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西方动物意义的区别

中西方动物意义的区别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艺术中,鱼、鹤、蝴蝶等动物常被用作长寿、和谐、爱情的象征。 西方艺术中,狮子、鹰等动物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勇气和自由。
在现代艺术中,艺术家们经常运用动物形象来表达对环保、生态等议题的关注。
商务活动中的动物象征意义
在中国商务活动中,熊猫常被用作和平、友好的象征,也是国际交流的 重要使者。

鹰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勇敢、力量和自由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鹰被赋予了勇猛 、奋进的寓意;而在西方文化中,鹰则常被用作国徽、军徽等标志,代表着国家 的荣耀和军事力量。
不同动物象征意义对比
蝙蝠
在中国文化中,蝙蝠因其“蝠”字与“福”字谐音而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中,蝙蝠则常被与黑暗、邪恶和吸血鬼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阴阳和谐。
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 象征着和平、友谊和可
爱。
在中国文化中,鹤是长 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象征意义的 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对于文学、艺术、广告等领域,深入 了解动物象征意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 达信息和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通过对比中西方动物象征意义,可以 揭示出各自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和 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头发就 是一条条蠕动的毒蛇,代表着恐
怖和死亡。
其他动物象征意义
01
02
03
猫头鹰
智慧与学识的象征,在希 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 女神雅典娜的使者。
鸽子
和平与纯洁的象征,常被 用于宗教仪式和国际和平 活动中。

温顺与善良的象征,在基 督教文化中,羊也代表着 信徒和上帝的子民。
03 中国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

论中西文化中的蛇文化意象摘要:蛇,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颇为神秘的动物,古代先民将其敬为神灵图腾,它给人的感觉亦正亦邪,本文将从中外文化方面叙述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蛇,中西文化,探究1.引言蛇在中国和西方等各种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的差异,中西文化中关于蛇的意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丰富着全世界人类的文化内涵,显示人类的智慧和人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2中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

2.1中国古代关于蛇的图腾崇拜蛇是一种带有非常复杂认识的现象,在古代人类文明历史中关于蛇的传说异常精彩丰富,不管是中外文化如何差异,但是都有关于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概都传递出人们对于蛇的或畏惧或敬畏或崇拜的心理。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关于对于蛇的图腾崇拜更是贯穿于各种文明,每种文明中都有蛇的影子。

中国人对于蛇的崇拜远在上古创世纪时期,在先秦具有百科全书之喻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中,通篇都有关于蛇的描述,从其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蛇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带有敬畏的恐惧心理,在远古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艰辛,对于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的蛇自然而然的怀有崇拜的心理,希望能够拥有蛇的力量来改善、创造生存环境,关于蛇的图腾崇拜便产生。

在《山海经》中就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来出土的汉代石砖画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夏启,就描述其耳朵上挂着两条蛇,这些看似滑稽荒唐的背后,更是说明先民对于蛇的推崇,认为蛇具有和祖先进行灵活交流的能力。

也许是蛇的形象有些让人恐怖、害怕,不被老百姓所接纳,所以在告别氏族社会进入生产力更加发展的封建社会时,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着皇权象征的龙,当然大家仅从两者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直观看出,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一个神异动物。

中西文化中“蛇”意象比较

中西文化中“蛇”意象比较

中西文化中“蛇”意象比较作者:柳乔元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2期摘要:“蛇”在中西文化中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对蛇有着图腾崇拜,而在西方古代却恰好相反,它是邪恶、恶毒的象征;中国的蛇意象通过对传统神话故事《白蛇传》的演变发展中进行了颠覆与重构,而西方通过《创世纪》将后世的“蛇”意象奠定了固有的形象基础,由于文化结构与文化心理的不同,中西文化中“蛇”意象的精神内涵与原始信仰也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蛇;白蛇传;创世纪;比较一、中西神话与传说中的“蛇”意象蛇往往在传说或者神话中承载了重要的意义,是人们探讨、思考的对象,蛇是一种冷血动物,毒性极强,毒液可以直接致人死亡,是一种具有非常大危险性的动物,使人在深层心理上具有原始恐惧。

在中国古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记载:“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在这里就说明了蛇是有这巨大的毒性,会致命。

同时蛇也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它蜕皮就相当于一次新生,生产及生命力十分顽强,而且爬行方式也与其他动物不同,这也造成了蛇的神秘色彩。

渐渐地,蛇被当时的古人运用到文学当中作为一种意象存在。

(一)中国古代的“蛇”意象在中国古代“蛇”的意象形成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人们最初对于蛇的认知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古典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

”由此可见,华夏之祖女娲就是以“人首蛇身”出现在神话当中。

伏羲同女娲一样都是华夏的创世始祖,并且伏羲也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的,而人类的源起便是由女娲与伏羲“蛇尾盘交”。

在出土的古代文物中也有许多刻着女娲与伏羲蛇尾盘错的花纹图样,也证明了“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在很久之前就被人们接受与认同。

由此可以看出,蛇在中国创世传说中就出现并且是与神仙相连,赋予了蛇以神性,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并且人的出现正是由于蛇的交配,这也证明了人们对于蛇也有着生殖崇拜。

中西方思想-蛇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中西方思想-蛇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Snakes’ Image in Western Mythology Abstract: All the myths in human’s history give us the inspiration, meditation, and yearning no matter in China or foreign countries、And many celebrities have seen them as literary sources、Truly, any national literature has its own source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ir ancient myth with no exception、Myth, as rich and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has its unique role and characteristics、But it varies in different stories, and you have to wonder that in different mythology we can see the shadow of snakes、Moreover, the more bizarre fact is that the images they represent have a certain similarity、Key words: Myth; snake; literature; bibleSnakes’ Image in Western MythologyIn Bible, the snake was regarded as the instigator luring the human ancestors——Adam and Eve——to eat the forbidden fruit of Eden、The story is that one day, the Lord God took the man and put him in the Garden of Eden to tend and keep it、And the Lord God manded the man, saying, "Of every tree of the garden you may freely eat; but of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you shall not eat, for in the day that you eat of it you shall surely die、” However, Eve was cheated by the snake and she picked an apple from the tree of evil to Adam、Finally, both of them have eaten the apples which were prohibited by God, and they felt shameful after looking each others body、Because of this, both Adamand Eve were expelled from Eden, and they were punish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to take birth、What’s worse, they had to suffer the pain of pregnancy、On the other hand, the snake which was twined around the wisdom tree represents not only "sex”, but also the origin of life, and it was advocating for reproduction、In addition, snakes should shed every year, which is seen as the process of restoration and renewal、In ancient times, especially those Hospitals arranged with the medical spa regarded snakes as the sacred、It is said that once ancient Roman had suffered plague epidemic, and people there invited to Yaxibisi, who wa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a snake、As a result, the plague disappeared immediately with help of him、In ancient Egypt, the snake was known as the protection of God、It could also be seen on the Pharaoh's crown, the West Thebes Valley of the Kings tomb、Therefore snakes are quoted in many mythologies as follows、Firstly, in Egyptian myth, since God had two eyes, he turned one of them into a cobra as the sun's eye using it to protect people and himself from enemy’s attacks、Hence, the image of Cobra has bee the incarnation of God who protects human beings and i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However, it has been seen in most mythologies that snakes are the symbol of evil and mystery、What Snake brings to humans is aworldwide catastrophe, but the snake usually haunt out of the crypt and hide in shadow、So, the ancestors put it as negative thing、Secondly, such as beauties with the body of snake in the western stories, those snake women are a symbol of evil and they are representative of a mysterious force, which often impress people with bad feelings、For example, in Greek mythology, the beauty, who is named Gorgon Medusa and whose hair is wrapped around a bunch of snakes, has a pair of magic eyes which can turn people into a hard stone、And the term of "Gorgon tribute" is a general name of three sisters who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appearance of snake, including Si Xina Stheno (it means overlooking), Uribe Allie Euryale (power), Gorgon Medusa (the Queen)、In those three sisters, only Medusa has the body of human, however, Allie Si Xina and Uribe are monsters、As we know that in Greek mythology, those families who possess the body of half man and half snake have few positive images、For example, Hydra, the monster with nine water snake heads and a large body, is very terrible、He often lands along the shore, ravaging the fields and tearing animals’ limbs、The other example is Lamia Asian, who has the face of a human being but body like a snake、After killing his own children, he hurts other children、To sum up, snake has existed in mythology for a long time, and it often appears as a vicious symbol、However, it has its value in mythology parably and we should see it prehensively、But this is just my own opinion、。

对东西方造人神话中蛇形象的初步探索1

对东西方造人神话中蛇形象的初步探索1

对蛇崇拜的初步探索【摘要】远古时期,人类由于缺乏对自然界认识匮乏,从而出现了植物、动物、神灵等等的崇拜。

而蛇,作为地球上古老的爬行动物的一类自然也在崇拜范围之内。

世界各地普遍具有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蛇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生物,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古埃及的依祝女神是以眼镜蛇为象征的神祗,印度人、非洲人、马来西亚人也各有各的蛇崇拜,不同的文化赋予了蛇不同的内涵。

【关键词】蛇象征神话生殖【正文】一、序蛇,俗称“长虫”,属爬行纲,蛇亚目,长条形,有鳞无肢,种类很多,捕食鼠、鸟、蛙等小动物。

早在白垩纪(1亿4400年——6500万年)地球上就有了蛇,它们并没有像恐龙一样灭绝,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繁衍能力在大自然残酷的淘汰竞争中繁衍至今。

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艺术家偏爱于蛇,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探讨这些蛇背后所隐藏的寓意一定十分有趣。

二、蛇的象征意义1、情欲在欧洲文化中,蛇常常是情欲的象征。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就把蛇作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羽蛇在著名的以写作情爱场面的作家劳伦斯的作品中更是频繁出现。

在中国,古代《周公解梦》中认为如果一个男人梦见蛇,就应该有艳遇发生,如果梦见蛇盘在自己家的床上,就应该怀疑妻子是否红杏出墙。

在我国古代神话的众多天神中,传说伏羲和女娲这两兄妹都是人首蛇身的蛇,当人类只剩下他们两个而面临绝种的时候,两个人就不得不“观烟势而合”,从此延续人类的繁衍。

2、诱惑蛇类的行动方式悄无声息、诡异非常。

这与人类时不时突破封锁闪现的潜意识欲望有相似之处,因此人类常把蛇与诱惑等行为联系在一起。

中国民间就有美女蛇诱人的诡异传说。

基督教《圣经》中描述了蛇是怎样诱惑人类始祖亚当和下午偷吃善恶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过程。

古往今来的西方艺术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原罪”教义的时候,总不会忘记蛇。

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是一个满头以毒蛇为发的美丽女妖,有致命的诱惑力,谁看上她一眼,就会瞬间化为石头。

试析东西方文化中蛇象征的异同点

试析东西方文化中蛇象征的异同点

试析东西方文化中蛇象征的异同点作者:孙晓彤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7期【摘要】蛇神秘,高贵,优雅,但是阴冷,危险,咄咄逼人。

东西方的宗教或传说都有蛇的出现,并且很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把蛇作为图腾,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本文旨在用通俗的表述,试图将东西方文化中蛇的各种意象予以较客观的解析。

【关键词】蛇象征生殖崇拜传说蛇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扮演着亦正亦邪的角色﹐被蛇咬与蛇毒令人想到死亡的恐惧,但蛇的灵活与来去无踪的神秘感又深深吸引人。

而蛇一次又一次的脱壳新生引人遐思,唤起人向往返老还童和青春永驻的奥秘。

人类对蛇既心存恐惧,又充满着迷与敬畏。

这种对蛇产生爱恨交杂的情绪存在古今许多民族当中,它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

一、崇蛇是生殖崇拜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学者普遍认为,崇蛇是生殖崇拜的表现,其中一个原因是蛇形酷似男根。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是人的始祖,她们都是人面蛇身的神,象征着蛇繁育了人类。

又因为蛇崇拜的普遍、广泛,所以盘古、黄帝、炎帝等神人的形象,也都曾带有蛇的痕迹。

仅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蛇曾经是某些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

在中美洲古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中,大地女神科阿特利库埃,被称作“蛇裙之妇”。

玛雅人的神话中,有一位创始神为“绿羽之蛇”。

南美洲契布恰一穆伊斯卡人神话中的女始祖芭丘埃,其化身乃是一条大蟒蛇。

如此看来,用“生殖崇拜”来解释东西方不同文化都曾以蛇为图腾是很有说服力的。

然而,不是所有蛇崇拜现象都可以归为生殖崇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古代的闽越人无疑是蛇崇拜的代表,现今福建仍有些地方是崇蛇的。

闽,门里有虫。

古语中,虫便指蛇。

是因为崇蛇,把蛇放在家里养,故名闽。

闽越人之所以图腾蛇,主要是因为地处亚热带,山多水多,蛇患也多,这些蛇对人的生命构成很大威胁。

在人们心中,蛇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无足无翼却来去无影。

远古时期,原始人似乎一般都会去崇拜恐惧的事物,或者崇拜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

中西文化与蛇的爱恨情仇

中西文化与蛇的爱恨情仇

中西文化与蛇的爱恨情仇作者:张英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1期摘要:中国人对蛇曾经有过崇拜,也有贬斥。

西方对蛇意象的态度同样矛盾,值得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蛇意象;对比分析;中西文化作者简介:张英(1977-),女,江苏丹阳人,硕士,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在诸生肖中蛇位列第六,居于正中,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拥有极其显赫的地位,但也曾沦为阴险、狡诈和毒辣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蛇意象同样意蕴复杂,既有邪恶、伪善和黑暗的文化内涵,但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正面积极的意义。

为何蛇意向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如此惊人的复杂性和相似性,这正值得仔细研究和推敲。

一、中国蛇意象在中国,早在上古时期,蛇就被尊为始祖神。

相传女娲与伏羲兄妹相婚,繁衍人类。

《列子》中东晋的王嘉在其《拾遗记》中留有“蛇身之神,即羲皇也”的说法。

《山海经》中也提到:“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

”这两位创世之神都是人面蛇身,可见华夏民族对蛇的敬仰和崇拜。

事实上,在有关远古时代的神话中,很多上神都是蛇形形象,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 454 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

[1]因为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蜕皮,当旧皮蜕去换上新皮时,原来蛇身上留下的伤痕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生殖力,对蛇的崇拜承载着人类将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而蛇意象也寄托着人类圣繁荣昌盛和吉祥如意的向往。

另一方面,在社會生活中,蛇也有其正面形象。

民间就有“梦蛇入怀生贵子”的传说,而《诗经·斯干》中则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意思是说,孕妇梦见蛇就是将要生女儿的吉兆。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蛇为报救命之恩,化身人形,嫁给许仙来报恩,后为了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被和尚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赚取了无数人的唏嘘和热泪。

中、西创世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

中、西创世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
神 。以 造人 的 功 绩论 , 娲 是 当之 无愧 的华 夏 族 的始 祖 。中国 的 女
女娲传说里包含了一种 独特 精神 ,这是其他 民族所没有 的。 《 楚辞 ・ 天问》王逸注 : 传 言女 娲人 头蛇身。 女娲创造人 类 .化育万物 ,炼石补天 ,灭火治水 ,堪称 中华 民族最古老和最
二 、西方 圣经 故事里的人类始祖
( )夏 娃 、亚 当与 蛇 一 关于 亚 当 与 夏 娃 的典 故 出 自 《 经》 圣
创 。亚 当 与 夏 娃是 人 类 的 始祖 。 伏 羲 、 女 娲 的 蛇 身 形 象 是 颇 耐 人 寻 之 《 世 纪 》
问题 》 、 包牺 f易 ・ 辞 下 》 、 宓 牺 ” 味 的 )“ 系 ) 是繁衍生殖的基本神格 内蕴 的外 化 先 有 亚 当 .后 有 夏 娃 .他 们 住 在 伊 旬 园 .
面 :一是解释各种客观事物和 自然现象的起源 ,二是描述人 类的出现 。 追溯到东方和西方的古代时期 ,都有一个有趣的 、极为典型 的共性现象 ,这个共性现象就是 “ 。人类 蛇”
的始祖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都 与 “ ”有着极 其密切 的关 系。 蛇

中国神话 中的人类始祖
( ) 氏族 女 娲 的 原 始 形 象 含 义 一 神 话 中有 创 造 人 类 功 绩 的神 灵 , 都 是 某 个 原 始 氏族 的 始 祖 大

根 肋 骨 塑 成 女 状 . 吹 之 以仙 气 , 成 再 遂
羲 ”(管子 ・ 《 封禅》 J等 。图腾信仰是一 观念是相当古老的 , 在世界许多 民族 中都 夏娃 。上 帝 给他 们 发 了 一 个 禁 令 :无论 如
种 非 常 原 始 的信 仰 。 蛇 图腾 的色 彩 在 女 存 在 。 “ 蜕 皮 型 ” 的 死 亡 起 源 神 话 ,在 何不 可摘取 园中那两棵树上 的苹果来吃 . 而 蛇

中俄文化中蛇在不同领域的语义比较论文

中俄文化中蛇在不同领域的语义比较论文

中俄文化中蛇在不同领域的语义比较论文中俄文化中蛇在不同领域的语义比较论文在中俄书籍中有关蛇的记载屡见不鲜,在成语俗语、民间故事更是有许多关于蛇的描述。

在两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形象亦正亦邪,呈现出多重性的特征。

由于具有不同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两国人民对蛇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具有较大的差异,以下将对蛇在中俄文化中不同领域的语义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

一、蛇在中俄成语俗语中的语义对比分析(一)俄语成语中“蛇”的语义分析不同形状的“蛇”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古俄罗斯文化中,把盘成一团的蛇作为谨慎、小心、健康的象征,爬行中的蛇则预示着受到良心的谴责,承受痛苦,发生叛乱或者忘恩负义等。

通过总结蛇在俄语成语中的表达含义我们不难发现,蛇代表的正面评价意义正在逐渐转向负面意义。

在人们的生活经历中,由于蛇的生活习性和其外在形象,保留在神话故事、谚语俗语和寓言故事中蛇的形象大多是阴险狡诈、忘恩负义、狡猾奸诈的负面形象,例如:1.Сколько змею ни ержать,а еы от неё жать。

好心没好报2.Коварный(хитрый),как змея。

像蛇一样阴险(狡猾)3.Изиваться ,как змея。

像蛇似的兜圈子,耍滑头4.Пригреть змею на груи。

胸暖僵蛇,关爱忘恩负义的人5.Змею оойёшься,а от клеветы не уйёшь。

躲得过蛇,却躲不过诽了谤6.Прост,как свинья,а лукав,как змей。

呆傻如猪,奸诈如蛇7.Льстец по словами,змей по цветами。

舌下的献媚,花下的毒蛇8.Змея,поколоная。

阴险毒辣之人(二)汉语成语中“蛇”的语义分析。

在中国神话故事和作品中美丽、善良的白娘子,人首蛇身始祖女娲都是蛇的化身,还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都是以“蛇”的原型塑造的。

(现代文阅读题)中考阅读答案:《蛇的文化解读》(·xxxxxx)(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中考阅读答案:《蛇的文化解读》(·xxxxxx)(含答案)

《蛇的文化解读》(·xxxxxx)(含答案)现代文阅读题阅读下面选文,回答第2226题。

(13分)蛇的文化解读邸永君(1) 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

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

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

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

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

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

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

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

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

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

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

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万别。

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

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

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

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

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

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

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8N o.2 2004年4月JOU RNAL O F H EFE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Social Sciences)A p r.2004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吴立莉1, 杨继玲2(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 要: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蛇可算是地球上一个资深居民了,因而在早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蛇的踪影。

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蛇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关用法也是琳琅满目。

文章拟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蛇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并对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40220115203Com p arison of snake cu ltu re in the east and w estW U L i2li1, YAN G J i2ling2(1.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Econom ics,H efei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H efei230009,Ch ina;2.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2 ence,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 Ch ina,H efei230000,Ch ina)Abstract:Snake,as one of the rep tiles,is said to be an o ld inhab itan t on the earth.T herefo re,snake is described in m any literary w o rk 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stage.How ever, the snake’s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is differen t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and it’s u sage is differ2 en t as w ell.T h is essay discu sses abou t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of snake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in view of the cu ltu ral com p arison,and the u sage of snake in Ch inese and English is also com2 p ared.Key words:cu ltu ral conno tati on;cu ltu ral com parison;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在中国,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名称搭配起来,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年一个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

蛇的中西文化涵义比较

蛇的中西文化涵义比较

2010年3月第7卷第1期学术版引言蛇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那么在西方文化中蛇是什么形象呢,本文将从神话、迷信、图腾和象征意义四方面来分析蛇在中西文化中的涵义。

无论在哪种文化里,人们对蛇的心态总是又畏又敬。

首先蛇对人生命的威胁让人不由滋生出一种惧怕心理;同时人们对蛇又充满了崇敬,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因为蛇繁殖能力很强,古代对于女性的繁殖能力是十分推崇的,因此得到古人的崇敬;二是蛇没有四肢,却能自由爬行,而且不论是水中还是陆地,都能生存;同时每年春天蛇从冬眠中复苏,并且蜕皮再生,对生存条件极为艰苦的原始人来说,就好像具有“起死回生”的能力,从而得到他们极大的崇敬。

一、神话对蛇爱恨交杂的情绪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世界各国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中蛇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像中国的女娲伏羲,埃及的蛇神,北欧神话中的尘世巨蟒,以及后来欧洲宗教中引诱夏娃吃智慧果的蛇。

西方神话:在西方神话里,有很多神身上有蛇的形象。

早在大约公元前六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六百年间,地中海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自然宗教推崇的一大女神的标志就是一条长蛇。

希腊神话里这种形象更是多见。

例如宙斯的其中一个情妇拉米亚是一头半人蛇的妖怪;大力士海格力斯的十二大伟迹中,其中一项是杀掉沼泽里的九头蛇(胡文仲1995);还有著名的蛇发女妖戈耳工及美杜莎等;不只是妖怪的形象里有蛇,智慧女神与胜利女神也是手拿着画有蛇图案的盾牌,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则拄着一根长蛇盘绕的拐杖,等等。

中国神话:在中国创世神话里,蛇族是上古神族之一,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繁衍人类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女娲被赋予了蛇的身躯,不仅是神话的神秘性,还因为蛇本身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

在上古时代,除伏羲女娲之外,黄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形出现在人们面前。

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

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

人类历史上的东西方蛇文化

人类历史上的东西方蛇文化

纵观人类历史,全球各民族对蛇这一动物各有好恶,态度不同。

有些民族对它赞美褒扬,有些民族对它敬奉崇拜,也有的民族由于它湿滑可怕的外表而对它投以鄙夷的目光。

各民族的蛇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圣经》中的撒旦是蛇的化身,他就是那个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犯下第一宗原罪的魔鬼。

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LA CULTURA DEL SERPENTE TRA ORIENTE E OCCIDENTESin dagli albori dell’umanità, i popoli della Terra hanno mostrato atteggiamenti molto diversi nei confronti dei serpenti: alcuni popoli li osannano, altri li venerano, altri ancora li guardano con sospetto a causa del loro aspetto viscido e spaventoso.La cultura del serpente tra i popoliNei racconti biblici della cultura occidentale, il serpente è l’incarnazione di Satana, il Diavolo tentatore che convince Adamo ed Eva a commettere il peccato originale, mangiando di nascosto il frutto proibito. Secondo le credenze dell’ebraismo, del cristianesimo e dell’islamismo, i primi esseri umani sulla Terra, i progenitori di tutta l’umanità, sono stati creati a immagine e somiglianza di Dio (cristianesimo), Yahweh (ebraismo) o Allah (islamismo) nel sesto giorno della creazione.La Vergine Maria, immacolata e priva del peccato originale secondo il Vangelo cristiano, è spesso raffigurata nell’atto di calpestare un serpente per proteggere il figlio di Dio, a rappresentare il coraggio della Santa Madre e la resistenza contro il male. Allo stesso modo, la disputa tra Gesù e il serpente simboleggia la battaglia tra bene e male.Quando gli Ebrei erano schiavi in Egitto, Dio si manifestò per la prima volta a Mosè ordinandogli di guidare il suo popolo alla fuga. Ci fu tuttavia chi人类历史上的东西方蛇文化Il busto di Medusa di Bernini 贝尼尼的雕塑《美杜莎》1819iniziò a lamentarsi con insistenza a causa delledifficoltà del viaggio: fu così che, per punizione,Dio trasformò il bastone di Mosè in un serpentedi fuoco che, avvolgendosi tra gli arbusti ardenti,morse alcuni di loro uccidendoli; in seguito,tuttavia, Dio li fece risorgere.Nella Genesi il serpente viene sì demonizzato, maallo stesso tempo rappresenta anche una sorta disaggezza, una divinità che spinge il genere umanoverso la liberazione dall’ignoranza. Uadjet, deaegizia del cielo, simbolo del calore del Sole edella fiamma che arde, ha le fattezze di un cobra.Protettrice dell’Egitto e del faraone, era associataalla crescita, alla fertilità e alla forza dell’acquache scorre: si tratta quindi di una rappresentazionepositiva del serpente. Anche il dio Apopi, coluiche tenta di ostacolare il passaggio della barca deldio del Sole, è rappresentato come un serpente, maal contrario di Uadjet incarna la forza malvagia diButo, un’importante città della precedente dinastiaegizia. Infine, anche la seducente Cleopatra èspesso paragonata a un serpente velenoso, e nellatomba del faraone Tutankhamon è stato ritrovatoun cobra, come simbolo di protezione.Nella mitologia greca, Medusa era un mostroproveniente dal regno dell’oltretomba, in gradodi tramutare in pietra chiunque la fissasse negliocchi. La cosa interessante è che Medusa è sempreraffigurata con una massa di lunghi e minacciosiserpenti al posto dei capelli, a simboleggiare anchela rabbia femminile. Gli artisti europei la ritraevanocome una strega, ma a partire dal V secolo scultorie pittori hanno iniziato ad immaginarla come unospietato demone dall’aspetto incantevole.Nüwa e Fuxi rappresentati con corpo di serpente. Nüwatiene una bussola e Fuxi un righello a simboleggiare chehanno creato il mondo e le norme civili.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女娲手拿圆规,伏羲手拿矩尺,象征着二人创造了世界以及文明的规范。

动物形象“蛇”在俄汉语言文化中对比分析[论文]

动物形象“蛇”在俄汉语言文化中对比分析[论文]

动物形象“蛇”在俄汉语言文化中的对比分析摘要:“蛇”这一动物形象,在俄汉语言文化中既有相近内涵,又有不同的表达含义。

本文意从中俄蛇文化的起源出发,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蛇内涵的演变及其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应用,反映两国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对于俄汉语言文化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蛇俄汉语言文化对比分析一、引言“蛇”这一动物形象,在俄汉两国民族文化中,不仅指自然界中的蛇,还体现更为深层的语言文化涵义。

蛇这一形象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必然能够反映俄汉两国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又赋予了蛇不同的内涵,并以言语化的形式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

本文以俄汉语言中蛇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形象的对比研究,分析蛇文化对语言生活的影响。

二、俄汉蛇形象的文化根源蛇因其形象丑陋、狰狞,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阴险、狠毒的象征。

在我国古代,蛇也曾是一美好形象,受到人们的崇拜。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缺乏,人们对自然灾害频发和各种异常现象无法作出解释,便将某种动植物作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认为其超自然能力会保护自己。

蛇因其诡秘的花纹,神秘莫测的行动,成为了中国古代人民依赖保护的神,产生了原始蛇图腾。

对蛇的崇拜在神话中也表现突出。

《楚辞·天问》记载:“女娲人头蛇身”,创造了人类,化育万物,作为三皇之首的伏羲,相传也是人首蛇身,与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将自己祖先形象想象为蛇的身躯,可见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实际上就是把远古时代的蛇图腾加以神化。

在古代传说中,有一年鼠害成灾,由于蛇勇敢的消灭了鼠害,天神很感激,赐予生肖第六轮属相,并因其身形似龙被誉为“小龙”。

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就是指农历二月初二(惊蛰),蛇度过漫长的冬眠期,开始了一年新的活动。

在俄罗斯文化中,蛇(змея)文化的根源却完全相反,始终是阴险、毒辣的象征。

除了自身形象使人形成这种感受,还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小议俄汉语中“蛇”的文化内涵

小议俄汉语中“蛇”的文化内涵

小议俄汉语中“蛇”的文化内涵作者:曹婷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7期摘要:我们通过对文化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也可以探究这个民族的心理。

文化同语言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语言本身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文化的载体。

蛇的形象相对来说在各个文化中都是比较具争议性的,因此本文根据中俄两国的文化来分析“蛇”的内涵形象和中俄两国的民族特性,进一步比较“蛇”这一意象在中俄文化之中的异同。

关键词:蛇;文化内涵;中俄对比;象征意义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都可以影响一个民族对一类事物的看法。

在中华文化当中,蛇是龙的前身,由此可见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在许多的文化作品中蛇的形象特点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在影视剧中的“白娘子”形象就代表着善良、忠贞不渝。

而在《聊斋志异》中蛇又是妖艳、邪恶的代名词。

那么在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中,蛇又是一种什么形象呢?一、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根据俄罗斯的民族文化,蛇的形象非常丰富。

根据修辞色彩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褒义、贬义和中性。

(一)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褒义色彩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常象征着智慧。

在俄语中,мудрый змей(智慧的蛇)象征着人头脑灵活,富有大智慧。

隨着时间的推移,在俄罗斯现代民族文化中,蛇的正面形象已经很少被提及。

(二)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贬义色彩蛇在俄罗斯文化中经常象征着“疾病、忘恩负义、阴险歹毒、残忍、狡诈”的负面形象。

比如,змей Горыныч就是蛇妖的意思。

除此之外,窃贼也是蛇在俄罗斯文化中常见的形象寓意,例如《叶戈里和奥利萨费娅》。

蛇经常偷窃女性,比如老妇人、年轻的少女、初婚的少妇等。

(三)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中性色彩蛇是一种爬行动物,却没有脚,身体细长灵活,速度快。

因此,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常常用蛇来形容人的身材纤细或事物细长灵活。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蛇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形象并不单一局限。

以东西方文学作品中蛇形象的变化看人类信仰的变迁

以东西方文学作品中蛇形象的变化看人类信仰的变迁

以东西方文学作品中蛇形象的变化看人类信仰的变迁作者:周巍来源:《法国研究》 2015年第2期周巍【摘要】尽管在东西方文化当中,蛇的形象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蛇的文化形象发展过程,在东西方却有着惊人的一致,关于这一点,东西方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神话传说以及童话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而有力的证据,而蛇形象的变化过程,恰恰与人类信仰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蛇神话信仰[Résumé] Bien que le symbole du serpent en Orient ne soit pas totalement semblable à celui en Occident, les variations de la figure culturelle du serpent sont identiques en Orient et en Occident. Les ouvrages littéraires, surtout les mythes et les cont es populaires nous offrent les témoignages les plus directs etles plus puissants. Et la variation de la figure du serpent est liée étroitement au développement de la croyance religieuse de l’humanité.一. 蛮荒时代——上古人类的蛇图腾“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它的亲属”,“他的氏族”,相当于整个部族的标记。

原始人类认为本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物种,并相信它们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保护自己,而自己也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得力量和技能,因此他们将这种动植物或者非生物当做自己的祖先、亲属或者保护神,其目的乃是为了保持血缘关系、维系社会团体以及氏族之间相互区别,正如弗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所描述的那样:“所谓图腾崇拜,实质就是一种半社会半迷信的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当时的部落或者原始公社被分成了很多的群体或氏族,在群体或氏族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认为自己和共同尊崇的某种自然现象,一般而言都是动物或植物,存在着血缘亲属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8N o.2 2004年4月JOU RNAL O F H EFE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Social Sciences)A p r.2004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吴立莉1, 杨继玲2(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 要: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蛇可算是地球上一个资深居民了,因而在早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蛇的踪影。

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蛇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关用法也是琳琅满目。

文章拟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蛇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并对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40220115203Com p arison of snake cu ltu re in the east and w estW U L i2li1, YAN G J i2ling2(1.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Econom ics,H efei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H efei230009,Ch ina;2.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2 ence,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 Ch ina,H efei230000,Ch ina)Abstract:Snake,as one of the rep tiles,is said to be an o ld inhab itan t on the earth.T herefo re,snake is described in m any literary w o rk 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stage.How ever, the snake’s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is differen t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and it’s u sage is differ2 en t as w ell.T h is essay discu sses abou t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of snake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in view of the cu ltu ral com p arison,and the u sage of snake in Ch inese and English is also com2 p ared.Key words:cu ltu ral conno tati on;cu ltu ral com parison;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在中国,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名称搭配起来,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年一个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

蛇是十二生肖的一种,紧跟在龙的后面,通常被称为“小龙”。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出现了盛行一时的龙文化,却很难找到蛇的踪影。

但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情况却刚好相反,蛇图腾是当时图腾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龙与蛇的关系可用一句话形容: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

一、东方蛇文化的表现蛇图腾是我国主要的图腾之一,被敬为炎夏之祖。

相传中国人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的结合,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与伏羲交感而生炎帝。

另有学者考证,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

蛇是夏朝收稿日期:2003203207作者简介:吴立莉(1972-),女,河南新乡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61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4月时代的主要图腾标志之一。

有人认为蛇图腾即是龙图腾的前身,因为蛇图腾是龙图腾的组成部分之一(龙图腾一般由马的头、鹿的角、虎的掌、鹰的爪、鱼的鳞和须、蛇的身、龟的腹和牛的耳组成)。

《山海经》里就有蛇图腾为龙图腾前身的依据,如“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炽龙”[1]。

从这些上古神话传说中,就能够看出蛇曾经是东方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所以盘古、女娲、伏羲等神人的形象,都曾带有蛇的痕迹。

蛇在东方的神话传说中有时被赋予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

在中国,有蛇知恩图报的传说和救济贫困的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更是凄婉美丽,流传甚广。

在印度,有由来已久的崇蛇传统,眼镜蛇深受人们的崇拜。

印度人吹笛弄蛇的表演更为人们熟知。

印度蛇节,也说明蛇在印度人心中地位之高。

蛇在古代的东方被视为吉祥物,人们常把蛇与龟的图腾相结合,取其吉祥之意,至今武汉长江两岸还有“龟蛇锁大江”的旧日痕迹。

二、西方蛇文化的表现当我们把视线从东方转向西方的时候,会发现在东方古文化里享受崇高地位的蛇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诅咒的对象。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中,蛇频频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古希腊神话中,与宙斯作对,赶走众神,力大无穷的T yphoeu s就是一个腰部以下群蛇乱舞的怪物。

宙斯的妻子H era为了杀死宙斯的私生子H eracles,派出的复仇天使就是一对剧毒无比的蟒蛇。

百变女神Peleu s的画像上总有面目丑陋的蛇盘旋周身。

众所周知,在特洛伊城陷落的故事里,那个牧师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的痛苦就紧紧地和肆虐的毒蛇联系在一起,冷酷的蛇头,粗壮的蛇身,与三个无助的身躯缠在一起,令人不寒而栗。

女妖美杜莎的头发是一条条恐怖的毒蛇,任何人看见她的头就会变成石头[2]。

由此可见,蛇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是不受欢迎的角色,蛇所表现和伴随的,往往是毒辣、阴险、凶恶、狡诈[3]。

《圣经》里有数目众多的动物出现,如衔来橄榄枝的鸽子、穿针眼的骆驼、在泥沼里打滚的猪、勇猛的狮子、贪婪的蚂蟥以及供养以利亚的乌鸦等,但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那条在伊甸园里引诱亚当和夏娃去吃善恶树上的果实的大蛇了[3]。

人类因而违反了上帝的禁令,被逐出了乐土,辛苦劳作,备受折磨,永远无法摆脱上帝的诅咒。

那条大蛇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相应地,蛇也受到了上帝最大的诅咒,终生吃土,用肚子行走。

三、英汉语言中蛇的用法在东西方的文化发展史上,从一开始,蛇就被置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地位:东方对它推崇备至,人类始祖女娲也托于蛇身,蛇图腾是龙图腾的前身。

这种崇拜也许是远古人们惊叹于蛇极强的繁殖力和神出鬼没的行动速度所造成的。

在西方,蛇冷冰冰的外表,丑陋的三角头型,极具杀伤力的毒液,使它成了邪恶的象征,魔鬼的代言人。

然而,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缩小。

龙图腾糅合了远古众多实物图腾后,就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中心,蛇图腾渐渐消亡,以致叶公好的是龙,而不再是蛇。

今天的中国,除了武汉长江两岸“龟蛇锁大江”的旧日痕迹,已极少见蛇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现。

1.汉语里有关蛇的用法汉语里有关蛇的成语、俗语等,可分为两类,一类如“画蛇添足”(喻做事多此一举,弄巧成拙);“杯弓蛇影”(喻疑虑不解,自相惊扰);“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打草惊蛇”(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喻外来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斗不过当地的势力);“人心不足蛇吞象”(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4]。

这里的蛇不具有赞美之意,可也没有邪恶之意,只取其形作比。

这应是蛇丧失了它的崇高地位,沦为常物的表现。

英文里则很少有这一类的用法。

另一类,如“蛇蝎心肠”(形容人的毒辣);“佛口蛇心”(形容人口上甜蜜,心中狠毒);“美女蛇”(形容外表美丽、内心阴险狠毒的女人)等词里的蛇,就有了明显的贬义。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妇女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祸害之源,因此又有了“女人是毒蛇”的俗语。

2.英文里有关蛇的用法在西方人眼里,蛇是人类灾难的根源,是邪恶和危险的化身。

英文里有关蛇的用法更是琳琅满目。

英文里蛇的称呼有很多种:rep tile ,schm uck ,serp en t ,snake ,ver m in ,vi p er ,zom b ie ,etc .,而这些词语常常用来指阴险、卑鄙、可耻、奸诈、虚伪的人。

如a sheer co ld 2b looded rep tile (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恶魔);a snake in grass cloaked w ith ho sp itality (一个披着热情好客外衣的阴险的人)。

在西方文学典故里,蛇更以其奸诈无比、凶狠恶毒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伊索寓言》记载了家喻户晓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the snake and the eagle 的典故里有一条报复心极强的蛇:蛇与鹰交战之时,农夫使鹰得救,蛇为此愤愤不平,把毒液投到农夫的饮料里,使农夫险些中毒。

而cherish a snake in one’sbo som 的典故中,蛇则扮演了阴险毒辣、恩将仇报的角色:一个农夫在冬季看到一条冻僵的蛇,他可怜这条蛇,把它放在自己的怀中,渐渐地蛇苏醒过来,本性暴露,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咬了救命恩人一口[5]。

在《圣经》中也时常出现有关蛇的用法,如I am afraid it w ill be lo ss of all ——all ——body and sou l.T he Good Book says :“it b iteth like a serpen t and stingth an adder ”——M rs .H arriet B eecher (我怕这会断送你的一切,肉体和灵魂,一切都会毁灭。

圣书上说:“酒终究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哈丽特·比彻·斯陀夫人)。

这里的酒被比做serpen t (蛇),甚至是adder (毒蛇),以形容酒之害人不亚于毒液。

又如B eho ld ,I send you ou t as sheep in the m idst of w o lves .T herefo re be w ise asserp en t and har m less as doves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如蛇,驯良如鸽子。

)耶稣的这句警戒教训中的蛇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蛇被看作智慧和机智的化身;另一方面,耶稣又将蛇与鸽子作比,以形容蛇的狡猾,鸽子的温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