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
与能力》重点汇总
本文汇总了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设计
考查候选人对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完善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流程
- 掌握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 熟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
二、教学实施
考查候选人教学实施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合理运用
- 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情
- 具备独立教学能力,获得学生信赖和支持
三、教育评价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
点包括:
- 掌握多元化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评价学生研究成果
- 熟悉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理解评价目标和标准
- 具备优秀的教育评价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育教学知识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和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科教学基本
规律
- 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
- 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拥有综合素质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顺利通过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教育知识与能力是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等方面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必考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就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理论知识点1. 教育的定义与特点: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对人进行引导、培养和训练的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2. 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包括道德素质、知识水平、体育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3. 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因材施教原理、循序渐进原理、兴趣和积极性原理等。
4. 教育方法与技巧: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训练法等,教育技巧包括提问技巧、讲解技巧、激励技巧、评价技巧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与意义: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教育法规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免费、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4.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政策知识点1.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政策。
2. 学前教育政策:包括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等政策。
3. 中小学教育政策:包括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等政策。
4. 高等教育政策:包括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政策。
综上所述,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涉及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地创设条件,对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促进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内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的总称。
•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
2. 学习理论•传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接受外界刺激和机械重复来形成条件反射和习惯性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奖惩机制,以及通过模仿和反应来促进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来理解世界和获取新知识。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社会互动的结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对话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3.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机构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教育测量: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心理特征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
•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使用的量化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包括成绩、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等维度。
•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如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
4.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研究学习过程、动机和条件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等问题。
•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揭示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转折点。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格与情感发展理论:研究个体人格、情绪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探讨个体发展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5.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组织、指导和协调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教育领导:以教育为目的,通过影响他人行为来实现组织教育目标的过程,包括领导风格、沟通和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
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1. 教学理论知识
- 教育学知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
- 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规律、行为惯等。
- 教学设计知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2. 学科教学知识
- 语文:阅读理解、作文技巧、文学知识点等。
- 数学:数的概念、运算方法、数与代数等。
- 英语:基本词汇、语法规则、听说读写能力等。
- 物理:力学、光学、电学等基础概念。
-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等。
- 生物:细胞结构、遗传原理、生态系统等。
- 历史:历史事件、朝代变迁、名人事迹等。
- 地理:地球形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
- 政治:国家制度、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等。
3. 教学能力知识
-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示范演示等。
- 课堂管理:纪律维持、教学秩序、学生参与度等。
- 评价与反馈:合理评价标准、及时反馈策略等。
4. 教学实践知识
-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教学经验总结等。
注意: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根据官方发布
的教学大纲为准。
以上是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总结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重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基本理论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如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过程、教育规律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教育学家的思想理论。
2. 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是指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教育学知识。
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要善于将教育学理论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 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会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相关的知识。
要熟悉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教学方案。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考察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需要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师的权益和职责,掌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法律法规问题。
例如,教育法、教师法、学校条例等。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教师权益和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基础。
2. 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会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
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一、小学教育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倡导终身学习观念•推行因材施教,多元化评价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1.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渗透性。
2. 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小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1. 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社交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如好奇心旺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
2. 教育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包括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教育管理和评价1. 小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两个方面。
学校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管理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小学教育评价小学教育评价应注重综合评价,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教育评价应以发展为导向,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必背考点总结以上内容涵盖了小学教育的意义和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小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小学教育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只有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掌握和理解,教师才能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目标。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一、教育教学理论1.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法则等。
2.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理论等。
3.教育社会学: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性等。
4.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
二、教育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步骤等。
2.教学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等。
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4.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技术的概念、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
三、教育教学内容1.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的分类、层次和特点等。
2.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其重点、难点内容等。
3.教育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取、使用等。
4.教材与教辅:教材的选用和使用、教辅的作用和选择等。
四、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励策略、评价策略等。
2.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3.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特殊教育学生、优秀生、问题学生等。
4.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
五、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1.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等。
2.学校组织与管理:学校管理机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制度等。
3.教育教学管理技能:领导技能、组织技能、沟通技能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同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关注教育和教育政策的变化,也是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考试的必备知识。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30题)1、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 )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 A2、我国近几年倡导的学习化社会,这一理想主要体现了()A.制度化教育B.前制度化教育C.正规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答案】 D3、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答案】 C4、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
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A.抽象概念B.关系判断C.归纳推理D.演绎推理【答案】 D5、提出“ 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康德B.洛克C.卢梭D.杜威【答案】 B6、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依据是()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师特点D.学生兴趣【答案】 A7、研究表明,小学( )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
A.一B.二C.三D.四【答案】 C8、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分组教学B.特朗普制C.道尔顿制D.导生制【答案】 C9、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答案】 B10、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A.已有的背景知识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情境的相似性D.对原理的运用程度【答案】 A11、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
其课程类型属于()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答案】 B12、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学生问的各色各样的问题倍感迷茫.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总结1. 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2. 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 学习的类型和因素- 学习策略与方法- 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3. 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分类-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4. 课堂管理与组织- 课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学生行为管理的策略- 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的建设 - 学生参与与合作的促进5. 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社会与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艺术与体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 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伦理与教育的关系- 教师职业发展与提升7. 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发展与个性特点的认识- 学生心理健康与解决方法- 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帮助总结: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课堂管理与组织、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以及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教育知识能力 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能力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社会,教育知识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人的教育知识能力决定了他的终身发展,因此,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教育知识能力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该主题进行探讨。
一、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其认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分别对应儿童的学龄前和学龄期,这些阶段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认知模式与教育实践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获取和加工是通过一系列认知过程完成的,其中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保持学习目的、控制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成果而采取的行为和活动,包括记忆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复习策略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指导其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 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改革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倡导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业成就,推动教育改革朝着更科学、更人性化、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包括生理、感知、认知、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知识,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2. 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管理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态度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过程,为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材料分析题重要考点梳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资料分析题重要考点梳理小学阶段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在整张卷面中,共有两道资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分值较大,而且是考生中普遍失分较多的地点,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知识点答复不够准确,不明白资料到底想要考察哪一知识点,那么基于此,下文依据历年真题的考察规律以及学科知识特点,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中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进行归纳。
一、学生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性(乐观可能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开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心(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二、教学的原那么与方法:(一)教学四大根本规律:直截了当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开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二)教学八大原那么: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那么;直观性原那么、稳固性原那么、启发性教学原那么。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在评价功能上,由着重甄别和选拔转向着重开展;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评价主体上,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响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良;评价内容上,全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评价方法上,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表达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四、妨碍问题解决的要紧因素:问题的特征、迁移、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强度。
五、马斯洛需求档次理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六、成败归因理论: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操纵的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30题)1、“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答案】 B2、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 B3、(2020年真题)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答案】 C4、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的具体表现。
A.能力B.品质C.意志D.气质【答案】 C5、赫尔巴特的“三中心”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外,还有()A.教学中心B.学生中心C.活动中心D.课堂中心【答案】 D6、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
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答案】 B7、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伯林D.弗洛伊德【答案】 B8、(2020年真题)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
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答案】 D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答案】 D10、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的特点。
A.知识掌握B.能力培养C.品德养成D.身心发展【答案】 D11、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答案】 C12、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精选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一、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二、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
(2)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具有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六、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七、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八教学◆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 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其他略)◆考点 4: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他略)◆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 9:教学原则 1.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 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证书之一,对于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较高。
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第一,教育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之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是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
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基本素养,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教育学知识方面,教师应具备教育人的本质特征、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学知识也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等内容。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应具备心理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的法律和相关法规,教师应了解学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教师应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学生权益保护、学校安全管理、教育处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同时,教师应了解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职能和管理规定,了解学校的章程和教育行政规定。
除了上述的教育知识方面,教育能力也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之一。
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其次,教师应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最后,教师应具备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一、简答题: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三阶段发展: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根据进入教师职业领域的发展进程,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职前储备阶段、入职调整期、巩固稳定阶段、创新成熟阶段)3五阶段发展:根据教师与任务的变化关系,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精通型、专家)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
专业实践的方式包括参观学校活动、教育现场观察和教育实习等;2入职培训:师徒结对是很多学校帮助新手教师入职专业发展的方法;3在职培训:参加培训(学历教育和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4自我教育:专业阅读、网络学习、校本教研与培训、行动研究4、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烦死教学经验。
5、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6、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7、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8、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9、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10、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1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12、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13、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1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有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
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想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成都大大减小。
17、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18、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极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19、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0、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2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半功倍,甚至挫伤学生。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身心发展,不断提高身心发展水平。
2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2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24、建构主义学习观: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6、德育原则有哪些?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课堂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7、说服教育法的含义与要求: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
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
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
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
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28、简述美育的任务:第一,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第二,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美和艺术的爱好。
第三,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
29、简述班级管理原则:1方向性原则;2全面管理原则;3平行管理原则;4自主参与原则;5教管结合原则;6全员佳丽原则。
30、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5冷处理原则。
33、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的面对;2机智果断的应对;3公平民主的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5保证教学进度。
34、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哪些:1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35、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3简历学生档案;4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家校联系常用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6操行评定: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6、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1道德素养:a.思想素养:科学的世界;积极的人生观;崇高的职业理想。
b.政治素养: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奋斗方向。
c.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知识素养:a.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的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b.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能力素养:a.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
b.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5身体素养: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37、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1先进生:a.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中等生:a.心理特征: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后进生:a.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8、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教学),这是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9、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详见P324)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变形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40、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详见P331)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的领悟知识;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41、教学实施的环节:(详见P342)42、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43、如何促进学习迁徙:学生迁徙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徙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徙意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