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补修课期末复习(会计本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电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补修课期末复习指导

广东电大财经教案部周建平

会计专业(本科)补修课管理会计考试考题依据为吴大军主编的《管理会计》一书。关于考试需要说明的几点如下:

一、考试卷型

1.名词解释:4题×5分=20分

2.单项选择题:10题×2分=20分

3.多项选择题:5题×2分=10分

4.简答题:2题×10分=20分

5.计算分析题:2题×15分=30分

二、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名词

1.回归直线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它是根据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2.非折现评价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又称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3.投资回收期:指以投资工程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具体形式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

4.非概率分析:在无法知道决策对象可能出现的后果,或虽然知道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无法知道它发生的概率大小,即无法直接利用概率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5.管理会计学: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6.互斥方案:在决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备选方案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决策者只能从中选出惟一的一个最优方案。

7.原始投资回收率:原始投资回收率:投资工程一个正常年度的净现金流量(或年均经营净现金流量)与原始投资的比率。

8.大中取小法:又称最大收益法或乐观分析法,是指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非概率分析方法。

9.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固定成本。这是形成和维持企业最起码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包括折旧费、保险费和管理人员薪金等。

10.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11.全面预算: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定与反映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作出具体组织与协调,最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附表展示其资源配置情况的有关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

12.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工程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工程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二)简答题

1.怎样根据新产品的不同特点,确定其定价策略?

答:新产品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撇油策略

这是一种先高后低策略,即对于那些初次投放市场尚未形成竞争的新产品以高价销售,以保证初期高额获利;随着市场销量提高,竞争加剧而逐步降价的策略。这种策略着眼于短期收益,适合于产品差异性较大,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

(2)渗透策略

这是一种先低后高策略,即以较低价格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争取顾客,赢得竞争优势后再逐步提价的策略。这种策略着眼于长期收益,适合于产品差异性较小,需求弹性大,易于仿制的新产品。

2.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等变量之间内在规律性练习,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技术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以下基本关系反映出来:

a x

b p P -∙-=)(

上式中P 为利润;p 为单价,b 为单位变动成本,a 为固定成本。

3.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是什么?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如下:

(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成本性态分析已完成,即成本已区分为变动和固定成本。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即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水平和单价均不变;同时,成本函数和销售收入函数均为线性函数(二元一次方程)。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4)变动成本法假设: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营业利润。

(5)目标利润假设:利润指标是指营业利润,并假定有关利润指标是经过预测而确定的利润目标,即目标利润。

4.生产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生产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企业的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数的限制时采用。决策时要优先安排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的那种产品进行生产。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贡献边际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选择该项指标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其决策标准是:对单一方案来说,贡献边际总额大于0可行,对多个方案来说,贡献边际总额越大,则该方案越优。如在亏损产品决策中,一般要用到此法。

(3)差别损益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决策,通过比较两个方案的差别收入和差别成本,从而确定差别损益,以差别损益指标作为评价方案优劣标准的决策方法。一般通过编制差别损益分析表来计算差别损益。

(4)相关损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以相关损益作为决策指标的决策方法。通常通过相关损益分析表来计算相关损益。

相关损益指标是一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哪个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最优。该法可以同时用于两个以上方案的决策。

(5)相关成本分析法

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当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时,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相关成本指标,作出方案选择的一种方法。该法实质上是相关损益分析法在相关收入为零时特殊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