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部编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真题

部编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真题

部编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字、词。

(1)辞:____________ (2)故人:____________(3)唯见:____________ (4)尽:____________[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故人”的去向是_________,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的插图对应诗中的哪两句?用“”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村子四周环绕着绿树,村外青山横斜。

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

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

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邀我至田家邀:邀请。

B.开轩面场圃场圃:菜园。

C.把酒话桑麻把:将、用。

D.待到重阳日重阳日:第二天。

[2]重阳节是农历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3]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村外是____。

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和____。

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

(用诗中词句填空)[4]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其二)卢象升①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

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

[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

①绝影:良马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

B.本词上阕借“问天”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面对既艰难危急又孤立无援的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

C.这首词情感的抒发富于变化。

上阕的压抑愁闷为下阕的豪情满怀做出了铺垫,层层推进,笔力不凡。

D.这首词直率粗犷,豪气勃发。

作者遣辞造句,无不精心打磨,尽情地吐露自己的苦闷与豪情,动人心魄。

2.古人作诗填词写文讲究引经据典,卢词开篇以屈原“问天”之典含蓄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

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曹操《短歌行》)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C.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3.有人评价卢象升此词“沉雄哀激”,请结合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分别表现“哀”与“激”的。

参考答案:1.A2.C3.“哀”:动作描写。

“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

比喻手法。

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为国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精炼字词。

“空”“独”两字自叹势孤力单,无回天之功,是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

“激”:运用典故。

“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

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

虚写想象。

“绝影”等三句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

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2021·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①,云帆②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③,适远④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⑤北望心。

百年⑥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①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②云帆:白帆。

③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④适远:到远方去。

⑤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

⑥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C.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

D.“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2021·凯里市第三中学高一月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①水阁韩琦②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可以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

②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B.此时作者年事已高,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商隐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官员B. 平民C. 将军D. 皇帝3.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创作的?()A. 《登鹳雀楼》B. 《鸟鸣涧》C. 《夜泊牛渚怀古》D. 《凉州词》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草木荣枯C. 雨雪D. 风云变幻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指鹿为马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说服8.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屈原B. 宋玉C. 嵇康D. 陶渊明9.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发生在哪个章节?()A. 第一回B. 第七回C. 第十四回D. 第二十一回二、判断题: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家为僧。

()3.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4. 《满江红》是岳飞表达抗金救国壮志的词作。

()三、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______”。

4.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的下一句是“______”。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①,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

蹊,小路。

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

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

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

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山西专用)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一、(2024年·山西省大宁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班级开展“探寻文人风骨”主题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蓃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1.周敦颐喜爱莲花“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却并不妖艳,赞扬其高洁的品质;范仲淹“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仁人的情怀,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

(根据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声声问句觅知音。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周敦颐发出“对于莲花的喜爱,”的感慨,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高呼“”,悲凉慷慨,读之令人感喟。

【明其志·汲取精神养分】3.班级制作“诗词中的文人风骨”主题版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找出适合张贴在版面上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诗句:理由:4.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探究,同学们对“文人风骨”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请结合【甲】【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王含①作庐江郡,贪浊狼藉②。

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③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古诗文阅读专项(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文阅读专项(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专项练习(五)古诗文阅读(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古诗词阅读。

(52分)(一)九日登高 (12分)[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③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③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1.这首诗是以中国传统节日节为背景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来;诗题还提到了该节日的习俗: 。

(3分)2.下列对这首诗的后两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已经厌倦了南方艰苦的生活,想北归不得,鸿雁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生活,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C.我心中已经厌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3.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4.我们之前也学过有关这个节日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3分)(二)(16分)[甲]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乙]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②皆秾李③,行歌尽落梅④。

金吴不禁夜,玉漏英相催。

【注释】①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

②游伎:歌女、舞女。

③秾(nóng)李:形容艳妆。

④落梅:曲调名。

1.甲词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景象是:。

(2分)2.甲词抒发了词人的情感,可以从词句“ , ”中体会出来。

乙诗中画“”的句子描写了、、等景物,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7分)3.下列对甲词表现手法的赏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B.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中考古诗阅读专项模拟训练(附完整答案)

中考古诗阅读专项模拟训练(附完整答案)

中考古诗阅读专项模拟训练(附完整答案)中考古诗阅读专项模拟训练(一)诵读《关雎》,完成1-3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二)诵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4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

2.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3.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

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三)品味古诗,完成以下题目。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唐宣宗李忱继位前,曾进山为僧。

一日游山,与香严闲禅师同行,观瀑布后对诗,香严闲禅师作上二句,唐宣宗作下二句。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从一个“作”字可以看出在瀑布的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四)诵读《赠荷花》《白莲》两首诗,完成1-3题。

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列举以上两首诗中三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词。

2.写出一句与荷花或莲叶相关的诗句或谚语。

3.细读以上两首诗,说说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五)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题。

(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黑龙江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黑龙江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③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①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①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张元干①平生百绕垂虹路。

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②,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注】①张元干(1091—1161):北宋至南宋人,出身仕宦,因坚持抗金受秦桧陷害,被捕入狱,出狱后流落苏州,本词写于词人重游苏州垂虹桥之时。

①袜罗尘散: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描述洛神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的美妙景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平生百绕”这一细节,暗示词人对此地熟悉,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B.夕阳远山、菱歌帆影等眼前之景表现了词人重游苏州、孤苦无依的落魄晚景。

C.上阕写景,高低错落,视听结合,有动有静,既有自然,又含人事,意蕴丰富。

D.“旧家”三句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疏篷雨”充分渲染了词人的客居之恨。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

2023年中考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默写(22分)1.直接型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同主题型默写。

(8分)(1)水是古诗文中绕不开的情愫。

曹操登临碣石山,遥望海水激荡:“①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马致远用景物的组合表现出羁旅行人的孤独惆怅:“枯藤老树昏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孔子在江边,感慨时光的流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天地万物有“真意”,我们只有心怀真诚,才能与自然心意相通。

“高峰入云,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俯仰之间欣赏欲界仙都之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早春之生机盎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杜甫移情于物,花、鸟与人同“感”“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卷(九)——古诗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卷(九)——古诗文阅读

鬼声呜呜渐近。前盗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 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 ④视之,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 ,莫不绝倒。
【注释】①回煞:迷信说法,人死后,死者的鬼魂会有一 天由煞神押着回家一趟。煞,凶神。②箧:藏物的小箱子,多 为竹篾编制。③珥:用珠玉做的耳饰,如耳环。④谛:仔细审 察。
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 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 么呢!
(2)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 哀悲之有!
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 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 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四)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 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 ,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 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 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 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 散去。毛乃归。
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多 ) (2)陶后鲜.有闻( 少 ) (3)贞.以立志( 坚定,有节操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种植,栽培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天雨.墙坏 下雨 (3)逾.垣入 越过
(2)暮而果大亡.其财_丢_失__ (4)以姜汤灌苏._苏_醒__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CD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

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显先韵二首辛弃疾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寒花毕竟无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①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②只在远山西。

[注]①辇路:天子驾车所经路,此指临安。

①南楼:据《舆地纪胜》卷六六《荆湖北路·鄂州》记载,南楼在湖北鄂州境内黄鹄山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诗人与周显先以诗相唱和时,依照周显先诗作的原韵而作的酬答诗。

B.“寒花”二句,以野菜边上生长的寒花风光不再为喻,表现其孤寒不俗。

C.第二首作于舟行江上之时,诗人虽赴任卑职,但仍然表现出满腔的热情。

D.两诗虽为组诗,但写法与情感却不相同,它们之间也没有诗意上的关联。

2.第二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霜风①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②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雁行③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注】①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侂胄北伐之时。

①北平,指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

①雁行,队伍的前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B.第二句中的“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只能成为一个只关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无奈。

C.第三、四句说明南宋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与金人和谈纳贡,另一方面在加强防备,防御金兵。

D.从整首诗歌来看,诗人内心依旧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遗憾。

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陆游对待韩侂胄北伐一事在态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王安石省①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四 古诗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四 古诗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专项突破卷四古诗文阅读专题(90分钟 100分)一、古文阅读(6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

周讠斤谓王曰:“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

”魏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

’”周讠斤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

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

”“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

”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

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王尚未听也。

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

”王乃止。

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

”支期曰:“王勿忧也。

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王待臣也。

”支期说于长信侯曰:“王命召相国。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支期曰:“臣不知也,王急召君。

”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

”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

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后为魏计。

”长信侯曰:“楼公将入矣,臣今从。

”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

”长信侯行,支期随其后。

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

”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愿王无忧。

”(摘编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B.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C.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D.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文中是魏王自称,中国古代的君主常以此谦称自己。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早晴至报恩山寺文与可山石??磴①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①磴:石级。

(1)钱钟书在《宋诗评论》中评价文与可“在诗里描摹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创造了以画写诗的手法,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时,要紧扣“以画写诗”的题干提示,抓住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和喜悦的心情,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阐述。

【答案】(1)两联的景色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相生,形色相映,很有画面感。

颔联描绘出一幅烟开远水,日照高林,鸥落雉飞的动态画面。

颈联描绘的则是一幅大麦满园、蚕卧桑叶的静态画面。

(2)本首诗表现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

首联诗人清晨沿着山路拂松穿竹,露水打湿了衣裳。

颔联和颈联写太阳升起后诗人所见的清新明丽的山林乡村景色。

尾联写在村庄的晚景中,诗人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

这些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恬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沈石田落花诗[明]唐寅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中考古诗阅读专题训练与答案

中考古诗阅读专题训练与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题【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4.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6.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一、秋霁①寄远杜牧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

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横”写出了“烟”的范围之广,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缥缈朦胧的范围。

“直”写出了“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2)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时人见寒山(唐)寒山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意思是,时人看见诗人,都认为他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B.三,四句写诗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惊人,还胡乱穿着粗布衣服。

C.后四句说诗人虽然与时人有严重隔膜,但还是欢迎时人来“寒山”。

D.这首诗特色鲜明,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富有哲理。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D.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潇洒快意,意境上显得超凡脱俗。

选项中“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说法错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在,不理会他人目光的洒脱快意之情。

三、牧童曲[唐]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①稠。

陂②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③。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④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⑤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选自《古诗词赋观止》,南京大学出版社)[注释]①禾黍:通指农作物。

②陂(bēi):水边,水岸。

③垅头:指高的坡岭。

④白犊:小牛犊。

⑤吹叶:将叶片放在唇边,吹作声响。

⑥“官家”句:典故出于《魏书•拓跋晖传》,北魏时,拓跋晖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其车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便派人在路上到处生截牛角。

1.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是“”(用诗中原句填空)。

专项四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项四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项四古诗鉴赏➢基本训练一、(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

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

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

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

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

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B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届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4含解析

届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4含解析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4)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

②鲁叟:指孔子。

乘桴:乘木筏子。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

《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写意,不露痕迹,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B.首联"参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

C.本诗的抒情很有特色,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D.尾联作者说九死不恨,意为无恨也无希望,表达遭贬蛮荒的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进艇①杜甫南京②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③无谢④玉为缸。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草堂之时。

②南京:指当时的成都.③瓷罂: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④无谢:犹不让,不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南”两“北”各当句自对,“南”“北”又上下句互对,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B.颔联紧扣诗题,描写诗人在晴朗的白日里,与老妻幼子乐游于清江之上,富有生活情趣.C.颈联写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D.尾联写作者与家人享用茶浆,虽用的是粗陋的瓷器,但作者却认为足以比得上玉制容器。

2.明末清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公艰难入蜀,得携妻子,此不幸中之幸也,故形之于咏歌.”请分析诗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与狐谋皮①周人②有爱裘而好珍羞③,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④之珍而与羊谋其羞。

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⑤。

何者?周人之谋失之。

【注释】①与狐谋皮: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做裘衣。

②周人:周地的人。

③珍羞:珍奇贵重的食品。

④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猪和羊称为“少牢”。

⑤一牢:一只羊。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与狐谋.皮聚室而谋.曰B.周人之谋失.之失.道寡助C.五年不具一牢.亡羊补牢.D.言未卒.士卒.多为用者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C.出让看火.伴D.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3.填空。

(8分)(1)“与狐谋皮”是成语,又引申为成语比喻(2)体现“周人”迂腐而痴呆的两个句子是:(3)描写狐、羊听说周人将“谋皮”“食之”而纷纷躲避的句子是:(4)点明周人没有制裘,食“珍羞”的句子是4.翻译文中画线句。

译文:5.本文的寓意是什么?(6分)(二)指鹿为马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

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

”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也。

”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

”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鹿,半言马。

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陛下以臣言不然B.言师采药去C.群臣半言鹿,半言马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填空。

(3分)“丞相何为驾鹿”一句式的特点是。

其中应为的倒装。

3.请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4分)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4.“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比喻。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丞相何为驾鹿?译文:(2)群臣半言鹿,半言马。

译文:6.赵高为什么要指鹿为马?(6分)(三)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仁时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译文:3.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5分)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6分)(四)粤人食芝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

以归,谓其妻子曰:“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

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

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

其子视之,曰:“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

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

”乃食其余,又死。

于是同室之人皆食之而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8分)(1)天不妄.与也()(2)入咽.而死()(3)采山而得.菌()(4)其大盈.箱()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6分)(1)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

译文:(2)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

译文:3.阅读第一段,对粤人的死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采得毒菌误以为是神芝B.以为自己有成仙之分C.“沐浴,齐三日”D.烹食毒芝4.既然粤人已烹食毒芝而死,为什么其子及同室者仍然“食其余”?(5分)5.阅读这则寓言,你吸取了哪些教训?(6分)(五)岑参立节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之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②畏人予人者骄人③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无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④其节也。

”【注释】①致邑:给(他)一块领地。

②受人者:接受别人东西的人。

③骄人:傲视别人。

骄,动词,对人“骄”。

④全:保全。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臣闻之”一句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辍耕之.垄上B.怅恨久之.C.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D.孔子闻之.曰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4分)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无畏乎?3.下列与“不我骄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B.子何恃而往C.甚矣,汝之不惠D.何以战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曾子衣敝衣以耕译文:(2)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译文:5.鲁君派使者送领地给曾子,曾子为什么不接受?(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6.请用一句俗语概括曾子的“立节”含义。

(5分)(六)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茸,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①,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注释】①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译文: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5分)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6分)(七)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8分)(1)或.谓之曰()(2)以.子之所长()(3)徙.于越()(4)欲使无穷.()2.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3分)A.而越人被发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屦为履之也D.诲女知之乎3.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译文: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鲁人徙越的主观条件是:。

(2)越国人的风俗习惯是:。

(3)鲁人徙越的最终结果是:。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分)(八)入木三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百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此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通读节奏。

(4分)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6分)(1)恐不能秘.之()(2)待尔成人,吾授.也()(3)不盈.期月()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其夫呓语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此子必蔽吾名!译文: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0分)原因:认识:(九)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8分)(1)邻居有烛而不逮.()(2)衡乃与其佣.作()(3)资.给以书()(4)遂成大.学.()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已悲C.何以战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6分)(十)司马光苦读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8分)(1)患.记问不若人()(2)迨.能倍诵乃止()(3)迨能倍诵乃.止()(4)咏.其文()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概括主旨的句子是(3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C.书不可不成通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也。

(2)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4分)(十一)鲍(bào)君昔有人设置以捕獐,得而未觉。

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置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

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2)问其故.()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译文:(5分)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4分)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