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引言:在电子学实验中,了解和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正确进行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将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测试也是电子学实验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们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对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测试。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1.示波器的使用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电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常用于测量电压、频率、周期等电信号参数。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接通示波器电源,并将待测信号的输入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2)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源、触发电平和水平控制,使波形图显示最佳效果。
(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扫描方式、扫描时间和增益,以显示出待测信号的波形图。
2.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数字万用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具有测量范围广、读数精确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待测电路与数字万用表相连,根据测量值的量级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2)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3)读取数字万用表显示的测量值,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
(1)电阻的识别:通过观察电阻上标注的颜色环来确定电阻的阻值。
根据电阻色环的顺序,分别对应数字0-9,将色环对应数字的阻值排列在一起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2)电阻的测试:将待测电阻的两端与万用表的两个测试针相连,选择电阻测量模式,并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
(1)电容的识别:通过观察电容上标注的数值及单位来确定电容的大小。
常见的电容单位包括F(法拉)、uF(微法)、nF(纳法)和pF(皮法)。
(2)电容的测试:将待测电容的两端与万用表的两个测试针相连,选择电容测量模式,并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
(1)二极管的识别:通过观察二极管的外观来确定其正负极。
一般而言,二极管的正极外观较长,负极外观较短。
(2)二极管的测试:将待测二极管的两端与万用表的两个测试针相连,选择二极管测试模式。
2模电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与常用电子元件的测量练习11
1. 单踪显示练习——示波器自检
Vom 0.9Vom
0.1Vom
tr
tf
1. 单踪显示练习——示波器自检
表2.1.1 校核校准信号的幅度、频率、边沿时间
3.校核校正信号的频率
首先应把“扫描微调”旋钮臵于“校准”位臵,将扫速 开关臵于适当位臵,测得校准信号的频率,并将数据记入表 2.1.l中。
1. 单踪显示练习——示波器自检
4.测量校准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使方波的高、低电平分别与荧光屏上100%、0%位
首先要改变“Y轴灵敏度”开关和“微调”旋钮, 臵重合,然后把“扫速”开关臵于适当位臵,以使
1. 将左、右量控制按钮分别按下,两路输出处于并联状态。调 节主电压输出旋钮,两路输出电压一致变化,同时从输出稳 流指示灯亮。 2. 在并联状态时,从输出电流调节不起作用,只需调节主输出 电流旋钮,即能使两路电流同时受控,其最大输出电流可达 两路额定值之和。
3. 当两路电源并联使用时,如负载较大,有功率输出时,则应 用粗导线将两路输出的正端子与正端子、负端子与负端子分 别短接,以免损坏机内切换开关。
1. 电源/幅度(POWER/AMPLITUDE)旋钮:逆时针旋到 底,电源关;顺时针旋到底,函数信号幅度最大。
2. 函数(FUNCTION)按键:由三个互锁按键开关组成, 用于选择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3. 频率调节(MAIN、FINE)旋钮:“MAIN”为输出频率 粗调。“FINE”为输出频率细调,“FINE”拉出可对 脉冲波,锯齿波进行倒相。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o
t
o ux
Tx=7/8Ty t
t 图1-3Tx=7/8Ty时电子运动轨迹
CH1输
AC
入
探极
DC
CH2输
AC
入
探极
DC
衰减器
倒相放大 器
前置放大 器
通道转换 器
EXT CH1 VERT
CH2 LINE
内触发放大 去X通道 器 Y
延迟
级
输出放大
器
X
X
Y
衰减器
倒相放大 器
前置放大 器
图1-4 Y轴偏转系统基本组成方框图
实验原理 1、SS-7802双踪示波器
(1)波形显示原理及同步概念
uy 1
2
4
o
t
3
Ty
图1-1 Tx=Ty时电子运动轨迹
1
2
4
o
3
ux Tx
t
uy 1
5
1
5
2
46 8
0
t
3
7
Ty
图1-2 Tx=2Ty时电子运动轨迹
2
4
0
3
68 7
ux Tx=2Ty
t
• 波形显示原理Tx=7/8Ty uy
o Ty Tx
F:HOLD OFF 释抑时间调整显示光标 工作选择 电视场工作方式
A Δt=20mS Δt>1mS 1/Δt= 1KHz 1/Δt> 1KHz 代表光标之间测水平量为时间及频率、
ΔV1=50mV ΔV1>50mV ΔV2= 100mV ΔV2> 100mV 测垂直量为通道1电压与通道2电压
1:
20mV 直流耦合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交流毫伏表等。
它们在电路中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这些电子仪器的作用分别是: 【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能源;【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不同脉宽的方波等输入信号,供电路放大、变换等。
【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直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直流电源电压和直流信号的值。
【交流毫伏表】:用以定量测定电路中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交流有效值。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会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电压表、万用表的使用。
2、初步掌握示波器的调整方法,以及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DZX-1B型电子学综合实验台 一台2、XJ4323 双踪示波器 一台直流电压表交流毫伏表三、预习要求1、熟悉DZX-1B型电子学综合实验台的面板结构及使用方法。
2、阅读附录中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稳压电源的使用(1)调整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电压12V 。
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或万用表的“DCV ”档)测量稳压电源正、负两极间的输出电压值,调节粗调与细调旋钮,使电压表读数为+12V 。
(2)调整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电压±12V调整直流稳压电源两路输出1 2 V,然后把第一路输出的负极与第二路输出的正极用导线连接,设定该点为两路输出的公共地线,则第一路的正极为+12V ,第二路的负极为-12V 。
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输出信号波形选择扭动信号发生器左下角【波形选择】旋钮,旋转到需要的波形, 如正弦波。
(2)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节拨动面板旋钮左下方【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选择我们需要的信号频率的所在范围,然后调节频率旋钮的【粗调】、【中调】、【细调】旋钮。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及常用元件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及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功能并学习其正确使用方法;2. 初步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方法。
二、仪器设备1. CS-4125示波器2. YB1620P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4. 指针万用表5. NY4520晶体管毫伏表6. DH1718D-4直流稳压流电源三、预习要求阅读附录1、4四、实验内容1. 电阻、电容元件的识别和检查。
根据附录I、IV,识别所给电阻、电容元件,并用万用表检查元件的好坏。
2.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根据附录I,用万用表判别普通二极管的阴、阳极并做简单测试;识别及测试三极管的类型,e、b、c管脚,β值及好坏。
3. 用稳压电源上的电压表分别测量稳压电源I、II、III路的输出,使各路的输出依次为2V,9V,15V,25V;再用数字万用表直流档测量其值。
4. 使低频信号发生器依次输出:1)100Hz,100mV2)1000Hz,20mV3)300Hz,1V4)150kHz,20mV(1)用双路晶体管毫伏表的一路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
(2)分别将以上信号送入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观察其波形,并测量其幅值(将该幅度换算成有效值并与上面所测数据相比较)。
(3)用手触摸示波器的输入探头(探头选择X1位置),会出现什么波形?(4)选双路毫伏表某一路,将量程拨至1V以下,并将表笔开路,会出现什么现象?五、实验报告1. 对本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范围及条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2. 当示波器和毫伏表开路时为什么会出现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测量放大电路Q点,A V,R i,R o。
3. 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1. CS-4125 示波器2. YB1620P 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4. NY4520 晶体管毫伏表三、实验原理我们测量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了解静态工作点选的是否合理。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18页文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电子元件的测量练习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电子元件的测量练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电子元件的测量练习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示波器、晶体毫伏表和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2、学习信号发生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3、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用机内“校准信号”方波(1KHz,Vpp=0.2V)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调出波形2) 校核校准信号的幅度装3) 校核校准信号的频率4) 测量校准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订2、用示波器检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线1) 测量频率2) 测量输出电压3、函数信号发生器练习4、晶体管毫伏表练习5、示波器双踪显示练习6、常用电子元件测试三、主要仪器设备1) 双踪示波器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晶体管毫伏表4) 直流稳压源5) 数字电子万用表6) 电阻、电位器、二极管、电容器等元器件P.2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单踪显示练习——示波器自检1) 调出波形用示波器的专用电缆线把“校准信号”与 CH1(或CH2)输入插口接通。
调节示波器各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至数个周期的稳定波形2) 校核校准信号的幅度首先应把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把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适当位置,测得校准信号的幅度,并记录数据3) 校核校正信号的频率首先应把“扫描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将扫速开关置于适当位置,测得校准信号的频率,并记录数据4) 测量校准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首先要改变“Y轴灵敏度”开关和“微调”旋钮,使方波的高、低电平分别与荧光屏上100%、0%位置重合,然后把“扫速”开关置于适当位置,以使波形沿X轴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
电工电路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电工电路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测量原理,掌握示波器各主要开关和旋钮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周期的方法。
3.学习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二、预习要求1.阅读附录C中DS1000型数字示波器简介。
了解面板主要旋钮的位置和功能以及示波器测量交、直流电压幅值、频率、相位的方法。
2.阅读附录B中DG-3-04型信号源的使用方法。
3.弄清楚正弦信号的峰值电压、峰-峰值电压、有效值电压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实验原理示波器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电子仪器之一,它能直接测量正弦信号的幅度和周期(或频率)。
双踪示波器能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波形,并进行比较测量。
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要点(1)打开示波器电源,示波器CH1/CH2通过测试线与信号源相连,按下“AUTO”按钮,使示波器正确显示信号波形。
(2)按下“Measure”按钮,测量信号电压大小时,选择一旁的“电压测量”菜单,通过多功能按钮的“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或“均方根值”等菜单进行选择。
通过屏幕下方的数据直接读出信号的电压值。
(3)测量信号的周期或频率时,通过多功能按钮选择“周期”或“频率”等菜单进行选择。
通过屏幕下方的数据直接读出信号的周期或频率。
(4)数字示波器屏幕左下角显示的数据即“V/div”,右下角显示的数据即“s/div”。
2.模拟示波器的使用要点(1)将示波器调出一条水平扫描线,确定示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打开示波器查看有无一条水平扫描线,若有则说明示波器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可以进行测量。
若没有出现一条水平扫描线,可将示波器“AC,GND,DC”旋钮打在GND位置上,调节“辉度”旋钮、“聚焦”旋钮,若没有出现一条水平扫描线,可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直至出现一条水平扫描线为止。
(2)稳定显示信号的波形。
确定触发源所选的通道与正在测量的通道一致,然后调节“触发电平”调节旋钮,直至所显示的波形稳定为止,便于进行下面的测量。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表1.3
θ XXT((ddiivv))3600
一周期格数 XT=
两波计算值
θ=
θ=
• 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 1.1。
信号电压频率
示波器测量值
周期(ms)
频率(Hz)
100Hz
信号电压毫伏表读 数(V)
示波器测量值
峰峰值(V)
有效值(V)
1KHz
10KHz
100KHz
• 2、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 (1) 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 ① 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 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正弦 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 路信号ui和u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输入端。
二 实验仪器使用及接线
1 电源开关
2 数字存储示波器使用
3 数字万用表
4 数字信号发生器
5 电源
6 交流毫伏表
•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 1、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 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 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 波信号。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三极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常用的电子仪器有:1、通用示波器20MHZ2、低频信号发生器 HG1021型3、晶体管毫伏表:DA-164、万用表(500型)或数字万用表5、直流稳压电源+12V、500mA为了在实验中能准确地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这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因此以后每次实验都要反复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一、实验目的(一)学习或复习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及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二)学习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三极管管脚的方法及判断它们的好坏。
(三)学习识别各种类型的元件。
二、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
利用它可以测出电信号的一系列参数,如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周期(或频率)、相位等。
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包括示波管、垂直放大、水平放大、触发、扫描及电源等六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作用见附录。
YX4320型波器。
三、预习要求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时使用的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等有关资料。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电子仪器使用练习1、将示波器电源接通1至2分钟,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熟悉“辉度”、“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等到旋钮的作用。
2、启动低频信号发生器,调节其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5V,频率为1KHZ,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电压波形,熟悉“Y轴衰减”和“Y轴增幅”旋钮的作用。
3、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的波形增加或减少(例如在荧光屏上得到一个、三个或六个完整的正弦波),熟悉“扫描范围”及“扫描微调”旋钮的作用。
4、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开关置0db、20db、40db、60db位置,测量其对应的输出电压。
测量时晶体管毫伏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以使读数准确。
注意不要过量程。
(二)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极性、辨别二极管e、b、c各极、管子的类型(PNP 或NPN)及其好坏。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一)预习要求1.参阅第二章“常用仪器的使用”中有关仪器功能及使用方法的说明。
2.阅读EWB5.12电子仿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EWB5.12的使用,学会运用此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2. 了解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及万用表的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指标。
3. 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4. 掌握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5. 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低频信号发生器3.晶体管毫伏表4.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四)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有关仪器的简介及使用可参考第二章“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5-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信号发生器:为被测电路提供不同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
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等。
(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低频信号发生器与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1)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按下“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配合面上的“频率调节”旋钮可使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在所选的范围内连续可调。
(2)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在0dB时测出信号发生器最大输出范围。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源选择 耦合方式 电视场
扫描
触发选择 X—Y
交替/断续选择
垂直位移
垂直位移
电源开关 亮度 字符亮度 聚焦
水平调节
接地端
垂直灵敏度
输入选择 CH1、CH2叠加 输入耦合选择
输入接地
垂直灵敏度
输入选择
极性选择
输入耦合选 择
输入接地
外触发或 X轴输入
标准信号
CH1 输入端
CH2 输入端
4、 详细分析讨论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下列要求,应
调节哪些旋钮及按键?①波形及字符清晰,②波形稳定,③改变波
形可视周期数,④改变波形可视幅度。
评分标准
整齐度、规范化
5+10分
观测交流电压
20分
观测直流电压
10分
观测相位差并计算理论与实验值 10+10分
万用表测量与毫伏表比较
10分
讨论分析
25分
EE1641函数信号发生器面板各旋钮作用及使用方法
• 面板各旋钮
频率
幅度
显示
显示
扫描宽 速率 度调节 调节
外输 入
TTL信 号输出
电源 开关
频段 频率 扫描/ 选择 调节 计数
波形 选择
占空 比调 节
输出 直流 衰减 电平 选择 调节
幅度 信号 调节 输出
• HY3000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具体面板旋钮功能
ux
o
t
o ux
Tx=7/8Ty t
t 图1-3Tx=7/8Ty时电子运动轨迹
CH1输
AC
入
探极
DC
CH2输
AC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数据键输入
2.数据输入
周期键--数字键--单位键(注意周期/频率键转换)
5.幅度设定
幅度键--数字键--单位键(注意单位格式Vpp,Vrms)
6.输出波形(先设置后输出)
仪器启动 周期设定
电源开关
量程 手动测量时量程的切换
自动/手动 选择手动或自动测量方式
实验13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 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常用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以及数字万用表。 常用仪器布局图
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双踪示波器
屏蔽线或者连接线的红色端接正极,而黑色端接负极。
表13-2 测试校正信号的频率 选择垂直游标(1/△T),点击C1-C2-TRK,逐一移动 顶端带倒三角的游标,使两条游标刚好落在测量处, 从示波器屏幕读出读数。
测量项目
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
实 测 值
幅 度 Vp-p(V)
0.5
频 率 f(KHz)
1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频率和峰峰值VP-P
扫描速率
水平移位
触发源选择
触发耦合
触发电平
调节抑制
标准/扫描放大
放大倍数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连接示波器探头至校准信号端口CAL 调节示波器控制按钮 垂直控制部分 水平控制部分
3.校准信号(CAL)的测量
显示控制部分 触发设定部分
2.面板一般功能检查
使用游标测量功能测校准信号的参数
4.电压的测量
用双踪示波器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实验1单管放大电路及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1.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及常用电子仪器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类别和管脚。
(2)掌握测试三级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方法。
(3)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测试。
二.实验原理:1.三极管的类型及管脚判别(1)管型和基极b的测试:三极管可以看成是两个背靠背的PN结,结构如下图1-1和1-2所示。
图1-1 NPN三极管结构示意图图1-2 PNP三极管结构示意图用万用表测试三极管的PN结时,万用表红表棒接基极,黑表棒接另外两个极,阻值都很小,则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如万用表黑表棒接基极,红表棒接另外两个极,阻值都很小,则为PNP型三极管的基极。
(2)发射极e和集电极c的判别。
在三极管的类型和基极确定后,在三极管基极b与三极管的另外两个极串联一个电阻(20~100KΩ),如图1-3所示。
若集电极与发射极间加的是正常放大所需极性的电源电压,则I C≈βI B,反之电源电压极性相反,则I Cr几乎为0。
用万用表接入NPN型三极管的c和e端时,若红表棒接c端,黑表棒接e端时,表指针偏转角大,若将两表棒对调,表指针偏转角小,这样就可以判断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对于PNP型三极管方法类同。
图1-3 c和e极判断接线图图1-4 万用表内部示意图2.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它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一般将I B≤0的区域称为截止区,此时相应的I C也近似为零,三极管处于截止区;在放ce大区内,每条曲线近似为水平的直线,即当I B 一定时,I C 基本上不随U CE 的变化而变化。
I C 的数值主要取决于I B ,而且当I B 有微小的变化量时,相应的I C 变化量要放大β倍,这就体现了三极管的放大作用;饱和区在靠近纵坐标的附近,当I B 改变时,I C 基本上不随之改变,不受I B 的控制,这时三极管已失去了放大作用。
3. 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测试基本放大电路要使三极管起到放大作用,外加电源的极性必须使三极管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即U BE >0,U BC <0。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篇一:器件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测周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2)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1)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2)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实验流程: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扫描基线调节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 扫描位移”和“Y扫描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校准“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幅度记录如下表:2.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按图所示接好线之后,将示波器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GND,使屏幕上出现一条扫描基线。
将“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适当位置,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
在调节“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基线位于屏幕下不某一水平刻度线上。
基线定位后不再调“Y轴位移”旋钮。
将耦合开关改置于DC位置,再将被测直流信号经探头输入示波器Y轴,扫描线将位移,读出扫描线位移为h;Y 轴灵敏度开关标称值为Ku,探头衰减系数为K,则被测直流电压3.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由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1kHz、峰峰值为15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此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并用毫伏表测量器有效值,以函数发生器示数为“真值”,计算测试量的相对误差。
实验-1__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数字示波器)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 使用方法;
2. 掌握简单电子电路的参数测量 方法及设计方法;
3. 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科 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实验二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研究
模拟
实验四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 实验八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 实验九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数字存储示波器调成中文显示通道开启方式及耦合方式交直流耦合波形水平及垂直方向调节旋钮调节游标x1的位置显示两游标位置的时间差即方波周期水平游标与垂直游标转化按钮水平游标x1cursor按钮利用游标测量波形的周期利用游标测量波形的电压值显示峰峰电压直接读取波形的电压周期等参数measure按钮用variable选择所需参数频率选择电源开关幅度选择波形选择信号输出数值选择单位选择频率
➢ 波形选择:正弦 ➢ 频率选择:频率→1→KHz ➢ 电压选择:幅度→1→ 0→mV
使用注意事项
➢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能短路!即:红夹子 (正极) 与黑夹子 (负极) 间不得短路!
➢ 在电子电路中,由于电路的工作频率和阻抗 较高,为避免外界干扰信号,多数电子仪器 采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形式!即仪器的两 个端子总有一个与仪器外壳相连,并与信号 电缆的外屏蔽线一起接至黑夹子,所以应用 时应将仪器的黑夹子和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 一起,即:“共地”。
二、报告内容 1. 实验内容 ( 题目 )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4. 实验设备 5. 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表格(必须用直尺画) 6. 计算或分析理论值 ( 要有过程!),选择 仪表量程,进行波形分析等 7. 若此实验有预习要求,则应完成相关任务
总结报告要求
➢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误差,分析 其原因,并回答预习问题及思考题。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预习部分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图 2-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2-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1. 示波器这里对YB4324 型双踪示波器的使用作说明如下:1) 寻找扫描光迹点在开机半分钟后,如仍找不到光点,可调节垂直(position↓↑)和水平(positiom← →)移位旋钮,将光点移至荧光屏的中心位置。
2) 为显示稳定的波形,需注意YB4324 示波器面板上的下列几个控制开关(或旋钮)的位置。
a、“扫描速率(sec/div)”开关──它的位置应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来确定。
b、“触发源(trigger source)”选择开关(内、外)──CH1(CH2):在双踪显示时,触发信号来自CH1(CH2)通道,在单踪显示时,触发信号来自被显示的通道;交替(ALT):在双踪交替显示时,触发信号来自于两个Y通道,此方式用于同时观察两路不相关的信号;电源(line):触发信号来自于市电;外接(ext):用于外触发,外触发输入端口(ext input)。
耦合方式(coupling)用于外触发。
c、“扫描方式(sweep mode)”开关──置于“自动(auto)”位置观察频率高于50Hz的信号,当频率低于50Hz时选择“常态(no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原理,熟悉示波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旋钮的作用,学会其使用方法;
2.学会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仪器设备
1.示波器
2.晶体管毫伏表
3.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使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其频率为1kHz。
先将输出电压调节为HIGH档,调节输出细调旋钮从最左到最右(顺时针方向),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其输出电压的范围(注意:毫伏表的量程);再调为
2、示波器的调节。
(1).开机后,首先调出一清晰的扫描线。
(2).选择垂直操作模式.
(3).调节垂直位移旋钮和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线居于区域中央。
(4).根据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大小,调整幅值和时间灵敏度微调旋钮。
3.观察示波器标准信号.
将CH1或CH2测试线接到示波器“CAL”输出端,测出标准信号的峰峰值与周期。
T= ;U峰-峰=
4.使信号发生器依次输出以下信号,用毫伏表测量其大小,同时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图(在示波器上调出1~5个周期的波形),并记录下来示波器上t/cm和v/cm两个旋钮的位置。
并记入到下表。
3.示波器的双踪显示:将示波器的MODE开关置DUAL位置,调出两条扫描线。
将ALT/CHOP按
键选择ALT,TRIG..ALT按键推进。
两个Y轴输入端CH1、CH2分别输入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1kHz、
2.5V正弦波信号和示波器面板上的校正信号,在屏幕上显示两个稳定的波形。
四、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全部内容,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用
途、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熟悉各仪器面板上旋钮的作用。
五、实验报告要求
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进行如下总结:
(1)每种仪器的主要用途;
(2)每种仪器的使用条件及范围;
(3)每种仪器在保证正常使用时必须注意什么?
六、问题讨论
1、如何操纵示波器有关旋钮,以便从示波器显示屏上观察到稳定、清晰的波形?
2、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输出波形?
3、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
号的什么数值?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