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第七章 文学创作-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文学创作

概述

文学创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是纷绘复杂、波诡云谲的,而且还因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心理活动也同样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这种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丰富性就使得将二者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新的世界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无可比拟的复杂性。概括来说,文学创作实际上就是创造一个由感觉、幻觉、知觉表象、想象、情感、意象等主观心理因素构成的完整的艺术世界,通过这个主观的艺术世界来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文学创作之所以是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因为只有通过创作,作家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才能融为一体,从而构成崭新的艺术世界。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主观条件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其生产者,即创作主体在这个精神生产过程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哪些主体特征使其成为作家?社会或读者对作家有哪些要求?这些问题都直接关涉

到文学创作。自古以来就有所谓“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等说法,都表明文学创作与作家主体特征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在具体分析文学创作过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素质问题进行了解。作家素质是指一个作家所应具备的各种主观条件。

文学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精神活动,而文学作品是一种社会共享的精神消费品,因此作家就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而非普通的生命个体。他的创作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因而不能视为纯粹个人的事情:他主要是为社会、为他人而不仅仅是为自己进行创作活动的,因此是承担着社会责任的。这样文学创作本身的复杂性与社会需求两方面都向作家们提出了高要求:他们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与独特素质的一类人,否则他就无法承担作为作家所应有的责任。那么作家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呢?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为社会所认可的作家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文化修养

作为从事高层次精神生产活动的人,作家无疑应该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对于作家来说,必要的文化修养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作家应该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优秀的作家大都在某一生活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样才能对生活有超出一般人的深刻体验与理解,才能够如数家珍般地描述该领域的生活细节。因此,有志于成为作家的人都会自觉地深入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其次,作为作家他们应该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与比较娴熟的技能。事实证明作品的影响力往往与作家知识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成正比。

在文学史上真正拥有重要地位的大都是那些学养深厚的作家,尤其是学者型作家,如歌德、托尔斯泰、鲁迅等。第三,由于作家创作的是能够影响人、并负载着教育人的使命的文学作品,这就要求作家具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应该是一个境界较高的人。中国古人常说“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人格境界不高,也就难以创作出能够打动人的好作品来。韩愈曾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其所谓“气”,就是指人通过道德修养使自己的人格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并不是抽象的道德观念,而是一种充沛的生命冲动,推动着作家去进行创作活动。中外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家、诗人往往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们怀着一种对社会人生、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去进行创作。人格的高尚并不是一句空话,不是自我标榜,而是有多方面的具体表现的。例如富于爱心就是高尚人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谈到自己爱心的形成过程说塔吉安娜姑姑对我的一生影响最大。从我很小的幼年时代,她就教给了我爱的精神方面的快乐。她不是用言语教我这种快乐,而是用她整个的人,她使我充满了爱。我看见,我感到,她怎样喜欢去爱别人,于是我懂得了爱的快乐。”

爱是一种能力,也许正是这种自幼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的爱成就了一代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巴金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说法:“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我已经说过使我认识‘爱’字的就是她……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释种种事情。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

巴金这种以“爱”为核心的人格对他的作品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我们从《家》《春》《秋》

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艺术家并非圣人,也有七情六欲,所以就是用文学艺术来作为赚钱的手段也无可厚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错,作家、艺术家也是一个人,也有物质需求,也应该赚钱,社会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作家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是高于一般百姓的。但是作家、艺术家却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他的作品不是写出来供自己看的,而是要作用于社会上许多人的心灵,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甚至影响人们做人的准则。

换句话说,作家、艺术家这种社会角色是靠打动人们的心灵来赚钱的,赚的是承担着责任的钱。这就意味着文学艺术的创作对世道人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就有权对作家、艺术家这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提出特殊的要求:在他们扮演这种社会角色时要能够将自己的心灵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给人以美好的东西,至少是不能给人以丑陋的东西。最后,作家还必须具有对文学的特殊爱好。一般来说,作家较之一般人应该更加喜爱文学艺术,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修养。

作家、艺术家对于文学艺术的爱好并不是一般的喜欢,而应该是痴迷,是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文学艺术对他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而是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是生命之依托。他们喜爱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对好作品有一种由衷的崇拜之情。由于对文学艺术有特殊的爱好,作家经常处于对艺术世界的遐想之中,似乎形成了一种“诗性人格”,他们看待世上的事物经常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和视角,在他们眼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仿佛都洋溢着诗意,都可以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在他的眼中常常难以分拆。

二、作家的独特素质

即使一个人有很好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也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很好的人格修养,并且非常喜欢文学艺术,他要想成为一个作家也还有不够的。作为作家还需要一些独特的素质。首先,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换言之,经常有创作的欲望鼓动着他。这是作家不同于他人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地方。一般人也经常为生活中的事物所感动,也经常有一幅幅图画出现在眼前,有的人还具有讲故事、编故事的天分,但他们却很少想到要将这些事物写下来——他们根本没有写的意识。

作家则经常处在写的冲动与亢奋之中,似乎只有写作才能将这种内心的躁动平息下来。我们常常说某某人具有艺术气质,这所谓艺术气质往往是指这些人容易激动和敏感的性格特征。作家、艺术家更容易被生活中的事物所激动,在别人看了无动于衷的事,在他们看来却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据说有的作家半夜里睡觉时偶尔脑海里出现了某种情节或场面,就会立即爬起来将其写下来,这就是创作冲动超出常人的表现。甚至走在路上也经常拿出笔记本不停地记着,例如欧阳修作文章就有所谓“马上、枕上、厕上”之说。其次,作家对生活中的事物,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征性的、隐含着重要意义的事物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而一般人对这些则经常是熟视无睹。

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当然也是一种自觉训练的结果,但这里也的确具有某些天赋的因素在内。只有作家才会有这样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因为作家看到这种场景时也就同时看到了它背后隐含的意义。他敏锐的观察力使他很容易分辨哪些是有意义的事件与人物,一旦发现就决不放过。而对常人来说只有那些热闹的或离奇的事件与场面才能弓I起兴趣,而且也看不到其中的意义。另外,作家对于语言也有着超常的敏感与驾驭能力。他们善于捕捉语言中细微的变化,善于将一件旁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善于发现并掌握生活中那些有特色的、富于表现力的言语。一般说来,作家都是语言的天才,能够利用语言细微的差别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过:“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里“写气图貌”和“属采附声”都讲的是语言的使用问题,就是说诗人善于运用语言将眼中之景与心中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总之,作家素质既是一种职业的修养、习惯,又是一种个性气质以及其他方面的天赋因素。它是使作家成为作家的必备要素。当然,一个天赋并不出色的人,通过艰苦的努力,也能够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而成为优秀的作家。这方面的例子在文学史上也并不鲜见。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