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1
呼吸心跳停止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医院整体应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内,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发疾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治,旨在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医务科科长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为成员。
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心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
四、演练内容1. 病例模拟: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发疾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2. 应急响应: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初步救治: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开通静脉通路、吸氧等初步救治措施。
4. 紧急转运:将患者紧急转运至ICU进行进一步救治。
5. 后续处理: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演练流程1. 情景模拟: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通知演练指挥小组。
2. 演练指挥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救治。
3. 初步救治: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开通静脉通路、吸氧等初步救治措施。
4. 紧急转运:将患者紧急转运至ICU进行进一步救治。
5. 后续处理: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评估1. 演练效果评估: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参与人员评估:评估参演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救治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演练设备评估:评估演练过程中所用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
七、演练总结与改进1.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心跳呼吸骤停预案及演练脚本
心跳呼吸骤停预案及演练脚本一、预案目的为确保患者在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规范救治流程,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增强团队协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涉及心跳呼吸骤停救治的部门。
三、预案内容1. 病情判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
2. 紧急呼救: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及紧急救治团队,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现场处置:(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按照CPR操作规程进行。
(2)开放气道:采用头后仰、下巴抬高等方法保持气道通畅。
(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合适静脉进行穿刺,必要时采用股静脉穿刺,确保输液通畅。
(4)应用抢救药物:根据医生口头医嘱或处方,迅速给予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使用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救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5. 通知医生:在实施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通知负责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治。
6. 转运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迅速转运至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继续进行救治。
四、演练脚本1. 场景设定:一名患者在医院门诊大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
2. 角色分配:(1)主演:模拟患者,负责表演心跳呼吸骤停的症状。
(2)医护人员A:发现患者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医护人员B:协助医护人员A进行心肺复苏,并开放气道。
(4)医护人员C: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抢救药物。
(5)医护人员D:使用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
(6)医生:负责指导救治过程,并根据病情作出决策。
心跳呼吸骤停的预案演练
一、背景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突发性疾病,是指心脏和呼吸系统突然停止工作,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和判断能力;2.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CPR)操作技能;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我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2. 演练现场指挥:由医务科主任担任;3. 演练小组:由各科室医护人员组成,分为观察组、急救组、护理组、转运组等。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10月25日;2. 地点:我院急诊科。
五、演练流程1. 情景模拟:急诊科接诊一名患者,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2. 紧急呼叫:值班医生立即呼叫护士、抢救车、ICU等相关科室;3. 现场救治:急救组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护理组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转运组将患者送往ICU;4. 患者转运:ICU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救治;5.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内容1. 观察组:负责观察各小组的救治流程,记录时间、操作步骤、存在问题等;2. 急救组:负责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3. 护理组: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4. 转运组:负责将患者送往ICU,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七、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各组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救治流程的顺利进行;2. 演练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3. 演练过程中,各组成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4.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救治能力。
八、总结与改进1.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对演练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3.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救治能力;4. 定期组织类似演练,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①考核门诊医务人员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②考核门诊医务人员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实施时间:1、2015年X月X日16:00三、参加人员:业务院长:刘援医务科长:张秀芳总护士长:韩海燕门诊部主任:于芳门诊医师:李艳平门诊医师:朱晓伟四:组织演练者:张秀芳六、(一)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门诊1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药房窗口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值班医师(李艳平):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宋迎雪,值班医师(李艳平):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外护士XXX携建议呼气囊随即可赶到,随后(副班医师)XXX赶到;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护士(XX: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
李艳平(值班医师):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护士(XXX):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护士(XXX):开通静脉通道。
值班医师(李新艳):打开急救药品箱,对症给与急救药品护士(XXX):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护士(XXX):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护士(李燚):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护士(XXX):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值班医师,副班医师(XXX.XXX):在急诊室展开进一步抢救措施。
护士(XXX):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5篇)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5篇)第一篇: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 考核门诊医务人员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考核门诊医务人员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实施时间:1、2015年X月X日16:00三、参加人员:业务院长:刘援医务科长:张秀芳总护士长:韩海燕门诊部主任:于芳门诊医师:李艳平门诊医师:朱晓伟四:组织演练者:张秀芳六、(一)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门诊1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药房窗口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值班医师(李艳平):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宋迎雪,值班医师(李艳平):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外护士XXX携建议呼气囊随即可赶到,随后(副班医师)XXX赶到;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护士(XX: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
李艳平(值班医师):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护士(XXX):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护士(XXX):开通静脉通道。
值班医师(李新艳):打开急救药品箱,对症给与急救药品护士(XXX):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护士(XXX):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护士(李燚):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护士(XXX):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值班医师,副班医师(XXX.XXX):在急诊室展开进一步抢救措施。
护士(XXX):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第二篇: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 考核护士对于突发呼吸困难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考核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熟练掌握程度。
二、参加人员:指挥组组长:陈玉杰急诊护士:朱月莹责任护士:徐玲、徐小洁、汤云主班:梁晓红、何蓉值班医师:裴丹三:组织演练者:徐玲四、(一)病人突发呼吸困难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急诊1楼大厅内,患者因全身起风团伴痒并呼吸困难半小时,8:00到急诊就诊以“急性荨麻疹”送至皮肤科入院。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事件演练预案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事件演练预案1. 背景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为了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应对此类紧急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2. 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确保门诊医务人员能够迅速、规范地进行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风险,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3. 演练内容3.1 演练时间和频率定期组织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事件演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抢救流程和操作技能。
3.2 演练流程1. 模拟场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拟场景,如门诊候诊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
2. 通知:演练前,负责人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参与演练并确认参与人数。
3. 演练准备:负责人负责准备演练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心肺复苏设备、监护仪等。
4. 角色分配:根据演练需要,确定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门诊医生、护士等。
5. 演练过程:- 模拟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负责人指挥医务人员执行相关抢救措施。
- 医务人员按照事先培训的操作流程进行抢救,包括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 负责人监督演练过程,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与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
3.3 演练评估每次演练结束后进行评估,包括:- 演练的时效性: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演练流程。
- 演练操作的准确性:医务人员是否准确执行抢救流程和操作要求。
- 演练的效果:根据参与人员的反馈和负责人的观察,评估演练的效果和改进点。
4. 演练记录和改进每次演练结束后,负责人应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参与人员、演练时间、演练效果评估结果等。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5. 演练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门诊医务人员的应急抢救能力,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包括:-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心肺复苏等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技能。
-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海报、会议等形式,宣传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事件演练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度。
6. 预案更新本预案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门诊心脏骤停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心脏骤停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门诊各科室,包括医生、护士、医助、保安等人员。
三、预案内容1. 心脏骤停的识别(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判断为心脏骤停:1)意识丧失,无反应;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4)呼吸停止。
(2)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症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早期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1)发现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呼救,告知其他医护人员及保安;(2)同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3)拨打“120”急救电话,报告患者情况,请求救援。
3. 心肺复苏(CPR)(1)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2)同时,开放患者气道,清除口腔异物,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3)持续进行CPR,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4. 生命支持与转运(1)在CPR的同时,进行生命支持,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等;(2)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评估患者病情;(3)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4)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转运至病房或急诊科。
5. 演练与培训(1)门诊各科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心脏骤停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2)对新人职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生命支持等技能培训,确保人人掌握;(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应急技能熟练掌握。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与监督1. 门诊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 门诊护士长负责协调各科室,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执行;3.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预案,发现心脏骤停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五、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与完善,以确保门诊心脏骤停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演练门诊
一、背景心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存活率极低。
为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对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我院门诊部特制定并实施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对心脏骤停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反应能力。
2. 优化门诊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确保抢救措施及时、准确、有效。
3. 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应急救治能力。
4. 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实际抢救提供参考。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门诊候诊区2. 演练时间: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上午9:00-11:003. 演练人员:门诊部全体医护人员、相关部门人员4. 演练流程:(1)情景模拟:门诊候诊区一名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等症状。
(2)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候诊区护士发现患者异常,立即通知附近医生。
(3)启动应急预案:医生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急救措施:医生、护士迅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
(5)病情评估与转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若情况危急,立即联系急诊科进行转诊。
(6)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需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及急救流程,确保在演练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操作。
2. 演练过程中,各科室之间要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措施有序进行。
3. 演练期间,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演练评估1. 评估参演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和操作熟练程度。
2. 评估急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评估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
4. 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六、总结与改进1.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加强对门诊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急救技能水平。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实用标准本次应急演练旨在考核门诊护士在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组织能力和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起草方案的时间是2012年7月25日至7月27日,培训方案在7月28日进行,模拟演练时间为7月29日至8月1日,正式演练在8月2日17:00进行。
参与人员包括门诊部护士长XXX、分诊护士XXX和XXX、导医XXX、XXX和XXX。
演练负责人是XXX。
演练场景是在门诊二楼大厅内,患者正在就诊,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XXX迅速赶到患者身旁,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夏雨。
XXX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分诊护士XXX推除颤仪即可赶到。
XXX松开病人衣领和腰带,夏雨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
XXX开通静脉通道,医生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
分诊护士XXX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XXX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
XXX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和心理安慰。
XXX和XXX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XXX和XXX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XXX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另外,本次演练还包括门诊患者意外跌倒应急演练。
目的是考核门诊护士处理突发跌倒事件组织急救能力。
参与成员包括门诊部护士长XXX、导医XXX、XXX和XXX以及分诊护士XXX。
场景是在门诊大厅服务台前约3米处,一患者突然手脚抽搐跌倒。
XXX迅速上前,呼叫病人,迅速检查伤情并呼叫XXX老师,同时给予心理安慰,记录时间。
XXX呼叫急诊科外科医生,并向门诊部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迅速赶到。
XXX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告知医生。
医生会进行初步体检,以确定病人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和意识,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
如果病人疑似颈部或下肢骨折,我们会进行以下操作。
XXX会准备平车,用来转运病人。
XXX、XXX、XXX和XXX会一起实施四人搬运法,来搬运病人。
门诊心跳骤停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心跳骤停患者的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2年3月25日三、演练地点门诊二楼急诊室四、演练人员1. 演练领导小组:由门诊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组成。
2. 演练参演人员:门诊医护人员、护士长、医师、护士、实习生等。
3. 观摩人员:门诊全体医护人员。
五、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患者李某,男性,50岁,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来门诊就诊。
医生初步诊断心绞痛,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判断为心跳骤停。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后,立即通知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呼叫救援护士长立即呼叫急诊室、ICU、手术室等相关科室支援,同时通知家属。
(3)进行心肺复苏医师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4)使用除颤仪医师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通知护士准备除颤仪。
待除颤仪到位后,对患者进行除颤。
(5)维持生命体征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转运患者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由护士协助医师将患者转运至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7)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心肺复苏、除颤仪等急救技能。
2.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效果评估1.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人员是否熟悉应急预案。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否掌握心肺复苏、除颤仪等急救技能。
3.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人员是否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4.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呼吸心跳骤停应急处置预案
呼吸心跳骤停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在呼吸心跳骤停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包括门诊、急诊、病房等,适用于所有医护人员。
三、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2. 初步急救(1)立即将患者置于安全、平坦的地方,解开患者衣领、领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双手掌根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3)进行人工呼吸:打开患者口腔,清除口腔异物,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孔,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使患者头部后仰,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口鼻吹气,每次吹气时间1-2秒。
3. 抢救设备与药物准备(1)立即准备除颤仪、呼吸机、氧气、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
(2)准备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抢救药物。
4. 抢救团队协作(1)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明确各自职责。
(2)立即通知上级医师、护士长及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5. 通知家属在抢救过程中,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
6. 后续治疗(1)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将其转入抢救室,继续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3)制定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初步急救、抢救设备与药物准备、抢救团队协作、通知家属、后续治疗等。
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门诊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演练(3篇)
第1篇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开展门诊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3年3月20日三、演练地点门诊部抢救室四、演练人员1. 演练组织者:门诊部主任2. 演练指挥:急诊科主任3. 演练参演人员:门诊医护人员、护士、医生、行政人员等4. 观摩人员:全院医护人员五、演练场景患者为男性,65岁,因胸痛就诊于门诊,突然意识丧失,心脏骤停。
六、演练流程1. 发现患者心脏骤停(1)门诊医护人员发现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叫“心脏骤停!”(2)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心脏骤停。
2. 紧急启动应急预案(1)门诊部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门诊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
(2)急诊科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救。
3. 院内抢救(1)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2)护士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3)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病情。
4. 院外转运(1)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转运至急诊科。
(2)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救治。
5. 总结评估(1)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对整个抢救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内容1. 心肺复苏(CPR)操作(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确保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打开患者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 建立静脉通道(1)护士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3. 心电图检查(1)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心律、心率等指标。
(2)根据心电图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转运患者(1)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转运至急诊科。
(2)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二次损伤。
八、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2. 演练过程中,观摩人员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应急处置能力。
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患者就诊时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就地抢救,
行徒手心肺复苏,同时根据发生的地点来进行不同的后续抢救措施。
2.如发生在途中或辅助科室,发现人员应立即抢救,让其他
同事电话通知急诊科,急诊科派医护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并接应抢救患者,可适时转入抢救室,中途不得间断抢救。
3.如发生离住院病房较近时,首先通知病房医护人员接应抢
救患者。
【程序】就地抢救→呼叫救护人员→转至病房→继续抢救
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预案名称;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演练地点:门诊一楼大厅
参加人员:全科人员
演练时间:2016-8-30
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本科室护士应急能力,保护病人的安全。
模拟场景:2016年8月30日15:00一楼门诊大厅
演练内容:
1.A护士突然发现患者晕倒。
2.A护士就地予以患者平卧位,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后,呼叫其他
护理人员,马上通知急诊科医生护士。
3.患者颈动脉无搏动,无自主呼吸,就地予以抢救,给予徒手
心肺复苏。
4.急诊科医生,护士推抢救车到病人旁,协助抢救。
5.B护士通知患者家属并维持大厅秩序。
6.现场抢救人员待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立即协助急诊科医生、
护士送至急诊科抢救室并做好交接。
门诊心脏骤停急救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医护人员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门诊楼二楼内科诊室四、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门诊部主任2. 演练副总指挥:内科主任、护士长3. 演练小组:内科医生、护士、抢救室人员、行政人员等4. 观摩小组: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五、演练背景患者张先生,男性,65岁,因“心悸、胸闷1小时”来我院门诊就诊。
医生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给予药物治疗。
在候诊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跳呼吸停止。
六、演练流程1. 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跳呼吸停止。
值班护士发现后,立即呼叫医生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立即拨打抢救室电话,请求支援。
(2)医生迅速到达现场,确认患者心脏骤停。
(3)医生指导护士进行心肺复苏(CPR)。
(4)护士同时进行气道开放,准备除颤仪。
3. 进行心肺复苏(1)医生指导护士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2)护士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保证每次吹气后胸廓充分回弹。
4. 除颤仪准备及除颤(1)护士将除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确保电极片正确放置。
(2)医生确认除颤仪参数设置正确后,进行除颤操作。
5. 抢救室支援抢救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接替进行心肺复苏,并开始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6. 病情观察与记录医生和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
7. 交接班医生和护士向接班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
8. 总结与反馈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评估抢救流程的顺畅程度。
2. 评估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
心跳呼吸骤停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名称心跳呼吸骤停应急演练预案二、预案背景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突发状况,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目的1. 提高医务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2. 规范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处理水平。
四、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急诊科、ICU、药房、后勤保障等部门。
五、预案组织机构1. 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技术指导组:由急诊科、ICU、心内科等科室专家组成,负责演练的技术指导和评估。
3. 演练组:由各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4. 后勤保障组: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
六、预案流程1. 演练前准备(1)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和场景。
(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3)组织参演人员学习演练方案,熟悉各自职责。
(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 演练实施(1)模拟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参演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参演人员按照预案流程进行抢救,包括心肺复苏、除颤、建立静脉通路等。
(3)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演练过程中,技术指导组对参演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估。
3.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向指挥部汇报演练情况。
(2)技术指导组对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3)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进行总结和点评。
七、预案内容1. 心肺复苏(1)判断患者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
(2)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3)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心肺复苏,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2. 除颤(1)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室颤或室速。
(2)立即进行除颤,按照除颤操作流程进行。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模拟门诊一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三号诊室候诊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XX医生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其他陈传荣医生及护士XX、XX,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XX: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分诊护士XX推除颤仪即可赶到,XX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3、护士长付洁: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
陈传荣: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XX: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分诊护士XX:开通静脉通道。
医生XX: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分诊护士(乐童):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分诊护士(XX):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XX: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XX医生、乐童护士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附流程图:演练总结:为进步提升院内出现就诊过程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事件处置能力,2023年4月11日下午,我院医务科、护理部组织一线医务人员在进行3楼示教室进行情景演练。
演练模拟一位就诊病人突发晕倒昏迷病人抢救过程。
通过实地演练,极大提高了遇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院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1、医务人员在医院内目击患者突然倒地或抽搐时,立即上前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如无反应,胸廓无起伏,则判断患者已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2、目击者不要离开,应立即就地抢救,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3、将患者摆成复苏体位,去枕平卧、暴露胸部、解开裤腰带,开始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畅通气道及人工呼吸,同时根据发生的地点来进行不同的后续抢救措施。
4、如发生在住院病区或离住院病区较近时,首先通知病房医务人员接应抢救患者,同时通知急诊室,急诊室医务人员与病房医务人员共同参加抢救。
呼吸心跳骤停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医疗中常见的危急情况,一旦发生,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患者生存率极低。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医务人员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早期识别和反应能力。
2. 规范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整体抢救效率。
4. 评估和改进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降低误操作风险。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包括门诊、急诊、病房等。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呼吸心跳骤停应急演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演练工作。
2. 设立应急演练指挥中心,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和协调。
3. 各科室成立应急演练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演练实施和协调。
五、演练内容1. 早期识别与呼救- 医务人员应熟悉呼吸心跳骤停的早期症状,如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无脉搏等。
- 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后,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初步抢救- 指挥中心接到呼救后,迅速组织抢救小组赶赴现场。
- 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 同时,立即进行除颤(如有条件)。
3. 高级生命支持- 在初级抢救的基础上,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
- 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
- 进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
- 使用呼吸机支持呼吸。
4. 后期处理- 将患者转运至监护室或ICU,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 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记录抢救过程和用药情况。
- 对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 组织参演人员学习预案内容,明确各自职责。
- 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如模拟人、除颤仪、呼吸机等。
- 设定演练场景,包括时间、地点、患者状况等。
2. 演练实施- 按照演练流程进行,各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操作。
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演练范本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内,一名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突发心跳骤停,现场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但由于救治措施不当,患者病情恶化。
此时,医院启动心跳骤停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医务科负责人担任组长,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3. 演练实施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四、演练内容1. 患者突发心跳骤停的现场处理(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立即呼叫同事协助,并启动心跳骤停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3)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4)通知护士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认患者心跳骤停。
(5)紧急启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除颤。
2. 心脏骤停后的救治流程(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对患者进行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心跳骤停救治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1)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救治措施迅速、有序地进行。
(2)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救治情况。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召开演练动员大会,明确演练目的、内容、要求等。
(2)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急救知识、操作技能等。
(3)准备好演练所需的设备、药品等。
2. 演练实施(1)模拟患者突发心跳骤停的现场,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进行救治。
(2)现场指挥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救治措施到位。
门诊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流量大,病情复杂多样。
在门诊,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门诊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抢救小组:负责现场抢救、运送患者至急诊科。
(2)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与医院其他部门、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急救设备和物资、协助抢救小组工作。
三、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1)现场医护人员应立即判断患者情况,确认患者心跳呼吸骤停。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呼叫抢救小组。
(3)现场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2. 抢救小组到达现场:(1)抢救小组组长立即了解患者病情及现场情况,指挥抢救工作。
(2)继续进行CPR操作,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3)如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立即将患者送往急诊科。
3. 运送患者至急诊科:(1)抢救小组组长安排医护人员陪同患者前往急诊科。
(2)途中持续进行CPR操作,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与急诊科沟通,做好交接工作。
4. 后勤保障小组工作:(1)提供急救设备和物资,如除颤器、氧气、呼吸机等。
(2)协助抢救小组工作,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根据抢救需要,及时补充急救设备和物资。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门诊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启动应急预案、CPR操作、除颤器使用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五、总结门诊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医院将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1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1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①考核门诊护士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②考核门诊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实施时间:1、2012年7月25日—7月27日起草方案,2、起草人:周静3、培训方案:7月28日4、模拟演练:7月29-8月1日5、模拟演练负责人; 徐平5、正式演练:8月2 日17:00三、应急预案演练评委:马朝霞、周静、张言荣四、参加人员:门诊部护士长:周静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导医:夏雨,彭勃,门燕五:组织演练者:周静六、(一)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门诊二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三号专家诊室候诊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导医(彭勃):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夏雨,导医(夏雨):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分诊护士张萍推除颤仪即可赶到,彭勃;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导医(门燕):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电话通知急诊科彭勃: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导医(夏雨):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分诊护士(张萍):开通静脉通道。
医生: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
分诊护士(张萍):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分诊护士(宋晓红):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导医(夏雨):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
导医、分诊护士(彭勃、宋晓红):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
导医(彭勃):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七、门诊患者意外跌倒应急演练1、目的:考核门诊护士处理突发跌倒事件组织急救能力2、参加成员:门诊部护士长:周静导医:夏雨、彭勃、门燕分诊护士:徐平3、组织抢救:徐平4、场景:门诊大厅服务台前约3米处,一患者突然手脚抽搐跌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①考核门诊护士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②考核门诊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实施时间:1、2012年7月25日—7月27日起草方案,2、起草人:周静3、培训方案:7月28日4、模拟演练:7月29-8月1日5、模拟演练负责人; 徐平5、正式演练:8月2 日17:00三、应急预案演练评委:马朝霞、周静、张言荣四、参加人员:门诊部护士长:周静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导医:夏雨,彭勃,门燕五:组织演练者:周静六、(一)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1、场景:门诊二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三号专家诊室候诊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导医(彭勃):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夏雨,导医(夏雨):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分诊护士张萍推除颤仪即可赶到,彭勃;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导医(门燕):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电话通知急诊科彭勃: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导医(夏雨):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分诊护士(张萍):开通静脉通道。
医生: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
分诊护士(张萍):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分诊护士(宋晓红):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导医(夏雨):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
导医、分诊护士(彭勃、宋晓红):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
导医(彭勃):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七、门诊患者意外跌倒应急演练1、目的:考核门诊护士处理突发跌倒事件组织急救能力2、参加成员:门诊部护士长:周静导医:夏雨、彭勃、门燕分诊护士:徐平3、组织抢救:徐平4、场景:门诊大厅服务台前约3米处,一患者突然手脚抽搐跌倒。
彭勃:快速上前,呼叫病人(病人意识清醒),迅速检查伤情并呼叫徐平老师,同时给予心理安慰,记录时间。
徐平:呼叫急诊科外科医生,并向门诊部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迅速赶到。
徐平;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告知医生。
医生:进行初步体检,判断病人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和意识,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患者疑有颈部、下肢骨折实施以下操作。
徐平、门燕:准备平车转运病人。
徐平、彭勃、门燕、夏雨;准备实施四人搬运法搬运病人。
夏雨、彭勃;用平车送病人到CT室检查,途中注意保护患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安慰。
检查结束,送入骨科,并与骨科护士做好交接。
彭勃:将整个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附:四项评分标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11版)被考核人得分项目分值评分细则扣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前准备15分5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反应敏捷。
一项不符合扣1分5 用物准备:备齐用物(院内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纱布、弯盘、电筒)(院外备硬木板、纱布两块)少一物扣1分,多一物扣0.5分5 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清除与环境无关人员。
未评估不得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操作过程60分5 判断病人意识,看开始复苏时间一项不符合扣2分10 呼救(院内呼叫医生,院外呼120并要求带AED),安置体位,解开衣领、腰带。
一项不符合扣3分5 判断大动脉搏动,摸颈动脉搏动手法正确(气管内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评估时间5~10秒,同时眼睛看病人的面部及胸廓,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未判断扣5分,触摸颈动脉搏动手法不规范扣2分,评估时间少于5秒扣1分15 胸外心脏按压术者体位:位于病人一侧。
按压部位:快速简易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婴儿为胸骨中点。
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部重叠,双臂肘关节绷直,垂直用力。
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5cm。
按压时术者头部偏向病人面部,观察其反应。
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婴儿100-12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手法错误扣3分,术者体位不当扣1分,按压部位不当扣3分,未定位按压姿势不正确扣2分,按压深度不当扣3分,按压频率不当扣0.5分/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不当扣2分,按压与呼吸比例不当扣2分。
10 检查口腔,去除异物或义齿。
未检查口腔不得分,清除异物手法不正确扣2分5 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判断呼吸,评估时间10秒手法不符合不得分,未判断呼吸或判断不准确扣3分,时间不够扣2分5 简易呼吸器应用手法不当扣5分5 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病人呼吸、循环恢复,散大的瞳孔已缩小,面色、甲床、口唇转红润,未判断扣5分,判断不准确扣2分操作后处理15分5 复苏成功行进一步抢救未行进一步抢救扣5分10 整理并记录一项不符合扣5分操作熟练程度10分10 操作熟练、动作轻稳,程序流畅,有爱伤观念,有急救意识较熟练扣3分,不熟练扣5分,无急救意识扣3分,无爱伤观念扣3分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准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_________赋分操作流程与标准评分得分备注A B C D101. 着装整齐,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
3.用物准备2分钟。
3522411325 1. 了解室颤的类型、严重程度。
2. 了解有无相关伴随症状。
3221175 1. 能根据心电图或心电监护的表现立即确诊是否为室颤。
2. 舒适与安全: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注意严防外伤。
3.接通除颤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复述医生口头医嘱后,立即按下除颤器非同步按钮,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200焦耳、300焦耳、360焦耳),准备除颤。
5.双电极涂匀导电膏或用5~6层生理盐水纱布包裹,避免直接将电极板放于病人胸壁上,导致灼伤。
6. 按下充电按钮,充至医嘱所需除颤电量。
7. 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保证导电良好。
8. 除颤放电时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并提醒周围人员与病床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电击误伤他人,快速放电。
9.观察心电监护的波形变化,观察病人心律是否转为窦性,若无效,科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点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553510457944248346833136235722241246四人平车搬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赋分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评分得分备注A B C D操作前准备10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平车,被单3.用物准备3分钟。
532421312评估 5 1.了解病情、肢体肌力及配合能力。
2.平车各部件的性能是否良好22111操作流程701.推平车至病人旁。
2.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合作。
3.安全与舒适:病人体位舒适。
4.固定平车。
5.一名护士位于病人头端,托住其头部及颈肩部。
6.第二名护士托住病人双腿。
7另两名护士分别托住病人腰、臀及大腿部。
8四人合力同时抬起病人,轻放于平车上,取舒适卧位,为病人盖好被单。
9交代注意事项。
10.整理用物,洗手。
7 5 3 1适用于病情危重或颈腰椎骨折病人评价15 1.动作轻柔、节力、操作规范。
2.与病人交流效果好。
3.病人感觉舒适。
4.每超时1分钟扣2分。
555444333222项目分值5555操作后处理10在运送过程中保证输液和引流通畅,特殊管道应关闭,防止牵拉脱出搬运过程中,妥善安置各种管路,避免牵拉。
操作要点使用前应先检查平车,保证安好可使用,放置合理,移位前先固定。
头部置于平车大轮端60推车时小轮在前车速适宜拉起护栏,护士站于头侧,运送中使患者头处高端 评分细则扣分标准操作前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反应敏捷平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过程10 用消毒液擦洗平车待干,放回原位,备用。
用物准备:平车。
环境准备:清除与环境无关人员判断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转运病人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安全。
保证患者安全,舒适,注意保暖,骨折患者应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
遵循节力原则,速度适宜。