摘要: 在余 华 的文 学道路 上 , 卡 夫卡 的影 响显 而 易见 。不但 使他 摆 脱 了川 端康 成 的 “ 束缚” , 走 出 了川端 康成 的“ 阴影 ” , 还获得 了艺术上 的新 生 。然 而 , 余 华 对卡 夫 卡 的接 受 , 并非 自然科 学 意 义上 的“ 克 隆” , 而是 以一位 中国作 家的 身份 , 脚踏 中 国文化 的 土壤 , 运 用 中国文化 的审 美心
⑤ 余华 : ( ( i l l 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 见《 余华作品集》 ( 2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 9 9 5年版 , 第2 9 6 页。
⑥ 余华 : 《 我的文学道路》 , 见《 说话》, 春风文艺出版社 , 2 0 0 2年版 , 第7 9页。
⑦ 余华 、 洪治纲 : 《 火焰的秘密心脏》 , 见《 余华研究资料》 , 洪治纲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 0 0 7 年版 , 第l 6页。
文坛 留下 了一个 难解 之迷 : 他创 作过 不少 作 品 , 但 发表 的却 不是很 多 ; 他写作 过很 多小 说 , 但 大 多数 都没 有写 完 。在 流 派林立 的 2 0世纪 , 评论 家们 试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你知道吗?余华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这事儿可挺有意思的,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师徒缘分。
余华啊,那也是咱中国文学界的一位大拿。
可他为啥把卡夫卡当成老师呢?我想啊,卡夫卡就像是一座神秘又深邃的文学迷宫的建造者。
他的文字,那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抓住你的心,然后把你拖进一个荒诞又真实的世界里。
而且卡夫卡的写作风格,那种简洁又富有深意的文字,也像是给余华做了一个榜样。
就像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漂亮又简洁的板书,余华就照着这个样子,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变得精炼,不啰嗦,每一个字都能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地钉进读者的心里。
有时候我就在想,余华在写作的时候,会不会脑海里就浮现出卡夫卡的样子呢?他会不会想:“我的老师卡夫卡要是遇到这样的情节会怎么写呢?”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背后总有一个武功秘籍更深厚的前辈在指引着他。
余华在卡夫卡这个老师的“教导”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既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底蕴,又有着从卡夫卡那里学来的对人性和世界独特的观察和表达。
这两位作家,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就因为文学这个神奇的纽带,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余华对卡夫卡的那种尊敬和学习的态度,也让我们这些读者看到了文学传承和借鉴的美妙之处。
就像一场火炬的传递,卡夫卡手中的文学之火,在余华这里继续熊熊燃烧,而且还可能会传递给更多的后来者呢。
浅谈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
44浅谈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韩晓濛 山东行政学院摘要:在中国,余华是八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先锋派代表作家的姿态异军突起。
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最具特点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对“暴力”“死亡”的关注,这使余华在文坛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叙事方法成为当代文学中颇具争议性的文学现象之一。
余华早年的经历使他对于暴力、死亡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与理解。
其作品打破以往的传统,将死亡的过程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表现他对死亡的认知,从而达到唤醒人性的目的。
关键词:暴力;死亡;人性在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充斥着暴力、血腥、恶与死亡,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死亡气息,笼罩着让人战栗的死亡阴霾。
他完全脱离了当时的创作手法,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历史、常识。
在他的特定情境下,父子之间不再是“血浓于水”,夫妻之间不再是“举案齐眉”,朋友之间不再是“温情脉脉”,通过亲人、朋友间的争执与互相残杀否定了世俗所认同的纯真感情,证明冷漠与仇恨始终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本文将结合余华自身的成长经历及其多部作品中关于暴力的描写和对现实的指正分析,解读其暴力叙事的成因及对暴力叙事的情感态度与思考。
一、余华暴力叙事的个体成因(一)成长背景约瑟夫·洛斯奈曾指出 “儿童在幼年期间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体验,多半影响成长后的生活方式。
”[1]也就是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行为习惯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转变成早期的经验在人的潜意识中被保留,成为自己独有的行为习惯,并在之后的生活中不自觉的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余华童年时期因为父母的工作而长期处在充满着血腥与死亡的医院环境中,使他经历了异于常人的恐惧、焦虑和痛苦。
这些经历在他长大后依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他的创作活动,“我对叙述中暴力的迷恋,现在回想起来,和我童年的经历有关……我父亲每次从手术室里出来时,身上的手术服全是血,而且还经常有个提着一桶血肉模糊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
当时我们家的后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我可以说是在哭声中成长起来的,我差不多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哭声。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二
比较两个人的语言,得阅读德文原著,而限于只能读翻译 的作品,所以从思想上比较两人。作品是翻译专家翻译的,大 的思想总不会有变化。所以比较思想是稳妥的。余华受过川端 康成、卡夫卡和福克纳的影响。其中卡夫卡解放了他的写作, 让他在写作方式上有了转变,对“真实”有了新的思考,认为 常识容易窒息文学写作的自由展开。作品有各自的独立性,两 个作家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家庭背景,不 一样的人,自然写出来的作品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因为余 华阅读过卡夫卡,并且承认写作方式上受到卡夫卡的影响,那 么从余华的具体作品中考察,它们哪里与卡夫卡作品有亲缘关 系呢?刑罚。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司令官自己躺在上一任司 令官制作的刑具上,为了显示刑罚的艺术,刑具的精巧,最终 让针头把自己刻穿了,鲜血遍流。而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历 史教师同样是在自己身上施加自己曾经研究过的刑罚,坐在大 街上用锯子锯自己的鼻子,用石头砸自己的阳物。
文艺理论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王卿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卡夫卡是公认的西方文学大师,余华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影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
作进入了新境界,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卡夫卡有抱怨,他一边抱怨别人,一边严格要求自己。他越是抱怨别人制造噪音,他就越
安静。他越是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就越是柔弱。这种态度在作品中就演化成极端,无所不用其极。余华的童年是弱者形象。他与
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作进 卡夫卡已经尝试写作。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背景还是不错的,它
1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
我难以忘记1980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当时我20岁,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
5年之后,也是在冬天,也是在水边,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我读到了卡夫卡。
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
当时我年轻无知,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承受。
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
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
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
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形成叙述的和声。
我曾经迷恋于川端康成的描述,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我说的就是他描述细部的方式。
他叙述的目光无微不至,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同时又像是没有抵达,我曾经认为这种若即若离的描述是属于感受的方式。
川端康成喜欢用目光和内心的波动去抚摸事物,他很少用手去抚摸,因此当他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
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
余华 与卡夫卡 的相遇
侯盛娟 天津师范大学
余 华 是 以先 锋派 作 家 的 姿态 出现 在 中 国 当代 文坛 上 的,这种 先锋 性质 的写作 并不是横 空 出世 ,在 很大程 度上 是 受到 了国外 作家 的影响 。在余华 最初 的创作 中 , 日本作 家 川端康 成给 予他很 大 的启发 ,他 迷恋 于川端 康成对 于细 部 的描 述,可 是此后他 又 一度 陷入 困境 。在这 时余 华遇到 了卡夫 卡 ,是 他将余 华从 困顿 当中解 救出来 ,诚 如余华 自 己说 的 :“ 在我 即将 沦为 文 学迷 信 的殉 葬 品时 ,卡夫 卡在 川端康 成的屠 刀下 拯救 了我 。我把这 理解成 命运 的一次 恩 赐。 ”[ 1 笔 者主 要从两 个方 面 ,一 是极 简主义 的叙 事风格 , 二是真 实与 异化 的写作特 点 ,来探讨 一下 卡夫卡 之于余 华
一
样 ,坚 持着 自己的尊严 、原则 、底线 ,勇敢 地与命 运做 着 完美 的斗争 。 二 、真 实 与异 化 的 写作 特 点 谈 到文 学 的 真 实, 大家 自然 而然 地 就 会 想到 是 写 作 者对世 界 、生活切 实 的感 悟 ,但是 随着历 史境遇 、社会 环 境 的改变 ,文学 的真实 也发生 着 巨大的裂变 。在 卡夫 卡看 来 ,生活 的本质就 是荒 诞 的,世界本 来就 是非理 性 的,小 说 的任 务 并不是 去描摹 那个凌 乱 、混乱 的世界 ,而是挖 掘 潜藏 于梦 幻中 的生存 真相 。细 节 的真实是 卡夫卡 被公 认 的 个叙 事特 征 ,但 是他 却绝 不相 信那 种传 统 的写 实手 法 , 相反 他总 是将现 实极度 扭 曲、把叙 事充挤 在想 象边缘 的幻 觉 里,使 得读者 在无 限接近现 实 的一刹那 又恍 然发觉 原来 切只是 一场 梦, 因为他深信 ,只有人 的 内心世界才 更加 接 近事 实的真相 。余 华完全 认 同于卡夫卡 对 于 “ 真 实 ”概 念 的理 解 ,就 像他 自己所 说 的那样 : “ 到 《 现 实 一种 》为 止 ,我有 关真 实的 思考只 是对常 识的怀 疑 。也就是 说 ,当 我 不再相 信有 关现 实生活 的常识 时 ,这 种怀 疑便 导致 我对 另一部 分真实 地重视 ,从 而直接 诱发 了我有 关混乱 和暴 力 的想法 。 ”[ 3 】 两 人文 学的共 同追求 都是反 叛传 统的文 学模 式, 以一 种 异 化 的形式 和荒 诞 的主 题来 表达 自己对 于真 实地 理解 。 在 现实 里我们 绝对 想不到 人怎 么会变 成 昆虫 ,但 是在卡 夫 卡的 《 变形记 》里 ,一切 都成 为可能 ,格里 高利在 不堪 现 实生活 的重 负之下 ,一觉 醒来 竞就变 成 了甲壳虫 ,现实 的 荒谬 并没有 让我们 啼笑 皆非 ,而是充 满着 巨大 的无奈与 心 酸 ,卡夫卡将 人异 化 ,揭 露 了人在 资本主义 社会 下非人 的 生 活状 态 。在 余 华 的作 品里 ,经 常 会 有血 腥 、暴 力 的 场 面 ,他 一反 之前文 学世 界里 的温情脉 脉和梨 花带 雨 ,而 是 将暴 力最大 化 。在 《 一 九八六 年》里 描写 了一位 热衷 于各 种刑 罚 的历 史老师 在文 革 中倍 受折磨 ,多 年后成 了一个 疯 子后 又返 回家 乡,在春 天 的街 头 向人 民展 示中 国历史 上得 各种 刑罚 ,用锯子 割鼻 子 ,用 石头砸 自己的阳 具 ,余 华用 疯子 的生命 为我们 呈现 历史 的真实 与不幸 ,把那 些被 人们 所刻 意遗忘 的 “ 记 忆 ”又再次 唤 回。 两 人除 了在 艺术 技 巧上 有相 似之 处 外,在 思 想观 念 、 审 美情 趣等 方面 也 有着 诸 多 的共 鸣 ,余 华 曾说 :“ 在我 想 象 力 日渐枯 竭 的时候 ,卡夫 卡解放 了我 ,卡夫 卡让我 学到 了写作 的精 髓 。 ’ , I 余 华在 借鉴 了卡夫 卡 的写作 风 格 的 同 时 ,又 融入 自己对 于 中 国现 实 的认 识和 理解 ,成为 2 0 世 纪8 0 年 代 ”先锋 文 学 ”的领 军 人物 ,影 响 了中 国 当代一 个 时期 的创作 风格 。
余华 我的写作经历
余华我的写作经历我是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当时我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川端作品中细致入微的描叙使我着迷,那个时期我相信人物情感的变化比性格更重要,我写出了像《星星》这类作品。
这类作品发表在1984年到1986年的文学杂志上,我一直认为这一阶段是我阅读和写作的自我训练期,这些作品我一直没有收入到自己的集子中去。
由于川端康成的影响,使我在一开始就注重叙述的细部,去发现和把握那些微妙的变化。
这种叙述上的训练使我在后来的写作中尝尽了甜头,因为它是一部作品是否丰厚的关键。
但是川端的影响也给我带来了麻烦,这十分内心化的写作,使我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
这时候,也就是1986年,我读到了卡夫卡,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把我吓了一跳,我心想: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卡夫卡是一位思想和情感够极为严谨的作家,而在叙述上又是彻底的自由主义者。
在卡夫卡这里,我发现自由的叙述可以使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于是卡夫卡救了我,把我从川端康成的桎梏里解放了出来。
与川端不一样,卡夫卡教会我的不是描述的方式,而是写作的方式。
这一阶段我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一系列作品,在当时,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我在中国被一些看法认为是学习西方文学的先锋派作家,而当我的作品被介绍到西方时,他们的反应却是我与文学流派无关。
所以,我想谈谈先锋文学。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而且它是在世界范围内先锋文学运动完全结束后产生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
文学的真实是什么?当时我认为文学的真实是不能用现实生活的尺度去衡量的,它的真实里还包括了想象、梦境和欲望。
在1989年,我写过一篇题为《虚伪的作品》的文章,它的题目来自于毕加索的一句话:“艺术家应该让人们懂得虚伪中的真实。
”为了表达我心目中的真实,我感到原有的写作方式已经不能支持我,所以我就去寻找更为丰富的,更具有变化的叙述。
综述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
综述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摘要】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成就了中国先锋文学与西方文学在时代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的异域精神和文化的契合,是“文学里最动人的相遇”和“文学里最奇妙的经历”之一。
本文梳理了余华对卡夫卡写作风格借鉴的过程,及对余华与卡夫卡各自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卡夫卡余华借鉴评述【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70-01余华曾经说过:“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
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一余华对于卡夫卡写作风格的借鉴中国读者真正认识和接受卡夫卡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经济、文艺等各方面的解冻期。
这个时期对于人性、人道主义的相关问题探讨形成了高潮。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当代文学由共名状态向无名状态过渡,中国当代的新生作家在整个文学界的极度变革中,步履蹒跚地适应着形势的发展,作家们为了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断实践着,余华就是在这个时期遇见了卡夫卡。
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成就了中国先锋文学与西方文学在时代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的异域精神和文化的契合。
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提到:“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卡夫卡的作品为余华的写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自此以后,反叛传统的文学模式和形式成了余华的追求,并且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模式。
撇开文学形式,从主题的角度来看,余华也同样借鉴了卡夫卡的表达主体。
卡夫卡是现代文学中最早表达“人的异化”的作家,在他的《变形记》中深刻揭露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是人性面对生存的一次尴尬和荒诞的处理态度。
在余华的作品中,人性异化也是其中的重要主题,他在先锋时期的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世界,一反传统中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将人的暴力本能发挥到了极致。
狂欢的悲剧——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及影响力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2012级)题目:狂欢的悲剧——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及影响力分析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专业:对外汉语作者姓名:张家婧学号:12030118指导教师:郭建玲职称:副教授成绩: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制狂欢的悲剧——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及影响力分析摘要:余华作为我国先锋派作家代表,其代表作《活着》、《兄弟》、《现实一种》等等,都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元素,这既是这位作家的特色,也是他饱受争议的地方。
本文就余华小说中出现的暴力叙事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其原因,并且对余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稍作分析。
关键字:余华;暴力叙事;影响力。
作家余华在从事写作的几十年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以悲剧结尾,全文气氛压抑,充斥着绝望和黑暗,全无任何希望或是余地的退守。
不论是小说或是散文,都给读者以骇人和荒诞(后期)的印象。
直白的写作手法多用于细节的描写,使读者想象的画面感充满视觉冲击,而这种冲击不外乎黑、白、红三种颜色。
本文将分析余华作品中暴力叙事的体现、原因以及影响力。
一、暴力现象:1、主题余华作品中的暴力主题,可以分为三种,即政治暴力、情感暴力以及社会暴力。
三者常常在一部作品中交替或重复出现。
政治暴力:以《兄弟》为例,文革背景奠定了政治暴力的基础,即以主人公宋钢和李光头在文革前后的遭遇为主线,重情重义的宋钢坚持“只要有一口饭他会让给李光头吃,有一件衣服他会让给李光头穿”的信念,却最终因为自己的情义遭遇了在文革时代随波逐流的李光头而卧轨成全了兄弟情谊放弃了爱情;而李光头则因为文革而春风得意大发横财,这种看似得益于文革政治文化体系的遭遇,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暴力的后果。
李光头的所谓“成功”,对于坐在金马桶上幻想的暴发户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毁灭。
情感暴力:以《活着》为例,福贵改邪归正后的家庭亲情可以算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正面感情,而这种感情被撕裂恰恰是《活着》的意义,即人生就是不断地失去并且走向死亡,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内容提要:卡夫卡影响了余华的创作。
但在文本所体现出的寓言系统、荒诞世界、死亡意识三个方面,二人同中有异。
面对现实世界,卡夫卡是一个迷恋孤独的形而下的战斗者,余华则是一个迷恋形式的形而上的启蒙者,而这又直接导致了两位作家相异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余华卡夫卡比较作者简介:方爱武,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
在当代中国知名作家中,余华可以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他最早的创作启示就来自于川端康成,之后他又曾迷恋过卡夫卡与福克纳,并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普鲁斯特、蒙田等作家的影响。
而在这些外国作家中,对余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卡夫卡。
余华曾说:“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川端康成与卡夫卡的遗产”296)。
本文拟从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说起,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发掘他们创作中的异同,以期了解他们隐秘与深切的内心真实。
一、寓言系统:形而下的直指与形而上的言说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
他的创作直指人类生存的现状。
在他深邃的目光里,整个“世界秩序都是由谎言构成的”(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98),“在这片土地上空笼罩着一片黑暗”(《卡夫卡书信日记选》50)。
他厌弃这样的世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于是,他开始了坚定的义无反顾的写作,“这是我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182)。
对卡夫卡而言,写作意味着行动,是他积极的人世宣言,“我总是企图传播某种不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难以解释的事情”(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100)。
因而创作于卡夫卡,是他将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推进的手段。
卡夫卡意欲通过其主观精神的揭示,去获取人存在的本质。
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生存于这个世界的精神感受,他在创作中常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荒诞、真实性与假定性等因素拼合在一起,构筑复杂的寓言世界,寻求作品的象征意义。
综述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
以余 华在 他 的 大 多数 作 品 中都 会 清楚 地 铺 叙 出小 说 的 时 代 背 景 ,于宏 观 落笔 ,全 景张 开 ,把握 人 物 的命 运 ,在 心酸 中 诉 说孤 独 ,表现 强烈 的 自省 精神 和批 判 意识 。 二者 生活 的时代 不 同 ,以至 于作 家将 自己定位 于现 代性 的动机 不 同 。卡 夫卡走 向现代 主义 ,可 以说 是 一种 特殊 时代 下作 者 的 自觉 呈现 。 而 余华 对 于现代 主义 追求 更多 的则 是对 于文 学传 统观 念突 破 的使命 感 , 他表 现 出来 的是一 种 时代下 对传 统 的反叛 和对 新形 式 的 自发 寻找 。
余华 与卡 夫卡各 自的写作 特 点进行 了分 析 。
【 关键 词 】 卡 夫卡
余华
借鉴
评述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3) 1 2 —0 0 7 0 —0 1
个 时期 人们 在精 神 上无所 依托 ,倍感 孤独 ,同时种族 主 义和 文化 的 隔膜也 在无 时无 刻地挑 战着 人们 脆 弱 的神 经 。 卡 夫 卡 就是 生活 在这 样 的一个 社会 背景下 , 他本 人 以及他 笔下 的人 物 都不 可避免 地受 到这 个社会 背景 的影 响 。 余华 的童 年 和学生 时代 是在 “ 文 化大 革命 ”中度过 ,所
后, 反 叛传 统 的文学模 式 和形 式成 了余华 的追 求 , 并 且 开拓
了 自己 的文学模 式 。
撇开 文学 形式 ,从 主题 的角度 来看 ,余华 也 同样借 鉴 了 卡夫 卡 的表达 主体 。卡 夫卡是 现代 文学 中最早 表 达 “ 人 的异 化 ”的作家 ,在他 的 《 变形 记 》中深刻 揭露 了人在 资本 主义 社会 下所 遭受 的非 人待 遇 , 是 人性 面对 生存 的一次 尴尬 和荒 诞 的处 理态 度 。在 余华 的作 品 中 ,人性 异化 也是 其 中的重 要 主题 , 他 在先锋 时期 的作 品中描绘 了一 个充 满暴 力 和血腥 的 世 界 ,一反传 统 中人 与人之 间 温情脉 脉 的面纱 ,将人 的暴 力 本 能发 挥 到 了极 致 。阅读余 华 先锋 时期 的作 品 ,几 乎所 有 的 作 品都充斥着对人 I 生恶的发 现。余 华在这些作 品的创作 中汲取 了卡夫卡对于人 f 生的批 判这个主题 ,并将其极 端化和夸张化 。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很厉害的作家叫余华,他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余华叔叔为啥这么说?我来给你们讲讲。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有老师教我们知识一样,作家也有能让他们学到好多东西的老师。
卡夫卡写的故事特别神奇。
比如说,他写了一个人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这多有意思呀!余华叔叔可能就是从这样奇妙的故事里学到了怎么写出让人惊奇的情节。
还有哦,卡夫卡的文字好像有一种魔力,能让我们走进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世界。
余华叔叔也许就是被这种魔力吸引,然后努力让自己的作品也变得充满魅力。
所以呀,我们也要多读书,说不定就能找到像卡夫卡这样能教给我们好多东西的“老师”!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余华叔叔和他的老师卡夫卡。
余华叔叔是个很棒的作家,他写了好多好看的书。
可是他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比如说,卡夫卡写的故事总是很特别。
像有一个故事里,人能走进一个大大的城堡,可城堡里有好多奇怪的规定和秘密。
余华叔叔可能就从这里学会了怎么创造出神秘有趣的世界。
再比如,卡夫卡描写的人物心情都特别细腻,能让我们好像感觉到那个人心里在想啥。
余华叔叔也许就跟着学会了怎么把人物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千只鹤》读后感
《千只鹤》读后感《千只鹤》读后感(通用5篇)《千只鹤》读后感1川端康成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有一种将伤感余韵化,使其缠绵不尽的能力。
敏感的人读他的小说很容易被这种伤感俘虏,被他的那些文字轻易的褪去一切浮华与喧嚣,不可自抑的沉浸其中。
《千只鹤》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川端最出色的小说,在中国它的名气也远远不如《雪国》、《古都》和《伊豆的舞女》。
但是在我看过的川端的所有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这篇了。
记得余华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川端康成的语言,说到川端的语言是所有文学家中最柔软的(同时他也提到了卡夫卡,说他的语言是最为坚硬的)。
我的感觉就是川端的文字不但柔软,简直就是粘稠。
《千只鹤》也继承了这种特点,当然这种感觉并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出来的,而是一种基于氛围,细节,情感的整体感受。
这种柔软是美的,它有着棉布一般的纹理和丝绸一般的细腻,而且当它和川端心中的悲伤之美结合起来后,有着难以想象的感染力。
它们的结合使小说成为了一个独立于作者本身而存在的个体,超越了情节,冲突等的羁绊,只有挥之不去的浓浓伤感萦绕在读者心中。
《千只鹤》的情节是简单的,就象其他所有川端康成的小说一样。
一个一流的小说家是不屑于用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
但是一个一流的小说家往往很在意小说中的人物,因为他们是小说的灵魂,用昆得拉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并不一定是作者观点,立场的代言人,而是小说超越作者而得以存在的原因。
《千只鹤》读后感2这本千只鹤被誉为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日本文学巅峰之作。
它讲述了两代人不伦的恋爱。
三谷菊治的父亲生前有两位情妇,一个是栗本近子,一个是太田夫人,菊治父亲是一位茶道师傅,近子跟随菊治父亲学习茶道,一心爱慕菊治父亲。
但由于太田夫人的出现,菊治父亲冷落了近子,以致近子对太田夫人始终怀恨在心,甚至还借着菊治夫人的名义屡次三番地前往太田夫人家警告,训斥太田夫人及她的女儿。
小说从菊治父亲辞世,菊治收到近子发来的请帖,犹豫着去不去茶会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端康成拥有两根如同冬天里的枯树枝一样的手臂,他挂在嘴角的微笑有一种衰败的景象。从作品中看,他似乎一直迷恋少女。直到晚年的写作里,对少女的肌肤他依然有着少男般的憧憬。我曾经看到一部日本出版的川端康成影册,其中有一幅是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面对他的第一排坐着几位身穿和服手持鲜花的日本少女。他还可能喜欢围棋,他的《名人》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美的存在与发现》是他自杀前在夏威夷的文学演说,文中对阳光在玻璃杯上移动的描叙精美之极,显示了川端在晚年时感觉依然生机勃勃。文后对日本古典诗词的回顾与他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一样,仅仅只是体现了他是一位出众的鉴赏家。而作为小说家来说,这两篇文章缺乏对小说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或许他这样做是企图说明自己作品的渊源,从而转弯抹角地回答不久以前对他们(新感觉派)的指责,指责认为他们是模仿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莫朗等。这时候的川端有些虚弱不堪。
川端康成在《禽兽》的结尾,写到一个母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而在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中,医生看到患者的伤口时,感到有些像玫瑰花。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是两座博物馆,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文学上曾经出现过什么;而不是两座银行,他们不供养任何后来者。
《审判》是卡夫卡三部长篇之一,非常出色。然而卡夫卡在对人物K的处理上过于随心所欲,从而多少破坏了他严谨的思想作风。
川端康成过于沉湎在自然的景色和女人的肌肤光泽之中。卡夫卡则始终听任他的思想使唤。因此作为小说家来说,他们显然没有福克纳来得完善。
无论是川端康成,还是卡夫卡,他们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作家。他们的感受都是纯粹个人化的,他们感受的惊人之处也在于此。
此后读到的《饥饿艺术家》、《在流放地》等小说,让我感到意义在小说中的魅力。川端康成显然是属于排斥意义的作家。而卡夫卡则恰恰相反,卡夫卡所有作品的出现都源自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和时代格格不入。我在了解到川端康成之后,再试图去了解日本文学,那么就会发现某种共同的标准,所以川端康成的出现没有丝毫偶然的因素。而卡夫卡的出现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文学史上的奇迹。
《雪国》和《温泉旅馆》是川端的杰作,还有《伊豆的舞女》等几个短篇。《古都》对风俗的展示过于铺张,《千鹤》里有一些惊人的感受,但通篇平平常常。
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只接受普鲁斯特和曼斯菲尔德等少数几个多愁善感的作家。
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卡夫卡。我是和一个朋友在杭州逛书店时看到一本《卡夫卡小说选》的。那是最后一本,我的朋友先买了。后来在这个朋友家聊天,说到《战争与和平》,他没有这套书。我说我可以设法搞到一套,同时我提出一个前提,就是要他把《卡夫卡小说选》给我。他的同意使我在不久之后一个夜晚读到了《乡村医生》。那部短篇使我大吃一惊。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乡村医生》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形式是否愉悦。在我想像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了一种虚伪的形式(参见我的《虚伪的作品》,载《上海文论》1989年5月)。这种形式使我的想像力重新获得自由,犹如田野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只有这样,写作对我来说才如同普鲁斯特所说的“有益于身心健康”。
如果我不再以中国人自居,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类之中,那么我说,以汉语形式出现的外国文学哺育我成长,也就可以大言不惭了。所以外国文学给予我继承的权利,而不是借鉴。对我来说继承某种属于卡夫卡的传统,与继承来自鲁迅的传统一样值得标榜,同时也一样必须羞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来自东西方的两位作家,在1982年和1986年分别让我兴奋不已。虽然不久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缺陷和他们的光辉一样明显。然而当我此刻再度回想他们时,犹如在阴天里回想阳光灿烂的情景。
从相片上看,卡夫卡脸型削瘦,锋利的下巴有些像匕首。那是一个内心异常脆弱过敏的作家。他对自己的隐私保护得非常好。即便他随便在纸片上涂下的素描,一旦被人发现也立即藏好。我看到过一些他的速写画,基本上是一些人物和椅子及写字台的关系,他的速写形式十分孤独。他只采用直线,在一切应该柔和的地方他一律采取坚硬的直线。这暗示了某种思维特征。他显然是善于进行长驱直人思索的。他的思维异常锋利,可以轻而易举地直达人类的痛处。
1982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一座破旧公寓里,我最初读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伊豆的舞女》。那次偶然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写作,和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对川端的忠贞不渝。那段时间我阅读了被译为汉语的所有川端作品。他的作品我都是购买双份,一份保藏起来,另一份放在枕边阅读。后来他的作品集出版时不断重复,但只要一本书中有一个短篇我藏书里没有,购买时我就毫不犹豫。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川端的迷恋来自我写作之初对作家目光的发现。无数事实涌出经验,在作家目光之前摇晃,这意味着某种形式即将诞生。川端的目光显然是宽阔和悠长的。他在看到一位瘸腿的少女时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她与一个因为当兵去中国的青年男子订婚,这是战争给予她的短暂恩赐。未婚夫的战死,使婚约解除,她离开婆家独自行走,后来伫立在一幢新屋即将建立处,新屋暗示着一对新婚夫妇即将搬入居住。两个以上的、它们之间可能是截然无关的事实可以同时进入川端的目光,即婚约的解除与新屋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