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1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

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

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

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

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

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

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

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

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

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

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

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

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叙事要完整(1)

叙事要完整(1)
插叙:是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 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 的事情。《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叙事的层次与脉络
层次(3-5) 脉络:线索(人、事、物、情)

开头与结尾
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散步》:我们 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 儿子。
2、设置疑问,引人入胜。《我的伯父鲁迅 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 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叙事要完整
叙事
想到 看到 感受到
生活与阅读
完整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语义明确
怎样叙事才完整?
一:叙事的要素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 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在六要素当中, 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 “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 键所在。在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 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有梦的夜晚,朦胧之中,我又看见一 觉蔷薇开,又见外祖母笑靥如花……
时间会改变许多,但是花还是从 凋零到绽放。我们又何曾不是呢? 又见花开,我也长大!
莺飞草长有四月,一角蔷薇开。
外祖母本是最爱蔷薇花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常把我送 到乡下让外祖父和外祖母照料。四月, 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季节。外 祖母爱花,她的后院里种满了数不尽 的花草——春日迎春初探;夏天月季 羞垂;秋季菊花傲岸;冬时腊梅映雪。 外祖母独爱着蔷薇花。
经过:即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叙事文 的主要内容。经过交待不清楚或写得过于 简单,就会使内容单调、不丰满。
结果:时间的结局。结果交待清楚了,对 突出全文的中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门口”为具体地点。
人物:
要求:1.确定好主要人物。 2.根据情况加入人物。 3.恰当运用刻画人物的方
法。 4.主要人物是我和小孩,
添加人物是小孩妈妈。
事件的起因 :
要求:以“小孩趴(摔倒)在地上” 为起因
注意事项: 1.想象好小孩趴在地上的样子; 2.观察要有一定的次序:先远远 地看见,然后是走近看到的。
记叙的六要素
• 时间 临近考试 • 地点 家里 • 人物 我、爸爸、妈妈 • 事件的起因 临近考试,几个要好的
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的事, 让父母得知。 • 事件的经过 父母争吵 • 事件的结果在我的调解下父母和好
写好作文要做到
• 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 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 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
写作 叙事要完整
——写作指导之一
叙事完整写作技巧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二、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三、叙事要有合理的顺序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 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 “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 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
•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 事物。
题目:今天,我很高兴
原因:我扶了一个小孩
时间:
要求: 1.时间要写具体。 2.时间的表现和表达要灵活。 3.特定时间。 4.以“早晨上学就要迟到啦”
为特定时间。
地点:
要求:1.确定好具体位置。 2.以“上学路上,一家
小结:如何做到叙事完整
1、记叙“六要素”的完整。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做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较普遍、较基本的一种。

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篇一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

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事—插叙: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色。

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不论是以顺叙的形式还是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都可以在叙述中间插叙一个与事件相关的片断。

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运用插叙要注意三点:一、安排插叙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

二、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详略。

无论插叙什么内容,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只能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三、插叙完以后,须要回到原来记叙的事情上去,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转换要自然适时。

三、”倒叙法”开头: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

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经过。

初中作文指导:生动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共35张PPT)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生动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共35张PPT)课件

只见李铁带球连过两人,直奔对方 的禁区……(运用动作描写补写)
考试卷子发下来了,一看竟然 5 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 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 上的头发全白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只可惜脂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 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全文要有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 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一线穿珠的结 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 出。
四、一波三折的情节 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智取生
辰冈》。 插叙、倒叙,如《羚羊木雕》。
抑扬手法,如《阿长与〈山海经〉》。 虚实相生法,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的情 节能让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二、一箭双雕的结尾 自然收束式。比如《社戏》的结尾。在把
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 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 的象征形体,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 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 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 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紫藤萝瀑布》。
•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今天,我刚到学校就看见王老师站
在教室门口。我感到很害怕,心里像十 五只水桶——七上八下。我连忙走进教 室,不一会,王老师也进来了。我的心 跳得更厉害了。我很担心会有什么事发 生,其他同学也一样。我们关注着老师 的一举一动。
今天,我来到学校,一眼看见了王老师,他正 站在教室的门口。我心中惊呼着,快步溜进教室, 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错。再看看周围的同学, 一个个神色不宁,似乎再等待着一件极其不幸的 事情的爆发。
提出问题,引人深思式。如《羚羊木 雕》。作者巧妙地提出了“可是,这能全 怪我吗?”,引人深思。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做一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叙事艺术之结构价值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顾振彪先生《关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中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

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重视“读写结合”是这套教材的重要系统,也是世界母语教学的普遍做法。

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转化,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1.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4.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5.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在整个教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写作训练承上启下的重要关节。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经典文章,是学生习作的经典范式。

尤其《爸爸的花儿落了》不仅是经典范文,虽然隔着时空,却贴近中学生的视角与生活,该文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暗线),双线穿插,父爱与花香交映,插叙、伏笔运用出神入化,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加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促进写作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是初中生记叙文从讲清楚记叙六要素为重心,向精心设计、创意构思、艺术加工等过度的关节,是突破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二维螺旋提升的重要关隘,也为初二、初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叙事要完整写作导航(一)参考题目1.童年的一件趣事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3.根据下边的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体育课时,王勇同学没做准备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

4.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二)例题简析1.童年,是五彩缤纷、充满趣味的。

回忆童年,写一件趣事,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很容易的,也应该是情不自禁的。

在“童年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中,“童年”是叙事的大前提,是叙事遵循的范围;而“一件”则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细节,文章只能写一件趣事,不能情不自禁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舍弃,符合要求的趣事只能写一件。

当然,还应该全面构思、精心选材,把这件趣事叙述完整。

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这个题目明确而又直接,文章是标准的叙事记叙文,其中,“上中学后”规定了事件的大范围,从时间和地点方面有一定限制和明示;“一件事”就不是两件事或者多件事,事情应该是“你”遇到的,要叙述完整,有真情实感。

3.材料所给的情况是“体育课时”“王勇”“没做准备活动”“跳山羊”“把脚崴了”,要求按照材料提出的情况,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按照这些“前因”和故事的开端,同学们可以展开思路,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写、续写下去,使这个事件合情合理地叙述完整。

4.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第一次”,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认为,这篇作文是以记事为主的,那么就应该把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写作指导写作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

叙述是文章写作中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述说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最新版七年级下作文 叙事要完整

最新版七年级下作文 叙事要完整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1][1]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课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突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中心 …… 的打★
完整叙事的写作步骤
我成功走下悬崖,到达地面。
结果:
完整叙事要点一
交待清楚六个“要素”是基础: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 经过、事情结果。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是关键。
《走一步,再走一步》怎样把 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
①我们来到空地看到险峰(7)
②小伙伴都向上爬,我落最后(8) ③我蹲在石架上,小伙伴爬上崖顶(9\10) ④我伏在岩石上,上不去下不来(11-15) ⑤父亲教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16-21)
中心:分解困难 战胜困难
突出困难之大 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一步,再走一步》经过部分
完整叙事要点二
写清楚“经过”是关键:
按事情发展顺序连贯安排事件内容, 对表现中心的重要内容详细描写。
根据六要素初列提纲
题目:一件难忘的小事 中心: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展示 成果
按事情发展顺序扩充内容
叙事要完整
——作文指导课
授课人:肇庆市第一中学 陆蔼敏
学习目标
1.理清记叙六要素,并能根据记叙六要 素列出作文提纲。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能够做到作文主题鲜明。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
记叙文包括哪六要素?
理清《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六要素

七上同步作文全方位指导 2单元 学会记事 叙事与细节 【佳作引路】

七上同步作文全方位指导 2单元 学会记事 叙事与细节 【佳作引路】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所谓半命题,就是命题人只出一半题目, 另一半由作者来补上。补什么?一般说补你最熟悉的内容,最有 趣的内容,最有教益的内容。从提示看,命题人列举了生活中如 “快乐”“激动”“惊讶”等,这是启发作者思路而设列的。同 时提示又对文体的要求有所暗示,这就是要求作者去写事。提示 又从立意的角度给作者作了点拨,选取值得回忆的“那一次”。
这时,在书房工作的爸爸拿来了医药箱,细心地帮我擦拭、包扎 伤口,并询问我受伤的缘由。(评:动作描写,写出了爸爸为我处 理伤口,浓浓的父爱。)听我说完,奶奶在一旁心疼地说:“幸好 没大事,以后走路慢一点儿,可得当心啊!"(奶奶的“着急”、 妈妈和爷爷的“闻声跑了过来”、爸爸的细心擦拭、包扎以及他们 关心的话语都体现了家人对“我”的爱,充满温情。这些描写丰富 了文段内容,使情节更加丰满。)
写作提示: 1.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 是融入情感。 2.添加细节,比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 疼的目光…… 3.融入情感,就要恰当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
满分习作 “丁零零……”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书包,
飞奔出教室。(评:“飞奔”一词,将“我”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 漓尽致。)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到我心爱的《海底两万里》了,我不 禁亢奋起来。为了改掉我上课偷看课外书的毛病,妈妈禁止我带课 外书去学校,我只得放学后乖乖地待在家里过瘾了。(评:交代 “我"急切回家的原因。)想到这儿,我的脚步不由得又加快了些。 “哎哟!”谁知一个没踩稳,我摔了个大马趴。这下可惨了,手被 划破了个大口子,校服裤子也“破了相”,书包里面的书也纷纷出 来凑热闹,散得满地都是。(评:“破了相”“凑热闹”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赋予校服、书包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我”摔 跤后的惨状。)真倒霉!我拖着受伤的身体狼狈地往家走,路上的 行人都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那神情,仿佛我犯了什么弥天大错!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 写作指导+范文赏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  写作指导+范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写作指导习作内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衔石填海,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女娲炼石补天·······他们都有神力,过着不凡的生活。

如果能够和他们中的某一位在一起生活一天,该是多么难忘的经历呀。

在本次习作中,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温柔善良,如白雪公主。

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你还喜欢哪些人物呢?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

2.写清楚自己和神话或童话中的某个人物过上一天会去哪里;会发生哪些有趣、令人难忘的事情。

3.以第一人称来写,所选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应为自己熟悉的并且是具有美好品质的正面人物。

习作重点本次习作的重点:1.叙事完整(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想象合理(想象的内容要和人物特点、本领相吻合);3.生动形象(运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习作难点1、如何进行合理想象。

2、景物描写如何与文章融合。

拟题思路本次习作让写“我和_过一天”,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能变化的只有横线上要填的人物,想好要填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就能拟出不同的作文题目。

如《我和孙悟空过一天》《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我和哪吒过一天》《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我和葫芦娃过一天》《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我和嫦娥过一天》。

02.习作指导写法指导为了写好和某位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一天的习作,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叙事完整如果能够和某一位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过上一天,相信你肯定不会待在家中睡大觉,你们一定会去一些特别的地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学会使用写作技巧之十二 叙事要条理清楚

学会使用写作技巧之十二   叙事要条理清楚

学会使用写作技巧之十二 叙事要条理清楚 叙事要完整(一)文章的语言要想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在写景、抒情中使用修辞手法以及使用精确的动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找出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运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体会其作用。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

这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交代清楚,叙事完整。

掌握并运用记叙要素是基本的,要点如下。

时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叙述时要交代清楚。

地点: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状况和气氛。

人物: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角,所以要详写。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这些是记叙文的三个重要环节。

好的记叙文,起因和结果更要紧密配合,以使事件不违背情理。

事件的经过要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动人,并且能圆满地把事情因果连贯起来。

叙事要完整作文教案

叙事要完整作文教案

叙事要完整作文教案【篇一:《叙事要完整》教学设计】纪春玲教学设计第 1 页共 5 页纪春玲教学设计第 2 页共 5 页纪春玲教学设计第 3 页共 5 页纪春玲教学设计第 4 页共 5 页纪春玲教学设计第 5 页共 5 页【篇二:作文训练叙事要完整】作文训练:叙事要完整学习目标:1、通过片段写作掌握叙事六要素2、通过分析例文、扩写片段学会叙事完整的写作方法3、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自主学习】1、复习课文,注意课文的叙事六要素和叙事顺序《走一步,再走一步》叙事顺序 ________________ 线索:情节顺序:详细描写:刻画人物:《爸爸的花儿落了》叙事顺序 ________________刻画人物:【试水中思考】1、片段写作: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段话。

要求:写清楚六要素,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推荐优秀在全班展示、点评。

叙事作文600字带批注

叙事作文600字带批注

叙事作文600字带批注叙事作文600字叙事作文600字(一)小时候,常听爸爸妈妈说:“撒谎不是好孩子。

”那时候由于年少无知,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管听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提起。

当我上幼儿园时,老师也对我说:“不能撒谎。

”我与一个好朋友在幼儿园里玩玩具,他见我玩具挺好,便要了过去。

告诉我明天还我,当我向他索要时,他却说丢了。

我准备离开时,却发现他在角落里把玩着我心爱的玩具,我伤心不已。

哦,撒谎可以使人伤心。

当我上小学时,渐渐悟懂了谎言。

有一次上学迟到,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

我心里想:“如果说因看电视迟到,老师会责备我的。

”我便红着脸说:“家家里闹钟坏了。

”老师没责备我,让我回位坐下上课。

哦,原来撒谎可以不受惩罚。

现在的我,也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

有一次我看见电视上的一个女孩患了绝症,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可她的父母却告诉她:“你得的只是胃病”使她开心的走完了人生的路程。

哦,撒谎有时候也是善意的。

谎言,以前的我总觉得它是一个贬义词。

我觉得只要说了谎言的人,就不是一个好人。

而如今的我,却认为它是一个中性的。

它偏向那一边,完全取决与人的内心。

你自私自利,谎言就像一把利刃插尽你所欺骗的那个人心里,即使你努力弥补,却还是会留下疤痕。

谎言,一股神奇的力量。

它可以把人推向万丈深源,也可以帮助他人战胜困难。

谎言,一股神奇的力量,看你如何使用它。

叙事作文600字(二)小时候,以为幸福就是家门外,那个老爷爷的糖担子。

每天死乞白赖地向大人们要来零零碎碎的毛票,去买那所谓的糖果,那种甜甜的味道,对我来说就是幸福。

大人们常说,小孩子啊!就爱吃糖,哪天你的牙齿就会掉光,就像村前头的那个老婆婆,听到这儿,我总会吓得捂住嘴巴往奶奶怀里缩。

但这还是阻止不了那甜甜的味道对我的诱惑,结果,蛀牙了。

疼得我啊啊直叫,却依旧觉得幸福。

长大了,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了,不能像小时候那么任性了。

但是依旧很爱糖。

方糖、水果糖、棒棒糖??尤爱棒棒糖,把棒棒糖含进嘴里,就会有种很幸福的感觉,好像回到了长蛀牙的那个时候,虽然很痛却很幸福。

作文指导——细节描写

作文指导——细节描写

方法三: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 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 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 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 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 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 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1、 不知为什么,那粗粗的喘气声一直跟随着我的脚步前 行,我以为又是舅舅,就爬得更快了,几乎可以用“细蛇 石间窜”来形容了。可是又觉得不对劲,把头往后一扭, 一个人影都不见得,这才悟得是我自己!
2、 近了,我离她更近了,心好像被提起着,生怕这是做 梦一样。看着她翻书,看着她提笔,看着她签名。那一刻, 我仿佛觉得地球都停止了运动。
作的细节描写,个性化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变化的细节
描写,典型的场景、环境的细节描写等。
方法一:步步追问,细处驻足 方法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方法三: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有过“被母亲感动”的经历吗?请
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对生活的观察,以“母爱”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行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2.注意选材的详略。 3.叙事清楚、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2、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 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 我都愿意拿出来的。——都德《最后一课》 (心理的细节描写) 4、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 但是谁也不注意——都德《最后一课》 (场景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 细节描写

写作叙事要完整

写作叙事要完整
把结尾写深刻。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顺叙倒叙插叙。 4、开头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
写作指导1
一、掌握顺叙、倒叙的原则和方法。 1、灵活交代“六要素”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 2、事情的主要“经过”最好按时间顺序展开。 3、灵活处理“起因”和“结果”的顺序。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43页题一
理由:⑦是事件的起因"说的是“我”想在考试前的周 末跟同学出去放松一下。⑥①②④③⑤是事件的经过 和结果。其中⑥①②说的是爸爸、妈妈意见不一致"两 人因此产生矛盾"进而互不理睬;④③⑤说的是“我” 想出好办法"使爸爸、妈妈和解。
排序二:①⑦⑥②④③⑤倒叙、顺叙相结合
理由:运用倒叙的方法。①放在开头"倒叙“我”在父 母产生矛盾后的沮丧心情。然后再从事情的开端⑦开 始"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添加人物是小孩妈妈。
事件的起因 :
要求:以“小孩趴摔倒在地上” 为起因
注意事项: 1.想象好小孩趴在地上的样子; 2.观察要有一定的次序:先远远 地看见"然后是走近看到的。
事件的过程主体部分:
1.扣住“扶”字详细叙述描写。 2.想清楚每一个环节"即“扶”的步骤:
下车子——弯腰伸臂——抱起——小孩的正面形象——安 抚小孩哄、拍等等——小孩不哭或继续哭。 3. 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⑦考试临近"学习紧张"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
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临近考试 地点 家里 人物 我、爸爸、妈妈 事件的起因 临近考试"几个要好的同
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的事"让父 母得知。 事件的经过 父母争吵 事件的结果在我的调解下父母和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课题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第1 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

重点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记叙难点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记叙教具ppt教法谈话法、讲授法教学流程预设一、写作指导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

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白,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和结局;所谓“条理”,指叙事要清晰明白,怎样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如何结构叙事的材料等等;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

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

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

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

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

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送伞,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

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要抄人家的素材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

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

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

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

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跳广场舞,各种节日习俗文化比农村更浓春节时挂红灯笼、门前放橘子树,贴对联门神等,元宵节猜灯谜,办花灯展等等•然而这些材料从你们的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

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

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

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

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