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范文
综合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综合实验,并进一步提升实验者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一些电子设备的维修为主题,具体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故障现象观察和记录:对电子设备进行初步检查,观察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并按顺序记录下来。
2.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的记录,对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
3.故障修复: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实验验证,确认具体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三、实验步骤1.故障现象观察和记录:经过初步观察,电子设备无法开机,电源指示灯未亮起。
将该现象记录下来。
2.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的记录,初步判断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故障原因:a.电源问题:电源线连接不良或损坏,电源开关故障等。
b.电路板问题:主板或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损坏等。
3.故障修复:a.检查电源线连接情况,发现电源线连接良好。
b.使用万用表对电源开关进行测试,发现电源开关无故障。
c.拆卸电子设备,对主板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一个电容器破裂。
推测该电容器故障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开机。
d.更换故障电容器,重新组装电子设备。
e.进行开机测试,电子设备正常开机,故障修复成功。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成功修复了电子设备的故障,使其能够正常开机。
故障原因是电容器损坏,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供电。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综合实验,我深刻体会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以便确定故障原因和进行有效的修复。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验,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综合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并为进一步提升实验者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打下基础。
这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子设备故障检修的过程和方法,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高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业实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高级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案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1)机械设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实现特定功能。
(2)电子电路设计:设计并搭建一个电子电路,实现信号处理或控制功能。
(3)计算机编程:编写程序,实现特定功能,如数据采集、处理等。
(4)综合应用:将以上三个部分结合,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2. 实验方案(1)机械设计部分:首先,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机械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利用CAD软件进行设计,绘制详细图纸。
最后,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2)电子电路设计部分:首先,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电路功能和组成部分。
其次,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优化电路性能。
最后,根据设计结果,制作电路板,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计算机编程部分:首先,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程序功能和实现方式。
其次,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编写程序代码。
最后,进行程序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功能完善。
(4)综合应用部分:将以上三个部分结合,实现项目整体功能。
首先,编写程序控制机械装置和电子电路,实现项目预期功能。
其次,对项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机械设计(1)确定机械装置结构: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如简易机器人。
(2)绘制图纸:利用CAD软件绘制机械装置的详细图纸,包括零件尺寸、装配关系等。
(3)加工制作: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包括切割、焊接、组装等。
(4)测试与调试:对机械装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2. 电子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电路功能和组成部分,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网络规划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企业、学校等组织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网络应用需求,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网络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原则;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网络规划方法;3. 学会使用网络规划工具,如Packet Tracer等;4. 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Packet Tracer、路由器、交换机等;2.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规划工具等;3. 实验资料:网络规划与设计教材、网络设备手册等。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任务:为某公司设计一个网络,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2.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公司规模、部门分布、网络应用需求等,确定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2)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设备选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4)IP地址规划:规划网络IP地址,包括公网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5)配置网络设备:在Packet Tracer中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6)测试网络性能:测试网络性能,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7)总结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2. 设备选型:核心层采用路由器,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3.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规划,公网IP地址通过NAT转换;4. 网络连通性: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5.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2.学习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3.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数控铣床:用于完成加工实验;2.数控线切割机:用于完成线切割实验;3.材料样品:使用铝合金和塑料材料。
三、实验内容:1.数控铣床实验:a.将铝合金材料夹在数控铣床上,设定加工参数;b.进行铣削操作,实现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型;c.调整加工参数,观察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a.将塑料材料放置在数控线切割机上,设定切割参数;b.进行线切割操作,实现塑料材料的切割成型;c.调整切割参数,观察对切割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过程:1.数控铣床实验:a.将铝合金材料夹在数控铣床上,设定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转速等;b.打开数控铣床电源,进行加工操作,观察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型情况;c.根据加工结果,调整加工参数,观察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a.将塑料材料放置在数控线切割机上,设定切割参数,包括切割速度、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等;b.打开数控线切割机电源,进行切割操作,观察塑料材料的切割成型情况;c.根据切割结果,调整切割参数,观察对切割结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数控铣床实验结果:a.观察到不同的加工参数对铝合金的加工效果有明显影响,例如切削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削不够充分,切削速度过慢则会导致切削效果不理想;b.通过不断调整加工参数,得以实现较为满意的加工成型结果。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结果:a.观察到不同的切割参数对塑料材料的切割效果有明显影响,例如切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切割不完全,切割速度过慢则可能引起材料熔化;b.通过不断调整切割参数,得以实现较为满意的切割成型结果。
六、实验总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2011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时间:组员:目录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 (1)实验二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VE高级营养霜 (8)实验三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波 (10)实验四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水花露水 (12)实验五果胶的提取与分析 (16)实验六一种含N-P-Al阴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棉布的阻燃性 .. 20 实验七阿司匹林的合成 (23)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涤剂的配方设计及检验方法。
2、掌握泡沫测定法。
二、实验概要洗涤剂洗衣服一般最常用的是洗衣粉。
洗衣粉的生产,一是要将液体原料(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等)喷雾干燥成粉;二是固体原料(三聚磷酸钠、NaCO3)溶解成浆状再喷雾干燥成粉。
而人们在使用时,洗衣粉又要溶解成水溶液才能进行洗涤。
这样生产时耗用大量热能与工时,使用亦有不便。
而液体洗涤剂制法简单,节能,使用方便,尤其在洗衣机中使用,更受重视。
洗衣用洗涤既要有较好的去污能力,又要在寒冷冬季和酷热的夏季都能保证透明,不分层、不混浊、不沉淀,并具有一定的粘度。
因此虽然生产设备简单,但配方设计却不那么容易。
配方中一般包含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溶解度的增溶剂,适用硬水洗涤的螯合剂,同时还有缓冲剂,增粘剂、增泡剂等。
本实验就是洗涤剂配方设计选择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吸滤瓶500ml 酚酞指示剂古氏坩埚25—30ml 硝酸乙醇95% 铬酸钾5%无水乙醇AgNO3标准液0.1NPH试纸罗氏泡沫测定仪量筒1000ml分液漏斗无水CaCl21000ml容量瓶MgSO4·7H2O NaOH漂白布1张炭黑布4张电动搅拌白度计QBDJ–1型电炉(500W)搪瓷盘瓷研钵四、实验内容1、配制洗涤剂(1)按下表配制如下四种液体洗涤剂表1.洗涤剂配方组分配方编百分比号原料组分1 2 3 4作用烷基苯磺酸钠13 9 10 18 去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5 10 5.4 去污烷基醇酰胺 3 1 增粘、增泡柠檬酸三钠2.1 8.2 螯合剂焦磷酸钾25 螯合剂甲基磺酸钠 3 5.7 PH缓冲剂硅酸钠 3 5 PH缓冲剂氯化钠1.6 增粘剂尿素 3 增溶剂将上表的原料每组按比例(配制50g)称取,在小烧杯中一一溶解,然后混合均匀,配制成四组洗涤剂。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引言综合实验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进行综合实验,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从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实验目的本次综合实验的目的是深入理解一些特定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一些特定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知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原理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次实验的背景和目的,为实验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具体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的操作。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备和材料,并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呈现实验数据的原始结果,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图表绘制等工作。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讨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进行回顾和概括。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对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提出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实验的进行展望和改进。
综合实验停留时间分布综合实验报告
停留时间分布综合实验报告停留时间分布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及数据处理方法;2.了解和掌握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基本原理;3.了解停留时间分布与模型参数的关系;4.了解多级混本实验通过单釜、多釜及管式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将数据计算结果用多釜串联模型来定量返混程度,从而认识限制返混的措施 和釜、管式反应器特性;5.了解和掌握模型参数N 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二、实验原理在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由于反应物料的返混以及在反应器内出现的层流,死角,短路等现象,使得反应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有长有短,即形成停留时间分布,影响反应进程和最终结果;测定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是描述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和进行反应器设计计算的内容之一;停留时间分布可以用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Et 和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t 来表示,这两种概率分布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本实验只是用冲脉示踪法来测定 Et,利用其对应关系也可以求出 Ft 来;函数 Et 的定义是:在某一瞬间加入系统一定量示踪物料,该物料中各流体粒子将经过不同的停留时间后依次流出,而停留时间在t,t+dt 间的物料占全部示踪物料的分率为 Etdt;根据定义Et 有归一化性质:0.1`)(0=⎰∞dt t E 1 Et 可以用其他量表示为)()/()(0t c M Q t E ⋅= 2 其中:Q0主流体体积流量,M 为示踪物量,ct 为t 时刻流出的示踪剂浓度;对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 有两个重要概念,数学期望_t 和方差2t σ,它们分别定义为Et 对原点的一次矩和二次矩;当实验数据的数量大,且所获样品是瞬间样品,即相应于某时刻t 下的样品,则:∑∑∑∑====-∆∆=∆∆=Ni iAiNi iAii Ni iiN i iiit ct ct tt E t t E t t 1111)()( 3211221122)()(t t ct ct t t t E t t E tNi iAiNi iAii N i iiNi ii it-∆∆=-∆∆=∑∑∑∑====σ 4 式中△ti 是两次取样时间,若等时间间隔取样,2112211t cct cct t Ni AiNi Aii tNi AiNi Aii -==∑∑∑∑====-σ 5对恒容稳定流动系统有: τ==-v V t R6 为了使用方便,常用对比时间τθt=来代换t,经这样变换后,有以下关系:)()(t E E τθ= 7222τσσθt = 8对全混流12=θσ,对活塞流02=θσ,对一般情况102<<θσ;用无因次2θσ来评价反应器内的流动状态比较方便,一般可将实际反应器当做多级串联釜式反应器加以描述,并认为每级为全混流反应釜,各级存料量相等,级间无返混;对多级全混釜有N 为串联全混釜的个数: 21θσ=N 9三、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实验仪器与设备:釜式反应器两个、管式反应器一个、水泵一个、转子流量计,阀门,管线若干,电导率仪三台,分析天平; 实验试剂:饱和KCl 溶液;四、实验装置原理图1-槽;2-磁力泵;3-调节阀;4-三通阀;5-注射器;6、五、实验安排实验内容1、安装实验装置;2、测定不同浓度下KCl电导率的标准曲线最大值为2mS;计算对示踪剂注入量,并根据反应器体积计算KCl溶液的浓度范围是否在可测量范围;3、选择合适的流量,将平均停留时间保持在10-20min,注入适量的示踪剂,测定单釜不同时间的电导率值,绘制单釜停留时间与电导关系曲线,计算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4、选择合适流量,将平均停留时间保持在10-20min,注入适量的示踪剂,测定两釜并联条件下的电导率值,计算并绘制单釜及两釜并联的停留时间与电导关系曲线,计算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5、按4进行两釜串联实验;6、测定釜式、管式反应器串联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计算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密度分布函数;7、大型智能仪器的操作使用,用其测量釜式反应器串联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计算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密度分布函数;实验安排时间实验内容六、数据处理电导率的标准曲线由origin作图,可得到如下:经过线性模拟,我们得到其电导率和浓度之间是线性关系,其相关的数值如下表: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导率和浓度之间的关系的线性关系很强,得到:单釜、不转、流量Q=4L/h由origin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由上表中的数据,用origin作图并模拟积分得:单釜、中转、流量Q=4L/h由origin 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62.040.9103517.514396tt 3517.514396910.4056.09496107456258186901.11t )()(910.40s 56.09496107425548.83729)()(t :456258186901.11)(425548.83729)(56.09496107)(origin 222222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 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单釜、中转、流量Q=6L/h由origin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71.071.30565936.66429tt 65936.6642971.05353.699037068125591432.612t )()(s71.05353.6990370600551130.84974)()(t :8125591432.612)(00551130.84974)(53.69903706)(origin 2222220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单釜、中转、流量Q=8L/h由origin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双釜串联、都不转、流量Q=4L/h由origin 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8.029.855347806753.1tt 6753.13478029.8554.26534938252254205416.61t )()(s29.8554.2653493810353648.10380)()(t :252254205416.61)(10353648.10380)(4.26534938)(origin 2222220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双釜串联、一釜中转一釜大转、流量Q=2L/h由origin 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32.047.15040523.715280tt 0523.71528047.15045515.45364336100546033467.8t )()(s47.15045515.453643339672523203.1205)()(t :6100546033467.8)(39672523203.1205)(5515.4536433)(origin 222222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双釜串联、一釜中转一釜大转、流量Q=4L/h由origin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47.017.9468425.421347tt 8425.42134717.94658.3170245641132510950074.0t )()(s17.94658.31702456028257869.28027)()(t :41132510950074.0)(028257869.28027)(58.31702456)(origin 2222220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双釜串联、一釜不转一釜大转、流量Q=6L/h由origin 作图得到,时间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43.095.7340403.230012tt 0403.23001295.734755.35476810620254124047.17t )()(s95.734755.3547681051553935.48509)()(t :620254124047.17)(51553935.48509)(755.35476810)(origin 222222022020≈====-=-=≈=====⎰⎰⎰⎰⎰⎰⎰∞∞∞∞∞∞∞τσσσθt tdtt c dt t c t dtt c dt t tc dt t c t dt t tc dt t c 无因次方差:对于恒容稳态系统有:平均停留时间;;作图并模拟积分得:由上表中的数据,用双釜并连、都不转、流量为4L/h。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探索和验证数学理论,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和结论。
本实验涉及到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和发现,验证了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 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2. 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3. 分析概率统计的实验数据4. 探讨数学理论的应用二、实验方法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通过代数运算和数值计算,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通过几何构造和图形分析,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特性。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探讨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代数公式在特定条件下成立,验证了代数理论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发现,某些几何图形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几何学的理解。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得出了一些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结论,对概率统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验证了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性。
四、结论通过本次数学实验,我们验证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发现。
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展望本次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实验数据的局限性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和方法,开展更深入的数学实验研究,为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天平、滴定管、烧杯、锥形瓶、试管、酒精灯、蒸馏装置、分光光度计等。
2. 材料: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铁溶液等。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研究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综合性实验方法。
通过滴定实验,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验证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实验步骤:1. 酸碱滴定实验:(1)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2)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观察颜色变化;(3)记录滴定终点,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2.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配制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2)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3)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观察颜色变化;(4)记录滴定终点,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3. 沉淀滴定实验:(1)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2)加入适量的沉淀剂,观察沉淀形成;(3)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观察沉淀溶解;(4)记录滴定终点,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碱滴定实验:(1)根据滴定终点记录的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2)分析误差来源,如滴定管的读数误差、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等。
2.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根据滴定终点记录的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2)分析误差来源,如滴定管读数误差、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等。
3. 沉淀滴定实验:(1)根据滴定终点记录的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2)分析误差来源,如沉淀剂加入过量、沉淀溶解不完全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综合性实验,我们掌握了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准确操作实验步骤,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综评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是在我国某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的,旨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提高实验技能。
2. 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2. 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3. 反应热效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能量的变化。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温度计、量筒等。
2. 药品: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硫酸铜、铁粉、锌粒等。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药品是否充足。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包括称量、溶解、加热、冷却、观察等。
3. 实验现象: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等。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分析(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
(2)氯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氯化铜。
(3)铁粉与硫酸反应:溶液中出现气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生成了硫酸亚铁。
2.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反应速率公式,计算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
(2)根据反应热效应公式,计算反应放热量。
(3)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热效应的影响。
七、实验结论1. 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2. 反应热效应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体现。
3. 实验操作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目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设计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的全面记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综合设计实验的目的,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实验旨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分析、实验验证等方法,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通过不断尝试、调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设计实验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 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培养科研素养。
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使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提高科研能力。
6.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是综合设计实验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7.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综合设计实验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验内容1. 实验选题:根据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
2. 实验方案设计:根据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设备等。
北航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 [姓名]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与调试方法。
3. 熟悉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提高安全意识。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路由器配置实验:学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并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
2. AP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学习APP欺骗攻击的原理,并尝试防御此类攻击。
3. 源IP地址欺骗攻击防御实验:学习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原理,并尝试防御此类攻击。
4. DHC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学习DHCP欺骗攻击的原理,并尝试防御此类攻击。
5. 密码实验:学习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并尝试破解简单的密码。
6. MD5编程实验:学习MD5算法的原理,并实现MD5加密程序。
7. 数字签名综合实验:学习数字签名的原理,并尝试实现数字签名程序。
8. RIP路由项欺骗攻击实验:学习RIP路由项欺骗攻击的原理,并尝试防御此类攻击。
9. 流量管制实验:学习流量管制的原理,并尝试实现流量控制。
10. 网络地址转换实验:学习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并尝试实现NAT功能。
11. 防火墙实验:学习防火墙的配置与调试方法,并尝试设置防火墙规则。
12. 入侵检测实验:学习入侵检测的原理,并尝试实现入侵检测系统。
13. WEP配置实验:学习WEP加密协议的配置方法,并尝试破解WEP加密。
14. 点对点IP隧道实验:学习点对点IP隧道的配置方法,并尝试实现VPN功能。
三、实验步骤1. 路由器配置实验:- 搭建实验环境,连接路由器。
-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 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2. APP欺骗攻击与防御实验:- 利用欺骗软件模拟APP欺骗攻击。
- 分析欺骗攻击的原理,并尝试防御此类攻击。
专业方向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基础学习:通过对专业教材、论文、网络资源等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2. 实验设计与实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3. 数据采集与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背景和目的。
(2)根据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方案。
(3)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材料等。
2. 实验实施阶段:(1)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2)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实验参数、实验结果等。
(3)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3. 实验结束阶段:(1)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方案,成功完成了实验操作。
(2)获得了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依据。
2. 数据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六、实验总结1. 实验收获:(1)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
(2)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3)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沟通能力。
(4)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2. 实验不足:(1)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材料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性能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刘洁学号:0926000309实验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实验1.1 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一、实验目的:1. 利用混炼设备完成不同聚合物材料的共混改性;2. 掌握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以及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组成;3. 熟悉工艺参数对聚合物共混的影响;4. 了解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常用的组合形式;5. 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实验设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组、转矩流变仪、鼓风干燥箱、加料勺、台秤和天平。
2. 实验材料: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分子中不饱和双键经过加氢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白油、聚丙烯(PP)、抗氧剂1010等。
三、实验步骤:【双螺杆挤出机实验操作步骤】:1. 预混合:将SEBS和白油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混合后放置24小时以上,使SEBS在白油中充分溶胀,得到O-SEBS;将O-SEBS、PP、抗氧化剂1010等按比例依次称取,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备用。
2. 开机前检查:开机前检查齿轮箱上油标,看齿轮油是否充足。
检查冷却水水位。
在冷却槽中放入充足的冷却水。
3. 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机组开机前设置:打开电源,设定螺杆不同区域的温度。
SEBS/PP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螺杆温度范围为175~200°C。
打开“水泵开关”,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0~30min 后开机。
将混好的料放入料斗。
4. 开机:旋转“油泵开关”确认油泵正常工作,油压(0.1~0.2MPa);启动切粒机开关,启动吹干机;按下“主机开关”,然后按“喂料启动”。
一般足迹刚启动主机转数在150~200r/min。
右旋“主机给定”至3-4左右,接着旋转“喂料给定”,数值不宜太大。
同时观察主机电流表,电流控制在20A左右。
5. 出料:观察物料从口模挤出,并伴有挤出胀大效应。
待出料稳定后,将聚合物物料从冷却水中拉出,速度适中。
性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性质综合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常见化学物质性质的理解。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化学物质性质的理解。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烧杯、玻璃棒、滴管、镊子等。
2. 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铁粉、铜粉、锌粉、碳酸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铁粉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
2. 取一小块铜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铜粉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3. 取一小块锌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锌粉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
4. 取一小块硫酸铜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观察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
5. 取一小块碳酸钠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观察碳酸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的反应现象。
6. 取一小块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铁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果:1. 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铜粉与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3. 锌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4.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5. 碳酸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6.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实验分析:1. 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铁,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铜粉与稀硫酸反应不明显,因为铜的活泼性比氢低,无法置换出氢气。
3. 锌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锌,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4.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铜,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检测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备目标有机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性质检测。
实验原理如下: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采用不同的有机合成方法,如酯化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等,制备目标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检测:通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检测,如熔点、沸点、溶解度、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烯烃:丙烯、苯乙烯等- 醇:乙醇、甲醇等- 酸:乙酸、硫酸等- 银镜试剂、碘液、石蕊试纸等2. 实验仪器:- 坩埚、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加热套、冷凝管、水浴锅、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四、实验步骤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将丙烯与乙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丙烯酸乙酯。
(2)将苯乙烯与乙酸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取代反应,制备苯乙酸乙酯。
(3)将甲醇与硫酸进行水解反应,制备硫酸甲酯。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检测:(1)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度等。
(2)通过银镜反应检测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3)利用石蕊试纸检测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
(4)使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丙烯酸乙酯:制备成功,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2)苯乙酸乙酯:制备成功,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3)硫酸甲酯:制备成功,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检测:(1)物理性质:丙烯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硫酸甲酯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2)银镜反应:丙烯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硫酸甲酯均未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微生物样本的综合分析,加深对微生物多样性、生理特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对特定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
二、实验材料1. 微生物样本:包括土壤、水体及空气样本。
2. 培养基:营养琼脂、选择性培养基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离心机、pH计、无菌操作台等。
4. 化学试剂:包括染色剂、消毒剂等。
三、实验方法1.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分离法对不同来源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分离。
-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 记录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时间、pH值等。
2. 微生物的鉴定-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 对于未知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设计实验,研究温度、pH、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分析环境因素的具体作用。
四、实验结果1.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结果- 描述不同样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微生物鉴定结果- 列出已鉴定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 对于新发现或难以鉴定的菌株,提供详细的鉴定过程和结果。
3. 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展示实验数据,包括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等。
- 分析并讨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微生物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
2. 分析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态学和应用微生物学的意义。
3. 提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格式化。
七、附录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以及实验中使用的表格和图表等。
数电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三、实验步骤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加法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计数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数字时钟功能。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数字时钟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运算。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计数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计数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数字时钟能够正确实现秒、分、时显示功能。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了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实验改进建议1. 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可以考虑使用更优的电路结构,以降低功耗。
2. 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时序电路结构,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化学实验,探究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特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铁、硫酸铜、氢氧化铝等多种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
1.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观察到气泡产生,释放出氢气。
2. 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将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观察到产生沉淀。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铝反应: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铝溶液混合,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结论:
1.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2. 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产生沉淀,是一种双离子置换反应。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铝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是一种沉淀生成反应。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综合化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特性,加深
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结论,为今后的化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和研究,我们能够
不断拓展化学领域的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报告总结(精选15篇)
实验报告总结(精选15篇)实验报告总结(一):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头,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教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
可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可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终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情景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
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情景,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择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应当要有良好的习惯,应当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应当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当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我的时间,我应当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我的时间,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
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异常仔细。
在最终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异常准确。
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我的模块。
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
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可是数码显示异常需要细致,由于我自我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终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图形绘制(与之前的实验相同):
本实验的图形界面用函数库实现。
1.图形库安装:
及以上的版本都已经带有了所需要的图形库,使用时只需要将他们加入到工程中即可,加入方法如下:
打开文件,在编译的同时建立工程
如图所示打开“”
在项的:中加入
如图所示:
2.先绘制木板,用竖线隔开表示每台机器
三.算法伪代码:
( ; < ; )对所有的工件所有的工序进行操作
( ; < ; ){扫描所有的工件
( ){说明是第一个工序,记录开始时间为
;
([][][][]);插入到机器队列中
();机器操作,计算时间
}{
[][] [][];开始时间最少是上一个工序的结束时间
([][][][]);除第一个工序外的所有工序
还未分配空间,不能使用。要么定义一个节点,要么用分配。
.函数一定要用返回值判断其是否出错,其返回实际接受的变量个数,出错处理时一定要清空缓冲区();
程序中维护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共有两个,一个用来保存所有工件的所有工序,
另一个用来表示机器加工工序。
在图一中共有六个工件~以及每个工件有个工序,图上方的箭头表示移动的指针,每个移动一个工序,由于图一中的数组元素结构体设计如下:
{机器节点定义
;当前的加工的最后时间
*;维护一个工件链表
};
因此对于每个可以加工的工序,可以直接链入图二中的链表中不需要另外申请空间。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所需时间总和秒:秒
由于所给的数据*均不大,故程序运行时间都很小,验证了时间复杂度为(*)的结论实验时每次显示一道工序在所有工件在上的完成情况。按下键盘的“向下方向键“显示下一道工序
本程序使用贪心算法实现,程序所有的工件所有的工序保存在一个二维数组中,并且维护一个指针,该指针每次走动一个工序时间,这样的一次走动将产生个工序需要加工,其中为工件数目,将这个工件放到相应的个机器上,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器按照加工时间递增排序,之所以选择递增排序,是想让每个工序尽可能快的通过他所需要的机器,即可以让该机器上的工序可以更快的加工,也可以让他之后的工序可能更快的在其他机器上进行加工,当然这样的设计只是直观上的说明,并不能得到最优解。
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
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级四班
一.问题描述:
算法的综合应用
问题描述:
有台不同的机器,个不同的工件。每个工件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由指定的机器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道工序一旦开始处理,就不能中断。每台机器一次只能处理一道工序。一个调度就是决定每台机器上工序的处理顺序,使得机器完成所有工件的时间最短。具体的,该问题就是要求在满足()、()两个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确定每台机器上工序的顺序,使加工的时间跨度(从开始加工到全部工件都加工完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最小。其中,()表示工件约束条件:对每个工件而言,机器对它的加工路线是事先确定的;()表示机器约束条件:对每台机器而言,一次只能对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要求:
利用所学的算法求解该问题,任给一个输入实例,能输出最短时间以及每台机器上工序的加工顺序。
能设计出一个用户界面。
二.算法思路:
原先考虑过用回溯法进行解体,解空间树是所有工件的所有工序的一棵排列树,但这样如果没有好的剪枝函数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实现的话时间复杂度将是(^),其中为机器数,为工件数,题目能用的剪枝函数的设计是每个工件的加工次序是有要求的,个人预测需要用到线性规划的内容,最后没有如此实现。
();机器操作
}
}
()
{
.从文件中读取所有工件所有工序的信息,存入二维数组中,程序中的数组为临时变量。
.每次在每个工件上移动一个工序,将产生的个工件放到相应的个机器上,在个机器按照加工时间递增排序
.();在机器上进行操作,记录时间.算出所有完成的时间总和并用绘制图形。
}
四.计算结果:
由于本实验室个完全问题,本程序用贪心算法求出其近似时间总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空间复杂度为(*),由于程序运行时间非常小,故人为地增加睡眠时间秒
.每次绘制一道工序在每台机器上的加工情况,按下键盘的“向下方向键“显示下一道工序
.每个工序所用的颜色都是不同的,各种颜色都是随机生成的
();动态创建二位数组,用于存放颜色
( ; < ; ){
[][] (()) ;
[][] (()) ;
[][] (()) ;
}
六.实验总结:
.在对字符串操作时把指针传入其他函数时,在其他函数中的操作只影响*
而不影响原来在字符串中的位置,切记切记!!
.同():不要企图传入一个变量名并在函数给该变量赋值,要用指针实现这种功能.
.出错处理:输出出错信息并提前返回
.()函数释放内存空间后并没有返回值,原来的指针指向是不确定的,用手动添加;
.切记不要只定义一个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为给他分配空间就加以使用。
如:*;
> ;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共有四个机器,每个机器头指针后面链接一个链表,链表元素为每个工件且每个工件按照加工时间递增排序。对于图一中的指针走动,产生的工序加入图二加工,图二加工完成后,图一中指针继续走动,直到图一中没有其他工序。
由以上分许,程序只需要对所有工件的所有工序扫描一遍即可算出最后完成加工的时间,故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为(*),空间复杂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