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
分析欧阳询的楷书字体特点是什么
![分析欧阳询的楷书字体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ae9888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4.png)
他所创造的“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对于书法这一块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的书法著作都有一定 的启示作用。他的八诀主要讲了怎么落笔,是练书法的人所追求的境界。
据说有一次,欧阳询在外面游玩,看到了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一块石碑,看了一会觉得也就 这样,于是就离开了,可是走了百步元的时候又想了想,索靖是有名的书法大家,那么这其中 一定有独特的特色和风格。于是又反覆地观看临摹了几遍,这才发现了其中比较值得深究的地 方,于是欧阳询竟然在石碑旁摸索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髓,也就是欧 阳询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让他书法的水平日益提高,最后成就了一大书法名家。
当然他的字除了运用手指间的力量,还力求用笔,严格控制笔画中段的力度,就说简单的一 横,中断用笔饱满;还有一些字的主笔则讲究向外延展,以显现字的紧密,尤其是在写右半边的 竖画时,常常会有向上的夸张延伸。欧阳询用笔的这些特有的章法显示了他非同于常人的胆 魄。
欧阳询还创立了“八诀”,为人们很好的诠释了他对书法的独特见地。有唐人评价其八诀将笔法运 用到了极致,完美的展现了力道的险绝
欧阳询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南朝陈,隋和唐朝,当然隋朝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了,所以欧阳询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为国效力。
欧阳询的一生担任过许多的官职,都是一些关于礼仪或文书编撰类的,这也就证明了他在文学 书法方面的造诣。如果你认为担任一个文职只要有学识你就错了,还得字写得好啊,如果你字 写的别人都不认识,那么你编撰的书也就没有作用。
那么欧阳询九成宫所写的这个九成宫又是什么呢?九成宫其实是隋文帝避暑的地方,寓意有九 层,在唐朝时期,曾经被改成万年宫,是历代皇帝避暑的好地方。但是这个九成宫却是统治者 在压榨百姓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现在这个九成宫在陕西境内,已经成了旅游区。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成就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4c5796d336c1eb91a375de0.png)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成就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
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
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49-672)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a7b1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f.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欧阳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独特,极富个性,他的作品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欧阳询的几幅书法作品。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晚年的杰作,也是他个人风格的代表之一。
整个作品以行草书写,字体挺拔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作品的内容是对醴泉的赞美,欧阳询用精湛的书法技巧将这种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个作品字体工整,布局严谨,给人以秩序井然之感。
我们来看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年轻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隶书书写,字体遒劲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九成宫的描述,欧阳询通过书法表现出了自己对九成宫的热爱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深重,结构严谨,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颜真卿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模仿颜真卿的碑刻而写的,是他对颜真卿的致敬之作。
作品以楷书书写,字体工整规整,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颜真卿的赞美,欧阳询通过书法表达出了自己对颜真卿的敬仰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端庄大气,结构严谨,给人以深深的敬意。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淳化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个人风格的展现之一。
作品以行书书写,字体流畅有力,给人一种磅礴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淳化县的赞美,欧阳询通过书法表达出了自己对淳化县的热爱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流畅自如,结构严谨,给人以豪迈之感。
以上是对欧阳询书法作品的简要赏析。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给人一种庄重肃穆、力量磅礴的感觉。
通过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书法的博大精深。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书法家影响深远。
欧阳询的3种书体、7种碑帖,你更喜欢哪个?喜欢就收藏哦!
![欧阳询的3种书体、7种碑帖,你更喜欢哪个?喜欢就收藏哦!](https://img.taocdn.com/s3/m/4a9204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5.png)
欧阳询的3种书体、7种碑帖,你更喜欢哪个?喜欢就收藏哦!说到欧阳询,脑子里自然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九成宫、天下第一楷、唐代楷书男神!然而,在欧阳询的所有作品中,远不止一个九成宫,也远不止一种楷书!其实,欧阳询楷书、隶书和行书,无不擅长,只是楷书的名气大些罢了!欧阳询雕像欧阳询的书法碑帖,多达数十种,流传下来的也有一、二十种。
现整理欧阳询最有影响力的7种书法碑帖,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大家喜欢!一、宗圣观记碑宗圣观记碑《宗圣观记碑》的全名为《大唐宗圣观记碑》,是欧阳询在楼观撰文并书写,此碑造成了轰动效应,据说唐代宗李世民在当时的长安看到此碑后,大为赞赏,并为之流连忘返。
日本对欧阳询的书法极为推崇,无论是唐代,还是现代,欧阳询的书法,在日本的书法热有增无减,日本最有权威的报刊《朝日新闻》的报头,最初就采用了欧阳询《宗圣观记碑》的书体,一时传为佳话。
更有意思的是,《宗圣观记碑》是用隶书写成,这又颠覆了人们对欧阳询只写楷书的认知。
其实欧阳询写隶书很正常,楷书毕竟是从隶书中过渡来的,我们很容易发现欧阳询的楷书,依然保留着隶书的痕迹,如钩画,隶书的笔法十分明显。
二、九成宫碑九成宫碑《九成宫碑》的全名为《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征撰文。
是欧阳询7种精品书法的精品,号称为“天下第一楷”!历代书家对《九成宫碑》的评价及学习乐此不疲。
此碑的特点是:于平正中见险绝!点画精细,结构严谨,竟然达到了“一画不可移”的境界!同一种笔画,极具变化,在端庄凝重中表现出生动的变化。
主笔则继承了隶书的书写特点。
《九成宫碑》的“天下第一楷”的美誉,是说明它的楷法精准,毫微处见规矩,细小处见匠心。
以险劲的结构在端庄中写出绮丽的外貌,以润泽的笔法在瘦硬中写出生动的风神!三、化度寺碑化度寺碑《化度寺碑》全称为《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碑》,由李伯药撰文。
为中楷杰作。
此碑遭遇战乱,命运坎坷,以至原石碑破碎。
此碑在艺术成就上,不亚于“天下第一楷”的《九成宫碑》。
欧阳询书法赏析
![欧阳询书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cbc766cfc789eb162dc81d.png)
欧阳询书法赏析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
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
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
流传至今传为欧阳询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等。
其中《梦奠帖》结体富于变化,最能表现出欧书劲险刻厉、矛戟森列的特色。
欧阳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①《九成宫醴泉铭》。
碑立于贞观六年(632),为他晚年奉敕书写。
碑字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学习书法的楷模。
②《皇甫诞碑》,立于贞观初年,笔画瘦硬,字呈长方,在结体取势中,充分发挥欧书的险峭的本色。
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立于贞观五年,是欧阳询晚年得意的作品。
字小于欧书其他碑石,书法静穆浑厚,严密秀腴,在精整险劲中别具风貌。
原石早已损佚,在宋代就有许多翻刻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残本,亦有人认为是早期的翻刻本。
④《虞恭公温彦博碑》,立于贞观十一年。
这时欧阳询已80岁,但书法仍见功力。
碑虽漫漶,从完好的字中仍可窥见谨严精劲的特点。
欧阳询隶书碑刻有《宗圣观记碑》、《房彦谦碑》等。
《房彦谦碑》书法介于隶楷之间,紧健峭厉,有晋碑的风貌,可见欧楷的渊源。
相传欧阳询临有《兰亭序》,流传的定武本《兰亭序》,是根据欧临本上石的。
传为欧阳询的小楷有《心经》、《九歌》、《千字文》等,但流传后世的拓本,真伪很难确定。
艺术特色;欧阳询相貌虽很丑陋,但聪悟绝伦,读书能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
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时之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2f643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1.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欧阳询,字茂卿,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家之一。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堪称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一行书"。
他的作品具有笔力雄健有力、结构严谨、书风刚健奔放的特点,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欧阳询的书法多以楷书为主,他的楷书书法横空出世,打破了以前书法严谨规矩,追求规整均匀的传统观念,注重以感情和意境来描绘。
欧阳询的楷书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既稳重庄重又富有生气和动感,给人以快意豪迈之感。
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是《九成宫醴泉铭》。
这幅作品字体庄重沉稳,每个字体秀丽,筆势劲健有力。
书法笔画的粗细均匀、连贯有力,给人以稳定而不失活泼的感觉。
整篇作品的结构布局严谨,字与字之间呼应相连,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九成宫醴泉铭》的内容讲述了九成宫修建之初,圣宝降世,醴泉自然涌现,成为了皇家贵胄们敬饮的清泉。
欧阳询巧妙地以铭文的形式,描绘了九成宫的建筑和周围环境,展现了古代皇家尊崇神圣的氛围。
他运用扁平而不失立体感的笔势,将字体铺陈开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欧阳询的《九成宫碑》、《祭司马昭碑》等作品,也都展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九成宫碑》以楷书书写,字形严谨,线条挺拔,整体结构稳固,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祭司马昭碑》则以行草书写,字迹奔放张扬,充满激情,彰显了欧阳询飘逸自如的书法造诣。
除了楷书之外,欧阳询还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的行书作品流畅洒脱,每个字体都显得自然而有力。
他的草书则更加潇洒奔放,字体间快意盎然,给人以豪迈大气之感。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影响了后世,开创了楷书的新境界,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也走向了世界舞台,被誉为中国古代书法的瑰宝。
在人们的心中,欧阳询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追求的书法大家,他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传世之作见证了他的书法造诣和艺术成就,也展现出了他深邃的艺术境界。
欣赏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艺术之美,还能体味到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鉴赏】欧阳询楷书《兰亭记》
![【鉴赏】欧阳询楷书《兰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858e13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鉴赏】欧阳询楷书《兰亭记》
弘扬欧公精神,学习欧体书法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兰亭序》,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二月书,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兰亭序》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倾倒,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更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欧阳询楷书《兰亭序》欣赏
▼
局部放大图欣赏
▼。
欧阳询简介 ppt课件
![欧阳询简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e00686f18583d04864596a.png)
书法造诣
+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 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他书体,也 无一不佳,曾有人说“询八体尽能,笔力 险劲”
+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
程式,最便于初学。
作品赏析-楷书
作品赏析-行书
作品赏析-篆书
欧阳询简介
不择纸笔 皆
欧阳询简介Leabharlann 生平简介+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
+ 汉族,唐朝潭州临湘
+ (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
+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 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 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 初学,号为“欧体”。
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 好处。
主要成就
+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 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 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 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 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 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 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 的珍贵遗产。
+ 欧阳询一生勤奋,刻苦临池,老而弥坚, 其楷书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这是 他76岁时的作品,也是他的称心得意之作。 书写此碑时,欧阳询虽然年事已高,但他 眼不花,手不颤,笔笔有力,字字有劲。 这么工整严谨的楷书,竟出自一个七十多 岁高龄的老人之手,实在令人称奇。碑上 之书笔法瘦硬通神,结字雍容婉丽,寓险 绝于平正之中,法度森严,雅俗共赏,为 千古名作,影响深远。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c21ea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史书记载询书法初学王字,而险峻过之。
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
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
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也称“率更体”)。
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九成宫醴泉铭》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原碑石在陕西麟游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书法艺术ppt课件
![欧阳询书法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78b76fc4ffe473368ab70.png)
欧阳询书法艺术
在欧阳询看来,一切都应 是典雅、庄严的,一切变化都 须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充分、坚 实、完整,趋于尽善尽美。所 以即使偶然奔放一下,像他的 《草书千字文》,仍然保持毫 厘不逾的法度,用笔理性,处 处注意点画之间的主次、穿插、 避让,运腕用笔的周正、凝重、 紧密。
欧阳询书法艺术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魏征 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立碑。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 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 架开阔稳健。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 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 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整体碑文高华 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 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 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 《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 齐书法,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 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 时之绝,人们得其尺牍文字,咸 以为楷范,故他的书法,对后世 影响很大。欧阳询楷书结体严谨, 笔势开张,笔法穿插挪让极有法 度。欧体楷书完全摆脱了不稳定 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 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 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 成立。
以外,还有上
变 化
尖竖,即露锋 入笔,稍作转
笔后径直竖下,
这也是欧体的
独创。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体的撇除
撇 的 变
常见的长撇、短 撇、回锋撇、兰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体的
捺画通常较直,
捺
也有少数呈微
的 变 化
弧状,至尾端 顿笔前与顿笔
后的过渡含蓄
自然,一气呵
成。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dddf1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4.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是中国隋唐时期的一位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他开创了楷书的艺术高峰,成为了后世楷书书法的代表人物。
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庄重、秀美典雅、气势磅礴而著称,被誉为“楷书之祖”。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充满了自信和豁达,笔画刚柔相济,结构稳健,极具艺术美感。
他尤其擅长于书写碑刻和石经,其作品笔画清晰、工整而富有韵律感,由于书法的规范性和规整性,给人以非常沉稳、肃静的感觉,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欧阳毅然决然的气魄和壮美的意境。
著名的欧阳询书法作品有《颜勤福寺题记》、《顾恺之碑》、《虢国夫人墓志铭》等。
其中,《颜勤福寺题记》长卷,以清正的楷书风格书写,布局严谨,笔画平直有力,字体挺拔,形象生动,显示了欧阳询的书法造诣和艺术风采。
总之,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书法作品对于后世书法家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欧阳询书法作品特点
![欧阳询书法作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80f2f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9.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特点
欧阳询(1007年-1072年),字虚竹,号景苑,北宋著名
书法家,奠定了草书楷书的发展,是宋代书法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
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注重沿袭经典,以其深厚学识,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意蕴,将古今中外的书法经典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
其书法作品有草书、楷书两种,草书极富质感,张力十足,笔画粗细均匀,十分流畅,古朴大气,有着一种迷人的神韵。
楷书则以简洁大气、结构严谨、笔画流畅、墨色醇厚为特点,十分细腻,更能体现出欧阳询的学识渊博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既拥有古典书法的传统美学特色,又有着他自己的个人特点,被誉为“宋代书法之最”,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其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质朴大气的感觉而著称,被誉为“楷书之绝唱”,“草书之精品”,被后世书
法家们所崇拜、效仿。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是源自古典书法的经典的完美结合,融合了古今中外书法的最佳成果,为宋代以及后世书法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询字宋书之宗”,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书法家们也沿用他的书法作品,以致于欧阳询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力至今不衰,也因此欧阳询也被誉为“书法大家”。
唐 欧阳询 行书 千宇文龙字赏析
![唐 欧阳询 行书 千宇文龙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f8de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c.png)
唐欧阳询行书千宇文龙字赏析唐代的书法艺术繁荣一时,名家辈出,其中欧阳询以行书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千宇文龙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将对这幅作品进行赏析,带您领略欧阳询行书的神韵。
一、欧阳询及其行书简介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广泛涉猎魏晋诸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多种书体中,欧阳询尤以行书见长,被后人誉为“行书第一”。
二、千宇文龙字作品赏析1.用笔特点千宇文龙字是欧阳询行书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用笔遒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欧阳询行书的风格特点。
其用笔有以下几点值得赏析:(1)笔力遒劲:欧阳询的行书作品,笔力雄厚,力透纸背。
在千宇文龙字中,每一个笔画都显得坚定有力,给人以力量感。
(2)方圆并用:在作品中,欧阳询巧妙地运用方笔和圆笔,使字体既有骨力,又不失灵动。
(3)变化多端:欧阳询在行书中的用笔变化丰富,如提按、转折、顿挫等,使字体形态各异,充满韵味。
2.结构特点千宇文龙字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体现了欧阳询对字形结构的极高把握能力。
(1)字形:作品中的字形饱满、均衡,既有楷书的规整,又不失行书的灵动。
(2)间架结构:欧阳询在作品中对字与字之间的间架结构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3.章法特点千宇文龙字的章法布局严谨而不失灵动,充分展现了欧阳询的书法艺术造诣。
(1)行列有序:作品中的行列布局整齐,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适当,给人以和谐之美。
(2)节奏感强:欧阳询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空白,使整个作品的节奏感更加明显,给人以韵律之美。
三、总结千宇文龙字是欧阳询行书艺术的杰出代表,其遒劲的笔力、严谨的结构、灵动的章法,展现了欧阳询高超的书法技艺。
第9课欧阳询楷书赏习
![第9课欧阳询楷书赏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1fa55f9b6648d7c0c7460e.png)
“作”字左 撇稍长,右撇 稍短
横笔勿长, “日”部 撇笔勿短,钩 勿宽,横笔 法从隶书笔法 勿长
《九成宫醴泉铭》
4、点画置换,正中求变
该碑多用点画置换之法,变化灵 动,饶有趣味,别具一格。如取汉隶 笔法,以横竖代点,朴厚凝重(首点 用短横,宝盖左点用短竖);借魏碑 笔势,以短撇代点,方劲有力(如 “戈”右上点);参行书笔意,以点 代横竖,活泼灵巧(如框形中的短横、 短竖)。如“足、训、沼 ”。
撇笔必须 用竖撇,中竖 以垂露竖为宜。
捺笔宜长不 宜短,第二笔竖 高扬,右部斜钩 可不出锋
中横宜长, “月”部勿宽, 横距相等
《九成宫醴泉铭》
3、凝重含蓄,高简浑穆
该碑用笔又多沉稳内敛。横竖起 收多用藏护之法;出锋处锋尾较短, 锋芒内敛;出钩多顿挫后平推笔锋作 小平钩,不作长钩;有些撇或竖收笔 回锋似钩,笔势凝练;右抛钩借用隶 书“雁尾”之法,舒张饱满,古朴萧 散,别居神韵。 如“作、尤、 但、”。
欧阳询
三 《九成宫醴泉铭》
(一)、简介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 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 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 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 西麟游县博物馆。高247cm,宽 120cm,厚27cm,约1200字。
三 《九成宫醴泉铭》
碑九 成 宫
三 《九成宫醴泉铭》
(二)用笔特点
“无”字首 笔和第二笔连 为一笔
左高右低, 末笔两点宜开 张
传统书法中, 走字多用上面 写法
书法小故事
欧阳询聪明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古今,尤其爱好书法, 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 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 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 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 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 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 摹。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 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经过这样不断刻苦的 学习,欧阳询成了伟大的书法家。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745a2f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f.png)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欧阳询,字永叔,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规整、秀丽为特点,被后人誉为“欧体”,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范本之一。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品种类繁多,包括碑刻、题字、临摹等等,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他的几个著名代表作品。
1. 《九成宫醴泉铭》这是欧阳询刻石的代表作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原本刻于唐代巩州的九成宫内,后来因历史的变迁而消失,现今只有后人的临摹本。
这篇铭文是唐代宣宗年间太原令长孙无忌所书,欧阳询为其刻石。
铭文描绘了九成宫的建立及其供奉天地神灵的过程,内容详实,文字雄浑,气势磅礴,被誉为欧阳询的代表之作。
2. 《颜勤礼碑》欧阳询的《颜勤礼碑》是其在书法创作上的又一杰作。
该碑刻于唐代咸通五年,是为了纪念翰林学士颜真卿的五十岁生日而刻。
这篇题字文献意境高远,刚正有力,充满了雄浑大气的艺术魅力。
欧阳询创作时,充分展示了他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永乐大典题词》《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临摹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件,也是唐代流传至今的著名文物之一。
永乐大典是明太祖朱棣所编的巨型文集,其题词部分由欧阳询临摹而来。
这些题词刀法精湛,字体雄浑庄重,给人以恢宏宏伟之感。
尽管《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的临摹作品,但它展示了欧阳询对楷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创造力。
4. 《楷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楷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这篇千字文是欧阳询改进千字文的版本,通过调整字形结构和笔画布局,使得字体更加规整工整,书写流畅自然。
《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对楷书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杰出例证。
5. 《戊戌政变龙门石窟碑刻》这是欧阳询在洛阳龙门的石窟内雕刻的碑刻。
这篇题字刻于唐代,纪念了戊戌政变。
碑文描绘了当时政变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文字简短而有力,书法工整。
这个碑刻不仅展示了欧阳询的优秀创作能力,也成为了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珍贵文物。
以上只是欧阳询的部分书法代表作品,他的作品还有很多,每一件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287774602020740be1e9be9.png)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组图)欧阳询欧阳询【生平简介】(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
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
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9a8b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4.png)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摘要:
1.欧阳询书法艺术的背景和影响
2.欧阳询书法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欧阳询书法的代表作品
4.欧阳询书法的传承和影响
正文:
一、欧阳询书法艺术的背景和影响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生活在隋唐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在隋碑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用笔刻利,锋锷森森,结字严谨庄重,间架坚实平衡,妍紧拔群,章法规矩适当。
他的书法风格在唐代极受推崇,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阳询书法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1.楷书风格:欧阳询的楷书独具一格,其特点是结构紧凑、笔势流畅、端庄典雅。
他的楷书融合了魏碑和隋碑的风格,又有所创新,被誉为“欧体”。
2.行书风格:欧阳询的行书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行书作品《仲尼梦奠帖》等,笔法潇洒自然,字形优美流畅,给人一种韵律和谐、意境深远的美感。
3.草书风格:欧阳询的草书则表现出一种豪放、激越的气象。
他的草书作品《张输帖》等,笔势跌宕起伏,富有动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欧阳询书法的代表作品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有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1.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塔信》等。
2.行书:《仲尼梦奠帖》、《史事帖》、《张输帖》、《小商帖》、《梦奠帖》等。
3.草书:《张输帖》等。
四、欧阳询书法的传承和影响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欧体楷书被后人视为楷书四大家之首,成为了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同时,他的行书和草书也为后人所推崇。
欧阳询十大书法代表作欧阳询最著名的书法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MAIGOO生活榜
![欧阳询十大书法代表作欧阳询最著名的书法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MAIGOO生活榜](https://img.taocdn.com/s3/m/19d8bf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c.png)
欧阳询十大书法代表作欧阳询最著名的书法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MAIGOO生活榜1、《九成宫醴泉铭》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为欧阳询晚年大成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此楷书碑帖约1200字,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现收藏于宝鸡市麟游县碑亭景区。
【详细>>】2、《张翰思鲈帖》天下第七行书《张翰思鲈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七行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贴纵25.1厘米,横31.7厘米,共98字,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通篇笔墨厚重,锋棱稍差;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详细>>】3、《仲尼梦奠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行书成就的巅峰之作,后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此帖纵25.5cm,横33.6cm,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通篇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诚属稀世之珍。
【详细>>】4、《皇甫诞碑》《皇甫诞碑》是欧阳询非常有名的楷书书法作品,碑文共28行,行59字,可惜在明代已断为两截,损数十字,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书家有评:“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
”【详细>>】5、《化度寺碑》《化度寺碑》镌于唐贞观五年,由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是欧阳询楷书代表之作。
欧楷七言绝句书法作品
![欧楷七言绝句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4c65d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2.png)
欧楷七言绝句书法作品一、欧楷简介1. 欧阳询生平- 欧阳询(557 - 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历经南朝陈、隋、唐三个朝代,是初唐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博通经史。
2. 欧楷特点- 结构严谨- 欧楷的结构堪称一绝。
笔画之间的搭配非常精确,每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
例如在写“中”字时,中间的竖画位于正中央,将整个字均匀地分成左右两部分,横画之间的间距也基本相等,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 笔画刚劲- 其笔画以刚劲著称。
起笔多为方笔,如横画的起笔往往有一个明显的切角,就像用刀切过一样干脆利落。
捺画则一波三折,最后出锋犀利,如“人”字的捺画,行笔过程中有轻重缓急的变化,最后捺脚坚实有力。
二、七言绝句相关知识1. 七言绝句的格律-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
每句七个字,全诗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
它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分为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种格式。
- 以平起平收为例,格律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 七言绝句的创作题材- 写景抒情- 送别怀人1. 选帖2. 笔法运用- 起笔- 按照欧楷的笔法特点,起笔要果断。
如写横画时,逆锋入笔后迅速向右下切笔,然后再向右行笔。
在写七言绝句书法作品时,每个字的起笔都要保持这种风格,使整个作品的笔法统一。
- 行笔- 行笔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
欧楷的笔画不是一成不变的粗细,如竖画,往往是中间略细,两端略粗。
在书写七言绝句时,要根据字的结构和整体布局合理安排笔画的粗细变化,以增强作品的节奏感。
- 收笔- 收笔要干净利落。
像捺画的收笔,要将笔锋送到笔画的末端,然后轻轻提笔出锋。
在一幅七言绝句作品中,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字的整体美感。
3. 结构布局- 单字结构- 在书写七言绝句时,每个字的结构都要符合欧楷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组图)欧阳询欧阳询【生平简介】(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
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
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49-672)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
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
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
原石久佚。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密。
早《九成宫》一年而书,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展不足。
元赵孟俯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清代金石家翁方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
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
楷书36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碑”十六字。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
”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诚然,欧阳询所书《虞恭公碑》已达到了艺术的化境,细观次碑书法已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
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欲,运笔自如。
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魏征撰,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碑立于唐贞观六年(632)。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卜商帖张翰思鲈帖亦称《季鹰帖》,欧阳询书。
行楷书,无款。
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
后纸有瘦金体书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
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
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
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
"”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
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
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是很有眼力的。
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梦奠帖欧阳询以楷书着名,其实他的行书也很出色,其中以《梦奠帖》为最佳。
《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
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皇甫诞碑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
唐于志宁撰文,此碑现存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
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
《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魏征撰,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碑立于唐贞观六年(632)。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隋唐时期-欧阳询欧阳询欧阳询(557~641),中国唐代书法家。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自幼敏悟,长大后博通经史,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
唐高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纂《艺文类聚》。
唐太宗时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
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
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体称为“欧体”。
流传至今传为欧阳询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等。
其中《梦奠帖》结体富于变化,最能表现出欧书劲险刻厉、矛戟森列的特色。
欧阳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①《九成宫醴泉铭》。
碑立于贞观六年(632),为他晚年奉敕书写。
碑字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学习书法的楷模。
②《皇甫诞碑》,立于贞观初年,笔画瘦硬,字呈长方,在结体取势中,充分发挥欧书的险峭的本色。
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立于贞观五年,是欧阳询晚年得意的作品。
字小于欧书其他碑石,书法静穆浑厚,严密秀腴,在精整险劲中别具风貌。
原石早已损佚,在宋代就有许多翻刻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残本,亦有人认为是早期的翻刻本。
④《虞恭公温彦博碑》,立于贞观十一年。
这时欧阳询已80岁,但书法仍见功力。
碑虽漫漶,从完好的字中仍可窥见谨严精劲的特点。
欧阳询隶书碑刻有《宗圣观记碑》、《房彦谦碑》等。
《房彦谦碑》书法介于隶楷之间,紧健峭厉,有晋碑的风貌,可见欧楷的渊源。
相传欧阳询临有《兰亭序》,流传的定武本《兰亭序》,是根据欧临本上石的。
传为欧阳询的小楷有《心经》、《九歌》、《千字文》等,但流传后世的拓本,真伪很难确定。
代表作品卜商帖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千字文虞恭公温彦博碑张翰帖唐·欧阳询·八诀欧阳询丶[点]如高峰之坠石。
L[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一[横]若千里之阵云。
丨[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丿[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ㄟ[捺]一被常三过笔。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
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
分间布白,勿令偏侧。
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
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
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
心眼准程,疏密欹正。
筋骨精神,随其大小。
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唐·欧阳询·传授诀欧阳询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
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现把欧阳询“三十六法”的具体名目列出,并略摘其中富有美学意味的句子,以见欧阳询的贡献:1、“排叠:……《八法》所谓“分间布白”,又卜广调匀点画”是也(戈守智曰:排者,排之以疏其势;叠者,叠之以密其间也)。
2、避就: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
3、顶戴:顶戴者,如人戴物而行,又如人高妆大髻,正看时,欲其上下皆正,使无偏侧之形;旁看时,欲其玲珑松秀,而见结构之巧。
4、穿插:穿者,穿其宽处:插者,插其虚处也。
5、向背:向背,左右之势也:向内者向也,向外者背也。
一内一外者,助也;不内不外者,并也。
6、偏侧:一字之形,大都斜正反侧,交错而成,然皆有一笔主其势者。
7、挑挖:直者挑,曲者挖。
挑者取其强劲,挖者意在虚和。
8、相让: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
9、补空:补空,补其空处,使与完处相同,而得四满方正也。
又疏势不补,惟密势补之;疏势不补者,谓其势本疏而不整……。
法帖中此类甚多,所以完其神理,而调匀其八边也。
10、覆盖:覆盖者,如宫室之覆于上也。
宫室取其高大,故下面笔画不宜相著,左右笔势意在能容,而覆之尽也。
11、贴零:贴零者因其下点零碎,易于失势,故拈贴之也。
疏则字体宽懈,蹙则不分位置:12、粘合: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
13、捷速:李斯曰: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斯乃取形势也。
14、满不要虚。
15、意连:字有形断而意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