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暑假班讲义(教师版) 第9讲 平衡移动的图像问题教师提升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图像问题

【要点】

图像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这类题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易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推理能力。当某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或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等)就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在图像上,相关的曲线就可能出现渐变(曲线是连续的)或突变(出现“断点”)。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必须抓住化学程式及图像的特点。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形”、“义”、“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四点”(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分析曲线的走向,发现图像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知识点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知识点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

例:对于反应m A (g)+n B (g)p C (g)+q D (g),若m+n>p+q且ΔH>0。

1.v-t图像

2.v-p(T)图像

3.c-t图像

4.c-p(T)图像

【典型例题】 例1.将不同量的H 2O (g)和CO 气体分别通入到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 2O (g)+CO (g) CO 2 (g)+H 2 (g),

得到以下三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由以上数据计算,0~5 min 内实验1中以v (C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在650℃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 <3 min ,则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2)图1、2表示上述反应在时刻t 1达到平衡,在时刻t 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l 中时刻t 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写2条)。

②图2中时刻t 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写2条)。

(3)8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相同温度下,在该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 、3.0 mol H 2O 、1.0 mol CO 2、5.0 mol H 2,此时反应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图表,又有图像,表面上看难度比较大,其实仔细分析并不难。对于图表和图像中的数据,一定要清楚它所代表的物理量,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图表、图像进行分析。

【答案】(1)①0.16 mol /(L ·min) ②8

3 吸 ③b=2a >1 mol

(2)①加入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 ②通H 2O (g)或降温或减小H 2浓度(任写2条即可) (3)逆反应 0.8 mol 【解析】(1)①根据表格数据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实验1中达到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以v

(C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8 mol ÷1 L ÷5 min=0.16 mol /(L ·min)。②根据

222[CO ][H ]

[CO][H O]K ⋅=

⋅计算可得该反应在650℃

平衡常数的数值为8

3;第二组温度比第一组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第一组减少一半,但是平衡时H 2的物质的

量比第一组的一半少,表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且时间更短,故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b=2a >1 rnol 。(2)①图1中t 2时刻正、逆

反应速率同时、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增大压强。②图2中从t 2时刻开始,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减小,即平衡正向移动,故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H 2O (g)或降温或减小H 2浓度。(3)850℃时在该容器中同时充入 1.0 mol CO 、3.0 mol H 2O 、1.0 mol CO 2、5.0 mol H 2,

222(CO )(H ) 1.0 mol / L 5.0 mol / L 5

1

(CO)(H O) 1.0 mol / L 3.0 mol / L 3c c Q c c ⋅⨯=

==>⋅⨯,故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设达到平衡状态时消耗n

mol 二氧化碳,则(1.0)mol (5.0)mol

1L 1L

1

(1.0)mol (3.0)mol

1L 1L

n n n n --⨯

=++⨯

,解得n=0.2,故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为(1-0.2) mol=0.8 mol 。

【总结升华】速率-时间图像解题技巧:分清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分清“突变”和“渐变”;正

确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熟记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例2、在容积为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g )⇌2NO 2(g ),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 时

段,反应速率v (N 2O 4)为 mol•L ﹣1•s ﹣

1;反应的平衡常数K 1为 。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 (N 2O 4)以0.0020mol•L ﹣

1•s ﹣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 又达到平衡。

①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 ②列式计算温度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 (3)温度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思路点拨】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做题,在考虑平衡移动时要运用固定变量法就能正确解题。

【答案】(1)大于、0.0010mol•L ﹣1•s ﹣

1、0.36mol/L ;

(2)①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 ②1.3mol/L ;

(3)逆反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 >0;0~60s 时段,N 2O 4

浓度变化为:0.1mol/L ﹣0.04mol/L=0.06mol/L ,v (N 2O 4)==0.0010mol•L ﹣

1•s

﹣1

;K==

=0.36mol/L ;

(2)①N 2O 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