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人教版八下地理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课题:《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地理规律及学科逻辑分析本学期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思维构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地理规律和逻辑性。

比如,认识某个新区域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描述区域的位置;再分析该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特点要着重分析。

在此基础上才能做进一步的升华,即联系生活实际或举例分析说明某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或对比区域内部的地理差异。

这既是知识递进也符合思维递进的过程,更是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过程。

以本课《东北三省》为例,从思维的递进角度看,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二合一”的合作探究题,探究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先是宏观探究整个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分步读图也是为了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而设计的;然后再对比沈阳与漠河的雪期,目的就是探究东北三省内部的地理差异。

两个问题递进难度,分析过程既涉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又对比了内部的差异,既涉及地理规律又注重学科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现使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

本课时选自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的第一框题“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是继宏观学习“北方地区”之后第一个深入北方地区内部的典型代表,因为该地区具有较多突出的地理特点,而本框题重点学习的是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其实也是为下一框题农业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能够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而且通过“北方地区”的学习已经涉及了部分关于东北三省的内容,加上东北三省离我们地区较近,有一些生活上的联系或经历,更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四、设计理念新课标主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我整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引入学习新知,再将新知应用于生活。

导学案的设计注重读图、填图、析图,充分突出图的重要性。

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过程。

五、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叙写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读图,能够简单的概括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教学难点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2、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提问:提到“东北地区”,你首先想到什么?“逗趣二人转”、“俄罗斯风情建筑”、“冰雪大世界”、“东北三宝”等等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冷湿”的自然环境。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经度为120°E—135°E,纬度为39°N—53°N自主学习,说位置和范围1、位置和范围(1)位置:(2)范围:2、地形:在图上找出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小组合作,探气候(1)东北三省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3)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小组活动:1、结合图文资料,归纳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

2020八年级地理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地理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8页的“活动”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有: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②地形平 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②农业的科技水平高。通过讨论,我们认为雨热同期的气候,也是自然条件之一。
阅读P19-21的有关课文及图思考下列问题。
4.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重点
1.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
1.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提炼课题
“北大荒”是如何变成“北大仓”的?
学情分析:学生的区域分析思维还没有形成,不会进行区域分析和评价。。






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原因及措施。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 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了解东北三省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共同回顾一下,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读课本“从‘北大荒’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大仓 ’”这一个框题的课文及相 关地图,思考并回答:
1.东北三省的作物熟制?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的灾害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从自然条件上说出原因是什么?
3.东北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是 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素有“白山黑水”之称,是指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所涵盖的区域。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资源、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地理位置、资源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北三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为教材,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东北三省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三省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同时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

本章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了解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地理单元,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还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东北地区的认知可能仅限于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刻板印象,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纠正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

2.难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经济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情境,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北地区的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设计: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地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南部为辽东丘陵,中部为松花江平原,北部为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

本节课通过“白山黑水”来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具体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深入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东北三省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东北三省的一些典型地理案例,如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长白山的天池、黑龙江的冰雪世界等,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_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6_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承转]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活动]请看P19的阅读材料,思考:
(1)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从阅读材料和图片等资料中能够看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产品都重工业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活动]课本20页内容,并读图6.20及“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所学知识点,实行巩固深化。
四、板书设计
6.1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五、作业:《自主学习与测评》
六、教学反思
理解“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资源、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发展历史……
主要的煤炭产地:鸡西、鹤岗、沈阳、抚顺等;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主要的石油产地:大庆、辽河。
[小结]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活动]请大家继续看图,查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单独标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
[提问]黑龙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图们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鸭绿江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界河?
[提问]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你能解释吗?
对东北的开发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区位条件,及工业地位。
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此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主要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对东北地区的一个概括性介绍,为学生深入学习东北地区的具体地理特征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对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图示教学法:利用地图、图片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视觉材料。

2.准备案例材料,以便进行分析。

3.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对其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东北地区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视觉材料,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特色,即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河流,以及冰雪文化、农业生产等地理特征。

3.操练(10分钟)针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析。

例如:“东北地区为什么适宜农业生产?”“东北地区的资源有哪些?”等。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6.2.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6.2.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第二节《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山河分布规律。

2.了解本区的气候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学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实践目标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及工业基地分布特点。

2.工业基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三、教材设计思路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农业、工业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

“白山黑水”代表了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林海雪原”则形容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茫茫雪原、原始森林密布的环境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北大仓”“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的别称。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东北三宝的图片展示。

问题引领:你知道这“三宝”哪里的宝贝吗?学生回答:东北三省教师小结和承转:就让我们来学习北方地区的北方,位于中国雄鸡的鸡头—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认识东北三省的概况。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6.9-6.12和课本第13-14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问题引领(1):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又称“白山黑水”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情况,对于区域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特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

3.东北三省的区域差异。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东北三省,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总结出东北三省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预习的案例,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讨论,深入理解东北三省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区域差异。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东北三省的短文。

8.板书(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设计时间安排:1.导入:5分钟2.呈现:10分钟3.操练:15分钟4.巩固:10分钟5.拓展:10分钟6.小结:5分钟7.家庭作业:5分钟8.板书:课后总时长:50分钟在本次《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下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下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学习目标1. 能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山地,会描述本区的地形特征。

2. 能利用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本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 学会运用资料比较本区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 能根据工业分布图说出工业分布特点,根据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工业结构特点。

5. 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教学难点区域内地理差异比较,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影响。

教学用 PPT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自然地理、农业地理)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的地图,搜集信息,了解本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河流、气候??)【预习反馈】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

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合作探究1】(P16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东北雪期由南向北增加(纬度因素)2.延吉58㎝>长春22㎝(地形因素,延吉山地,长春平原);漠河53㎝>长春22㎝(纬度因素)3.东北传统民居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房顶坡度大:东北降雪多,可有效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的积存墙体厚、窗户小:东北冬季气温低,有利保暖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自学导航2】1.学生自读课本17页的内容,了解标题中的“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挖掘元素,建立模型]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思维发散,探索求解]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6.20,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对于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要学习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但是,详细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评议汇报展示环节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教师提问:从阅读材料和图片等资料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产品都重工业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主要的煤炭产地:鸡西、鹤岗、沈阳、抚顺等;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主要的石油产地:大庆、辽河。

5.结合图6.20和图6.21,师引导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特点: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水源、铁路线。

从而引申出东北三省奋战工业的有利条件。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利用地图识记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2.能够举例说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景观,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了解湿地资源的保护,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地图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体会其气候差异及成因。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地图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PPT教学过程【导入】东北给人们的印象时长冬严寒、冰雪世界。

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讲授】白山黑水:长白山、黑龙江(欣赏图片)林海雪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三省雪期长(欣赏图片)北大仓:欣赏东北平原大片农作物图片【过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

首先看一下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活动】说说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看图归纳)位置:我国东北地区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讲授】东北三省的地形(引导学生看图圈连)引导学生圈连出西部的大兴安岭、北部的小兴安岭、东部的长白山脉、东北平原(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

复习三大山脉名称,体会三大山脉排列呈马蹄形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包围着东北平原,即“山环”。

复习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所在地,体会河流环绕着东三省,即“水绕”。

欣赏东北平原图片,复习东北平原平坦、广阔、黑土肥沃的特点,体会“沃野千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概况,认识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丰富程度,从而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知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东北三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基本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资料查询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丰富程度。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信息。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3.资料查询:引导学生利用地理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气候、资源等情况。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和看法。

5.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地图:东北三省地图3.图片:东北三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4.资料:东北三省的气候、资源等方面的资料5.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加深认识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能归纳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 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3. 掌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4. 掌握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 通过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 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的地位与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1.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分析;
2.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

※课型综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顾:根据北方地图,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的气候:
三大地形区:
土壤类型:
耕作类型:
农业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教师小结: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
自然特征以及农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
北三省,看看里面的环境跟我们学习北方地区的有什么相关。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挖掘元素,建立模型]
提问:什么是白山、黑水?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白山黑水的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说到东北三省,大家想到什么,或者说东北三省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包括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学生:小组通过观察、归纳,小组上讲台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适当引导并板书: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东北三省
2.
3.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
多媒体展示: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了解了东北的概况,下面来看屏幕,欣赏东北的自然特征。

[思维发散,探索求解]
课堂活动:通过大家小组的探讨以及汇报,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归纳,相信大家基本对东北三省的地理环境有了深刻了解,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完成16页活动题: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教师:简单解释雪期始期和终期以及雪厚数据)。

学生:观察地图,根据活动题目,发表小组看法;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提问:根据小组的共同学习以及活动探讨,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我们基本能掌握,下面我们思考: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对东北三省穿、住等特点。

[强化训练,精点评析]
课堂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回归应用]
课堂小结: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分享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东北三省
2.地形与河流:
3.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
教学反思:通过看图识图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东北三省的主要的气候,三大地形区,土壤类型,耕作类型,农业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框架有了基本认识。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
板书:
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
[挖掘元素,建立模型]
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
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
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
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思维发散,探索求解]
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
阅读:图6.20,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东北三省工业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讲述:东北的工业在我国地位重要,对我国奉献甚大
,但发展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枯竭、
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对于这样的“东北现象”,
国家出台了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板书:
2.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3.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振兴?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适当引导)
课堂活动:
1、对于“活动”第1题,首先告诉学生城市是重要的工业中心,然后让学生完
成第1题,要引导学生从铁路、水路两方面分析。

总结工业中心大多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区。

2、对于“活动”第2题,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图6.20,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矿
产资源,说出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然后再对教材图6.21,分析主要矿产地和铁路线的关系。

并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表甲、乙修建铁路的可能原因。

3、对于“活动”第3题,分析的思路首先依据教材图6.22明确该城市的主要工
业部门,再依据教材图6.20找出该城市的主要自然资源,然后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

教师先选择其中一个城市为案例讲解,剩下的城市由学生完成。

[强化训练,精点评析]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相关练习题。

[回归应用]
课堂小结: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吗?或者你可以分享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学生:分享收获或提出疑问。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或给予解疑)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
2.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3.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学反思:学生对东北三省重工业基地的知识较难理解,看图析图能力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